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看《朗读者》中米夏与汉娜的形象

合集下载

通向人性复苏之路——《朗读者》中汉娜形象解读

通向人性复苏之路——《朗读者》中汉娜形象解读

小 说《 读 者 》 编而 成 的 。《 读 者 》 现 了 人性 、 严 、 情 、 、 悔 等 , 有 多 重 意 义 。文 章对 女 主人 公 汉 朗 改 朗 表 尊 爱 罪 忏 具
娜形象进行 了解 读可知 , 她是一个复杂 的人物形象 , 硬朗 、 坦承 、 愚昧、 坚定 , 良而忠于职守 , 自私冷漠 。 善 但
的故事打动 了全球无数读者 , 它意蕴丰富而又难以完全把握 。人性、 尊严、 爱情 、 文化 、 忏悔等等 , 罪、 在 这部小 说 中均有表 现 。我们 可 以从 中读 出德 国人 的 民族 性格 , 还有 对道 德 、 律 、 理 、 法 伦 责任 和人性 的思
考 。小 说 中汉娜 是一个 复杂 的人 物形 象 , 多重 身份 造成 了她 的悲剧 人生 。
fa k y t p d t o g,k n — e r e n e o e o o u is r n l ,s u i ,s r n i d h a t d a d d v t d t wn d te ,wh r a efs n p t e i. e e s s lih a d a a h tc
收 稿 日期 :0 90 1修 回 日期 :0 00~9 20 —52 ; 2 1 30
作者简 介: 陈
晨 (9 5 , , 1 8 一) 女 安徽毫州人 , 硕士生 。
14 0
合 肥工 业大 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21 0 0年 6月
1 作 为女人 的汉娜 .
抛开政 治 、 阶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化等外 在 因素 , 汉娜 首先是个 女人 。在 爱情 面前 , 只是个希望 得到更 多爱 的女 她 子 。她外表硬 朗 、 不苟 言笑 , 内心却 激情澎湃 、 可 爱意无 尽 。被 性别定义 的汉娜 , 除具有 人类 的一 般特性 外 , 有女性 的特殊性 。她 既是恶魔 又是天使 , 还 既是情 人 又是灵 光一 现 的母 亲 , 是 患有 洁癖 的行 为艺 既 术家 又是床上 的饕餮 , 既是导 师又是幼 稚 的求 知者 。汉 娜充满 了情欲 的气息 , 有爱和被 爱 的权利 和 自 她 由。或许 就是 因为汉娜对 米夏 的爱情期 望过 高 , 才导致 了她最终 的 、 且仅 仅作为 女人 的悲剧 。

以荣格的原型理论分析《朗读者》中汉娜的人物形象

以荣格的原型理论分析《朗读者》中汉娜的人物形象

Inhaltsangabe (1)1、Einleitung (3)2. Theoretische Grundlage (5)3. Analyse von der Figur Hanna (8)3.1 Die erste Lebenshälfte: Entwicklung von Schatten, Persona und Animus/Anima 93.1.1 Schatten (9)3.1.2 Persona (11)3.1.3 Anima und Animus (14)3.2 Die zweite Lebenshälfte: Entwicklung vom Selbst (15)4. Zusammenfassung (18)5. Literaturverzeichnis (20)Hauptfigur Hanna von Der V orleser unter der Perspektiv e von Jungs ArchetypenTheorie以荣格的原型理论分析《朗读者》中汉娜的人物形象InhaltsverzeichnisInhaltsangabeBenhard Schlink ist deutscher Jurist, Romanautor, Richter.Die Erzählung …Der Vorleser“ ist ein wichtiges und repräsentatives Werk von Benhard. Seit der Erscheinung im Jahr 1995 erregt das Werk weltweit Aufmerksamkeit von Literaturkritikern. Zahlreiche Kritiker haben sich mit ihr beschäftigt.Bis heute haben sich viele Literaturkritiker mit dem Roman aus verschiedenen Perspektiven auseinandergesetzt. Die Romanheldin Hannah ist eine komplexe und widersprüchliche Figur. Kritiker führten viele Studien über Hanna durch.Aber in China beziehen sich nur wenige Forschungen über den Roman auf die Perspektive von Jungs Archetypentheorie. Die Forschung in dieser Arbeit basiert auf Jungs Archetypentheorie, und zielt auf die Charakteristik von Hanna in dem Vorleser.Die Arbeit gliedert sich in vier Kapitel . In Kapitel eins wird die Struktur dargelegt. In Kapitel zwei wird dann die Theorie über Archetypen, die in Jungs Werken vorstellt wird, kurz dargelegt. Im Kapitel drei ist konkreter Analyse der Figur Hanna mit Archetypentheorie von C. G. Jung. Im Kapitel vier werden die Ergebnisse meiner Forschung in einer systematischen Übersicht zusammengefasst.Stichworte: Benhard, Der Vorleser, Archetypen, Hanna摘要本哈德·施林克,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法官。

《朗读者》中汉娜形象分析

《朗读者》中汉娜形象分析

《朗读者》中汉娜形象分析作者:林淼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3期摘要:德国侦探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在长篇小说《朗读者》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汉娜形象,叙述了一名文盲女子汉娜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所造成的人生悲剧。

本文以文本为核心、以时代背景为依据、以总结归纳概括的方法,从家庭、社会、个人三方面出发,力图多层次多角度、清晰明了地阐述汉娜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朗读者》汉娜家庭社会个人《朗读者》讲述了一个有关人性与尊严的故事,其女主人公汉娜是作者塑造得最复杂的一个形象,也是最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

读懂汉娜是读懂《朗读者》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在困境中自我迷失“她在南欧的一个德国人居留地长大,十七岁去了柏林,在西门子做女工,21岁深陷士卒,大战结束后,她干过自己所有能够干的工作”,没有结过婚。

米夏问起关于她父母及兄弟姐妹的问题,她都回答不上来。

并且,在汉娜被审判时,也没见一个亲朋好友到场。

法庭休息时,一般被告都会同自己的亲戚朋友待在一起或者同其他被告交谈,只有汉娜一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从没与任何其他被告交谈过。

作品中多次用“孤立无援”形容汉娜的处境,汉娜自己也向米夏倾诉:“人家不了解我,没人晓得我本是什么人,干过些什么事。

”但是,我们并未看到汉娜为使自己被别人理解做出多大的努力,而是看到为维护自尊,她一步步远离人群,走向自闭。

汉娜活得小心翼翼,胆战心惊,总是挣扎在维护尊严的自卑中。

她小心谨慎地掩藏自己不识字的秘密,当这个秘密要被泄露或面临被揭穿的尴尬时,她不惜一切代价遮蔽,比如丢掉工作,离开情人,甚至独揽罪名。

这种拼死维护自尊的行为渐变为一种不自觉的、潜在的、非逻辑的精神活动,而暴露文盲身份的危机感使她变得极端敏感甚至有些神经质。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当米夏问起她的名字时,汉娜为何跳了起来,又用一种不大信任的眼光看米夏;为何在米夏说做功课如白痴时,她立刻会被激怒。

当然,其中有她对知识崇敬不允许米夏亵渎的因素,更由于“白痴”这样的字眼深深伤害她的自尊心。

朗读者

朗读者

关于《朗读者》(3)(勾引与被勾引)读书体会2009-04-21 22:40:50 阅读2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汉娜勾引了米夏,这是一个不争的实事,尽管米夏对汉娜的性向往在前,因为那一个拥抱的时候,汉娜是不会有后面的想法的。

而当米夏手拿着鲜花,用渴望的眼神和语无伦次的语言表达他的谢意的时候,已经36岁的汉娜从这个男孩的眼神中看到了这种渴望,后面的情节就是有意而为之了。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描写,“施密茨太太连内衣内裤也烫,这我就不敢看了,但也不能够就这么掉过头去。

”这就是汉娜勾引米夏的第一步。

十五岁的少年,正是青春期的前期,对性充满了好奇,女性的任何用品对一个少年来说,都附加着若干性的含义,特别是内衣。

无论是从商场内衣专柜走过,还是从邻家甚至自家的院落走过,看到晒衣绳挂着的胸罩、内裤、丝袜的时候,谁不会多看一眼,如果确定无人,可能会用手触摸甚至嗅一下上面的芳香。

老道的汉娜是深知这一切的,因此,她没有避讳米夏,而是在她面前旁若无人地熨烫起了内衣裤,如果无此意,她是可以先熨烫其他衣物甚至先不做这项家务的,而她做了,用意相当明显。

当米夏提出回去的时候,另一个试探的想法又在汉娜的脑海中形成。

就是在没有关好门的情况下换衣服。

特别是对穿丝袜的描写,细致地让读者感觉到窒息,一开始她就知道会有一双目光看着她的,她从米夏开始的眼神和语气中感觉到了他的心理,她相信他会看她,她似乎也在通过这种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因为,如果她没有这种思想,一个女人在换衣服的时候,会有这种本能的警惕的,她完全可以去把门关紧,而她没有。

这不仅让人想起了《毕业生》中,本恩被鲁宾逊太太勾引的情景,那电影的海报,就是鲁宾逊太太那修长的腿和诱人的丝袜。

汉娜的勾引恰好满足了米夏对女性的渴望,之所以说女性,因为那个年龄的少年,向往的只是性,而并不是爱情,如果对方不是汉娜,还是另外一个女人,米夏一样会渴望的。

尽管米夏感觉到自已的目光被汉娜发现后仓皇而逃,但这便为下次见面时直面性爱的产生做好了铺垫。

《朗读者》带来的思考

《朗读者》带来的思考

《朗读者》带来的思考15岁的少年米夏与36岁的女人汉娜偶然相遇,此后是小说作者施林克对他们露骨的性爱纠缠描写。

这本小说的第一章是够引人入胜的,满足了大部分人的猎奇心理。

然而接下来的第二章,拷问灵与肉的时候到了。

施林克的笔墨一如既往的冷静庄重,却又是以沉思内省的笔触开始了最精彩部分的描写。

汉娜不辞而别。

后来米夏成为法学大学生,又在法庭上看到了她。

她的身份已经是正在接受法庭审判的前纳粹集中营女看守。

在旷日持久的法庭辩论中,米夏作为旁观者,回忆了自己在和汉娜性爱之前每次必做的功课——高声朗读,以及他们在野外伴游时汉娜对字条视而不见的经历,终于明白了一些真相——汉娜是个文盲,汉娜一直在掩盖这个她认为是最大羞耻的秘密,包括她放弃了提升职位的机会,去做不需要识字的女看守,也是为了保护这个秘密。

汉娜不再隐瞒自己曾经是集中营女看守,然而她甚至为了避免遭遇辨认笔迹这样可能使自己是个文盲的秘密暴露的事情,而承认罪行都是自己干的。

汉娜被判终身监禁,米夏的朗读重又开始,他把自己朗读的录音带不定期邮寄到监狱。

汉娜实在是真诚的人。

在纳粹历史的罪恶中,汉娜也是受害者,但在法庭上她没有丝毫的隐瞒和为自己辩解。

同样,在和米夏的爱和性方面,她也毫无保留,她非常倔强非常真挚地爱着,小说表现的不是两代人的代沟,而是普通人的爱情故事。

汉娜在监狱学会了写字和阅读。

最后还被提前释放,然而她却选择了上吊死亡,不愿意重回社会。

纳粹的历史,是一段罪恶的历史。

象汉娜这样的人真诚忏悔了,然而也有象米夏在寻访集中营的路途中遇到的汽车司机那样的不愿意忏悔的人。

这使我想起中国那场十年之久的苦难。

当年很多人年轻气盛,也许身不由己,但现在却没有人愿意坦白忏悔,不愿意讲真话。

记得季羡林先生曾在文章中,多次呼吁,希望国人能够不忘历史,勇于揭露不愿意示人的过去。

《朗读者》小说的结构布局、线索安排、细节描写,无不精当微妙。

尤其米夏对自己内心与行为的审视和追问,矛盾复杂心理和困惑的剖析非常深刻。

《朗读者》中女性形象汉娜其背后蕴藏寓意论文

《朗读者》中女性形象汉娜其背后蕴藏寓意论文

试析《朗读者》中女性形象汉娜及其背后蕴藏的寓意摘要: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创作的小说《朗读者》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德国战后小说的风潮。

它甚至跨越了语言的障碍,在不同国籍的人们心中建立起一道能够直面心灵的桥梁。

汉娜,一名普通的电车售票员,背后却藏匿着令人咂舌的身份。

虽然她从那场残酷到令人窒息的战争中存活了下来,但却不得不面对命运中安排的另一场生死审判。

本文尝试从汉娜的形象入手,由浅入深地分析《朗读者》故事背后蕴藏的寓意。

关键词:德国二战忏悔人性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一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如果仅凭小说的题目——朗读者,读者可能不会联想到这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描述少年学习生活的轻松小说,抑或其他。

但不可忽视的是作者本哈德·施林克的身份——德国近代小说家、法学家,1944年出生在浴火重生的德国。

他的作品无一不涉及到二战带给德国人的反思与警醒。

如此,《朗读者》呈现给读者的便是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悲情故事:15岁的体弱少年米夏毫无征兆地闯入了36岁的电车售票员汉娜的生活中。

如若米夏没有不小心看到汉娜穿衣时那撩拨的搔首,随后的欢愉之情也就不会发生;如若汉娜不是文盲,想必朗读也就不会成为两人心灵沟通的桥梁。

但,所有的假设被一一否决,这个男孩确确实实地和年龄足可以做他的母亲的汉娜之间萌生了为世人所不齿的爱情。

而汉娜却对这涉世不深的少年隐瞒了她曾经的身份——法西斯德国犹太人集中营中的一名女看守。

八年后,时过境迁,两人再次重逢的地点却是在法庭。

汉娜坐在被告席接受着所谓正义的审判,而米夏却已经是一名见习律师。

米夏只要站出来证明汉娜是文盲就能够帮助她减轻罪责,然而他却选择了沉默。

汉娜不出意外地入狱接受惩罚。

而这之后,米夏在狱外不间断地继续为汉娜朗读各种文学作品,录制成磁带寄给她。

汉娜在狱中甚至学会了读书和写字。

可当十八年后汉娜获得被提前释放的机会时,她却选择了踏着一摞摞曾经给予她自信与阳光的书本,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朗读者》中的汉娜人物分析

《朗读者》中的汉娜人物分析

《朗读者》中汉娜的人物形象分析Analyse der Gestalt von Hanna in Schlinks …Der Vorleser“Inhaltsangabe:Das Thema der vorliegenden Arbeit ist die Analyse der weiblichen Hauptfigur Hanna Schmitz im Roman von Bernhard Schlink. Hanna ist ein Charakter mit vielen verschiedenen Eigenschaften. Sie beginnt eine Beziehung mit dem 21 Jahre jüngeren Michael Berg als er gerade 15 Jahre alt ist. Die Beziehung ist ein wesentlicher Bestandteil des Romans und lässt viele Rückschlüsse auf ihren Charakter zu. Später zeigt sich, dass Hanna Analphabetin ist. Viele ihrer Handlungen und Eigenschaften, die früher schwer zu verstehen waren, sind jetzt klarer: Hannas ganz Leben ist von ihren Analphabetismus geprägt und der Analphabetismus hat negative Auswirkungen auf ihr Leben in folgenden Bereichen: die Beziehung zu Michael, der Beruf, die Verbrechen während des Krieges und das Gerichtsurteil. sie tut alles, um ihre Schwäche zu verheimlichen. Nach ihrer Verurteilung schafft sie es jedoch im Gefängnis ihren Analphabetismus zu überwinden und zu schreiben und lesen. Hanna hat während des Krieges als KZ-Aufseherin gearbeitet hat und an Verbrechen beteiligt war. Ihre Schuld ist auch eine wichitige Frage im Roman. Sie bringt sich schließlich aber am Ende einen Tag vor ihrer Haftentlassung selbst um. Insgesamt ist festzustellen, dass Hanna eine sehr komplexe Gestalt mit guten und schlechten Eigenschaften ist. Sie wird im Roman zur tragischen Figur, da ihre Alphabetisierung im Gefängnis nicht verhindern kann, dass sie am Ende Selbsmord begeht. Durch die Analyse der Gestalt Hannas kann man mehr über diese Figur kennenlernen, damit der Leser diesen Roman besser verstehen kann.Schlüsselwörter: Hanna, Beziehung, Analphabetismus, Schlud《朗读者》中汉娜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本论文的主题是分析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中女主人公---汉娜施密茨的人物形象。

灵魂的救赎——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电影《朗读者》中汉娜的自我实现

灵魂的救赎——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电影《朗读者》中汉娜的自我实现

2010.03学教育3是平易、通俗、浅显的。

其诗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娓娓道来,沁人心脾,且工于白描,较少雕琢。

如《池上二绝》之一:山僧对棋坐,局上竹荫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用语浅近通俗,无一奇字,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而山僧对弈的形象、环境、气氛却写得细致生动。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余最喜白太傅诗,正以其不事雕琢,只写性情。

”[8]又如《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严格遵守七律的格律,却不失挥洒自如的美,西湖早春之景顿时跃然纸上,营造出愉快明净的境界,给人以美得享受。

白居易的不少佳作“言浅而意深,意微而辞显”(薛雪《一瓢诗话》),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表现精警的思想。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营造出富于理趣的意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成为家喻户晓、幼童能诵的警句。

白居易一直重视向民歌的形式和民间口语学习,因而达到了意到笔随,物无遁情的境地。

他学习民间曲子词,创作一些小令,如《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等,也体现出平易、通俗、浅显的风格。

如《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寥寥数语,就突出地展现了江南的美丽景色。

白居易的“尚俗”是与“尚浅”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弊端,常把诗写成大白话。

正如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所说:“情意失于太详,景物失于太露,遂成浅近,略无余蕴”;“其词伤于太烦,其意伤于太尽,遂成冗长鄙陋”。

[10]“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11]“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

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与元九书》)。

[12]白居易的诗歌在当时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之广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其诗歌的通俗易懂,从而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论文

论文

《朗读者》中汉娜的形象分析摘要:《朗读者》是德国著名作家哈德·施林克的代表作,这个饱含着爱、罪恶、秘密与救赎的故事打动了全球无数读者。

人性、尊严、爱情、文化、罪、忏悔等等,在这部小说中均有表现。

通过对汉娜的形象分析,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德国人的民族性格,还有对道德、法律、伦理、责任和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朗读者;汉娜;爱情;人性中图分类号:1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10)03-0103-04T前言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曾经的信仰被无情抛弃,普通民众对待生活茫然不知所措,人与人之间冷漠且相互不信任,1995年本哈德·施林克所创作的小说《朗读者》就是那个年代对于德国社会的真实写照,每个人心中都藏了无数的秘密、无数的看法,而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与德国人保守的性格又使得他们无处宣泄。

故事讲述一名于1950年代的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

米高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

米高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

但米高一时的犹豫铸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

正是这种社会环境造就了男女主角当时的心态,生活受压抑,渴望激情的释放,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这一扭曲错位的爱情。

文章用大量笔墨描绘了女主角汉娜的普通人身份,她对生病的陌生男孩表现出关爱,他在聆听朗读时眼中尽是温柔,她在公交车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她在教堂里听着孩童们的歌声动情流泪。

但是在二战中如果没有像汉娜这样的普通人的参与和支持,希特勒何以能一手遮天?纳粹屠杀何以能实施?在当时难以想象的时局下,即使是有学识的人都可能被希特勒的狂热“信仰”蒙骗,何况是未受过教育的普通人?汉娜是无意识地参与到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中的,但是她的所作所为的确加速了邪恶的蔓延,我们不能因为她是无意识犯罪的从犯而否认她应承担的罪责。

美国影片《朗读者》人物特征解析

美国影片《朗读者》人物特征解析

美国影片《朗读者》人物特征解析作者:杨天地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21期【作者简介】杨天地,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医学院外语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朗读者》剧照美国影片《朗读者》源自于2008年英国的电影《生死朗读》,它以1995年本哈德·施林克创作的小说《朗读者》为背景。

这部影片的切入点十分独特,既没有对那些骇人听闻的罪行给予特殊的关注,也没有将惨烈的画面作为刺激观众视觉的手段,整个故事把焦点集中在了普通人的身上,通过他们思想和认识上的转变揭示出一段罪恶的经历。

正是这一独特的视角使影片《朗读者》脱颖而出,在各大媒体的2009年奥斯卡预测上占据一席之地。

一、《朗读者》情节结构影片《朗读者》中的故事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德,男主人公米夏与女子汉娜结识并展开了一段奇妙的恋情,可惜时间不长,随着汉娜的不告而别终将这段忘年恋画上了句号。

米夏后来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律师,当他再度见到汉娜时,是在汉娜由于在二战后期担任一个集中营守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而受审的法庭之上。

米夏知道在汉娜心中一直隐藏着一个比以往纳粹时代更为糟糕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汉娜的指控,但是由于米夏一时的犹豫铸成了两人终生的遗憾。

这部影片的前半部看起来像是一个成长的故事,正值青春期对异性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少年,邂逅一个成熟而孤寂的中年妇女,发生了一段不该发生的故事。

毕竟大部分人会认为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与行为中,只要有爱情就是可以理解与同情的,可当二者有着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时,又显得不伦不类。

令人出乎预料的是,影片后半部转而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其主题远远超出了成长、爱情、甚至道德的界限,进入了罪恶与救赎、忏悔与宽恕的严肃话题。

如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所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女主人公汉娜也是受害者之一,只不过人们对她关注得较少而已,纳粹集中营看守的工作让汉娜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罪恶,为此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终绝望自杀。

顾智鹏反思报告

顾智鹏反思报告

<<朗读者>>反思报告
读完<<朗读者>>这本书,我感慨万分,书中的主人公米夏和汉娜的经历让我产生了思考,尤其是汉娜,她的身上充满了矛盾,他的人生遭
遇由于当时身处的动荡时代而更值得同情。

关于汉娜为了掩饰自己是“文盲”的事实而不惜承认自己的罪行,是自己下半辈子在监狱中度过,这种行为在一开始让我很不理解,我想难道“文盲”比自己是犯下杀人的罪行更加可耻吗?
但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我明白了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或许在汉娜的眼里,文盲就是一个可耻的事情,所以她才会觉得自卑,所以心理充满了矛盾,所以才有了拒绝西门子给她升职的机会以至于后来参军,犯下了罪行。

汉娜的自尊心的强烈在书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在法庭上,她严格保守自己的秘密,而米夏则同她一样,没有向法官说出真像,通过书中具体内容,我慢慢的理解了汉娜的行为,就像米夏,他为了保护汉娜的尊严而保守了秘密。

正如书中米夏父亲说的那样“我们现在谈的并不是幸福,我们乃是在讨论尊严和自由......”如果米夏当时揭穿汉娜的“文盲”的身份,那么汉娜还是会觉得不幸福,因为那不是她的本意。

总之在汉娜眼里,自由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反思,我明白了看书得结合当时的背景,主人公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去判断她的所作所为是否合理,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加强的地方。

《朗读者》观后感

《朗读者》观后感

《朗读者》观后感《朗读者》是一部以战争时期为背景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一个德国少年与一名年过五旬的女电车售票员之间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穿插了许多精彩的配角和生动的画面,展现出了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影片中最主要的角色是一名年过五旬的女性——汉娜。

汉娜的生活自始至终都充满了痛苦和折磨,她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不喜欢别人给她下指令或规定。

但是,由于她年老色衰,生活十分苦难。

她的经历也十分丰富,曾经是一名营地看守,后来成为了电车售票员。

就在这样一个工作中,她认识了主角——迈克尔。

迈克尔是一名充满活力的青年,对于生命和爱情充满憧憬。

但是,在与汉娜的接触中,他逐渐发现了汉娜的秘密:她是一个德国营地看守,曾将数名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

在影片中,汉娜在一次法庭审判中坦白了自己的罪行,但是依然选择了终身监禁而不是透露自己无法读写的秘密。

在片中多次出现的场景——朗读——也起到了很好的象征作用,展现出了汉娜与阅读、写作等文化活动的关系,让观众对汉娜的性格和命运加深了解。

影片中还稍稍提到了一些背景信息,比如汉娜年轻時的情感生活等等。

但是,这些并不重要,影片最主要的还是汉娜和迈克尔之间的感情。

在影片中,迈克尔对汉娜的一往情深和关怀备至,令人感动。

尤其是在找到汉娜所写的小册子之后,迈克尔的情感高涨,对汉娜的背景也更深入了解,这种变化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影片中还出现了许多的其他角色,比如影片中的犹太妇女、退休教授、法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也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人性是《朗读者》的主题。

影片中暗示了许多的问题:在极端环境下,人类能否保持清醒?作为干部的人们是否真的有权决定其他人的命运?战后的过度审判是否导致了无意义的痛苦?在这些问题中,影片中的主角——汉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的形象非常复杂,有着既可爱又可悲的双重特点。

总之,这部电影在展示人性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很好地呈现了人性刻画、战争的痛苦、题材的悲剧,在全球确实有其受众。

忘年恋包裹下的成长寓言——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人物形象分析

忘年恋包裹下的成长寓言——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张敏慧[1]
作者机构: [1]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版物刊名: 艺术科技
页码: 161-16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6期
主题词: 《朗读者》;人物形象;成长寓言
摘要:本哈德·施林克的作品《朗读者》讲述了德国少年米夏同比自己年长21岁的妇女汉娜间的爱情故事,"朗读"这一行为成为两人间意义非凡的联系途径,延续了十多年之久,指引米夏和汉娜完成了自身的成长与艰辛的蜕变.最终,懦弱的少年米夏在种种困境面前变得从容,因无知而冷漠的汉娜也在指引之下完成了自己心中人性之良知迟到的启蒙.作为经历过第三帝国的两代人,两人在沉重的历史阴影下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小的个体命运在此交融,铸就了一部深刻的成长寓言.。

《朗读者》读后感字

《朗读者》读后感字

《朗读者》读后感字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说的那样,这本小说的语言非常严谨,非常严肃,但是读之却不觉得沉闷。

读过这部小说,让我联想到了三个词——自尊,经历和朗读。

可以这样说,汉娜的一生都在捍卫自己的自尊。

她最初是西门子公司的职员,当她要被提升的时候,她为了掩饰自己不识字,从而选择了去当兵在集中营做守卫。

人说,一步错,步步错,正因汉娜这一个错误的决定,才造成了她悲剧的一生。

纳粹时代结束后,她就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为自己曾经的错误层层“隐藏”自己,因此她不停地更换居住地,因此,不管她多爱米夏,但是,她始终未将自己全部交给米夏。

在米夏的心里,她是个谜一样的女人。

一个36岁的女人,没有家,没有亲人,不敢爱,不能爱,她只能到处漂泊,过着不稳定的日子。

其目的既是为了隐藏她当纳粹看守的历史,也是为了掩饰她不识字的秘密。

汉娜将自己不识字当成了人生中的最大的耻辱,为此她愿意付出所有的代价,哪怕是爱情、自由或者是生命。

和米夏不辞而别,不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更是为了保守住这个秘密。

汉娜被其他被告污蔑是她“主谋”,是她执笔写了当时的决策的时候,她为了不在法庭让众人知道她是个不会读写的文盲,她承担了所有的罪责,虽然她知道承认了罪责的后果。

汉娜选择了“隐瞒”和“藏匿”来捍卫自己的自尊。

我想,她捍卫自己的自尊是没有错的,但是,汉娜选择了错的方式。

在她年轻的时候,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在她邂逅米夏之后,都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让她学会读写,但是她没有好好把握。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而且都是极力捍卫的。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汉娜的身上得到某种启示。

因为我们也总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自尊,只是我们没有汉娜那么偏激,也没有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

但是,我们和汉娜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

为了维护自己看得非常重要的自尊,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从而失去了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其实,捍卫自尊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这样不用自己费心地维护也有了尊严。

《朗读者》爱与教育的感人交汇

《朗读者》爱与教育的感人交汇

《朗读者》爱与教育的感人交汇电影《朗读者》是一部由斯蒂芬·戴尔德里斯执导,凯特·温丝莱特和大卫·克劳斯主演的作品。

影片根据德国作家贝尔恩哈德·希尔曼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教育的感人故事。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德国,通过一段特殊的爱情故事,深刻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

影片以一名年轻的德国男孩米夏为视角,他在青春期的时候与一位年长的女性汉娜展开了一段不寻常的感情。

汉娜是米夏学校的公交车司机,两人的关系最初只是简单的互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纽带逐渐加深。

汉娜对米夏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他的年轻和美貌,更在于他的智慧和独立思考。

而米夏则被汉娜那种成熟和自信所吸引,他们的感情在这种互补中迅速升温。

然而,这段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

当米夏成为一名法学生时,他参与了一场审判,而被审判的正是汉娜。

原来,汉娜曾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她参与了对犹太人的残酷行为。

尽管她只是履行职责,但她却拒绝承认自己的罪行。

在审判中,汉娜选择了保持沉默,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段故事引发了我对爱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深思。

爱和教育是相互交织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影片中,米夏通过与汉娜的爱情关系,不仅仅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更在于他从汉娜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汉娜教会了他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她的影响让米夏成为了一个更加独立和自信的人。

这种爱与教育的交汇,展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然而,故事的转折点却让我不禁深思。

汉娜的过去和她的选择,让我对道德和正义产生了疑问。

她是否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她的选择是出于对纳粹意识形态的盲从,还是出于个人的利益考虑?这些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

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汉娜的选择,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和判断。

《朗读者》的导演通过这个故事,试图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

爱情和教育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然而,当它们面临道德和伦理的考验时,又会变得如此脆弱和脆弱。

影片《朗读者》本体心理分析

影片《朗读者》本体心理分析

影片《朗读者》本体心理分析(安东尼奥·梅内盖蒂)这部影片使我首先想到柏林的社会心理现状,这座城市今天仍然是一种矛盾心理的中心,这种心理是恋母情结和社会互动解体反映的混合物。

尽管犹太人问题已不存在,但这个问题今天依然产生影响,影片结尾就是证明——从前作为受害者的那个犹太女孩已是美国波斯顿高等社会中一位有地位的富婆,而那个从前的纳粹女刽子手则是一个可怜的穷人,在几乎可以说是无期徒刑的刑期结束前自杀身亡。

德国今天仍然生活于若隐若现的罪恶情结中,这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历史局势而造成的自觉不自觉的罪恶情结。

这个国家现在尽管是欧洲欧元区的第一大国,但它事实上仍是实施过大屠杀的一个国家。

我从小就记得我和我的爷爷们对集中营和希特勒的恐惧,这对于我们意大利北方人来说是一种必然的事,与是不是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

我是一个天主教信徒,我们同纳粹分子意见不一。

几年之后我才发现,关进去受难的大多是犹太人。

战争永远都是残酷的,战争使一个国家的人民以残酷的方式对待另一个国家的人民。

在影片中,我们作为外部因素进入到了弗洛伊德所说的恋母情结之中。

男主角实际上是一个刽子手,是一个比德国人对犹太人还要更加可恶的刽子手。

他完全可以证明,签字下命令的绝不可能是那个女人,因为她是个文盲。

但他是个懦夫,因为他不敢承认他同“母亲”(即一个比他大的女人)的不伦之恋。

他15岁就同这个女人有了感情经历,这个女人爱他,全方位地精心照顾他,而他则尽一个幼稚小上帝的一切所能来对待她。

也就是说,她已经为他做了很多,但他认为,应该做得更多。

这个男主角时而像个傻瓜,时而像个孩子,他肯定没有表现出一个自然的人的男性尊严。

他实际上三次充当了刽子手。

第一次,他并不充分理解这个女人的爱,第二次,他在法庭上羞于指出她是个文盲,而这是使她能够免罪的有力证据。

第三次是,他是唯一能同这个无期徒刑犯联系的人,根据当时的德国法律,他应该同她联系。

他对这个女人的情感和记忆强化了,但在此之后他却最终以最恶劣的方式暴露了对她的蔑视,扼杀了人类统一的情感尊严,即爱情、友谊等等。

施林克的《朗读者》读后感

施林克的《朗读者》读后感

《朗读者》:一段难以言喻的人生旅程当我翻完施林克的《朗读者》,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深深的震撼。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情感深度,让我陷入深思,感受到了人生的复杂与矛盾。

故事中,少年米夏与中年妇女汉娜的相遇与相恋,让我看到了人生中的偶然与必然。

米夏在病中与汉娜相识,两人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恋情。

汉娜醉心于米夏的朗读,汲取着精神的养料,而米夏则沉溺在汉娜的怀抱中,迷恋上那清新的肥皂香味。

然而,汉娜的不辞而别和再次出现,让米夏陷入了一种纠结的情感纠葛中。

他开始了解汉娜的过去,发现她曾是纳粹时期的一名看守,并在一次空袭中造成了大批犹太人的死亡。

米夏在法庭上面对着汉娜,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除了米夏与汉娜的情感纠葛,小说中的历史背景也让我深感震撼。

施林克通过汉娜的故事,让我看到了纳粹时期的黑暗与残酷。

汉娜作为一名看守,本有着光明的未来,却在历史的漩涡中沦为罪恶的帮凶。

她的罪行让我想到了那段历史的残酷与荒诞,也让我对人性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此外,施林克的文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叙事方式简洁而有力,每一个细节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故事的世界中,与角色们一同经历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种文字的魅力,让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故事中的情感与寓意。

总的来说,《朗读者》是一部让我受益匪浅的作品。

它不仅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还让我意识到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朗读者》中的情感与思考作为我的座右铭,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和自己的内心世界。

同时,我也将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去发现生命中的美好与珍贵。

我相信,这种珍惜与思考的态度,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日子,成为我人生旅程中最宝贵的财富。

《朗读者》的叙事视角的探微

《朗读者》的叙事视角的探微

《朗读者》的叙事视角的探微《朗读者》是由德国作家伯纳德·希克创作的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年轻学生与一位年迈的有罪消防员间的交往,揭示了个人责任、历史记忆和道德选择等主题。

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对主人公情感、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

在《朗读者》中,叙事视角是由主人公米夏埃尔扮演的,他回忆起自己和汉娜的关系,将读者带入他与汉娜之间的故事。

通过米夏埃尔的叙述,读者可以了解到他对汉娜的迷恋和爱慕之情,以及汉娜的神秘和矛盾之处。

米夏埃尔的叙述展现了他对汉娜的情感,充满了痴迷和渴望。

在回忆汉娜的经历时,米夏埃尔充满了对她的迷恋,并试图了解她内心深处的秘密。

他描述了她的美丽外表和优雅的举止,强调了对她的吸引力。

他说:“她的外貌与她的举止让人难以忘怀。

”这种描述展现了他对汉娜的无法抗拒的情感。

米夏埃尔通过叙述揭示了汉娜的神秘和矛盾之处。

汉娜是一个对外界保持距离的人,她对自己的过去守口如瓶,直到最后才揭示了她曾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守卫。

米夏埃尔试图理解汉娜的行为和决定,却陷入了对自己的矛盾思考。

在小说中,米夏埃尔通过回忆和对话来描绘汉娜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她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米夏埃尔的叙述使读者思考个人责任、历史记忆和道德选择等问题。

米夏埃尔在面对汉娜的罪行时感到困惑和愤怒,他对她的行为进行了道德评判。

随着故事的发展,他意识到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他曾经疏忽了了解汉娜的机会。

米夏埃尔的叙述引发了读者对个人责任和历史记忆的思考,使之成为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朗读者》描绘了一个年轻学生与一位年迈的有罪消防员之间的故事。

米夏埃尔的叙述使读者对汉娜的情感、神秘和矛盾之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引发了读者对个人责任、历史记忆和道德选择等问题的深思。

这种探微性的叙事视角使《朗读者》成为一部富有情感、思考和审视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看《朗读者》中米夏与汉娜的形象作者:童童来源:《商情》2010年第25期[摘要]文章运用荣格关于集体潜意识之“阿妮玛”和“阿尼姆斯”、“人格面具”和“阴影”等原型理论,分析了米夏与汉娜这一组人物形象,从心理层面上解释了这一段忘年恋的形成及其悲剧收场的原因。

[关键词]《朗读者》人物形象荣格集体潜意识《朗读者》是一部新作。

它严肃庄重,同时也令人感动。

它被改编为电影并于2008年上映。

我们从众多的影评中,能够看出米夏与汉娜的忘年恋是评论的主旋律。

然而,对于他们这段爱情及造成其悲剧的成因却少有提及。

他们的爱情不同于一般的爱情,或者也可以说,颠覆了一般的爱情;因为提到爱情,我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是成熟男子的高大伟岸和年轻女子的小鸟依人。

而在这一段故事中,男女主角的关系发生了倒转:女子老练成熟,男子未谙世事。

这一对不同寻常的组合揭示了恋人之间怎样的心理问题?从这一段畸恋的开端、发展到结局,我们能够看出人物性格的哪些特点?这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诉诸心理分析法加以阐释。

“我爱汉娜,这对我们这一代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命运,是德国人的气数”!一段缠绵悱恻的感情纠葛就这样在米夏——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与汉娜——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女性之间展开了。

通过梳理他们数十年的爱恨牵绊,我们能从中找出一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而这些根源恰恰符合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原型理论。

以下,笔者将从“阿妮玛”和“阿尼姆斯”以及“人格面具”等原型入手,简略分析米夏与汉娜这对人物形象,从而了解这一段忘年恋的形成及其悲剧收场的原因。

一、“阿妮玛”统摄下的米夏与“阿尼姆斯”统摄下的汉娜为什么一个十五岁的青年与一位大她二十一岁的女人能在感情上如此依赖呢?仔细研读,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借荣格关于“阿妮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进行解析。

荣格认为,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都具有异性的某些倾向性特征,即“阿妮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原型。

“阿妮玛”是男性潜意识中的女性倾向,而“阿尼姆斯”则是女性潜意识中的男性倾向。

荣格曾经描述过“阿妮玛”在男性潜意识中的四个发展阶段:即夏娃——海伦——玛利亚——萨比安西亚。

其中夏娃在神话中乃是母性形象的原型,象征着本能与生物性。

海伦的形象则代表性爱对象,她将一种浪漫的、审美的层位具体化了,然而其特征仍然是性的构成特点。

童贞女玛利亚是一个将爱情升华到精神现身高度的人物,就像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米莉安。

萨比安西亚则是至圣至纯的化身,如蒙娜•丽莎,她在人们心中已近乎于纯美女神。

“阿尼姆斯”在女性潜意识中也具备四个发展阶段:即赫尔克里斯——亚历山大——阿波罗——赫耳墨斯。

赫尔克里斯身强力壮,是纯粹的体力的化身。

亚历山大独立自主,阿波罗具有类似“教授”或“教师”的指导意义,赫耳墨斯则是灵感与创造的象征。

我们从小说中的许多细节可以看出对汉娜的痴迷正是米夏“阿妮玛”中夏娃原型的心理投射。

为什么偏偏是夏娃,而不是海伦、玛利亚或者萨比安西亚?虽然汉娜也是米夏的性爱对象,但他对汉娜的性爱是建立在一种对母性的依赖上的。

虽然这孩子坚持认为自己长大了,在内心深处却大有“未断奶”的感觉。

他不愿和母亲陪他看病或是买大衣,是怕给同学们当成“妈妈的乖仔”,然而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渴望确是无法消磨的。

十五岁的米夏生病了,汉娜的出现无异于一方面为他填补了母爱的缺失,另一方面又不会使他感觉没面子——实际上反而是一种骄傲。

那天在汉娜住所的楼前呕吐后,他难为情地哭了。

而当汉娜叫他“小家伙”,又把他搂入怀里宽慰后,便使他停止了哭泣。

我们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当我们感到孤立无助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母亲的安抚和宠爱。

当时米夏身体不适,在大路旁呕吐本就不雅,加之又被汉娜撞见,作为青春期的男生必定觉得窘迫难当,哭就成了很合情合理的事。

正如我们生病或是摔跤了,妈妈一哄就不哭了一样,汉娜给了米夏类似母爱的慰藉,使他停止了哭泣。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夏第一次失身于汉娜之后,思忖着汉娜同自己睡觉是对自己的娇惯,把自己宠坏了。

汉娜对他的宠爱勾起了一段貌似毫不相干的关于他母亲宠爱、照顾他的幼年记忆,写母亲如何为他暖暖和和地洗脸、暖暖和和地穿衣,以致十五岁的米夏迷惑不解地思索母亲为什么对他如此宠爱。

这里,米夏无意识地提及两个不相干的女人,正好能说明在米夏的潜意识里,汉娜与母亲有个共通点,毫无疑问是“母性”。

而且,米夏对汉娜的依恋也超出对普通异性的依恋。

当年的米夏是个十五岁的青年,身边不乏年轻漂亮的女性同学。

苏菲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多年后米夏与苏菲发生过那么一段关系,但很明显这个年轻女孩只是被米夏当作了玩物而已。

相比之下,米夏对汉娜的态度则是委曲求全、百般退让:“她一开始威胁我,我就马上无条件投降。

我故伎重演,把一切都大包大揽下来,不是我犯错也说是我不对,不是我故意也说是我有意”。

尽管米夏的妻子格特露德“聪明、勤劳又忠实”,他却总是克制不住要拿她与汉娜比较,结果因为找不到汉娜的“味儿”而与妻子分道扬镳。

苏菲、格特露德和汉娜都是女性,在生理上都毫无疑问能够满足米夏的需要,然而米夏却纠缠着他与汉娜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这三个女人,苏菲年轻,格特露德有才,她们都被米夏所抛弃,因为米夏所迷恋的是汉娜所特有的“安详稳重”——一种母性十足的气质。

反过来,在汉娜的潜意识里,米夏这个体弱的男孩显然不是充满力量的赫尔克里斯、睿智的亚历山大或者圣灵的赫耳墨斯的体现,相反,他只是个单纯、天真、浪漫,再加上一点点内向的上学的岁孩子。

然而,正是这样一介读书人,让汉娜销魂得如痴如醉,说明米夏在汉娜的潜意识中正符合阿波罗这一原型形象。

汉娜不会认字,也不会写字,这是她人格上的致命伤,也是她一生都抹不掉也弥补不了的弱点。

她想学习知识、了解世界,却没有途径。

也可以说她对求知是处于一种饥渴状态。

她非常需要一种情况、一个人来填补她的这个弱点。

这种情况随着米夏走入她的生活而终于出现了:一个有知识的人来为她朗读。

这一点——知识,无论是大力士,还是智者,还是圣灵都做不到的。

找个力气大的男人充其量只能帮她搬点重物;智者只能指导、建议,却不善教授;至于圣灵,也不适合汉娜。

想想汉娜与一位哲学大家一起相处,缺乏共同语言必定导致关系上的裂痕。

因此这三种男人都不是汉娜内心所期待的。

她渴望的是一个谦虚又富有知识的人,一个她能掌握的人,能在不问为什么的情况下做她乐意做的事(朗读)。

这样既满足了汉娜的求知欲,又保护了她的自尊心。

通过米夏,她步入了文学的殿堂。

在汉娜的潜意识里,米夏就是传授学识的“教师”,米夏的朗读就是汉娜的课堂。

至此我们可以判断,米夏对汉娜的迷恋是出于对母性的依赖,而汉娜对米夏的依恋则来自于她对米夏具有知识的羡慕与崇拜。

二、戴着面具跳舞在我们了解米夏和汉娜这对苦命鸳鸯的爱恋根源之后,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苦恋最终不能修成正果呢?首先,从汉娜的角度为什么汉娜宁愿不计代价地守住她是文盲的秘密,难道她觉得做文盲比当罪犯更丢脸吗?以下我们要以荣格关于“人格面具”和“阴影”原型理论为依托进行阐述。

“人格面具”和“阴影”是一对相反的概念。

前者指人在社交场合所表现的人格。

例如人们为了表示礼貌,会向人打招呼、致谢、致歉等。

此时所说的话并不能代表说话人的真实想法。

“因此,他基本上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而是根据他人的喜好决定的,对外部世界做出的恰当的反应”。

荣格把“人格面具”解释为“个体和社会的一种折中产物”。

假期中,米夏与汉娜自行车出游,他们以母亲和儿子的名义同住一间房间。

房间外是母子,关上门是情人。

迫于社会的压力,对于他们的关系,他们宁愿不为人知。

而米夏对社会的折中则更比比皆是。

有一次,他与汉娜到城外的剧院去看戏,他“手搂着她的腰肢,不在乎别人怎么瞧[他们]这一对儿”,然而,“如果是在家乡城市的剧院,[他]就会在乎了”。

一方面,他迷恋着汉娜,城外没人认识他们,所以他敢像光明正大的恋人一样搂着汉娜;另一方面,迫于生活环境、人情世故的压力,他又不敢在自己的城市里暴露他与汉娜的关系。

米夏在父母面前是个乖儿子,在老师面前是个刻苦的学生,在同学们印象中有些神秘,而面对汉娜,他发泄着他的情欲。

米夏是个多面体,在不同的环境、对着不同的人,他戴上不同的面具。

如同多面体的任何一面都无法成为另一面的道理,米夏生活中的“面”与“面”也是相互不照面的。

所以,汉娜不被允许渗入到他与其他人共建的世界里去。

同样,汉娜也戴着面具。

关于她目不识丁的事实,她羞于对任何人启齿。

面对西门子公司及电车公司的提拔,她都无奈选择了逃避。

在外人面前,她掩盖文盲的事实,因此可以说,她对每个人都戴着面具。

而内心深处的痛苦与自卑只有她自己才能被迫一遍又一遍地品尝。

米夏戴着面具面对汉娜,汉娜也戴着面具面对米夏,因此才会导致汉娜当年的不辞而别,并且留给米夏无尽的悔恨和疑问。

如果说,人们戴着“人格面具”表现为以积极的行动融入社会,那么“阴影”则更多地表现为人性中的消极品质。

阴影“是由个体所不愿显露出来的一些心理内容组成的”。

由于人们不愿意显露内心的阴影,所以阴影往往处于被压制、被隐藏的状态。

对于汉娜而言,她文盲的事实就是一个她羞于启齿的阴影。

这个阴影带给她的羞耻远胜过法庭对她的审判。

她既自卑又充满自尊,自卑是因为她渴望求知,却因不识字而无能为力;反过来,她的自尊又不容许她暴露她是文盲的缺陷,进而使她求知的渴望备受压抑。

而米夏却是个受过系统教育的孩子,汉娜非常羡慕他这点。

照理说,汉娜应该对米夏很好才是啊。

而事实上,汉娜却经常非常粗暴地对待他。

她是那么脆弱,像颗液体炸弹,一碰就爆。

这是为什么呢?作为一位法律专业学生,米夏自己“对于羞耻之情也不陌生,深知这些正是许多不端行为的根子,例如,躲躲闪闪、防卫过度、遮遮掩掩、假面伪装和出言伤人等等”。

汉娜愿意差不多是以满足米夏的肉欲为代价,换取米夏为她朗读,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在她的心里,深刻的自卑已转化为超常的自尊,使她甘愿用血淋淋的手捂着这个秘密。

这样我们可以解释:她既不会读,也不能写的“阴影”,就是她总是让别人给她朗读的原因,也是出游那天碰到写什么的事她就老让米夏去做的原因。

那天在旅馆里勃然大怒,也是因为没有认出纸条的原因。

她拒绝任何提拔,因为不论领班还是司机,都得识字才能胜任!而这一切汉娜都竭力在隐瞒,把苦果留给自己去品尝。

她就像一头受伤的猛兽,静静地舔舐着伤口;而一旦有人试图触碰它的伤口,它都会立刻变得面目狰狞。

因此,为了护着这份心灵深处的伤痛,她却将他人害得伤痕累累。

米夏就是受伤者之一。

是这个阴影导致了汉娜的毁灭,也连带地毁灭了她与米夏之间的爱情。

由此看来,汉娜与米夏的“假面舞会”最终会是以悲剧收场的。

三、结语汉娜和米夏正好是彼此潜意识当中“阿妮玛”和“阿尼姆斯”的体现,这是他们对彼此的依恋能绵亘终身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