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篇第五

合集下载

论语(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

论语(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

论语(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注:常见的名句要知道学而篇第一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第二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公冶长第五原文及注释

公冶长第五原文及注释

公冶长第五原文及注释公冶长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庄子》中的一位智者,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才智而闻名于世。

在《庄子》的第五篇中,公冶长与庄子进行了一次对话,讨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是公冶长第五原文及注释的创作:公冶长曰:“世人有世人之言也,吾无世人之所言。

”注释:公冶长说:“世人有他们的言论,但我没有世人的言论。

”庄子曰:“世人与我言其所是者,亦已非其所是矣。

世人之言曰:‘是人也为我言是,非人也。

’而与我言其所非者,亦已非其所非矣。

世人之言曰:‘非人也为我言非,是人也。

’然则世人与我言者,亦世人与我言世人之言也。

是亦为我者,是亦非我者,世人亦然。

世人与我言者,我与世人言者,亦世人也。

彼亦为我者,彼亦非我者;我亦为彼者,我亦非彼者。

夫世人与我言者,我又安得定彼?世人与我言者,我又安得定我?我与世人言者,世人又安得定我?我与世人言者,世人又安得定世人?”注释:庄子说:“世人与我谈论的是他们认为是的,实际上已经不是。

世人说:‘这个人为我说是,他不是人。

’而与我谈论的是他们认为不是的,实际上已经不是。

世人说:‘这个人为我说不是,他是人。

’那么世人与我谈论的,也是世人与我谈论世人之言。

他既是为我,又是为非我;我也是为他,又是为非他。

世人与我谈论的,我又怎么能够确定他?世人与我谈论的,我又怎么能够确定我?我与世人谈论的,世人又怎么能够确定我?我与世人谈论的,世人又怎么能够确定世人?”公冶长曰:“夫子固无所定,而犹有所定。

”注释:公冶长说:“夫子虽然没有确定的观点,但还是有确定的观点。

”庄子曰:“是亦为我者,是亦非我者;是亦为彼者,是亦非彼者。

彼亦为我者,彼亦非我者;我亦为彼者,我亦非彼者。

夫子之所谓‘无所定’者,是亦无所定,非亦无所定。

夫子之所谓‘有所定’者,是亦有所定,非亦有所定。

是与非,有与无,定与不定,相生相克,互为因果,彼此相依相存。

夫子之言‘无所定’者,亦无所定;夫子之言‘有所定’者,亦有所定。

北京中考名著复习之《论语》第五章 公冶长篇 含原文注释及译文和评析

北京中考名著复习之《论语》第五章 公冶长篇  含原文注释及译文和评析

《论语》之《公冶长》篇【本篇引语】本篇取“子谓公冶长”句中“公冶长”三字为篇名,共28章。

上篇谈“仁”,谈“仁”之义,本篇亦谈“仁”,重点谈“仁”之用,谈孔子以“仁”为依据对人物的品评,大体分两类。

第一类是直接对孔门弟子的品评。

如屈而受缧绁之难的公冶长,善于保护自己的南容,前者嫁姑娘,后者嫁侄女。

赞扬子贡的精洁高雅,婉惜其专才而有余,通才而不足。

同时记载了子贡的善推导能自知,以及对恕道的研究,对子路耿直豪爽,闻道即行,善于治兵才能的肯定;批评其好勇过我,勇而无谋的不足。

其他如宓子贱的君子之行,冉雍的仁而不佞,宰我的懒惰,申枨的无欲,冉求的邑宰之才,公西赤的应对之能,颜回的闻一以知十,漆雕开的清风亮节,皆在品述之中。

尤其是孔门师徒言志抒怀的内容,更是本篇的重点。

第二类是孔门弟子以外有关人物的述评。

反面如臧文仲的僭礼,正面有子文的忠诚,陈文子的清雅,伯夷叔齐的清高,宁武子的愚直,子产的君子之道,晏子的善与人交,他们是贤人,是君子,但他们都不够“仁”德的标准。

诸如季文子的“再思”之谏,狂简小子的思念之情,微生高的以曲为直,以及左丘明巧言令色足恭之耻,君子内讼改过之德,均需读者反复咀嚼品味。

【原文】 5.1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

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④。

【注释】①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孔子的学生,生卒年不详。

②妻(qì):名词作动词用,嫁女儿,在这里应为“许配”。

③缧绁(léi xiè):捆绑犯人的绳子,这里指代监狱。

④以其子妻之:(孔子)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子:这里指女儿。

妻:以……为妻,意动用法。

【语译】孔子在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尽管他正在蹲监狱,但他是无罪的。

”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嫁女儿。

公冶长,孔门弟子,鲁国人,无辜被抓进监狱,孔老夫子,却将其惟一的女儿嫁给了他。

说明两点:一、“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公治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公治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公治长篇原文及翻译
一、论语公治长篇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共有二十篇。

公治长篇是其中的第五篇,主要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们的言行。

本篇以公冶长为主题,展示了他的品行和才华,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他的高度评价。

二、公治长篇的主要内容
1.公冶长的品行
公冶长,字子长,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

他以其高尚的品行和才华著称。

在公冶长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人正直、谦逊有礼的品质。

他在面对困苦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

2.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
孔子对公冶长的品行非常赞赏,认为他具备了君子的一切美德。

孔子说:“子长居上不骄,处众不凡,丧其亲而不哀,安其位而勿争。

”这充分展示了公冶长的品质和修养。

3.公冶长与其他弟子的互动
在公冶长篇中,我们还看到了公冶长与其他弟子之间的互动。

他们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共同学习孔子的教诲。

这种和谐的氛围,也是儒家学派倡导的道德风尚的体现。

三、公治长篇的现实意义
公治长篇不仅展示了公冶长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习公冶长的品行,为人正直、谦虚有礼,处
理人际关系和谐相处。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到公冶长篇中蕴含的儒家道德观念,以此指导我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四、总结
《论语》公治长篇通过记录公冶长的品行和孔子对他的高度评价,传递了儒家学派关于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观念。

公冶长作为一个典范人物,他的品质和行为对我们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原文翻译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 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 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 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冉雍(前522-?),汉族,中国春秋末期鲁国 陶(今山东定陶)人。字仲弓。少昊之裔,周 文王之子冉季载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 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 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 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 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 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 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 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孔子临终时 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 人远也。”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 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 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 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 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及孔子卒,恐失圣道之传,他与闵子诸贤, 共着《论语》120篇。又独着6篇,谓之 《敬简集》。
公冶长篇第五
原文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3),屡憎于人,不知其仁(4)。焉用佞?”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于公元前522年, 孔子的学生。 (2)佞:音nì ng,能言善辩,有口才。 (3)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4)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与否不可知。
雍也,仁而不佞
• 一个人的仁德固然不能只看一个人的言论,但是 对于一个有仁德的人来说,能言善辩应该不是一 个缺点,而是一个优点。因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 往往也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在今天的信息 社会里,这样的特长尤其可贵。一个人不善于表 达,就算他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也算是他的一个缺点。有仁德的人不但不会因为 能言善辩而变得不仁德,或许还能使他一个人的 仁德成为更多人的仁德。

公治长第五原文及翻译[公治长第五]

公治长第五原文及翻译[公治长第五]

公治长第五原文及翻译[公治长第五]子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说,公治长会是一个好丈夫,虽然他现在在坐牢,但是并不是他的错。

就把他的女儿嫁给他了。

孔子肯定对公治长很了解,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关于公治长坐牢的事,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公治长听得懂鸟语,有一天,有只鸟对他说:公治长,公治长,南山有只羊。

你吃肉,我吃肠。

于是公治长就跑到南山,果然有一只羊。

可是他把肉吃了,也把肠吃了。

鸟就报复他,找了个机会,又对他说,哪里有只羊,吃肉、吃肠什么的。

公治长跑过去,只看到一具尸体,于是返回。

遇到一个老婆婆在哭。

他就去问是为什么,老人说她的儿子离家好久没回,怕是死了。

公治长就带她去看刚才发现的那具尸体,结果正是那老人的孩子。

老人怀疑是他杀了她的孩子,就报了官。

他解释不清为什么他会知道尸体的位置,因为别人不相信他懂鸟语。

所以就把他关起来了。

这样看来好心被老人讹诈古已有之。

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古人被老人讹诈后,还能留给我们一个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现在一听有人被老人讹诈,所有人都看见老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说南容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本事贡献出来,为大家做点事;政治昏暗的时候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

就把他哥哥女儿嫁给他了。

孔子还说过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一篇后面还有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意思都差不多。

南怀瑾先生说得意忘形失意忘形这都是有本事的人要修炼的武功。

我还是先修炼本事吧!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说,子贱这孩子真像个君子。

要是鲁国没有没有君子,那他是在哪里学到的呢?言下之意就是还是我教的好。

有学生成才,做老师的当然很高兴,小小的满足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胡琏也。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个东西。

子贡又问,我是个什么东西?孔子说,胡琏。

05论语解经资料--公冶长篇

05论语解经资料--公冶长篇

公冶長篇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

凡二十七章。

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

(一)子謂公冶長:“可妻也。

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集注】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妻,去声,下同。

缧,力追反。

绁,息列反。

公冶长,孔子弟子。

妻,为之妻也。

缧,黑索也。

绁,挛也(系也)。

古者狱中以黑索拘挛罪人。

长之为人无所考,而夫子称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

又言其人虽尝陷于缧绁之中,而非其罪,则固无害于可妻也。

夫有罪无罪,在我而已,岂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

名绦,又名适。

字子容,谥敬叔。

孟懿子之兄也。

不废,言必见用也。

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

事又见第十一篇。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或曰:“公冶长之贤不及南容,故圣人以其子妻长,而以兄子妻容,盖厚于兄而薄于己也。

”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

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况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当有所避也。

若孔子之事,则其年之长幼、时之先后皆不可知,惟以为避嫌则大不可。

避嫌之事,贤者且不为,况圣人乎?”【直解】公冶长是孔子弟子。

女嫁与人为妻,叫作妻。

缧,是黑索。

绁,是拘禁犯罪的人,以黑索拘系之于狱中,叫作缧绁。

子,是所生的女,古人男女皆谓之子。

门人记孔子曾说:“人伦莫重于婚姻,匹配莫先于择德。

吾门弟子,若公冶长者,可以女配之而为妻也。

他平日素有德行,虽曾为事拘系于狱中,乃是被人连累,而非其自致之罪,既非其罪,则固无害其为贤矣!”于是以所生之女而为之妻焉。

此可见圣人之于婚嫁,不论门族,而惟其人;不拘形迹,而惟其行。

非独谨于婚姻,亦可谓明于知人者矣!南容,是孔子弟子南宫縚,字子容。

废,是弃而不用。

《论语》第5篇之公冶长篇

《论语》第5篇之公冶长篇

公冶长篇5.1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2)。

虽在缧绁之中(3),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4)。

【注释】(1)公冶长:孔子学生。

姓公冶,名长,字子长。

(2)妻:以女嫁人。

(3)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

这里指监狱。

(4)子:儿女。

这里指女儿。

【译文】孔子谈及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他虽曾被关入监狱,但不是他的罪过。

”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5.2 子谓南容(1):“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1)南容:孔子学生。

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

【译文】孔子谈及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他不会被废弃不用;国家政治黑暗,他能免遭刑罚。

”于是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5.3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2)?”【注释】(1)子贱:孔子学生。

姓宓(mì),名不齐,字子贱。

(2)斯:此。

前一“斯”字指子贱,后一“斯”字指品德。

【译文】孔子谈及子贱,说:“这人真是个君子啊!假如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学得这样的品德呢?”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1)。

”【注释】(1)瑚琏(húlián):宗庙中盛黍稷的贵重礼器。

【译文】子贡问道:“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如同一个器具。

”子贡问:“什么器具?”孔子说:“如同宗庙中盛放黍稷的礼器。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1)。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2),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注释】(1)雍:孔子学生。

姓冉,名雍,字仲弓。

佞:口才好,能言善辩。

(2)御:抵挡,应对。

口给:口才敏捷。

【译文】有人说:“冉雍有仁德,但没有口才。

”孔子说:“何必要有口才呢?巧嘴利舌地与人辩对,常常被人讨厌。

我不知道冉雍是否可称为仁,但何必要有口才呢?”5.6 子使漆雕开仕(1)。

公冶长篇第五18

公冶长篇第五18

公冶長篇第五·18公冶長篇第五_论语新解钱穆_国学导航《论语》学习2009-09-21 08:56:03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臧文仲:春秋魯大夫臧孫辰。

文,其謚。

居蔡:蔡,大龜名。

古人以龜卜問吉凶。

相傳南方蔡地出善龜,因名龜為蔡。

居,藏義。

文仲寶藏一大龜。

山節藻梲:節,屋中柱頭之斗拱。

刻山於節,故曰山節。

梲,梁上短柱。

藻,水草名。

畫藻於梲,故曰藻梲。

山節藻梲,古者天子以飾廟。

何如其知也:時人皆稱臧文仲為知,孔子因其諂龜邀福,故曰文仲之知究何如。

【白話試譯】先生說:“臧文仲藏一大龜,在那龜室中柱頭斗拱上刻有山水,梁的短柱上畫了藻草,裝飾得像天子奉祖宗的廟一般,他的智慧究怎樣呀?”引文来源公冶長篇第五_论语新解钱穆_国学导航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公冶长第五”中的解释: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我们首先要了解的,臧文仲是孔子父母之邦——鲁国的大夫,为臧孙氏,名辰。

“居”字在这里,和“囤积居奇”这句成语中的那个“居”字的意义相同。

“蔡”是大乌龟,就是在街上特产店中可买到的玳瑁。

因为古人对于乌龟非常重视,鲁国的大夫臧文仲居蔡,把一个玳瑁藏起来。

当年没有博物馆,臧文仲是一位大夫,在自己家里,修了一间房子,把这个玳瑁供起来。

这间供玳瑁的房子,漂亮极了。

“山节藻棁”,就是古代木质的建筑物,在梁柱上雕刻有山水。

“藻”是海藻形的花纹浮雕。

“棁”就是接棁的地方。

为了供一只乌龟,特别在家里修一栋建筑物,又修得那么漂亮、华丽、奢侈。

论语第五篇

论语第五篇

孔子评价子贡的才德。子贡是一个对政治、外 交、语言、经济、工商都很精通的人,但是平时不显 露锋芒,低调做人。即使是一个器皿,也是一个功能很 强大的器皿、一个有高贵品性的器皿,所以孔子对他 的评价极高。一个人,要先做好一件事情,并且矢志不 渝地为这件事情付出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取得别人 眼里的成功,至少也会获得内心的自足。况且,果真能 做到如此,想必也不可能一事无成当。有了自己的专 长时,可以广泛涉猎和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习得能力, 然后再发展其他方面的特长。这时即使是器皿,也是 一个一专多能的器皿。每个人都应该沉下身子静下 心,谦虚做人,谨慎做事。向子贡学习他那种“瑚琏” 的气质。
译文: 孔子评论公治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 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 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孔子评 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 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 嫁给了他。
孔子在为自己子女择偶时,能够根据其人在 不同环境下做出的反应对其人做出评价,可见, 这是一种能力。孔子注重人情、德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注释: (1)赐:子贡的名,他叫端木赐,字子贡。 (2)瑚琏:宗庙里盛黍稷的祭器,形容很贵重华美。 译文: 子贡问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你好 比是一个器皿。”子贡道:“什么器皿?”孔子道:“宗 庙里盛黍子的瑚琏。
(二)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 焉取斯?”
注释: (1)子贱:姓宓(fú),名不齐,字子贱,生于公元前 521年,比孔子小49岁。 (2)若人:这个,止此人。 (3)斯焉取斯:斯,此。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 “斯”字指子贱的品德。

《论语》全解全译:公冶长篇第五

《论语》全解全译:公冶长篇第五

《论语》全解全译:公冶长篇第五《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原文欣赏及翻译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做文呢?”先生说:“他勤勉而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为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由来
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

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

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

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

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 1 —。

[转载]《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原文与译文

[转载]《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原文与译文

[转载]《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原⽂与译⽂原⽂地址:《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原⽂与译⽂作者:《论语.公治长篇第五)1、⼦谓公冶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其罪也。

”以其⼦妻之。

译⽂:孔⼦谈到公冶长,他说:“可以把⼥⼉嫁给他,他虽然曾有牢狱之灾,但并不是他的罪过。

”孔⼦把⼥⼉嫁给了他。

2、⼦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妻之。

译⽂:孔⼦谈到南容,说:“国家政治上轨道,他不会没有官位;国家政治不上轨道,他可以避免受刑与被杀。

”就把哥哥的⼥⼉嫁给了他。

3、⼦谓⼦贱,“君⼦哉若⼈!鲁⽆君⼦者,斯焉取斯?”译⽂:孔⼦在外对⼈说:“⼦贱(宓不齐)这个⼈真是君⼦啊!如果鲁国没有很多君⼦的话,⼦贱如何能学成这样的君⼦呢?”4、⼦贡问⽈:“赐也何如?”⼦⽈:“⼥,器也。

”⽈:“何器也?”⽈:“瑚琏也。

”译⽂:⼦贡请教孔⼦说:“我(端⽊赐)的表现如何呢?”孔⼦说:“你,是⼀种器具。

”⼦贡问:“什么器具?”孔⼦说:“是宗庙⾥⾯贵重的瑚琏(存粮⾷⽤的)。

”5、或⽈:“雍也仁⽽不佞。

”⼦⽈:“焉⽤佞?御⼈以⼝给,屡憎于⼈。

不知其仁,焉⽤佞?”译⽂:有⼈说:“雍(冉雍字仲⼸)这个⼈可以⾏仁,但是⼝才不够善巧。

”孔⼦说:“何必需要⼝才善巧呢?以伶俐⼝才与别⼈争论,常常引起别⼈的厌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但是何必需要⼝才善巧?”6、⼦使漆雕开仕。

对⽈:“吾斯之未能信。

”⼦说。

译⽂:孔⼦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答复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

”孔⼦听了⾮常⾼兴。

7、⼦⽈:“道不⾏,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路闻之喜。

⼦⽈:“由也好勇过我,⽆所取材。

”译⽂:孔⼦说:“我的理想,没有机会实⾏,⼲脆乘着⽊伐到海外去。

跟随我的⼤概就是由吧?”⼦路听后喜形于⾊。

孔⼦说:“由啊!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是没有地⽅可以找到适⽤的⽊材呀。

”⼜译:孔⼦说:“我的道⾏不出去了,我将乘坐⼩船渡到海外去(到海外⾏道),跟从我的⼤概就是仲由了。

公冶长篇第五读后感

公冶长篇第五读后感

公冶长篇第五读后感
这一篇里有好多对人物的评价呢。

比如说公冶长,孔子把女儿都嫁给他了,这公冶长肯定有过人之处。

虽然他坐过牢,可孔子却不因为这个就否定他的全部,这就很厉害。

这就告诉我们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一个污点或者不好的经历,得全面地去看。

就像我们现在评价一个同学,不能因为他一次考试没考好或者犯过一次小错,就觉得他啥都不行了。

也许他画画特别棒,或者很会讲笑话逗大家开心呢。

还有啊,这一篇里孔子的弟子们个性都很鲜明。

像宰予,大白天睡觉,被孔子一顿批评,说他“朽木不可雕也”。

哈哈,我都能想象到孔子当时又生气又无奈的样子。

这宰予也是个有趣的人,敢在夫子面前这么“任性”。

不过从这事儿也能看出,在学习上态度真的很重要啊。

要是总是偷懒,就像现在我们上课的时候打瞌睡或者走神,那肯定知识就进不到脑袋里去了。

还有子贡,这个人很聪明伶俐的感觉。

他和孔子之间的互动就像两个高手过招。

他会问孔子一些很犀利的问题,孔子也总能巧妙地回答。

他们的对话就像在给我们展示怎么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

子贡问孔子自己怎么样,孔子说他是个“瑚琏”之器,这就好比说子贡是个很有用的人才,但还不是最顶级的那种。

这也让我想到,我们得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不能太自负,得不断地努力进步。

里面还有很多关于品德方面的讨论。

比如说一个人是不是“仁”,感觉在孔子眼里,“仁”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呢。

好多弟子被问到有没有达到“仁”的时候,孔子都说还不行。

这也让我觉得,追求美德就像是爬山,没有尽头,得一直努力往上爬。

公冶长篇第五读后感

公冶长篇第五读后感

公冶长篇第五读后感公冶长这个人可就有意思了。

他被关在监狱里,可孔子却觉得他无辜,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这孔子可真是不走寻常路啊。

就好比在咱们现在,一个人进了监狱,大多数人都会避而远之,可孔子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相信他的品德。

这让我想到,咱们看人可不能只看表面,不能人家有点啥不好的遭遇或者处在一个看起来不光彩的境地,就直接给人家判了“死刑”。

也许人家是被冤枉的呢,就像公冶长,要是孔子也和普通人一样的想法,公冶长可能就永远被打上不好的标签了,还哪儿有后来幸福的家庭生活呢?还有南容这个家伙,孔子对他也是有独特的看法。

南容整天念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就这么个谨小慎微的态度,让孔子觉得这小伙子靠谱,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这南容的谨慎就像是一把精致的小伞,在那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时刻为自己遮风挡雨。

而孔子看重他这点,也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谨言慎行是多么的重要。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有时候一句话说错了,就可能在网上被人揪住不放,惹出一大堆麻烦。

所以说话之前还是得像南容那样多想想,别脱口而出那些日后会让自己后悔的话。

这一篇里还有很多关于孔子弟子们的事儿。

像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咋样啊?”孔子就回答说“你就像个器具一样。

”子贡那肯定不服气啊,说“我就只能当个器具吗?”这里孔子的话初看有点伤人,但是细想,孔子是希望子贡不要局限于成为一种被定义好的“器具”,要有更广阔的胸怀和更高的追求。

这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有时候批评我们,不是为了贬低我们,而是想让我们变得更好。

这篇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孔子那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感觉孔子也有那种很潇洒的一面,要是自己的主张推行不下去,就干脆坐船出海去,而且还觉得子路会跟着他。

子路听了还挺高兴的。

不过孔子这么说,一方面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无奈调侃,另一方面也是对子路的一种认可。

在那个乱世里,孔子虽然一直在努力传播自己的思想,但到处碰壁,这时候还能有这么个幽默又有点无奈的想法,真的很有趣。

读论语公冶长第五心得体会

读论语公冶长第五心得体会

读论语公冶长第五心得体会论语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论语·公冶长第五》是其中的一篇文章,通过阅读这个章节,我深受启发并体会到了许多道理。

《论语·公冶长第五》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公冶长向孔子请教为人处世之道的情景。

公冶长问孔子如何为人,孔子回答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虽然巧言令色可以让人显得机智聪明,但并不能代表他是一个真心待人、仁爱之人。

我对这句话有深刻的体会。

现如今,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的发达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外表和表面功夫。

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上,人们追求的是照片的美颜和文字的炫耀。

这种巧言令色的行为看似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美好形象,但却经常隐藏着虚假和欺骗。

人们往往只看重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品质。

这样做不仅是对他人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因为只有真诚对待他人,才能建立起信任和真实的友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巧言令色的人。

他们口才了得,能言善辩,但往往言行不一,心思不可测。

如果我们对这些人深信不疑,很可能会掉进他们设置的陷阱中。

因此,我们应该警惕这些外表光鲜的人,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和内在品质。

回到孔子的回答中,他用“仁”来形容一个真正的好人。

仁者慈善,对待他人总是以善良的态度,心怀仁爱。

与之相对的巧言令色只是表象,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内在。

只有通过真实的行为才能展现真正的仁心。

从这篇文章中,我认识到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要以诚实、善良、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

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传递正能量。

同时,也要学会警惕巧言令色的人,不被他们所迷惑。

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深思自己的处世态度和为人之道。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只有坚持真诚、善良的品质,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通过阅读《论语·公冶长第五》,我明白了仁爱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巧言令色的虚假。

要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修养,塑造一个真实、善良和坚定的品质。

公治长篇第五读书心得

公治长篇第五读书心得

公治长篇第五读书心得
公冶长篇读后感《论语》的前四篇,都是来讲解孔子学问之道,对其思想核心“仁”的理论阐释,而本篇不同于前四篇,加入了具体事例,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

孔子的学问之道,多以用为主,而不是侃侃而谈,纸上谈兵,文中事例对于学生都是有着教育意义的。

本篇中包含有孔子嫁女,孔子对于弟-子、他人的评价,来对于德行的肯定与批判,在对和对弟-子的交谈中,也吐露出孔子心中的最终理想。

从孔子嫁女中,可见孔子对人人才的认定,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内在是否有德。

虽然只言片语中很难看到孔子所选女婿全貌,但从孔子的标准来看,此人应该是品德高尚之人。

孔子对于众弟-子及他人的评价中,或有赞扬,或有批评,比如孔子肯定冉雍的仁德,而否定浮华的言语;漆雕开对于仕的谦虚,孔子欣慰不已;孔子对于子路忠诚的肯定,对于其好勇的否定;对于申枨欲望过多的批判等等,都是从弟-子为人处事的现实中肯定他所弘扬的“仁”,也说明了“仁”的标准是多么严苛,非常人之所及。

孔子在和弟-子颜渊、子路一起谈论志向时,孔子的主要目的还是考察他二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

子路之志,合乎义——有财富而与人共之;颜渊之志,合乎善;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使其安逸,朋友相互信任,少年能够得到关怀。

”这便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不同常人之处。

在当世有高尚地位的他,仍然怀着一颗谦恭的心,言传
身教,来教导学生,引导学生,他的人格魅力永远影响着每一代人。

论语公冶长第五读后感

论语公冶长第五读后感

论语公冶长第五读后感在读完《论语》中的公冶长第五这篇文章后,我深受启发。

公冶长第五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在《论语》中的言行举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公冶长第五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公冶长第五在《论语》中展现出了对待学问的态度。

他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自我反省的重视。

他认为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言行,及时纠正错误,不断进步。

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意识到学习的过程中,自我反省和修正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公冶长第五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了谦和的态度。

他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以成全他人的美德为乐,而不是去成全他人的恶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公冶长第五的谦和之道,尊重他人,不与人争斗,以和为贵。

此外,公冶长第五还在《论语》中提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自己所知道的,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也要有谦虚的态度。

这种对知识的态度,让我深受启发。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保持谦虚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最后,公冶长第五还提到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种关注他人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多关心他人,多倾听他人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地关注自己。

通过阅读公冶长第五在《论语》中的言行举止,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做人处世的道理。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秉持公冶长第五的精神,谦和待人,谨慎做事,不断进步。

我相信,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明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

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十,赐也闻一以二。

”子曰:“弗如也。

吾与女弗也。


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曰:“未,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邦无道,则愚。

其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