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人物典型选择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学生打印作业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学生打印作业用)
1910年(19岁)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4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学於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26岁)夏回国担任北大教授。
历任:1917年(26岁)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28岁)北大代理教务长、1922年(31岁)北大教务长、1928年4月至1933年中国公学校长、1932年(41岁)北大文学院院长、天主教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1938年(47岁)中华民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1946年(55岁)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馆长、1957年(66岁)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县南港镇(今台北市南港区))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生平重要事件:
历史评价和历史影响:
个人研究感想:
教师评语和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报告——胡适
学院:工商管理
班级:61502
学号:201562360序号:2
姓名:蔡莉
2016年6月
研究报告题目
文学泰斗------胡适
人物生平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胡适,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模板)

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报告——刘志丹学院:班级:学号:姓名:2016年6月研究报告题目陕北人民的好儿子——刘志丹人物生平简介: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36位军事家之一,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

1903年10月4日诞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

刘志丹于1921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曾任学生会主席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同军阀井岳秀等封建势力作斗争。

1924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刘志丹从青年时期起就投身革命。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奉党的命令,进入黄埔军官学校。

大革命时代,刘志丹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长等职,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奔走于湖北、安徽、陕西等省,从事组织起义的工作。

1928年,与其他人一起组织渭南华县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2]。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了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及参谋长,后来,反帝同盟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刘志丹历任副总指挥、总指挥等职。

1932年成立红二十六军,刘志丹仍负领导责任。

1935年秋,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五军会师,成立第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这年秋天,刘志丹受到机会主义分子诬陷,被关押起来。

毛主席、党中央到达陕北,刘志丹才得到释放,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

1936年4月,刘志丹率部队东征,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3岁。

后来,毛泽东为他题碑:“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周恩来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1936年,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以志永久纪念。

1940年,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县城北修建了志丹陵园,1943年陵园建成,将志丹灵柩运回志丹县。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

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五篇近代史人物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一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人物典型选择研究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选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典型;选择;教学历史首先是人史,是由有血有肉的人物以其活生生的行动书写的。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纵贯历史170多年,涉及的人物何止成千上万,仅以《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教材而言,直接提及的有名有姓的古今中外人物就有376位,充分显示了运用历史人物进行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76位人物,以历史时期划分,包含古代人物22人,约占人物总数的6%;近现代人物354人,约占人物总数的94%.以国别划分,外国50人,约占人物总数的13%;中国32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87%.以重要程度划分,被列入教材目录的人物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2%.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占据教材一席,基本原因是:行文的需要,即着作文字在铺陈过程中不得不提及的人物。

如"上篇综述";的以秦始皇、康熙、雍正、乾隆为代表22位古代人物,就是出于回顾中国文明由盛而衰的需要;耆英、伊里布被提及是因为他们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又如第一章中反复提及的慈禧、李鸿章,第二章反复提及的光绪、康有为,第三章反复提及的孙中山、袁世凯,中篇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反复提及的蒋介石、毛泽东,以及下篇各章反复提及的毛泽东、邓小平,主要是因为描述他们的行为或者介绍他们的着作、思想而反复提及。

人物探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辅助作用

人物探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辅助作用

人物探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辅助作用作者:孟蕴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02期【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探究,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和人格,以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本文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介绍以师生讲评、学生参观和读书报告三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人物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探究;实践探索【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20-0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05方案明确提出:《纲要》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式教学和案例教学。

这一点要求《纲要》课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再研究、再创造和再挖掘,根据课时比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纲要》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为此,广州工商学院(以下简称“广工商”)思政部结合本校实际,由本部门中承担纲要课的专任教师集体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将专题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选取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师生开展评析活动,引导学生由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从历史人物的沉浮中总结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和规律,自觉认同和支持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结合广州工商学院的育人环境及学生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下简称思政部)纲要课教学组在开学初,针对纲要课学习的学生开展一次调研活动,为期一周。

问卷主题为《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认知》,途径为在每学期的第一节纲要课上,将调查问卷的二维码通过ppt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在线扫描,用手机填写调查问卷。

课后,由各班课任教师负责收集整理问卷,教研室成员开展研讨,为以后开展历史人物评析的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人物评价-胡适 中国近代史纲要

人物评价-胡适 中国近代史纲要

1、任职经历:
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 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 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 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 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 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 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胡适:一代才子被苹果难倒 胡适一生得过30多个荣誉博士学位,尤以文 学、哲学闻名于世,可说是智慧学识均为一流。 可是他初到美国留学时,却被苹果难倒。苹果, 让他做出转系的重要决定。胡适,怎么和苹果扯 上了关系?原来,胡适是在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 奖学金留美。因胡适家道中落,美国的农学院可 以免学费,所以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最先是进 入纽约州康乃尔大学的农学院。胡适曾经写给中 国的朋友一首诗,云:“我初来此邦,所志在耕 种。文章真小技,救国不中用。带来千卷书,一 一尽分送。种菜与种树,往往来入梦。”可谓踌 躇满志,学农报国。 在康乃尔农学院,胡适 必须实习各项农事,包括洗马、套车、驾车等, 还要下玉米田。
二、大事年表
1891年-1899年 1900年-1909年 1910年-1919年 1920年-1929年 1930年-1939年 1940年-1949年 1950年-1959年
1960年-1962年
1891年一岁 十二月十七日 生于上海大东门外。 1892年二岁 二月底 随母冯顺弟移居浦东。 1893年三岁 二月 随母去台湾其父胡传任所,先 住台南,后迁 台东。 1894年四岁 在台东由胡传教认方块汉字。 1895年五岁 二月 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 回上海。 三月 去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塾读书。 八月 胡传(铁花)病死于厦门。 1896年六岁 在家塾读书。 1899年 九岁 在家塾读书。开始接触中国古典小说。
胡适对这些还都有兴趣,也可应付,可是到了苹 果分类时胡适却十分头大。30多种苹果,对美国 的学生来说,20分钟就可分门别类,弄得一清二 楚;胡适花上两个半小时,却只能分辨出20种。 胡适这样回忆说:“美国学生在二三十分钟的时 间,就可以轻易地把30几种苹果分类好。看着他 们一个个离开实验室扬长而去,可怜我们三两位 留在实验室里的中国同学。我们绞尽脑汁,根据 手册去分类,结果多半还是错的,我们得到的成 绩不好。”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研究报告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研究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中国陕西近代史人物研究报告——刘志丹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110515129姓名:王玉珏2013年6月中国陕西近代史人物研究报告——刘志丹姓名:学号:摘要:每一段历史中,都有其杰出的人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爱国将领,他们都应该被我们这些后世的人牢牢铭记在心中,去敬重去瞻仰去怀念。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中时刻装着党和人民,忠心耿耿,坚韧不拔。

刘志丹——作为一名中国工农红军的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96年,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因本人籍贯所在地历史事件不多且众所周知,进行研究调查的同学也颇多,所以选择了较为熟悉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名人来进行研究探讨。

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刘志丹烈士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刘志丹红军爱国将领正文:人物简介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36位军事家之一[1],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

1903年10月4日诞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

刘志丹于1921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曾任学生会主席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同军阀井岳秀等封建势力作斗争。

1924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刘志丹从青年时期起就投身革命。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奉党的命令,进入黄埔军官学校。

大革命时代,刘志丹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长等职,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奔走于湖北、安徽、陕西等省,从事组织起义的工作。

1928年,与其他人一起组织渭南华县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2]。

历史人物评价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

历史人物评价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

历史人物评价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作者:何孔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7期何孔蛟(安庆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安庆246133)摘要:历史人物评价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严格的历史性、科学的阶级性和客观的全面性,要处理好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学术争鸣与课堂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采取专题讲座式、参与互动式、比较研究式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价;《纲要》课程;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259-02历史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个人,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个人的印记和痕迹的人物。

这些印记和痕迹主要表现为促进或阻碍历史的发展。

历史人物教学是《纲要》课程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历史人物评价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历史人物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是历史上最活跃的因素。

“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1]。

以人为镜、以史为鉴,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例如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时,如果仅仅按照时间节点组织教学,整个过程显得平铺直叙而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

若以人物为核心组织课堂教学,将洪秀全的迷信昏庸、杨秀清的飞扬跋扈、韦昌辉的阴险狡诈、石达开的负气出走等人物细节刻画出来,并对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既能加深学生印象,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2.历史人物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历史人物按照其性质和历史作用划分,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也有阻碍历史前进的,有千古传颂的民族英雄,也有遭人唾骂的汉奸败类。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中国之所以不昌也。

历史人物评析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育人功能实现上的运用

历史人物评析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育人功能实现上的运用

历史人物评析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育人功能实现上的运用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丰富历史知识和提升史学能力之外,对于当代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操、提升人文素质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人物身上往往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做人、做事的经验教训。

本文从“纲要”课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以历史人物评析为重点,结合具体人物言行的相关教学实例,剖析如何灵活、恰当地结合对历史人物的深入评析,用当代大学生乐于认同、易于内化的方式,把做人、做事的道理以鲜活的事例渗透给青年学生,进行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文明教育,促进“纲要”课育人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评析;育人史学从考察曾经发生的事物情况出发,关注和评判人在时间长河中的存在与认知状态,并探索其意义与价值。

历史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全面、综合,而又具有价值理性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人的成长教益良多。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认为,“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是帮助人们从青少年起一直到老到死为止学习如何做人,历史是一门非常丰富的学习做人道理的一门学问”,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极其丰富的人类生活”,所以“讲历史,首先要通过对历史的阐述,讲清楚做人的道理”。

[1](P.2)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曾通过学习历史,对中国近现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但一般比较欠缺对近现代史规律性的把握,多数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史学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而要弥补这些不足,依靠以历史事件为主的知识性教学是很难做到,单纯历史知识教学也远非“纲要”课开设的目标所在。

自2007年春季以来,作为一门有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史学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

五年来许多教师探讨了“纲要”课的教学方法、育人方法,并总结了一些育人经验和模式。

我们认为历史人物评析方法在教学中的适当运用,对于实现“纲要”课的育人功能有着突出的积极意义。

人物介绍ppt——中国近代人物研究

人物介绍ppt——中国近代人物研究

民族文化自信
03
费孝通等民族学家强调研究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树立民族文化
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科学技术观念
科学救国思想
严复等翻译家大量译介西方科学著作,倡导科学救国,试图通过引 进西方科学技术推动中国国家富强。
实业救国观念
张謇等民族企业家积极兴办实业,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提升国家经 济实力。
社会影响
分析人物的职业生涯对社会、 国家乃至世界的影响,以及其
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评价。
02
CATALOGUE
成就与贡献
政治成就
伟大的政治家
他们通过精明的政治策略和深远 的眼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和进步,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
出了杰出贡献。
制度改革
他们积极参与并成功推动了许多 重要的政治制度改革,如中央集 权制度、选举制度等,提高了国
家庭关系
分析人物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 关系等,以及这些关系对人物人生 轨迹的塑造。
教育经历
01
02
03
学习历程
概述人物从小学到大学的 学习经历,包括就读的学 校、学习的课程以及取得 的成绩。
导师与同窗
介绍对人物产生重要影响 的导师和同窗,分析他们 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 撞。
文化创新
他们在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推动了中国文化 的创新和繁荣,为社会文化进步注入了活力。
科技成就
科技创新先驱
他们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先驱和奠基人,通过引进吸收国外 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
重大科技发明
他们在众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科技发明和突破,如航空航天 、原子能、计算机等,提升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评点 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评点 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评点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承载着中国社会经济变革、政治风云变幻以及人民命运的转折。

这段历史涵盖了从晚清末年到20世纪末期的时期,其中蕴含了众多令人瞩目的人物和事件。

本文将重点评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并通过理论说明和概述,对这些人物及其所代表的思想和影响进行分析和解读。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结构清晰明确。

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目的以及整体结构。

接下来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人物评点的部分,包括对近代史和现代史中一些重要人物的评价和观点。

然后是理论说明部分,对近现代史理论进行解读和阐述。

紧接着是概述部分,对近代和现代两个历史时期进行概括性描述。

最后则是结论部分,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评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重要人物,深入探讨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同时,通过理论说明和概述,进一步理清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通过全面而系统地分析这些人物和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过程,并为我们认识当下以及展望未来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评点:2.1 近代史人物评点:近代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人物,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人物的评点:2.1.1 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和民主主义先驱。

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强调均权、民主和民生。

尽管他未能实现所有理想,但对于中国社会进步和国家统一的努力不可忽视。

2.1.2 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主席。

他领导了长征和抗日战争,并建立了新中国。

毛泽东还发起了文化大革命等运动,旨在推动社会变革和消除旧思想。

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和错误决策。

教学论文:初中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初中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初中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教学研究事件以及其中的重要的人物及其影响;另一方面人物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历史有重要作用,人物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当下人物教学的现状是,初中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以三种类型呈现,即:以人物为中心带出事件、以事件为中心引出人物、课文辅助系统呈现人物,为教师进行人物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教科书中人物教学重视不够,致使处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方式欠妥、人物形象塑造欠佳、人物评价只看结果、缺乏女性角色等问题;学生在初中历史人物学习中呈现出缺乏教科书中人物的学法指导不能掌握重要历史人物;缺乏时空观念引发混淆人物时间等问题,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削弱了教科书中的人物教学所承载的特殊的育人功能。

1 绪论1.1 选题缘起和意义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符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提出: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①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地位及影响,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进行人物教学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之一。

另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人物教学是教学遵循学生学习特点的体现。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初中学生在学习中相比于抽象逻辑知识,更能接受形象具体的事物。

历史人物在集中学生注意力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最后,初中阶段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念的关键期,人物教学有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

正面人物发挥榜样作用,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将正面人物作为榜样学习正面人物拥有的爱国、坚持、勇敢等优秀品质;反面人物则起着警醒作用,学生通过了解反面人物的所作所为吸取教训,避免出现相同的行为。

历史人物评价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精品文档

历史人物评价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精品文档

历史人物评价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

”①“大量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无不对今人,也必将对后人起到一个启蒙作用,振奋作用”②在“纲要”课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当通过对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历史进程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培养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

一、将历史人物评价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必要性1.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融入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说过,“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而且“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在历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是涉及历史观的重大问题。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是对历史人物正面和反面的作用,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估。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对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做具体分析。

历史教学当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在网络上发表了不少评论历史人物的文章,许多历史人物,都被提出来重新加以评论,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诸如:签订丧权辱国的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在他身上,始终有一顶“耻辱”的帽子。

林则徐的禁烟导致了英国人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是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

慈禧太后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她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做之举措虽难以挽回清王朝颓败之势,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并不比中国古代许多帝王做得差。

历史人物讲解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探索——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例

历史人物讲解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探索——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例

2021年第!期(总第890期)丈敖冬科历史人物讲解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探索----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例邓庆伟王晓晨(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65)摘要:历史人物是历史?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或领导者,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力量,甚至是决定性力量。

因V,历史人物是人类社会中最能动因素,是历史的缩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大学生而言既是教科书又是营养剂和清醒剂。

历史人物讲解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近代以来的历史,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成长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历史人物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历史人物讲解的重要性“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95)。

人类历史具有客观必然性,是由所有有思想、有意识的独立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每个人由于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不同,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迥异的。

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代言人,体现了每个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群体、不同派别及利益群体的诉求和愿望,反映了他们相互依存和相互斗的,动社会演化和%由于人是社会发展动的,历史人物是历史件的发起者、主导者,又是历史变发展的主要见证者和者,,历史人物是我们人类历史发展及性的:窗口。

在人类历史发展,有推动社会的历史人物,又有社会的历史人物%的历史阶,果是、的历史人物的思想观念主导地位,社会然是的;反,如果是、进步的历史人物的思想观念占主导地位,社会然是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观,、的历史人物然会、的历史人物所,现人类历史的代、发展。

主主时期是动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个阶,由于:盛的自,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主社会,者的利了,他们利益的势力范围及附属地%了中国历史发展,地社会,陷入地社会的深渊%与相伴随,人:始了反对资本一一帝主和反对腐朽的治,探寻现中华族伟复的艰难求索%尽管个时期的求索、奋斗都是失败的结局,但是他们的努、探寻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写照,人得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立社会主制度作了准备和铺垫%个时期,与、与、侵略与抗争激烈交锋、斗,是历史由传走近代的艰苦探寻%通过对相历史人物的讲解,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色社会主现代业和中华族的伟大复拼搏、奋斗%个时期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对大学生是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人物——“的脊梁”对学生具有示范和榜样的量;社会的历史人物对学生具有鞭挞和警诫作用%通过“中近现代史纲”课的学习,学生真正理解和懂得人“历史性选择”的道理,做时代求、有利于国家、民族、社会的人,的社会主者和接班人%二、历史人物选取的原则“近现代史纲”是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学生的历史课、不同于学历史业课,讲解历史人物有学历史样,有历史业课样,而是着眼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选择地、有重点地选又典型的历史人物行分讲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请选择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历史人物,以之为主线,结合课标要求,做一个专题活动设计。

请选择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历史人物,以之为主线,结合课标要求,做一个专题活动设计。

请选择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历史人物,以之为主线,结合课标要求,做一个专题活动设计。

请选择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历史人物,以之为主线,结合课标要求,做一个专题活动设计。

发布者:马珍珍周恩来专题活动设计一、专题人物选择之原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民才是历史的制造者,但是也并不能否认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因为正面的历史人物往往适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恩来就属于这样一个人物。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后,一直到到邓小平搞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开始闪现一位政治人物,并大放光彩,以致他的命运甚至在某种程度影响了并加快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对于这样一位人物的设计,自然摆到了我们的题中之义。

二、专题所要达成的目标其一,通过了解周恩来前期的历史活动事实,来掌握国共关系的一条主线:即第一次合作——失败——第二次合作——第二次合作失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线索。

其二,通过了解周恩来建国后的一些外交活动,来掌握周恩来的外交生涯对我国外交事业做出的贡献。

其三,培养学生学生学习先进人物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精神。

三、专题活动所进行的方法教师出示周总理每个时期的电影片段,或者相关图片,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再加以教师的配套讲解,使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都得到发挥。

四、具体专题过程(1)黄埔军校的创建教师通过演示广州黄埔岛上的黄埔军校照片和周恩来年轻的照片,以及电视剧《叶挺将军》中关于黄埔军校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初步建立这样的认识:即黄埔军校是国共1924年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的产物。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北伐做出了大量贡献。

同时让学生知道正是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时期的黄埔军校,人才济济,出现在他影响下的叶挺独立团。

(2)南昌起义教师出示《叶挺将军》的关于南昌起义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激起了共产党人的反抗,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振臂高呼,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

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

·61·《中国近现代史纲》(以下简称“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程,它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程的实效性,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中国近现代历史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点评,是“纲要”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内容。

通过对历史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点评,特别是通过杰出历史人物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分析和研究,对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及做官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启迪,“其善可法、其恶可戒”。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就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寻求教学的最有效途径。

一、历史人物评价的重要性首先,应该看到,“人物是历史的链条”,人物无疑是历史进程的主要载体,因为历史终究是人们创造的。

而杰出的、重要的人物更是体现和标志了一种社会思潮、政治运动和经济趋向,在各个领域和层次中留下了自己活动的印记,影响了历史的一定阶段和某些环节,推动或延缓了社会的发展。

当然,任何人物作用于历史并非随心所欲,他们的眼界、观念和理想总是为时代所制约,致使其活动只能凭借于现实的舞台,是以堪称“时势造英雄”。

但他们的作为所产生的巨大能动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缺失出类拔萃角色的“演出”,社会历史的演进将是暗淡苍白的。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重要历史人物的科学评价是“纲要”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内容。

其次,历史的教化功能在于为后世提供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一样。

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有时通过了解一个人物,就可以了解一个时代。

把握历史人物活动的进程,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发掘历史人物评价的现实意义,从各类历史人物的学习评价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

再次,对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日趋多元化,甚至出现了一些完全否定的观点。

近代史纲要人物论文

近代史纲要人物论文

近代史纲要人物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

以下是店铺今天要与大家分享近代史纲要人物论文范文:毁誉参半曾国藩,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近代史纲要人物论文全文如下:无论是曾国藩所生活的清朝末年,还是现在21世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世界,曾国藩这个名字被提起时总会迎来一阵或嗟叹或敬仰。

曾国藩,这个功高可以盖主,过繁问鼎一时的人物是怎样得到如此高的声誉呢?从很多现代人的角度看来,曾国藩不过是清朝末年众多军阀中的一个而已,或许他的道德文章可以冠冕一代,但在普通人的眼里,那不过是他为官从政、上下其手的手段。

然而,在当时,曾国藩的为人做官之道可谓尽人皆知,无人不佩服之至。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胡雪岩其人白手起家,到晚年终老之时富可敌国,甚至靠自己的财力资助左宗棠将新疆收回清政府版图,将曾国藩与其相提并论,可见世人对曾国藩为官之道的尊崇。

《曾国藩家书》130余封,是历史上家书流传下来最多的,曾国藩在家书中推心置腹的言谈,对子侄兄弟们的教导,堪称典范,曾家传承一百余年未出纨绔子弟,未曾家道中落,能人辈出,不得不说曾国藩家教之成功,堪为后世之楷模。

曾国藩作为清末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其深厚,文章写作自成一家,阳刚与阴柔并济,行文流畅,思想深刻,振聋发聩。

作为清末重要的军事力量,曾国藩创建的湘军是清政府最后一道保命屏障,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实现了社会安定的夙愿,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就尽忠报国而言,曾国藩的做法无可非议。

他的一生是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毁誉参半,且各趋极致,毁至卖国贼,誉则冠冕一代。

世人眼中,曾国藩功过相抵,但我们看一个人,不能将功与过扯平来计算,而是既看到他的长处,又看到他的缺点,由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成就大业。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然而曾国藩是第一个完美的将家国天下都治理的很好的人,誉其为楷模一点也不过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杰出贡献人物调查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杰出贡献人物调查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杰出贡献人物调查心得体会一在我原有的印象里,林则徐是一个民族英雄。

小学时便有《虎门销烟》一课文,讲的是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于一八三九年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英国鸦片。

“他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而万古流芳,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

而我也大抵是仰慕他的。

而阅读完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后,我对历史原有的印象与观念受到了根本性的颠覆,对林则徐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蒋廷黻的眼光来看,林则徐是一个典型的晚清士大夫形象。

他空谈而高调,只知抵御夷族的方法是“民心可用”,却提不出具体的、确切的措施;他自私自保,在广东目睹了西洋的利抢利炮,深知一味“剿夷”中国将没有出路,却不敢违背当时清议而牺牲自己名誉,勇敢提出改革主张。

在蒋廷黻眼里,林则徐是矛盾而悲剧的。

二闭关锁国时期的中国不承认他国的平等,以天朝自居。

中西之间的贸易极为的少,起初西洋商人仅限于广州一口,买卖受时间限制,又不可随意出游,因而英国人采取了两次和平的交涉。

可惜两次的外交都失败了,英国人碰了壁。

后来他们发现鸦片是种上等的商品,可以撬开中国的国门。

这是无奈之举。

随着吸食鸦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旺,统治者和士大夫阶级发觉这种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东西只会让国民堕落消沉,白银外流。

于是就有了禁烟的呼声。

光绪帝对鸦片是最痛心的,对禁烟是最有决心的。

统治阶级要求禁烟,其意志于是成了举国上下最主流的呼声。

当然这样的一致呼声是表面的,因为相当多的人不这样看待鸦片的问题。

禁烟是困难的,尤其是有外国人的干涉。

而且广州地方官吏腐败严重,通商法令虽为严苛,外国人给了钱,官吏便会通融。

若实行禁烟,则法令比原先更为严苛,于是官吏索贿力度会更大,其结果是烟没有禁,内外矛盾却愈发尖锐。

这可以解释为何光绪虽然一上任便严申禁令,鸦片的进口量却不降反升。

较为可行的方法是一面加重关税,一面提倡出口,扭转当前的逆差局面防止白银外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思考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之一。

信息化时代对历史人物认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部分高校教师教学模式的片面性启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对近现代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互动式、问题式以及专题式教学法是创新历史人物评价教学的路径。

标签:历史人物评价;原则;创新路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一门重要课程,既承担着让大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规律的功能,又具有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自2007年《纲要》作为高校新确立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走进大学课堂以后,其叙述历史事实的功能被高校教师作为重点加以教授,而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则往往停留在表面的倡导,甚至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这种教学现状与“两课”设立初衷是不相符合的。

如何破解这种困局,使得《纲要》课程教学的历史事实表述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相互融合,彼此支撑俨然已成为重要的理论课题。

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之进行客观而有效的评价对于阐明任何历史事实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鉴,可以知荣辱”[1]。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的原则,对《纲要》课程中所涉及的近现代中国100余年间近280个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价,能够有效地将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结合起来,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基础之上,合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

一、重申《纲要》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缘由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形式多样的现代传媒手段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知识的丰富途径,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学影视作品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方式,这种历史认识的大环境无疑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观。

近代史人物评析

近代史人物评析

被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护国将军蔡锷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他在不足34年的短暂一生中领导云南辛亥起义并反袁护国,从而他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史册上。

从蔡锷求学时务学堂到为护国而献身,前后恰好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处在清末民初历史大变动的时期。

1897年,15岁的蔡锷考入湖南时务学堂,接受了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维新派的教育,戊戌政变后辗转到日本留学,受到西学的熏陶。

1900年他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痛定思痛后,他坚定认为当时中国不缺奋笔疾呼的文人,但缺少训练有素的新式军人,遂决定弃文从武,重回日本。

蔡锷读书求学期间,正值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也是中国仁人志士觉醒起来奋起救亡图存之时。

在这种时代感召下,蔡锷发愤攻读,上下求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

归国之后,蔡锷将其爱国主义思想付诸实践,在多个地域从事新军的编练和教育工作。

其所到之处,兢兢业业,严肃认真。

在英国武装入侵云南片马一带时,蔡锷为了培养新军将士为国家谋利益,为国民争幸福的责任感,他编写《曾胡治兵语录》作为对部队进行精神教育的材料。

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候,也就是护国运动中,蔡锷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虽然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可是袁世凯资助的,但在恩情与大义之间发生矛盾时,他还是选择了大义。

当他扛起护国运动的大旗,让袁世凯甚是震惊,因为他万万也没想到蔡锷会是反对他的第一人.在这次护国运动中,蔡锷将军率领的军顽强杀敌,丝毫没有贪生怕死之辈。

正是这时势造英雄,成就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其救国之志,爱国之情,由此显而易见。

综观他对国家的贡献,最突出的是主张建设完全统一国家,建立民主立宪制度,建立国家统一,强烈反对划疆而守、省自为谋,极力主张消除党见,惟贤是任,倡导以平近手法和谨慎态度廓清相沿已久之积弊,以实现民族平等,谋求强有力之中央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确占一席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首先 是 人史 , 是 由有血 有 肉的人 物 以其 活 生 生的行动 书写 的。一部 中国近现 代史 , 纵贯 历史 1 7 0多 年, 涉及 的人物 何 止 成 千上 万 , 仅 以《 中 国 近代 现 代 史 纲要》 教材 而言 , 直接 提及 的有 名有 姓 的古今 中外人 物 就有 3 7 6位 , 充分显示 了运用历史 人物进行 教学 的合 理 性和必要 性 。 3 7 6位 人 物 , 以历 史 时 期 划 分 , 包 含古 代 人 物 2 2 人, 约 占人 物总数 的 6 ; 近 现代人 物 3 5 4人 , 约 占人 物 总数 的 9 4 。以 国别 划 分 , 外国 5 O人 , 约 占人 物 总 数 的1 3 ; 中国 3 2 6 人, 约 占人物 总数 的 8 7 。 以重 要程度 划分 , 被 列入 教材 目录的人 物 6人 , 约 占人物 总数 的 2 。 这些 人物之 所 以能够 占据 教材一席 , 基 本原 因是 :
关键词 : 中 国近 现代 史纲 要 ; 人物典型; 选择 ; 教 学
中 圉分 类号 : G 6 4 2 .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9 2 4 7 ( 2 0 1 5 ) 0 1 — 0 1 1 8 . 0 2
Re s e a r c h O i l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o f T y pi c a l Ch a r a c t e r s i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行文 的需 要 , 即 著作 文 字在 铺 陈 过程 中 不得 不 提 及 的人物 。如“ 上篇综 述” 的以秦始 皇 、 康熙 、 雍正、 乾隆 为代表 2 2位古代人 物 , 就是 出于 回顾 中 国文 明 由盛 而 衰的需要 ; 耆英 、 伊 里布 被提及 是 因为他 们与 英 国签 订 了 中国近代 史 上第 一 个不 平 等 条 约《 南京条约》 ; 又 如 第一章 中反复提 及 的慈禧 、 李 鸿章 , 第 二章反 复 提及 的 光绪 、 康有 为 , 第三 章反 复提及 的孙 中 山、 袁世凯, 中篇 之后 的“ 马克思 ( 主义 ) ”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反复提 及 的蒋 介 石 、 毛泽东 , 以及 下 篇 各 章 反 复 提 及 的 毛 泽 东、 邓小平 , 主要是 因为 描述 他们 的行 为或者 介 绍 他们 的著作 、 思 想 而反 复 提 及 。这 类 人 物 , 从统计数据看 ,
中国近代史 纲 要教 学 中人物典 型选 择研 究
梁华 府 , 方 勇 , 蔡 永凤
( 安徽 工业大学 马克 思主义学 院 , 安徽 马鞍 山 2 4 3 0 0 2 )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 , 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教学 目标 的要求 , 结合重 产 生重 大 影 响 的 典 型人 物 组 织 教 学 , 以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i n g.
Ke y wo r d s : T h e Ou t l i n e o f O h i n e s e Mo d e m Hi s t o r y ;t y p i c a l c l ' B mc t e r ;s e l e  ̄i o n;t e a c h i n g
安徽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科 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0 L 3 2 , No . 1 J a n u a r y,2 01 5
t e a c h i n g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e h t e a c in h g o b j e c t i v e s ,a n d c o mb i in n g wi t h i mp o r t a n t is h t o i r c a l e v e n t s 。we s h o u l d s e l e c t t y p i c l a
o f Ou t l i n e o f Ch i n e s e Mo d e r n Hj S t o r y
LI A NG Hu a - f u,F ANG Yo n g ,C AI Yo n g - f c a g
( S c h o o l o f Ma r x i s m。AHUT,Ma ’ a n s h a n 2 4 3 0 0 2 .An h u i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h e t e x t b o o k o f Ou t l i n e o f Ch i n e s e Mo d e m Hi s t o r y i n v o l v e s ma n y is h t o r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 h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c h a r a c t e r s e x e r t i n g s i g n i f i c a n t i n lu f e n c e s o n mo d e r n is h t o r y t o o r g a n i z e t e h t e a c in h g t o p r o mo t e s t u d e n t s ’i it n i a t i v e i n l sm - e
又如第一章中反复提及的慈禧李鸿章第二章反复提及的光绪康有为第三章反复提及的孙中山袁世凯中篇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反复提及的蒋介石毛泽东以及下篇各章反复提及的毛泽东邓小平主要是因为描述他们的行为或者介绍他们的著作思想而反复提及
第3 2 卷 第1 期
2 0 I 5年 1 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