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1、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P12-14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12-14
半半社会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略称。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半殖民地的意思是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的主权,一些国家主权,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关等被外国控制;半封建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特点是既有封建的小农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的意思。
3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许多矛盾P16第二节】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线上。
4、简述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名族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②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5、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问题? P21-30
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
主观动机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第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
资本—帝国主义为了其自身利益,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扶植中国封建势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因为这“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首先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独立和民主,否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的。
6.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P32第二段(近代中国人包括…)
7、列强并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P34-35
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8、简述反侵略斗争失败及其原因?P35-37
1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政治上: 吏治腐败贪污成风军事上: 军备废弛军事腐败
文化上: 文化专制昏庸愚昧经济上: 经济落后矛盾激化
2.经济技术的落后:(1)武器装备极端落后(2)军队素质极其低下 (3) 指挥艺术缺乏
3.对近代战争缺乏认识:不了解世界大势,思想僵化,夜郎自大;清军军官不通近代战争的指挥艺术,不了解近代海战的规律和特点,对世界新式武器的掌握就更有限了。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的金田起义是太平运动的起点;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1864年7月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所建立的理想社会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3、对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洋务运动的性质是“自救”活动,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4、维新变法最早开始于1895年的“公车上书”;其后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等著作;当时影响最大的学会是强学会、南学会和保国会等;影响较大的报纸有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湖南《湘报》等。
5、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写的《劝学篇》。
1、简述太平天国的纲领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P42)
太平天国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此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国是一种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为涉及农民问题与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