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的股票价格指数设计
皖江城市带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l
济
评 级
指 标 体 系 节能 减排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万元工业增加值烟 尘排放量
国家环保模范城 全 国平均水平 全 国平均水平 金 国平均水平
=
两, 两
-l
则 = ] t 即为所 求特 征 值 的特 征 向量 ( )计 算判 断矩 阵 的最 大特 征值 l a 4 x m
I = [ 一 ∑
t -1
)/ 】 I
式 中 表 示 向量 的第 i 个元 素 ( )一 致性 检验 5
设 C =( t I Ir ) ( 一1 一一" /H ) 则 c =C /I R IR
Ec n mi o o c& T a e U d t u NO. 2 0c o e 2 1 r d p a eS m. 2 0 tb r 0 1
皖 江 城 市 带 循 环 经 济 评 价 指 标 体 系构 建 与 实 证 分 析
宋洪生 梅五 汗
( 安徽 工业 大 学经 济 学院 , 安微
3.0 5O 10 0 35 6 1 .8 4 1 797 8.7 19 3 45 .0
当 : R < . 时 ,即认 为判 断矩 阵 具有 满意 的一 致 性 ,否 C / 01 0 则 就 需要 调整 判 断矩 阵 ,并使 之具 有满 意 的一 致性 。 当判 断矩 阵 具有 满 意 的一 致 性 时 ,所 得到 的 眠 .】 即为 各 指标 的权 重 。 3 3指 标层 权重 的确 定 . 各 个 指 标 间 的重 要 程 度 目前 还 没 有 一个 统 一 的 标准 ,无 法 判 断 ,因此 本文 对 各个 指标 赋等 值权 重 。 3 4综 合层 的 综合 分析— — 线性 加权 法 . 经 过 前 面 的两 个 步 骤 ,得 出 了准 则 层 的权 重 , 以及准 则 层 下 各 指标 的标 准值 ,在 此 基 础上 ,本 文 采 用 线性 加 权 和法 ,将 准 则 层 的权 重 乘 以各 标 准 值 再求 和 ,得 出 皖江 城 市 带2 0 - 2 0 年 各 05 09 个 年份 的循 环经 济 发展 水平 得分 , 并排序 。 线 性 加权 和 法 原理 : 设有 P 指 标 , 翻 a, 个 ,2 …卿,个 指 标对 应 的 P 权 重分 别为 I l, O +:- I=) …l -I+ +一1 ,2 - ,则 其线 性加 权 公式 为 :
皖江城市带城市居民幸福感评价研究
Evaluation on the Happiness of Urban Inhabitants
in Wanjiang City Belt
作者: 毕学成[1] 毕学进[2] 唐泽天[1]
作者机构: [1]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2]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出版物刊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5-4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皖江城市带 居民幸福感 因子分析
摘要:通过对皖江城市带8地市的幸福感调查,定量分析了该区域居民幸福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经济福利、生活质量、社会文明、居住环境等对该区域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由此提出了当前主要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提高该区域的居民幸福感指数,以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美丽家园。
皖江城市带经济差异与其自然地理成因分析
皖江城市带经济差异与其自然地理成因分析
吴学泽;王心源;王官勇
【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通过2001~2006年的城市经济统计资料的对比,得出皖江城市带的流域经济特征:一是区段性,皖江段处在长江流域经济的低谷,巢湖"大湖经济"不突出;二是差异性,皖江城市带内部发展不平衡,存在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具有流域空间分异特征;从自然地理要素角度来看,断裂、地形地貌差异、洪灾差异、冲洪积平原面积差异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现代交通布局和航运的影响等是造成皖江城市带经济差异性的自然原因.
【总页数】2页(P5-6)
【作者】吴学泽;王心源;王官勇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和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和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和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综合实力的差异比较分析 [J], 云坡;王伟;倪丽;韩东林
2.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基于2000~2012年实证探讨 [J], 张荣天
3.皖江城市带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J], 田兰蓝
4.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驱动因子分析\r——以皖江城市带30个县为例 [J], 张艳侠;陈刘尊
5.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特征分析 [J], 汪志;焦华富;郇恒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成长性发展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科研热词 成长性 零售业态 零售上市公司 防御性发展 进程 统一 科学发展观 盈利性 理想政府模式 满意度 沃尔玛现象 机构投资者 服务型政府 日本 新型工业化道路 政府发展 技术轨道 技术创新 成长性发展 善政 发展趋势 医药公司 农村消费者 农村女性流动人口 公司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科研热词 转型成长 时代特征 方法论 发展 区域突破 体系 中国特色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科研热词 服务业 新兴服务业 新兴业态 政策扶持 全球价值链 零售业上市公司 金融危机 连锁经营 运营能力 越野拉力赛 财务效应 负债能力 股票送转 群体化 经验知识 竞技体育 研究范式 盈利能力 生命周期 理论误区 理论知识 物流企业 民主 核心论域 机制 新兴产业 政策效果 成长性 思维方式 学科价值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用户 塔克拉玛干 国际民主化 因子分析 叠加效应 发展能力 发展悖论 创意经济 创意城市 创意产业 创业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球经济新周期 全球战略任务 信息用户 信号传递假说 企业脆弱性 企业成长性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国内的循环 经济系统 , 先进地 区带动后 发地 区, 实
现 经济 平衡 稳定 的 发 展 。为 了完 成 这 个 发 展 思 路 , 必须 将 东 部 地 区 的 产 业 合 理 引 导 到 承 接 地 。 如 何
选择好不同产业 的承接地 , 实现产业 合理转移 ?这
是一 个 要谨 慎对 待 的 问题 。
可以学习先发国家 的发展经验 , 成熟 的技术和制度 体制等 ; 规模经济则 是大 国发展 的独 特优势 , 利用
好 自身 的 规模优 势 , 会 显 著 的提 高 经 济绩 效 ) , 形 成
袋产业的转移和躯体 产业 的转移。刘志彪 , 张少军
( 2 0 0 9 ) 在 全 球 价 值 链 下 研 究 中 国产 业 升 级 问 题, 提 出了我 国应该 发挥 大 国优 势 , 加强区域联动, 提高技 术 的本 土化 诉 求 。从 总部 经 济 的角度 , 论 述 了如何 利 用价值 链 的治 理 机制 来 协 调 区域 经 济 , 发 挥本地 市 场效应 , 降 低产业 梯 度 的转 移粘 性 。 皖江城 市 带 是 一 个 典 型 的 中部 区 域 , 承 东 启 西, 区位优 势 明 显 , 产 业 基 础 良好 , 配套 能 力 较 强 ,
产业经 济学 、 贸易经济。
9 1
第2 6卷
总第 1 5 5期
2 0 1 3年 1 O月
第 5期
长江岸线条 件优 越 , 产 业 发 展 潜 力 大 。2 0 1 0年 1 月, 国务 院发 展 与改 革 委 员 会 颁 布 《 皖 江 城 市 带 承 接 产 业转 移 示 范 区规 划 》, 进 一 步 加 大 了皖 江 地 区 对 东 部转移 的产业 承接 的力 度 。 因此 , 我们 选 择 皖
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1-5337.2024.1.112收稿日期:2022-08-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650).通信作者:周振宏,男,1979-,讲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E -m a i l :z h o u z h e n h o n g@a h a u .e d u .c n .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周振宏, 周 敏, 刘东义, 胡 琦, 汤伟宏, 王诗琪(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230036,安徽省合肥市) 摘要: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基于2000年㊁2010年㊁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㊁网格单元分析方法及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主要为耕地和森林之间的相互转移,以及人造地表对耕地的侵占;(2)皖江城市带森林的生态价值重要性最大,最高达到55.29%,人造地表用地的变动对该区域的生态影响较大,生态价值贡献率为28.20%;(3)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定且有下降趋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 南高北低 的空间格局;(4)耕地向森林及草地的转换是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森林转向耕地及耕地转向人造地表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皖江城市带中图分类号:F 301.2;X 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37(2024)01-0112-070 引 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进一步扩张,引起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发生转型.而土地利用功能的转型又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发生改变[2-3],如区域气候变暖㊁水土流失㊁土地沙漠化以及景观破碎化等情况[4-7]屡见不鲜.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都认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土地类型的改变往往会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善或恶化,特别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愈发强烈,人造地表用地快速扩张,导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复杂.因此,探究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对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许多学者都热衷于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8],研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单一生态要素的影响研究.例如:赵文斐等[9]研究了石家庄市P M 2.5浓度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发现建设用地和耕地对P M 2.5浓度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林地和草地表现出负效应;束龙仓等[10]以三江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近4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田和城镇用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直接影响流域水均衡状态;刘永林等[11]探究了西南典型 退耕还林 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中硒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发现先人工次生林地表土中的金属含量都显著高于旱地,说明退耕还林 工程的实施可能会显著影响表土中硒和重金属富集.另一方面是对流域及生态脆弱敏感区域的研究.例如:胡荣明等[12]分析了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发现农业生产用地及其他生产用地与草地生态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盖兆雪等[13]分析了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并探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目前对于区域城市带的关注较少,并且皖江城市带作为长江经济第50卷 第1期2024年1月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Q u f u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50 N o .1J a n .2024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亟需解决.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皖江城市带内的工业园区越来越多,其经济实力日益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探究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4].鉴于此,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㊁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揭示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基于网格单元分析方法,结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方法以及克里金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表达,并探究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生态贡献率,以期为皖江城市带土地合理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合理参考.1研究区及数据来源1.1研究区概况皖江城市带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5],位于安徽省中部,紧邻长三角地区,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皖江城市带主要包括合肥㊁芜湖㊁马鞍山㊁铜陵㊁安庆㊁滁州㊁池州㊁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总面积约为760000k m2[16],地貌多样,以平原为主(见图1).图1研究区概况图近年来,由于相关政策的发布,皖江城市带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人造地表面积20年来由3138.03k m2扩展至5298.52k m2,人口大量聚聚,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破坏急需解决.1.2数据来源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30m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h t t p://g l o b e l a n d30.o r g/),数据总体精度高于80%.通过对数据进行拼接㊁裁剪㊁投影变换以及误差处理等,从中获取了2000年㊁2010年㊁2020年30mˑ30m的土地利用/覆盖栅格数据,并将其划分为耕地㊁森林㊁草地㊁湿地㊁水体㊁人造地表以及裸地7类.D e 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 t t p://w w w.g s c l o u d.c n).2研究方法2.1土地利用转移分析土地利用的功能转移主要是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来分析.该模型能够体现出研究区在研究期间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整体变化趋势,能较好地反映出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型的规律[17].2.2用地生态价值重要性生态环境视角一般会作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基础,因此,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也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2].(1)生态价值重要性生态价值重要性能体现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生态价值总量的重要程度[18].(2)城市带扩展的生态价值贡献率生态价值贡献率用来揭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种类型土地的生态价值变动情况以及该种类型的土地对于城市带生态价值变动总量的干扰程度[18]. 2.3生态环境效应(1)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及其所具有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能够定量化地评价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19].其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生态环境质量越高,反之越小.本文参考李晓文[20]㊁罗刚[21]等多位学者对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赋值情况,同时结合皖江城市带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最终确定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赋值(见下页表1).(2)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生态贡献率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生态贡献率能够定量反映不311第1期周振宏,等: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同功能用地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对于分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重要价值[22].表1 皖江城市带不同地类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编号1234567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森林草地湿地水体人造地表裸地生态质量指数赋值0.250.760.430.570.560.200.023 结果分析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利用A r c G I S 10.6分别对2000 2010年㊁2010 2020年两期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及面积统计,得到这两个时间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研究区这两个时间段各土地类型的的转移面积及转移方向.由表2可知,2000 2010年间,耕地的转出量最多,其中森林和草地分别占耕地转出面积的42.91%和9.17%,这主要是由于 退耕还林还草 政策的实施以及安徽省养殖业的发展,使大量耕地转化为森林和草地.人造地表转出量中主要以耕地为主,占比达到88.39%,这与安徽省自2008年和2009年开始加入增减挂钩试点有关.综上,这一时期各地类的转移主要以耕地及森林的变化为主.2010 2020年间(见表3),大量的耕地转化为其他地类,其中向人造地表的转出量最多,占其总转出量的56.92%.这主要是由于皖江城市带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发生扩张,人造地表用地侵占了大量的耕地;一部分耕地面积转化为森林㊁草地和水体,同样受快速城镇化的影响,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集聚,导致耕地无人耕种,荒废为森林和草地.森林转化为耕地的面积较多,占比达到53.74%,草地主要转化为森林,占总流出量的49.73%.表2 2000 201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年份土地利用类型2000年耕地森林草地湿地水体人造地表裸地转入量2010年耕地38657.881118.00161.77146.57430.96212.510.692070.60森林1154.9622119.76323.9256.47168.207.810.051711.42草地246.81378.791580.0722.5945.174.900.66698.91湿地21.1917.0920.0669.19143.371.100.00202.81水体566.90282.9488.27354.023700.7114.090.241306.46人造地表700.25168.1513.771.1520.632897.600.01903.96裸地0.950.120.700.000.380.026.962.17转出量2691.481965.19608.48580.81808.70240.431.66表3 201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年份土地利用类型2000年耕地森林草地湿地水体人造地表裸地转入量2020年耕地37040.39949.42215.0558.67650.61849.020.752723.53森林849.5322064.33361.371.2372.8711.780.081296.85草地327.04387.051552.274.3828.4343.670.79791.36湿地15.756.983.8385.71201.830.140.00228.54水体395.33219.5949.66116.734022.2515.944.50801.75人造地表2099.35200.8892.451.9422.672881.010.212417.51裸地1.062.924.333.338.600.002.8220.24转出量3688.061766.84726.68186.29985.02920.556.343.2 生态环境效应分析(1)土地类型生态价值重要性分析由下页表4可知,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森林的生态价值重要性最大,且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其次耕地的生态价值重要性保持在30%以上,20年均处于稳定状态,说明耕地的生态价值也较为重要.其他地类的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均在10%以下,表明其对皖江城市带的生态价值的影响较小.总体来411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看,森林和耕地的生态重要性较高,其他地类的生态价值重要性较低,说明在未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森林和耕地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使其生态价值重要性得到充分发挥.表4 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类型生态价值重要性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类型生态价值重要性/%2000年2010年2020年耕地31.2230.8630.45森林55.2954.9054.39草地2.842.973.09湿地1.120.470.55水体7.638.508.28人造地表1.902.303.25裸地0.000.000.00(2)土地扩展生态价值贡献率分析如图2所示,各土地类型的生态价值贡献率差别较大,数值在0.02%~28.20%之间.其中,人造地表的生态价值贡献率最大,主要是由于人造地表在20年间面积增加了2160.49k m 2,增长幅度较大,对生态价值贡献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森林㊁水体㊁耕地和湿地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皖江城市带未来的发展及土地利用过程中,应注重控制人造地表㊁森林㊁耕地㊁水体及湿地5种类型土地的变动速度及规模.图2 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扩展生态价值贡献率(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但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说明其生态环境质量水平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尽管近十几年来皖江城市带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但积重难返,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处于下降趋势,主要归因于城市快速扩张,大量耕地及森林被人造地表所侵占,人口急剧增加,人地矛盾日趋严重,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表5 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地类2000年2010年2020年耕地0.13610.13410.1309森林0.24110.23850.2338草地0.01240.01290.0133湿地0.00490.00200.0024水体0.03330.03690.0356人造地表0.00830.01000.0140裸地0.00000.00000.0000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43600.43450.4299(4)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空间变化分析根据皖江城市带的面积范围,参考相关网格划分的方法[23],将皖江城市带划分为5k mˑ5k m 的网格,共得到3308个网格单元,并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其进行插值划分,将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低值区(<0.32)㊁较低值区(0.32~0.42)㊁中值区(0.42~0.52)㊁较高值区(0.52~0.62)以及高值区(>0.62).由下页图3可知,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上呈现出 南高北低 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宣城㊁安庆和池州,这3个城市紧邻长江流域,以山区为主,受海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限制了城市的扩张以及工业化的发展,保持了原有的山区地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程度较小,因此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低的区域主要在滁州㊁芜湖㊁马鞍山以及合肥等地,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较快,特别是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市,经济和产业发展快速,人口大量聚集,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低,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5)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分析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有改善和恶化两种完全相反的趋势,但这两种趋势在区域内部会相互抵消,使区域总体上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24].由下页表6可知,2000 2010年间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的土地转型类别较多,其中,耕地转为森林和草地的贡献率最高,成为该时间段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转型类型.其次人造地表向耕地的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511第1期 周振宏,等: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整体来看,退耕还林㊁还草㊁还水以及农业种植是生态环境改善最重要的因素.导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恶化的土地转型类别中,森林向耕地㊁草地及水体的转化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总占比达到57.46%.其次耕地向人造地表的转化及湿地向水体的转化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森林向其他用地的转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图32000 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空间变化表62000 2010年皖江城市带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贡献率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占总贡献率比例/%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占总贡献率比例/%生态环境改善耕地 森林3.0824.39耕地 草地1.8120.27人造地表 耕地0.8912.29耕地 水体0.629.95水体 湿地0.598.63草地 森林0.428.26人造地表 森林0.314.33人造地表 水体0.203.67湿地 耕地0.163.57水体 森林0.091.93总计8.1797.28生态环境恶化森林 耕地3.7432.76耕地 人造地表3.1116.69森林 草地1.8814.22森林 水体1.5310.48湿地 水体1.3210.04森林 人造地表1.276.48水体 耕地0.664.24水体 草地0.562.05草地 耕地0.551.22总计14.6298.18表72010 2020年皖江城市带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贡献率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贡献率占比/%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ˑ10-5贡献率占比/%改善耕地 森林10.6131.22耕地 草地5.2320.91人造地表 耕地3.4012.63耕地 水体2.268.53草地 森林1.244.88森林 水体0.642.86草地 水体0.160.68人造地表 草地0.140.61人造地表 水体0.080.34人造地表 森林23.7682.66总计10.6131.22恶化耕地 人造地表8.7838.65森林 耕地5.8814.35森林 人造地表3.558.35森林 草地2.405.59水体 耕地1.654.99草地 耕地1.374.17湿地 水体1.364.16湿地 耕地1.243.86草地 人造地表1.163.47总计27.3987.59由表7可知,2010 2020年,耕地向森林㊁草地及水体的转化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因素,总贡献率占比达到了60.66%,主要也是归因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水政策的推进.其次,人造地表向耕地和草地向611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森林的转化对生态环境改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导致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耕地向人造地表的转化.其次是森林向耕地㊁人造地表以及草地的转换,合计占比为28.29%,耕地㊁人造地表和草地对森林的侵占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原因.4结论与建议本文分析了皖江城市带2000 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同时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来看,皖江城市带2010 2020年的转移面积2000 2010年相对较大,但总体转移趋势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耕地和森林之间的相互转移最大,其次是人造地表和水体对耕地的侵占,其他各类用地之间也在发生着一定程度的转移.(2)皖江城市带生态价值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森林及耕地两种土地类型上,其他类型土地的生态价值重要性不明显.对生态价值贡献率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人造地表㊁森林及耕地.整体上来看,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并呈现出 南高北低 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宣城㊁安庆和池州,较低的区域主要在滁州㊁芜湖㊁马鞍山以及合肥等地.(3)耕地㊁森林㊁草地及人造地表四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耕地向森林及草地转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森林向耕地和草地转换以及耕地向人造地表的转换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近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有所下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主要是耕地向人造地表用地的转移,这与王晶等[2]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研究结果有些不同.本文仅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较为单一,而造成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后续需要进一步探讨地形㊁气候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了促进皖江城市带土地合理利用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议在未来的发展及规划中:(1)关注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严格管控区域生态环境,严守生态红线,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的滥用,提升皖江城市带的生态系统功能;(2)因地制宜地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对森林及草地的保护力度,增加生态环境高质量区,优先规划保护水源涵养区㊁九华山以及天柱山等生态屏障区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区,保护其生态安全,从而实现皖江城市带高质量发展;(3)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减少人造地表用地的扩张对环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满足皖江城市带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孙善良,张小平.陕西省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6):356-363.[2]王晶,侯兰功,何小勤,等.成都平原城市群2000 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 2022,42(1):360-368.[3]白娥,薛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0,44(5):543-552. [4]L O N G H L,L I U Y Q,HO U X G,e t a l.E f f e c t so f l a n d u s e t r a n s i t i o n sd u et or a p i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o ne c o 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 s: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u r b a n p l a n n i n g i n t h en e wd e-v e l o p i n g a r e a o fC h i n a[J].H a b i t a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2014, 44(10):536-544.[5]E S T O Q U E R C,MU R A Y AMA Y.L a n d s c a p e p a t t e r na n de c o 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v a l u ec h a n g e s: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u s t a i n ab i l i t yp l a n n i n g f o r t h e r a p i d l y u r-b a n i z i n g s u mm e rc a p i t a lo ft h eP h i l i p p i n e s[J].L a n d-s c a p e a n dU r b a nP l a n n i n g,2013,116(4):60-72. [6]贾科利,张俊华,马正亮,等.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沙漠化响应研究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0):98-103.[7]温玉玲,李红波,张小林,等.近30年来鄱阳湖环湖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 42(7):501-510.[8]王家慧,梁亮,黄婷,等.徐州市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6):113-120 [9]赵文斐,于占江,王让会,等.石家庄市P M2.5时空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0, 29(12):2404-2413.[10]束龙仓,王哲,袁亚杰,等.近40年三江平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J].水利学报,2021, 52(8):896-906.[11]刘永林,刘属灵,吴梅,等.西南典型 退耕还林 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中硒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711第1期周振宏,等: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环境科学,2022,43(6):3262-3268.[12]胡荣明,孙妍,史晓亮,等.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22,38(3):346-355. [13]盖兆雪,陈旭菲,杜国明,等.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三生空间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驱动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2,36(1):116-123.[14]鲁帆,夏莲.皖江城市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动态关系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7,25(5):97-102.[15]孙雷,崔育宝,刘桂建.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2(5):50-59.[16]韩会然,焦华富,李俊峰,等.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 31(3):384-389.[17]周振宏,刘东义,朱庆山,等.芜湖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预测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6(10): 101-106.[18]方创琳,高倩,张小雷,等.城市群扩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49(9):1413-1424. [19]张杨,刘艳芳,顾渐萍,等.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10):1280-1285.[20]李晓文,方创琳,黄金川,等.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 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3(3):280-290.[21]罗刚,廖和平,李强,等.基于 三生空间 的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0(4):105-113.[22]杨清可,段学军,王磊,等.基于 三生空间 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 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8,38(1):97-106.[23]王耕,吴伟.基于G I S格网技术的流域生态安全可视化评价[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5):667-672. [24]苑韶峰,唐奕钰,申屠楚宁.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基于长江经济带127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9,39(9):174-181.As t u d y o n l a n du s e c h a n g e a n d i t s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f f e c ti n W a n j i a n g U r b a nB e l t i n r e c e n t20y e a r sZ H O UZ h e n h o n g,Z H O U M i n,L I U D o n g y i,HU Q i,T A N G W e i h o n g,WA N GS h i q i(C o l l e g e o fF o r e s t r y a n d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h u i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230036,H e f e i,A n h u i,P R C)A b s t r a c t: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r e g i o n a l l a n du s e c h a n g e 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c a n p r o-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r e g i o n a l l a n du s es t r u c t u r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T a k i n g W a n j i a n g U r b a nB e l t a sa ne x a m p l e,b a s e do nt h e l a n du s ed a t as e t so f2000,2010a n d2020,t h e l a n du s e t r a n s f e rm a t r i xm o d e lw a s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s p a t i a l-t e m p o r a l c h a n g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 a n du s e i n t h i s a r e a.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f f e c t s o f l a n d u s e c h a n g ew e r e e x p l o r e d b y c o m b i n i n g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q u a l i t y i n d e x,g r i dc e l l 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i b u t i o nr a t e o f l a n du s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T h e 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1)T h e t r a n s f e ro f l a n du s e i n W a n j i a n g U r b a nB e l t w a sm a i n l y t h em u t u a l t r a n s f e r b e t w e e n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a n d f o r e s t,w i t h t h e t r a n s f e r a r e ao f1491.86k m2 a n d1589.20k m2,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n d t h e o c c u p a t i o no fm a n-m a d e l a n d s u r f a c e,w i t ha t o t a l o f2650.33k m2 t r a n s f e r r e d.(2)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v a l u e o f f o r e s t i nW a n j i a n gC i t y B e l t i s t h e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w i t h t h e h i g h e s t v a l u e o f55.29%.T h e c h a n g e o fm a n-m a d e l a n dh a s a g r e a t i m p a c t o n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v a l u e o f t h i s a r e a,a n d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v a l u e i s28.20%.(3)T h e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 i n d e xo fW a n j i a n g C i t y B e l tw a s s t a b l e a t0.4299~0.4360,s h o w i n g ad o w n w a r dt r e n d,a n dt h e r e g i o n a l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 i n d e xs h o w e d a s p a t i a l p a t t e r no f h i g h e r i n t h e s o u t h a n d l o w e r i n t h e n o r t h .(4)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t o f o r e s t a n d g r a s s l a n d i s t h em a i n r e a s o n f o r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o f f o r e s t t o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a n d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t o a r t i f i c i a l s u r f a c e a r e t h em a i n r e a s o n s f o r t h e 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K e y w o r d s:l a n du s ec h a n g e;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e f f e c t;r e g i o n a l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 i n d e x; W a n j i a n g C i t y B e l t811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及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及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赵 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收稿日期:2020-09-12基金项目: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校级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20KYR10)作者简介:赵 奎(1990—),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①笔者根据2010—2019年《安徽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整理得到。
摘要: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基础上,运用熵值法、Moore值法、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GMM检验等方法对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及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指数、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布局没有实现同步发展,两者的耦合协调性水平由中度失调向初级协调演变,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型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大于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从产城融合视角可以实现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互动机制中图分类号:F26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18(2021)02-0021-09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的结构性减速对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经济新常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因发生了深刻变化,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而产业结构动态调整会引发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组和集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提高,夯实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最终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城镇化以经济发展为前提,是释放经济内需的重要载体。
实践证明,传统城镇化道路所带来的人地关系不匹配、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承载力下降、城乡不协调等诸多问题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皖江城市带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皖江城市带 8 安徽省 2 驱动因子 1 长三角 1 轴-辐理论 1 趋势预测 1 评价 1 能源足迹 1 经济联系 1 竞争格局 1 空间结构模式 1 空间结构 1 空间构建 1 科技创新效率 1 碳储量 1 相似系数 1 皖江示范区 1 物流节点 1 物流网络 1 测度 1 时空演化 1 旅游节点 1 旅游经济影响力 1 旅游经济圈 1 旅游地系统 1 支柱产业 1 技术研究开发 1 技术应用与改造 1 引力模型 1 开发轴线 1 外商直接投资(fdi) 1 城市间关系 1 场强 1 地缘经济关系 1 协调发展 1 协同共生 1 区域联系 1 动态变化 1 创新效率 1 农作物 1 公路客流 1 低碳经济 1 产业转移 1 产业结构 1 两阶段链 1 专业化系数 1 spatio - temporal evolution 1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1 competition pattern 1 "点-轴"理论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013年 科研热词 皖江城市带 空间自相关 县域经济 问题 长江中游经济带 聚类分析 结构特征 经济重心 空间变异函数 碳排放强度 演化 标准差椭圆 时空演变 对策 实施影响评估 安徽省 安徽 城市化水平 地域差异 因子分析 区域规划 区域经济差异 农业碳源 农业碳排放 克里格插值 低碳城市 推荐指数 4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皖江城市带简介
皖江城市带简介(2009-8-11 作为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字号”的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记者了解到,示范区已经由早期的9 个市扩容了,除了原先涵盖在内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新增加了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 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
)成员市:9 个。
由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9 市组成。
数据:面积5.6 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2254.5 亿元,占全省的41.9%。
目标:建成临江产业密集带、沿江城镇密集带,到2010 年,沿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 元,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 元。
开放促开发加速融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最大的特点是与长三角的紧密关系。
“无缝对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的人们喜欢这样描绘他们与长三角的关系。
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东向发展”战略为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
“沿江地区无论从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看,都是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发挥对全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表示。
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
“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
2006 年8 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全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
”而在皖江示范区规划中,把省会合肥纳入其中,并作为增长极发挥带动作用,是这次规划的一大亮点。
这就突破了2006年中央10 号文件对皖江城市带的范围定义,可称为“新皖江”。
外商直接投资对皖江城市带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皖江城市带面板数据研究
本 文 研 究 外 资 的进 入 是 否 对 皖 江 城 市 带 带 来 经 济 和
皖江 区域 经济
《 陵 棚 院; )02年第 2 瓠 21 期
外商直接投资对皖江城市带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
基于皖江城 市带面板数据研 究
乔 慧超
( 徽 财 经 大 学 ,安 徽 安 蚌埠 2 30 3 0 0)
摘
要: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迄今为止国务院批复的全 国唯一一个 以产 业转移为主题 的示范区,外资的
承 接 产 业 转 移 示 范 区 规 划 》 安 徽 皖 江 城 市 带 包 括 合 。 肥、 湖、 芜 马鞍 山 、 陵 、 庆 、 州 、 州 、 城 八 个 地 铜 安 池 滁 宣 级市 , 以及 巢 湖 市 ( 级 ) 六 安 市 的金 安 区和 舒 城 县 承 县 、
C v s 1 7 1 对 澳 大 利 亚 制 造 业 研 究 翻、 lb r n a e f9 4 G o ema f9 9 1 7 1对 加 拿 大 制 造 业 的 研 究 问、 lms S BtS 1 8 ) 、 lmsr m&W of( 9 4) 对 墨 西 哥 制 造 业 的 l 19 网
能力形成的主要 因素。尽管人力资本制约 了皖江城市带的技术进步 , 但是 F I D 与人力资本相结合, 促进 了皖江城
市带 的技术 进步 。皖 江城 市 带 F I D 并没 有通 过本土 的研 发资 本投 入 实现 技术 外溢 效应 。 关 键词 : 江城 市 带 ; 商直 接 投 资 ; 出效应 ; 皖 外 溢 研发
研 究 ,均 支 持 正 向 溢 出 效 应 明显 存 在 的 结 论 。 然 而 ,
接 产 业 转 移 示 范 区 建 设 纳 入 国 家 发 展 战 略 。 这 是 迄 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价格规范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5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风险管理 1 长期规划 1 调查问卷 1 行政许可 1 行政垄断 1 经济发展 1 社会冲突论 1 特征价格模型 1 特征价格指数 1 流动性过剩 1 期货套期保值 1 期货合约 1 政府规制 1 推广 1 房地产政策 1 房地产 1 平衡农产品消费性与资本性 1 市场调控 1 市场准入 1 实证分析 1 宏观调控 1 学生奶 1 套期保值有效性 1 套期保值业务 1 外资 1 土地流转 1 商贸流通 1 商品期货市场 1 商品住宅 1 发展策略 1 制度 1 农产品资本化 1 农产品价格传导 1 保障房 1 体育用地 1 会计处理方法 1 企业套期 1 企业会计准则 1 价格评估 1 价格指数 1 产权保护 1 交叉套期保值 1 两期链式更新法 1 三峡库区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科研热词 集体建设用地 粮食高产适用技术 粮食安全 粮食储备 科学发展观 社区森林 生物柴油 环境影响 激励机制 流转 民间资金价格 林地林木流转 易逝性高科技产品 新管制经济学 新农村建设 政策建议 成本会计协调 建议零售价 可持续生计 发展 反倾销 协调 制度供给 农民增收 农村 农产品 傈僳族 信息约束 会计举证 价格影响 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保护
科研热词 风险透视 集团采购 通货膨胀率 贸易壁垒 证券投资基金 规范分析 股价波动 网络购物 社会责任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电子商务 生态经济化 理论框架 特征价格法 有偿使用 数量 数字资源 排污权 指数 招标采购 房地产价格 实证分析 基金持股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单独采购 农业生产资料 公共投资腐败 传媒经济学理论体系 价格指数 价格 sa8000 c2c
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实证研究
找 决 策 控 制 权 转 移 是 具 备 控 制 权 而 不 具 备 知 识 信 息 的 董 事 会 和不 具 备 控 制 权 但 具 有 知 识 信 息 的 高 管 人 员 之 间 的 一 个 博 弈 过 程 。博 弈 双 方 有 两 种选 择 : 种 选 择 是 董 事 会 学 习管 一 理 知 识 .为 此 要 付 出 学 习成 本 和 经 营 不 专 业 造 成 的 自理 成 本 。另 一 种 选 择 是将 控 制 权 交 给 管 理 层 , 为此 将 要 产 生 由道 德 风 险 和 逆 向 选择 带 来 的代 理 成 木 。 由于 人 的 经济 理性 , 代 理成 本 会 不 断 上 升 . 自理 成 木 和 学 习成 木 会 不 断 下 降 。最 后 达 到 的 动 态 均 衡 是 几种 成本 之 和 最 小 点 , 为控 制 权 转 移 量 即
一
、
金 融 生 态环 境 评 价 指 标 体 系的 建 立
政府 行 为
金融 生 态 环 境 是 一 个 综 合 性 指标 。它 具有 属性 多 样 、 结 构 复 杂 的 特 性 , 观 、 面地 评 价 一 个 地 区 的金 融 生 态 环 境 . 客 全 关键是建立科学 、 观 、 客 有效 的金 融 生 态 环 境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定 期 限 内 。按 照 其 既 定 价 格 购 买 一 定 数 量 本 公 司 股 份 的
权利 . 利用股 票价格涨落 时对经理人员绩效 的度量作 用 , 再
来 对 他 们 进 行 长 期 激 励 。这 样 , 营 者 在 购 买 股 票 后 , 与 经 便
企 业 所 有 者 结 成 命 运 共 同体 .经 营 者 的 双 重 身 份 保 证 了 所
皖江城市带对房地产的影响
皖江城市带馈赠芜湖房地产三大商机?皖江城市带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这是包括开发商房地产市场商机在内的重大机遇,但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问:商机究竟在哪些地方?外来或者正在进入的发展商对此怎么看?据了解,皖江城市带战略,对于房地产开发商,将是百年一遇的发展商机。
谁能够率先把握皖江城市带的房地产商机?此外,外来的开发商巨头,会不会前仆后继?已经在芜湖深耕细作的房企,会不会在土地储备等,掀起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外地投资者、置业者对芜湖的期望值,是不是水涨船高?为此,笔者“上下求索”、左冲右突,竭尽全力,好不容易访问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之后——即在1月底到3月份之间“潜伏”或者正式进入芜湖的3位发展商代表。
他们为笔者提供了言之有据的详实、前瞻的商机解读和分析。
商机一:经济跨越式发展皖江战略领舞楼市升级换代安徽兆通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通置业),是皖江城市带战略公布之后,通过招拍挂方式进入芜湖市的第一个外来的开发商(浙江)。
我们不妨看看它的来龙去脉,该公司是第一个吃“皖江城市带战略”房地产商机“螃蟹”的开发商。
到3月初,安徽兆通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通置业)已经在芜湖市挂牌。
3月21日,兆通置业总经理许明业在芜湖市向透露,其位于芜湖市城东新区的地块,规划设计,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说起皖江城市带的房地产商机,许明业感慨万千。
据介绍,兆通置业进入芜湖,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结果。
许明业透露,兆通置业的总部在浙江省宁波余姚市(县级市),那里,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房地产开发也比较活跃,2009年下半年,该公司在宁波市拿了30亩地,每亩均价超过900万元——总计土地成本接近3亿元。
这个土地成本,对于一家成立时间不太长,尚处于“生长期”的小开发商而言,是有点残酷的。
志不在小的兆通置业一方面在本地做好项目,另一方面,决心“走出去”寻求发展空间。
兆通置业的目光投向了“国家战略”层面热捧的区域:锁定了“建设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区”的海南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广西区。
基于因子分析的皖江城市带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与分析
市 场规模及外资参 与等指标来评价我 国区域投 资 环境[ 。
本 文 创 新之 处在 于考 虑 了各 个评 价指 标之 间的 关 联 性和 协 调性 ,构 建 了较 为系 统 、科 学 、可行 的 评 价 城市 投 资环 境 的指标 体 系 ,为 以后 的研 究提供 了可 供借 鉴 的依据 :有针 对 性地 提 出 了若 干 改善投 资环 境 的建 议 。本文 的数据 来源 于2 0 1 1 的安徽 统计 年 鉴 以及各 市 统计局 官 方 网站 。
J o u r n a l o f UES T C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J u n . 2 0 1 3 , V o 1 . 1 5 , No . 3
J o u r n a l o f UES TC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J u n . 2 0 1 3 , V o 1 . 1 5 , No . 3
基 于 因子分析 的皖江城 市带城 市 投资环境 评价 与分析
口曹崇延 任 杰 [ 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 3 0 0 2 6 ]
有 能 建立 一个 科 学 的评价 指标 系 统 ,从而 致 使在指
复《 皖 江城 市 带承接 产业 转移 示 范 区规划 》( 以下 简 称 《 规划》 ) 。皖 江城 市 带承 接产 业 转移 示 范 区建 设 纳 入 国家 发展 战 略 ,这 是安 徽 乃至 中 国批 准设 立 的 首 个 国家 级承 接 产业 转移 示 范 区 。皖江 城 市带 承 接 产业 转 移示 范 区简称 “ 皖江 城市 带 ” ,主要 包括 宣城
安徽省皖江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评价
经济发 展 的下 一步规 划及 路径 选择 提供依据 。
l 皖江 城 市 综 合 经 济 竞 争 力 指标 体 系
综 合经 济竞争力 是 指一个 地 区国 民经 济在 国内
外竞 争 中表现 出来 的综 合 实力 的强 弱程 度 , 是 指 一
省 皖江 办共 同印发 了《 皖江 城市 带承 接 产业 转移 示
范 区考 核评价 实施细则 ( 试行 ) 》 ( 以下 简称《 细则 》 ) 。
带 承 接产业 转 移示 范 区 规划 》 , 自此 , 安 徽沿 江城 市 带 承接 产业转 移示范 区建设 纳 入 国家 发展 战略 。截
本 文 在参 考 《 细则 》 的基础 上 , 结合 综合 经 济竞 争力 指 标设计 的科 学性 、 目的性 和可操 作性 的原则 【 5 ] , 认
基础 。环境 发展不 仅能促 进城市 经济发 展和社会 发 展, 而且优 美 的 自然环境 是现代城 市追 求的 目标 , 更
是未 来城 市必须具 备 的条 件 。未 来城 市的竞争 力会 更 大程 度上 表 现为 环境 建设 和 发展 的竞 争 , 所 以城 市 环境 建设 和 发展 构成 了城 市 经 济实 力 、 对外 开放 程 度和社 会发展 竞争力 的物质基 础 。城市 只有拥有 了雄厚 的经济 实力 、 尽 可能地 吸引外 资 、 构 建稳定 和 谐 的社 会 环境 和优 美 的 自然环 境 , 才 能形 成 和增 强 城 市 的综 合经 济竞争力 。 因此 , 本文 将城市 综合经 济 竞 争力 划分 为经济实 力指标 、 对外 开放程 度指标 、 社 会 发 展指 标 和环境 发 展指 标 4个 一级 指 标 , 来 涵 盖
皖江城市带环境经济系统协调演化分析
会. 因此 , 皖江城市带环境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个重大战略问题 , 关系到其 自身及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
2 皖江城 市带环境 与经 济 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 系的建立
2 . 1 指 标 的选取
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包括环境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复杂大系统 , 各子系统又包含许多具体的分指标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4—0 9
Vo I . 36 No. 5 S e p .2 0 1 3
皖 江 城 市 带环 境 经 济 系统 协调 演化 分 析
王俊 兰 .Βιβλιοθήκη 方 凤 满 (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 游学 院,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3 )
摘
要: 可持 续发展 观要 求环境 与 经济协调 发展 , 以发挥 最 大 的综 合效 益 . 本 文 以皖 江城 市带 为研
第3 6卷 5期 2 0l 3 年 9 月
安徽 师 范大 学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A n h u i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协 调 发展 环境 滞后 型 阶段 .
关 键词 : 皖 江城 市带 ; 环 境 经济 系统 ; 协 调发展 中图分 类 号 : F 0 6 2 .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1 —2 4 4 3 ( 2 0 1 3 ) 0 5 —0 4 9 3—0 4
从世 界 工业 化进 程来 看 , 大多 数 国家 在 经济 增 长 的 同时 也 带来 了环 境 的极 大污 染 和破 坏 . 改 革 开 放 以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优势要素的识别与耦合
心 竞 争 力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而 区域 的 管 理 和 制 度 等 因 素 能 够 影 响 区域 面 对 企 业 的 多 变 需 求 进 行 快 速 反 映 的
能力 , 所 以成 为 了区域 吸 引企 业 , 承 接产 业转移 的关键
经济发展 。而优质 要素 除了包括 土地 、 劳动 力、 科 技 等 传 动 要 素 外 , 企 业 还 需 要 面 对 灵 活 多 变 的 市 场 而做 出
快速反 映 , 所 以管 理 制 度 、 企 业 战 略 等 已 经 成 为 企 业 核
( 2 0 0 9 ) 则 分 别 研 究 了增 强 企 业 核 心 竞争 力 的优 势 要 素 和 促 进 企 业 自主 品 牌 创 新 能 力 形 成 的 优 势 要 素 的 识 别 方式 ; 而 廖春 良等 ( 2 0 0 4 ) 则 研 究 了 制 造 企 业 竞 争 的 优
局, 从 而 帮 助 两 个 区 域 顺 利 转 移 和 承 接 适 当的 产 业 , 从
要 途 径 。但 由于 资 源 禀 赋 等 具 体 情 况 的 差 异 , 区域 进 行 产 业 转 移 时 必 须 考 虑 到 不 同 产 业 转 移 模 式 的 适 用 条 件 。准 确 判 断 自己 的优 势 要 素 , 才 能 选 择 出恰 当 的 产业 转移模 式 , 实 现 区域 内 部 和 外 部 优 势 要 素 的 有 效 耦 合 , 从而更好地承接产 业转移 , 借助外 部资源发展 。 皖 江城 市 带 全 称 是 皖 江 城 市 带 承 接 产 业 转 移 示 范 区, 主要 是承接 “ 长 三角 区域 ” 产 业 转 移 的 示 范 型 创 新
皖江城市带FDI影响因素分析
进行分阶段研究 , 认为传统要素如市场规模、 劳动力 成本 、 基础 设施 对 F D I 的影 响作 用 显 著 但 正 逐渐 下
降, 而市场 化 程度 、 集 聚效应 等新 因素 的影 响作 用 不 断加 强 " j 。段 娟 采 用 空 间 面 板 数 据 研 究 了 中 国 1 9 8 6— 2 0 0 9年 的 F D I 状况 , 得出 F D I 决定 因素 及 其
F DI 。
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因素的研究 中, R a s h m i 认 为经济基础对 F D I 有很大 的影响 J , B r e w e r 则论述 了政府 政策 对 F D I 的影 响 H J , 而N u n n e n k a m认 为 市
场 性 因素 是 吸 引 F D I的决 定 性 因 素 J 。张 炜 等 分 析 了制 度 因 素 对 中 国 F D I的影 响 J , 苏桔 芳、 胡1 3 东 基 于空 间 面板数 据模 型对 中国区域 F D I 决定 因素
占工业 总产 值 的 比重 作为 市场 化程度 的衡 量指标 。 ( 3 ) 市场开放度 ( O) : 开放 度 反 映 了 参 与 世 界 经 济 的程度 , 进 出 口额 度在 经济 总量 中的 比例越 高 ,
2010年十大热门区域规划及概念股-下载发财
2010年十大热门区域规划及概念股按:区域规划概念股已遍地开花,存在着阶段性调整的风险------------------------------------------------------------艾经纬张越2009年,国家相继批复了十余个区域振兴规划,区域经济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成为资本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0年以来,又有十个区域规划出台或即将出台,令人眼花缭乱。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对此进行了梳理。
1.皖江城市带获批时间:2010年1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地域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人口3058万人。
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
主要相关概念股:皖通高速(600012.SH)、芜湖港(600575.SH)、全柴动力(600218.SH)、安徽合力(600761.SH)、江淮汽车(600418.SH)、古井贡酒(000596.SZ)、海螺水泥(600585.SH)、美菱电器(000521.SZ)、合肥三洋(600983.SH)、皖维高新(600063.SH)。
2. 柴达木地区获批时间: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青海省政府编制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
地域范围:柴达木地区占地25.6万平方公里,土地大多为盐泽、戈壁等未开发利用地,是国内面积最大、唯一一个布局在藏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发展战略:发展包括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以钾资源开发为龙头的盐湖化工循环型产业,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金属产业,以配套盐湖资源开发为主导的油漆化工循环型产业,以配套盐湖资源开发为前提的煤炭综合利用产业,以及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六大主导产业体系。
皖江城市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性分析
皖江城市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性分析宋峰;黄蓓;宋马林;杨力【期刊名称】《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3)001【摘要】使用1991-2008年皖江城市带10个城市的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测算了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分析了各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趋势,并对经济增长趋同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结论为:90年代以来皖江城市带TFP年均增长率为9.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分析表明技术效率是皖江城市带TFP增长的主要动力.即各城市普遍存在着对发达地区的追赶效应,其中合肥和芜湖两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最强.对经济增长趋同性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发散作用,而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有收敛作用.【总页数】4页(P29-32)【作者】宋峰;黄蓓;宋马林;杨力【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蚌埠,233030;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蚌埠,233030;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蚌埠,233030;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相关文献】1.科技投入对区域性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对皖江城市带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J], 张翔;张志明2.经济新常态下皖江城市带的绿色GDP的发展——基于分析皖江城市带的现代服务业 [J], 郭靖;黄凯3.皖江城市带服务外包接包能力分析①--以皖江城市带高校为例 [J], 汪全报4.皖江城市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性分析 [J], 黄蓓;宋马林5.皖江城市带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杨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江城市带的股票价格指数设计一、编制皖江城市带股票指数的优势分析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
发改委表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结合《规划》的实施,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发改委还称,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
要根据《规划》的要求,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
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规划》要求,当地要围绕着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瞄准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迫切需要转移的产业,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工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综合各方分析,二级市场上将有7大板块受益于皖江规划。
1、交运板块率先受益“皖江城市带”东兴证券分析师周宁分析,相比此前的诸多区域规划,此次皖江城市带规划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性更强,在皖江城市带概念股中,交运板块将率先受益,同时有利于汽车、有色、家电、机械、建材等行业做强做大。
对接长三角据悉,皖江城市带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
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
皖江城市带的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最近区域。
目前,皖江城市带通往东部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这一区域距离长三角最远的城市安庆,到上海也只有3个多小时,随着宁安城际铁路、800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皖江城市带的交通条件,实现与长三角交通的网络化对接,让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
实际上,皖江城市带靠近长三角,这一带的人力和投资等成本不断上升,而皖江城市带相比则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已经初具规模,为皖江产业带的进一步承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交运板块受益明显东兴证券分析师周宁告诉记者,皖江城市带规划获批后,皖江城市带的区域经济活跃度提高,区域经济的繁荣,贸易的升温,旅游和商务活动等人员来往频繁,往往推动区域交通物流的繁荣。
按照此种逻辑,周宁认为交运板块将成为最先明显受益的板块。
芜湖港(600575)位于长江三角洲与长江中游地区的结合部,是安徽省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物资流通枢纽港,未来有望获得淮南矿业的铁运公司和物流公司的资产,皖江城市带获批,将显著提升芜湖港资产的盈利能力。
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皖通高速(600012)将直接受益,公司旗下的合宁高速、高界高速、宣广高速均处于该示范区核心地带。
按照中金的测算,这三条高速公路的路费收入占皖通高速总路费收入的84%。
皖江城市带规划获批,中金认为将对公司的基本面带来根本转变。
南京证券研究员包晓霞认为,合肥城建(002208)(002208)作为安徽省房地产龙头企业,项目分布在合肥及周边三线城市,推进城镇化进程最终将使房地产企业合肥城建(002208)受益。
中信证券(600030)(600030)的策略报告建议,一方面要关注可能受益行业发展和产业整合的上市公司,比如丰原生化(000930)(000930)、铜陵有色(000630)(000630)、丰乐种业(000713)(000713)、中鼎股份(000887)(000887)和安徽合力(600761)(600761),另一方面要关注受益区域发展带动和城市发展以及消费升级的上市公司,比如巢东股份(600318)(600318)、安徽水利(600502)(600502)、皖通高速、芜湖港、合肥城建等。
(中国证券报)2、装备制造业:该区域的特色产业全柴动力(600218):该公司是我国环保柴油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大量应用于各种联合收割机、大中型农业机械、水泵、抽水机等,其目前国内主要的大客户是汽车下乡政策最大受益者轻卡生产商福田汽车(600166)、东风汽车(600006)、江淮汽车(600418)等,汽车下乡政策将促使其未来订单和产量会进一步提高,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同时耕地留转政策的出台令我国农业即将全面走向机械化作业,对农机的需求大增,全柴动力(600218)同样作为农业机械直接受惠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具备两大受惠概念,给公司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后劲不容忽视。
二级市场上,该股前段时间平稳上涨,近期放量加速上涨,已连续拉出7根阳线,后市仍可关注。
安徽合力(600761):公司是国内叉车行业龙头,市场份额和产品质量居行业前列。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各种型号内燃叉车、电动叉车,以及液压件、桥箱、铸铁结构件等配件。
有数据显示,公司预计2009-201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93亿元、36.42亿元和43.69亿元,未来的出口及毛利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后市发展也值得期待。
二级市场上,该股近期表现也比较抢眼,上涨趋势良好,后市也可重点关注。
3、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发展迅速安凯客车(000868):公司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之一,其纯电动客车亮相比利时车展,将有希望打开欧盟市场,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的增长。
公司的纯电动客车还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用车。
目前拥有“安凯”商标使用权和“星凯龙”商标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年产各类“安凯”、“星凯龙”品牌客车9000辆的设计生产能力,公司现有11条柔性生产线平均长茺在272米以上,是国内目前最长的客车装配线。
二级市场上,该股经过前段时间的快速上涨,近期有休息、调整的迹象,星马汽车(600375):公司主营业务为多系列散装水泥车、混凝土搅拌车及混凝土泵车等专用汽车、汽车配件的生产与销售,是国内最大的罐式专用汽车生产企业。
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实施,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市政工程(地铁、城市道路等)以及小城镇建设拉动了工程机械的需求。
同时,国家提出的“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品混凝土及保护环境的产业政策逐步落实,推动了混凝土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级市场上,该股经历了前期的快速上涨之后,近期处于高位盘整阶段,其后市表现仍值得期待。
江淮汽车(600418):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轻型客车专用底盘生产基地,在客车底盘市场的占有率已连续十年蝉联行业首位,其显著的行业龙头地位又将塑造其蓝筹股的风范。
公司年汽车生产能力12万辆,龙头地位十分稳固。
作为向中高档自主品牌轿车进军的轿车企业,公司将得到较多的国家政策优惠,发展潜力具大。
二级市场上,在目前大盘宽幅震荡之际,该股优良的基本面以及较低市盈率都成为资金的青睐对象,公司长期为众多QFII、社保基金以及投资基金等实力机构基金重仓持有,前景较广阔。
技术上该股近期有启动的迹象,后市建议重点关注。
4、建材行业:占国内市场份额较高国通管业(600444):公司是国内塑料管材第二大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波纹管生产企业,年产能达10万吨(其中波纹管达8万吨),产品主要销往华东、西北、华北市场。
到2010年,在全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建筑排水管道80%采用塑料管,城市排水管道塑料管使用量达到30%,建筑给水、热水供应和供暖管道75%采用塑料管,城市供水管70%采用塑料管,村镇供水管道80%采用塑料管,城市燃气塑料管的应用量达到40%,电线护套管道90%采用塑料管。
国内市场对塑料管材的需求量可能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这将会给该公司带来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级市场上,该股近期N形走势较明显,投资者可进行波段操作。
海螺水泥(600585):公司目前为华东、华南最大的水泥生产商,是所在区域水泥市场的领跑者,区域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吧)较强。
同时,公司是国内能耗较低的水泥生产企业。
明年东部区域房地产投资和基建项目的回暖,将带动行业的景气度的大幅提供,海螺水泥(600585)作为个该区域的龙头将会充分受益。
而海螺水泥(600585)目前正积极进军的西部区域,在国家基建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虽然面临产能扩张过快的压力景气度将有所下滑,但是预期仍会保持比较高的盈利水平。
二级市场上,该股虽然近期盘整了较长时间,但其良好的基本面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海螺型材(000619):公司是科技部确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中高塑料型材、板材、门窗的生产、销售以及科研开发,主要产品包括塑钢门窗异型材、彩色异型材、双色、全色、木纹挤型材以及塑料栅栏、卷帘窗、百叶窗等装饰异型材。
目前在安徽芜湖、河北唐山、浙江宁波、广东英德四地建有生产基地,市场网络健全,覆盖了除西以外的所有省市。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海螺型材(000619)已成为国内塑料型材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以产销量计算,在国内、国际塑料型材行业多年稳居首位。
二级市场上,该股虽然近期有所调整,但中长期仍然处于上升通道,后市仍值得关注。
5、家电行业:国内知名度较高美菱电器(000521):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为电冰箱的生产和销售,现工业生产具有年产200万台电冰箱(柜)、5万台深冷冰箱的生产能力。
长虹入主后公司凭借良好质量、健全网络和优质服务等优势,成功中标成为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家电下乡”指定品牌,目前是安徽省家电下乡中标最多的企业。
其与澳大利亚公司合作生产原状型吧台式冰箱,项目涉及医疗等多个传统冰箱无法应用的领域和技术,将会给公司今后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二级市场上,该股从2008年11月启动以来,一直沿5日、10日、30日均线攀升,出现了两波较大的涨幅,目前仍然处于上升通道内,后市仍可关注。
合肥三洋(600983):公司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由于公司地处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城市密集、是最具潜力的家电产品尤其是中高档家电产品消费市场,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由于其产品定位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因此受原材料涨价冲击较小,而且公司产品的利润空间较大。
近年来,公司对滚筒洗衣机的市场开拓、市场促销力度的加大,未来有望继续稳步发展。
二级市场上,该股经历了前期快速上涨,近期也是高位盘整,目前仍可关注其后期走势。
6、能源矿产业:具有天然优势安徽水利(600502):公司已成为安徽省水利系统和建设系统的龙头企业,拥有10.5万千瓦的小水电资源,同时利用工程总承包置换土地的优势,积极涉足房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