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相关的一些常识

合集下载

核辐射知识及核辐射防治-精选文档

核辐射知识及核辐射防治-精选文档

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根
据有关资料记载,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

辐射源 剂量(毫希/年)


放射诊断
0.22
放射治疗
0.03
医用同位素 0.002 核爆炸落下尘 0.01
放射性废物 0.002 职业照射 0.009

其他辐射源 0.012 核电站周围 0.001~0.02



10000: 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5000: 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 700: 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


60:
人体内的辐射量;
10: 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 8: 1: 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 腿部或者手臂进行 X 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
辐射危害

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 450000~800000: 30 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 200000~4500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 内死亡; 60000~100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因核电而增加的辐照剂量 注意居室中的放射性污染 谨防饮用水的核污染 要防燃煤的放射性污染
莫要长期佩戴金银首饰
辐射危害及防护

辐射危害: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
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
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 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 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 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核辐射知识全攻略

核辐射知识全攻略

核辐射知识全攻略核辐射知识全攻略作者:[暖雪]发表时间:2011-03-16 14:50:52[收藏] [发短信] [回复] [投诉] [添加好友]何为核辐射简单来说,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

核辐射是指来自于原子核的辐射。

影响人类的核辐射主要有三种,即α、β、γ射线。

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组成的粒子流。

它质量大且带电荷多,但穿透物质的能力弱,射程也短,只要用一张普通的纸就能挡住。

但如果进入人体,会造成危害性很大的内照射,因此在防护上要特别防止α发射体进入人体内。

β射线是由高速电子组成。

与α射线相比它有较大的穿透力,能穿透皮肤的角质层而使活组织受到损伤,但它很容易被有机玻璃、塑料或铝板等材料所屏蔽。

其内照射的危害也比α射线小。

γ射线与X射线类似,也是由看不见的光子组成的。

它的穿透力最强,能穿透一米多厚的水泥墙,一个能量为1MeV的γ射线就足以穿透人体。

因此在外照射的防护中对γ射线的防护最重要。

但由于γ射线是不带电的光子,它不能直接引起电离,所以它对人体内照射的危害要比α、β射线都小。

核辐射会引起那些伤害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450000~800000: 30 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200000~4500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6 周内死亡;60000~100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10000: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5000: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700: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60:人体内的辐射量;10: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8: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1:腿部或者手臂进行 X 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有关核辐射的必备扫盲常识

有关核辐射的必备扫盲常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有关核辐射的必备扫盲常识
导语:对于核辐射,你了解多少呢?除了核辐射带来的心理恐惧之外,我们更应该提醒自己多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因为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

今天小编为大
对于核辐射,你了解多少呢?除了核辐射带来的心理恐惧之外,我们更应该提醒自己多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因为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

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核辐射的知识。

有关核辐射的必备扫盲常识
[WHAT]什么是核辐射?
无色无味无声,可引发造血功能障碍
核辐射,或通常称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核辐射的危害令人害怕的一点在于,它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

短时间内大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损伤,称急性放射病。

较长时间超过允许剂量的辐射损伤,称慢性放射病。

此病常见于接受过量射线的工作人员、公众及核武器爆炸的罹难者,主要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内脏出血、组织坏死、感染及恶性变等。

核事故的辐射对人威胁最大的就是导致人群中白血病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的增加。

专家说,遭遇(一定剂量的)核辐射,最先的变化是血象,一般情况下白细胞会明显减少,严重时,会患上白血病;另外一种危害是造成甲状腺癌的发生。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辐射患甲状腺癌。

根据日本检测到的数据,核电站爆炸后最初检测到的核辐射量为每小时1015微西弗。

核与辐射常识

核与辐射常识

一、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即包括你喝的水和我呼吸的空气,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

所以我们不是讨论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偏高或高的放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

对于核辐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常人往往只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核辐射核工厂里某些特殊车间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或者医院的X射线治疗所产生的放射性造成的影响及损害,而未考虑生活中还会有放射性污染源。

实际上,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二、辐射防护原则当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一)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1.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2.尽可能远离放射源;3.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二)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

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

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 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三、远离核辐射详细操作指南1.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

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2.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

3.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

4.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

撤离出污染区的人员,应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

5.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洗淋浴。

核辐射冷知识

核辐射冷知识

核辐射冷知识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放出的能量或粒子,它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核辐射相关的冷知识。

一、核辐射的类型核辐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α粒子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原子核,速度较慢,穿透力较弱。

β粒子有正电子和负电子两种,速度较快,穿透力较强。

γ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速度极快,穿透力最强。

二、核辐射的防护措施对于不同类型的核辐射,防护措施也有所不同。

对于α粒子,可以通过一层薄膜材料,如纸张或皮肤,进行阻挡。

对于β粒子,需要较厚的材料来进行阻挡,如塑料或铝等。

而γ射线的阻挡要求更高,需要使用厚重的铅或混凝土等材料。

三、核辐射的剂量单位用来表示核辐射剂量的单位是戈瑞(Gy)。

1戈瑞表示每千克物质所吸收的能量为1焦耳。

剂量较小的时候,常用毫戈瑞(mGy)或微戈瑞(μGy)来表示。

四、核辐射的影响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遗传效应和肿瘤效应。

遗传效应是指核辐射对人体基因造成的影响,可能导致后代畸形或遗传疾病。

肿瘤效应是指核辐射对细胞造成的损伤,可能导致细胞突变,进而形成肿瘤。

五、核辐射的应急措施在核事故发生或核辐射泄漏时,需要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来保护人员和环境。

首先要尽快撤离事故现场,远离核辐射源。

其次要封闭室内,关闭通风设备,以减少核辐射进入室内的可能。

同时要及时进行核辐射监测,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六、核辐射的利用虽然核辐射对人体和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但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放射性示踪、肿瘤治疗等。

但在利用核辐射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剂量,以确保安全。

七、核辐射与核能的关系核辐射是由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而核能则是指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核能可以用于发电、航天等领域,但核能的利用也会产生核辐射。

因此,在核能利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核辐射的产生和释放,以确保安全。

总结:核辐射是一种具有一定危害性的放射性现象,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核辐射常识问答

核辐射常识问答

核辐射常识问答一核辐射常用术语1 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指原子能自发地发射粒子或电磁波的固有特性。

具有能自发地发射粒子或电磁波的核素被称为放射性核素。

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了109种元素,约1800种核素。

109种元素中,92种是自然界存在的,17种是人工制造的。

1800种核素中,只有270种是稳定的,其余1500余种是不稳定的,是放射性核素。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辐射。

2 什么是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是地球上物质组成的一类元素,其具有衰变性质,通过衰变射线能量会产生新的核素,并最终产生稳定的核素,从而完成生命的周期。

正是由于这些放射性核素的存在,我们可以认为地球是“活的”。

后来人们可控地利用了核素衰变产生的能量,发展了核武器、核电站和核民用项目(如:核医学、核治疗设备、放射性育种、探伤仪、测厚仪等等)。

3 什么是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的单位是贝可〔勒尔〕,简称贝可,符号为Bq。

1贝可就是1秒钟发生1个衰变。

4 什么是放射性半衰期?放射性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因放射性衰变而使其活度降低到原来的一半所经过的时间。

一般来说,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较长,而多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都较短。

5 什么是辐射剂量?最常用的辐射剂量有3个:吸收剂量、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

①吸收剂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组织或器官吸收的辐射能量大小。

吸收剂量的单位为戈〔瑞〕(Gy),1Gy相当于辐射授予每千克质量组织或器官的能量为1焦耳。

②当量剂量:是组织或器官接受的平均吸收剂量乘以辐射权重因子后得到的乘积。

X、γ和β射线的辐射权重因子为1,中子的辐射权重因子为5~20(取决于种子能量),α辐射权重因子为20。

当量剂量的单位为希〔沃特〕(Sv)。

③有效剂量:当要评估辐射可能诱发的晚期损伤效应——癌症时,采用有效剂量这个量。

有效剂量定义为各组织的当量剂量和各自的组织权重因子的乘积的总和。

组织权重因子用于表示各组织器官对辐射的敏感程度。

怎样预防核辐射

怎样预防核辐射

怎样预防核辐射
预防核辐射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尽量远离核事故发生现场。

在事故发生地附近的人们应立即撤离,远离受辐射区域,寻找可能的安全地点避难。

2. 封闭住宅或工作场所。

关闭门窗、通风设备和空调系统,尽量减少辐射物质进入室内。

3. 遮蔽物与遮蔽服装。

使用厚重、高密度的材料(例如混凝土、泥土和水)来遮蔽辐射。

在外出时穿戴厚实的衣物以遮挡辐射。

4. 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液体。

核辐射会通过食物和水摄入体内,因此要选择未受污染的食品和水源,并避免食用来自受辐射地区的产品。

5. 注意个人卫生。

洗手、洗澡和洗涤衣物可以帮助清除身体表面的辐射物质,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6. 使用辐射剂量计。

辐射剂量计可以帮助个人监测辐射水平,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7. 长期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尤其是甲状腺和其他容易受核辐射影响的器官,以及DNA损伤等。

8. 遵循官方安全建议。

听从政府和专业机构的指导和建议,及时获取准确的核辐射信息,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核辐射常识问答

核辐射常识问答

核 辐 射 常 识 问 答23 天然辐射对人的照射途径主要有哪两种?天然辐射对人的照射途径主要有两种:外照射和内照射。

(1)外照射是由放射源或辐射发生装置(如粒子加速器)释出的贯穿辐射由体外作用于人体。

在向环境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的事故中,向下风向移动的放射性烟云以及已沉降于设备、建(构)筑物及地面表面上的放射性物质也可成为人体外照射的放射源。

人体受外照射的主要射线是β射线和γ射线。

人们每时每刻都受到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在生产、应用电离辐射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受到天然本底照射外,还受到附辐射体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加的职业照射。

邻近生产、应用电离辐射源地区居住的或受人工放射性污染影响的公众,同样也受到天然本底照射以外的附加照射。

在使用电离辐射源的医疗诊治措施(如X 射线检查、放射治疗)时,受检者或病人也会受到电离辐射外照射。

一旦发生核与辐射事故或遭受涉及核与辐射的恐怖袭击,则可能导致较高水平的外照射。

(2)外源性放射性成物质经由空气吸入,食品或饮水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在体内释出α粒子或β粒子,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

外源性在正常作业或事故性释放时,放射性物质一般通过空气和水的途径进入周围环境,在环境中藉不同的照射途径(包括食物链),最终到达人体。

经由空气和水两种流出物途径使公众受到内照射时,涉及的环境介质有空气、沉降物、地表水、地下水、牛奶、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饲料等。

24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有哪几种途径?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有如下几种的途径: 首先含放射性气体可以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

其次含放射性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内。

人在食用含放射性物质的食物时,放射性物质就随食物进入人体内。

人体皮肤受伤时,放射性物质也会通过伤口渗口鼻 伤口含有放射性气体粉尘液体透到血液中,进入人体内。

25 不同辐射环境下辐射强度多大?三核辐射危害26 核辐射对生物体的伤害是怎么造成的呢?生物体内有大量的各种分子,分子内部的化学键一般键能为二到十个电子伏。

核辐射常识——精选推荐

核辐射常识——精选推荐

核辐射常识l核辐射危害>4000 mSv,死亡。

2000-4000 mSv,产⽣⼏种射线疾病:⾻骼和⾻密度遭到破坏,红细胞和⽩细胞数量极度减少,有内出⾎、呕吐、腹泻症状。

1000-2000 mSv,轻微的射线疾病,疲劳、呕吐、⾷欲减退、暂时性脱发。

红细胞减少、不可恢复。

100-500 mSv,没有疾病感觉,但⾎样中⽩细胞数量在减少。

<100 mSv,对⼈体没有危害。

l⽇常核辐射50 mSv,核⾏业⼈员⼀年摄⼊最⾼量。

1-5 mSv,平均每⼈⼀年的累积量。

1-2 mSv,来⾃⾃然放射源⼀年的剂量(如空⽓中的氧)。

0.003 mSv,天然背景值。

0.1-0.2 mSv,X射线医学检查累积量。

0.03 mSv,乘10⼩时飞机。

l每年受到的各种辐射天然辐射/⾃然辐射: 2.4 mSv医疗检查:0.4(随医疗保健⽔平不同在0.04-1.0之间,2008年数据为0.6) mSv⼤⽓核试验:0.005 (⾼峰值0.15出现在1963年) mSv切尔诺贝利事件:0.002 (北半球平均值,1986年⾼达0.04,事故附近地区⽐较⾼) mSv核能利⽤(核电站):0.0002 mSvl⾼辐射⾏业职⼯每⼈每年受到的辐射核燃料处理:1.8 mSv应⽤核辐射的⼯业:0.5 mSv核能利⽤(核电站⼯作⼈员):1.12 (随技术的进步减⼩) mSv国防:0.2 mSv医⽤辐射:0.3 mSv教育科研:0.1 mSv航空(飞⾏员和空姐):3.0 (另⼀个来源的数据:1.0-3.4) mSv采矿(不包括煤矿):2.7 mSv煤矿:0.7 mSvl其他每次X光检查的辐射:1.2 (随诊断部位和⽅法的不同⽽不同) mSv坐飞机⼀⼩时的辐射:0.00425 mSv。

核辐射科普知识---详解核辐射

核辐射科普知识---详解核辐射

核辐射科普知识1、什么是核辐射? (2)2、详解核辐射 (2)3、核安全小常识:生活中的辐射人的身体也存在放射性 (3)4、核安全常识: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4)5、导致放射性污染物远程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6、图解福岛核电站 (5)7、国际核事故分级图表 (6)8、国际核事故世界重大核安全事故概览 (7)9、卫生部详解核与辐射事故后如何进行医学应急 (7)什么是核辐射?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

详解核辐射掌握科学常识,制止谣“盐”从我做起核安全小常识:生活中的辐射 人的身体也存在放射性辐射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

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希沃特,简称希。

1毫希等于千分之一希。

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

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我国某些地区每年3.7毫希;砖房每年0.75毫希;宇宙射线每年0.45毫希;水、粮食、蔬菜、空气每年0.25毫希;土壤每年0.15毫希;胸部透视一次0.02毫希。

低于100毫希没危害高于4000毫希可致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受到各种辐射,不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有所不同。

当短时间的辐射剂量低于100毫希的时候,对人体没有危害。

高于4000毫希时,对人体是致命的。

正确认识核辐射

正确认识核辐射

应对核辐射一、什么是核辐射?1、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

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

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

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

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

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

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

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

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2、核辐射的危害三、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什么是辐射防护的三原则1、急性核辐射性损伤照射剂量超过1Gy(单位:戈)时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损伤;在剂量低于1Gy时,少数人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轻微症状;剂量在1-10Gy时,出现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剂量在10-50Gy 时,出现以消化道为主症状,若不经治疗,在两周内100%死亡;50Gy以上出现脑损伤为主症状,可在2天死亡。

核辐射知识及核辐射防治

核辐射知识及核辐射防治

遇到核辐射危险的防护措施
遇到核辐射威胁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自己和家人呢? 遇到核辐射威胁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自己和家人呢?
–首先,我们要进入室内,关好门窗,防止辐射物质的飘入 –然后服用碘化钾等抗辐射的药物 –在撤离时,如果需要外出,为了防止放射性灰尘被吸入体内 和沾上皮肤,沾染区内人员尽可能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 遮盖住 –不应露天吃东西,不在地上坐卧,不接触受染物体 –尽量避免扬起灰尘,服装沾染放射性物质后可以利用扫帚或 树枝,站在上风或侧风方向,按从上到下、先外后里的顺序 进行拍打扫除,也可以用水冲洗,洗涤时加入少量洗涤剂可
个人核辐射防护
核与辐射是从突发事件开始,可能延续几小时的到几天的时间。该时段特点 是事件发生,并持续伴随有放射性物质的环境释放。主要照射途径是吸入和 烟云中放射性物质的外照射,隐蔽、撤离、呼吸道防护等可能是需要采取的 主要防护措施。 对于呼吸道防护,可使用防毒面具、防尘口罩来防止吸入放射性物质的剂量。 个人的身体防护措施的话,可以使用防化服、防酸碱服、核辐射防护服。 这种核辐射个人防护[5]措施一般不会引起伤害,花费的代价相对起来也小。 普通民房虽无法保持微正压,但紧闭门窗仍能避免部分放射性微尘进入。 若身处放射性区域,进入室内后可将外套外裤集中放置,然后使用清洁水 源冲洗身体。冲洗法可去除核沾染物,当然必须保证冲洗水源没被污染。 勤洗手,避免内照射也是关键。
–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 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 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 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 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 人员造成伤亡。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 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 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 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宇宙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 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科普知识核辐射是指由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粒子或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

核辐射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危险的辐射,但实际上,核辐射在生活中既有益处又存在一定风险。

本文将从核辐射的基本概念、来源、辐射类型、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以及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科普。

核辐射是由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粒子或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

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元素或同位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放射性元素具有不稳定的原子核,通过放射性衰变过程释放出核辐射。

常见的放射性元素有铀、钍、钾等。

核辐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射线是由氦离子组成的粒子流,穿透能力较弱,可以被一张纸或几厘米厚的空气层阻挡。

β射线是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粒子流,穿透能力较强,可以被数毫米厚的金属或塑料屏蔽。

γ射线是电磁波,穿透能力最强,需要厚重的混凝土、铅或钨等材料进行屏蔽。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核辐射与人体细胞直接相互作用,造成细胞损伤,引发癌症等疾病。

间接作用是指核辐射与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等物质相互作用,产生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对细胞和基因造成损伤。

然而,核辐射并非完全是一种危险的辐射。

适当的核辐射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如X射线、CT扫描、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等。

此外,核能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站、核动力舰艇等领域。

为了保护人体免受核辐射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首先,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机会,避免进入放射性污染区域。

其次,使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如铅衣、铅玻璃等,来阻挡辐射。

此外,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能减少辐射暴露。

在医疗检查中,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避免过度曝光。

核辐射作为一种特殊的辐射形式,具有一定的风险和益处。

了解核辐射的基本概念、来源、辐射类型、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以及防护措施等科普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核辐射,并合理应对核辐射的风险。

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核辐射,可以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发展机遇。

图解核辐射防护常识

图解核辐射防护常识

图解核辐射防护常识核辐射是指核能释放出的能量在空气、水、土壤等物质中传播时所产生的辐射现象。

核辐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核辐射的伤害,掌握核辐射防护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图解的方式,介绍一些核辐射防护的常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核辐射。

一、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是指由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射线或粒子所产生的辐射现象。

常见的核辐射有电磁辐射(如γ射线、X射线)和粒子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

核辐射具有穿透力强、能量高等特点,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

二、核辐射的危害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辐射病和癌症。

辐射病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接受高剂量辐射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乏力等。

癌症是长期接受低剂量辐射后可能出现的慢性疾病,如甲状腺癌、肺癌等。

此外,核辐射还可能导致遗传性疾病和环境污染。

三、核辐射防护措施1. 建立辐射防护区:核辐射源周围应建立辐射防护区,限制人员进入,并采取措施阻止辐射物质扩散。

2. 使用防护装备:在核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佩戴防护服、手套、鞋套等防护装备,减少辐射对身体的直接伤害。

3. 避免长时间接触:尽量减少在核辐射源附近的逗留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辐射物质。

4. 避免食用受污染食物:避免食用受核辐射污染的食物,尤其是海产品等易受污染的食物。

5. 定期检测辐射水平:定期检测核辐射水平,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辐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核辐射防护的误区1. 高海拔地区辐射更强:虽然高海拔地区辐射水平较高,但并不意味着辐射强度更强。

实际上,辐射水平与海拔高度并无直接关系。

2. 饮用牛奶可防辐射:有人认为饮用牛奶可以防止核辐射的危害,这是错误的观念。

牛奶中的放射性物质并不能通过饮用牛奶而被排出体外。

3. 纸巾能吸收辐射:有人认为将纸巾放在核辐射源附近可以吸收辐射,这是错误的观念。

纸巾对核辐射没有吸收作用,只能起到遮挡的作用。

防核辐射的方法

防核辐射的方法

防核辐射的方法核辐射是指核能释放过程中释放出的高能粒子或高能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伤害。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核辐射的危害。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核辐射的方法。

1. 避免靠近核辐射源核辐射源包括核电站、核实验室、核武器等。

如果在附近工作或居住,应尽量远离这些区域,减少暴露在核辐射源附近的时间。

同时,要密切关注政府和媒体发布的关于核辐射的信息,及时了解核辐射源的分布和安全状况。

2. 在核辐射源附近佩戴防护装备在必须接近核辐射源的情况下,应佩戴防护装备,如铅衣、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地阻挡或减少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3. 注意室内外空气的流通核辐射在空气中传播比较迅速,因此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是防止核辐射积累的重要措施。

打开门窗,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有助于稀释和排除室内的辐射物质。

4. 合理饮食核辐射会导致食物中毒,因此合理饮食也是防核辐射的重要措施之一。

应尽量选择无污染的食物,避免食用受核辐射污染的食品。

此外,还可以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 常规体检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核辐射对人体产生的伤害。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6. 掌握应急避难知识在核辐射事故发生时,掌握应急避难知识非常重要。

了解避难所的位置、避难所的设施和避难所的使用方法,可以在事故发生时迅速进行避难,减少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7. 及时清理核辐射物质如果发现身上或周围有核辐射物质,要及时清理。

可以使用湿毛巾、湿抹布擦拭身体及周围物体,避免核辐射物质残留。

同时,要将清理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和废弃物正确处理,避免对其他人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8.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防止核辐射的重要措施之一。

经常洗手、洗脸、洗澡,可以有效地将核辐射物质从身体表面去除,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总结起来,防止核辐射的方法包括远离核辐射源、佩戴防护装备、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合理饮食、常规体检、掌握应急避难知识、及时清理核辐射物质和注重个人卫生。

核辐射知识

核辐射知识

核辐射知识
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放出的能量或粒子,通过空气传播或进入人体或其他物质中,对其造成的伤害或变化。

核辐射主要有三种类型: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α粒子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原子核,能量较大,
但穿透能力较弱,通常只能通过一层衣物或一小段空气,但如果进入人体,会造成严重损害。

β粒子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或正电子,能量比α粒子弱,但穿透
力较强,可以通过几毫米到几厘米的物质,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

γ射线是电磁波,能量最高,穿透力最强,可以通过许多材料,包括金属和厚实的混凝土,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包括伤害细胞、组织和器官,引发癌症,造成遗传损伤等。

不同类型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不同,也受到剂量和暴露时间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核辐射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距离:远离源头,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2.阻隔辐射:使用铅、混凝土等材料阻挡辐射。

3.避免摄入:避免食用或接触受污染的食品、液体或尘土。

4.佩戴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5.及时洗手和洗澡:减少辐射物质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

6.避免孕妇接触:孕妇对辐射更为敏感,应避免接触辐射源。

7.遵循指示和指导:在核事故或核辐射污染事件中,听从有关部门的指示和建议,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核辐射的防护和处理需要专业知识和设备,一般公众在面对核辐射问题时应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核辐射的基本知识与分类

核辐射的基本知识与分类

核辐射的基本知识与分类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自发地释放出的能量或粒子,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了解核辐射的基本知识和分类对于我们保护自己和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核辐射的基本知识核辐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α粒子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它的穿透能力相对较弱,一般只能穿透几厘米的空气或者一层纸张。

β粒子是带负电荷的高速电子,它的穿透能力比α粒子强,可以穿透几米厚的空气或者数毫米的金属。

γ射线是具有高能量的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强,可以穿透几米厚的混凝土或者数厘米的铅。

核辐射的强度可通过剂量率来衡量,单位为希沃特(Sievert)。

剂量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受到的辐射剂量。

不同的核辐射类型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α粒子的伤害最大,γ射线的伤害相对较小。

二、核辐射的分类核辐射可以根据其来源和特性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核辐射分类:1. 自然辐射:自然界中存在一些放射性元素,如铀、钍和钾等,它们会自发地释放出核辐射。

这种核辐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由于剂量较低,对人体的危害较小。

2. 人工辐射:人类活动产生的核辐射称为人工辐射。

人工辐射主要来自核能发电厂、医疗设备和工业应用等。

这些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核辐射,如果不加控制和防护,就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3. 辐射事故:核事故是指核设施发生泄漏或爆炸等事故,导致大量核辐射泄露到环境中。

著名的核事故包括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

这些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4. 核武器爆炸:核武器爆炸是指核弹头引爆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和核辐射。

核武器爆炸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和辐射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三、核辐射的防护措施为了保护人体和环境免受核辐射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1. 防护装备: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或进入辐射区域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和面罩等。

核辐射的基本知识与分类

核辐射的基本知识与分类

核辐射的基本知识与分类核辐射是指由放射性核素放射出的粒子或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

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辐射形式。

了解核辐射的基本知识和分类对于我们正确应对辐射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辐射的基本知识核辐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射线是由α粒子组成的,它们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带正电的粒子。

α射线的穿透能力较弱,一般只能穿透几厘米的空气或一层薄纸。

β射线是由高速电子组成的,它们带负电荷,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可以穿透几米的空气或数毫米的金属。

γ射线是电磁波的一种,没有电荷和质量,穿透能力最强,可以穿透数厘米的铅或数米的混凝土。

核辐射的强度通常用剂量率来表示,单位是西弗(Sv)或戈瑞(Gy)。

剂量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辐射能量对单位质量的吸收量。

人们每天都会接受到一定剂量的自然辐射,如地壳中的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

而核事故或核辐射泄漏则会导致剂量率增加,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二、核辐射的分类核辐射可以根据其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来源,核辐射可以分为自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自然辐射是指地球和宇宙中存在的自然放射性物质所产生的辐射,如地壳中的铀、钍和钾元素。

人工辐射则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辐射,如核电站、核武器试验和医疗放射等。

根据性质,核辐射可以分为离子辐射和非离子辐射。

离子辐射是指核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够将物质电离的辐射,如α射线、β射线和X射线。

非离子辐射则是指核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不能将物质电离的辐射,如γ射线和中子射线。

不同类型的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

α射线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快,对人体的穿透能力较弱,但如果被吸入或摄入体内,会对身体内部的组织造成较大的伤害。

β射线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较慢,对人体的穿透能力较强,但能量较低,对人体的伤害相对较小。

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能够穿透人体的各种组织,对人体的伤害最大。

三、正确应对核辐射的风险正确应对核辐射的风险是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核辐射的定义与基本原理

核辐射的定义与基本原理

核辐射的定义与基本原理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以及由此产生的粒子和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核辐射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核能利用和核武器制造的基础。

本文将从核辐射的定义、主要类型以及辐射的基本原理进行探讨。

一、核辐射的定义核辐射是指原子核在不稳定状态下放出的粒子和电磁波,以及由此产生的能量传播过程。

核辐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阿尔法辐射、贝塔辐射和伽马辐射。

阿尔法辐射是由氦原子核组成的粒子流,质量较大,电荷为正。

贝塔辐射分为贝塔正粒子和贝塔负粒子,是高速电子或正电子的流。

伽马辐射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高能量和高穿透力。

二、核辐射的主要类型1. 阿尔法辐射阿尔法辐射是由放射性物质中的α粒子组成的辐射。

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其电荷为正,质量较大。

阿尔法辐射在空气中传播距离较短,能量较低,穿透力较弱。

但如果阿尔法粒子被人体吸入或摄入,会对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2. 贝塔辐射贝塔辐射是由放射性物质中的β粒子组成的辐射。

β粒子可以是电子(负粒子)或正电子(正粒子),其电荷和质量较小。

贝塔辐射在空气中传播距离较长,能量较高,穿透力较强。

贝塔辐射对人体组织的损伤较大,但穿透力较阿尔法辐射强,可以通过适当的屏蔽物进行防护。

3. 伽马辐射伽马辐射是由放射性物质中的伽马射线组成的辐射。

伽马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伽马辐射对人体组织的损伤较大,但由于其穿透力强,需要采取较厚的屏蔽物进行防护。

三、核辐射的基本原理核辐射的产生是由于放射性物质中的原子核发生衰变。

放射性物质中的原子核在不稳定状态下会自发地发生衰变,释放出能量和粒子。

这种衰变过程是随机的,无法预测某个原子核何时会发生衰变。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速率可以用半衰期来描述,半衰期是指在给定时间内,一半的原子核会发生衰变。

核辐射的强度可以用剂量率来衡量,剂量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受到的辐射剂量。

辐射剂量是指辐射能量在物质中沉积的量,单位为戈瑞(Gray)。

核辐射常识

核辐射常识

核辐射基本常识1.元素是由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组成的。

元素周期表中标志元素次序的数目字称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通常用Z 来表示。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按一定能级运行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的数目恰好使原子成为中性。

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

质量数A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合称为质量数原子序数Z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叫做原子序数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A = Z + N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2.核素这一术语在辐射防护中经常用到,它定义为具有特定原子序数、质量数和核能态的一类原子,通常用符号X AZ 表示。

其中X 是元素符号、A 是质量数、Z 是原子序数(即电子数或核电荷数)。

例如Li 73是元素锂的一种核素,A=7,Z=3;K 4019是元素钾的一种核素,A=40,Z=19。

它们又可写作锂-7、钾-40。

现在已经知道大约有2000余种核素,其中约300种是稳定的。

核素根据其质量数、原子序数及所处能态的差异又可分为:(1)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通常是在其元素符号左上角上注明质量数来表示。

例如1H 、2H 、3H 是氢的三种同位素;235U 、238U 是铀的两种同位素。

每一种元素可能包括几种或几十种同位素。

(2)同核异能素(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但处于不同能态的核素,通常在其核素符号质量数标上m 或m 1、m 2…等。

例如Cu m6829是Cu 6829的同核异能素;Sb m12451是Sb 12451的同核异能素。

(3)同量异位素(同质异位素)具有相同质量数,而原子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量异位素。

例如Ar 4018、K 4019和Ca 4020;Sr 9038和Y 9039。

3. 电离辐射是指能引起被照射物质激发或电离的射线。

电离辐射包括光子辐射(X 射线、γ射线)和粒子辐射(α、β、中子、质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相关的一些常识日本9。

0级地震引发海啸,致使福岛第1核电站的1、3、2、4,号机组相继起火、暴炸、核泄漏。

核辐射问题引起全球高度关注。

友人发来有关资料,颇有参考价值。

特发布于下,供网友们参考:辐射对人体的危害2011年03月15日17:19来源:凤凰网专稿辐射对人体的效应是从细胞开始的。

它会使细胞的衰亡加速,使新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或造成细胞畸形,或造成人体内生化反应的改变。

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可对上述反应进行修复,从而不表现出危害效应或症状。

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或组织具有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病变。

下表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辐射的生物效应。

从中可以看到:人体能够耐受一次25雷姆的集中照射而不致遭受损伤。

当然各个人的抵抗能力和体质是有所不同的。

全身受照射剂量可能发生的效应0-0.25希伏没有显著的伤害0.25-0.50希伏可以引起血液的变化,但无严重伤害0.50-1.0希伏血球发生变化且有一些损害,但无疲劳感1.0-2.0希伏有损伤,而且可能感到全身无力2.0-4.0希伏有损伤,全身无力,体弱者可能死亡4.0希伏50%的致命伤6.0希伏以上可能因此而死亡我们身边的辐射说起辐射,人们就会有些害怕,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其实辐射并不是一种稀罕物,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辐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晒太阳、看电视、戴夜光表、乘飞机、拍X光片等,都会受到一定的辐照。

只是生活中的辐照都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人们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而大量的辐射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和减少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

天然本底辐照自然界中放射性是到处存在的,我们一直在接受天然本底的辐照。

天然辐射的“本底”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它来自外层空间,统称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即天然存在于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辐射。

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还会接触到各种人为的辐射,如X光检查,看电视,使用微波炉等。

下表按辐射的大小列出了各种本底辐射。

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的吃、用、住、行都会接受微量的放射性辐照。

来源所受住在核电厂周围每年约0.0002毫希伏乘坐飞机每小时约0.005毫希伏每天看1小时电视每年约0.001毫希伏吃食物每年约0.02毫希伏宇宙射线每年约0.03毫希伏大地和住房每年约0.05毫希伏每天吸20支烟每年约0.038-0.075毫希伏一次X光检查约0.50-2.0毫希伏我国高本底地区的天然辐照每年3.70毫希伏放射性工作者的职业剂量限值每年50毫希伏世界最高本底地区的天然辐照每年120毫希伏居住环境辐射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不久前发布环境警告:购买住房一定要注意小区的电磁辐射污染是否超标。

目前已有许多市民反映自己所在的新建小区电磁辐射污染十分严重,不仅家里的电器受到过大干扰无法正常使用,而且许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

随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一些原来建于城市周边的传输发射中心和高压线等设施周围也开始进行开发建设,小区环境和室内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这些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主要有6个方面。

1、它极可能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

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2、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

美国得克萨斯州癌症医疗基金会针对一些遭受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所做的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工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3、影响人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4、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5、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6、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会引起视力下降,白内障等。

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

辐射知识与我们身边的辐射辐射是以波、粒子或光子的能量束形式传播的一种能量。

核辐射是指来自于原子核的辐射。

影响人类的核辐射主要有三种,即α、β、γ射线。

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组成的粒子流。

它质量大且带电荷多,但穿透物质的能力弱,射程也短,只要用一张普通的纸就能挡住。

但如果进入人体,会造成危害性很大的内照射,因此在防护上要特别防止α发射体进入人体内。

β射线是由高速电子组成。

与α射线相比它有较大的穿透力,能穿透皮肤的角质层而使活组织受到损伤,但它很容易被有机玻璃、塑料或铝板等材料所屏蔽。

其内照射的危害也比α射线小。

γ射线与X射线类似,也是由看不见的光子组成的。

它的穿透力最强,能穿透一米多厚的水泥墙,一个能量为1MeV的γ射线就足以穿透人体。

因此在外照射的防护中对γ射线的防护最重要。

但由于γ射线是不带电的光子,它不能直接引起电离,所以它对人体内照射的危害要比α、β射线都小。

放射性是指原子能自发地发射粒子或电磁波的固有特性。

具有能自发地发射粒子或电磁波的核素被称为放射性核素。

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了109种元素,约1800种核素。

109种元素中,92种是自然界存在的,17种是人工制造的。

1800种核素中,只有270种是稳定的,其余1500余种是不稳定的,是放射性核素。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辐射。

辐射的预防有5种人特别要注意电磁辐射污染: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经常使用电脑、电视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生活在以上环境里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等。

如果生活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比较高,公众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

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冰箱等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注意人体与办公和家用电器距离,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离电器越远,受电磁波侵害越小。

如彩电与人的距离应在4至5米,与日光灯管距离应在2至3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

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配备防辐射服装,电脑、电视防辐射屏,防辐射窗帘,防辐射玻璃等措施减少电磁辐射,根据“多一分防护,少一分危害”的观念,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做到有防无患。

辐射剂量radiation dose亦简称剂量。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电离辐射量(剂量)是一个问题。

在放射线量中也采用国际单位(SI),根据国际辐射单位测量委员会的建议(1962),日本的计量法于1966年已作了大幅度的修正。

如以生物效应作为目标,辐射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的离子和激发分子的数量及分布较之辐射线能谱的状况更为重要,因而多采用了下列各种单位:(1)照射量(exposure dose):所谓照射量描述X射线和γ射线在空气中电离能力的量。

它的定义是在标准状态下1立方厘米的空气(1.293毫克空气)中产生1静电单位电量。

照射量X是dQ除以dm所得的商,其中dQ的值是在质量为dm空气中,由光子释放的全部电子(负电子和正电子)在空气中完全被阻止时所产生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量,即:X=dQ/dm。

单位:库仑·千克^-1(C/kg);伦琴的定义是:在1R X或γ射线照射下,在0.001293g(相当于0℃和760mm汞柱大气压力下1cm^-3干燥空气的质量)空气中所产生的次级电子在空气形成总电荷量为1静电单位的正离子或负离子。

照射量只对空气而言,仅适用于X或γ射线。

(2)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所谓吸收剂量是指单位质量物质接收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

定义为dε除以dm所得的商,其中dε是致电离辐射给予质量为dm的受照物质的平均能量。

即D=dε/dm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千克-1(J·kg^-1),SI单位专名是戈[瑞](gray),符号Gy。

暂时与SI并用的专用单位名称是拉德,符号为rad。

1Gy=1J·kg^-1=100rad,或1rad=10^-2J·kg-1=10^-2Gy。

它是描述电离辐射能量的量。

当电离辐射与物质作用时,其部分或全部能量可沉积于受照介质中。

其单位是拉德(rad),相当于1克物质接受1×10^-5焦尔的能量。

目前常用的单位是戈瑞(Gy),它相当于1千克物质接受1焦尔的能量。

1Gy=100rad。

与照射量的情况不同,吸收剂量是一个适用于任何类型电离辐射和任何类型受照物质的辐射量。

必须注意的是,在应用此量度时,要指明具体涉及的受照物质,诸如空气、肌肉或者其他特定材料。

(3)吸收剂量率(absobed dose rate):系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如rad/min);(4)辐照剂量率(exposure ra-te):系指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exposure dose);(5)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把乘上了适当的修正系数后的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称为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用符号H表示。

当量剂量只限于防护中应用。

组织中某点处的当量剂量H是D、Q和N的乘积;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电离辐射量。

它不仅与吸收剂量有关,而且与射线种类、能量有关,当量剂量是在吸收剂量的基础上引入一与辐射类型及能量有关的权重因子(wR)得到:H(T,R)=wR∙D(T,R )式中,D(T,R)称器官剂量,是辐射R在组织或器官T 中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