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夏季会考地理试卷
2010、2011,2012年地理会考答案
30.(10分) (1)劳动丰富廉价;土地租金低;政策优 惠;矿产资源丰富;(任答两点得4分,其 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C(2分) (3)加快中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 业机会;有可能加重环境污染;带动中西 部经济的发展。(任答两点得4分,其它答 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附加题(20分) 31.(20分) (1)西电东送(2分)。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促 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 (任答2点得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丰富(多)、贫乏(少)(4分) (3)A、B(4分) (4)利: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灌溉、 旅游、 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利用效益 。 弊:增加移民;淹没耕地;淹没文物古迹; 影响珍稀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等。 (任答2点得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处于板块交界地带(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 带),地壳运动活跃(2分)
27.(10分) (1)科技(1分); 绿化带(隔离带)(1分) (2)合理(1分) 河流上游,水质最好(2分) (3)不合理(1分) 钢铁厂污染大气,不应放 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向(2分) (4)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 弃物;便于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 源利用率(任答两点得2分)
2012年7月地理会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6—10 11—15 16—20 21—25
A C C D C
A D D C B
D C D A B
A B B C C
D C B B C
二. 综合题(每题10分,共50分) 26.(10分,每空1分) (1)日本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增温;增湿;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 (或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2)顺;快;少。 (3)干旱或森林火灾;
山东省2010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2010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第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东一区区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
本次会议主要目的是讨论2012年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
据此完成1-2题。
1.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时,北京时间是A.10时40分B.17时40分C.18时40分D.3时40分2.会议之前,中国政府承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种做法会导致A.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减缓B.陆地冰川面积不断扩大C.南极地区降水量减少D.高纬寒冷地区农业减产读下图,完成3-4题3.图中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D.板块构造4.图中乙处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
5.下列地理事象具有图中①环节功能的是A.长江B.塔里木河C.我国冬季风D.我国夏季风6.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7-8题。
7.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8.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09年中央电视台热播大戏《走西口》,剧中主人公田青从山西到内蒙古包头谋生。
据此完成9-10题。
9.包头附近地区所属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10.“走西口”这种人口迁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开发B.经济原因C.婚姻家庭D.宗教信仰上海世博园位于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带,规划用地 5.28KM²,其中浦西1.35KM²,这里原来是大片棚户和老工业区。
2010-2023历年甘肃武威六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文科地理试卷
2010-2023历年甘肃武威六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文科地理试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读图,关于非洲气候的正确叙述是( )A.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有“热带大陆”之称B.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范围最广C.当开普敦将进入雨季时,东非高原上的动物有向南迁徙的现象D.撒哈拉以南地区气候比北非干旱2.读海陆之间的等温线分布图,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冬季的是()3.读图山脉相对位置图, 回答问题: (5分)(1)图A、图C、图D中山脉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2)图B中地形区为: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为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小题1】四条河流中,流入大西洋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小题2】四图中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5.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与其聚居的省区轮廓正确的是6.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
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B.海拔高,降水多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7.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3题。
【小题1】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小题2】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小题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8.图为“四幅海峡轮廓图”。
读图完成21—23题。
【小题1】图中海峡沿岸气候具有冬湿夏干特点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小题2】图中海峡是非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小题3】图中海峡是联系两大洋的重要航线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9.关于红海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B.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10.图为中国地图上北回归线的一段,E点以东为海洋,W点以西为我国邻国,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在东六区B.N所在省(区)沿海常年受台风的影响C.G所在省(区)经济特区相邻地区乡村城镇化水平较高D.属于H所在省的有钓鱼岛和舟山渔场1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A加拿大B美国C埃及D印度1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⑴图中用箭头画出世界主要洋流,并在图中标注下列洋流的序号(4分):①秘鲁寒流②日本暖流③本格拉寒流④千岛寒流⑵在图中标注下列渔场的字母(4分):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 C秘鲁渔场D纽芬兰渔场⑶简述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的规律(4分)。
生地会考之地理试卷
初二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最中意的一个,把相应的字母代号填在答案表中。
共23小题,共56分)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D.我国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D )A.蒙古B.朝鲜C.越南D.日本3.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B )A.蒙古、俄罗斯B.越南C.尼泊尔、锡金D.阿富汗、巴基斯坦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下列中的:A.维吾尔族B.壮族C.蒙古族D.藏族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C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6.号称世界最大生态工程的"三北"防护林,已成为一道横在中国大地上的绿色长城,它跨越的地区是:( A )A.东北、华北、西北B.华北、华东、华中C.华北、华东、华南D.西北、西南、华南7.下列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D )A.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C.四川省西部D.陕西省8.属于我国内流河是( D )A.长江和黄河B.珠江C.海河D.新疆塔里木河9.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A )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C.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10.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C )A.海陆位置不同B.地势高低不同C.纬度高低不同D.昼夜长短不同11.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C)A.都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C.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D.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12.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水资源紧张,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C )A.节约用水B.跨流域调水C.兴修水库D.防止水污染1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C )A.加固黄河大堤B.在上游修筑水库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14.下面对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也就丰富B.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建水库初二地理第1页(共4页)C.我国的水能资源,现在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D.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15.上海的简称是()A.粤B.渝C.浙D.沪16.下列属自然资源的是A.石油B.水稻C.水泥D.钢铁1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B.人均耕地少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D.林地所占比重最大18.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节约用水原则的是()A.经常用水解冻食物B.用漫灌方式灌溉小麦C.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D.洗菜的水用于浇花19.我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其中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是()A.辽中南B.京津唐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20.湖南省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A.暖温带、湿润地区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D.亚热带、湿润地区2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A.陆地上的冰川B.江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湖泊水、地下水D.海洋水和河水22.秦岭-淮河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A.0℃以上B.0℃以下C.-8℃以下D.8℃以上23.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实施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A.南水北调工程B.青藏铁路工程C.西气东输工程D.三峡工程2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台湾岛B.海南岛C.香港岛D.崇明岛25.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降低B.医疗水平落后C.实行计划生育政策D.自然环境发生变化26.图中的四个省区,从左到右依次是A.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江西省B.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江西省C.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安徽省D.河南省、甘肃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27.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暖温带②半干旱地区③干旱地区④草原广阔⑤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⑤28.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初二地理第2页(共4页)初二地理试题二、综合题(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运用你所学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一定很出色。
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夏季会考地理试卷
2010年庆阳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1.命题依据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夏季会考地理试题紧扣《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必修)》,遵循《2010甘肃省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考试纲要》的要求,试题题量标准,内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毕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思想。
2.试题结构全卷由第I卷的40道单项选择题(其中l-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和第II卷的6道读图分析题组成,两卷分值各占 50分,全卷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与会考纲要的要求一致。
3.试题对教材的覆盖情况表一试题对教材的覆盖情况试题特点高中地理会考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为主要目标的水平考试。
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夏季会考地理试题切实体现了会考的基本性质和功能,能够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重视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能力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图文并茂,比较好地控制试题的难度,整套试题无偏题、怪题,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特色。
(1)试题难度适中,符合水平考试的要求《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考试纲要》要求考试的难度应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正常的学习均能顺利通过会考测试而达到合格。
在试卷结构上,试题中的选择题部分侧重考查一些基础性题目,即各单元中属于记忆性、再认性的基本概念和地理事实;综合题部分主要考查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地理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试题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来源于教材,但对教材中题目进行了适当变式。
试题的难、中、易程度基本是按7:2:1的比例命题。
多年的会考命题,从题型结构设计、试题内容选择等方面控制试题难度,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同时题型的稳定性对地理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2)注重‚双基‛考查,落实了水平考试的目标高中地理会考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甘肃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甘肃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甘肃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第二单元大气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l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l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l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l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l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l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
(2024年高考真题含解析)甘肃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甘肃卷地理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电入皖工程)和安徽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陕电入皖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求电力资源输送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
岳西抽水蓄能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
下图示意陕皖相关工程概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地区在陕电入皖工程中的主要优势有()①电能储存技术发达②风能光能资源充足③煤炭资源储量丰富④水能资源分布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陕皖相关工程中火电和抽水蓄能的相同作用是()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调节电力供应C.提高能源转换效率D.减少换流次数3.陕电入皖工程和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可()①减少陕北温室气体排放②助力陕北经济社会发展③降低安徽能源消耗总量④提高安徽电力保障能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柬埔寨是“一带一路”东南亚节点上的重要国家之一,旅游资源丰富,产业以初级产品生产加工为主。
近年来,该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谋求产业转型升级。
教育合作是中柬合作的重要领域,我国已在柬埔寨设立了多个职业教育办学机构。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28~30题.1.(4分)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4分)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4分)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如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4.(4分)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5.(4分)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下表是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6~8题.发展阶段时间方式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②销售“走出去”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③品牌“走出去”2001~2003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④资本“走出去”2003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6.(4分)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7.(4分)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8.(4分)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9~11题.9.(4分)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 m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 10.(4分)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4分)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1~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2题,共46分)12.(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1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4、15、16、17四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14年甘肃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2014年甘肃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
共60分)近年来,甘肃把光伏发电产业作为发展生态工业的排头兵,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该县某同学提出将光伏板的支架改造成活动支架(见图1)。
据此回答1~3题。
1.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辐射能A.属不可再生能源B.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送的C.与风能、水能无关D.来自黑子等太阳活动2.若调整活动支架使正午太石光线与光伏板垂直。
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昼夜更替 B.阴晴变化 C.太阳高度 D.地方时差3.甘肃地区一年中,光伏板与地面的夹角α最小、光照时间最长的日期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4.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可能是()A.软流层B.下地幔C.岩石圈D.地壳5.雾霾天的形成除大气污染严重外,还因为()A.风力大B.近地面气温高C.上升气流强D.风力小6.湖泊等湿地能影响局地小气候。
根据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晴天午后()A.湖岸升温慢,气流下沉 B.湖岸升温快,气压升高C.风从湖岸吹向湖心 D.风从湖心吹向湖岸7.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可信的是()A.低纬度大部分国家,农作物增产 B.全球洪涝干旱灾害频次减少C.我国祁连山脉冰川消融量减少 D.海平面上升威胁太平洋岛屿国家生存8.影响当代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因素B.矿产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9.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被称为()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备受外界瞩目的中国首条高原高速铁路——兰(州)新(疆)客运专线,全长1776千米贯穿甘肃、青海、新疆,预计于2014年12月开始全线运营,据此回答10~11题。
甘肃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标准测评卷地理七
甘肃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标准测评卷地理七选择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是A、自西向东、一天B、自东向西、一天C、自西向东、一年D、自东向西、一年2、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A、亚洲东部和南部B、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C、非洲中部和南部D、非洲北部、亚洲西部3、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A、北美洲B、欧洲C、大洋洲D、非洲4、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A、东部和南部B、北部和西部C、中部和东部D、西部和南部5、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缺乏B、地震灾害频繁C、地形崎岖不平D、气候酷寒干燥6、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7、下列生产技术中,属于高新技术的是A、钢铁冶炼技术B、汽车制造技术C、家具加工技术D、微电子技术8、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陆地高于海洋B、海洋高于陆地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9、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10、关于福建省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11、福建省秋季降水量分布规律是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逐渐减少B、从南向北逐渐减少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逐渐增多D、从西向东逐渐增多12、影响福建省秋季降水量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13、若有500吨钢材要从三明运往厦门,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B、内河航运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14、小明从厦门乘火车去福州旅游,最便捷的旅行线路是A、厦门→三明→南平→福州B、厦门→泉州→莆田→福州C、厦门→三明→莆田→福州D、厦门→漳平→泉州→福州15、台湾岛大部分河流A、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B、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C、自南向北注入东海D、自北向南注入南海二、非选择题1、(1)厦门市各行政区的名称是:A、________ 区;B、________ 区;C、________ 区;D、________ 区;E、________ 区;F、________ 区。
甘肃高中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甘肃高中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甘肃位于中国的哪个地理区域?A. 东部B. 西部C. 南部D. 北部2. 甘肃省的省会是?A. 兰州B. 西安C. 银川D. 乌鲁木齐3. 以下哪项不是甘肃的著名景点?A. 敦煌莫高窟B. 嘉峪关C. 张掖丹霞地貌D. 黄果树瀑布4. 甘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高原气候5. 甘肃的简称是什么?A. 甘B. 陇C. 陕D. 宁6. 甘肃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A. 39万平方公里B. 49万平方公里C. 59万平方公里D. 69万平方公里7. 甘肃的地形主要由哪些组成?A. 平原和丘陵B. 高原和盆地C. 山地和平原D. 沙漠和草原8. 甘肃省的主要民族有哪些?A. 汉族、回族、藏族B. 汉族、满族、壮族C. 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D. 汉族、彝族、苗族9. 甘肃的哪个城市被誉为“中国石油城”?A. 兰州B. 敦煌C. 嘉峪关D. 庆阳10. 甘肃的哪个地方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A. 兰州B. 敦煌C. 张掖D. 酒泉答案:1-5 B A D D B6-10 A B A D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甘肃省的省花是________。
12. 甘肃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是中国的四大高原之一。
13. 甘肃的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属于典型的________气候。
14. 甘肃省的矿产资源丰富,其中________资源尤为丰富。
15. 甘肃的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________”之称。
答案:11. 马兰12. 黄土高原13. 干旱14. 石油15. 丝绸之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甘肃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17. 简述甘肃的经济发展特点。
答案:16.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东邻陕西,南接四川,西靠青海和新疆,北与内蒙古和宁夏接壤。
甘肃省高二下学期地理7月联合考试试卷
甘肃省高二下学期地理7月联合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26分)1. (6分) (2018高二上·抚顺期末)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地是()A . 秦岭B . 贺兰山C . 阴山D . 太行山(2)与成都平原相比,乙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 . 土壤肥沃B . 光照条件好C . 灌溉条件好D . 复种指数高(3)丙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A . 防洪B . 发电C . 灌溉D . 养殖2. (4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下图为“新西兰两个岛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新西兰位于()A . 大西洋B . 印度洋C . 东半球D . 西半球(2)该国的板块界线及对应宏观地貌,正确的是()A . 消亡边界、海岭B . 消亡边界、海沟C . 生长边界、岛弧链D . 生长边界、海岸山脉3. (2分) (2015高一上·厦门期中) 从甲、乙、丙、丁四处上空俯视,所见的经纬网与①、②、③、④图中对应正确的是()A . 甲一④B . 乙一①C . 丙一③D . 丁一②4. (2分)下图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B . 亚洲高压最为强盛C . 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D . 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值5. (2分) (2013高一上·友谊期中) 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 地球上有昼夜之分B . 四季更替C . 两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D . 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洒满阳光时,位于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6. (4分) (2017高一下·孝感月考) 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甘肃高一高中地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地理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较,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下。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该数据反映我国( )A.人口增长加快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D.劳动力仍较充足【2】甲省区最可能是( )A.广西B.广东C.河南D.江西2.下图为我国某省近三十年来四个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2】年份④的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A.人口年龄结构合理促进经济发展B.人口增长过快制约经济发展C.劳动力不足制约经济发展D.老年人口太多制约经济发展3.下图是“某国二战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
据此,该国在1995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表明,当时该国人口增长模式为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不能确定4.下表为杭州(1981年全市人口为525万)和武汉(1981年全市人口为590万)1981年至2000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杭州1981~1990B.武汉1981~1990C.杭州1991~2000D.武汉1991~2000【2】据表可以看出,1981年至2000年两城市()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郊区城市化明显5.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农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耕地利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复种指数下降B.城市扩张,土地变更用途C.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D.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2】图示现象可以反映我国()A.农业技术水平下降B.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C.人口老龄化严重D.粮食生产压力减小6.读我国某城市不同年龄段出国(一年以上)人口百分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兰州十中学高二一次考地理试题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必修三地理月考试卷<第一、二章)<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单项选择题 <共 40 小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对地区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地区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要素影响的空间单位B.一个地区内部特色是绝对一致的C.地区的界限是十分明确的D.地区既是上一级地区的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下一级的地区2.对于松嫩平原自然条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地处我国温带季民风候区,雨热同期B.地势平展,沼泽散布宽泛C.矿产资源困穷D.河网密布,湖泊众多3.开发初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种业发展迟缓的自然要素是<)①河湖广布,水系浓密一步②地势低平,土质黏重③交通落伍④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4.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要素是<)A .水源不足 B .光照不足 C .热量不足D.土壤贫乏5.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其原由是<)A .冬天寒冷,病虫害少面性B.夏天日间长,日照时间长C.春天积雪和冻土消融,土壤墒情好D.地势低平,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6.“湖广熟,天下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域是重要的产粮区,其最重要的自然要素是 <)A .雨热条件好,土壤肥饶B.地形平展,自然灾祸少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D.粮食栽种历史悠长,劳动力资源充分7.对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一样期间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要素的表达,正确的是 <)A.开发初期,浓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令人们开垦困难B.农业大发展期间,优胜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C.浓密的水网,使耕地分别破裂,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行,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还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向来是限制农业发展的要素读以下图,回答 8--12 题。
甘肃省兰州一中10-1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
兰州一中2010—2011—1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26. (12分)
(1)略(提示:箭头方向按顺时针画)(2分)
(2)夏至日(1分)春分日(1分)
(3)C(2分)由慢变快再变慢(慢—快—慢)(2分)
(4)0°(2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2分)
27.(14分)
(1)9时(9:00)(2分) 15时(15:00)(2分)(两答案顺序可颠倒)
0°— 90°N之间(2分)南(1分)
(2)2010年12月31日15时(2分) 2010年12月31日21时(2分)(两答案顺序可颠倒)
50 (1分)
(3)66°34′(2分)
28.(12分)
(1)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2分)
(2)不能(1分)
因为图中陡崖的顶部没有水流经过,所以不能形成瀑布景观(2分)
(3)200(1分) 400米≤h <600米(2分)
(4)经A点:有利条件是登山路程较短,不利条件是坡度较陡;(2分)
经B点:有利条件是坡度较缓,不利条件是登山路程较长。
(2分)
29. (12分)
(1)东南向西北(2分)
(2)④、⑤(2分)④、⑤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2分)
(3)略(2分)位于河谷最窄处(或两个山脊最接近处),施工难度小、成本低;内部有可供蓄水的盆地(2分)
(4)A(2分)。
甘肃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
甘肃高中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甘肃地理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B. 甘肃省的省会是兰州C. 甘肃省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D. 甘肃省境内有黄河穿流而过答案:C2. 甘肃省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B3. 甘肃的历史文化中,以下哪个是著名的历史事件?A. 丝绸之路的开通B. 郑和下西洋C. 秦始皇统一六国D. 明成祖迁都北京答案:A4. 甘肃的著名旅游景点中,以下哪个位于敦煌市?A. 嘉峪关B. 麦积山石窟C. 鸣沙山月牙泉D. 张掖丹霞地貌答案:C5. 甘肃省的特产中,以下哪个是著名的?A. 龙井茶B. 兰州拉面C. 普洱茶D. 茅台酒答案:B6. 甘肃省的民族构成中,以下哪个是主要的少数民族?A. 汉族B. 藏族C. 回族D. 壮族答案:C7. 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中,以下哪个产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A. 农业B. 制造业C. 旅游业D. 金融业答案:A8. 甘肃省的行政区划中,以下哪个不是其下辖的地级市?A. 兰州市B. 嘉峪关市C. 酒泉市D. 宝鸡市答案:D9. 甘肃省的自然资源中,以下哪个是该省的优势资源?A. 煤炭B. 石油C. 稀土D. 森林答案:A10. 甘肃省的历史名人中,以下哪位是著名的文学家?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甘肃省的简称是______。
答案:甘或陇2. 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是______。
答案:兰州3. 甘肃省的地形特点是______。
答案:三面环山,一面临河4. 甘肃省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
答案:温带大陆性气候5. 甘肃省的著名历史遗迹中,______是世界文化遗产。
答案:敦煌莫高窟6. 甘肃省的特产______,被誉为“中国面食之都”。
答案:兰州拉面7. 甘肃省的著名旅游景点______,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庆阳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1.命题依据
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夏季会考地理试题紧扣《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必修)》,遵循《2010甘肃省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考试纲要》的要求,试题题量标准,内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毕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思想。
2.试题结构
全卷由第I卷的40道单项选择题(其中l-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和第II卷的6道读图分析题组成,两卷分值各占 50分,全卷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与会考纲要的要求一致。
3.试题对教材的覆盖情况
表一试题对教材的覆盖情况
4.试题特点Array高中地理会考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为主要目标的水平考试。
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夏季会考地理试题切实体现了会考的基本性质和功能,能够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重视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
能力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图文并茂,比较好地控制试题的难度,整套试题无偏题、怪题,
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特色。
(1)试题难度适中,符合水平考试的要求
《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考试纲要》要求考试的难度应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正常的学习均能顺利通过会考测试而达到合格。
在试卷结构上,试题中的选择题部分侧重考查一些基础性题目,即各单元中属于记忆性、再认性的基本概念和地理事实;综合题部分主要考查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地理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试题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来源于教材,但对教材中题目进行了适当变式。
试题的难、中、易程度基本是按7:2:1的比例命题。
多年的会考命题,从题型结构设计、试题内容选择等方面控制试题难度,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同时题型的稳定性对地理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2)注重‚双基‛考查,落实了水平考试的目标
高中地理会考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本套试卷中约85%以上的试题是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只要高中学生坚持正常学习,依据会考纲要,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绝大多数学生就能顺利通过会考测试。
(3)知识覆盖率高,重点突出
普通高中毕业地理会考依据《纲要》,切实保证试题考查有较大的知识覆盖面,以此达到全面检测学生学业水平的目的。
从表一可以看出2010年地理会考试题将教材中的八个单元全部涉及,从整体上看知识覆盖率比较高,从而保证了会考测试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掌握高一地理基础知识的情况,体现了会考的水平考试性质,真实地反映学生高中毕业地理学科应有的水平。
同时各单元分值分配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也较去年有所调整,具体见表二。
表二
2010年与
2009年试题中各单元分值比较从表二看出第一、二、四、五单元基本保持不变;第七、八单元有所调整,第三、六单元变化较大。
这种稳中有变的命题特点一方面突出了重点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指导全面教学。
(4)图文并茂,体现学科特色
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理学科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识图能力上。
利用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重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考查。
2010年的地理会考保持了地理试题图文并茂的风格,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本套试题中共有9道题涉及19幅地理图表,从地图的类型上看,有区域地图、示意图、统计图等。
从题图搭配的形式上看,在综合题部分是一题一图,所示信息都与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这样既可以利用图表直观、生动的特点来呈现丰富的地理信息,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读图析图的基本能力。
(5)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突出时代特点
地理教育不只是一个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几年来,高中地理会考都在有意识地将观念教育,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融入到试题之中,突出地理学科的时代特点与价值。
这种命题思路在2010年的会考试题中也有体现,例如选择题中的30、32题。
(6)试题存在的不足
2010年地理会考试题总体来看是瑕不掩瑜,不过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主要表现在:选择题的题干表述过于直接、简单,材料性选择题几乎没有,直接再显性的题目太多,分析应用性的题目较少,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试题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不够具体,没有涉及近期所发生与地理有关的现实事件。
二、答卷分析
从庆阳市七县一区的地理会考试卷中随机抽取476份有效样卷进行分析。
1.答卷情况统计
表三第I卷答题情况统计表
表四第II卷答题情况统计表
全卷答题情况
2.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1)概念识记模糊,不能准确再显
从答卷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地理的基本概念没有掌握,出现概念混淆现象。
例如:第3题‚划分热带与温带的界限是‛,约有23.94%的学生选择了‚300纬线‛;第4题‚能够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大气成分是‛,约有42.1%的学生选择了‚臭氧‛,选择正确答案‚二氧化碳‛的只有约46.84%;第31题‚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典型植被是‛,约有25.84%的学生选择了‚常绿硬叶林‛,17.85%的学生选择了‚落叶阔叶林‛,只有56.09%的学生选择了‚常绿阔叶林‛。
还有第5,7,14,18,29,32,39题等。
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概念记忆模糊,或者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把握不准,导致概念混淆,出现张冠李戴现象。
(2)读图、析图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利用地图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套试题中共有9道题涉及地理图表。
从答卷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读图,更谈不上利用地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第2题‚能正确表示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是‛,约有19.97%的学生选择了A选项,只有约64.07%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D;第37题‚下图中表示北半球信风带的是‛,约有34.03%的学生错选了A选项,只有约57.77%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C;第42题是考查大气环流的,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读懂图,导致这道试题的失分率较高,此题满分是8分,平均得分只有约3.5分,这是全卷中得分率最低的。
学生不会读图、析图,就出现了碰运气式答题,所以答案不集中,得分率又低。
(3)审题不严,草率下笔
在答卷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审题,特别是对试题中隐含条件或者关键词没有把握准,造成无谓失分。
例如:第27题‚欧洲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是‛,约有25.01%的学生选择了‚纽约、伦敦‛,可能是忽视了题干中的‚欧洲‛;第35题‚下列工厂中最容易造成水源污染的是‛,约有23.52%的学生选择了‚水泥厂‛,可能是没有看清题干中的‚水源污染‛;第40题‚关于‘北京时间’叙述错误的是‛,约有21.21%的学生选择了‚1200E的地方时‛,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没有看清题干中的‚错误‛二字。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是以基本概念、原理为基础的,切实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顺利解决地理问题的前提,良好的知识网络和认知结构是应用地理知识推断有关问题的保证。
所以在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双基教学,突出主干知识,使知识形成网络,便于学生掌握。
因此,在教学中应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理顺知识体系,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性识记,形成清晰正确的地理概念,避免相似概念混淆。
从而让学生达到夯实基础、构建系统知识体系的目的。
2.加强地图教学,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承载大量地理信息的容器,更是学习地理的工具。
地理读图能
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地理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地图语言,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内容与地图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识图习惯,提升利用地图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审题与答题规范性的培养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关,审题时特别要注意试题中的隐含条件或者关键词,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南辕北辙。
同时,规范的表述也是学生准确答题的制约因素。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地理语言的表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规范、准确的地理语言进行表述,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执笔:庆阳二中张丽娟
审稿:庆阳市会考办唐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