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中文言文试题知识点和相关练习试题(1)

合集下载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1)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1)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1)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莹,华阴人也。

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

后唐同光中,延孝镇陕州,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

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谒之,一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

高祖历诸镇皆从之,累使阙下,官至御史大夫,赐金紫。

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以粗縗随幕,人或短之。

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

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

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

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

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迁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

契丹永康王代立,授莹太子太保。

周广顺初,遣尚书左丞田敏报命于契丹,遇莹于幽州。

莹得见华人,悲怅不已,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东京旧第本属公家,亦闻优恩特给善价,老夫至死无以报效。

”于是南望稽首,涕泗横流。

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

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

契丹主闵而许之。

及卒,遣其子易从、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

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赵莹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B.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C.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D.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解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屈原列传(1)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屈原列传(1) Word版含答案.doc

文言文整体阅读:屈原列传课后练习(1)1.下列句子中全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粪土当年万户侯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D.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D.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3.下列加点的“以”意思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皆以美于徐公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4.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5.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组是( )A.乃人见,曰:“何以战”将子无怒,秋以为期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我无尔诈,尔无我虞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盘盘焉,囷囷焉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C.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D.且为之奈何?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7.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一句中的“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B.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己少 D. 成然之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则与一生彘肩无乃尔是过与C.师不必贤于弟子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家祭无忘告乃翁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其制稍异于前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D.人非生而知之者。

高考复习高中语文_文言文整体阅读:逍遥游_练习(1)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复习高中语文_文言文整体阅读:逍遥游_练习(1) Word版含答案.doc

文言文整体阅读:逍遥游课后练习(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此亦飞之至也。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4)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5)犹有所待者也。

()(6)圣人无名。

()2.对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之二虫又何知③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的“为”意义相同的是()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庖了为文惠君解牛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为大下笑者,何也4.下列句中加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D.背负青天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朝菌不知晦朔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③有鱼焉,其广数千里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A.①②读音相同,③④读音不同。

B.①②读音相同,③④读音也相同。

C.①②读音不同,③④读音相同。

D.①②读音不同,③④读音也不同。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字词梳理+延伸(原题+答案)1-备战2023年高考课内文言文词语专项训练解析版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字词梳理+延伸(原题+答案)1-备战2023年高考课内文言文词语专项训练解析版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统一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全,都;一概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 ——《史记·魏公子列传》一旦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表推测,大概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慰问,问候,探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司马迁《屈原列传》
思念
回归
表达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韩愈《祭十二郎文》 怀着 表达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 气质,情致
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苏轼《石钟山记》 鼓槌
传播
声音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套上笼头,比喻束缚,约束
推究,探究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
推究,探究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没有用来……的,无从,没有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天子。 ——《荆轲刺秦王》有用来……的,有办法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一天的行程。十驾:十天。
停止,止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刻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字词·梳理+延伸(1)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卓越,不平凡
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高峻。
高耸
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嵘。 ——陆游《秋声》 岁月逝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对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曹操《短歌行》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1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来,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结果,用来,连词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却,连词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哪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何,哪里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何,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5、之①公从之——代词,此,代佚之狐的'建议(烛之武)许之——代词,这件事不患人不之知——代词,他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做全句的主语邻之厚,(乃)君之薄也——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一作主语,一作宾语,省略判断词谓语“乃”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无义莲之爱⑤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太子及宾客知此事者——“者”与“之”都是定语后置标志⑥公子驾车之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君(到,前往⑦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2《荆轲刺秦王》1、鉴赏荆轲形象,注意所用表现手法。

首先,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

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1(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1(含答案解析)
画线句的意思是白居易小时候聪慧过人,胸襟宽广,性格豪放。他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编辑的一部分诗文,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善作诗文,但是秉性轻浮,后辈的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
B. 白居易能诗善文,令人交口称誉。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其诗能针砭时弊,弥补政务缺陷,因而受到赞赏,常常流传到宫中。
C. 白居易敢于直谏,纠正皇帝做法。他认为王锷搜刮民财,以求得皇上恩泽,这对圣明之朝是极为不利的,劝谏皇上不要加封王锷做平章事。
D. 白居易遭人猜忌,被贬出了朝廷。有厌恶白居易的人,指摘白居易华而不实,当权者也憎恨白居易上书言事,上奏朝廷要求贬他为江州司马。
参考译文:
崔彭字子彭,是博陵安平人。祖父崔楷,曾西魏任殷州刺史。父亲崔谦,曾任北周荆州总管。崔彭少年时期父亲去世,侍奉母亲凭借孝敬知名。性格刚直勇敢,有军事才略,精于骑马射箭。擅长《周官》《尚书》,粗略知道其大概意旨。北周武帝时,担任侍伯上士,几经改任后任门正上士。
等到隋高祖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北周陈王宇文纯镇守齐州,高祖担心他会造反,于是派崔彭带领骑士两人去召宇文纯回朝廷。崔彭到距离齐州还有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派人对宇文纯说:“天子有诏书下达陈王处,崔彭因为疾病不能勉强步行,希望陈王屈尊到这里来。”宇文纯怀疑事情有变故,多带随从骑士来到崔彭的住处。崔彭走出驿站迎接,观察到宇文纯露出疑虑的神色,担心他不听从征召,于是骗宇文纯说:“陈王可以命令众人回避,我将秘密告诉您一些事情。”宇文纯挥手叫侍从骑兵走开,崔彭又说:“将要宣读诏令了,请陈王下马。”宇文纯急忙下马,两骑士于是抓着宇文纯,并把他锁起来。崔彭于是大声说:“陈王有罪,皇上征召入朝,旁人不准乱动。”陈王的随从惊愕地离去。高祖见后大为高兴,任命他为上仪同。等到隋高祖登基后,升任崔彭为监门郎将,兼任右卫长史,赐封崔彭安阳县男的爵位。几年后,改任车骑将军,随后又改任骠骑将军,一直主管宫中守卫。他生性谨慎缜密,在禁宫二十多年,每当值在仪卫之中,整日端坐着,从未有懈怠懒惰的样子,皇上很喜欢他。皇上常对崔彭说:“你当值的日子,我睡觉休息都觉得安稳。”又曾说:“你射箭骑马的确超过旁人,还稍懂学问吗?”崔彭说:“臣年轻时喜欢《周礼》《尚书》,每到休假闲暇的时候,不敢废置不读。”于是就谈了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皇上称好。旁观者认为他懂得先哲教言。

语文必修3文言文知识点精析与同步练习

语文必修3文言文知识点精析与同步练习

语文必修3文言文知识点精析与同步练习文言文一直都是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及难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必修3文言文知识点精析与同步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精析与同步练习(一)词语积累1. 凶不吉祥、不幸:逢凶化吉庄稼收成不好: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恶、残暴:汉初遭冒顿凶黠2.兵兵器:弃甲曳兵而走军队:上使外将兵士兵:可汗大点兵军事、战争:兵旱相乘3.胜shēng 能承担,能承受:沛公不胜桮杓尽:谷不可胜食也shèng 胜利:二败而三胜战胜、超过: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胜地,优美的景色:亦遂增胜4.树种植、栽培: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竖立:独树一帜树木:鸟宿池边树5.时季节:四时之间,无日休息时候,时辰:脱我战时袍时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时机、机会: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按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当时:时韩吏部权京兆常常、经常、不时:时鸣春涧中时俗、时尚:不拘于时,学于余6.数shǔ 计算:身所奉饭者以十数列举:数吕师孟叔侄为逆责备、数落:数之曰shù 数目、数量:众数虽多几、几个: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命运、定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shuò 多次、屡次:扶苏以数谏故cù 密:数罟不入污池7.发fā 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派遣、派出:孤当续发人众出发,出:刀刃若新发于硎发送、递交:使人发书至赵王征发、征调: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起用、兴起:舜发于畎亩之中抒发、流露:发其士文之悲哉发动、爆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打开、拿出: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暴露、败露:恐前语发量词:然后扣树三发fà 头发:齿危发秃8.直笔直、平直:中通外直正直、正确: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价值、代价,通“值”:系向牛头充炭直径直、一直:则直前诟虏帅失信简直、竟然:直可惊天地,泣鬼神只是,仅:直不百步耳(二)通假字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通“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三)异读字五十者可以衣帛矣(yì,动词,穿)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wàng,为王,称霸)(四)词类活用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动用法)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战争)填然鼓之(名词动用,击鼓)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为动词名用,译“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丧”名词动用,“为……办丧事”)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归罪”“归咎”)直不百步身,是亦走也(名词,逃跑)(五)重点习惯句式1.或……或…… 译为“有的……有的……” 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直……耳译为“只……罢了。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志斋说宋·虞集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

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

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

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1)也。

不以圣贤为准的(2)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

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

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

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

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

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

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

”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此之谓也。

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各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

尝遣济也受业于予。

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

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

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释】①正鹄:靶心。

②准的:标准。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挽必圆,视必审审:仔细B. 其亦可以少警矣乎警:警惕C. 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渝:说明D. 援笔书所欲言援:持,执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B. 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 和而有制,严而不离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D. 尝遗济也受业于予不拘于时,学于余(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1)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1)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1)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奕字纯臣。

第进士。

崇宁,提举河北西路常平,洺、相饥,徙之东路。

入对,徽宗问行期,对曰:“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时还,则来岁耕桑皆废矣。

”帝悦。

既而西部盗起,复徙提点刑狱。

时朝廷将遣兵逐捕,奕条上方略,请罢勿用,而自计讨贼,不阅月可定。

转运使张抟以为不可,宰相主抟策,数月不效,卒用奕议,悉降之。

擢监察御史。

亲祭北郊,燕人赵良嗣为秘书丞侍祠,奕白其长曰:“今亲卫不用三路人,而良嗣以外国降子,顾得预祠事,可乎?”长用其言,具以请,不报。

阳武民佣于富家,其室美,富子欲私之,弗得,怒杀之,而赂其夫使勿言。

事觉,府县及大理鬻狱,奕受诏鞫讯,皆伏辜。

自何承矩创边地为塘泺,有定界。

既中贵人典领,以屯田开拓为功,肆侵民田,民上诉,屡出使者按治,皆不敢与直。

奕曲折上之,疏其五不可,诏罢屯田。

加直秘阁、淮南转运副使。

入为开封少尹。

故时大理、开封治狱,得请实蔽罪,其后率任情弃法,法益不用。

奕言:“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从之。

迁光禄卿、户部侍郎。

睦州乱,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镇江府。

寇平,论劳增两秩。

还为户部。

内侍总领内藏,予夺专己,视户部如僚属。

奕白宰相曰:“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

”即自劾不称职。

诏徙奕工部。

袭庆守张漴使郡人诣阙请登封,东平守王靓谏以京东岁凶多盗,不当请封。

为政者不悦,将罪靓,奕言:“靓忧民爱君,所当奖激,奈何用为罪乎?”靓获免。

未几卒,年六十,赠龙图阁学士。

(节选自《宋史·虞奕传》)(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B.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C.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D.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路是宋朝行政区划名,河北路地处北宋北部,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1-6)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1-6)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高考语文人教版教材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无能为也已()4. 秦伯说()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______________2. 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__________3. 共其乏困今义:疲劳古义:______________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义: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2.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____________2. 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_3. 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6. 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是寡人之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 (1)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 (1)

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句式,并将序号填入下面句式相应位置。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屠惧,投以骨。

4、沛公安在?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8、古之人不余欺也!9、秦,虎狼之国。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判断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疑问句()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

”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钘,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

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

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

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

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

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

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

”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

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辟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

”君曰:“诺。

”乃以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具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

由余归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

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

(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注释】①铏:古代盛羹器。

练习9:知识梳理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高中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与练习

练习9:知识梳理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高中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与练习

练习9:知识梳理1(《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一、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是选自《》的一篇叙事性文言文。

该选文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

【艺术特色】1.善于通过冲突来写人物。

如文中两个主要人物太子丹和荆轲,就是放在秦、燕冲突的大背景上来表现;写荆轲,又是通过他与太子丹的矛盾冲突来刻画;最后,是以与秦王的尖锐斗争来完成荆轲的性格塑造。

这些矛盾、冲突、斗争,都为人物的性格表现提供了空间,并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紧张感。

2.善于通过人物的表情、神态、语言和动作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面貌。

如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和“偏袒扼腕而进”,太子丹的“伏尸而哭”和对荆轲的疑虑,秦武阳的“人不敢与忤视”和“色变振恐”,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特别是荆轲。

他对太子丹的承诺,同樊於期的交谈,对太子丹疑虑的怒斥以及毅然出发,易水上的高歌,为秦武阳“色变振恐”的解释,直至同秦王的短兵相接,英勇就义,都写得有声有色,富有表现力。

3.善于用衬托手法,使荆轲的形象更加鲜明。

樊於期的乐于献首,太子丹的无知浮躁,易水边送行者的“垂泪涕泣”、“瞋目,发尽上指冠”,蒙嘉为荆轲牵引进言,秦武阳的临场惊恐,秦王的“目眩良久”,都起了反衬作用,使荆轲的重义、机智、刚毅、深沉、镇静、勇敢和自我牺牲的性格特征更加凸现出来。

4.善于描写悲壮感人的场面,集中展示人物风貌。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终已不顾”各种形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

荆轲的内心世界也因此得到充分展现,一个勇往直前的悲剧英雄跃然纸上。

又如秦廷行刺,荆轲的动作,秦王的惊惧,荆轲的穷追不舍,秦王的环柱而逃,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囊,左右的惊呼,一直到荆轲“被八创”,“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廷上下的情状,动作、表情、高呼、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生动地再现了荆轲这个不畏强暴的孤胆英雄的形象。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专项练习(解析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专项练习(解析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论语十二章〔先秦〕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译文: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如何谈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又从何谈音乐呢?”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1)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1)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1)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

宝庆二年进士,调新喻主簿,已有能名。

移浙两提点刑狱,时暂兼权浙西提举常平。

拜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

始至官,即以常例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税,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砦,给钱助诸军昏嫁。

兴学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

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

帝闻,命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

光祖益思宽养民力,兴废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余万缗,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

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

修饬武备,防拓要害,边赖以安。

其为政宽猛适宜,事存大体。

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

召赴行在,迁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

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

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

光祖厉声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为储君,大王不于此时收人心乎?”王以无粟辞;光祖探怀中文书曰:“某庄某仓若干。

”王无以辞,得粟活民甚多。

再以江安抚使知建康,郡民为建祠六所。

乞致仕,不许。

咸淳五年,拜知枢密院事兼参如政事,以监察御史曾渊子言罢。

给事中卢钺复缴奏新命,以全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马光祖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B.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C.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D.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官职调动词语,指兼任官职。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1)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1)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1)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邰,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

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

邰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

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

县召署幕门侯吏。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邰候舍。

时夏夕露坐,邰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

”问何以知之。

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邰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

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

邰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太守固遣之,邰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

邰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

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

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邰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

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

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

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

及北乡侯病,邰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

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

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邰涉都侯,辞让不受。

年八十余,卒于家。

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邰传》)(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B.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C.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D.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博士”是汉代官职,官属祭酒,主教育。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1)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1)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1)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

父芝龙,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

顺治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

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阳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

俄而,上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成功。

十二年,左都御吏龚鼎孳请诛芝龙,国器亦发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爵,下狱。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十八年,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且势日蹙,乃规取台湾。

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

荷兰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

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

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

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

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

”围七阅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

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

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

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莱、兴屯聚。

是岁圣祖即位,戮芝龙及诸子世恩、世荫、世默。

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居守思明。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

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

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啮指。

五月朔,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遽卒,年三十九。

(节选自《清史·郑成功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B.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C.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D.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贝勒,全称“多罗贝勒”。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1)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樊侯①庙灾记(宋)欧阳修①郑之盗,有入樊侯庙刳神像之腹者。

既而大风雨雹,近郑之田麦苗皆死。

人咸骇曰:“侯怒而为之也。

”②余谓樊侯本以屠狗立军功,佐沛公至成皇帝,位为列侯,邑食舞阳,剖符传封,与汉长久,《礼》所谓“有功德于民则祀之者”□!舞阳距郑既不远,又汉、楚常苦战荥阳、京、索间,亦侯平生提戈斩级所立功处,故庙而食之宜矣。

方侯之参乘沛公,事危鸿门,振目一顾,使羽失气,其勇力足有过人者,故后世言雄武称樊将军,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

③然当盗之倳②刃腹中,独不能保其心腹肾肠哉?而后贻怒于无罪之民,以骋其恣睢,何哉?岂生能万人敌,而死不能庇一躬耶?岂其灵不神于御盗,而反神于平民而骇其耳目耶?风霆雨雹,天之所以震耀威罚有司者,而侯又得已滥用之耶?④盖闻阴阳之气,怒则薄而为风霆,其不和之甚者凝结而为雹。

方今岁且久旱,伏阴不兴,壮阳刚燥,疑有不和而凝结者,岂其适会民之自灾也耶?不然,则喑呜叱咤,使风驰霆击,则侯之威灵暴矣哉!【注释】:樊哙,汉代开国功臣之一。

②倳:插入,刺入。

(1)入第②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A. 乎B. 欤C. 兮D. 哉(2)列对第②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叙述樊哙出身以及军功,目的是为了表达赞赏追思之情。

B. 引用《礼》相关语句,阐述郑人为樊哙立庙祭祀的原因。

C. 借助对史实的陈述,直接批驳开头部分人们的错误观点。

D. 回顾樊哙当年的勇武与功德,从而验证其死后具有神灵。

(3)文表面上说樊侯的神灵不会贻怒百姓,却暗含对典型官僚的批判,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4)文针对“侯怒而为之也”的观点批驳有力,层层推进,请结合③④两段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B(2)B(3)从为樊侯神灵辩护的语言,如“独不能保其心腹肾肠哉?”“贻怒于无罪之民,以骋其恣睢”等中可以看出“樊侯”的神灵是无能又蛮横无理的,不敢对盗贼发威却对老百姓滥施淫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作者刻画了一个横暴的官僚典型,文末的一句“则侯之威灵暴矣”更是直接发出批判的声音。

【统编版】《谏逐客书》高考文言文学习重要知识点详解详析 (1)

【统编版】《谏逐客书》高考文言文学习重要知识点详解详析 (1)

同“释”,舍弃
(2)择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选取,挑选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区别
5.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蚕食诸侯
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
②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使动用法,使……来
③遂散六国之从
使动用法,使……离散
④强公室
使动用法,使……变强
⑤故能明其德
使动用法,使……明显
(2)所以饰后宫、充下陈 ①后宫:君主时代_妃__嫔__住的宫室,后又用来指代妃嫔。 ②下陈:古代殿堂下__放__置__礼__品__、__站__列__婢__妾____的地方。位于堂下,故称 下陈。 (3)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①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__唐__尧__、__虞__舜__。 ②三王: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_夏__禹__、_商__汤___和_周__武__王___。
⑦适观( 适于观听 )
4.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这__样__做__就__说__明__,___陛__下__所__看__重__的__,__只__在__珠__玉__声__色__方__面__;__而___所__轻__视__ _的__,__却__是__百__姓__。__这__不__是__能__用__来___驾__驭__天__下__,__制__服__诸__侯__的__方__法__啊__!__(_得__分__点__: _重__、__轻__、__所__以__)__
谏逐客书
重要知识点详解详析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私”“却”“说”三字及 次常用字“拔”“择”。 2.翻译重点句子。
(第1段)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 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 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 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 强。惠王用张仪之计,士勇。是以太山不 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 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 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 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 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 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中高中文言文试题知识点和相关练习试题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中高中文言文试题知识点和相关练习试题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靼人也。

熹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北海管宁以贤良征,不行。

累辟三府,不就。

宣帝复辟熹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

时熹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

景帝辅政,命熹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熹到,引见,谓熹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夸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转司马,寻拜右长史,迁御史中丞。

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

荐乐安孙璞,亦以道德显,时人称为知人。

寻迁大司马,以公事免。

司马侑为宁北将军,镇邺,以熹为军司。

顷之,除凉州刺史,加扬威将军、假节,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

羌虏犯塞,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时人比之汉朝冯、甘焉。

拜冀州刺史,累迁司隶校尉。

及魏帝告禅于晋,熹以本官行司徒事。

泰始初,封祁侯。

皇太子立,以熹为太子太傅。

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废阙,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二傅并摄众事。

熹在位累年,训道尽规。

以年老逊位。

初,熹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熹唱义遣军讨之。

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

后虏果大纵选,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

熹自历仕,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

及卒,追赠太保,谥日成。

(节选自《晋书·李熹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B.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C.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D.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贤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科目,由地方长官自下而上地推荐人才给上级或中央,由其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臧焘字德仁,东莞莒人。

少好学,善《三礼》。

贫约自立,操行为乡里所称。

晋孝武帝太元中,卫将军谢安始立国学,刺史谢玄举焘为助教。

孝武帝追崇庶祖母宣太后,议者或谓宜配食中宗。

焘议曰:“前汉孝文、孝昭太后,并系子为号,祭于寝园,不配于高祖、孝武之庙。

谓宜远准《阳秋》考宫之义,别建寝庙,则严祢之义显。

”议者从之。

顷之,去官。

以母老家贫,与弟熹俱弃人事,躬耕自业,约己养亲者十余载。

父母丧亡,居丧六年,以毁瘠著称。

服阕,除临沂令。

义旗建,为太学博士。

高祖镇京口,与焘书曰:“顷学尚废弛,后进颓业,衡门之内,清风辍响。

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恣志,情与事染。

岂可不敦厉风尚。

想复弘之。

”参高祖中军军事,袭封高陵亭侯。

时太庙鸱尾灾,焘谓著作郎徐广曰:“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乃上议曰:“求之礼籍,未见其可。

昔永和之初,大议斯礼,于时虞喜、范宣并以渊儒硕学,咸谓四府君神主,无缘永存于百世。

或欲瘗之两阶,或欲藏之石室,或欲为之改筑,虽所秉小异,而大归是同。

准傍事例,宜瘗埋。

然经典难详,群言纷错,非臣卑浅所能折中。

”时学者多从焘议,竟未施行。

义熙十四年,除侍中。

元熙元年,以脚疾去职。

高祖受命,征拜太常,虽外戚贵显,而弥自冲约,茅屋蔬餐,不改其旧,所得奉禄,与亲戚共之。

永初三年,致仕。

其年卒,时年七十。

(节选自《宋书·臧焘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B. 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C. 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D. 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庶,指宗族的旁支,封建社会中,人们的身份会因其母亲的身份而有嫡庶之分。

B. 博士,古代学官,主要从事教授生徒之职,学术专业上常专通经典或精通技艺。

C. 太庙,是我国古代皇帝的宗庙,起初仅供奉先皇,后来宗室、功臣等也可入庙。

D. 儒,此处指“儒学”,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儒学”便是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臧焘贫苦好学,熟悉经典。

他家境贫寒,但却富有自立的精神,喜好读书学习,对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颇为熟悉。

B. 臧焘恪守孝道,精心侍亲。

他曾与弟弟一同辞去官职,回家亲自参与农耕,自己省吃俭用,服侍父母亲长达十余年。

C. 臧焘善于言辞,受到认可。

针对朝政、灾祸,他引经据典,清晰地陈述看法并提出建议,其建言每次都被采纳。

D. 臧焘官至显贵,严于律己。

高祖登基后,他身居要位,但仍保持节俭自律的一贯作风,粗茶淡饭,与亲人共享俸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恣志,情与事染。

②然经典难详,群言纷错,非臣卑浅所能折中。

【答案】(1)A(2)D(3)C(4)①这的确是由于战事频频,礼乐教化为之中断,轻浮浅薄者任性而不务正业,求学的情趣受到事功的影响(干扰)。

②然而经典难以详解,众人议论纷杂,这不是微臣卑陋的见识所能说准的。

【解析】【分析】(1)本句,根据名词代词“孔子”“齐”“鲁庙”“桓”“僖”“征西(征西将军)”“京兆四府君”“庙”“此”“征”等,虚词“在”“也”“而”“其”,“而”表示转折,“犹”意思是“还”,“列庙飨”意思“列于太庙受供享”,其前省略主语“征西京兆四府君”,意思是“(征西将军以及京兆尹四位府君)却仍列于太庙受供享”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前后断开,排除BD两项。

“此”作“其征乎”的主语,意思是“这火灾大概就是征兆吧”,意思独立,结构完整,在“此”前断开,排除C项,再结合本句意思:过去孔子在齐国,听说鲁国太庙发生火灾,说一定是由于桓公、僖公的事。

如今征西将军以及京兆尹四位府君本应当撤除神主,却仍列于太庙受供享,这火灾大概就是征兆吧?句子可以断开为: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故选A。

(2)D项,“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儒学’便是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中“自封建社会以来”说法有误,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是从西汉时开始的。

故选D。

(3)C项,可知“其建言每次都被采纳”说法有误,原文说“时学者多从焘议,竟未施行”,意思是“当时学者大多赞成臧焘的意见,但最终还是没有实行”。

故选C。

(4)本题翻译赋分点:①中的“良”,的确;“戎车屡警”,指战事频频;“中息”,中断,停止;“浮夫”,指轻浮浅薄者;“恣志”,指任性而不务正业;“情”,指求学的情趣;“染”,影响,干扰;“情与事染”,求学的情趣受到事功的影响(干扰)。

②中“然”,表转折,然而;“详”,详解;“言”,指议论;“纷错”,纷杂;“群言纷错”,众人议论纷杂;“卑浅”,形容词作名词,指卑陋的见识;“折中”,说准;“非臣卑浅所能折中”,这不是微臣卑陋的见识所能说准的。

故答案为:⑴A;⑵D;⑶C;⑷①这的确是由于战事频频,礼乐教化为之中断,轻浮浅薄者任性而不务正业,求学的情趣受到事功的影响(干扰)。

②然而经典难以详解,众人议论纷杂,这不是微臣卑陋的见识所能说准的。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

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

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参考译文】臧焘字德仁,东莞莒人。

他年少的时候爱好学习,精通《三礼》。

贫乏穷困却能自立,操守品行为家乡乡里称道。

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卫将军谢安开始建立国学,刺史谢玄举荐臧焘为助教。

孝武帝追尊他的庶祖母宣太后,有的议者认为宣太后当附祭配享中宗。

臧焘建议说:“前汉孝文、孝昭太后,都是依照儿子取得尊号,在陵寝祭祀,不在高祖、孝武的庙中附祭。

臣以为追尊宣太后一事,应当远依《春秋》考宫的古义,另建寝庙,则尊奉崇敬的礼义得以显明。

”议者采纳了他的意见。

不久,辞去官职。

由于母亲年老,家中贫穷,跟弟弟臧熹一起放弃仕途,以耕种谋生,自己节约而供奉双亲十多年。

父母去世后,臧焘守丧六年,以居丧过哀闻名。

守丧期满后,被任命为临沂县令。

义旗树起后,任太学博士。

高祖镇守京口,写信给臧焘说:近来求学的风尚衰微,后辈学人学业荒废,民间户内,不闻朗朗读书声。

这的确是由于战事频频,礼乐教化为之中断,轻浮浅薄者任性而不务正业,求学的情趣受到事功的影响(干扰)。

怎么能够不大力鼓励学习的风尚呢?希望您对此事再有所光大。

”臧焘担任高祖的中军军事,承袭封爵为高陵亭侯。

当时太庙发生火灾,臧焘对著作郎徐广说:“过去孔子在齐国,听说鲁国太庙发生火灾,说一定是由于桓公、僖公的事。

如今征西将军以及京兆尹四位府君本应当撤除神主,却仍列于太庙受供享,这火灾大概就是征兆吧?”于是上奏议说:“核查礼法典籍,看不出这种做法的允当。

从前永和初年曾热烈讨论过此事,那时候虞喜、范宣都是学识渊博的儒学大师,都认为四位府君的神主,没有理由世世代代永远存放,有的计划埋葬在墓室两边的石阶下,有的主张收藏在石室中,有的提议为他们另外筑室,虽然所持的意见略有区别,但是大方向基本相同。

依准有关事例,对四府君神主的处理应当采用埋祭的办法。

然而经典难以详解,众人议论纷杂,这不是微臣卑陋的见识所能说准的。

”当时学者大多赞成臧焘的意见,但最终还是没有实行。

义熙十四年,任命为侍中。

元熙元年,因为脚病离职。

高祖受命登基,召拜臧焘为太常,他虽然身为外戚权贵,然而更加自我约束,住茅房吃蔬菜,不改变原来的习惯,所得俸禄,与亲戚共享。

永初三年,退职。

同年去世,时年七十岁。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避风岩记(明)张明弼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或曰与砚坑相近。

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也。

余何以避风其下?崇祯己卯仲秋,余供役粤帷。

二十五日既竣事,则遍谒粤之大吏。

大吏者,非三鸣鼓吹不启户,非启户则令长不敢入。

余东驰西鹜,左诇右需,目厌于阍①驺②卤簿③绛旗朱帽之状,耳厌于笳鼓引赞殿喝之声,手足筋骨疲于伏谒拜跽以头抢地之事。

眩瞀车上,至不择店肆而解衣卧之。

凡六日而毕,则又买舟过肇,谒制府。

制府官厌贵,礼愈绝,控拜数四,颔之而已。

见毕即登舟,将返杨山。

九月朏④,宿三十里。

力引数步,偶得一岩。

江回峰抱,风力稍损,乃息焉。

及旦而视之,则断崖千尺,上侈下弇,状如檐牙。

仰而睨之,若层衡之列烟上,崩峦倾返,颓石矗突,时有欲落之势,栗乎不可以久留焉。

狂飙不息,竟日居其下。

胥仆相扶,上舟一步,得坐于石隙草际。

听怒涛声,若奔走败马;望沸波,若一群白鹅鼓翼江心,及跳沫山足,又若千百素鳞跃上岸。

石崖磔磔,不沾土壤。

面紫茎缠带,青芜数尺,一偃一立,若青狮奋迅而不得去,又若怒毛之兽,风过毛竖,不能自休。

身往江坳,目力相界,不能数里,而阴氛交作,如处黑帷。

从者皆惨容而相告曰:日复夕矣,将奈何?余笑而语之曰:“第安之,第安之。

吾视夫复嶂重峦,缭青纬碧,犹胜于院署之严丽也;吾视夫复崩崖倾石,怒涛沸波,犹胜于贵人之颐颊心腑也;吾视夫青芜紫茎,怀烟孕露,犹胜于大吏之绛骑彤驺也;吾视夫谷响山啸,激壑鸣川,犹胜于高衙之呵殿赞唱也;吾视夫藉草坐石,仰瞩云气,俯视重泉,犹胜于拳跽伏谒于尊宦之阶下也。

天或者见吾出则伛偻,入则簿书,已积两载矣,无以抒吾胸中之浩浩者,故令风涛阻滞,使此孤岩以恣吾数刻之探讨乎?……余年少有志,养二龙于水壑,调一鹤于中峰,与羽服思玄之徒,上烟驾,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如聚米萦带而心为时夺至堕俗网往返数千里徒以充厮养之役有才无时甘于下人。

今日见此水石,若见好友,犹恐谆芒、卢敖诸君,诋余以井甃⑤之识,而又何事愁苦于兹岩之下乎?”从者皆笑,余乃纳以兹名。

岩顶有一石,望之如立人,或曰飞来之塔顶也;或曰当是好奇者,跻是崖之巅,如昌黎不得下,乃化而为石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