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认识论近年高考题汇集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2019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2019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1.(2019·江苏卷)“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
材料启示我们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技术伦理就是在哲学层面对技术道德的理论总结,“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就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的表现,D符合题意;材料侧重哲学的重要作用,未体现哲学的来源,A不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二者的关系未体现具体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反映的是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019·天津卷)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与实际。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C.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答案】D【解析】本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表述错误;题干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不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B不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观点本身并没有错误。
题中事例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而并不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基本特征,C不合题意;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D符合题意。
高考哲学易错题及命题分析:认识论部分
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认识论部分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认识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Ⅰ1.“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一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可知论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知论与不不知论观点的辨别。
“存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哲学范畴,有两个基本含义:(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相对于思维而言,是指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在回答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时,通常将存在理解成在人的意识、思维之外并且不依赖于它们的客观实在。
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物质是同义词。
(2)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存在,即无,存在这个概念指的是“有”。
这时,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运用这种意义的存在代替物质从而主张世界统一于存在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
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物质世界不仅是独立于人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着的,而且是无限地存在着的,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因此,对物质的“存在”或“非存在”的状态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和观察,是一个无限的“悬而未决”的反复过程。
对我们视野之外物质状态的认识,只有不断地扩大我们的实践范围,才能不断地解决,使得人的认识不断丰富。
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是处于不断解决的过程中。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绝对不可能认识的东西。
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包含着认识相对性、无限性的可知论观点。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哲学知识点高考真题及答案
哲学知识点高考真题及答案作为一门学科,哲学包含了广泛而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并且探索个人和社会意义的核心问题。
对于需要准备哲学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典型题目和相应的答案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哲学知识点高考真题,并为您提供相应的答案。
1. “人是自由的存在”,这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自由意志是一个哲学上的重要概念,其中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是康德。
康德主张人类拥有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的能力,认为人的行动是基于自由意志而不是外在因素的结果。
2.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观点是哪位哲学家的理论?这个观点是孟子的理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良知,可以通过修养和道德实践来发展自己的善良本性。
3. “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这个观点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唯心主义哲学家伯克利提出了这个观点。
他认为物体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知,否认了物体的独立存在。
4. "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这个观点是哪位哲学家的思想?西方哲学家尼采提出了这个观点。
他鼓励人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追寻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并抵抗社会和道德约束。
5. “哲学关注的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个观点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这个观点。
他认为哲学应该关注存在本身,并寻找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6. “真理是相对的”,这个观点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相对主义哲学家尼采提出了这个观点。
他认为真理是主观的,取决于个体的观点和经验。
通过回答以上真题,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哲学观点和思想家对于一系列问题的看法。
理解这些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
同时,在高考中,对于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运用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然而,仅仅了解这些观点并且死记硬背并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哲学的学习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我们应该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概念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认识论高考试题及答案
认识论高考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认识论1. 请阐述认识论的基本概念。
2. 论述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观点并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
3. 解释直觉和演绎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4. 试述认识的源头是否可以追溯到感觉经验,为什么?5. 论述感觉和思维在认识过程中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
6. 你认为认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请阐述你的观点,并给出理由或论据支持。
7.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论的贡献,如何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答案部分:认识论1. 认识论的基本概念是对人类认识活动的研究和理论化的总称。
它探讨人类是如何认识外部世界、自身世界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 理性主义认为知识的来源在于理性思考和推导,强调理性概念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经验主义则认为知识来源于感官观察和经验积累,注重通过感觉和经验获取知识。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理性主义强调思维的先导地位,而经验主义则更注重感觉和经验的作用。
3. 直觉是指通过直接感知或直接洞察得到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常常是非理性的。
演绎则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注重逻辑的严谨性和推理的准确性。
直觉较为主观,容易受到主观感受和情绪的干扰,但它能迅速形成判断;演绎较为客观,但推理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大量的前提条件和严密的逻辑关系。
4. 认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感觉经验,因为感觉经验是我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最基本途径。
我们通过感官接收到外部世界的刺激,然后经过感觉、知觉、思维等过程对其进行加工和理解,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5. 感觉和思维是认识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
感觉是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部刺激,将刺激转化为感觉心像,提供给思维进行加工和分析;思维则是通过对感觉心像进行思考、比较、分析和综合,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结果。
感觉提供了思维的材料基础,而思维则对感觉进行整合和深化,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哲学答题题库及答案详解
哲学答题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D.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答案:A2.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A. 客观存在的B. 主观意识的产物C. 神的创造D. 人类社会的产物答案:A3.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A. 事物是静止不变的B. 事物是孤立的C.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D. 事物是一成不变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形而上学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观点属于唯心主义:A. 世界是神创造的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决定意识D.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答案:A, B三、判断题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答案:正确2.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答案: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量变质变规律指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否定之否定规律则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也是人的认识和思想得以实现的途径。
实践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和发展理论。
六、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用哲学原理解释其现象。
案例: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最终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答案:此案例可以用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来解释。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是量的积累,这些量的积累最终导致了企业质的飞跃,即实现了持续发展。
哲学大题(辩证法、认识论考点)
哲学:唯物论(选择题)、辩证法(大题目)、认识论(大题目)、唯物史观(选择题)一、唯物论(考察选择题):物质观、运动馆、时空观、意识观、实践观:物质观、运动馆、时空观、意识观、实践观二、唯物辩证法(考察大题):(三基本原理:联系与发展、联系的普遍性、发展实质)1.辩证法的总观点: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 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 *方法论:要求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要求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世界是一个整体,用整体的观点看世界;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改革必须是整体全面的,用经济体制的改革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 3.发展及其过程论原理:发展史前进的向上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 事物的灭亡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用发展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方法论:用发展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变量变规律:4.度的原理:维持质的稳定的量的范围* *方法论:适度原则,把握度,过犹不及方法论:适度原则,把握度,过犹不及5.质变量变的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双百目标,要把改方法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双百目标,要把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三大系列,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三大系列,88个原理6.矛盾的同一性与特殊性原理: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方法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方法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和平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双赢共赢,构建和谐世界)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8.内因外因的关系原理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方法论:面对矛盾的态度要不回避方法论:面对矛盾的态度要不回避10,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时时事事的矛盾都是不同的 *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体现了事物的共性,是绝对的;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体现了事物的共性,是绝对的;时时事事的矛盾是不同的,体现了事物的个性,是相对的;时时事事的矛盾是不同的,体现了事物的个性,是相对的;*方法论:共性个性,相对绝对是事物矛盾的根本 1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方法论:区分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就等于抓住了根本与关键13.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方法论: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就等于抓住了主流,抓住了本质否定之否定规律14.辩证否定观原理:肯定中又否定否定中有肯定,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如何用辩证否定观原理来谈如何对待文化,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告诉我们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的消极,保留旧事物的积极,因而,在面对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扬弃的态度,克服糟粕,保留精华。
认识论高考真题汇总
认识论(第六课)1.(2018年全国I卷)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认识与实践的知识。
认识源于实践,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②符合题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③符合题意。
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④表述错误。
故选C。
2.(2018年全国Ⅲ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女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8年北京卷)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
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
哲学认识论高考真题训练
高考真题认识论部分专项训练1.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
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
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2.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
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
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3.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
”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D.“人类的心灵需要到理想甚于需要物质”5.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专题十二_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含13题及其解析)_Word版含解析
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试题(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又复归于水;中国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世界的本原。
上述观点( )A.把某种具体的实物作为世界的本原 B.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等局限性C.坚持了唯心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 D.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 “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下列说法与之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C.“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D.“天地合而万物生”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②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反的是( )A.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B.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C.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5. 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
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有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
从哲学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①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③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总书记的面背诵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现场发出一片笑声。
哲学类试题及答案大全高中
哲学类试题及答案大全高中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C.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D.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运动性D. 规律性答案:A3.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不是矛盾的基本属性?A. 同一性B. 斗争性C. 普遍性D. 特殊性答案:D二、填空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________的唯一标准。
答案:真理2.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________和唯心主义。
答案:唯物主义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________的,也是可知的。
答案:物质三、简答题1. 简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答案: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强调事物的联系、发展和全面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强调事物的孤立、静止和片面性,忽视或否认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实践性强调哲学必须服务于实践,革命性强调哲学必须推动社会变革,科学性强调哲学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世界。
四、论述题1. 论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答案: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及答案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哲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哲学 第六课认识论高考复习导学案高考题汇编 答案版
哲学第六课认识论[重点知识默写]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2、真理的属性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易错点集锦】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认识的两种途径2、认识具有无限性,不存在终极真理。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4、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但不能说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5、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的标准6、不论认识正确与否,都来源于实践7、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唯一动力8、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9、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
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1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把人们实践的结果作为标准,就是把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活实践作为标准,它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判断正误】1、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再向前迈一步一定是更高的真理。
3、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4、认识就是简单重复反复循环。
5、真理每向前超越,就推翻了以前的真理。
6、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7、实践决定于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客观世界是真理的标准8、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9、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10、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11、实践是人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1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检验人们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3、实践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专题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专题2021年真题1.(2021·全国高考真题乙卷)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③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的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诗句中的用字均能反映客观实际,不存在谬误,只是涉及什么样的字能表达江南春景的美。
因此,材料不涉及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①不符合题意。
②: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对于诗句中用字的反复推敲是为了更加诗意的描述江南的春景,这离不开他的文学素养。
这显然说明了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的结果。
②正确。
③:这句诗用字的推敲,经历了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最终“绿”字将江南春景表露无遗,引人入胜,这说明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的前进上升过程。
③正确。
④: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2021·河北高考真题)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船、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
根据任务安排,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A.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B.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C.认识工具决定人的认识水平D.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世界规律的思维活动【答案】B【解析】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哲学认识论近年高考题汇集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近年高考题汇集一、选择题1.(2014卷)周恩来总理曾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真理是人们()A.对客观实际的反映B.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C.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2014卷)以往改良水果注重提高甜度,水果以甜而多汁著称。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使菠萝、释迦、葡萄等当地优质水果带有一定酸味,以扩大销路。
这表明()①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②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③认识始终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④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4卷)“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
唐朝诗人杜牧为此蹉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4卷)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技术;3D打印不用模具,无需机构加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3D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表明()①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②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区别③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④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联接纽带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5. (2014卷)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各地认识论部分高考题集锦
各地认识论部分高考题集锦一、选择题:1、(天津文综卷第27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回答:漫画《放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②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③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图9 放生2、(文综全国卷Ⅲ,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各省考卷第31题)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
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①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②前者是直接反映,后者是创造性反映③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④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深刻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广东政治试卷第19题)下列典故最能够表达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A.目不识丁 B.目不见睫 C.目不窥园D.目无全牛4、(文理综合辽宁卷第17题)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
在很多其它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
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
回答:从哲学上看,一种新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发展相关的旧的科学理论,是由于它()①能更广更深地反映客观规律②能反映旧理论不能反映的客观规律③创建了更普遍的客观规律④推翻了关于客观规律的理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5、(天津文综卷第35题)盆景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
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感受。
回答:附石式盆景把树木和山石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景物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
这表明艺术创作必须A. 注重量的积累B. 运用合理想象C. 提升感性认识D. 重视实践作用6、(江苏政治试卷第28题)奥地利科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凹凸相反,经过查阅资料和苦苦思索,形成了一种设想:由于某种驱动力,把原本连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分裂开来,天长日久,便为大西洋所隔……于是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哲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高中
哲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答案: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动态性D. 复杂性答案:A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 直线式的前进B. 循环往复的C. 螺旋式的上升D. 随机的答案:C二、填空题4. 哲学是关于________的学问,它研究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
答案:世界观,思维,存在5.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两个方面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对立,统一三、简答题6. 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或精神的产物,意识决定物质。
7.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强调事物的全面性和发展性。
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事物之间是孤立的,强调事物的片面性和静止性。
四、论述题8.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实践性,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阶级性,认为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科学性,认为哲学应当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世界。
结束语:哲学作为一门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试题库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015--2020哲学认识论 高考政治题
2015--2020年政治高考试题(认识论)1.(2020年1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
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
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
(12分)2.(2018年2卷)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健性难题。
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认识论近年高考题汇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近年高考题汇集一、选择题1.(2014上海卷)周恩来总理曾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真理是人们()A.对客观实际的反映B.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C.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2014海南卷)以往台湾改良水果注重提高甜度,水果以甜而多汁著称。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台湾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使菠萝、释迦、葡萄等当地优质水果带有一定酸味,以扩大销路。
这表明()①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②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③认识始终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④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14海南卷)“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
唐朝诗人杜牧为此蹉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4海南卷)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技术;3D打印不用模具,无需机构加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3D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表明()①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②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区别③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④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联接纽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2014北京卷)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认识过程()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 (2014广西卷)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
”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
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
”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
这表明()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4山东卷)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
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8. (2014江苏卷)“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
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
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
材料说明( )A. 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B.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 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9. (2014江苏卷)“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品。
它是将死海海底的彩矿石磨制成的沙子填入玻璃瓶中,组成沙漠、骆驼等形状。
一位中国女孩受此启发,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替代原来的稀有材料,并将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打造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古诗词系列”等“沙画瓶”,受到极大的欢迎。
材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②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③在实践中可以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④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A.①③B.①④C. ②③D. ②④10. (2014江苏卷) 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
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
这说明( )A.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1. (2014江苏卷)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2014浙江卷)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
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未成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表明()①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2014安徽卷)某市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活动,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联系群众结对子,从而使日常工作更加求真务实。
下列古语能体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是()A.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孔子)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C.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王安石)D.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苟悦)14.(2014天津卷)“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
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
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
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D.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15.(2014广东卷)图9漫画中,“幸运”壁虎对“中奖”经历应该作出的合理反思是A.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B.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C.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D.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6.(2014全国卷二)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中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
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约等于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
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2014新课标卷) 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
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
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13广东卷)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
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
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19. (2013全国卷二)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0. (2010·上海高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21. (2012·大纲全国卷)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
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
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
由此可见()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 就销售商品而言,人类经历了货郎挑卖—门市销售—网络销售的变化过程。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实践的目的性 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C.实践的社会性D.实践的历史性23. (2011·大纲全国卷)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
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
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 (2012·福建高考)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