教育的姿态读后感4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机缘巧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结识了刘艳,寒暄过后得知我们竟然是师范的校友。
相较于她在教学上的建树,感觉我自己就像个小白,辗转回到数学课堂,才发现需要学习的太多了,误打误撞地加入到刘老师的工作坊团队,坊中老师们对数学教学的痴迷和他们超强的学习能力深深地感染了我。
假期里,在刘艳老师的推荐下我拜读了肖培东的《教育的美好姿态》,打动我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还有他一语中的的精妙观点。
肖培东老师以一位语文人的眼光欣赏周遭的世界,他的眼中、他的笔下虫子轻舞飞扬,小草呓语萌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正如所说,你的心中有什么,你看见的就是什么。
内心美好,眼中的一切便美好。
他说“别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我,因为除了教师这个角色,我还有其他身份。
爱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
休憩之后的奔流更有力量,调整之后的步伐更为坚实。
”是啊,当我被拖着病体工作时的自己感动时,不曾想过这样的做法是否有效率可言。
嘶哑的喉咙唱不出动听的歌曲。
孩子在课堂上读着你的“唇语”,吃力地揣摩着大意,懵懂之下是该感叹老师的无私奉献,还是质疑此刻的迷惑不解?这样的牺牲大可不必。
奉献教育,不是短暂的生命消耗,而是该有长久的动力支持。
《教育的美好姿态》是培东老师关于语文的随笔,而又不仅仅是写语文。
关于课堂,他说“别总用’别出心裁’去对抗教学规律,也别总用’取舍’去应付我们的质疑。
”反观自己的课堂,“别出心裁”“取舍”多少次成了自己搪塞自己的借口,抑或是应付别人委婉的质疑。
殊不知这背后是自己教学能力的匮乏,对教学知识的一知半解。
你怎样,你的课堂便怎样。
我默默地告诉自己,真正“走进”教参、教案,用心研磨,潜心教育,打造出自己的、有灵魂的课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教育的美好姿态》让我在疲于奔命的生活中驻足反思、修正,指引着我追求更美好的教育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优秀范文10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优秀范文10篇《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篇一读一本优秀的书,我们能遇见美丽的灵魂。
把生命凝结在语言文字中,能够遇见最好的自己。
这,肖培东老师做到了。
人,因思想而伟大。
一个人,真正能做到“群体穿越〞,抵达这个美好的世界,那得要拥有我们所不拥有的才情和孤独。
于此,生命的精彩只能交给时间,毋须追逐,一切自然而然了。
肖培东老师所著的新书《教育的美好姿态》能够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语文教育界的大事情。
在众语成文的当下,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蔚为大观。
而能够“浅浅地教语文〞,坚守语文的本真,真正站在学生和语言文字的起点来灵动地教语文,让语文美好绽放,这,恐怕,我们要一辈子的修行。
《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新书与2023年1月出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一道,成为肖老师语文人生的最好礼物。
语文,只有对其爱得深沉,才能参悟其中的奥秘,也才能融进自己的生命里。
没有语文的走遍千山万水,没有一堂堂课的铺陈,没有苦心孤诣地反思,没有无数个不眠之夜,怎么可能有教育的美好姿态?浅浅地教语文,教的不仅是语文,更是让我们找寻到了不知何时何地失去的青春吟唱。
原始的,纯洁的,真诚的,重拾我们教育的和语文的初心。
任生命一天天的流逝,那永不改变的却是“一颗不近黄昏的心〞。
3月6日下午,当我得知肖老师的专著《教育的美好姿态》能在原创图书的微店购置后,时不我待,二话不说,找到网址,点击翻开,赫然在目的便是封面印有七个大字的书名——教育的美好姿态。
这书名竖行排版,方方正正,简简单单。
即使看看书名,就能让人想象得到肖老师是一位有生命情怀的语文人。
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人心急躁,为名为利,人们走得太快,太远,忘记了生命最本来的样子。
真的能够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思考什么是语文,什么是教育,什么是人生,并能用心写成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字,让我们所有人都为之感动,这,需要有怎样“真实,灵动,大气,细腻〞的灵魂。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5篇精选大全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5篇精选大全作为一名教育者,千万不能以权威自居,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教育的心理学特征。
不忘初心再出发,也许,我更喜欢做一个有着柏拉图式教育精神,一起来看看《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5篇精选大全,欢迎查阅!《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1去上海参加铭师学习前,主办方说将请于漪老师给我们上课,倍感期待。
刚好本月的阅读书是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书一直随身带着,有机会就拿出来品读。
可是,不幸的是,由于于老师骨折不能前来讲课,我们没有机会聆听她的讲座了,倍感遗憾。
但是,几乎每一个来上课的老师都要提到于漪老师,从他们的叙述中依然感受到了大师的风采。
老师们言语中的敬慕,让人能想象出于老的人格的魅力。
顾泠沅教授在讲课中提到了他专门研究了于漪老师的成长过程,并由此总结出优秀老师的备课过程以及成长的过程,这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于老师。
再次捧读于老的书,觉得于老能有如此魅力正如顾泠沅先生所说教育是明白之人使人明白,而于老师就是这句话的最佳践行者。
于老师在复旦上学时学的是教育学,正如她所说因为求学时有幸遇到了许多学高德馨的好老师,所以她对教育一往情深。
而且她梦寐以求就是当一名好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播撒知识的种子、做人的道理和金色的希望。
因此从一开始,她就是明白教育之人。
教学中,她践行的是简而精,她认为课程不是箩筐,把什么都能往进装,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更应教核心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整天把学生、老师的时间占完,不允许他们有时间消化、思考,怎么可能有创新?于老师的2000多节公开课,似乎很难找到固定的模式,但似乎又有一定的共性,那就是因内容、因学生、因目的来具体解读与操作。
于老师是个明白教育之道之人。
教育是育人,那就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来说,更没有世俗的好坏之分,每个孩子都是灿烂的生命,都有无限的可能,唯有是我们这些师者(成年人)能否发现并帮他们发挥他们的潜能。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教师心得体会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教师心得体会《教育的姿态》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教育著作,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者的角色与责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心得和体会,下面我将就其中一些重要的观点进行阐述和反思。
首先,书中强调了教育是一种相互作用和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育不应仅仅是一种单向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应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我记得曾经有一位学生非常喜欢音乐,于是在课堂上我引入了一些音乐元素,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最后,他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使我意识到了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教育的热爱。
其次,书中对教育者的态度和品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育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榜样。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品格和道德观念。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坚守着这个原则,并把它融入到我的教学中。
在课堂上,我常常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例如,在讨论关于盗版软件的话题时,我引导学生思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提醒他们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试图让学生不仅在学术上成长,更在道德上成长。
我相信,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学生才能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此外,书中还着重强调了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应紧密结合实际。
教育者应该关注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教育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尝试把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我常常带学生到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景。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更能够培养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的美好姿态》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最新
《教育的美好姿态》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最新你把父亲的脊梁看成诗歌,你把母亲的白发写成散文,你用爱向大地致敬,你用敬畏向蚂蚁叩首。
语文教学的感觉,不是每天匍匐在大部头书籍里就能找到的。
一起来看看《教育的美好姿态》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最新,欢迎查阅!《教育的美好姿态》观后感学习心得1从第一次在新浪博客上拜读肖培东老师的文章到现在,一晃五年多了。
虽未见其人,也未闻其声,但心中对他的崇拜之情不曾削减。
对于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教师来说,能身临其境地聆听肖老师的讲课也许只是此生的奢望,幸好有网络,可以让我足不出户也能目睹大师的风采,感受榜样的力量。
这不,从肖老师的博客中得之他的新作《教育的美好姿态》,与大家见面了,我知道这个假期的我注定是充实而快乐的。
肖培东,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永嘉县上塘中学副校长,先后在永嘉县桥头镇中学、永嘉中学、永嘉第十一中学任教。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温州市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首届名师模范班主任,教育硕士,中语会课堂优化策略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理事,“国培计划”教育讲座专家,浙江省首批“名师名校长”导师资源库人选,《语文学习》杂志“镜头”栏目主持人。
光这些头衔,就足以让人佩服,也可以看出肖老师是一位实实在在搞语文的研究型教师专家。
肖老师的博客访问总量40多万人次,关注人气三万多,如此受欢迎,肖老师那超卓的魅力何在?细读《教育的美好姿态》,你就会感知:不外乎他的真实与才华。
《教育的美好姿态》是肖培东老师的教育随笔集。
他对课堂、教研、听课、育儿中遇到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剖析,引导教师、学生、家长等体味教育的美好和人生的真谛。
文笔清新,感情细腻,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一位具有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美好追求。
书中还告诉我们语文老师: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语文,就是让学生习得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表达的乐趣。
于漪《教育的姿态》读后感最新精选5篇
Just say three things to people, don't throw all your heart away.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于漪《教育的姿态》读后感最新精选5篇《教育的姿态》读后感1书中肖老师讲述的是自己数年来关于语文教学的所感、所思、所悟,从这些美好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丰富的内心,充满爱意的教育情怀。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很多,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一、文字优美,感受到课堂教育的美好!全书共分为五辑。
在每一辑的前言,肖老师都用了一段段优美精彩的语句,让我们能读出课堂的多姿多彩:“课堂是你阅读状态的生动显示。
干瘪空洞的内心,滋养不出有意蕴而高远的语文课堂。
你读了什么,你的课堂就呈现什么;你读了多少,你的教学就承载多少。
”让我读出了,我们老师的阅读对课堂教学起着决定作用。
“你读散文,唇齿间留下文字的芳香;你读诗歌,眼眸里写有飞扬的诗韵;你读小说,世界为你开了一扇窗;你读哲学,人生给你另一种思考。
”让我懂得了,世上没有白读的书,读不同体裁的书,收获会各有千秋。
“把所有的心情揉碎成文字,挂在梧桐树上是诗,散落在草丛里是歌。
我是今夜的诗人,大地是我的读者,所有静默不语的,都是我的听众。
”我读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人生。
“别让岁月筛掉品质,别让世俗磨去情趣,做好自己,不辜负转瞬即逝的生命。
”让我读出了生命的珍贵。
读着这些诗情画意的美好语句,让我感受到了教育人生的美好!教育姿态的多彩!二、内容充实,感悟课堂实践的美好。
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上,会觉着有的课文有点难度,有的课文不太接近生活,就认为这节课难上,其实,凡是被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好课。
在好课面前,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一样贫瘠,仔细想来,没有什么课文是真正好上的。
看似容易容易好教的*,名师大伽们早已经挖掘出精髓,研究出深意,听课者也是熟门熟路,反而最难上出新意。
无论怎样的*,都要通过阅读、思考、由语言文字走向我们的心灵深处,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认为只有这样备课,上出来的课,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让听课老师赞同。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5篇)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5篇)《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了。
那末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的《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5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翼对大家有所匡助。
当我翻看教育家、国家首批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时,我就心喜不已,对她有相见恨晚之意,宛然遇见了知己似的。
两天内一口气把它读完了,有感而发处就加批注和自己的感触,当杨晖老师说要做读书交流和分享时,我是主动请缨的,觉得吐一下心中的真言,才觉得对得起这本书,有利于理解和体验她的教育思想。
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共分6部份,77篇文章,包括每一部份后一篇编者手记。
这6局部份别为“椎心的忧思,竭诚的期盼”、“让生命之花绽放”、“寻觅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人,活在价值体系中”、以及“记忆与情缘”。
品味《教育的姿态》,我悟到了她美在高度,美在温度,美在厚度,还有她在行走在教育路上的姿态之美。
首先,《教育的姿态》之美---美在高度。
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的高度在于她认为:惟有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严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自己才会变得聪明,才会在较高的地方思量问题,而且心中总是有一团火,就会有旺盛的经久不衰的内驱力。
她能一辈子苦中作乐,因为她向来相信学生的成长就是她的成就,别人的需要就是她的价值,在这个高度的姿态下,她认定的读书目的是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
因此,她就为学校教育明确了这样的价值所在---培养的是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在纷繁复杂的现象和躁动多欲的现实面前,她能保持足够的清醒,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
正因为这个高度,使她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了推心的忧虑,也就有了竭诚的期盼。
读着读着,我感慨她的浓浓的爱国之请,我明白于老师忧思的是教育的现状,因为未来的竞争是人材的竞争,她耽忧“大片”文化、“薯片”文化、“芯片”文化等三片文化给孩子带来的深重影响,于老师期盼的是祖国的未来,于是她大声疾呼教育一定要培养出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再难也要把中华文化的血脉传递到下一代的心中,这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大事。
[读后感]教育的姿态读后感4篇
[读后感]教育的姿态读后感4篇教育的姿态读后感教育的姿态读后感(一):《教育的姿态》读后感11月叙事者的读书活动让我有幸认识了于漪老师。
透过阅读于漪老师《教育的姿态》一书,我了解了于漪老师对中国教育个性是语文教育多年的思考。
因为好奇我上网搜了一下于漪老师的简介。
1927年出生的她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但却一向扎根于基础教育的最前沿。
已是耄耋之年却一向与时俱进。
用她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引领我们去追寻教育的大爱。
是的,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和没有生命力的。
但于漪老师对教育的思考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爱上。
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永远做时代弄潮儿的与时俱进精神。
于漪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和认知,绝不亚于任何一位年轻教师。
新课改的理念无疑是重新解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于漪老师却早已跳出这个范畴,思考课堂的情趣、课堂的智能、课堂的思想性。
也就是说于漪老师认为教育不应仅限于对知识点的传授,还要做到以文载道。
教育不能仅限于孩子学会字词句,还要将“育人”放在首位。
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务必也必然有着德育的功能和导向。
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朴实追求。
时至今日。
于漪老师依然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于漪教师强调教育务必“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状况、新特点,提出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确实发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除了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要切实研究学生的心理。
任何教育都不是空中楼阁,都应在学生切实的基础之上进行。
此刻很多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教育工作、对于学生,都在一向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去调整和改善,缓慢且谬误百出。
但许多老师除了抱怨学生、抱怨家长却从不从自身找原因。
但教育真的是有自身的科学基础。
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若想做到“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只能从整体上研究教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师心得感悟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师心得感悟最近读到了一篇名为《教育的美好姿态》的文章,讲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的见解和思考。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有的美好姿态,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育不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培养思想、品德、创造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而非仅仅关注他们的分数和成绩。
文章中提到的“三教”,即文化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品位的教育,恰恰就体现了这一点。
文化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道德的教育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品位的教育则从审美和品位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素养。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追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这一目标,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我们有美好的姿态。
教师的话语、行动、言传身教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姿态,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榜样。
文章中提到的五个关键字,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真、善、美、热、爱——真诚、善良、美好、热情、爱心,这些关键字代表了教育的精神内核和师德所应追求的素质,也是教育工作者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如何在日常教育中体现这些关键字呢?首先,要真诚和善良待人,对每个学生都认真负责,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并尽力给予帮助和指导。
其次,要教育好学生,需要用心为他们规划课程,不断吸取新的教育思想,并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法和授课技巧。
最后,要在专业中追求卓越。
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关注最新的教育研究和发展,为自己的教学和专业素养提升不断努力。
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出真、善、美、热、爱的应有姿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好榜样。
综上所述,阅读《教育的美好姿态》一文,让我深感教育事业的神圣和重要,也坚定了我对于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应当具备的素养和品格的追求。
我会一直保持教育的热情和责任心,把美好的教育姿态贯彻于日常教育教学中,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教育的读后感
关于教育的读后感
教育是一种灵魂的激荡,是一种心灵的启迪,是一种人格的塑造。
在读完《教育的艺术》这本书之后,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种艺术。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教育需要有艺术性,需要有创造性。
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世界。
教育者需要有耐心和智慧,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这种艺术性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自由中成长。
其次,教育是一种启迪。
在书中,作者多次提到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得到启迪,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的价值。
通过启迪,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最后,教育是一种塑造。
教育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学生的人格。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要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教育者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塑造他们的人格。
通过阅读《教育的艺术》,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教育者需要具备艺术性、启迪性和塑造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希望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够用心去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自由中成长。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姿态》是思想家、教育家斯威特洛克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育的
深思和启发,让我认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目标。
在《教育的姿态》中,斯威特洛克强调了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而是应该培养
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引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
灌输知识。
这种教育姿态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还谈到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教师应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
引导者和榜样。
他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
教师还应该教育学生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答案。
我深受《教育的姿态》中关于教育的价值观的启发。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应该是一种为人类社会带来积极改变的工具。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
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的姿态》让我重新思考了教育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作为一名学生,我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作为一名未来
的教师,我将以《教育的姿态》中提出的理念为指导,努力成为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
他们全面发展的好老师。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二篇)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教育的姿态》是由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傅雷所写的一本散文集。
这本书主要通过作者对于教育的思考和体悟,探讨了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者应具备的态度和品质。
读完《教育的姿态》后,我深感受益匪浅,对于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傅雷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品质和才能。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人格和能力。
傅雷在书中说:“教育对于人的教师教过的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所教的东西,而是对学生的表现、成绩、素质以及性格情操的培养。
”这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注重于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和实践能力。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事业。
其次,傅雷在书中强调了教育者应具备的“爱心”和“责任感”。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关爱和帮助。
傅雷在书中写道:“教育,首先是爱和被爱的事业,师生之间的感情亲近,不同于一般的伦理、胜任和义务,达到一种并非全然发自人情而显露了人情的高情高度。
”这使我深感教育工作者应当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对学生怀有关爱之情。
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
另外,傅雷还在书中提到了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和困境。
他谈到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和教育焦虑等问题。
他指出,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追求分数和成绩。
教育焦虑则是学生面对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而带来的心理压力。
傅雷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价值观和教育的人本性,呼吁我们要从改变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入手,真正实现教育的教育价值。
通过阅读《教育的姿态》,我深感傅雷先生是一位有着教育智慧和慧眼的大师。
他对于教育的思考和品味,不仅深刻而独到,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他的观点和观念,引导着我去重新反思教育的本质,思考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者的责任。
同时,他对于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的揭示和分析,对于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也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教育的姿态》感悟心得
《教育的姿态》感悟心得拿到《教育的姿态》这本书,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从教25年,从一名懵懂的“孩子王”到一名幼儿园管理者,多岗位锻炼中,我以怎样的姿态对待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我不禁自问。
怀着寻求答案的心情,我翻开了这本书,深深地被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博大的教育情怀所打动。
“心存敬畏,寻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这些于漪老师希望看到的教育的姿态,我一直在努力追寻。
蹲下身来,和孩子一般高书中《多一点敬畏之心,少一点功利之举》一文中,于漪老师谈到了“教育者对孩子发展成长的规律,应胸怀敬畏,认真研究,精准地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进行教育,才能真正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对幼儿教育始终心存敬畏。
这敬畏之心表现于对孩子的尊重。
俗话说“三尺讲台是教师的阵地”。
但幼儿教师的“阵地”却是走下讲台,来到孩子们中间,蹲下来,和孩子一般高。
幼儿阶段的孩子发展缓慢、情绪敏感,更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呵护、细心观察、耐心教导。
为了顺应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幼儿教师的“阵地”在活动区角里、在盥洗间里、在低矮的桌子和睡床前、在孩子目光能注视到的离地面1.2米的所有范围内。
蹲下身来,可以让孩子不再感觉老师高高在上,拉近师幼关系;蹲下身来,可以和孩子平视交流,在互动中读懂他们的需求和渴望;蹲下身来,可以随时和孩子来一个拥抱,击一个掌,竖一个大拇指,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和肯定……蹲下身来,和孩子一般高,是幼儿教师对孩子最基本的敬畏与尊重,也是幼儿教师应有的姿态。
退到身后,让孩子自主发展书中《学校,学生成长的乐园》一文中,于漪老师谈到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应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更是以非凡的勇气切中时弊,撑除遮蒙在教育领域的浓厚的功利色彩。
”很多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与孩子互动中总是怕这怕那,反而制约了孩子的发展。
有的老师问题刚一提出,生怕孩子不会回答急于宣布答案;有的教师怕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走,达不到教学既定目标,整个活动自导自演完全忽略孩子的体验与表达;有的甚至为了游戏而游戏,出现“注重形式”的功利性行为……每当这时,我都会告诉这些青年教师:幼儿年龄小,思维、认知、语言发展都不够成熟。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教育的姿态》是由美国教育家约翰迪鲁迪所写的一本教育理论著作。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教育的本质、目标以及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姿态和态度。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也有了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书中强调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这一点对我来说很有启发。
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递和记忆,但事实上,知识的获取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书中还强调了教育者应具备的姿态和态度。
教育者首先应该保持谦虚和包容的心态,以尊重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潜力,教育者应该去发现并激发他们的潜力,而不是简单地将他们塑造成一个标准化的模式。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去影响他们。
而且,教育者还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最后,我还想强调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关怀和爱的表达。
教育者应该对学生充满关爱和关怀,用心去聆听他们的需要和困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成长。
只有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他们才能感受到教育的温度,才能真正从教育中受益。
总的来说,读完《教育的姿态》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关爱和关怀学生的过程。
教育者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姿态和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
我相信,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未来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姿态》是一本由中国教育家陈鸣远所著的教育专著,针对当前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提出了一些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和感受非常深刻,接下来我将从个人角度出发,对这本书进行阐述。
首先,这本书所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广泛,从教育的历史、教育的理论到教育的现状,都有所涉及。
通过阅读,我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广博学识。
他对于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有着清晰的认识,对于教育人才的培养、教育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并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其次,我深刻感受到这本书的重要性。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而正是在教育中,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公正、平等、共享的社会,助力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而这本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意义的重要性,帮助人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我也对这本书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在我看来,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和技能,它更是一种育人的过程,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自主性。
同时,也需要推进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构建更加完善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和效益。
总而言之,阅读这本书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阅读体验。
作者深刻剖析了教育中的一些难点和痛点,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和发展建议,相信这对于今后的教育工作会有着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后读后感模板8篇
后读后感模板8篇后读后感篇1一个戴眼镜的老爷爷,一个穿着蓝衣服的小男孩,这本书的封面深深吸引了我,我自已一看原来是《爷爷一定有办法。
》这本书的内容是: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恶梦通通赶跑。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毯子,看了看,用毯子坐了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的出去玩了。
约瑟渐渐长大,外套缩水了,变小了。
爷爷看了看,用外套做了一套奇妙的背心。
约瑟又长大了,它的背心沾了胶,又粘着颜料。
爷爷看了看,用他做了一条奇妙的领带,不过约瑟长大了,领带沾了汤,脏了一大块。
爷爷看了看,用领带做了一块奇妙的手帕。
约瑟又长大了,手帕用的破破烂烂斑斑点点。
爷爷看了看,爷爷又用手帕做了一颗奇妙的纽扣,约瑟把扣子装在他的吊带上,一天,约瑟的扣子不见了。
约瑟找了所有的地方,都是找不到纽扣,第二天,约瑟去上学,在纸上刷刷的写着,说:这块料子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读完这个故事,爷爷用自己的巧手,普普通通的蓝料子,做成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爷爷太厉害了。
我们干事的时候,都要像约瑟的爷爷一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心想事成。
后读后感篇2轻轻合上《林海雪原》最后一页,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画面依然闪现在心间。
在我国的东北部,在茫茫雪原中,无数先烈的英雄背影与那颗赤诚的爱国心,如同燃烈的篝火,照亮了革命的道路。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片林海,那片雪原,英雄的身影以及那段机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立即呈现在眼前。
六十多年前,在那白雪皑皑的林海中,踊跃着一群年轻的战士,这是一个以少剑波为首,“小白鸽”白菇、“坦克”刘勋苍、“长腿”孙达得等组成的小分队,为了稳固新中国的和平,使人民生活安定,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与非凡的智慧“智识小炉匠”、“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围剿了革命反动派的残巢,谱写了英勇的赞歌,他们的气魄震荡山林,他们的信念感动天地。
教师姿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姿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品行养成的重要引导者。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教师姿态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姿态、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教师的姿态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在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传递给学生不同的信息。
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如何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去面对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微笑点头可以给予肯定,而适时的前倾身体则能展现出我们的关注和倾听。
良好的教师姿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培训中,讲师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力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
一个精力充沛、态度积极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因此,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自己的精神状态,努力将这种积极的态度传递给学生。
教师的姿态也是塑造学生品格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用正确的姿势表达尊重和鼓励,如何在批评时保持平和而不是情绪化。
这些细节的处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师的姿态还关系到自身的职业形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形象不仅代表着个人,更代表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行业。
通过这次培训,我意识到了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维护学校形象的重要性。
我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着装、仪态以及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举止,力求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我想说的是,教师姿态的培训不仅仅是一次技能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角色和责任,也让我更加坚信,教师的每一个小小改变,都能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总结起来,这次教师姿态培训对我影响深远。
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认识到了作为教师,我们的每一个姿态都是教育的一部分,都是对学生未来的一种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珍爱生命。他们明白生命是珍贵的,不可替代的。他们珍爱自己的生命, 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因为珍爱生命,他们懂得尊敬别人;因为珍爱生命,他 们懂得爱惜自己;因为珍爱生命,他们懂得感恩父母。
4. 具有良好品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立于社会,品德是最重要的。你 能够成绩不优秀、你能够潜力不出众,但只要你具备良好的品德,依然会得到他 人的尊敬,而这尤其显此刻走向社会之后。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三) :
真爱育人――《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聆听着蔡琴的一首《读你》 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 ,此情此景,让我沉醉其中。
,手捧着于
《教育的姿态》一书是于漪老师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一名
教育家, 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高的使命感,
是的,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和没有生命力的。但于漪老师对教育的思考却没 有仅仅停留在爱上。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永远做时代弄潮儿的 与时俱进精神。于漪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和认知,绝不亚于任何一位年轻教师。
新课改的理念无疑是重新解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漪老师却 早已跳出这个范畴,思考课堂的情趣、课堂的智能、课堂的思想性。也就是说于 漪老师认为教育不应仅限于对知识点的传授,还要做到以文载道。教育不能仅限 于孩子学会字词句,还要将育人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务必也必然有着德 育的功能和导向。
但教育真的是有自身的科学基础。 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有其自身的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若想做到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只能从整体上研究教育教学,只 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教育需要激情,但仅有激情却远远不够。于漪老师已是耄耋之年还能做到与 时俱进,你我还有什么借口和理由?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二) :
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三、教学资料的姿态
关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资料的应然,我不想去论述,也没有潜力去论述。我想借此谈谈教 师如何运用教学资料。
教材只是一种载体、一种工具、一种手段,而人才是目的。只有具有如此理 念,教师才会正确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育应有教育的姿态,而要使教育具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姿态,需要各方面的 努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出自己的姿态。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确实发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除了要提高自身业 务水平,还要切实研究学生的心理。任何教育都不是空中楼阁,都应在学生切实 的基础之上进行。此刻很多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教育工作、对于学生,都在 一向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去调整和改善,缓慢且谬误百出。但许多老师除了抱怨 学生、抱怨家长却从不从自身找原因。
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朴 实追求。时至今日。于漪老师依然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于漪教师强调教育 务必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状况、新特点,提出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 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2. 滴灌心灵。教书育人,育人为本。而育人先育心。只是触动学生上进的心 弦,学生才会真正地改变自我、完善自我。教师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进 行心与心的交融,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就应有滴灌心灵的睿智。
3. 把握课堂。课堂是学生生命的培育场,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地。教师会精心 备课,做好预设,同时,又具备教育机智,关注生成。他们深知课堂能够激发学 生的兴趣,也能扼杀学生的兴趣,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教师个人的魅力。
在《新华字典》中,姿态一词的意思是形态、样貌。那么教育的姿态,是否 能够理解为教育所应有的样貌?而所应有就是一种应然,它基于现实,而又高于 现实。现实生活中教育所呈现的样貌,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 注、去改变。
在于漪老师看来,教育应有自己的样貌,中国教育应有中国自己的样貌。正 因为如此,于漪老师在《教育的姿态》一书中多次强调中国人必须要说中国话、 要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等。然而,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于漪老师并未进行专 门的论述,而是将一篇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呈此刻读者的面前,由读者在阅读中体 悟、在阅读中成长。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一) :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11 月叙事者的读书活动让我有幸认识了于漪老师。透过阅读于漪老师《教育 的姿态》一书,我了解了于漪老师对中国教育个性是语文教育多年的思考。因为 好奇我上网搜了一下于漪老师的简介。 1927 年出生的她 1978 年就被评为特级教 师,但却一向扎根于基础教育的最前沿。已是耄耋之年却一向与时俱进。用她对 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引领我们去追寻教育的大爱。
我自知才疏学浅,无法真正理解教育的姿态真正含义,但正如一千个读者一 千个哈姆莱特,我将基于对本书的阅读以及自己的认知水平,来谈一谈教育所应 有的姿态。
教育有三要素:教师、教学资料、学生。因此,我想从这三个方面谈起。
一、教师的姿态。
1. 敬畏生命。每位学生的生命都是珍贵的,每位学生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 教师敬畏每们学生的生命,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施以切合身心发展的教育。就因 为敬畏,他们会尊重;就因为敬畏,他们会呵护;就因为敬畏,他们会研究。
4. 完善自我。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一辈子做教 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做是一种主动地完善自我,是心系学生的外在表现。他 们会透过阅读、实践、反思、写作等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
二、学生的姿态。
1. 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可能成绩优异也可能成绩落后;他们可能潜力出众, 也可能无才无能;他们可能仪表堂堂,也可能相貌一般然而,他们都有强烈的求 知欲,对外在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会主动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去一步步地 提高自我。
让教育熠熠闪光,
让我对投身教育的脚步更为执着而坚定。于漪老师期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
去帮忙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的发展。这不正是我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吗?带着兴奋,我走进书中,探寻着于漪老师心中的爱与人的真谛。
教育需要怎样的爱?
为人师者,我们都明白要心中有爱。但教育需要怎样的爱呢?在学校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