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版初中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和经纬线
(1)地球仪 a、地轴:地球,北端始终指向方向。
b、两极:北极: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2)经线和纬线:
(3)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用途:运用经纬网定位。
方法:。
地球表面都可以用通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来表达。
(4)高、中、低纬地划分
高纬:;中纬:;
低纬:。
(5)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2、地球的自传
3、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P11 图1.19地球公转示意
(3)地球的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
我国大部分位于,南部小部分位于,没有。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1、海陆分布大势:
(1)地球表面,而。
概括地说,地球上。
(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重要集中在,但是北极周边却是一
片;海洋大多分布在,而南极周边却是一块。
2、几个基本地理事物
(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中所有位于北半球的有:。
所有位于南半球的有:。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四周环水。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世界最大的半岛:
(4)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5)世界著名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沟通太平洋和大西
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
(1)大小顺序:。
(2)所有位于北半球的洲:。
(3)所有位于南半球的洲:。
(4)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洲:。
(5)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4、四大洋大小顺序:,四洋贯通。
五、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共200多个
(1)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
(2)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10个)(3)地跨两洲的国家:(亚洲非洲)、(亚洲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4)国界:地。
国界是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来划分,有的依据等来划分。
(5)领土:。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
— (南北差异) (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重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例外 --- 在大洋洲)—“北”
发展中国家:重要分布—“南”
“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的商谈。
“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别。
第三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自然环境
1、位置
A、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分析,亚洲大部分位于;从南北半球分析,亚洲大部分位于。
B、纬度位置:从地球五带分析,亚洲大部分位于。
C、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北临,南临,西与接壤。
通常,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
2、地形和河流
(1)地形特点:。
(2)河流
流向:。
3、气候
1)特点:。
形成因素:。
2)亚洲有9种气候类型
3)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降水最多的是。
4)世界11种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
4、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亚洲与非洲:
亚洲与北美洲:
5、亚洲地理集锦: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世界最高峰——
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世界陆地最低点——
世界最大的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
亚洲最大的平原——
第四章从世界看中国
一、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中国是的国家。
(2)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属于,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的热带,。
只有在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在我国都可以找到生存的场合,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西部进一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使我国陆上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边国家的边贸往来。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使得我国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和谐往来;
2、我国的面积及邻国
(1)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平方千米,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
在世界各国
中,陆地面积仅小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
(2)我国疆界绵长,陆地上国界线长达,相邻的国家有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3)我国四至点:我国领土最东端在。
我国领土最西端
在。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4)我国南北相距约千米,东西相距约千米。
3、我国的临海、重要岛屿
(1)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
我国领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2)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分别是
(3)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我国台湾岛西侧的台,属于。
4、我国三级行政区划
(1)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三级,目前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涉及个省、5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5、特殊省级行政区
(1)跨纬度最广的是;跨经度最广的是;
(2)纬度最高的是;纬度最低的是;
(3)陆地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
(4)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
临省区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8个);
(5)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是;
(6)既临海,又在陆上与外国相邻的省区;
(7)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有;
(8)位置最东的省区黑龙江省;位置最西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北的省区黑龙江省;位置最南的省区海南省;
(9)是四个直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成立最晚(最年轻)的一个直辖市。
(10)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小;
6、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1、我国地势、地形概况
(1)地势特
性:。
地形特性:。
(2)纵横交织的,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大高原、大盆地、大平原。
(3)我国的平原和丘陵重要集中在,这里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
我国绝大部分经
济林木、以上的农业人口和耕地以及3/4以上的粮、棉、油都集中在这里,是农业发
达、城乡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4)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5)四大高原地表形态:;;
(7)各类地形所占比例
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
漠河镇与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
夏季,。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我国三大火炉“”。
3、根据,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此外,尚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4、反映了一个地方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
件,。
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6、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纪录要数。
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则数中的。
7、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限度。
,气
候;反之,。
8、依据气候的干湿限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以为界,南方是,北方是。
广大的
是半干旱和。
9、我国气候的特点:。
10、受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
11、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是我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12、除青藏高原地区以外,习惯上以为界,把我国划分为。
季风区受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重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全年都比较。
13、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重要是由带来的。
每年夏初,出现梅雨季节,到了七八月份,出现伏旱。
14、我国季风气候会带来哪些灾害性天气:。
15、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一月大体穿过此处。
的分界线。
800㎜年降水量线大体穿过此处。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温带季风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15、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及水果
三、河流和湖泊
1、流入海洋的河流为。
的河流为内流河。
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外流湖是。
位于内流区的湖泊成为内流湖,内流湖基本上是。
2、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汛期最长的河流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最长的内流河是,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
3、是我国最大湖泊也是我国最大。
是我国最大。
另一方面为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4、自北向南通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
10、长江
11、黄河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局限性
1、自然资源的概念:来自于并且对人类的物质和能量。
如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水能等。
2、分类:可再生资源,可以在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短时间里不能更新和再生的资源,如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3、与人类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人类对于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对于非可再生资
源,。
4、我国自然资源的特性:。
5、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的问题:a、自然资源的,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更加短缺;b、破坏和浪费严重,加剧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因而应科学合理的运用资源,保护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运用。
6、——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世界水日。
二、土地资源
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运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
为。
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运用及分布特点:(1)。
(2)类型多样,比例构成不合理。
(3)。
(4)。
3、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运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局限性,。
4、土地资源的分布
5、我国土地资源运用中存在问题:(1)。
(2)。
(3)。
(4)。
(5)。
6、我国基本国策:。
三、水资源
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其余大部分为。
目前人类运用的淡水资源,重要是。
2、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从时间分派看:。
从空间分派
看:。
第七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有自然区域如,如工业区、经济区和行政区域如等。
2、根据各地位置、和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
3、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拟定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是秦岭——淮河,拟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拟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