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讲义(20200704171534)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讲义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讲义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讲义六年级数学圆柱与圆锥讲义知识点一、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πr²圆锥的体积:rrhh判断:(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2)如果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一个圆柱体积的知识点二、计算圆柱体积的题型:1、圆柱体积应用公式基本计算,那么它们等底等高。

…()例题1: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 6.2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2、把一个已知高度的圆柱平行底面切成几段,增加切面面积,并计算原来圆柱的体积例题2:把一根长4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31.4平方厘米。

这根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3、已知圆柱高增加或减少一部分,表面积增加或减少一部分,求体积例题:一个圆柱高8厘米,如果它的高增加2厘米,那么它的表面积将增加25.12米,求原来圆柱的体积。

4、已知两个圆柱底面相等和其中一个圆柱的体积,根据两个圆柱高的比求另一个圆柱的体积有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高的比是2:5.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175立方厘米,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比第一个圆柱多多少立方厘米?5、一张长方形纸怎样旋转能得到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体积最大是多少?例题:(1)把一张长9.42米,宽6.28米的长方形竹席,围成一个容积最大的圆柱形粮囤(接头处忽略不计),它的容积最大是多少?(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沿边旋转形成两个不同的圆柱,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差是多少?2知识点三、计算圆锥体积的题型:1、圆锥体使用公式根本计较例题: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75.36立方厘米,高是多少厘米?2、计算小麦堆(沙堆、碎石堆、稻谷堆、煤堆)的体积例题:一个圆锥形沙堆高1.5米,底面周长是18.84米,每立方米沙约重1.7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3、一张直角三角形纸怎样扭转能获得一个别积最大的圆锥,体积最大是多少?例题:一块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分别环绕两条直角边扭转一周,都能够获得一个圆锥体,较大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比力小的圆锥体体积多多少?4、把圆锥切成一个等腰三角形,面积增长多少35、把一个圆锥形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圆柱形的杯子中,这时候水的高度是多少例题:把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10厘米的圆锥形灌满水,然后把水倒入一个底面半径是5厘米的圆柱形里,求圆柱形内水面的高度?6、把一堆圆锥形的小麦堆装入圆柱形的粮仓中,计算粮仓的高度例题:有一个圆锥形小麦堆,底面周长是18.14米,高1.5米,把这些小麦全部装入一个底面直径是3米的圆柱形粮囤,结果最上面的小麦离囤口还有0.5米,求这个粮囤的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熟练运用圆柱和圆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并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图形有较深入的了解。

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实物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识别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识别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2.难点:学生能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柱和圆锥。

3.活动教学法:学生进行实物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和圆锥模型、图片、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物体,如易拉罐、铅锤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完整)(精华讲义)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

(完整)(精华讲义)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知识点一探索圆柱的特征例题一(1)圆柱的底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圆柱的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

(2)圆柱的侧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3)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都相等。

(4)圆柱的透视图:如果把圆柱形实物画在平面上,它的透视图如上图。

练习一填空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它们是()的圆形;周围的面叫做();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一个圆柱有()条高。

二判断1、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2、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3、同一个圆柱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

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知识点二探索圆锥的特征(1)圆锥的顶点:圆锥有一个顶点(2)圆锥的底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圆锥有一个底面。

(3)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4)圆锥的侧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如果把圆锥形实物画在平面上,它的透视图如上图。

练习一填空)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1、圆锥有()个顶点,圆锥有()个底面,它的底面是一个(的距离叫做圆锥的(),圆锥的侧面是一个()图形。

二判断(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椭圆()(2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做圆锥的高()(4)圆锥从正面或侧面看,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的异同例题一形体相同点不同点底面形状侧面底面个数侧面展开高圆柱圆形曲面2长方形无数条圆锥圆形曲面1扇形1条练习,辨别上面六个图形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练习1:一填空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公式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几何知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圆柱和圆锥表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方法,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圆柱和圆锥表象。

3.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和圆锥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模型,以及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实物,如易拉罐、漏斗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是圆柱或圆锥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如底面形状、高、侧面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圆柱和圆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圆柱和圆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圆柱和圆锥|苏教版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认识圆柱和圆锥。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进行学习;二是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

2. 学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以及体积计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包括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及一些相关的图片。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随堂练习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易拉罐、铅锤等,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它们的特点。

2. 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接着,我会通过教具和图片,向学生们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

3. 实例讲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我会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5. 板书设计:我会将圆柱和圆锥的定义、特征以及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板书,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回顾。

六、作业设计1. 请用纸卷一个圆柱,并用彩笔在圆柱上画上喜欢的图案。

2. 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答案:1. 圆柱上的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画。

2. 家里或学校里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易拉罐、铅锤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体积计算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在课后,我将会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3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3新人教版

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研究圆柱基本特色的过程,提升学生察看、操作、剖析和归纳的能力。

2.经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育学生主动研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色。

教课难点:高的认识。

三、教课准备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10 cm,宽 5 cm),小棒(可用筷子取代),备用剪刀若干。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底稿纸。

四、教课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这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谁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色?我们是如何研究的?教师:(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我们在认识长方体时主要认识了它的哪些方面?是如何研究的?学生 1:长方体的构成,就是长方体有 6 个面, 12 条棱和 8 个极点。

察看:数一数。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学生 2: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着手操作:画、剪、比、量。

教师: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能够用这些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设计企图】用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来研究圆柱体,表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益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供给方法上的引导。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物体的形状设计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们看(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色?假如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边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

揭题:今日我们要一同来研究圆柱。

(板书课题)(二)着手操作,研究圆柱的特色1.小组合作:研究圆柱各部分的构成和特色。

教师:那么圆柱终究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合作要求)(1)请你取出你所带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小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色,假如需要用到特其余工具,比方剪刀,可向老师借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讲义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讲义

圆柱和圆锥专题讲义【知识教学】一、圆柱的特征及表面积(一)圆柱的特征.1、圆柱的认识.举出生活中圆柱形状的实物.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相等,圆柱有无数条高.(二)圆柱的侧面积和计算公式.1、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字母表示: S=Ch2、侧面积公式的应用.例1. 一段圆柱形的钢材,底面周长是0.28米,高是2.4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S=Ch0.28×2.4=0.672≈0.67(平方米)答:它的侧面积大约是0.67平方米.练习:制作这个薯片筒的侧面标签,需要多大面积的纸?(三)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但是实际生活中往往只求侧面和一个底面的面积的总和,比如例2. 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状的铁皮水桶,高是45厘米,底面直径是34厘米.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1)水桶的侧面积:34×3.14×45=106.76×45=4804.2(平方厘米)(2)水桶的底面积:(34÷2)2×3.14=289×3.14=907.46(平方厘米)(3)做水桶需要的铁皮:4804.2+907.46=5711.66≈5712(平方厘米)答:做这个水桶需要铁皮5712平方厘米.例3. 一个圆柱的高增加4厘米,表面积增加50.24平方厘米,求圆柱体的底面积.分析:圆柱的高增加4厘米,表面积增加50.24平方厘米,50.24平方厘米就是高是4厘米的圆柱的侧面积,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从而求出圆柱的底面积.50.24÷4=12.56(厘米)12.56÷3.14÷2=2(厘米)2×2×3.14=12.56(平方厘米)答:圆柱体的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练习1: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内壁和底面都要镶上瓷砖,水池底面直径6米,池深1.2米。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教材解读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教材解读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1.引导学生灵活根据 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2.结合实际情况,灵 活取近似值。
4
教材首先从回顾旧知(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计算)入手,引出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
教材通过提示能否将圆柱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 图形来计算体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即把 新的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问题来解决。
4
例3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索表面积 的计算方法。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 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在交 流中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就是指“圆柱 表面的面积”这一直接的含义。接下来 的问题就是“圆柱的表面有哪些”,使 学生借助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自 己总结出圆柱表面积的构成。
教材重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以 及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把概念脉络梳理 清楚之后,具体的推导交给学生自己完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的 “第三学段”中提出:认识圆柱,了解圆柱的展开图,探索并掌 握这些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认识圆锥并探索其体积 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图形认识与 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2
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创新意识 运算能力、推理意识 模型意识、应用意识
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过程,提高发现和提 出问题的意识。 2.注意实验数学与抽 象数学的区别。
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由于 知识所限,只能用实验法这 种并不严格的方法来推导圆 锥的体积公式,将来还会利 用积分等方法严密地推导圆 锥体积计算公式。
4
例3是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简单应用。题目给 出了圆维形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沙堆的体 积和质量。
教材让学生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 容器,通过圆柱圆锥相互倒沙子或水的实验, 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的第1课时是“圆柱的认识”。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柱的概念、特征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圆柱,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圆柱的感性经验。

但学生对圆柱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对圆柱的特征和性质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深入理解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识别圆柱,了解圆柱的特征,如底面、高、侧面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圆柱的概念和特征。

2.难点:让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观察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圆柱状物体,如易拉罐、圆柱形笔筒等,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关于圆柱的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圆柱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分组讨论圆柱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底面、高、侧面等部分的特征,并总结出圆柱的定义。

3.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发现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如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让学生理解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圆柱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师:(出示玻璃旋转门)请看,见过这种门吗?中间的长方形玻璃是怎样运动的?生:是旋转的师:旋转之后会形成一个什么?生:圆形生:圆柱形师:(动画演示长方形旋转成圆柱)请观察这个运动过程,长方形是怎样变成圆柱体的呢?生:绕着一条边转动师: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了圆柱体。

圆柱体简称“圆柱”师:同学们请把自己带过来的圆柱形物体,举起来。

互相看一看。

哟,琳琅满目!请放下。

(出示四个圆柱体的图片)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圆柱形物体用数学透视眼,脱去它们华丽的外衣,就分别是这样的:咦?它们高矮、粗细、大小各不相同,为什么都称呼它们叫圆柱呢?也就是说,既然都叫做圆柱,它们一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圆柱有哪些特征呢?为了便于大家研究,老师给大家一些友情提示出示1.可以看一看、摸一摸,也可以用笔描一描,还可以用直尺量一量。

2.在小组内汇报各自的发现。

3.做好记录,准备在全班交流。

师:一个人的发现可能是有限的,但是经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的认识会更加地全面、更加地深入。

(面)圆柱有几个面呢?生:三个面师:哪3个面?指给大家看看师: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四周的这个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板书:侧面)圆柱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板书:2个1个)师:关于底面,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生: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生:两个底面都是相同的圆形师:你是怎么发现两个底面同样大的?除了用眼睛看,还有什么办法来说明?生:先把底面描下来,然后用上底面去比一比。

(学生演示一下)师:除了眼睛看、描一描比一比,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生:用尺量下直径(半径)师:半径一样大,说明底面积相等。

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师:回想一下之前的旋转门(长方形小旗子实物演示)(长方形的两条宽旋转后就是底面圆的半径。

生:(拿起一把尺,边指宽边选择)圆柱是由长方形旋转一周形成的,长方形的宽相等,也就是圆的半径相等,所以圆柱的底面积相等。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圆锥的认识》示范公开课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圆锥的认识》示范公开课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5课时圆锥的认识教材解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的内容。

教材从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锥形实物图入手,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使学生对圆锥产生初步感知,尤其是圆锥形的舞台灯光,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几乎完全等同于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圆锥模型。

接着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给出圆锥的名称,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并让学生说说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巩固圆锥的表象。

例1引导学生观察圆锥形实物,认识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它们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接下来,介绍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并指出测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加深对圆锥的认识,教材还让学生拿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在一条直角边上贴上小棒,快速转动小棒,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从旋转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圆锥,为后面灵活运用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做准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 71. 在探究、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高的方法。

2. 通过看、剪等形式对圆锥进行剖析,利用旋转的方法形成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促进数学思考。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圆锥的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认识。

教学过程:2/ 73/ 71.指出下面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4/ 72.下面图形以红色线为轴快速旋转后会形成什么图形?连一连。

3.将下面图形分类4.判断题(1)圆锥有无数条高。

()(2)圆锥的高是指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将图形按圆柱和圆锥进行分类,并说一说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1)错误,圆锥只有1条高。

(2)正确。

(3)错误,圆锥侧面展开不是长方形。

5/ 7(3)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也是长方形。

()学生发挥想象,作答。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2.使用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求解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变式练习法,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法,将已学的平面图形知识与圆柱和圆锥知识进行联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5.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但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逐步建立起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评,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柱和圆锥的定义、特征及体积公式。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提醒学生注意圆锥与圆柱的区别和联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b.比较不同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大小,并说明原因。
c.应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和圆锥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3.思考题:
a.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增加一倍,它的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b.如果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都增加一倍,它的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c.请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_苏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_苏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_苏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能看明白圆柱、圆锥的平面图。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重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圆柱和圆锥的特点,了解围成圆柱或圆锥的各个面。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难点:认识圆锥的高。

教具预备:教师预备圆柱体、圆锥体的物体,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体、圆锥体的实物。

同时让学生将教科书第125、127页上的图沿边剪下来做成圆柱体、圆锥体。

一、前提预备1、出示圆柱,圆锥模型,提问,这是什么形体?指出:圆柱体简称圆柱,圆锥体简称圆锥。

2、举例: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学生举例)3、师出示挂图,提问,生活中的例子专门多,你看这张图上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此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二、自主探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1、认识圆柱⑴谈话,请看挂图,认真观看这些圆柱,你发觉这些大小不一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⑵验证发觉:上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刚才同学说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你想方法证明一下,那个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可能:用线绕、用尺量圆的直径侧面是弯曲的:把你手中的圆柱摸一摸,滚一滚,你发觉它的那个面与桌面有什么不同?侧面滚一滚,滚出一个什么形状?⑶师指出:这是沿着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下来的圆柱的平面图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验证圆柱的高都相等:把圆柱放在桌角量高,变换角度量高,量出的结果一样吗?⑷练习:说说师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圆柱,什么缘故?指出自己手中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指出下列圆柱各部分名称2、认识圆锥⑴谈话:某些建筑物的顶部,吃的蛋筒,这些物体的形状差不多上圆锥体,请你观看这些圆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交流,师适当板书)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⑵看书对比你的发觉是否正确⑶师指出:图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与圆锥 圆柱的认识》研讨课教案_6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与圆锥  圆柱的认识》研讨课教案_6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圆柱的认识课时:共9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目标制定的依据能掌握圆柱的组成及特征,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各自探究的过程,能运用圆柱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学情分析圆柱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教学时通过复习猜测引入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探索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学生能自主去感受体会圆柱的组成及特征,能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课文例1发现圆柱的组成和特征,会依据已有的经验验证圆柱的特征,能用完整的语言与同学进行交流。

2.通过旋转试验,发现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在操作小旗的过程中,感悟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转换。

3.通过操作,发现长方形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在操作的活动中感悟平面与曲面之间的转换,体会几何图形的魅力。

4.能运用圆柱的特征正确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评价任务任务1:借助圆柱学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圆柱各部分名称,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题。

任务2:运用长方形旋转的规律完成“做一做”2,并说一说解决这类题的关键。

任务3:运用圆柱侧面展开的规律,解决“做一做”及练习三第3题。

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1.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认识圆柱体,本节课将会直接用到转化法的数学思想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下几节课的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学习,又是学习圆锥的重要基础。

2.本课时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自学课文发现特征操作学具验证特征操作学具发现规律简单应用。

3.本节课的重点是圆柱的组成及特征。

难点是通过操作发现并掌握圆柱面、高之间的规律。

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操作实验1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并通过操作实验验证圆柱的底面、高的特征,通过补充操作和交流汇报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

六年级下《认识圆柱和圆锥》数学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下《认识圆柱和圆锥》数学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下《认识圆柱和圆锥》数学公开课教案
师: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形状各异的物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平面图形,一类是立体图形,谈谈你认识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生:长方形,正方形
生: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师:立体图形有哪些?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这类图形中的圆柱体(板书)
出示挂图
师:哪些物体是圆柱体
生:指一指
师:这些都是,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
生:茶叶筒,药瓶子,硬币,吸管
生:电线杆
师:电线杆?我们仔细想一下,有没有意见。

生:电线杆上下不一样大,
师:我们今天认识的是上下一样大的直圆柱。

师:这些圆柱按图描下来,就是这样的。

出示圆柱的立体图
师:为什么图上有的是实线,有的是虚线?
生:实线是看得到的,虚线是看不到的。

师:小结,同学们桌上有两个圆柱,大家可以摸一摸,观察一下,同桌
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

六年级数学下册3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3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圆柱的底面、侧面、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2)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转化、推理、极限;(3)能力素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解析本课是《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有关知识,而且在生活中接触过圆柱,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为学习圆柱的认识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其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2)经历观察、发现、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目标解析(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教学难点】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复习引入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问题1】(1)以前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呢?我们还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都是有哪些平面构成的?它们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研究的?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为接下来研究圆柱体提供了方法指引,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预设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课件展示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2)让学生自主讨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研究方法.探究新知【问题2】(1)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些物体是什么呢?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知圆柱、认识圆柱,为接下来探究圆柱的特征打下基础.预设师生活动:(1)让学生自主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问题3】(1)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2)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想一想,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要求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中培养小组协作精神.动手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直观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验证拓宽学生思维.预设师生活动:(1)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动手操作,合作研究.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预设:第(1)问: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高.第(2)问:转动起来像一个圆柱.【问题4】(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2)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预设师生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进而全班交流讨论.预设:第(1)问: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第(2)问: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课后检测1、填空(1)圆柱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形,它们的面积都( ).(2)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3)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圆柱的特征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的掌握情况.下面哪些物体是圆柱?是的打“√”,不是的打“×”.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灵活应用“圆柱的特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圆柱特征”的灵活掌握情况及动手能力.教学反思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状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学中,重点理解圆柱的高有无数条,而不仅仅是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这一条.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特别注重学生自己操作,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讨论、发现和总结圆柱特征,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

第二单元分析个人设计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单元目标要求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能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学生能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能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实际情境,学生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4.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单元设计意图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活动。

2.充分关注猜想和估计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精心设计探索圆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活动线索。

3.重视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活动。

2.充分关注猜想和估计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精心设计探索圆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活动线索。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2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2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圆柱与圆锥课标要求: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各种计算公式.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本单元包括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

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它们的组成;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归纳出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参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2、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3.1 圆柱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思考,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抽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教材第17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这种形状的物体,谁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形状.2、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