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合集下载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教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_钢中合金元素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教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_钢中合金元素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材料?工艺?微观组织 结构?性能?应用? ?……?
刘国权教授主讲
课程复习
性能:
使用性能
力学性能
工艺性能
物理性能
其它性能
结构材料
结构组织敏感性能 结构组织不敏感性能
功能材料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材料?工艺?微观组织 结构?性能?应用? ?……?
刘国权教授主讲
复习:第九章 第三节铁碳复线平衡相图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刘国权教授主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刘国权教授主讲
吴承建 等编著: 金属材料学,第一章 钢铁中的合金元素
第五节 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
一、合金元素对钢临界点的影响 从对奥氏体相区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影响进而推知:
1. 对临界点 A1 (共析温度)的影响 2. 对临界点 A3 的影响 3. 对共析碳量的影响:所有合金元素均降低共析碳含量 二、合金元素是否导致出现特殊碳化物相? 1. Fe-C-碳化物形成元素: 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特殊碳化物 2. Fe-C-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不形成该合金元素的特殊碳化物
刘国权教授主讲
吴承建 陈国良 强文江 编著: 金属材料学,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
第一章 钢铁中的合金元素
重要术语(第一至四节):
合金钢 (为什么要生产和应用合金钢?) 奥氏体形成元素,铁素体形成元素;(例子?) 晶界偏聚,柯垂耳气团,共偏聚 (产生的主要原因?) 钢中的强、中强、弱、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例子? ) 间隙化合物;原子半径比值(rx/rM) 氮化物,碳氮化物; 金属间化合物(相、AB2拉维斯相、 AB3有序相)
金属基复合材料;等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高聚物材料;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2019-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pptppt课件-文档资料

2019-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pptppt课件-文档资料
结构材料是以强度,刚度,韧性,耐劳性,硬度, 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为特征的材料。这种材料通常 用来制造工具、机械、车辆和修建房屋、桥梁、铁 路等。是人们熟悉的机械制造材料、建筑材料,包 括结构钢、工具钢、铸铁、普通陶瓷、耐火材料、 工程塑料等传统的结构材料(一般结构材料)以及 高温合金、结构陶瓷等高级结构材料。
——准确地记述了冶铜过程中颜色随炉温变化的规律。这种用
肉眼来观测的光测高温技术,只有在青铜技术相当成熟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办到。
5/18/2019
11
铁器时代(Iron Age)
湖南长沙砂子塘战国凹形铁锄
中国古代铁器的金相组织
5/18/2019
12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发射架上
5/18/2019
13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性质或组织结构不同的材 料组合而成。由一种连续相(基体相)和增强相复合而成,既能 保持原组成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使各组分的性能互 相补充,获得原组分不具备的许多优良性能。
5/18/2019
26
根据材料的性能分类
根据材料在外场作用下其性质或性能对外场的响 应不同,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5/18/2019
14
2、材料的发展史,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中国的四大发明: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
表1 科学原理的发现时间与其产业化时间的对照
电机 真空管 无线电 X光 雷达 原子堆 半导体 激光
5/18/2019
原理 1821 1882 1887 1895 1935 1939 1948 1958
5/18/2019
8
石器时代( Stone Age):石斧、凿、刀、铲、箭头纺轮、钵等
5/18/2019

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迎来发展新机遇

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迎来发展新机遇
经 过 数 十 年 的 发 展,针 对 金 属 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已经形成了 多种体系,包括固相法、液相法、气态 法、原 位 生 成 法 等(如 图 3所 示)。其 中,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 P S)是将金 属 和 增 强 体 粉 末 混 合、压 制 后,施 加 脉冲电流产生等离子体进行加热烧 结的制备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法的一 种,具有快速、组织结构可控、节能环 保等优势 ;原位生成法是利用液态金 属和金属盐在高温下原位,均具备
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的机构数量较 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中国、美国高性
多,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 能金属基复材企业多为军工服务,在
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北方 成本控制上处于劣势,在民用领域的
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北 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固态法
液态法
气态法
粉末冶金法
放电等离子烧结法 喷射沉积法 (固液两相)
搅拌鋳造法 压力浸渗法(真空 压力浸渗、自排气
压力浸渗)
真空吸铸法
气相沉积法(化 学气相沉积、物 理气相沉积)
图 3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其他先进技术
原位合成法 增材制造 搅拌摩擦焊
升,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器件的 (Advanced Composite)和联合材
1 性能优势显著,金属基复材 助力新一代热管理方案
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 o m p o s i t e s,M M C)是以金属为基 体,无机非金属的纤维、晶须、颗粒或 纳 米 颗 粒 等 为 增 强 体,经 复 合 而 成 的 新 材 料。根 据 基 体 材 料 不 同,金 属
铝、铜、镁 因 其 相 对 较 高 的 热 导 率、较低的密度以及优异的加工性,目 前已经成为热管理用金属基复材的 主流基体(如图 1)。其中,Al/S i C、镁 (M g)/ S i C体 系 具 有 密 度 低、热 导 率 高、热 膨 胀 系 数 可 调 等 优 势,在 航 空航天和电子封装领域已有成熟应 用 ;铝石墨(Al/Gr)、铜石墨(Cu/Gr) 体 系 除 具 有 密 度 低、热 导 率 高、热 膨 胀 系 数 可 调 等 优 势 外,还 具 有 成 本 低、易 加 工 的 显 著 优 势,更 具 产 业 化 潜力 ;铝金刚石(A l / D i a)、铜金刚石 (Cu/Dia)体系具有最高的热导率〔> 700W /(m·K)〕,在一些高附加值产 业领域如雷达TR组件、功率半导体器 件上有望大面积推广。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专家名单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专家名单
冷劲松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复合材料力学
李勇
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
高性能复合材料制造复合材料自动成型
李毕忠
研究员
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热塑性塑料的共混改性
李长生
教授
江苏大学材料学院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摩擦学及表面改性
李贺军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碳/碳复合材料
李嘉禄
教授
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
复合材料
彭晓东
教授
重庆大学
铝合金、镁合金及其成形制备技术
祁家毅
研究员
总装备部
申胜平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学院
纳米力学、裂力学
申屠年
所 长
富阳特种纤维应用研究所
高科技纤维及其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研发和学术交流
沈利新
工程师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复合材料雷达天线罩的研制与开发
沈曾民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
碳纤维、碳纳米管
三维纺织复合材料
李松年
教授
二炮第三研究院
含能材料及复合材料
李文芳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金属基复合材料
李小慧
高工
上海材料研究所
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李新华
教授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结构与工艺
李旭颖
经理
北京兴旺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
李志宏
教授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陶瓷基复合材料超硬材料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复合材料
张庆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09版)一、学科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了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均系全国重点学科,分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部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首批被列入"世行贷款"、"211工程"、"985工程"和设立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的重点建设学科点。

一级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60余名,其中包括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学者徐祖耀院士、周尧和院士、阮雪榆院士和潘健生院士以及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依托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及材料改性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镁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先进热处理与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焊接技术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以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原理等为理论基础,运用现代材料制备加工技术和分析测试新技术,长期以来承担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横向课题,并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公司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定期选派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校际交流的方式前往美、英、法、德、日、韩等国的知名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短期交流。

二、培养目标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能系统、深入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能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电声耦合效应对热界面材料导热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电声耦合效应对热界面材料导热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F
i
rma
lconduc
t
i
v
i
t
fma
t
e
r
i
a
l
s 14
g1The
yo
1.
2 热界面材料工作原理
热界面(接触面)材料 (
The
rma
lI
n
t
e

f
a
c
eMa
t
e
r
i
a
l
s,
TIMs)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2):
不同 比 例 混 合,并 计 算 混 合 比 (即 ΔPPAP)。 选 择
DMF 作为溶剂的 目 的 是 避 免 由 于 强 氢 键 引 起 的 聚 合
(
2)多组分复合类型导热材料(如:金属填料-聚合物复
域的应用 提 供 了 广 泛 的 可 能 性。 如 Wang 等 人 [35]在
聚(
3,
4
-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
l
3,
4
po
y(
以有效降低接触热阻,提高散热器的工作效率。
步发展。导 热 材 料 按 照 材 料 的 组 成 可 归 结 为 以 下 两
001
ji
高导热 的 填 料 (无 机 或 金 属 )形 成 一 定 的 相 互 作 用

随着电子器件 的 精 度 不 断 提 高,半 导 体 元 器 件 的
功率密度不断提高,其微观尺度的结构变得复杂;在摩
力 [10-11],从而获得的复合材料整体热导率大幅提升,因
此聚合物 与 无 机 非 金 属 材 料 在 目 前 电 子 器 件 散 热 方
年来,导电聚合物 在 微 电 子、储 能,以 及 最 近 的 热 电 器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2016年招收博士生教师名单(夏令营}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2016年招收博士生教师名单(夏令营}
材料学院2016年招收博士生教师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导师姓名 陈明伟 陈乃录 陈善本 陈小奇 单爱党 邓涛 丁冬雁 丁文江 董杰 窦红静 范同祥 冯传良 顾佳俊 顾剑锋 郭强 郭兴伍 郭益平 韩礼元 韩秀君 何丹农 何国 胡安民 胡晓斌 华学明 姜传海 蒋海燕 金朝晖 金学军 靳丽 孔令体 孔向阳 李华 李建国 李金富 李明 李万万 李志强 李铸国 刘河洲 刘磊 芦凤桂 陆皓 吕维洁 马乃恒 欧阳求保 潘健生 性别 研究方向一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材料电子显微学 钢的强韧化技术 机器人焊接智能化 材料精密成型 高温材料 能源材料 电子材料与技术 材料加工 高性能镁\铝合金材料塑性 变形行为 生物微纳米材料 功能金属基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 金属的表面等离子体增强 金属基复合材料 表面科学与薄膜技术 纳米能源材料 研究方向二 先进能源材料 淬火应力与裂纹 焊接智能制造技术及系统 智能制造 微纳米材料结构剖功能性质 仿生材料 纳米材料与器件 高性能镁\铝合金塑性成形工 艺仿真 超分子组装材料 仿生材料 纳米材料 光催化 力学性能 腐蚀与防护 电子功能陶瓷
热加工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 材料力学行为多尺度模拟
太阳能电池
计算材料学 纳米功能材料及应用 焊接材料 电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 激光焊接技术 先进薄膜及表面强化 特种铸造 材料塑性强度 固态相变 纳米生物医药技术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能源电子材料 高效焊接新方法及电弧物理 材料组织结构及内用力 轻合金材料 位错晶界交互作用 形状记忆合金 取向相关的镁合金塑形变形 变形镁合金织构设计 理论 计算材料科学 界面结构与界面行为 纳米器件 新能源材料 新型纳米结构与材料在重大 碳纳米三维结构与复合材料 领域的应用 凝固技术 功能材料 金属凝固理论 非晶态合金 电子封装材料与技术 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 功能微纳米材料 生物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科学 金属基仿生材料科学 激光表面 激光焊接 树脂基多功能复合材料 在能源与催化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焊接组织与材料性能关联性 焊接物理和冶金过程模拟分 及其机理研究 析 焊接力学与数值模拟 微电子互连结构可靠性 结构功能一体化金属基复合 稀有金属 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 材料高性能化智能制造 高性能多功能金属基复合材 料 智能热处理技术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一、工科: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偏性能形态研究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5-10年这个行业发展都会不错。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分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市】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辽宁省】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吉林省】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江苏省】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烟台大学六【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湖北省】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大学【湖南省】中南林学院【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株洲工学院、茂名学院、中山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工学院【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学院【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三、理论高分子搞的比较好的是北大、浙大、吉大,各有各的长处;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的高分子专业也都不错,华南理工实际应用搞的非常好,和国内一些企业有很多技术合作。

硅溶胶对无机磷酸铝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

硅溶胶对无机磷酸铝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

硅溶胶对无机磷酸铝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翁亶;秦真波;周潼;刘磊;胡文彬【摘要】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磷酸铝粘结剂,以球形铝粉为骨料,添加不同含量的硅溶胶,制备磷酸铝涂料,再经过热处理制备磷酸铝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粘结剂和涂层物相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涂层形貌,通过电化学测试和浸泡试验对比研究涂层腐蚀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在磷酸铝涂层中添加适量硅溶胶可以改善涂层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能,从而使涂层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降低,阻抗值增大.添加10%硅溶胶的涂层质量最佳,耐腐蚀性能最优.%In this paper,an aluminum phosphate binder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synthesis.And aluminum phosphate composite coatings prepared by usingbinder,aluminum powder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silica sol were fabricated on Q235 steel to form the films.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and the corrosion behavior was studied through electrochemical and soaking tes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silica sol improved the film qua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meanwhile,increased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and impedance magnitude and decreased the corrosion current.In particular,the coating comprising 10% silica sol exhibited the optimal film qua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8(048)005【总页数】7页(P7-13)【关键词】磷酸铝粘结剂;磷酸铝涂层;硅溶胶;电化学测试;耐腐蚀性能【作者】翁亶;秦真波;周潼;刘磊;胡文彬【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5.2磷酸盐涂料是一种水性无机涂料,通过磷酸与碱性金属氢氧化物(铝、镁等)进行化学反应得到磷酸盐粘结剂作为成膜物,以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粉末为骨料混合形成。

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Principles of Chemistry, Materials Chemistry, Materials Physics,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U Hongjing
课程网址
PEI Jia
(Course Webpage)
实例 理解可控 释药系统 的概念、 机理及应 用。了解 药物传输 用生物材 料。能够 根据要求 设计基本 的可控释 药系统。 掌握生物 诊断材料 分类及应 用。了解 生物材料 在领域的
应用
作业+课堂 提问
作业+课堂 提问
课堂提问
平时作业(10%),小测验(1 次,15%+15%),期末考试(60%) Assignments(10%) + Quizzes (15%+15%)+ Final exam (60%)
生物材料的基本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生物材料的分类与功能。本门课程的学
习将培养设计新型生物材料与生物材料评估的知识与能力。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is course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ld of biomaterials, linking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metals, polymers, ceramics and natural biomaterials to the uniqu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surrounding thei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linical concerns such as sterilization, surface modification, cell-biomaterial interactions, drug delivery systems, biomedical diagnosi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giving students practical insight into the real-worl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biomaterials engineering. Key definitions, equations and concepts are concisely summarised, allowing students to quickly and easily identify the most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e course covers: surface chemistry and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考研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考研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
学专业考研
一、研究方向:
01金属材料
02耐热及高温材料
03复合材料
04纳米材料
05功能与智能材料
06生物材料
07电子材料
08高分子材料
09相变理论及应用
10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与性能
11材料的表面改性与薄膜材料
12材料表面与界面
13材料的制备科学
14金属材料的强韧化
15计算材料科学与热处理智能化
16无损检测
17环境材料
二、可以跨学科报考的专业:
本一级学科内的所有二级学科以及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固体力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著名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上海交通大学

著名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着名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上交机械在国内久负盛名,数一数二,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出了诸如两弹元勋钱学森、王希季这样的优秀学者。

上交机械与动力学院现有3名院士,9位长江学者,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机械及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积极筹建制造科学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力之强,与清华、华科、西交、哈工、浙大等皆难分伯仲。

?船舶与海洋工程上交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杨槱院士等众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以及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力在国内傲视群雄,几无校可与之匹敌。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都凝结着上交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智慧。

?控制科学与工程上交控制科学与工程依托于自动化系,由张钟俊院士亲手创建,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力当在三甲之列。

?电子科学与技术上交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1名院士,2位长江学者以及“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交电子在国内声誉隆重,实力亦足可位居前四。

材料科学与工程上交材料在国内享有盛誉,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交大材料学院现有3名中科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4名长江学者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教育部历年的学科评估中,上交材料始终稳居前五,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能源动力工程由翁史烈院士坐镇的交大能源历来实力雄厚,制冷及低温工程乃国家重点学科。

上交能源的实力在国内可稳居前四,几可挑战清华、西交、浙大。

?医学上交医学院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发展而来,拥有11位院士,5位长江学者,在国内名列前茅。

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俱在全国位居前列。

?电气工程上交电气工程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百余年来,培养了诸如江泽民及陆定一、王安、朱物华等数十名院士。

上交电气现由饶芳权、陈亚珠两位院士领衔,拥有电力传输与功率转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乃国家重点学科(培育)。

材料加工原理-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加工原理-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加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MT3212、课程名称(中/英文):材料加工原理/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Processing3、学时/学分:80/54、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5、面向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6、开课院(系)、教研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7、教材、教学参考书:1)《材料加工原理》,徐洲,姚寿山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2)《金属固态相变及应用》,康煜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焊接原理及应用》,李亚江,王娟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金属材料成型原理》,雷玉成,汪建敏,贾志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傅明喜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材料成形原理》,胡礼木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金属学》,宋维锡等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8)《材料成形基本原理》,刘全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材料加工原理》,李言祥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浸渗制备的理论和实践》,赵浩峰,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11)《金属热态成形传输原理》,林柏年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社,200012)《金属凝固原理及技术》,许云华、马幼平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13)《近代材料加工原理》,吴德海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材料加工原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也是该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以“加工原理”为主线,综合“材料液态成形”、“材料固态成形”、“材料固态相变”和“塑性成形原理等”材料加工基本方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融合主要工程材料加工过程中共性的、基本的原理,并突出各类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特性。

通过授课、讨论、实验和课外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类材料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冶金、化学冶金和力学冶金以及各种组织转变、传热、传质现象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并结合材料加工的各种综合实验,了解材料加工制备的基本过程,加深理论认识,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NiTi合金的生物医用性能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NiTi合金的生物医用性能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组,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上海
关键词 : N iT i 合金 ; 生物医用 ; 形状记忆 ; 超弹性 ; 生物相容性 中图分类号 : T G139.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258- 7076( 2006) 03- 0385- 05
[ 2]
图3 F ig. 3
几种天然生物材料和 N iT i 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 Stress strain curves of several biological mater ials and N iT i allo y
1. 4
疲劳 若 NiT i 形状记忆合金需要长期植入人 体, 则

必须考虑诸如形状记忆性能的衰退等疲劳的问题 , 这一点可以通过形变恢复能力的变化来表征。形状 记忆合 金在高 循环次 数下 可恢复 应变 明显 降低。 M ckelvey 等[ 6] 的实验表明即使循环软化后 NiT i 合 金仍能保持 5% 的超弹性形变。贺志荣等[ 7] 实验发 现合金在应力应变循环初期应变恢复率的衰减比较 明显, 如果对材料进行一定的预应变循环 ( 100 次 ) 会提高材料的工作稳定性。然而 , 作为生物植入体 而言, 材料的疲劳不仅体现在长期的交变应力的作 用 , 更重要的是在生物环境中如在体液、血液等腐 蚀介质与应力的双重作用下的腐蚀疲劳。生物环境 下材料所承受的应力通常是不规则和无法预测的 , 因而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展。 1. 5 磨损 在用 NiT i 合金制作关节假体或骨替代材料时 , 需要考虑到合金的耐磨损性能 , 因为合金不同于活 体材料无法进行自我修复 , 且摩擦产生的碎屑会损 伤人体。 NiT i 合金的超弹性使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 性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下属的一个学院,成立于1998年。

该学院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是中国材料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

作为一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院,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材料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

学院下设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材料加工工程、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及器件四个系,并设有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工程硕士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四个层次。

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学院目前有教职工100余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近60人。

学院教师中有多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他们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学院致力于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积极开展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学院教师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涉及了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多个方向。

学院秉承"勤奋、创新、规范、求实"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材料科学人才。

学院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学院与世界许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

学院还积极参与重要国际合作项目,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材料学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不懈的努力,为产业发展和国家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高级材料科学人才,促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创新,为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Al-H_(2)O反应中催化剂对Al(OH)_(3)形貌演化的作用机理

Al-H_(2)O反应中催化剂对Al(OH)_(3)形貌演化的作用机理

Al-H_(2)O反应中催化剂对Al(OH)_(3)形貌演化的作用机理唐文奇;朱基裔;孙会;隽永飞;付超鹏;杨健;张佼【期刊名称】《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年(卷),期】2024(34)4【摘要】研究不同催化剂在铝-水(Al-H_(2)O)反应中对Al(OH)_(3)晶体形貌及其生长机理的作用。

采用NaOH、KOH、四甲基胍(TMG)和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原位观察产物的演化过程。

结果表明,反应120 min后得到的产物分别具有六棱柱形、六棱长柱状、长棒状和不规则棒状。

在NaOH和KOH 体系中,产物为三水铝石,三水铝石在NaOH体系中主要沿(110)、(001)和(100)晶面生长,而在KOH体系中主要沿(100)、(102)和(110)晶面生长。

在TMG和TMAH体系中,产物是拜耳石,拜耳石在这两个体系中均沿(110)、(111)和(001)晶面生长。

其中,三水铝石的Al—O键较多,有利于柱状晶体的形成。

【总页数】18页(P1347-1364)【作者】唐文奇;朱基裔;孙会;隽永飞;付超鹏;杨健;张佼【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先进船舶和深海勘探协同创新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相关文献】1.分散型钼系催化剂在孤岛渣油加氢裂化中的作用——Ⅱ.渣油反应机理和催化剂抑制生焦机理的初探2.阶跃过渡应答技术研究Mo-V/Al_2O_3催化剂上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反应的暂态动力学Ⅱ.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参数的求取3.形貌效应对渣油加氢反应Ni-Mo/Al_(2)O_(3)催化剂预硫化动力学影响4.不同形貌Ni/γ-Al_2O_3催化剂催化CO甲烷化反应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工类专业职业规划

化工类专业职业规划

化工类专业职业规划化工类专业职业规划作为工科学生,首先大部份可能会把自己的专业作为以后的职业方向。

通过学习或者进行科研活动,觉得自己的确喜欢本行,可以考虑往本行发展。

固然对于那种十分喜欢本专业又能静得下心看那些枯燥烦杂的中外文文献(至少不会感到厌烦),并且爱钻研探讨问题喜欢科研,习惯实验室的些许寂寞与冷清,不妨读博士,虽然现在不少人在置疑是不是读得越多越不见得好。

但是。

目前的中国,博士相比还是比较少,扩招的幅度也不大,相比大量的本科生和日益增多的硕士生,虽然有时不免也是跟着老板“打工“,至少还是能称得上精英。

只是读博士的阶段还是会比较辛苦,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非自己真正有兴趣的,最好还是不要勉强。

读博士的话就业会更窄了,普通多去高校或者研究所。

或者大型企业,只是需求量不会很大。

还有一部份人就是对本专业可能算不上特殊感兴趣,但也不反感,只是不喜欢在学校天天做实验这种日子。

最后找工作可能大部份考虑都是在本行找,不妨在打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多看点应用性的知识,有点针对性地看看自己相对照较喜欢的领域。

出去的话,可能做技术的多一点,固然不会是那种比较深入的研究,更着重与实际经验与理论的结合。

还有一种是技术服务,如果能进到那些大型外企做技术服务还是很不错的,收入比较高,各方面的福利也还可以,有时需要时常出差的,看个人喜好了。

也有一部份对技术彻底兴趣不浓,可能会选择本专业相关的产品的销售,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至少以前学的还可以打个基础,不至于彻底浪费所学专业知识。

目前化工产品的销售还是十分火爆的,特别是高份子原料或者产品的销售,毕竟不少东西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只是现在国内的厂家不少,国外的化工巨头也纷纷而入,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做销售很辛苦,但是做得好,往往也是赚钱最快的,这不比做技术,那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收入,想发起来很难。

销售做得好,积累了经验,可以往营销策划等方面转,做职业经理人,从事管理或者培训之类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 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14
课堂讲授 12+讨论 2
课堂和课下 作业
PPT 展示
成与结构、性能特 点;玻璃纤维制品 及其应用、特种玻 璃纤维 3. 炭纤维:分类 和来源;沥青基碳 纤维;碳纤维的结 构与性能关系 4. 有机高分子纤 维:芳香族聚酰胺 纤维、芳香族聚酯 纤维、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纤维(结构与 性能特点) 5. 陶瓷纤维: 炭化 硅、氧化铝纤维、 含硼纤维 7. 晶须:碳化硅、 碳酸钙、钛酸钾、 氧化锌晶须 8. 粉体增强材料: 炭黑、白炭黑、微 小球体粉料、热塑 性树脂粉末 第三节 高分子复 合材料的界面 1. 界面的形成与界 面结构 2. 界面的作用机理 3. 增强材料的表面 处理:玻璃纤维的 表面处理技术;碳 纤维的表面处理技 术;粉状填料的表 面处理技术 4. 界面的破坏:纵 向拉伸、横向拉伸、 纵向压缩、横向压 缩、面内剪切破坏 5. 界面分析技术: 红外光谱研究、电 子显微镜法、 x 射线 光电子能谱 第四节 聚合物基
(中文)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英文)Nonmetal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选修课程(组块课程) 材料学院大四学生 中文 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与加工 朱申敏、苏慧兰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本课程主要介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制备和应用。目的 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程论文交流等方式, 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和系统地理解非金属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基复合材料的重要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增强原理、基体、增强体材料、界面, 熟悉各类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和应用。为学生今后在复合材 料领域的深造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 an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nonmetal matrix composites, including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e strengthening principle, matrix, reinforcement materials, interface, and 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nonmetal matrix composites. Hopefully the students can grasp a solid foundation in the field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n the future.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1.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以模块为载体, 使学生在材料研究及开发应用方面得到系统的知识和训练(A5 和 A5.5) 。 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应用;高分子 复合材料、增强原理、纤维增强、玻璃纤维、炭纤维、芳酰胺纤维、炭化硅、氧 化铝纤维、晶须、晶片、颗粒、聚合物基体的固化与固化剂、增韧、成型方法、 界面、物理性能、老化;结构陶瓷;功能陶瓷;连续相;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韧 化机制;界面粘结形式与作用。 2.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和创造
课堂讲授
掌握非金 属基复合 材料的概 念、分类、 特点和基 课堂提问 本的复合 效应。了 解发展概 况和应用 领域。 通过教 学,拓宽 学生的知 识面,使 学生学过 的知识系 统化。达 到比较全 面地了解 高聚物多 相复合体 系的发展 和研究现 状;熟悉 高聚物多 相复合体 系的基本 特征、应 用领域、 研究方 法;了解 高聚物多 相复合体 系的主要 理论,掌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性工作的能力(B3 和 B2) 。 3. 通过分组进行课堂作业的进行,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C1) .
教学内容
学 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基本要求Fra bibliotek考查方式
第一节 非金属基 复合材料的发展; 第二节 非金属基 复合材料的定义、 分类和基本特点; 比相容性、形态结 2 构、强度和比模量, 流变行为、形变机 理 第三节 非金属基 复合材料的应用 第一节:聚合物基 体 1. 热固性树脂基 体:不饱和聚酯树 脂:结构特点、固 化及固化剂;环氧 树脂:特性、固化 及固化剂;酚醛树 脂:特性、固化及 固化剂 2. 热塑性树脂基 体:聚烯烃树脂、 聚酰胺、聚甲醛、 聚碳酸酯、聚四氟 乙烯的结构特征与 性能特点 第二节增强原理和 增强材料 1. 增强机理和分 类:按增强体的形 态(颗粒填充、短 纤维增强,连续纤 维增强,织物增 强) ; 2. 玻璃纤维: 组
《非金属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MT482 *学时 (Credit Hours) 32 *学分 (Credits) 2
握高聚物 多相复合 体系结构 与性能关 系的基本 要点。培 养学生正 确思考问 题的方法 和逻辑性 的推理能 力,能正 确运用类 比的方 法,加深 对各教学 内容的理 解,正确 认识高分 子材料物 理性能之 间的关 系。联系 当前科学 技术中的 应用实际 和作用, 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