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质在临床中的应用与防护

合集下载

放射性核素在医学应用中的防护评价

放射性核素在医学应用中的防护评价
少外照射。
方法 : 采用 S l ne 插管 技术 , 局 e igr d 在 麻下经股动脉穿刺 , 常规 用 6 F导 管鞘 , 经 5 ah o导管置管后行 肝动脉造 影 , FY si y 观 察供肝血管走行 , 脏肿瘤位 置 、 肝 大小 、 血 供 等情况 。将 导管插 至肝 固有动 脉或 肿 瘤 的供 血 动 脉 , 入 放 射 性 核 素” 注 I 4 l再注入碘油和化疗药物 , m, 注射过程 在 5~1 0分钟 内完 成 。核 素注 射完毕 采 用 辐射探测仪 ( 目前 , 医院里常用 A E T手 LR 持式多功能辐射 探测仪 ) 行检测 , 别 进 分 在患者 1 m和 2 m处 , 用辐射 探测 仪 由上 向下移 动 , 计 数 稳定 后 读数 。在 核 待 素注射完毕后 0 5 2 、8 7 时进行测 . 、4 4 、2小 量, 重复测 量后取 平均 值 , 果采 用 t 结 检
6 0m Ci 。
次性 棉垫 , 有效地避免污染地板造成核 加 强术中防护 : 由于放射性核素 ” I
素暴露。 挥发性 极 强 , 操作 区 内必 须 采用 专 门 的防护手段或 安全措 施。术 中操 作人 员 必须遵从 安全高效迅 速的原则 , 尽量减少 被 照射的时间。与操作无关人员 、 家属均 予回避 , 治疗期 间禁止会客 。注射完毕后 用 无菌盐纱 包裹空针 , 防止遗漏 。操作室 与控制室之 间放 置移 动铅屏 1 , 量减 块 尽
参 考 文 献
1 李云春, 谭天轶 , 晓川 , 利卡汀 的人体 杨 等. 显像和组织分布 [ ] 同位 素 , 0 , ( ) J. 2 72 3 : 0 0
1 5 , 运送车上的枕头 、 床单 、 被套铺 上防
水垫 , 以防患者呕吐而发生污染 。患者返 回利卡汀病房后 , 严格管理并 减少人 员走 动, 进入病房时需穿戴铅衣 、 帽、 围脖 铅 铅 等 防护用 品。医疗废 物放 置于指 定 的放 射性废 物桶 内, 并标 注衰变起 止 日期 , 规

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

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

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
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是指在临床核医学科工作中,为了保护医护人员、患者和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制定的一系列卫生防护标准和措施。

临床核医学科工作主要包括核医学诊断和核医学治疗两个方面。

核医学诊断主要是通过应用放射性药物和影像学方法,诊断患者的疾病。

核医学治疗则是通过给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以治疗某些特定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的内容:
1. 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包括放射性物质的采购、存储、使用和丢弃等环节,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全。

2. 辐射防护设施:核医学科应配备辐射防护设施,如铅室、防护屏蔽等,保证放射性物质使用过程中的辐射防护。

3. 个人防护措施:医护人员在进行核医学工作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铅衣、铅手套等,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4. 病人防护措施:患者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或治疗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隔离衣、隔离室等,保护患者免受辐射损害。

5. 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对从事核医学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辐射防护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操作
能力。

6. 辐射监测:医院应定期对核医学科工作区域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7. 废弃物处理:处理核医学科产生的废弃物,如放射性药物残余、污染的器械等,需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包装、储存和处置,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以上是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规,还可以制定其他具体的措施和标准。

放射学技术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

放射学技术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

放射学技术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放射学是利用射线对人体或物体进行拍摄、观察和诊断的学科。

通过这种技术,医生可以在不进行剖腹检查或者其他创伤性检查的情况下,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的情况。

它比常规检查方式更加安全、无创伤、准确,而且速度也更快。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学技术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

1. 诊断放射学技术主要应用于患者的诊断。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射线进行测量和分析,医生可以确定患者体内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治疗。

放射学技术可以用于识别肿瘤、骨折、外科医生需要进行的手术操作,以及对各种疾病如病毒性感冒、肺部感染等做出准确的判定。

另外,放射学技术也可以用于检测孕妇的胎儿发育情况,进行胎儿的常规筛查。

在胎儿筛查中,B超和其他放射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产前诊断中,以准确判断胎儿健康情况。

2. 治疗放射学技术也可以用于医学临床的治疗。

一些癌症治疗、肿瘤、动脉硬化等疾病可以采用放射性物质内照射、外照射或部分切除进行治疗。

采用这种方式的治疗手段也被称为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通过有效地破坏癌细胞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放射治疗可以用于癌症、糖尿病、白血病、风湿病等多个需要照射的疾病。

3. 研究放射学技术也可以用于医学研究的过程中。

通过放射学技术下的观测和测试,医学研究人员可以确定不同类型的疾病,研究不同病例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案。

研究中的放射学技术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分析分子结构,细菌、病毒等微小物质,甚至是DNA、RNA等大分子结构;另外是分析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利用MRI技术进行脑血管诊断、PET技术研究肿瘤组织的新陈代谢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放射学可以在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探索。

4. 其他除此之外,放射学还可以用于许多其他领域的应用。

例如: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辐射控制、安全管理等。

虽然这些领域不一定是医学领域,但是放射学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结总之,放射学技术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人体疾病、筛选合适的治疗方法等。

医疗行业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及其应用

医疗行业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及其应用

医疗行业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及其应用放射性药物是一类具有放射性的药物,主要用于医学影像学、肿瘤治疗以及放射性治疗等领域。

这些药物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定位和诊断,同时也能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医疗行业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及其应用。

一、碘-131碘-131是一种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在甲状腺癌治疗中有广泛应用。

甲状腺癌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碘-131通过放射性碘的放射性衰变,能够直接杀死癌细胞,减少术后复发的几率。

临床上,碘-131治疗通常是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患者需要遵循医嘱,在放射性衰变的过程中避免与他人产生接触,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扩散。

二、钴-60钴-60是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放射性物质,其主要应用领域为肿瘤治疗。

因为钴-60放射性衰变产生的高能γ射线能够穿透人体组织,使得其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临床上,钴-60一般被固定在特制的治疗机器中,通过照射方式将放射线精确地照射到癌细胞病灶上,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铯-137铯-137是一种常见的放射性物质,主要用于骨肿瘤的治疗。

铯-137放射性衰变后产生的γ射线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能够深入骨髓内部,对骨肿瘤起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

临床上,铯-137的治疗一般通过内照射的方式进行,将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中,进行高剂量的放射治疗。

四、锝-99m锝-99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领域的放射性药物。

由于其半衰期短、辐射能量较低的特点,使得锝-99m成为非常理想的影像学示踪剂。

临床上,锝-99m主要用于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心血管疾病、肿瘤、骨骼病变等疾病。

五、酪氨酸-11C酪氨酸-11C是一种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它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与肿瘤组织内的酪氨酸结合,以实现肿瘤的诊断和定量评估。

酪氨酸-11C在肿瘤学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治疗效果等。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4篇)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4篇)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主要负责医疗影像检查和治疗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应用。

由于放射科工作的特殊性,为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质量控制1. 质量目标和指标(1)影像质量目标:针对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制定相应的影像质量目标,确保影像清晰、准确。

(2)质量指标:包括射线输出量、曝光剂量、图像分辨率、噪声等指标,以及医学影像质量评价的相关参数。

2. 设备质量控制(1)设备定期检修:按照规定的检修周期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校准和调试: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其输出量和曝光剂量满足要求。

(3)设备评估: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包括图像质量评价、分辨率测试、噪声测试等,确保设备性能满足要求。

3. 操作质量控制(1)操作规范:建立放射科操作规范,包括设备操作流程、曝光参数调整、患者位置等,确保每一步操作规范执行。

(2)影像评价:定期对放射科影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定期对医学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图像分辨率、噪声等参数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二、安全防护管理1. 放射性物质的管理(1)放射性物质购置和使用审批: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放射性物质的购置和使用审批手续,确保合法、规范使用。

(2)放射性物质的储存和保管:建立放射性物质的储存和保管制度,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全存放。

(3)放射性物质的追踪和核算:对放射性物质进行追踪和核算,确保放射性物质的使用量和余量准确。

2. 辐射防护(1)个人防护装备:为医务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铅衣、护目镜、手套等,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2)放射源防护:建立放射源防护措施,包括设备防护装置、防护墙体、辐射区域标识等,确保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安全。

(3)辐射剂量监测:对医务人员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定期检查个人辐射剂量,确保不超过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安全限值。

GBZ120-2002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

GBZ120-2002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 for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GBZ120-2002前言本标准第3-11章和附录A、附录B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16360-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临床核医学工作中有关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核医学应用放射性核素和药物进行诊断和治疗(不包括敷贴治疗)的单位和工作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33 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3 工作场所的分级和分区3.1 核医学的开放型工作场所根据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权重活度分为三级,见表1。

1 表1)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级2),MBq权重活度分级>50 000ⅠⅡ 50~50 000<50Ⅲ注:1)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57号出版物。

计划的日最大操作活度×核素毒性权重系数2)权重活度=操作性质修正系数3.2 供计算权重活度用的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毒性权重系数见表2。

表2 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的毒性权重系数依据核医学操作性质而确立的修正系数见表3.3 3。

3 表不同操作性质的修正系数3.4 核医学工作场所依据管理需要可分为三区,即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

放射性核素管理、操作、防护制度

放射性核素管理、操作、防护制度

1.放射性物质贮存的防护要求(1)放射性物质的贮存容器或保险箱应有适当屏蔽。

放射性物质的放置应合理有序,易于取放,每次取放的放射性物质应限于需用的那部分。

(2)放射性物质的贮存室应定期进行剂量监测,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3)贮存和运输放射性物质时均应使用专门容器。

取放容器中内容物时,不应污染容器,在运输时应有适当防护。

(4)贮存的放射性物质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生产单位、到货日期、核素种类、理化性质、活度和容器表面擦抹试验结果。

2.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1)操作放射性药物应有专门场所,如给药不在专门场所进行时,则需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药物使用前应有屏蔽。

(2)给药用的注射器应有屏蔽。

难以屏蔽时应缩短操作时间。

(3)操作放射性药物应在衬有吸水纸的托盘内进行。

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4)放射性核素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注意甲状腺保护。

(5)在控制区和监督区内不得进食、饮水、吸烟,也不得进行无关工作及存放无关物件。

(6)为体外放射免疫分析目的而使用含3H、14C和125I等核素的放免药盒可在一般化学实验室进行,无需专门防护。

(7)工作人员操作后离开工作室前应洗手和作表面污染监测,如其污染水平超过相应的导出限值[见附录A(补充件)]应采取去污措施。

(8)从控制区取出任何物件都应进行表面污染水平监测,以保证超过有关导出限值的物件不携出控制区。

2.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1)操作放射性药物应有专门场所,如给药不在专门场所进行时,则需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药物使用前应有屏蔽。

(2)给药用的注射器应有屏蔽。

难以屏蔽时应缩短操作时间。

(3)操作放射性药物应在衬有吸水纸的托盘内进行。

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4)放射性核素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注意甲状腺保护。

(5)在控制区和监督区内不得进食、饮水、吸烟,也不得进行无关工作及存放无关物件。

(6)为体外放射免疫分析目的而使用含3H、14C和125I等核素的放免药盒可在一般化学实验室进行,无需专门防护。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2.做为示踪原子
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搀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 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 以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 怎样分布的,从而可以了解某些不容易察明的情况或 规律。人们把作这种用途的放射性同位素叫做示踪原 子。
1、用示踪原子可以检查地下输油管道漏油情况。先 让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流过待检测的地下油管,让 这种带放射性的油从漏油处渗入土中,再用特制的检 测仪器在管道中随油料一起流过,测量并记录漏出的 碘131的放射性强度,就可以确定漏油的位置和估计 漏洞的大小。
⑶进行考古研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判定出 土木质文物的产生年代。
1、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
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
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
种射线中的____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
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
放射源 M
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
在生物科学研究方面,同位素示踪技术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几乎都要借助于示踪原 子。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9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牛胰岛素, 这是我国科学战线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这一工作中需要证明 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跟天然牛胰岛素的结晶是同一种物质。 因此,在合成过程中搀入放射性14C作为示踪原子,然后把搀 入14C的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混合到一起,经 过多次重新结晶后,得到了放射性14C分布均匀的牛胰岛素结 晶,这就证明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完全融为 一体,它们是同一种物质,从而为我国在国际上首先合成牛胰 岛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
郑宏忠
物质放射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性质,叫 做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措施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措施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措施放射医学的发展使的放射诊断与治疗领域出现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一方面使得诊断与治疗更加高效,但是另一方面却也会导致医务人员、检查者、公众的照射剂量上升。

例如放射介入治疗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的生命线延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患者皮肤受到损伤。

因此为了避免医务人员、检查者、公众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在放射诊断与治疗中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保证人员的安全。

一、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1)时间:对于将要或是正处于辐射环境的人员来讲,需要将受照时间或是摄入时间减至最短。

(2)距离:距离越远,受照者受到的辐射越低,因此,尽量远离放射源,使放射源与受照者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

(3)分散:将放射性材料稀释或是分散,使其达到最高稀释值,使材料的放射浓度减至最小。

(4)减源:“源”是指辐射源或是放射性材料,减源,即是减少使用或生产的放射性材料的数量,减少机器生产的辐射量。

(5)源屏障:停止或减缓辐射的流动、弥散,使之不逸出屏障。

(6)个人屏障:通过个人屏障将人员与辐射源或的放射性材料隔开,使之不进入屏障。

(7)减轻效应:使照射者受到的损伤减小或限制损伤,使照射在时间内和人员间最优分布,使病灶被最大程度清除,治疗效果达到最优。

(8)最优技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优技术,使危险达到最小值,利益达到最大值,在放射时选择生产剂量最低的电离辐射技术,或者将现有技术改进使其生产的剂量较小。

(9)限制受到其它因子的作用:部分因子可以与辐射产生协同作用,因此,在放射时注意不要再与其他危险因子产生复合。

(10)促排(仅适用于体内源或表面污染):将放射性物质从体内或体表清除,使身体吸收的放射性物质的量减到最小。

二、放射卫生防护的措施(一)基本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放射安全制度,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者之间需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力,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检查,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准入、考核等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制度,加强安全责任教育,培养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安全责任意识。

放射防护三原则在放射诊疗中的应用

放射防护三原则在放射诊疗中的应用

放射防护三原则在放射诊疗中的应用
放射防护是在放射性物质处理和操作过程中,为避免辐射伤害而采取的一些物理和技术手段。

放射防护的三原则包括减少辐射剂量、限制辐射区域和保持距离。

在放射诊疗中,也应用了这三原则。

一、减少辐射剂量
减少辐射剂量是放射防护中最基本的原则,它可通过减少照射时间、增加距离和降低辐射源强度来实现。

在放射诊疗中,减少辐射剂量的方法包括:
1.选择合适的影像设备,如数字成像系统、低剂量CT等;
2.优化照射技术,包括选择适当的曝光因子、调整扫描参数等;
3.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眼镜等;
4.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无用重复检查。

二、限制辐射区域
限制辐射区域是指在辐射源附近设置防护措施,减少周围人员和环境的辐射剂量。

在放射诊疗中,限制辐射区域的方法包括:
1.使用防护屏或隔离间,将辐射源与人员或医学设备隔离开来;
2.设立辐射标识,提醒人员和患者注意辐射区域;
3.设置辐射报警器,及时报警提示超过剂量限制;
4.对辐射区域进行定期监测、清理、消毒等。

三、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是指在辐射源附近保持距离,减少接受辐射的人员和环境的辐射剂量。

在放射诊疗中,保持距离的方法包括:
1.将患者和人员置于辐射源远离的位置;
2.增加操作距离,如使用遥控器等辅助工具;
3.使用透视或经皮介入技术,避免手术切口;
4.定期进行遥控设备的维护保养。

总之,在放射诊疗中,应该严格遵守放射防护三原则,确保患者和人员的安全健康,减少辐射伤害,维护医疗安全。

放射性物质在临床中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物质在临床中的应用与防护
维普资讯
实用 医 技 杂 志 20 07年 3月 第 1 4卷 第 8期 ( 刊 ) J MT 旬 P ,Mac . 0 7 V 11 N . (sudE eyT nD rh 2 0 , o.4, o8 I e vr e a s
放 射 性物 质 在 临床 中 的应 用与 防护
瘤 的 目的 。 医学 上利用放射性核 素, _ 既要对放 射性 核素物质进 行严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 , 放射性 射线具有 下述 主要性质 : 具 有较强 的穿透 本领 , 以贯 穿可 见光 不能穿 透 的某些 物体 , 可
如: 黑纸板。以 射线的穿透本领 最强 , 其次是 1 3射线 , 次 再 是 射线 ; 能激发出荧 光 , 如在 硫化 锌 中掺入极 微量 的镭 可
射性 物质。 2 2 治疗作 用 利用 放射性核素射 线的穿透性 和它对机体 . 组织 的破 坏作 用治 病 , 抑制和破 坏组织 , 能 如破坏 癌组织 , 以
达 到治疗 的 目的。常用 的治疗方法 有 以下几种 : 外照射 治 体 疗 。例如钴-0照 射治疗 。钴 - 6 6 0能 放 出很 强 的 射 线从 体
化 , 以把放射性磷 的制剂引入人体 内, 可 利用探测 器追踪就 能 准确地测出各个组织 吸收磷 的情 况。要诊断 甲状腺疾 病 , 可 V服适量 N ” I在病理 状态下 , I a’ , 碘代谢 发生 变化 , 用 照 相
纸, 使照相底片感光 。以后法国物理学 家 皮埃 尔 ・ 居里 夫 妇又发现镭 、 钋也能放出类似射线 , 而且强度 比铀所放出的射 线 强度更强 。铀 、 、 镭 钋等元素具有发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 性 。具有放射性 的元素称 为 放射性 元素 。放 射性 元 素有 两 种: 一种是 自然 界原来 存在 的不断放 出射线 的元 素叫做天 然 放射性元素 , 另一种是 人工制造 的能放 射出射线 的元素 叫做 人工放射性元素 。将少量镭 放在上 部开有小孔 的铅 室底部 , 因为射线不能穿过很厚 的铅板而沿 小孔射 出, 在孔 道上 的空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与评价ppt课件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与评价ppt课件

(2)距离防护
距离增加1倍,可使受照剂量减至1/4。 所以操作时尽可能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 比如,开瓶时使用长桶开瓶器;分装时采 用远距离移液管;注射时采用长的注射筒 等。
(3)时间防护
受照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所以, 迅速准确地操作和检查,缩短接触放射性 核素和患者的时间,将会减少受照剂量。 这就要求操作者要技术熟练、情绪镇定、 物品准备齐全、操作迅速准确、并尽量采 用较先进、快速的检查方法。
(非限制区)
(监督区) (控制区) (控制区)
同时要注意与临近科室的布局是否合理。
为了便于控制污染,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按
操作放射性核素总浓度的多少及污染危险程度的 大小,需要对开放型工作场所实行分区布置和管 理。
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可能 超过年限制3/10的区域,如制备、分装放射性药物 的操作室、给药室、治疗病人的床位区等。 ②监督区
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一般 不超过年限制3/10的区域,如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标 记实验室、显像室、诊断病人的床位区、放射性核素 或药物的贮存区和放射性废物贮存区等。 ③非限制区
出空气浓度不应超过有关限值。
(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
核医学工作人员在受到外照射辐射危害 的同时,由于放射性核素的表面污染或挥发 及其他原因,有可能把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 造成内辐射危害。因此,核医学工作人员受 到的照射既有外照射,可能也有内照射。对 外照射的防护依然根据时间、距离和屏蔽防 护的三种基本方法减少受照剂量。对内照射 的防护一方面要按操作制度认真操作,防止 或减少放射性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强个人防 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或减少 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
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一般 不超过年限制1/10的区域,如工作人员办公室、电 梯、走廊等。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如 放射性碘、镭等。
放射性标记物
用于标记生物分子,研究 生物过程和疾病机制。
操作流程
核医学设备操作规程
确保设备使用符合安全标准和 规定。
放射性药物制备流程
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性。
患者诊断和治疗流程
确保患者得到准确诊断和有效 治疗。
废物处理和排放流程
确保放射性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和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建议加强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 调和配合,如建筑、环保、消 防等领域的相关标准,共同推 动医疗卫生行业的安全与可持 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卫生防护标准
辐射防护标准
辐射防护原则
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
01
辐射防护目标
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减少随机性效应 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02
03
辐射防护标准分级
根据不同工作场所和操作,将辐射防 护标准分为不同的级别,针对不同级 别制定相应的防护要求和措施。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制定统一的卫生防护标准有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临床核 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临床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 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医学学科。
临床核医学涉及到多种技术和 方法,如放射性药物、核成像 和放射治疗等。
临床核医学在肿瘤诊断、心血 管疾病、神经科学等领域有着 广泛的应用。
安全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确保工作人员熟悉核医学设备操作、安全防护措 施以及应急处理流程。
培训内容
包括核医学基础知识、辐射安全防护、设备使用 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临床核医学患者防护要求

临床核医学患者防护要求

临床核医学患者防护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临床核医学正当性判断、放射防护最优化、医疗照射剂量约束和异常医疗照射的调查与处理等方面的患者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将放射性核素用于临床核医学的诊断与治疗,不包括放射性粒子源植入的情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20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9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放射性药物 radiopharmaceutical以诊断或治疗人类疾病或生理状况为目的任何含有放射性原子的化学化合物。

应用放射性药物时,不仅应像任何其他药物一样考虑其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还应考虑其辐射防护和安全问题。

3.2放射化学纯度 radiochemical purity在含有以一种特定化学形态存在的某种放射性药物中,以该种特定化学形态存在的放射性核素质量占总放射性核素质量的百分比。

4 一般要求4.1 对临床核医学诊断治疗单位的要求4.1.1核医学单位应制定全面的质量保证大纲,该大纲至少包括附录A中A.1建议的内容。

4.1.2核医学单位应建立健全包括患者防护在内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该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至少包括附录A中A.2建议的内容。

4.1.3 应配备与其服务项目相适应并且性能合格的核医学诊疗设备(包括相关辅助设备)、放射防护与放射性药物施用量质量控制仪器、个人防护用品。

4.1.4应按附录A的规范,使用活度计对施用的放射性核素活度进行抽样质控检测,抽样测量的准确度应优于5%;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定期对活度计进行检定或校准,取得合格和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

4.1.5 应设置与其服务项目相适应并且符合GBZ 120防护要求的各种工作场所及其相应防护设施;加强对注射或口服放射性药物后患者的管理。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疗用途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疗用途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疗用途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不被封装或固定在容器内,而是以溶液或粉末的形式存在。

这些放射性物质在医疗领域中有多种用途,包括诊断和治疗。

首先,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在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进行甲状腺扫描可以帮助诊断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

碘-131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并且可以通过体内摄取方式实现甲状腺的显像。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获得关于甲状腺功能和结构的非常详细的信息。

此外,其他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也可用于医学影像学诊断,如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如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用于检测骨折、骨肿瘤、骨血流等骨骼相关疾病。

这些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注射或口服给予患者,并且在体内通过携带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子的形式实现在病变组织中的富集。

此外,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还可用于治疗。

放射性碘-131也可以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

通过将碘-131直接输送到甲状腺组织中,放射线可以破坏癌细胞并抑制其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在手术切除甲状腺后进行,以消除剩余的癌细胞。

除甲状腺癌外,其他一些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也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如骨转移癌。

同样,这些物质可以被注射或口服,并在体内精确地靶向肿瘤细胞,释放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此外,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系统性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多发性骨髓瘤。

例如,碘-131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并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放射性磷-32等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可用于治疗骨髓细胞的异常增殖,并促进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必须遵守严格的辐射安全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设施和专业人员来处理和管理这些物质,以确保其安全使用和处置。

此外,应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诊断和治疗必须根据医生的合理判断和临床需要,权衡风险和收益,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放射与防护心得体会(专业16篇)

放射与防护心得体会(专业16篇)

放射与防护心得体会(专业16篇)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反思,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对心得体会的写作感到迷茫?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思路。

放射个人防护用品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管理制度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防护用品包括铅帽、铅围脖、铅围裙、铅坎肩、铅眼镜和铅衣等。

二、工作人员每人发放一套个人防护用品,受检者防护用品每个机房准备一套。

三、工作人员在接触射线工作时要穿戴防护用品后,方可进入机房工作。

四、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要配合医务人员穿戴铅防护用具。

五、儿童、孕妇在受检时,应尽量避免x射线的照射,如果必须进行检查时,必须下腹部盖上铅衣,防止性腺和胎儿接收过量的射线。

六、在透视及拍片时,其他人员勿停留在x线检查室内,避免照射。

需陪伴人员扶持受检者时,也应穿戴防护用具,以免受照射。

严禁孕妇及12岁以下的青少年扶持受检者。

七、任何受检患者有权要求进行放射防护。

放射科备有铅防护用品,患者可以无条件提出使用。

使用这些铅防护用品,能有效地保护胎儿、性腺、甲状腺和眼睛。

八、患者对放射科工作人员的检查及要求有疑义和不理解时,有权当时提出疑问,并要求得到解答。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医院。

放射防护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学的日益进步,放射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医学、科研等领域。

而人们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会产生一种神秘甚至是恐惧的感觉。

同时,由于长期的放射照射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和危害,因此在应用放射性物质时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保证人体和环境的安全。

第二段:了解放射性物质的特性。

首先,要做好放射防护,必须了解放射性物质的特性,以便更有效地进行防护工作。

放射性物质具有永久性辐射、强穿透性、易被吸入体内等特点。

因此,在使用和处理放射性物质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采取严密的措施防止辐射事故的发生。

放射性核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放射性核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放射性核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临床核医学的出现在为人类的健康诊断与疾病治疗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由于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气态、液态或和固态的放射性的废物,另一方面,放射性药物在接受诊疗的患者体内难以全部短时间排出,因此,在临床核医学诊疗的实践中,不仅会给接受诊疗患者本身,甚至还可能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公众带来额外的辐射照射,潜在有一定的福射危害风险。

为此,有必要开展患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剂量评价与风险评估。

一.放射性药物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分类1.1发展历史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s)系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医学诊断治疗的一类特殊制剂。

放射性药物的发展经历了适合显像和治疗用的放射性核素的产生、标记方法的进步、显像药物的商品化几方面。

1931年发明了回旋加速器,1946年核反应堆投产,使医用放射性核素的供给得到保证。

1965年市售的钼-锝放射性核素发生器问世,可以就地分离出长半衰期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短半衰期放射性核99Tc(半衰期6.02小时,能素,使在偏远地区医院也能得到适合核医学显像的m量141keV)。

同时标记技术也相继得到发展,1970年开始用亚锡离子(Sn+2)99Tc标机化合物,用Sn+2还原方法制得的m99Tc-DTPA开始用于临还原锝制备m99Tc-硫胶体(m99Tc-sulfur colloid)药盒试制成功。

床,1966年用于肝、脾显像的m商品形式供应的放射性核素显像药物的成功开发,大大地促进了放射性药物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各种放射性药物在工厂里事先做成商品药盒,在医院里使用时,加入放射性核素后只需简单操作就可应用于患者,有人称之为核医学的革命。

20世纪80年代开始正电子衰变放射性核素11C、13N、15O、18F等机体天然存在的元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用于以代谢显像为主的PET显像。

实现了脑、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肿瘤的良性、恶性判断。

近年来单克隆抗体、癌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受体放射性核素现象和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相继开发研究,放射性药物的发展促进了分子核医学(molecular nuclear medicine)的新的进步。

医院放射防护问题及对策

医院放射防护问题及对策

医院放射防护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放射技术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放射性污染和安全隐患。

本文就医院放射防护问题进行探讨,介绍了相关法规和标准,并列举了防护对策和技术手段,旨在提高医院放射防护意识和水平,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医院;放射;防护引言随着放射技术的广泛应用,医院放射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需要特别注意防护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是医院放射防护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从放射防护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办法两个方面出发,旨在为医院放射防护提供有益参考。

1. 做好医院放射防护的重要性医院放射防护是保障医疗人员和患者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医院中广泛使用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设备,而这些设备和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辐射,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潜在的伤害风险。

因此,加强医院放射防护工作,做好防护措施的落实,对于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2.1放射卫生防护意识缺乏在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中,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医务人员对于放射卫生防护的认识不足,忽视放射卫生防护措施,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直接面对放射源,增加了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难度。

此外,还存在一些医务人员在操作放射设备时不够谨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普及放射卫生防护知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教育,是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2.2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监督不到位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环节也是需要重视的。

目前,一些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监督不到位,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

例如,一些医院放射设备的使用管理不规范,安全检查不及时,检查记录不完善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自从人类发现放射性物质后,就逐步应用在军事、医学等领域,近几年来放射性核素在医学的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特别对肿瘤的诊断、治疗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原子核;放射线;电离;辐射;防护
1 三种放射线及性质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盐的性质时,首先发现铀盐能自发地放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能穿过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

以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夫妇又发现镭、钋也能放出类似射线,而且强度比铀所放出的射线强度更强。

铀、镭、钋等元素具有发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界原来存在的不断放出射线的元素叫做天然放射性元素,另一种是人工制造的能放射出射线的元素叫做人工放射性元素。

将少量镭放在上部开有小孔的铅室底部,因为射线不能穿过很厚的铅板而沿小孔射出,在孔道上的空间,加一个磁场,射线就分为三束,分别称它们为α、β、γ射线。

实验研究证明,α射线和β射线发生不同方向的偏转,即它们是带相反电荷的射线。

其中α射线在磁场中稍向左偏转,表明α射线带正电,是具有很高速度的氦原子核42he流,即α粒子流。

β射线在磁场中稍向右作较大的偏转,表明β射线带负电,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γ射线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表明γ射线不带电,是波长比x射线还短的光子流。

如图1。

图 1 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带电情况略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放射性射线具有下述主要性质:具有较强的穿透本领,可以贯穿可见光不能穿透的某些物体,如:黑纸板。

以γ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其次是β射线,再次是α射线;能激发出荧光,如在硫化锌中掺入极微量的镭可以制成夜光物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能使气体电离,α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其次是β射线,再次是γ射线;射线足够强时,能破坏组织细胞;放射性元素在放射过程中不断地放出能量,能使吸收射线的物质发热,温度升高。

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放射性与周围环境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无关。

无论是高温或高压,还是化合态或单质形式存在,放射性都是一样的,放出的射线的性质也是一样的。

2 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的应用核医学是研究放射性核素和核射线的医学理论及应用的科学。

核医学所提供的技术,放射性物质应用到检查、诊断和治疗方面是一种非创伤性的,能在体外对体内存在的各种放射性物质进行超微量分析,又能从体外定量的和动态的观察体内脏器的形态功能和组织、生理现象。

对我们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弄清疾病的病因和药物作用的原理起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核医学的成果是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分为示踪原子和治疗两个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