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练习

合集下载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是拐卖妇女、儿童。

2、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犯罪主观方面。

3、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纯正的作为犯。

4、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属地原则。

5、错误的说法是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

6、甲的行为属于参加恐怖组织罪。

7、想象竞合犯被认为是实质的一罪是因为只触犯一个罪名。

8、具备这一特征的是连续犯。

9、甲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11、XXX因手头缺钱想出国,于是骗XXX之子XXX到租用的房子内,并电话勒索XXX20万元。

XXX报警后,XXX杀害了XXX。

对于XXX的行为,应当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处理。

12、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但其财产无法全部支付。

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应当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

13、连某因犯诈骗罪和故意伤害罪被判处不同的刑期和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

在数罪并罚时,应当采用相加原则。

14、XXX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后又贩卖了30克毒品。

XXX的行为应当定为贩卖毒品罪,且应当加重处罚。

15、刑法规定,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是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16、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17、XXX为了骗取现金,谎称醉酒男子为自己的朋友,将其带到僻静无人之处并偷走其皮包。

XXX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18、XXX假冒公安人员,以抓流氓为名,对妇女XXX进行胁迫奸淫。

对于XXX的行为,应当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19、故意伤害他人致死、强奸、绑架勒索致人死亡等行为可以判处死刑。

C、过失伤害他人,并致人残疾的;D、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严重残疾的。

20、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A、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B、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C、在办公大楼抢劫的;D、入户抢劫的。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B2.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A. 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开始,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的结束B. 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准备阶段,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的实施阶段C. 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计划阶段,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的实施阶段D.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没有区别答案:B二、判断题1. 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答案:正确2.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不包括非法占有的目的。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犯罪客体指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法律效果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在夜晚回家途中,发现李某正在盗窃自己的自行车。

张某为了制止李某的盗窃行为,用手中的钥匙链击打李某,导致李某轻伤。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因为张某是在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且其防卫行为没有超出必要限度,因此不负刑事责任。

五、论述题1. 论述刑法中的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答案: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都是犯罪行为未能完成的状态,但二者有本质区别。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

而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犯罪未遂可能构成犯罪,但犯罪中止一般不构成犯罪,或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学 各章练习题

刑法学      各章练习题

刑法学(练习题)第一编刑法总论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名词解释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空间效力刑法溯及力二、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3.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原则是。

A.属地原则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4.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5.下列人员中,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

A.国家公务员B.司法人员C.武装警察部队官兵D.现役军人6.世界各国关于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主要原则有。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7.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8.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三、填空题1.刑法具有和两个显著的特点。

2.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

3.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4.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的特权。

刑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3、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件,以是否为各种犯罪必备的要件为标准,可以分为()要件和()要件两种。

4、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

5、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6、教唆()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7、()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是贪污罪。

9、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处罚。

二、判断题1、非法拘禁他人,具有殴打情节的,才构成非法拘禁罪。

()2、妇女不可能成为强奸罪的主体。

()3、任何犯罪必然给犯罪对象造成一定损害。

()4、连续犯不能以数罪论,是因为主观上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

()5、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危害行为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6、丧失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某甲放火烧毁了邻居的房屋,其行为虽构成犯罪,但不能对他判处刑罚。

()7、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可以适用假释。

()8、王某与李某有仇。

一日,王某趁李某不注意,将一包砒霜投入李的水杯内。

李饮后死亡。

王某的行为构成了投毒罪。

()9、刑罚适用的对象主要是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人。

()10、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三、单项选择题1、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A、三分之二B、二分一C、四分之三D、四分之一2、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A、犯罪未被发觉B、积极退赃C、自动投案D、悔罪3、数次贪污构成犯罪的是()A、继续犯B、连续犯C、想象竟合犯D、牵连犯4、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行为作斗争。

A. 犯罪B. 违法C. 违纪D. 侵权2. 我国刑法对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B. 从新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3.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刑事责任。

A. 不负B. 应当负C. 可以负D. 减轻4.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指()。

A. 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B.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D. 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5.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6.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A. 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 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 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 甲给监察委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 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7.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

A. 14 周岁以上不满16 周岁B. 16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C. 14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D. 不满14 周岁8. 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A. 可以不执行B. 不同种类的附加刑分别执行C. 只执行主刑D. 种类相同的附加刑合并执行9. 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附加刑主要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D. 以上都是10. 下列不属于继续犯的是()。

A. 非法拘禁罪B. 绑架罪C. 诈骗罪D. 窝藏罪11. 下列犯罪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走私毒品B、贩卖毒品C、决水D、拐卖妇女、儿童2、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3、甲离婚后嫌才三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

甲五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属于()A、纯正的不作为犯B、不纯正的不作为犯C、纯正的作为犯D、结果加重犯4、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

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A、属人原则B、保护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属地原则5、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D、未完成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6、甲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法院认定甲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

甲的行为属于()。

A、豫备犯B、实施犯C、匡助犯D、未遂犯7、想象竞合犯之所以被认为是实质的一罪,是由于()A、只触犯一个罪名B、只造成一个危害的结果C、只侵犯一个客体D、只有一个行为8、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

具备这一特征的是()A、连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继续犯9、甲因为男友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

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

XXX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

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

甲大喜过望。

对甲()。

A、按既遂犯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该当免除处罚。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后归还失主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3. 刑法中关于犯罪的主观方面,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无过错犯罪D. 间接故意犯罪答案:C二、判断题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错误)2.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在量刑上没有区别。

(错误)3. 犯罪中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采取制止行为,造成侵害者损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 什么是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答案: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达到了犯罪构成要件的全部要求。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构成要件的全部要求。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日,甲在公园内发现一名小孩在玩耍时不慎落水,甲见状立即跳入水中将小孩救起。

在救助过程中,甲不慎将小孩的手表弄丢。

事后,小孩的家长要求甲赔偿手表损失。

问题:甲是否需要对手表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答案:根据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其目的是为了救助落水的小孩,保护小孩的人身安全。

在正当防卫过程中,甲不慎将手表弄丢,属于正当防卫过程中的意外损失,甲不需要对手表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五、论述题1. 论述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

答案: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

刑法规定,犯罪预备行为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行为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中的“行为”要件?A. 故意杀人B. 持刀砍人C. 殴打他人D. 确定作案计划答案:C2. 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主观方面”包括以下几个要素?A. 犯罪主体和犯罪主客观要件B. 作案动机和作案工具C. 故意和违法D. 犯罪主体和违法行为答案:C3. 以下哪项属于故意犯罪的要素?A. 预谋和预备B. 蓄意犯罪动机和明确犯罪目的C. 犯罪时间和地点D. 使用特定工具实施犯罪答案:B4. 刑法中的“不作为犯”指的是以下哪种情况?A. 主动阻止犯罪的发生B. 拒不履行法定职责C. 发现他人犯罪行为却不报告D. 法定情节减轻法律责任答案:B5. 刑法中的加重处罚为以下哪种情况?A. 累犯B. 预谋犯罪C. 故意伤害D. 入室盗窃答案:A二、判断题1. 故意犯与过失犯属于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

答案:错误2. 在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意味着刑法不允许溯及既往。

答案:错误3. 根据刑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一般不予刑事追究。

答案:错误4. 为了追求个人利益,通缉犯在上网威胁他人,构成敲诈勒索罪。

答案:正确5. 刑法中的阻却能力特殊性原则适用于紧急避险行为。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请简要解释。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国家对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刑罚的确定应当以法律为依据,法律应明确规定哪些行为构成犯罪以及对应的刑罚。

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了刑事司法实践。

2. 简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答: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犯罪结果,却有目的地进行,这种行为是有预谋和意图的;而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或者未按法定标准尽到注意义务而造成犯罪结果,这种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但没有经过犯罪预谋和故意。

3. 简述刑法中的累犯概念及其法律后果。

答:累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人犯有多个犯罪行为,并已经判决定罪的情况。

刑法学的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的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答题框)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认定是犯罪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事法规 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刑法。

A.中国 B.某外国 C.甲国 D.中国或者甲国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 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 C.特殊情况才追究 D.一般情况不追究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 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6、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

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中所指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A. 有预见性B. 有意识性C. 有计划性D. 有目的性2.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B.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不法侵害C.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D. 防卫行为是在不法侵害进行时进行的3.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4.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实施同一犯罪行为的犯罪形式B. 共同犯罪中,主犯是指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共同犯罪中,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D. 共同犯罪中,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5.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A. 犯罪后又犯罪的人B.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人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D. 被判处死刑的罪犯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不再危害社会D. 所有以上情形7. 下列关于自首的规定,哪一项是正确的?A. 犯罪嫌疑人自愿向司法机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B.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C. 犯罪嫌疑人在司法机关调查、侦查过程中,主动交代自己尚未被掌握的罪行的,是自首D. 所有以上情形8. 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缓期执行”是指:A.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立即执行B.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两年内不执行死刑C.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缓期两年执行,但在此期间如有故意犯罪,将执行死刑D.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缓期两年执行,两年期满后自动改判为无期徒刑9. 下列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受害人向犯罪嫌疑人提起的民事诉讼B.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刑事诉讼开始后提起C.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与刑事判决是独立的D.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提高受害人获得赔偿的机会10.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没收财产”是指:A. 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B. 没收犯罪分子非法所得的财产C. 没收犯罪分子及其家庭成员的所有财产D. 没收犯罪分子用于犯罪的财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分子自愿放弃犯罪B.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意外情况而停止犯罪C.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被抓获而停止犯罪D.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停止犯罪12.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自首”包括哪些情形?A. 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B.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C. 犯罪嫌疑人在司法机关调查、侦查过程中,主动交代自己尚未被掌握的罪行D. 犯罪嫌疑人在审判过程中,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13.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立功?A. 犯罪嫌疑人揭发其他犯罪分子的罪行B. 犯罪嫌疑人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C. 犯罪嫌疑人阻止他人犯罪D. 犯罪嫌疑人自愿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14.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不再危害社会D. 被判处有期徒刑,且刑期不满三年15.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累犯?A. 犯罪后又犯罪的人B.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刑法学考试试题

刑法学考试试题

刑法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动机B. 犯罪行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2.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A. 罚金B. 拘役C. 有期徒刑D. 鞭刑3.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的处理原则是:A.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必须减轻处罚D. 不得减轻处罚4. 以下哪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A.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合法权利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D. 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5.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A.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从重处罚C. 不得减轻处罚D. 免除处罚6.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累犯?A. 在前一次刑罚执行完毕五年内再次故意犯罪B. 在缓刑考验期内再次故意犯罪C. 在假释考验期内再次故意犯罪D. 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再次故意犯罪7. 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盗窃他人财物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D.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住宅8. 我国刑法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A. 从重处罚B. 从轻处罚C. 减轻处罚D. 免除处罚9.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A. 准备工具B. 制造条件C. 纠集他人D. 实施犯罪10. 根据我国刑法,对于中止犯的处理原则是:A. 应当减轻处罚B. 可以减轻处罚C. 不得减轻处罚D. 免除处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A. 犯罪分子有自首情节B. 犯罪分子是未成年人C. 犯罪分子是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D. 犯罪分子犯罪后有重大立功表现1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贪污公共财物B. 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非法持有国家机密13. 以下哪些情形下,犯罪分子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抢劫B. 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强奸C. 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入住宅D. 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诽谤14.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侵犯财产罪?A. 盗窃B. 诈骗C. 抢夺D. 敲诈勒索15. 以下哪些情形下,犯罪分子可以被认定为犯罪中止?A.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B.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C.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外界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犯罪未能完成D.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自身疾病导致犯罪未能完成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常识判断题下列关于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刑法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B. 刑法主要用于处理民事纠纷C. 刑法只适用于成年人D. 刑法不包括治安管理的规范答案:A. 刑法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2.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追溯溯及罪刑不清C. 刑罚个别化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答案:B. 追溯溯及罪刑不清3.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犯罪构成要件:(选择所有正确答案)A. 主体B. 客体C. 行为D. 结果答案:A. 主体 C. 行为 D. 结果二、问答题1. 列举刑法中的三个基本原则,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也称法无定罪,即法律规定的犯罪与刑罚,必须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为依据,个人不能随意创立罪名或刑罚。

这一原则保障了个人的法律权益。

- 刑罚个别化原则:刑罚应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社会危险性,对不同犯罪个体进行个别的量刑和教育改造,旨在达到惩罚和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犯罪需要受到相应的刑罚,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该原则既要求刑罚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要根据犯罪的性质和程度进行合理的刑事制裁。

2. 按照我国刑法,什么是自首,自首有哪些法律效果?答案:自首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已经确定的犯罪人员,主动向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自首是对犯罪行为的认罪态度,体现了犯罪人员对自己行为的悔过和悔罪。

自首的法律效果主要包括:- 从轻处罚:自首属于法定从轻情节,对犯罪人可以减轻刑事处罚。

- 免除处罚:在某些道义罪和轻罪的情况下,自首可免除刑事处罚。

- 不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及一般刑事责任的自首人员,可以不再追究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某人因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审理,证明该人具备自首情节,请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回答以下问题:1. 犯罪嫌疑人的自首情节属于法定从轻情节吗?为什么?答案:是的,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对自首的犯罪嫌疑人或已经确定的犯罪人员,依法应当从轻处罚。

刑法练习题集

刑法练习题集

刑法练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不归还D. 违反交通规则2.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持刀威胁时,用石头击打乙的头部,导致乙死亡B. 甲在乙盗窃其财物时,用棍棒击打乙,造成乙轻伤C. 甲在夜间误将乙当作小偷,对其进行攻击,导致乙受伤D. 甲在乙醉酒后对其进行攻击,乙反击造成甲轻伤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因争吵而用拳头击打乙,导致乙死亡B. 甲在与乙发生争执时,用刀具刺伤乙,导致乙死亡C. 甲在与乙发生争执时,用拳头击打乙,导致乙重伤D. 甲在与乙发生争执时,推倒乙,导致乙摔伤4.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贪污罪?A. 甲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甲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甲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司财物D. 甲非法占有他人遗失的财物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受贿罪?A. 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B. 甲作为公司员工,接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C. 甲作为普通公民,接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D. 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他人财物,但未为他人谋取利益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甲乙二人共同盗窃他人财物B. 甲指使乙对丙进行殴打C. 甲乙二人共同策划并实施诈骗D. 甲单独实施犯罪,乙知情不报7.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甲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害怕而停止犯罪行为B. 甲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停止犯罪行为C. 甲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外界不可抗力而停止犯罪行为D. 甲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自己疾病发作而停止犯罪行为8.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滥用职权罪?A. 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拘禁他人B. 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搜查他人住所C. 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没收他人财产D. 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限制他人言论自由三、判断题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刑法小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小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小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2.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人:A. 犯罪的动机B. 犯罪的行为C. 犯罪的目的D. 犯罪的结果3. 刑法中的“故意”是指: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行为人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C.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持怀疑态度D.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完全无知4.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造成乙轻伤B.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造成乙重伤C.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造成乙死亡D.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但乙并未受伤5. 我国刑法规定的“从重处罚”是指:A. 对犯罪行为进行加重处罚B. 对犯罪行为进行减轻处罚C. 对犯罪行为进行普通处罚D. 对犯罪行为不予处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A. 贪污公款B. 受贿C. 故意杀人D. 虐待家庭成员7. 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8.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紧急避险”?A. 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得已而伤害他人B. 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不得已而损害他人财产C. 为了保护他人生命,不得已而损害他人财产D.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不得已而损害他人财产9.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于:A. 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人B. 犯罪情节较重的犯罪人C.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人D. 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人10.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B.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但互不知情C. 两人以上事先通谋,共同实施犯罪行为D.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但事先没有通谋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是相互独立的,没有联系。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的是: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D. 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答案:C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A. 行为B. 行为人的主观过错B.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D. 行为人的性别答案:D3.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C. 为了保护他人的人身权利D. 为了保护本人的财产权利答案:B4.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争吵而推倒对方,导致对方死亡B. 因误将他人当作动物而射击C. 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D. 因自卫过当导致他人死亡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刑法中的“从轻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未遂D. 犯罪中止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 B, C7.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自行停止C.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被他人阻止D.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因意外原因停止答案:B, D8.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刑罚的执行?A. 犯罪人的认罪态度B. 犯罪人的悔罪表现C. 犯罪人的身体状况D. 犯罪人的经济状况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自首的规定。

答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司法机关尚未掌握其犯罪事实之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练习题

刑法练习题

刑法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D. 捡到遗失物并积极寻找失主2. 刑法中关于犯罪的预备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B. 预备行为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 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可以作为量刑的考虑因素D. 预备行为构成犯罪,且应从重处罚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打时,用石头将乙击伤B. 甲在乙睡觉时,将乙的财物偷走C. 甲在乙醉酒后,将乙的财物偷走D. 甲在乙醉酒后,用石头将乙击伤4.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犯罪中止?A. 甲在实施盗窃过程中,因害怕被发现而停止B. 甲在实施盗窃过程中,因同情被害人而停止C. 甲在实施盗窃过程中,因财物不足而停止D. 甲在实施盗窃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停止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未遂?A. 甲企图盗窃乙的财物,但被乙发现并制止B. 甲企图盗窃乙的财物,但因忘记带工具而未能实施C. 甲企图盗窃乙的财物,但因财物已被他人盗窃而未能实施D. 甲企图盗窃乙的财物,但因乙的财物不在预期位置而未能实施6.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故意犯罪?A. 甲在驾驶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导致交通事故B. 甲在驾驶过程中,因酒后驾车导致交通事故C. 甲在驾驶过程中,因超速行驶导致交通事故D. 甲在驾驶过程中,因故意撞击乙的车辆导致交通事故7.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共同犯罪?A. 甲和乙各自独立实施盗窃行为B. 甲和乙共同策划并实施盗窃行为C. 甲和乙分别实施盗窃和诈骗行为D. 甲和乙分别实施盗窃和抢劫行为8.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累犯?A. 甲在五年内再次犯罪B. 甲在五年内再次犯罪,且两次犯罪性质相同C. 甲在五年内再次犯罪,但两次犯罪性质不同D. 甲在五年内再次犯罪,且两次犯罪均未被判处刑罚9.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自首?A. 甲在犯罪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甲在犯罪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甲在犯罪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并拒不供述自己的罪行D. 甲在犯罪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10.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立功?A. 甲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B. 甲在犯罪过程中,主动阻止他人的犯罪行为C. 甲在犯罪过程中,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D. 甲在犯罪过程中,主动协助公安机关破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内容。

刑法学课程相关练习题

刑法学课程相关练习题

[试题分类]:刑法学[题型]:单选1.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A.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B. 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C.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D. 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答案]:C2. 甲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宣告缓刑,其缓刑考验期是()A. 1年以上3年以下B. 2年以上3年以下C. 2年以上5年以下D. 只能是2年[答案]:C3. 下列犯罪中,__________的犯罪对象是该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 )A. 破坏交通工具罪B. 投毒罪C. 盗窃罪D. 破坏集体生产罪[答案]:A4.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集团的人数必须是()A. 2人以上C. 4人以上D. 5人以上[答案]:B5. 农民梁某与本村现役军人王某的妻子华某通奸,致华怀孕,华怕众人知道难堪,遂自溢而死。

梁某的行为()。

A. 构成重婚罪B. 构成破坏军婚罪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 不构成犯罪[答案]:D6. 犯罪未得逞是指()A. 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B. 未发生犯罪人追求的结果C. 行为人的目的尚未达到D. 未完成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答案]:D7. 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无期徒刑,或者其中一个最重刑为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只执行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这属于()A. 吸收原则B. 相加原则C. 限制加重原则[答案]:A8.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A. 属人原则B. 属地原则C. 普遍管辖原则D. 保护原则[答案]:D9. 一中外合资企业的会计,利用其经手公司财务的便利,将公司的一笔收入2万元不入账,转入自己在银行的账户,甲的行为构成()。

A. 侵占罪B. 职务侵占罪C. 贪污罪D. 诈骗罪[答案]:B10. 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

A. 犯罪的目的不同B. 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C. 使用的手段不同D. 打击的部位不同[答案]:B11. 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的不正确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练习(14周晚上9-10)
1、【多选题】关于不作为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答应替L照料L一岁女儿B3天,三天后L一直不来将B接走,甲无奈将B放到L 家门口,对甲不能追究不作为罪责
B.丙不慎致办公桌下取暖的炭火将桌子和文书点燃, 当时原本容易扑灭, 但乙为了避免自己的过失被发现,悄悄逃走办公楼被烧毁。

对丙不能追究不作为罪责
C.甲发现乙将毒品放在自己家中后,不上缴有关部门却擅自立即销毁,甲的行为仍然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D.丁儿子B掉入河中,丁误以为是赵某儿子C,因而没有施救导致B死亡。

应追究丁不作为罪责
2、【多选题】下列那些选项不应追究不作为罪责?()
A.路人甲将路边的弃婴B抱到民政机关门前离去的,后来B因没有得到救助而死亡
B.司机将高速公路上被前一车辆撞伤的A送到加油站后放置不管,后来A因没人过问而死亡
C.甲乙共同饮酒乙大醉,甲将乙送回其住处就离开,后来乙酒精中毒死亡
D.甲将自己的一把利刀递给乙观看时, 乙突然持刀伤害丙。

即使甲在现场, 也不产生作为义务
3、【多选题】关于“不作为”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消防队员接到救火报告后,基于泄愤报复等恶意,明确拒绝前往火灾现场,导致重大人生、财产损害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B.医生接到病人的求助电话,拒不出诊救助危急病人,进而病人死亡的,医生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C.饭馆老板A发现有顾客在店内发生口角,后来一方故意使用程度很高的暴力伤害他人时,不予阻止,也不及时向警察报告,最后被害人受重伤的,A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D.女婴出于极度饥饿的状态时,母亲A不予喂奶,父亲B也不提供其他任何食品,导致女婴被饿死,AB均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4、【多选题】甲(18岁)应乙(15岁)的要求,为乙入某储蓄所盗窃望风,乙窃取100万现金,分给甲2万元。

关于本案正确说法?()
A.甲和乙成立具备犯罪的客体与客观要件意义上的共同犯罪
B.甲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乙作案虽然起主要作用但不负刑事责任
D.如果乙没有辨认能力被甲支配的,二人不是共同犯罪,甲是间接正犯
5、【多选题】关于危害社会违反刑法行为与刑事责任的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17岁窃取一辆自行车价值400元,因为不够“数额较大”其行为不构成盗窃罪,该车不是犯罪所得
B.乙15岁窃取一辆摩托车价值2000元,其行为符合刑法第264条盗窃要件,乙虽然不负刑事责任,该车是犯罪所得
C.对精神病人砍杀他人的行为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D.丁骗取银行巨额贷款符合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但是因为是单位行为,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甲为丁单位骗取的贷款提供资金帐户转移隐匿的,成立洗钱罪
6、【多选题】关于已满14不满16岁人刑事责任,正确说法是?()
A.已满14不满16岁的人参与绑架过失致被绑架人死亡的不负刑事责任,若故意伤害过失致被绑架人死亡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B.已满14不满16岁的人拐卖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儿童重伤或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已满14不满16岁的人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奸淫妇女、幼女的,以拐卖妇女罪定罪处罚
D.已满14不满16岁的人参与走私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造成缉私人员重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7、【多选题】甲用暴力强奸乙,丙看到后,将甲打昏在地,之后,乙找来砖块猛砸昏迷的甲,丙急忙阻止但为时已晚,甲死亡。

事后查明,甲患有严重精神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

本案正确说法是?()
A.甲的行为属于不法侵害
B.丙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C.乙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乙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
8、【多选题】甲遭乙持械行凶,为反击而连向乙投掷石块,击中乙致重伤,同时也击中打酱油过路人丙致轻伤。

甲的行为正确说法是?()
A.即使造成乙死亡也是正当防卫
B.对丙造成伤害可按假想防卫处理
C.对丙成立故意伤害罪
D.对丙虽然造成伤害,但不构成犯罪
9、【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不是犯罪中止?()
A.甲在H家做保姆时偷拿H的手机藏于H家厨房微波炉和墙壁的缝隙处。

几天后警察询问甲交代手机藏匿地点起获手机
B.乙使用暴力绑架被害人后,被害人反复向乙求情,乙释放了被害人
C.丙加入某恐怖组织并参与了一次恐怖活动,后经家人规劝退出该组织
D.丁为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给与的10万元,因请托之事没有办成便主动退还请托人
10、【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形是犯罪未遂?()
A.甲令精神病患者K抢劫X女的提包,K朝X女走去时,X女搭乘出租车离去
B.乙为盗窃车内财物而撬动车门时,被车主抓获
C.丙投毒杀害P,P中毒后痛苦呻吟,丙心生悔意将P送医院急救。

实际上丙投药没有达到致死量。

D.丁正在他人住宅内实施抢劫,忽然听到警车声音,以为是警察来抓自己便被匆忙逃离现场,而实际是无关的救护车路过
11、【多选题】(中止自动性)下列哪些选项是自动放弃犯罪,成立中止?()
A.甲受雇杀乙,举枪瞄准后及时发现对方并非乙而放下枪支
B.甲已经近距离地将枪对准了乙的头部,正欲抠动扳机时,警察在100米外喊“住手”,甲便逃走
C.丁在外地打工期间,于黑夜里实施抢劫行为,抢劫过程中发现对方是自己昔日中学同学小芳,于是停止了抢劫行为
D.丙原本打算强奸妇女Y,实施暴力时发现腰上缠有巨额现金,得现金后离去,丁的强奸行为
12、【多选题】关于未遂中止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甲女因为男友乙“背叛”自己而欲将乙杀害,邀乙同往深山给乙饮料下毒,乙中毒痛苦呻吟哀求,甲心生悔意将乙安放于一棵树下离去。

甲成立积极的中止。

B.乙将被害人K打昏后拖入水中,以为K必死无疑但适逢过路人将K救活,实行终了的未遂。

C.丙手持装有5发子弹的手枪开枪射击H,第一枪没打中,正要开第二枪时被警察当场抓,能犯的未遂
D.丁以为B钱包在上衣左口袋中便手扒窃但乙实际未带钱包,只在裤兜里装了十几元零钱,对象不能犯未遂构成盗窃罪未遂。

13、【多选题】X与Y共同故意对C实施暴力,导致C死亡,C仅有一处致命伤,但不知由谁的行为造成,而且事后查明,X具有杀人的故意,Y仅有伤害的故意。

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
A.X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B.Y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
C.X故意杀人罪未遂
D.Y故意伤害罪(轻伤)
14、【单选题】关于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罪危害结果的责任,下列选项正确的?()
A..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对集团成员所实施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B.从犯作用小于主犯,不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C.甲意欲抢劫K财而对K实施暴力造成重伤,乙偶然到现场撞上,明白了怎么回事后,上前与丙共同强取K财物,乙不对K重伤承担刑事责任
D.甲乙欲抢劫某银行向丁借车,甲取走车后丁感觉害怕,便找到甲乙郑重言明退出并劝二人“走正道”,取走了自己的车。

甲乙不听劝后来还是抢劫了银行。

丁构成抢劫既遂
15、【多选题】关于共犯人种类和责任下列选项正确的?()
A.首要分子包括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
B.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但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
C.即使被暴力胁迫参加犯罪,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不能认定为胁从犯
D.甲以为乙已满16周岁而实际不满16周岁,甲教唆乙盗窃的,不影响成立教唆犯
16、【多选题】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说法错误?()
A.单位犯罪就是共同犯罪
B.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
C.刑法没有明文规定非法拘禁罪处罚单位,因此单位出资雇人为单位讨债扣押债务人的,不得追究任何人的罪责
D.处罚单位犯罪的法定刑都要轻于处罚个人犯罪的法定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