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课程设计声音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 2
传感器课程设计大纲
传感器 课程设计 大纲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不同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特性和应用场景;3. 学会分析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了解传感器技术在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的意义。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2. 能够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进行实验操作;3. 学会运用传感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对传感器技术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选修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 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常见传感器介绍- 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光敏传感器:光敏电阻、光电管等- 压力传感器:应变片式、电容式等- 其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3. 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 家用电器中的传感器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传感器应用- 环境监测中的传感器应用4. 传感器实验操作-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 简单传感器电路设计- 传感器应用实例制作5. 传感器技术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传感器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传感器基础知识,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第二课时:常见传感器介绍,学习各种传感器的特性和应用第三课时: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传感器应用实例第四课时:传感器实验操作(一),学习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第五课时:传感器实验操作(二),设计简单传感器电路和应用实例第六课时:传感器技术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探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应用教材章节:本教学内容参考初中物理选修教材《传感器》相关章节。
传感器的课程设计
传感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选用原则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调试简单的传感器装置。
2. 学生能够运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提高传感器应用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感器技术产生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通过学习传感器知识,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分享成果,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课程,以实践性和探究性为主要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需引导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传感器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介绍(如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2. 传感器的选用与使用方法- 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传感器连接电路的搭建与调试- 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3. 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自动门控制系统- 温湿度监测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4. 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 传感器数据采集的方法与设备-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步骤- 数据可视化展示5. 传感器创新实践- 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项目- 制作传感器装置,解决实际问题- 团队合作、交流与分享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传感器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教材相关章节内容第二课时:传感器的选用与使用方法,结合教材实例进行分析第三课时: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参观或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第四课时: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实践操作与讨论第五课时:传感器创新实践,分组进行项目设计与实施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选用原则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声音传感器原理图
声音传感器原理图声音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中声音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它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安防监控、智能家居、语音识别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图是其工作原理的图示,通过它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图主要包括声音传感器模块、电路连接和信号输出等部分。
声音传感器模块是声音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它通常由声音传感器元件、信号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等组成。
声音传感器元件是声音传感器的灵敏元件,它能够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输出到信号放大电路中进行放大处理。
信号放大电路能够将声音信号进行放大,以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滤波电路则可以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去除杂音和干扰,使得输出的信号更加稳定和可靠。
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图中还包括了电路连接部分,它主要包括声音传感器模块与其他电路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
在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图中,这些连接方式通常以线路图的形式呈现,清晰地展示了各个电路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连接方式。
通过电路连接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声音传感器模块与其他电路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传输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最后,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图中还包括了信号输出部分,它展示了声音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类型和信号特点。
声音传感器通常会输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而信号输出部分会清晰地展示声音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波形特点和电信号参数。
通过信号输出部分,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声音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图是我们了解声音传感器工作原理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它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同时,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图也为声音传感器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声音传感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图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要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科技强国、文化自信、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掌握常用传感器的作用、分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方法,具有传感器选型能力以及初步设计、制作与调试传感器应用电路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爱国情怀;2.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热爱劳动的劳动精神;4.培养学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科技强国的工匠精神;5.培养学生标准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服务质量职业意识;6.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踏实耐心、团队协作、表达沟通的职业素质。
(二)知识目标1. 了解误差的基本概念,熟悉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2. 熟悉传感器的定义、分类与基本特性;3. 熟悉常用仪器仪表功能与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电路常规参数的测试方法;4. 掌握温湿度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5. 掌握光敏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6. 掌握力敏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7. 掌握超声波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8. 掌握磁敏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9.掌握气敏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10. 掌握其他新型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1.具有根据被测参量选择合适传感器的能力;2.具有设计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能力;3.具有制作传感器应用系统硬件电路的能力;4.具有调试传感器应用电路的能力;5.具有传感器应用系统设计和调试的综合能力;6.具有简单电子产品设计的能力;7.具有较强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具有传感器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改革设计方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改革设计方案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在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所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它既是前期理论课的延续,又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前提。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选择应用各类传感器的能力,组成各种检测系统的能力和各种测试模块电路的设计制作能力,这些能力是构成本专业职业岗位技能的重要部分。
本课程的前期课程主要有《工程制图》《电子电路基础》《电子线路cad》《应用数学基础》等。
二、课程整体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1能力目标(1)能够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仪器检查各种传感器性能,判别其好坏;(2)能够根据检测要求合理选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3)能够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设计合理的检测电路;(4)能够设计一般电子检测产品;(5)能够正确维护常用电子检测设备。
1.2知识目标(1)掌握测量及误差理论等知识,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基本知识,电桥测量电路的基本特性;(2)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理解它们的工作过程,掌握它们的各种应用场合和方法;(3)掌握信号处理及抗干扰技术的基本知识,理解典型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清楚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特性。
1.3职业目标(1)能独立学习、工作,掌握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2)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在实际工作中能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常识;(4)掌握文明生产、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
2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选择,采取项目教学结合虚拟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教学,培养典型电子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人员。
教学内容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调研、产品电子线路设计制作、工艺文档编制、质量检验等,通过项目执行使学生了解项目从调研到成品检验的全过程,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见表1。
表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内容工作过程课程内容模块子模块课时市场调研传感器常识传感器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情况4电子线路设计制作传感器选用模块电阻传感器及其应用4电容传感器及其应用4电感传感器及其应用6热电偶传感器及其应用6光电传感器及其应用4霍尔传感器及其应用4压电传感器及其应用4超声波传感器及其应用4工艺文档编制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系统集成模块信号处理与抗干扰技术4传感器网络的组成与应用4简易电子秤系统的设计10小组答辩2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学期初,将学生分成四至六名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分配在编号固定的传感器实验台上,上课在传感器实验室进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常用传感器选型应用训练和典型检测系统集成与使用维护训练等10个项目。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某种特定物理量的装置,而测试技术则是利用各种手段对传感器进行验证、校准和评估的过程。
本文将从传感器和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传感器是一种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化为可用电信号或其他形式输出的装置。
它可以感知温度、湿度、压力、光照强度、声音等各种物理量,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其他设备。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包括光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二、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等。
在工业制造中,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实现自动化控制。
在交通运输领域,传感器可以用于车辆的安全监测,如制动系统、轮胎压力等。
在环境监测中,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空气质量、水质污染等。
在医疗健康领域,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
三、传感器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首先,传感器的尺寸越来越小,体积更加紧凑,便于集成到各种设备中。
其次,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不断提高,可以实现更加准确的测量和感知。
再次,传感器的功耗越来越低,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运行和续航。
此外,传感器的通信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如无线传输和互联网连接,使得传感器的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和共享。
四、测试技术的作用和方法传感器的测试是保证其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测试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的验证、校准和评估。
首先,传感器的验证是指通过一系列测试和实验验证传感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
其次,传感器的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调整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使之与实际值保持一致。
最后,传感器的评估是指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如灵敏度、响应时间、稳定性等。
传感器简易课程设计
传感器简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2. 掌握常见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的使用方法;3. 学会分析传感器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选用传感器,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2. 能够运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简单的数据分析;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技术应用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传感器简易课程,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掌握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课本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一节《传感器概述》2. 常见传感器介绍: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课本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二节《常见传感器》3. 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传感器选型、电路连接、信号处理;- 课本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三节《传感器应用电路》4. 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数据传输、简单数据分析;- 课本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四节《数据采集与处理》5. 传感器应用实例: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物联网等领域的传感器应用案例;- 课本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五节《传感器应用实例》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传感器基础知识及分类第二课时: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第三课时: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第四课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第五课时:传感器应用实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传感器相关知识。
传感器技术的课程设计
传感器技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掌握传感器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点,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并解释其工作过程。
3. 学生能够运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析简单电路中传感器的功能及相互协作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实际操作传感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交流想法、分享信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传感器技术,激发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传感器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细心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物理》课本中传感器技术相关章节为基础,涵盖以下教学内容:1. 传感器技术概述:介绍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分类和工作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2. 常见传感器及其特性:- 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压力传感器:应变片、硅压阻等;- 光传感器: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等;- 其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磁敏传感器等。
3. 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 简单传感器电路分析;- 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 结合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
4. 传感器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传感器;- 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5. 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介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探讨传感器技术在未来各领域的应用前景。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传感器技术概述;第二课时:常见传感器及其特性;第三课时: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第四课时:传感器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第五课时: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声音传感器课课程设计
声音传感器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2)掌握声音传感器的操作方法;(3)了解声音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实验;(2)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声音传感器的工作性能;(3)能够运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创新性的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介绍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基础知识。
2.声音传感器的操作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实验,包括传感器的连接、调节和数据采集等操作步骤。
3.声音传感器的应用实例: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声音传感器在生产、生活和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声音传感器,通过实验现象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分析声音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4.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声音传感器》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等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实验视频,直观展示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验操作。
4.实验设备:准备声音传感器实验套件,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大专传感器课程设计
大专传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2. 掌握不同传感器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等;3. 学会分析传感器电路,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2. 培养阅读传感器技术手册、 datasheet 的能力,并根据需求进行传感器选型;3. 掌握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具备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4. 能够运用传感器设计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具备实际操作和调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认识到传感器技术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提高对现代工程技术的认识;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为我国工程技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课程针对大专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传感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传感器技术,为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传感器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2. 常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热电偶、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湿敏电阻、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应变片式、电容式、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电开关3. 传感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放大、滤波、线性化处理- 传感器与微控制器接口技术- 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实例4. 传感器技术手册与选型- 传感器技术手册阅读方法- Datasheet 解读与传感器选型- 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5. 传感器实验与实训- 实验室传感器设备认识与操作- 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实验- 简单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循序渐进地展开,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传感器知识。
《第五章 1 认识传感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
《认识传感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传感器的基本观点和类型。
2. 了解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能够识别和应用一些基本传感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2. 难点:通过实践操作,理解传感器的工作机制和如何与电路结合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的传感器模型,如光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2. 准备一些常见传感器的实物和应用图片。
3. 准备一些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 设计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了解传感器的工作机制。
5. 准备一些习题,用于教室练习和课后作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起首向学生介绍传感器的基本观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传感器在摩登工业、科技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如自动门、火灾报警器、智能家居系统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与传感器相关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例如,通过演示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变化,让学生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演示光敏电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电阻变化,让学生了解光敏传感器的作用。
这些实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特性和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讨论,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
让学生思考这些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尝试提出改进方案。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如自动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诊断等,让学生了解传感器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和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功能和局限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5. 教室总结: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传感器的特点和作用,并鼓励学生将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提出的想法和建议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
传感器课程设计——声音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声音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
目录
一、设计要求 .................................................. 1 1、功能与用途 ...............................................1 2、课题意义 .................................................1 3、发展现状 .................................................1
二、方案设计 .................................................. 2 三、传感器工作原理 ............................................ 4 四、电路的工作原理 ............................................ 5 五、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 5
用声光控延时开关代替住宅小区的楼道上的开关,只有在天黑以后,当有人走过楼梯通 道,发出脚步声或其它声音时,楼道灯会自动点亮,提供照明,当人们进入家门或走出公寓, 楼道灯延时几分钟后会自动熄灭。在白天,即使有声音,楼道灯也不会亮,可以达到节能的目 的。声光控延时开关不仅适用于住宅区的楼道,而且也适用于工厂、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 场所,它具有体积小、外形美观、制作容易、工作可靠等优点,适合于各种楼房走廊的照明 设备。 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注重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潮流,高能耗且会加剧温室效应的白 炽灯越来越不受欢迎。继公布“欧盟后年封杀白炽灯”的时间表后,世界各地陆续抛弃白炽 灯已成定局,环保型节能荧光灯是白炽灯的替代者。
传感器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传感器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1040230512.2.总学时数:1周。
3.学分: 14.适用专业(注明本科、专科、高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5.本课程设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传感器原理与工程应用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传感器知识完成一个传感器应用系统设计并在实验室实现。
该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1.是通过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的认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择,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传感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传感器控制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任务。
5.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子线路以及元器件工程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等。
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三、提供的设备1、示波器2、稳压电源3、万用表4、温度计5、数字面板表四、选题的原则1.选题范围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传感器是获取和转换信息的一种工具,这些信息包括电、磁、光、声、热、力、位移、振动、流量、湿度、浓度、成分等。
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敏感元件,它是传感器中用来感知外界信息和转换成有用信息的元件。
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2. 使学生掌握不同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特点;3. 帮助学生了解传感器在物联网技术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传感器应用电路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实验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关注传感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3. 引导学生认识到传感器技术在国家战略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学科,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合作与交流,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常见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的原理和特点。
2. 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传感器在智能家电、环境监测、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分析案例中传感器的选型和电路设计。
3. 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 传感器在物联网数据采集中的作用;- 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传感器基础知识- 导入:介绍传感器的概念和作用;- 新课:讲解传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常见传感器;- 作业:搜集生活中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第二课时: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新课:分析各领域传感器应用案例,讨论其优缺点;- 活动:小组讨论,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传感器的课程设计
传感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传感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3. 学生能了解传感器在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数据;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3. 学生能够运用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感器技术产生兴趣,培养科技创新意识;2. 学生能够认识到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观念;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交流和分享的积极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普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同时,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与作用- 传感器的分类及特点2. 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及影响3. 传感器应用案例- 日常生活及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科技创新中的传感器应用4. 传感器实验操作- 实验器材介绍与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5. 传感器创新设计- 设计传感器应用电路- 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传感器基础知识,介绍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第二课时: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分析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第三课时:传感器应用案例,展示传感器在日常生活、工业和科技创新中的应用;第四课时:传感器实验操作,学生动手实践,熟悉传感器使用方法;第五课时:传感器创新设计,分组进行创新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传感器方面的课程设计
传感器方面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理解传感器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点,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并能阐述其工作原理及用途。
3. 引导学生掌握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方法,学会运用简单的电路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读取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传感器选型、连接和使用,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传感器的实际应用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传感器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功能与分类-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传感器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2. 常见传感器介绍:- 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压力传感器:应变片式、压电式等- 光敏传感器:光敏电阻、光电管等- 其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3. 传感器信号处理:- 传感器信号的读取与转换方法- 简单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数据分析与处理4. 传感器应用实例:- 实例分析: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 传感器选型、连接与使用方法- 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5. 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完成传感器应用项目- 动手制作简单的传感器装置,如温度控制器、光线报警器等- 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参考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
传感器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2. 使学生掌握传感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湿度、光照等;3. 引导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传感器应用电路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传感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传感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高中年级学生,结合传感器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既包括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强调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技术基本概念:介绍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教材章节:第一章 传感器技术概述2. 传感器工作原理:讲解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传感器;教材章节:第二章 传感器工作原理3. 传感器技术应用:分析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 传感器技术应用4.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学习如何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教材章节:第四章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5. 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探讨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前景;教材章节:第五章 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6. 传感器实验与制作:动手实践,设计简单传感器应用电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教材章节:第六章 传感器实验与制作教学内容按照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应用和实验制作的顺序进行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传感器技术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用传感器做课程设计
用传感器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掌握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传感器知识,设计简单的电路,实现特定功能。
3. 学生了解传感器在课程项目中的重要性,能够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传感器,进行简单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2.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组员共同设计、实施和优化课程项目。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感器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在课程项目中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认识到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环保意识和科技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电路基础。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2. 常用传感器介绍:- 光电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3. 传感器电路设计:- 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连接方式- 电路图的绘制和解读- 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4. 课程项目实践:- 项目主题: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项目目标:实现温度、湿度、光线和声音的实时监测- 项目实施:分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传感器电路,编写程序,实现功能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传感器基础知识学习,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第二课时:常用传感器介绍,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点- 第三课时:传感器电路设计,学习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连接方法- 第四课时: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进行智能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搭建和调试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传感器及其应用”章节相关,涵盖了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应用和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传感器声控灯课程设计
传感器声控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声控灯的工作原理,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描述声音的物理特性,如音量、频率等,并了解这些特性如何影响传感器的响应。
3. 学生能够解释声控灯电路中各元件的功能,包括传感器、放大器、开关和光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声控灯的搭建,正确连接电路,并进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对声控灯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和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和倾听,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学生能够通过环保材料的使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设计,结合了物理知识和动手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声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重点讲解音量、频率等声音特性。
2.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讲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以声音传感器为例,介绍其在声控灯中的应用。
3. 声控灯电路设计:分析声控灯电路的组成部分,包括声音传感器、放大器、开关和光源,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搭建声控灯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使其达到预期效果。
5. 故障排查与问题解决: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声控灯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6. 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在制作声控灯过程中,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课程传感器课程设计题目声音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测控10-1学生姓高学生学100601220112指导教殷海宋金2011年7 月22日任务书课程传感器课程设计声音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题目100601220112 学号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高超专业主要内容:设计一个基于声音传软件应用等知识,根据所学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和Protel感器的声光控延时电路。
实现声控开关灯,并延时的电路。
白天光照好,无论过路者发出多大声音,都不会是灯泡发亮。
夜晚光暗,电路的拾音器只要检测到有碎发声响,就会自动亮为行人照明,过数十秒后又自动熄灭,节能节电。
基本要求:)明确设计题目,确定方案。
(1 )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
要列出元器件清单(2 软件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和必要的波形图(3)利用Protel (4)计算出各元器件的主要参数,并标在电路图中恰当的位置。
主要参考资料:信原技理[J].科声器的分类、结构及工作.李[1]文革,赵凌云常用传,2006,(10):47,97.息测控自动(计算机信息节季振洲.声音传感器点的设计[J].微代庆瑜[2],),2006,22(5-1):146-147.化学术计研究[J].传感技设麦英徐海,蒋永梁.光纤克风传感探头的[3],2004(4):716-719.报北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4] 邴志刚等.计算机控制基础-技术-工具-,2005.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7.22 完成期限2011.7.13—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日年2011 7 月12传感器课程设计摘要本文主要设计声光控延时电路,文中介绍了多种声光控路灯控制器的组成、性能,适用范围及工作原理,给出各电路原理图及元件参数选择,节电效果十分明显,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维修量、节约了资金,使用效果良好。
声光控是通过光敏电阻来实现的,当光敏电阻在背光的的时候灯就会慢慢的熄灭,此时行人已经通过。
白天光照好,无论过路者发出多大声音,都不会是灯泡发亮。
夜晚光暗,电路的拾音器只要检测到有碎发声响,就会自动亮为行人照明,过数十秒后又自动熄灭,节能节电。
关键词:电路放大;延迟电路;传感器;光敏电阻;声音传感器传感器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要求 (1)1、功能与用途 (1)2、课题意义 (1)3、发展现状 (2)二、方案设计 (2)三、传感器工作原理 (4)四、电路的工作原理 (5)五、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6)1、单元电路设计 (6)2、参数计算 (7)3、器件选择 (8)六、总结 (9)传感器课程设计声音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一、设计要求、功能与用途1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灯的自动发亮、节能节电、延长灯的寿命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
声光控电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它不需要开关,当有人经过时会自动的亮;广泛应用于走廊、楼道招待所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声光控电路是声音和光控制电路工作的电子开关。
它将声音(如击掌声)和光转化为电信号,经放大、整形,输出一个开关信号去控制各种电器的工作,在自动控制工业电器和家用电器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由于,本电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有很大的重用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照明灯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人类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法改进它。
照明,不仅改变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是的,也许你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照明灯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我想这要归功它的结构及发明原理啊!这当中到底包含了多少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的奥秘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会从我的设计中给你答案。
2、课题意义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我希望在理清它的发展脉络上进一步了解它的发明原理,将平时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验探索上,这对提高我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锻炼思维活动无疑是一个莫大的帮助。
同时我也希望这次的设计能让同学们进一步地了解照明灯,而不是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以内。
从小的突破点入手,掌握又一项科技知识,从而实现课堂外的又一次提高,为现代教育科学尽一份力量!用声光控延时开关代替住宅小区的楼道上的开关,只有在天黑以后,当有人走过楼梯通道,发出脚步声或其它声音时,楼道灯会自动点亮,提供照明,当人们进入家门或走出公寓,楼道灯延时几分钟后会自动熄灭。
在白天,即使有声音,楼道灯也不会亮,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声光控延时开关不仅适用于住宅区的楼道,而且也适用于工厂、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它具有体积小、外形美观、制作容易、工作可靠等优点,适合于各种楼房走廊的照明设备。
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注重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潮流,高能耗且会加剧温室效应的白炽灯越来越1传感器课程设计世界各地陆续抛弃白炽灯已”的时间表后,不受欢迎。
继公布“欧盟后年封杀白炽灯成定局,环保型节能荧光灯是白炽灯的替代者。
但楼道照明却限制了荧光灯的使胜券在握已无悬念,白炽灯,节能荧光灯VS用,因为楼道照明是非持续性的,有人经过才需要光亮,而不断的开关通断会影响荧光灯的使用寿命,所以声光控白炽灯在楼道照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发展现状由于近年来我国的照明器材行业的迅速崛起,中国已经成为电光源产品的主要输出国之一。
照明器材行业属一般性竞争行业,是我国轻工业对外开放较早的行业之一。
WTO后,国际上一些知名品牌大企业相继进入国内产销领域,使得国内竞争国际化。
努力增加节能光源和不同档次、花样、不同用途的照明器具的开发,加快绿色、节能光源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应用是我国目前照明器材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我国照明器材行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由此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也成为一些企业瞩目的焦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般照明电器产品生产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又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国家,一是中国具备生产这些产品的条件,二是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从而使中国逐步成为照明电器产品出口大国。
展望未来的国内市场,需求仍会呈逐年增长趋势,以上强力因素都预示着我国照明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机场、铁路、港口、城市轨道交通等讯速发展,每一项工程均需要照明。
城市亮化工程方面:城市广场、绿地、道路、建筑物泛光照明,已从大城市发展到中小城市。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我国照明电器行业的高速增长期还将继续,对未来的预测如何更加科学化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进一步提高照明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高照明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这既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同时也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
就国内市场需求而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照明电器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的建筑照明标准已完成制订工作,即将批准执行,新标准基本与国际接轨,对不同场合的照明提高了要求,也需要我们生产企业适应新标准的要求,为各类照明场所提供相应的产品。
二、方案设计根据设计要求,提出以下三种设计方案:(1)利用门电路来完成声光控的调节,电路图如图1所示。
2传感器课程设计图1 门电路声光控延时照明灯电路(2)采用LM324运算放大器制作而成的声、光控楼梯走道延迟照明开关,采用二线制接法,可以直接取代普通照明开关,而不必更改室内原有布线。
图中,接成四只电压比较器的运放A1~A4可采用一块单电源四运放集成电路LM324,其他元件如图所示,无特殊要求,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 运放集成电路LM324完成声光控延时照明灯电路(3)使用了数字集成电路CD4011,其内部含有4个独立的与非门VD 1~VD4,使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
电路图如图3所示。
3传感器课程设计TR1-6100R3K120247KVD1-VD4L021*********LAMP31IN4011R4R202143891111122M47KICCD4011AC 220VD1-VD4476234517234561VD5VTC1R5R74901K470IN40011Mu100BMR8C2RgR6C3++54+2dBM5.1625A10u10u10K声光控延时照明灯电路3 利用IC CD4011图在这几个方案中,由于我在学校学了数字电路和门电路,而且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又实用,能充分体现出我在校期间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所以我选择了第三种方案。
三、传感器工作原理本设计使用的声音传感器为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传声器核心是平板电容器,振动膜片是一片表面经过金属化处理的轻质弹性薄膜,当膜片随着声波的压力的大小产生振动时,膜片与后极板之间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膜片与极板所构成电容器的量就发生变化。
极板上的电荷随之变化,电路中的电流也相应变化,负载电阻上也就有相应的电压输出,从而完成了声音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平板电容器,其电容量为A eeA e r0==C(1)dd ee=ee;其中:——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r0e——真空介电常数;0e——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两平行板所覆盖的面积;A——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d电容传感器输出特性:4传感器课程设计在差动式平板电容器中,当动极板位移Δd时,电容器C1的间隙d1变为d0-Δd,电容器C2的间隙d2变为d0+Δd, 则1C?C01d/?d1?(2)01CC?02dd/1??0在Δd/d0≤1时, 按级数展开得23??????d?d?d??????????CC?1? ????01ddd????????000(3)32??????d?dd??????????1?CC?? ????02ddd????????000电容值总的变化量为35??????d??dd??????? ????C?CC?2C?(4) ????012ddd????????000四、电路的工作原理声光控延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见图3所示。
顾名思义,声光控延时开关就是用声音来控制开关的“开启,若干分钟后延时开关“自动关闭”。
因此,整个电路的功能就是将声音信号处理后,变为电子开关的开动作。
明确了电路的信号流程方向后,即可依据主要元器件将电路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由此可画出图4所示的方框图。
图4 声光控延时电路工作图5传感器课程设计接收并转BM)由驻极体话筒来分析图3。
声音信号(脚步声、掌声等结合图42的放大的信号送到与非门(VD1)C1到VT的基极进行电压放大,换成电信号,经C2是电源滤波电容。
R7是VT偏置电阻,R4脚,、等元件组成光由光敏电阻Rg 为了使声光控开关在白天开关断开,即灯不亮,组成串联分压电路,夜晚环境无光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很大,和Rg控电路,R5的值,可改变延时时或C3R8C3,改变R8Rg两端的电压高,即为高电平间t=2π构成两级整形电路,将方波信号进行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