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小学美术课堂“流行用语”的反思
小学美术听课反思
小学美术听课反思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美术课。
每当听到要上美术课,我的心情就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美术课让我发现了自己的艺术天赋,并且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然而,回顾起小学的美术课程,我发现了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认为美术课在小学阶段过于注重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不仅仅是学习如何绘画和描绘事物的准确性,更应该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表达个性的艺术。
然而,在我上小学的美术课上,老师经常强调要画出准确的线条和颜色,而缺少了对想象力和独特性的培养。
这让我感觉到美术只是在追求技巧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每个学生独特的表达方式。
其次,美术课的评价方式也需要反思和改进。
在小学的美术课上,老师往往只注重作品的外观和技巧,而忽略了作品背后的创意和情感表达。
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空间,使学生只关注于如何完美地呈现作品,而不是关注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因此,我认为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不仅局限于作品本身的外观。
此外,美术课的内容也需要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在小学阶段,美术课程往往只有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
虽然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但是缺少了对其他艺术形式的了解和探索。
学校应该引入更多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感受和理解艺术。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培养多元化的审美眼光。
最后,美术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关怀。
美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应该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类文化的理解和反思。
在小学的美术课上,老师往往只注重教学内容本身,而忽略了与学生分享艺术知识和情感的重要性。
我认为学校应该鼓励美术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从艺术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启迪。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课程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美术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改变评价方式以关注学生的表达和情感,丰富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多元化审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关怀。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传达知识的工具,更是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参与的关键。
以下将从教学语言的应用和思考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上使用和运用语言。
一、教学语言的应用1. 清晰明了的表达教师在语言上需要注意措辞和表达的清晰明了,避免使用难懂或晦涩的语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所要讲授的知识,使学生快速听懂理解。
2. 热情洋溢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保持热情的态度,用充满激情的语言传递爱美术、爱生活的精神,用良好的情绪来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愉悦、激动。
3. 发问引导的语言发问是小学美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理的提问可以很好地触发学生的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问题也要设计得合理,并按时驱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4. 成功鼓励的语言成功鼓励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方法。
在艺术教育中,也应强调提升学生的自信、自信心和肯定自己的努力。
教师应该注意发现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优势和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的创造,更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5. 实践指导的语言例如,利用比较、举例、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工具,可清晰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艺术作品与修炼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实践指导也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艺术的魅力。
二、教学语言的思考1. 语言设计的差异化思考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运用不同的语言设计策略,例如,对于成就低的学生需要温和、耐心、详细的解释,对于成就高的学生则要求开放性问答,深入分析并启发创新思考。
2. 知识延伸的思考在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时候,应该将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产生关联,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讲授绘画时应该提到水彩画,彩铅画,素描等其他绘画种类;绘画点线面结构时可以涉及到建筑、雕塑等立体造型。
3. 多元文化的思考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一个秉持开放、多元性的空间。
新课程小学美术课的误区及对策
学生综合社会 实践基地 负责人 。12 6 240 )
20 0 6年第 2期
维普资讯
' ‘ ~ ■’‘ ● , ● ,:,I ; ,. ’ ■ k
A
J = u i 'iEt o T F :e 日 e ● ・, r -,i l i - I
误 区一 : 过度强调人文精神的感受
仿其 中 的人 物表情 和动作 ,可是学生 表现沉 闷 , 课 堂上居然一度 出现 了沉寂 。之后 , 师 又分 小组就 教 搜集的资料展 开讨论 , 最后还 请 出了非洲历 史上 的
具有代表性 的人物让 学生认 识 。从 表面 上来 看 , 课
美术 作为人类文 化最早 最重要 的载体之 一 , 始 终闪耀着人文精 神的光芒 。 美 术新课 程标准》 《 第一
问需要与 否。不分对象如何 ,一味的追求使用多媒 体 . 或 制 作 大 量 的 Fah 画 , 或 制 作 精 美 的 ls 动 P o so 背景 ,有 的甚 至整节课全 由多媒体制作 的 ht hp o 画面构成 。 一时间 ,无多媒体不成课” “ 几成风尚。 一
一
文内涵感染学 生 。在课堂 教学 中 。 他们 积极带领 学 生去阅读文学 、 赏听音乐 、 品味绘 画 、 观摩 影视佳 作 等等 , 可谓是 为体现课 改理念 , 十八 般武艺 , 一一 呈
子, 而孩子 的世界本应是充 满“ ” 的 , 稚 趣 应该站在孩 现。一位教 师在教学五年级 《 非洲 雕刻》 一课 时 , 请 子的立场 , 来考虑他们 的年龄特点 和认知 习惯 , 因人 ¥ 《 { F ¨ 戤托 ≯ # . } H I 《 _ ¨ 学生先通过大 屏幕 了解非 洲 的风 土人情 、 文化 艺术 l 而宜地进行人文 内涵 的渗透 ,使学I 蕾 m _| l 》 誊 开 习从课堂上就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小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场所,而教学语言的使用与运用对于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探讨如何利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当学生在画画时,老师可以用“你的画面很有创意,非常独特”、“你的色彩搭配很有个性”等语言来表扬学生,让学生在受到鼓励的深入思考自己的作品,激发创作的动力。
教师要避免使用过于苛刻的批评语言,尽量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学生,并给予积极的鼓励。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要注意简洁明了,注重指导性。
在给学生讲授美术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
在讲解绘画构图时,可以用“构图要突出主题,掌握画面的整体平衡”等语言来引导学生。
教师还应该注重指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比如“大家看看这幅画,作者用了哪些颜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你们觉得画中的人物在想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等,通过这些问题性语言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需要注重情感和情境的塑造。
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通过语言塑造情感和情境,使课堂氛围更具艺术氛围和浪漫情感。
在讲解名家画作时,可以用“当我们走进这幅画作里,仿佛置身于画面中一样,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等语言来带领学生,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之美。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教师也可以用一些情感性的语言,如“你们可以想象自己是画中的人物,描绘一下你的内心世界”、“尽情挥洒你的想象力和情感”等,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需要注重多元化,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通用9篇)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通用9篇)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篇1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意识到课改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下面就谈一下我的感受: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
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小学美术课课后反思
一教学反思: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教学反思:学生开放、多样的思维与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3、教学反思:当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
4、教学反思: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
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这一点在课堂中还体现不够,今后应多实践。
5、教学反思:天气有点冷,因此虽然在课前进行了一番动员,但到上课时需要大家把自己的脚露出来“亮亮相”时,虽再三设法鼓励,仍仅有三四名学生能够配合,游戏用脚写自己名字时仅有两名学生能够参与。
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来这节课定为写生课,只好临时进行调整,使用课前准备的资料图片,这样才使得这节课较为顺利地进行下去。
我想这也许是备课中对学生的“高估”吧。
关于小学美术教的学反思(二篇)
关于小学美术教的学反思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并从中进行了反思。
下面是我的学反思,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借鉴和改进。
首先,我反思到自己对美术教学内容的把握上。
以前我认为美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画画,于是我把重点放在了技巧和作品上。
然而,随着学生的年级增长,教学内容也应该相应变化。
我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引导他们探索和发现艺术的本质和表现形式。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画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美感和创造力。
其次,我反思到自己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把握上。
我过去常常只注重整体教学的过程与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只要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引导,他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美术表达方式。
因此,我需要更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关注他们的作品和表现,积极鼓励他们的优点,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高不足之处。
另外,我反思到自己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上。
以前我的教学资源主要来自于教材和课堂讲解,没有更多地利用网络和其他艺术资源。
现在我认识到,互联网是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的宝藏。
我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艺术家的作品,给学生展示和参考。
此外,我还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的美术馆和画廊等实地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近距离地欣赏艺术品,增强他们的创作灵感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自己更加倾向于传统的教师讲解式教学,而缺乏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指导和讲解。
因此,我需要更多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激发创意。
同时,我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审美思考和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反思到自己对美术评价的不足。
以前我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基于技巧和外表的表现,忽视了学生的创意和表达。
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也缺乏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美术知识,提高绘画技能。
本文将就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进行探讨。
1. 清晰明了的语言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需要使用清晰明了的语言来传达美术知识。
不同于其他学科,美术是一门重视感知和表达能力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讲解美术知识时,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晦涩的词汇,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并掌握知识。
2. 鼓励性的语言在美术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充满鼓励和肯定的。
学生在学习绘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而艺术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和实践的过程。
教师应该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3. 启发性的语言美术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讲解案例、分享艺术作品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艺术中找到灵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 多元化的语言美术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多元化的。
不仅仅是口头语言,还应该包括图像、示范、范例等多种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实地观摩、示范绘画技巧等方式来丰富教学语言,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
1. 如何在语言中注入情感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艺术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而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作热情。
教师在使用语言时,要能够表达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心,引导学生用心去感知、表达、创造。
2. 如何在语言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语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讲解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品味,用专业的语言解读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特点,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引导他们从观察中得到启发。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引言:美术课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反思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反思,以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思考。
一、教学目标1.1 追求多样性的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摒弃过分追求成果的倾向,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提供各种材料和创作机会,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思维方式。
1.2 强调实用性的教学目标除了追求艺术性的培养,我们还应该注重实用性的教学。
例如,通过学习书法和手工制作等技能,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美术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如布置教室、设计海报等。
1.3 个体差异的教学目标每个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不同,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我们不应过分强调比较和竞争,而应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人进步和成长。
二、教学内容2.1 全面的美术知识小学美术课程应该全面涵盖各个领域的美术知识,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通过开展主题性的活动和项目,学生可以接触到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2.2 创新和时尚的内容当前社会正在不断进步和变化,我们应该将时尚和创新元素融入美术课堂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可以引入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和技法,以及新兴的数字艺术形式,让学生体验到美术的多样性和前沿性。
2.3 融入跨学科的内容美术课堂与其他学科有着天然的互补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相关的美术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能力。
例如,通过绘制植物、建筑物等,学生可以加深对生物学和建筑学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3.1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美术课堂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和互动的环境。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供意见,并鼓励他们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小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场所,而教学语言的使用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教学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
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应该注重情感化的语言运用。
美术教学的特点是直观性和感性,而情感是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的重要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来描述艺术作品,如“这幅画的色彩饱满,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一样绚丽多彩”,“这副作品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好像在向我们述说一场动人的故事”。
这样的语言描述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加深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还应该注重启发性的语言运用。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启发性语言的运用对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如“你们觉得这个画面还可以怎样设计呢?”、“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角度换个视角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和发现的欲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还要注重肯定性的语言运用。
肯定性的语言能够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肯定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如“你的作品画得很出色,色彩搭配得很巧妙”,“你的构图设计得非常好,很有创意”。
这样的肯定性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到受到鼓励和认可,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以上几种语言的使用方式外,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还应该注重自然语言的运用。
自然语言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真实、生活化的语言,与学生进行真诚、自然的交流。
小学美术教学的反思与总结
小学美术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在小学教育中,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挑战。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我对小学美术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学理念的反思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有时会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我逐渐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画一幅画或掌握某种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尝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有趣的艺术故事、艺术家的生平,或者让学生参与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美术创作活动,如设计自己的书包、制作贺卡等。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1、示范教学在过去的示范教学中,我有时会过于详细和具体,导致学生在模仿时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现在,我会在示范时适当保留一些空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示范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
例如,在教学生画人物时,我会先画出基本的轮廓,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人物的表情、服装和动作。
2、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时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有时小组讨论过于热烈,偏离了主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后续的教学中会更加注重小组的组建和分工,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并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督,确保讨论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3、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开始尝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等。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能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反思1、教材的运用在教学中,我发现教材中的内容有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美术课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喜爱的一门课程之一,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而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学语言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使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教学语言的使用对学生的影响教学语言是美术课堂中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的使用,老师可以向学生传递知识、启发思维、激发情感。
正确的教学语言使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和消化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而错误的教学语言使用则可能使学生对美术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语言的使用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语言使用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联想,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帮助他们形成艺术表达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绘画风景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风景的特点和美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表达欲望。
2.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教学语言的使用应该是具体的、生动的,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感和表现力,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找到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温柔、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色彩的搭配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学语言的使用还应该渗透审美情感的培养,教师应该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美感和情感。
通过语言的引导,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感受和欣赏美。
二、教学语言的使用策略与方法1. 多用形象性的语言在美术课堂上,教学语言的使用应该尽量使用形象性的语言,避免抽象和空洞的词语。
教师在引导学生绘画动物的时候,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和姿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动物形态的表现。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近年来,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美术教学既关注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又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美术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造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艺术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可以通过讲解经典艺术作品、参观美术展览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并在创作中进行融合与创新。
其次,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和展示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创作材料和媒介,如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和想象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美的悦觉和表达个性。
另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讲解与解读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史和艺术流派,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感受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各类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除此之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也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释放。
在教学中,要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和体验。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有效表达和释放。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艺术素养、创造力、想象力、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并在创作中进行融合与创新。
通过多种艺术媒介和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和想象力。
并且,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通过讲解与解读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感受力。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
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而,在我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觉得自己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经常采用统一的主题和作品,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受到限制。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尝试引入更多样化的主题和作品,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应该是主体,他们应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我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另外,我认识到自己在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的不足。
美术课堂应该是一个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地方,而不是仅仅要求他们模仿和复制。
我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并引导他们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
在教学方法上,我也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我常常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直接讲解和示范。
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的学习需求。
因此,我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项目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此外,我还需要反思自己在学生评价和反馈方面的不足。
在美术课堂上,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应该注重对学生作品的鼓励和肯定,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在资源利用方面,我认识到自己需要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美术素材和工具,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我应该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需要反思和改进自己在课堂组织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常常处于创作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
我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流程,以确保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安全。
此外,我还应该提供合适的时间和空间,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
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与思考摘要美术教学不同于其它的文字语言类教学,它的教学性质注定了课堂学习的创造性、互动性。
当代小学生都是具有新思想和独立意识的孩子,他们喜欢幽默简短的语言,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注意改变语言方式,使用具有吸引力的语言进行授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学语言教育智慧1以趣味性的语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提升教学的语言的影响力,优化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语言开展授课工作。
在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和全部过程,语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老师需要通过语言进行课堂组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实际教学中,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各种有趣的提问方式,让学生们对问题产生兴趣,进而主动的展开思考,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问中,教师要主动拉近师生关系,注重教学活动进行中教师和学生之问的互动交流,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观能动性。
在语言的使用上,要注意保持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尽量不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下风位置,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要保证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维持者和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
例如,在课堂中,老师在完成提问之后,以一句“正确答案是什么呢?老师也不知道,我们大家一起来寻找答案,看看是老师先找出答案,还是同学们先找出答案”结束提问,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学生迅速的进入了讨论和思考,孩子们认为谁先解答出问题,则说明自己比老师还要厉害,这就让问题的解答变成了一个展现自我能力,以获得荣誉感和成就感的过程,学生也就更加积极。
2注意精简和提炼语言,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在实际的授课中,课堂伊始,老师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花费了很多时间,甚至连教师自身都难以从引导话题中解放出来,要想将学生从热烈的题外讨论中拉回来,则需要使用更多的时间。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使用简练的语言,语言剪短而不单调,既能够做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将话题扯的太远,注意控制时间。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发展美术教学反思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发展美术教学反思丰富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发展美术教学反思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使学生接受更完整、更全面的教育。
语言表达在学生个体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有机渗透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和心态下,利用美术创作宣泄情感、交流思想、开启心智,同时刺激其语言机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利用听觉感官,激发学生原创灵性和语言兴趣培养学生有益的倾听,是发展学生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奇的心理特征,利用听故事、童谣、猜谜预计清晰的讲解,调动学生听觉感官,让学生学会听,听的懂,听的准确,在激发学生原创灵性的同时,激发学生语言兴趣。
如教授《美丽的印纹》一课,我先播放童谣《雪地里的小画家》,让学生认真听,并告诉老师这首童谣的内容。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鸭画枫叶,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听着听着,学生不自觉的跟着有声有色的说起来。
在听的过程中,不但能发展学生的听觉感官,加强对语言声音的结构分析,而且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他们在创作中跃跃欲试……此外,在手工制作中,我通过清晰的讲解、演示,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明白了“开始”、“其次”、“接着”、“最后”等顺序词语。
二、众说纷纭,扩展思维,提高学生口语发展小学生想象丰富,创新意识播发。
课堂上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教师所设置的情景,激活学生表现欲和创作冲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说”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同时提高他们语言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课程小学美术课堂“流行用语”的反思
丽泽小学
张金娜
对新课程小学美术课堂“流行用语”的反思
张金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段深入,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教学理念正在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
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一线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多元思考、自由表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表现方式来参与美术学习,由此产生了不少的新课程环境下的美术课堂“流行用语”,这些流行用语的产生意味着美术教育人本主义的急切回归和学习方式的拓宽,同时也是对学生个体和个性的一种尊重,但是细细品位其中的一些做法,有许多地方值得我深深的反思。
一、小学美术课堂“流行用语”片段与反思。
[流行语一]:“看了这些作品你想到什么了呢?一起来小组交流一下吧!”相应现象:教师话音刚落,学生齐刷刷地或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你一言我一语,人生鼎沸,眉飞色舞,学生交流场面极为热闹,授课教师则频频点头,甚为满意,然后是小组汇报,说的头头是道,然后是一番热情洋溢的教师点评,听课者也觉得学生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合作意识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样的合作交流真的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体现了合作的理念了吗?合作交流在这里体现了多大的价值呢?事实上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观念上的偏失和做法上的误区:反思一:教师开展课堂
教学对培养独立与倡导合作两个观念怎样把握合适?独立精神与合作精神都是良好的人际品质,独立思考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良好途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既有“独立”又有“合作”,“独立”中有“合作”,“合作”中体现“独立”,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上做出正确的分配,一个对学生没有什么挑战性可言的教学目标,能独立完成达成目标的还有“合作交流”的必要吗?
反思二: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把握关注学生整体和个体的关系恰当?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机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但小学生由于受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合作交流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真合作,学困生大多成为听众,参与美术活动机会少,长此以往更令部分学困生失去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而教师在评价时也更注重对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
那么,这种流于形式又忽视个体关注的合作学习真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又何在呢?启示: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时,既要对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更要加强合作技能技巧指导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对学生实行异质分组,并确定有价值的合作内容,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在具体实施时更要加强监督引导,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唯有如此,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会有较积极的反映,合作学习才能显示出对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
[流行语二]:“看完可这幅作品,你还能有更奇妙的想法吗?”相应现象:教师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见仁见智,各种奇思妙想如泉而涌,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点头致意,或连声夸奖,对学生的种种设想不深究、听之任之。
反思一:学生的回答精彩而丰富,教师能不能多一些点睛之笔呢?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问题的提出,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回答呈现了不同层次、角度的思维层次,为美术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起了推动的作用,但是教师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拨,缺乏点睛之笔,给人的感觉如蜻蜓点水,抓不住挖掘和进一步引导的切入点。
反思二:学生想象力稍加激发,美术表现活动立即开展合适吗?这种提问虽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成为深入挖掘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并没有紧跟而上,往往思维引导至此嘎然而止,教师急切地让学生进行美术表现活动,完成学生从语言到美术作品的转化,教学环节之间缺乏自然和合理的衔接过渡。
启示:教师应当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处理,并抓住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深入激发,使学生的形象能力既具有发散性又能体现出完整性和集中性,从而形成更为鲜明的思维图象,促进学生的美术表现欲望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有力地避免学生“奇思妙想一箩筐,动起手来却摸不着头脑”的局面,同时,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有机的结合,节奏有快有慢、有收有放,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在美术活动中释放自己的情感,避免不必要的教学资源的浪费。
[流行语三]“你想用什么材料表现就用什么材料表现,你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表现”相应现象: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实现同一教学目标,有的说我喜欢用彩色笔来画,有的说我喜欢用剪刀来剪,有的说我喜欢撕纸贴画------,最后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实施教学。
反思一:这种“学习超市”式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美术教材中可以随意采用吗?表面上看,教师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和媒材参与美术活动,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里我们且不说在同一课教学中教师尊重了多数学生的意见实施教学,是否违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原则,难道这种自选媒材、自选表现方式的“学习超市”式的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可以广为使用吗?新教材中对美术活动按照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各有侧重之处,形式和内容形成了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过分放手实施“学习超市式”教学,势必造成学生在美术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上时间和空间的错位与重复。
反思二:教师设置“学习超市”,学生的主体性能在课堂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吗?教师真的让学生想用什么材料表现就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想用什么方法表现就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吗?事实上,无论在教学客观条件上,还是教师的主观意识上都没有真正得到实施。
教师往往是“虚晃一枪”,“真主意,假商量”而已,况且学生根本没有选择媒材的充裕条件,最后教师还是赶着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陷阱”中跳。
启示:这不是真正的自主选择,
要体现自主性,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主体性,而是教师观念、内心深处的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凡是都有适用性,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和设想,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的目标进行筛选。
二.“流行用语”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
(1)盲目创新,贪多求全。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美术教师在教学时较多地使用了这些“流行用语”,特别是在各种形式的观摩课、展示课、研究课中,这样的“流行用语”更被广泛使用,似乎不这样做就无法显示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领悟。
小学美术教学提倡创新,但创新必须立足于美术学科的“本”之上,盲目创新,动不动就是“小组活动”、“合作交流”、“发散思维”,教学目标繁杂,任务不伦不类,必然使课堂流于一种“大杂烩”式的教学。
(2)学生过于关注自我,忽视欣赏关心他人。
在教师的表扬和激励下,学生急于表现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地想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个性,但同时也具有很大的综合性,不仅要倡导合作化的活动、评价,更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虚心接纳正确评价他人的意见,如何在培养学生主体性、张扬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关心他人,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必将对营造学生的完美品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3)主次混淆,迷失个性。
有些教师在研读新课标时,未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把注意力放在
一些细枝末节上,一味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漫无目的的“分组讨论”、“合作表现”,根本没有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把课上成一种“表演课”的形式,标榜的全是形式的新颖,小学美术教学具有极强的个性,但个性的表现必须依附于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必须把转变教学方式和教材的内涵紧密融合,形成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课改大潮纷繁复杂,美术教师面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也不好,唯有减少左右摇摆、盲目模仿,努力实践、去伪存真、吸取精髓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在新课程美术教学的广阔舞台上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