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12-10-13

合集下载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精选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精选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精选摘要:一、引言1.介绍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精选的背景和意义2.阐述本文的核心观点:如何提高评论员的写作水平和素养二、评论员的基本素质1.政治觉悟:紧密围绕党和人民的中心工作2.理论素养: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3.民生情怀:关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体现人文关怀三、评论员的写作技巧1.鲜明的观点:立场明确,观点突出2.严谨的逻辑:论证严密,条理清晰3.生动的表述:语言鲜活,富有感染力4.创新的表现手法:善于运用图片、图表、数据等多元化形式四、评论员如何应对挑战1.快速反应:紧跟时事,迅速撰写评论2.深入分析: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3.跨界思维:拓展评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独特的见解五、结论1.总结评论员的基本素质和写作技巧2.强调评论员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的责任和使命3.呼吁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正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精选,既体现了评论员队伍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也彰显了他们的民生情怀和创新精神。

在新时代背景下,评论员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责任,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和素养,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政治觉悟是评论员的基本素质。

评论员要紧密围绕党和人民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只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发出最有力的声音。

其次,评论员要有鲜明的观点和严谨的逻辑。

鲜明的观点是评论的灵魂,要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你的立场和态度。

严谨的逻辑则是评论的骨架,要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让读者心悦诚服。

在此基础上,评论员还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力求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此外,评论员应善于运用创新的表现手法。

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可以运用图片、图表、数据等多种形式,使评论更具可视性,增加吸引力。

同时,评论员还要具备跨界思维,拓展评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独特的见解,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学习心得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学习心得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学习心得2012年6月6日下午,在学校的统筹部署下,分院党总支组织了一次分院全体教职工学习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的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和《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三篇文章。

这三篇文章诞生于2012年的两会之后,针对两会精神及政协提案,国家改革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所提出来的观点,实事求是得指出了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所要努力的方向,字字慷锵有力,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其中,我对《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这篇文章尤其有感触,现谈谈一下个人的学习心得。

1、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毋庸置疑,改革改革,既要改,也要革。

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一系列的革命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了巩固政权的革命。

七十年代,国家进行了一次文化大革命,八十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全所未有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如今,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高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中国应如何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通过改革来促发展,不仅仅是决策者的事情,也要应该引起全民的重视。

2、要实事求是看待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所以,对于一些改革措施,我们要审时度势,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觉得改革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就不支持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对于比如说,今年四月份,国家要在海南乐东建立火力发电站,遭到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对,因为当地人民认为,建立火力发电厂虽然会带来经济的发展,但是,火力发电会影响到环境,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当地人民强烈反对在当地建立火电站。

而根据国家发展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声明,建立火电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有利于人民和集体利益的改革,我们要支持,但是,对于损害集体和人民利益的问题,我们要反对。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12年第一季度全)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12年第一季度全)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12年第一季度全),准备公考的朋友,觉得有需要的可以抱走~来源:匡思敏的日志目录. 1人民日报评论员:保持纯洁性,让党更加坚强有力. 6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发扬民主贯穿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全过程. 7人民日报评论员:保持思想纯洁,坚守精神家园. 8人民日报评论员:保持队伍纯洁,巩固党的基础. 9人民日报评论员:保持作风纯洁,密切血肉联系. 10人民日报评论员:保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 11人民日报评论员: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 12人民日报评论员:是与非不容含糊. 14人民日报评论员:公与私岂能混淆. 15人民日报评论员:奋力推进创先争优. 16人民日报评论员:真与假衡量政治原则. 17人民日报评论员:让学习成为一种精神追求. 18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领导. 19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方式转变. 20人民日报评论员:实与虚考验人品党性. 21人民日报评论员:为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扎实依据. 22人民日报评论员:干部之德在为民. 23人民日报评论员:明确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24人民日报评论员: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 25人民日报评论员:自强中书写“汶川信念”. 26人民日报评论员:为乐学勤学善学提供不竭动力. 27人民日报评论员:谱写军民团结新篇章. 28人民日报评论员:实现贵州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9人民日报评论员:弘扬雷锋精神引领时代风尚. 30人民日报评论员:勇立时代潮头展现巾帼风采. 31人民日报评论员:引领乐学勤学善学的社会风尚. 32人民日报评论员:构筑当代中国的精神高地. 33人民日报评论员:焕发亿万民众的道德热情. 34人民日报评论员:探索建立公开遴选公务员的长效机制. 35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我们时代的文化力量. 35人民日报评论员: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品质. 37人民日报评论员: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 38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根本途径. 39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 40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41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42人民日报评论员:保持纯洁性,让党更加坚强有力——一论学习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讲话2012年01月12日00:00自身肌体的纯洁,反映了一个政党光明磊落的底气,决定着一个政党坚不可摧的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引言《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是中国党和国家机关报《人民日报》的主编和专栏作者所撰写的重要文章。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宣传工具之一,《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重要的责任。

这些文章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提出观点和建议,表达对当前热点问题的看法,并对国家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评论员文章的地位与作用作为党的喉舌,《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被广大读者所关注和重视。

它们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政策,对于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调动人民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员文章的出现不仅是对当前重大问题的解读,更是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指导,具有政策性和导向性。

通过评论员文章,党的声音得以传达,政策解读得以精准,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对党的认同和信任。

评论员文章的特点1.政治性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对重大政治议题进行有力评论,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正确路线。

2.理论性高:评论员文章深入阐述党的理论,提出独特的思想观点,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

3.探索性强:评论员文章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发展方向,提出创新性的思考和建议,对于引导舆论和推动政策变革起到重要作用。

评论员文章的撰写流程撰写《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流程一般如下:1. 高层决策评论员文章的题目和内容一般由党的高层决策。

根据国家大政方针和党的工作中心,确定需要在评论员文章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2. 撰写稿件根据高层决策,评论员开始进行调研和分析,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在党的理论指导下撰写稿件。

文章内容通常包括问题的背景、问题的重要性、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解决途径等。

3. 编审校对稿件完成后,经过编辑部的编审和校对,对文字的准确性、逻辑性、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审查和修改,保证文章的质量。

4. 发表发布经过一系列的审核程序,评论员文章最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时在其他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今日谈:立身不忘做人之本马永2012年04月17日04: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迷失了人生方向,丧失了做人底线,很容易陷入违法犯罪的歧途。

”面对一些违法违纪案件,人们每每发出这样的反思。

这些教训对全社会是个警醒,对领导干部来说更显得重要。

为了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完成引领一方发展、谋求民众福祉的重任,需要对领导干部有更高要求。

升华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才能树立正确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锤炼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道德操守,才能抵制各种诱惑,筑牢拒腐防变根基;彰显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事业追求,才能不断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政者,正也。

”做官先做人,为政先修德。

领导干部如何立身做人,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更是关系为政用权、事业发展的重大考验。

领导干部立身以德为本,从政以民为基,坚守信念防线、道德防线和法纪防线,不仅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对身边群众、社会风气也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积极引领。

反之,如果忘记做人之本、抛弃从政之基,“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不仅毁了自己,更会贻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对此,不可不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人民日报今日谈:为政不移公仆之心马永2012年04月1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

”面对一些违法违纪案件的教训,每个领导干部都应重温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告诫。

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

这不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要求。

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

做人民公仆,就要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子之心执政为民,把权力看做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把职位看做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一种待遇。

决不能口头上自称公仆,行动上却高高在上;决不能表面上大公无私,背地里却把权力私有化、商品化。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民⽇报评论员⽂章⼈民⽇报连发三篇评论员⽂章: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的⽣命为代价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的⽣命为代价⼈民⽇报评论员最近⼀段时间,⼀些地⽅接连发⽣重特⼤安全⽣产事故,造成重⼤⼈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惨痛的事实再⼀次敲响警钟:⼈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的⽣命为代价。

世间万物,⽣命最宝贵。

百业兴旺,安全最重要。

我们搞建设、谋发展,最终⽬的不是创造多少GDP、上多少项⽬、盖多少⾼楼⼤厦,⽽是让⼈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当前、今后的发展任务仍然很重,但发展绝⾮不计代价,更不能被曲解为⼀切为发展让路,甚⾄包括⼈的⽣命。

⼈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没了,还怎么能发展。

发展为了⼈民,发展的根本⽬的是⼈民幸福。

事故频发,⽣命安全没有保障,⼀切幸福都⽆从谈起。

⼈民是发展的主体,⼈民推动发展。

事故频发,⽣命安全没有保障,⼈民怎么能安⼼投⼊发展,⼀切发展怎么可能持续。

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为本”,始终把⼈的⽣命安全放在⾸位,把“⽣命⾼于⼀切”的理念落实到⽣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切不可⽚⾯追求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各地谋发展的劲头很⾜,许多⼯程、项⽬相继上马,安全⽣产形势更加复杂繁重。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绷紧安全⽣产这根弦,越要摆正安全和发展的位置。

党和政府历来⾼度重视安全⽣产,制定了⼀系列法律法规,完善了相关监管制度。

但是,部分⾏业、部分地区的重特⼤事故仍时有发⽣,暴露出⼀些地⽅、部门和⽣产企业发展理念落后、安全⽣产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教训极其深刻。

⾯对⼀起起重特⼤安全⽣产事故,我们为逝者深切哀悼,也要吸取⾎的教训,痛定思痛,举⼀反三,全⾯排查隐患,坚决堵塞漏洞,切实防范重特⼤事故发⽣。

安全⽣产,预防第⼀。

国务院已经部署在全国集中组织开展安全⽣产⼤检查。

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更加坚决、更加有⼒、更加有效的措施,深⼊排查隐患,铁腕打击⾮法违法和违规违章⾏为,抓好重点⾏业领域安全整治,夯实安全⽣产基础。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一——是非界限岂能模糊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一——是非界限岂能模糊

是非界限岂能模糊《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最近,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东莞多个娱乐场所的卖淫嫖娼现象,当地政府部门迅速采取整治行动。

对这次扫黄风暴,绝大多数主张弘扬社会正气的老百姓是赞成的,但也出现了令人诧异的杂音怪论。

一些人以娱乐心态看待东莞扫黄,甚至对“莞式服务”叫好,为色情业张目,嚷嚷“东莞挺住”。

在他们眼里,这类社会丑恶现象不仅不该报道,更不能打击。

如此荒唐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扫黄打非,本是正义之举;揭丑黜恶,也是媒体职责所在。

为什么却受到质疑甚至嘲弄?而那些声色犬马之地、醉生梦死之徒,为何又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乃至力挺?这一事件的娱乐化、恶搞化倾向,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如此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美丑不明,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问题?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有法必行、违法必究,都是不可逾越的社会底线,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和动摇的余地。

无论是卖淫行为还是嫖娼行为,都是法律明文禁止、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的对象,这早已世人皆知。

从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层面看,卖淫嫖娼与社会公序良俗格格不入,向来为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不容。

放眼世界,即便在欧美各国,对色情业的打击也越来越严。

法律的天平、道德的准绳、社会的呼唤,无不要求我们敢于向这些丑陋现象说不,果断剔除社会肌体上的毒瘤。

然而,一些人却无视法治常识,模糊了道德界限,唱起了“卖淫有理、色情无罪”之类的反调。

东莞扫黄,这样一个是非明确的事件,竟在网上掀起不小波澜、引发复杂舆情,的确发人深思。

在价值多元、观念多变的转型期中国,固然不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求得一致,但在一些基本价值上,必须有起码的共识。

守住法律底线,保持价值判断力,具备道德责任感,这是一个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取向,也是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

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只会导致价值错乱、逻辑谬误,最终行为失当、社会失序。

当一些微博大V娱乐化地调侃“人间有爱”,可曾以一份同情之心,想想那些被明码标价像商品一样叫卖的失足妇女?当一些人狂欢式地呼喊“今晚我们都是嫖客”,可曾以一份体谅之心,听听广大东莞市民热望“扫黄就要扫彻底”的心声?当一些所谓意见领袖陶醉于“群起挺黄”的幻觉时,可曾以一份责任之心,审视一下无节操之论对网络生态的扭曲,对世道人心的污染?有学者曾忧心忡忡地指出,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一种怪现象——比坏。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结构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结构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结构标题:《深度解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结构与魅力》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以其独特的视角、鲜明的观点和严谨的逻辑,在我国舆论场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结构,带您领略这类文章的魅力所在。

一、引言:立意高远,引人入胜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引言部分,通常会以宏观的视角,提出文章的主题,明确立场和观点。

这部分内容立意高远,观点鲜明,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为后续论述打下坚实基础。

二、论述:逻辑严密,论证充分文章的论述部分,是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核心所在。

这部分内容逻辑严密,层次分明,通过事实、数据、理论等多种论证方式,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剖析,展现出评论员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论证能力。

1.总体论述:对文章主题进行宏观阐述,明确观点,提出分论点。

2.分论点论述:分别对各个分论点进行详细论证,以事实为依据,以理论为指导,展现论证过程。

3.反驳错误观点:针对相关错误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驳,进一步巩固文章观点的正确性。

三、结论:呼应主题,升华观点文章的结论部分,会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呼应文章主题,升华观点。

这部分内容简明扼要,观点鲜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对文章主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语言特点:精炼、生动、有力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以下特点:1.精炼:用词精准,句式简洁,避免冗长和堆砌。

2.生动: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

3.有力:文章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总结: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以其独特的结构、严谨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在我国舆论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讲话发言稿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讲话发言稿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讲话发言稿
(本文来自,最大的原创公文网站)我认为,《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对当前若干重大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和深刻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央精神,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切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领会三篇文章、贯彻中央精神,要认清形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断...阅读完整文章将扣除您1点积分,确定要浏览吗?。

2012人民日报社论集

2012人民日报社论集

2012人民日报社论集迈向充满希望的2012(社论)——元旦献词2012年01月01日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告别了充满挑战、奋发有为的2011,迎来了充满希望、奋发进取的2012。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回顾过去的一年,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国际形势空前动荡变幻,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高于9%,粮食生产连续8年增产,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创1985年来最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达到1200万人,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保障房全年基本建成400万套以上、新开工1000万套,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兴起热潮……我们以各项建设新成绩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深刻、中东北非政局持续动荡的艰难时局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发展态势,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信心,更为处于变动和挑战中的世界带来机遇与希望。

判断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最重要的是辨明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

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严峻复杂,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们更应提振信心,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人民昂首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伟大复兴。

从2011迈向2012,我们有“中国信心”的实力。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奠定了良好的物质积累、科技基础、体制条件,实现更大发展的实力底蕴深厚;我们战胜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内外考验、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不断释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方兴未艾,中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期待更加强烈,改革发展依然是党心所归、民心所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大国实力此消彼长,对我国机遇大于挑战。

2013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汇总(自己整理)

2013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汇总(自己整理)

人民日报评论员:刹住“迎来送往”之风时值“两节”之中,处在走访拜年高峰期,部门单位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迎来送往”之风也有抬头之势。

正常的工作往来,必要的迎来送往,并非不可,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上级“有要求”不陪不行,下级“有想法”非陪不可,上求下应,一拍即合。

接待,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变成了拉关系、套近乎、养人情的活动。

这样的迎来送往,耗费了时间,浪费了钱财,败坏了风气。

在中央明令改进作风之际,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应拿出切实措施,刹住这股不良风气。

变味的迎来送往为何禁而难绝?有的人认为,接待场面大、规格高才算重视;有的人认为,接待关乎年终考核、干部选拔,只有接待好了,才能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这样的认识和做法,已和正常的礼尚往来无关,是一种党风不正、政风不正的表现。

“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这种庸俗的积习,导致“接待也是生产力”的说法颇有市场,认为关系是送出来的、人脉是走出来的,认定礼品厚薄与印象好坏成正比、人脉多少与发展前景有关系。

因此,抓住上级到访工作的机会,通过迎来送往博得领导欢心,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投机。

而赠送贵重礼品,违反制度超规格接待等做法,很可能会滑向腐败。

如何刹住变味的迎来送往之风?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首先要有个鲜明的态度,反对讲排场,摆阔气,不支持拉拉扯扯搞关系。

同时,应崇尚轻车简从、艰苦朴素,坚持按制度办事、严格自律,尽可能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从制度设计上,上级部门应该考核看实绩、评比凭实力、提拔重民意。

对那些形式主义的视察、检查或评比,应该坚决予以制止。

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干部认识到,投机取巧没有出路,多一些“泥土味”,少一点“烟酒气”,也才能赢得群众认可、获得上级重视。

其身正,不令而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轻车简从、亲民务实,一切以工作为重,这种朴素真诚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

改进作风看“两节”,领导干部应该率先垂范,力避那种对工作没有多少帮助的迎来送往,杜绝那些遭到干部群众反感的超规格接待,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风。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
心得体会
在学校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人民日报《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三篇评论员文章。

使我深受鼓舞。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全国两会在今年召开,确定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也即将召开,正如评论员文章《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一文中指出:
当前,改革发展呈现出活力迸发、蓬勃兴旺的良好态势。

从城市到农村,从海港到边疆,从工厂到矿区,调结构转方式迎难而上,形成转型发展新热潮;惠民举措频频推出,力推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领域改革稳妥推进,破解难题迎来新契机;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推动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有机结合,大力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文化事业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社会风气和人民精神面貌展现新气象……各地各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
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巩固和发展了“十二五”开局良好势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正如中央一再强调的,今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新情况、新变化。

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加要求我们坚定信心、聚精会神、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我们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联系工作实际,以饱满的热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人民日报优秀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优秀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优秀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优秀评论员文章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日报》的优秀评论员文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文章以深入的分析、独到的观点和精彩的表达,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中几篇让人印象深刻的《人民日报》优秀评论员文章。

让我们来看一篇名为《中国创新引领世界发展》的文章。

这篇文章以中国创新为主题,分析了中国在科技、企业和教育等领域的取得的突破成果。

文章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并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文章还强调了中国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名为《中国与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章。

这篇文章从中国的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文章指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通过参与全球治理、推动经济合作和维护国际秩序等方面,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还强调了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还有一篇名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文章。

这篇文章从中国的改革开放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文章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文章还强调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让我们来看一篇名为《中国坚定维护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的文章。

这篇文章从中国的外交角度出发,讨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责任。

文章指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维护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

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还强调了中国的外交理念,认为只有通过合作共赢才能实现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区政协副主席李绍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富有成效的开展,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补了钙、充了电,在为民务实、廉洁自律和提升为民服务理念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通过践行群众路线,思想受到了洗礼,灵魂受到了触动,为今后在工作中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为民意识,摒弃不良风气起到了指引和鞭策作用。

2014年12月人民日报先后刊发了《巩固从严治党的强劲态势》、《摒弃为官不为的消极状态》等六篇评论员文章,这六篇文章是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即将收官之际继续巩固和拓展活动成果的一针强心剂,为活动结束后党员干部如何践行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摒弃不良作风,紧密联系群众提供了行动指南,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通过学习讨论,总结精髓,对照检查,反躬自省,深刻领会文章精神,并决心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一、坚持加强学习,强化党性修养。

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也是坚持从严治党的基础因素,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辨别力,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不断严肃党内生活,彻底根除“四风”,严格按照党员干部标准和党员义务反躬自省,检查批判和纠错,逐步在工作实践中增强党员干部意识,锤炼坚强党性修养。

二、坚持自我完善,改进工作作风“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这句话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的,也振聋发聩的指明了工作作风的重要性。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经历了一次严格的锻炼和考验。

当前,作风建设正在全党上下稳步推进,同时也面临着不良惯性的挑战,活动结束后更要注重干部作风和工作作风的改进,把工作作风的改进落到实处,不断取得工作的新成效,切实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当中,切实把改进工作作风和推动工作进展结合起来,时刻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工作,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坚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013年评论员文章集锦(人民日报)

2013年评论员文章集锦(人民日报)
改进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动员令,也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和破题。它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领导干部更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多做急民之困的实事,少做花上垒花的虚功。应当懂得,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拥护你、追随你;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反对你、疏远你。只有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百姓期盼的事情做起,干部才能不断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合法性思维的起点。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求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用法治思维的标尺规范各项行政行为。尤其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更加需要坚持依法行政。事实证明,用法治思维化解纠纷,更有利于妥善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更有利于增进社会谅解,促进社会和谐。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不能放松,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更为重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经验表明,加大制约和监督力度,对领导干部、一把手的监督,尤为重要。当前,对一把手的监督依然是薄弱环节,这既有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不完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改变对一把手监督缺位、监督乏力的现状,让导致绝对腐败的绝对权力没有生存的土壤。
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政党,“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党的十八大强调增强创新意识,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要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探索为中国道路开拓新的境界。

2012-201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集锦(精品)

2012-201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集锦(精品)

人民日报评论员: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一论同心共筑中国梦本报评论员2013年03月19日05:07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7日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

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

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一路追赶现代化潮流,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回望历史,找到这条正确道路,极为艰辛、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这样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使中国道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极大地增强了13亿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亿万人民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

正是这条道路,把中国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连续30多年保持近10%的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0倍以上;正是这条道路,让我们十年间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网,不到20年里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超过70%的贡献,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切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就连“历史终结论”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留有一席之地。

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

梦想之路越切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

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难度更有甚于前。

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

2012年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2012年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2012年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三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写得很及时、很重要,对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加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保稳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评论员文章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把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好,切实做好全市经济社会各项工作。

要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判断上来,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有关决策部署;要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全市人民的智课件下载
[*]慧和力量凝聚到学习、落实和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上来,努力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要坚定信心、团结奋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要正确把握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分析我市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千方百计,努力在加快发展中调优结构,在调优结构中加快发展。

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三农”工作作为推动我市跨越发展的基础来抓,把工业作为跨越发展的关键来抓,把民营经济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主体来抓,把招商引资作为跨越发展的主要手段来抓。

同时,要进一步抓好范文网[*]安全生产、社会稳定,为跨越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把改善民生作为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党建,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努力争当全省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山地宜
居城的排头兵,力争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loCALHOst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优秀文章

优秀文章

人民日报社论:奋进在充满希望的中国道路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2012年10月01日04: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2012,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在机遇、挑战交织而来的时代征程中,社会主义中国前行的步伐格外坚定。

应对蔓延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系列改革稳步推进,“神九”飞天、“蛟龙”探海等重大创新任务顺利完成……伟大的共和国以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的自信迎来第六十三个华诞,全国人民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这荡气回肠、令人振奋的一年,何尝不是中国发展历程的缩影?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们走过了很不寻常的道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办成办好办妥了一系列大事、喜事、难事,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为伟大祖国取得的巨大进步无比自豪。

十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进入了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构建了社会保障新格局;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8倍,迎来了生活水平的新提升。

跨越十年征程,国家实力空前增强,社会民生显著改善,社会主义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一百多年来无数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懈追求的民族复兴梦想,正从东方的地平线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回顾十年奋斗历程,科学发展开创全新局面。

从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理念的变化带来实践的巨大跨越。

2012年10月24日上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

2012年10月24日上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

人民日报评论员:执着艺术原创彰显文化底气——祝贺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2012年10月18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再度踏桂归来。

46台海内外精品剧目和不同民族地域文化,将在艺术节舞台上交流荟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从德国的现代芭蕾,到中国原创舞剧《孔雀》;从中外合作的歌剧《波西米亚人》,到本土新编昆剧《景阳钟变》;从中华艺术宫的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展,到民间画廊里波普艺术的呈现。

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带来经典名作与创新精品,将金秋上海点染得分外迷人。

多元与创新,是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鲜明特色。

14年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努力“引进来”,执着“走出去”,汇聚国际优秀剧目,扶植中国原创新作,实现从“文化滩头”至“文化源头”的华丽转身。

从1999年到2012年,五大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个中外艺术团体在这里上演了中外剧目756台,350多万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每5台上演的节目中就有一台是国内首演或新创排的作品,开幕式演出总是由全国各文艺院团新创排的剧目担纲。

在“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这一办节宗旨下,艺术节正逐步发展成为文化大交流、大发展的平台。

它是优秀作品的展示平台、文化贸易的推进平台,也是青年人才的孵化平台、艺术素养的培育平台。

推介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之美,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是上海国际艺术节魅力所在。

“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悉心培育一片艺术的苗圃,艺术节正是这样的一个艺术大苗圃。

本届艺术节树起一面“扶持青年艺术家”的崭新旗帜,通过委约制作计划,发现和扶持国内及亚洲的优秀青年艺术人才,让艺术之泉生生不息。

从滩头到源头,彰显的是中国文化底气、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工程和重要的文化品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高民族素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今天,对文化的滋养,对创新的呵护,正推进艺术节努力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节,成为亚太地区专业性最强的节目交易市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人才与艺术创意聚集地、国内最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展示区;也催动着中国文化向世界贡献新的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城乡居民促进公平正义
从2009年9月我国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2011年6月我国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再到今年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短短三年多,我国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再到制度全覆盖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巨大成就,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我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一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制度都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

近年来,我国加快建立覆盖不同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此前,我国已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低保的制度全覆盖。

现在,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覆盖全国后,加上已推行多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我国又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建立,人人平等享有养老保障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我们党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民平等地过上
富裕幸福的美好生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限于国家财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依靠土地、家庭和集体组织解决,未能和城镇职工一样拥有社会化的养老保障;城镇非从业居民尽管人数不多,其养老保障制度也一直处于空白。

实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农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是两项制度的一大特点。

这一做法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城乡中低收入群体,使其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又一体现,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

我们要充分肯定成绩,也要认识到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

在制度建立起来后,还需进一步完善优化;在制度全覆盖后,还要抓紧时间推动保障对象的全覆盖,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工作、积极开拓,让这一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