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思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了均等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下面是我对这一工作的总结:
1. 政府投入不断增加。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年增加财政投入。
政府投资的增加,使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医务人员培训、药品和疫苗供应等方面得到了保障。
2. 卫生服务网络覆盖范围扩大。
在政府投入的支持下,我国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网络。
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点逐渐建立起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丰富。
除了传统的健康检查、疫苗接种等项目外,我国不断引入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心理健康咨询、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适应了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更多需求。
4. 医疗资源配置逐渐均衡。
在过去,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医疗资源逐渐向农村地区转移,使得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提升。
5. 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加强。
政府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加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总的来说,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卫生服务网络的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丰富以及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努力,使得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好的卫生服务,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及应对思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及应对思考随着我国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我国的医疗改革事业的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全国进行全面的推进,这阶段,正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过程。
然而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慢慢地突显了出来,基于此种情况,笔者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提出了几点浅见,相信能够对相关管理人员有所借鉴和帮助。
1 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均等化概念及目标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均等化概念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均等化的对象是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不管其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地、职业以及收入水平等情况怎样,均将得到平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等化。
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是保证中国公民可以获得最基本,最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的方法,缩小农业与非农业居民之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其均可以获得最平等的公共卫生服务,以此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机制不合理,导致政府对于公共卫生服务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众所周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属于国家集体财产,政府应承担主要供应责任,所以对于基木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来源应主要是国家的财政税收。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就开始对原有财政的制度进行改革,从统收统支的财政形式变为中央和地方的逐级包干财政形式。
这种逐级包干的财政形式的弊端就是中央所负担的财政开支很少,大部分的卫生事业开支都由地方政府承担,而又由于地方政府的功利心态,都看重经济发展而不注重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各地的公共卫生服务都不够完善,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导致不同地域的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程度有了更大的差距,所以,改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机制,明确政府的责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和问题与对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和问题与对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等级水平,准确分析公共卫生服务的發展需求,判断最迫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需求,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明确服务功能和服务设施优秀等级化建设流程,对服务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综合实施管控,解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实施办法。
标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问题;对策基础公共卫生服务深化体制改革分析中,需要以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标准,根据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水平,加强平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
根据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控标准,加强公共卫生居民健康的建设需求。
明确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发展需求标准,构建完善的服务规范和流程建设水平,依照需求及时解决公共卫生服务的各类问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项目管理中,需要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的承担标准,分析总结各方面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水平,确保服务的均等化。
1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本现状分析1.1 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控管理制度标准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水平,结合相关制度匹配文件内容,建立起完善的项目组织体系。
成立有效的项目技术管理指导小组,根据实际实施方案、专项资金管理水平进行监督考核分析,实施必要的公共卫生目标建设,确保卫生服务的正常开展。
1.2 项目筹资形式的建立按照公共卫生服务标准需求,建立服务费用筹措标准。
实施中央、地方政策级别进行分担考虑,合理的控制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费用增长比率。
自2010—2017年,我国的人均卫生项目筹措资金已经从原有的18元增长到28元。
各个地区的普遍年人均标准费用较低,到2018年人均标准可以达到30元以上。
1.3 落实项目规范工作根据基础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水平,对卫生各个部门进行管理规划部署,统筹实施标准,严格魔化,规范各项工作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均等化则是对这种服务的公正性和普遍性的追求。
在全球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尽管我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均等化问题仍然存在,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分析其现状、挑战及解决策略。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覆盖面的扩大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然而,在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地区经济、文化、地理等差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存在明显区域差异。
发达地区资源丰富,而欠发达地区则相对匮乏。
2. 城乡差距:城市和农村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设施、人员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城乡居民享受的公共卫生服务不均等。
3. 服务质量不均等:虽然覆盖面有所扩大,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区的服务质量无法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挑战1. 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需求,仍存在资金缺口。
2. 人才短缺: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专业的公共卫生人才,导致服务水平受限。
3. 政策执行不力:部分地区在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时,存在政策执行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四、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策略1.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待遇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3. 优化政策执行:加强政策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使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当前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如何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以及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经过三十年以效率为导向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
然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没能相应带来国民福利的普遍提高,反而产生了收入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平正义缺失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2006年3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以真正达到兼顾效率和公平。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我国的现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般是指全体人民在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
均等化不是完全的平均,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成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状态表现为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致,这种均等考虑了各地的经济发展等实际因素,允许一定程度公共服务差异的存在,而且兼顾了公平与效率。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提供不足,且非均衡,结构上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存在着城乡、地区、群体的差异且差距较大。
最突出地表现在公共服务的资源占有不均、消费水平不均及二元化体制及权益不均。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主要包括城乡间的和区域间的不均等,其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比较突出,而且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而且更多地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的公共服务上,而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又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
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1、政府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型滞后,尚未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的”缺位”与”越位”状况并存,突出表现在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与对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与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越来越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中明确指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近年,我国因流行性疾病和慢性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仍然很多。
因此,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势在必行,然而国家各地在实行公共卫生服务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相关法制不完善,管理政策不健全,政府资金不足等。
[1]此文针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难点;解决策略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根据国家的若干规定,在政府财政允许的情况下,为提高大众的身体健康和增强居民疾病预防控制意识,向大众提供的一种在医疗上免费或者低价格的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给居民带来了方便、健康、安全的医疗服务,各族各地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均可享受这种权利。
但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着服务平等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由国家提供的,其内容将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不断改变,其范围也会不断增大。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一)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异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不断发展扩大,城市人口现已约占全国人口的1/3。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都显著提高,而由于农村发展速度较慢,相关机制不完善,设备不齐全等原因,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村的医资力量薄弱,文化素质也较低。
很多没有获得医资证书的人私自开诊所,并且存在误诊,少药等现象。
[2]许多农村人为了看好病,不惜花大价钱去城里看病。
(二)政府提高资金不足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但在落实的时候却不尽人意,上级的财政投资不够,导致基本公共卫生设施不齐全,医资力量不够。
探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挑战及对策
探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挑战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也不断得到了增强,人们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针对当前的现状与所面临的挑战,对基本公共卫服务提出了优化和改善措施,致力于实现均等化的目标。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挑战;对策引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的是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再结合所拥有的公共卫生资源,提出可保障、可持续、可操作的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这也是人们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
均等化指的是在现代社会的要求下,实现大致均等的卫生服务结果,其中主要包括过程公平和机会平等两个方面。
在2009年,我国卫生部制定和颁布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明确规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九项内容,对全国各地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一)卫生服务和项目进展情况目前社会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各界以及政府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可的一方面就是城乡居民免费,这也是最能体现其公平性和公益性的主要措施之一,这在各个省市以及地区都得到了快速的实施和推广,特别是针对上海、天津、新疆、宁夏等地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增强,比如上海的服务项目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23项。
同时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比如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传染病,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了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到2009年底,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启动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中主要包括孕前早期增补叶酸、乳腺癌检查、农村妇女宫颈癌、乙肝疫苗补种等共六项服务,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的15岁以下儿童已经超过了3200万人次,农村妇女接受乳腺癌检查的人次为98.54万、宫颈癌检查的人次为148.92万,孕前早期增补叶酸的人次为319.16万[1]。
在《关于做好2016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相关的工作任务目标,其中主要包括以县(区、市)为单位,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5%以上,进一步提高档案使用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的接种工作;以县(区、市)为单位,在服务对象基数增加的情况下,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保持在85%以上;以县(区、市)为单位,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保持在65%以上;以县(区、市)为单位,35岁及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达到40%和35%以上,全国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保持在8500万人以上,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3100万人以上;以县(区、市)为单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管理率保持在80%以上,全国随访管理人数达到450万人以上;以县(区、市)为单位,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以县(区、市)为单位,报告发现的结核病患者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
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分析的探讨和反思
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分析的探讨和反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涉及民生和经济发展命脉的重要领域,也是追求最优社会效益的基本所在。
从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分析为着力点,对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反思,从政府购买、城乡二元化、城市内差异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标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政府购买;城乡二元化;城市内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秉承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轨迹,从“发展是第一生产力”到“始终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狠抓经济的执政理念到着眼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方略,凸显了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和为人民服务的施政方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天津市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2011—2020年)》提到:“力争到2020年,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市政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民就业率达到85%及以上”。
这些政策表明,政府已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列入重点施政规划。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涉及民生和经济发展命脉的重要领域,也是追求最優社会效益的基本所在。
在普遍理解中,基本公共服务可以解读为以政府为主导,在以经济发展为基本的衡量标准下,在一定的国情和财力背景下,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在相应的财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借助私人和市场力量,提供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物品和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涵盖公共设施、公共医疗、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等。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作者:李元亮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15期摘要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种效果良好且成本较低的服务方式,对于保障社会效益,为人们带来贴心的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卫生改革相关内容当中明确指出,对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当实现均等化的目标。
然而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公共卫生服务呈现出诸多的不足。
文章中,笔者将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进行介绍,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分析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卫生事业便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直至今日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由原先的初级开展阶段进入到了全面发展阶段。
公共卫生服务能否做到均等化,对于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1]。
本文中,笔者将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并对产生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能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帮助。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分析随着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开展卫生服务的过程当中针对不均等化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笔者分析,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不均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医疗保障存在不均等问题:医疗保障不均等的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城市在实行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主要有公费医疗制度和劳动保险医疗制度这两种制度方式。
虽然在费用方面大部分是国家来进行承担的,但其面向的社会对象也是有一定的特定要求。
劳动保险医疗的对象一般是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
公费医疗制度则是面向群众团体、党政机关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而且对工作人员的学历以及工作内容等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城乡农民则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医疗保障待遇,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治疗和医药费相对来说较高[2]。
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以及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也是公共卫生服务无法得到均等化发展的一方面原因。
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
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其中还存在人员不足,全科及精神卫生人员缺乏以及经费不到位等问题。
要切实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须确保经费到位,加强管理,加强人员培养,加强健康教育。
标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对策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现归纳一下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1 现状与问题1.1 基础资料整体质量不高该县自2010年全面实施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2 421份,老年人登记管理16 569人,高血压患者管理11 972人,Ⅱ型糖尿病患者5 427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2 336人,0~36个月儿童系统管理4 394人,但各类基础资料合格率不足10%。
不少地方没有深入村、组和农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体格检查和随访,只是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信息导入到居民健康档案中,使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内容不完整。
慢病和重性精神病也未按要求进行面对面的随访,随访资料填写不详细,记录不真实,存在较多的逻辑错误。
1.2 公卫人员严重不足该县常驻人口26.2万,按照国家下发的人员配置标准,每万名居民配备1.5名医师(含全科、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医师与护士的比例,按1∶1的标准配备。
我县应配备39名医师和39名护士。
尽管县编委根据我县经济和财政状况、卫生服务要求、地域面积等情况,核定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55名,仍有23名人员缺口,要落实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仍显不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旨在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公平、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参考。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我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覆盖面逐渐扩大,服务质量稳步提高。
然而,仍存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人群差异等问题。
部分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匮乏;城乡之间,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不同人群之间,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1. 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地区卫生资源匮乏,导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不足。
2. 服务质量不均等: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存在差异,影响公民的获得感。
3. 政策执行不到位:部分地区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4. 特殊群体关注不足: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未能得到充分关注和满足。
四、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策略1. 加强政策引导和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地区倾斜。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
3.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 关注特殊群体: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充分的关注和满足。
5. 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旨在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公平、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减少因健康问题导致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其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卫生服务差距。
最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及问题尽管我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地域差异导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均衡。
不同地区之间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较低。
其次,经济差异导致的卫生服务可及性不高。
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阻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普及。
此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仍需完善,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同时,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健全,也制约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四、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 加大政府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确保各地区的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2.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
3.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的卫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
一、引言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服务均等化方面。
本文将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无论其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等因素,都能公平地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这不仅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我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分配、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 人口分布不均。
部分地区由于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导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不足,服务水平较低。
3. 服务内容不全面。
部分地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上存在缺失,无法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4. 政策执行不到位。
部分地区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过程中,存在政策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四、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现状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四、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要整改的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要整改的内容第一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要整改的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要整改的内容一、组织管理:考核项目管理机制建设和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具体包括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人员培训、日常工作及绩效考核。
目前存在问题和需要整改的内容如下: 档案整理:存在档案整理不规范,检查是不能及时提供相应的材料;人员培训:包括卫生局对机构人员的培训和机构内部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为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需要各单位近期重新学习规范。
迎接检查时需要参加考试,考试人员包括卫生局主管科室,妇幼保健所、疾控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
日常工作:主要存在问题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报表,报表的数据与现场进行核对数据存在差距,比如说老年人体检率报表为60%,实际符合只有45%。
所有报表一定要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绩效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卫生室的督导应有考核记录,由考核结果和报告。
现在存在局里和中心一起下去考核的记录,报告比较完整,但是中心单独指导的记录不完善,需要加强。
二、项目执行情况(一)健康档案:档案的抽取:主要查2014年新建的健康档案。
查纸质的或电子档案其中一种,要在20分钟内抽取完成,超过20分钟扣分。
需要做的工作是做好准备工作,电子健康档案在系统中抽取,比较方便,抽取时间也比较短。
但是一旦抽取纸质的,能否快速地把档案找出来,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有需要大家把健康档案登记表和健康档案再重新熟悉,做好被查准备。
档案的真实性:现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入户的过程中,不管现场有几个人,都把家里其他人的信息通过间接问询的方式进行了建档,这些档案再核查的过程中全部定为不真实的档案。
比如一家三口(父亲、母亲、孩子),只有一人在家,而且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已经2年多了,但是都建立了健康档案,那么这三份健康档案可能只有一份是真实的。
一份不真实就要扣1分。
所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回去想想办法。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某某市某某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人员。
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工作的进展情况。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通过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增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使全体居民都能享有公共卫生服务的机会和福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针对我市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下面是我们工作的具体情况:一、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我们注重加强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提升,通过改善医疗设施、增加专业人员、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目前,我市共有XX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其中XX家已经实现了一级医院的设施和医疗水平。
通过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我们有效缓解了城市医院的就医压力,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在就近的地方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我们注重培养和引进卫生人才。
通过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积极引进了一批卫生人才,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专业需求。
目前,我市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为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基础。
三、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居民健康教育我们注重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居民的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等良好行为。
通过举办各类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健康体检活动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此外,我们还与学校合作,开展学校卫生教育,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四、完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为了及时掌握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加强了公共卫生监测体系的建设。
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及时收集、分析、发布有关卫生信息,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能力。
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卫生监测工作,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总结引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途径,旨在缩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在公共卫生服务获取上的差距。
本总结旨在回顾本年度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工作进展、成效与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工作计划。
第一部分:工作背景与目标1.1 工作背景政策背景: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政策。
社会需求:不同地区和人群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差异。
1.2 工作目标短期目标: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XX%。
长期目标:实现所有人群在公共卫生服务获取上的均等化。
第二部分:工作进展与成效2.1 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新建或改造XX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人员培训:组织XX次专业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
2.2 服务内容与质量服务项目:提供XX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
服务质量:通过XX项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3 服务覆盖与可及性覆盖范围:服务覆盖XX个社区/乡村,覆盖人口达到XX万。
可及性提升:通过XX措施,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第三部分:工作创新与实践3.1 服务模式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
远程医疗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远程医疗咨询和服务。
3.2 合作机制建立跨部门合作:与教育、民政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服务均等化。
社会参与: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公共卫生服务。
3.3 政策与法规支持政策制定:出台XX项政策,为服务均等化提供政策支持。
法规执行:严格执行相关法规,保障服务均等化的合法权益。
第四部分:存在问题与挑战4.1 资源配置不均资金问题:部分地区资金投入不足,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人才短缺:专业人才分布不均,特别是偏远地区。
4.2 服务需求差异地区差异:不同地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存在差异。
人群差异: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的服务需求不同。
国内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及研究现状
国内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及研究现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如今,对于公共卫生服务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生活热点,尤其是在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层面上更受人们所关注,这个问题也是新医改的方案当中明确提出来的工作要求的一个方面。
所以关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也是我们处理好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文简要的分析我国国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理论上以及发展上的现状,主要是从定义上着手,并对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具体现状以及在建设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理论探讨一、前言所谓公共卫生服务就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在不同的地区的全体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是新医改的具体要求之一,进而也为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更公平、更科学的服务体系。
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发达国家比,主要体现在制度上和体系上都还不够完善和健全。
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论2.1在内涵上,均等化的主体范围主要包含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受益者的界定,另一个是在谁与谁之间实现均等化问题,就前者而言,普遍认为,均等化需要覆盖我国的所有全体公民,其中的核心焦点在于是否包含了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笔者认为应当将其纳入其内,并且是一个地域性的范围,所以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将不享受这一均等化政策。
现如今,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各个阶层上的不均等,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客体上,就是指是否纳入均等分配的公共服务的范畴,在这个范畴上,一方面不能够太狭隘但是涉及范围也应有一定的限制。
其中,我国的公共服务包括了一下四类:一是就业和社保服务,二是教育卫生以及基本医疗服务,三是一些公益性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性服务,四是安全生产以及安全消费国防安全等服务,所以客体的范围必须做出相应的规范和建设,确保公共服务的正常进行和规范化管理。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与建议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与建议《黑龙江医学》2017年第1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个公民,无论其自身条件如何,均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主要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公益性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进一步实施,我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断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
但是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及不足。
1存在的不足1.1社会宣传不够深入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的卫生发展观念与方式仍停留在“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上,与以往一样,仍将大多数经费投入于医疗服务上,未能将保障公民健康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摆在并重的位置。
特别是在未发生疫情时,公共卫生服务往往被忽视。
二是部分群众卫生保健常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仍然较差,他们不良卫生习惯还较为普遍,往往只重视疫情期间的防控,忽视了经常性的卫生习惯养成。
甚至对上门帮助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还存在不信任现象,存在抵触情绪。
三是部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敷衍现象依然存在,例如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弄虚作假,使当地居民无法充分享受到应该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2有效沟通机制欠缺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疾控机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任务越来越重,但是作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网底防控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等单位,分别隶属于社区、基层卫生等相关业务处(科)室,与疾控中心不隶属同一系统,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有时候存在号令慢、政令不通等现象。
1.3公共卫生人才缺乏目前,我省各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足,现有工作只能由非专业人员代管,严重制约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
特别是一些偏远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更是存在年龄普遍老化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思考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我区作为上海市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务院29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席地区,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卫生服务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筹资补偿等方面均进行可开拓性的实践和探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随着我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全社会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呈全面上升趋势,面对这样的新形式下,如何结合新医改方案,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松江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得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公共卫生均等化的重大意义(一)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内涵“公共卫生是预防与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和机能的科学和实践。
公共卫生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的疾病、教育人们关于个人卫生的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维持身体健康的社会水准。
”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教授温斯乐在1920 年给出公共卫生的这个最经典的定义。
学术界和卫生部门对公共卫生的范围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狭义的公共卫生定义主要强调的是政府通过各种措施来预防疾病、促进公众健康,而未将医疗服务考虑在内。
广义的公共卫生定义不仅将预防疾病、促进公众健康等内容放在突出位置,而且通常也把医疗服务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城乡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从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角度看,意味着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从服务的内容看,是根据居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确定的,既有面向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等;也有面向个体的公共卫生服务,比如,疫苗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保健等是针对特定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结核病、血吸虫病的防治等是针对患该种疾病的患者群,预防缺碘等项目则是针对地区的人群,这些都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保证全体城乡居民均能免费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最终使广大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二)实现公共卫生均等化的重大意义1、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健康公平常常被看成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的体现和公平正义的象征。
因此,维护国民健康公平,既是一个国家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城乡居民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促进城乡居民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既表明了政府对每一个人生存质量的关切,又彰显了政府维护健康公平的责任意识。
2、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体现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公共卫生问题不是个人的健康问题,而是公众和社会的健康问题。
我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就是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而且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性保证。
因此,强化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主导地位,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是公共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
3、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公共卫生主要是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健康投资策略。
总体来说,我区外来人口众多,卫生资源相对匮乏,优先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强调预防为主,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既体现了卫生工作的内在规律,又符合我区社会经济现实,是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减轻社会和个人负担,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4、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幸福,从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创造条件。
二、我区公共卫生服务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区604平方公里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确保科学有效应对95年霍乱、2003年非典、2006年禽流感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
曾经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了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其他传染病。
据估算,自1978年实施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全区大量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
进一步扩大本区免疫规划项目,对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全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8种免疫规划疫苗实施免费接种,2009年起甲肝、麻腮风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费。
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重大进展,初步遏制了艾滋病的蔓延势头,结核病实行免费服药,控制策略覆盖达到100%,本区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从2000年的354.7/10万下降到2008年的216.3/10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逐步科学规范,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列入社区重点管理。
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区和4个国家卫生镇,农村饮水全部实现自来水供给,城乡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
控烟履约工作扎实推进,全区所有的21家医疗机构和36所中小学被评为无烟单位。
本区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前的7.14/10万降低到目前的1.38/10万,婴儿死亡率降低为零,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落实补助。
卫生监督体系向基层延伸,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学校、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与血液安全等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但是,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尚有差距。
由于外来人口自身流动性等客观原因,目前他们已经享有计划免疫接种,结核病管理和传染病的消毒等外,而在慢性病、精神卫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规范管理方面尚未开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界定外来人员在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
二是不同地区人群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可及性存在一定差异。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和人口等原因,街道城区范围内总体来说卫生资源众多,由此产生街道和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资源的可及性方面尚有一定差距。
三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和能力水平已经逐步不适应新时期百姓的健康需求。
医学行业是特殊行业,医务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是疾病诊治的第一要素,由于历史等原因,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水平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继续发展的瓶颈,从医务人员的数量来看,以往的社区卫生医务人员数量的配置是按照户籍人口制定的,显然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松江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人员质量来看,本区全科医师的数量和能力水平显得相对不足。
三、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设想和建议我们设想,通过实施松江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部门责任,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基本消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主要任务1、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目的在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较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努力使居民少得病,维护群众健康。
因此,根据松江区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干预措施效果,确定本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至关重要,这也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提。
本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适时调整。
政府根据当地公共卫生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现阶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应该包括:一是健康教育,明确居民可得到健康咨询。
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明确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防控措施。
三是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是艾滋病、结核病等的主要检查和确认感染后的正规治疗。
四是妇女卫生保健,包括已婚育龄妇女常见妇女病检查,孕妇产前检查、产后上门访视、产后常规检查等。
五是儿童卫生保健,包括计划免疫、健康体检。
六是慢性病人与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免费测血压等常规性体检项目,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慢性病病人可获得咨询和治疗指导,老人和困难群体可获得社区医生上门访视、跟踪服务等。
七是卫生监督监测,确保饮食消费、饮水安全等。
八是符合政策规定的其他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这些服务项目不仅具有可操作、可考核的特点,而且面向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群众提供。
2、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我区要针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置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本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适时充实调整。
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免疫规划、外来孕产妇住院分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增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等项目。
3、提高服务能力。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要有健全的服务体系和较高的服务水平。
这也是保证群众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
大力培养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在社区卫生人员和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训中强化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
切实加强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进一步转变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定期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卫生学监测评价,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治策略,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深入家庭,全面掌握辖区及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主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
4、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