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学论述类文本阅读系列训练

合集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2025届高三语文备考二轮模拟检测一

内蒙古自治区2025届高三语文备考二轮模拟检测一

内蒙古自治区2025届高三语文备考二轮模拟检测(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金文中,“勇”主要有两种写法,强调的是力大敢为和勇武。

在篆文中,“勇”出现了新的写法,即从甬从心。

可见,勇作为一种评价,起先向人的心理意志方面延展,不仅指人的行为勇武,还指人的意志强大。

上古时期人类最主要的活动是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以及群体之间的斗争,勇德最主要的内涵是开拓生存空间和斗争中的勇武。

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急和死亡的恐惊的品质,是一种用于斗争和生存竞争的自然德性。

在先秦时期,勇德有很高的地位,勇是坚守“义”所不行缺少的德性。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不仅如此,孔子还将仁、智、勇三者并举,视此三者为君子人格所必备的三要素——“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但孔子在重视勇德的同时,也对勇德进行了明显的限制。

比如,《论语•阳货》有云:“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似乎把勇视为一种没有特定道德价值指向的实力,勇就是“不惧”,为善和为恶的“不惧”都可以称作勇。

可见,在孔子这里,勇德不能独自构成一种伦理德性,仍属于自然德性。

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重构,使之具有道德内涵,成为独立的伦理德性。

孟子的做法是对勇德进行分类,明确地区分“小勇”和“大勇”:前者是基于一己之私产生的自然情感反应,是纯粹的、自发的情感冲动,没有自觉的道德目的;后者是基于道义而生发出来的道德情感及行为反应,是以道义学问和道德情感为基础的自觉选择,具有明确的道德意义。

可见,孟子所言的“小勇”属自然德性,“大勇”属道德德性。

荀子对勇的意义划分更为细致:“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此三者,或浑不知义,或见利忘义,或死而不义,只有“士君子之勇”才是“见义勇为”,乃道德之勇。

孟子和荀子分别对勇进行了大小之分和贵贱之分,其划分标准具有明确的道德指向,只有合乎道义的勇才配称作勇德。

2021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阅读训练专题附答案详解

2021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阅读训练专题附答案详解

2021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阅读训练专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都饱受荒漠化之苦,这绝不是 的事情,中国就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受沙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全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荒漠化防治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采取了一系列 的政策措 施,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 ),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土地荒漠化与贫困 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

沙区既是深度贫困地区,又是全国生态 脆弱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改善生态与发展经济的任务都十分 繁重。

打好沙区精准脱贫与生态保护修复两大攻坚战,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 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实现防沙治沙与精准脱贫互利共赢。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骇人听闻迫在眉睫B .耸人听闻危在旦夕C .骇人听闻危在旦夕D .耸人听闻迫在眉睫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沙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又是深度贫困地区;既是全国生态脆弱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B .沙区既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又是深度贫困地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全国 生态脆弱区C .沙区既是全国生态脆弱区,又是深度贫困地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 点难点地区D .沙区既是深度贫困地区,又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全国 生态脆弱区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防治之路走出来了B .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防治之路令行禁止息息相关 令行禁止相辅相成 行之有效相辅相成 行之有效息息相关C.荒漠化防治之路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D.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是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必走之路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21年2021届南昌二模高三语文(模拟二)答案(1)

2021年2021届南昌二模高三语文(模拟二)答案(1)

NCS20210607项目第二次模拟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C(A项“也是最深刻的”错,“最早深度论述”并不意味着一直居于“最深刻”的地位;B 项,“因而决定着人们向往、热爱崇高的理想情趣”错,它否定了原文所说的“主客观的融合”,亦即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D项,“当代文学“丑书”的出笼,正是由于未曾听从他的劝告”不妥,当代文学“丑书”出笼的原因很多,不能单纯归因于未听从郎加纳斯的劝告。

)2.(3分)C(“四个例证”有误。

文章第三段并未将司马迁史传做为中华文化中崇高风格的例证加以分析,文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是为了说明屈原诗歌的美学魅力,来自于他的深邃思想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3.(3分)D(原文没有“新的革命英雄主义崇高美学就会成为新时代文学的主流”的表述,原文结尾说的是“迎来一个文学的高峰时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A(据材料一,300多万名扶贫干部并非都来自党政机关,还来自企事业单位;此外,他们并非都担任“第一书记”,有的是驻村干部。

)5.C(“可见这五年的脱贫攻坚成效最为显著”错,不能仅以减贫人数多少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判脱贫攻坚的成效。

)6.(1)胜利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③各方群策群力,政策、资金、人员都能落实到位。

④综合采取多方面措施,坚持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

(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2)借鉴意义:①高度重视环保(水土保持),实现绿色复苏。

②重视农业和农村的经济转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3小题,15分)7.(3分)B(尼姑与阿毛的交流是阿毛的回忆,不是当下的场景,那时的阿毛也不在病中。

)8.(6分)①阿毛纯真的心灵世界与她生病的身体形成对比,寓意她向往的美好事物却面临生命走向衰亡的现实;②阿毛想栽橘子树的愿望和“橘子连根拔掉了”形成对比,寓意阿毛对家庭幸福的向往和失去母亲家庭不幸的忧伤;③阿毛伏在桌上睡觉与在床上睡不着形成对比,寓意青春少女生命的自然形态为现实所困扰的窘境;④阿毛生活在满是桃树的桃园,却没有桃子吃,二者形成对比,寓意表面充满美和爱的现实世界,实则蕴含生活的大悲苦。

高三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章文章摘要: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首先指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它不仅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还能为现代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

接着,文章分析了传统文化在教育、艺术、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并强调了传统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作者呼吁全社会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实现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

1. 文章认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 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观点是什么?3. 文章最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文章标题:《故乡的云》文章摘要:这是一篇描写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散文。

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家乡变化的感慨。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光,讲述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温馨故事,以及对故乡云彩的特别情感。

文章最后,作者以对故乡云的深情寄托,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4. 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请列举至少三个。

5. 文章中提到的“故乡的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6. 作者在文章最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文章标题:《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文章摘要:本文讨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首先概述了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科技创新如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人民生活。

文章还指出了科技创新在解决环境问题、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关键作用。

最后,作者强调了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7. 科技创新在经济领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8. 文章提到的科技创新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是什么?9. 作者对未来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何展望?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古今 中外 , 水库 大坝一直都是 军事对杭 中的主要
打 击 目标 , 也 是 恐怖 分 子 破 坏 和 要 挟 的 主要 目标 " 筑 坝 塑 水 !破 坝 放 水 !水 淹 敌 军 的 战 例 为 数 不
滩 围坑 将 溃堤 受淹 " 溃 坝 洪峰 的 最 大流 量 将 达 到 10 0 一 3 7 万立 方米/ 秒 , 下泄 洪峰 将 以每 小时 10 2 0 公里 的速度 到达葛洲坝水利枢纽 , 届 时洪峰仍将达到 3 1 万 立方 米/ 秒 , 洪水损 坏冲垮 葛洲坝 大坝后 进入 宜 昌市 区 , 洪水在 宜昌城 内的流速仍 然有每 小时 6 5 公里,溃 坝 4一 5 小 时后 , 宜 昌城 的水位 将 高达 海拔 6 4 一 1 米" 7 在 三峡 大坝发生溃坝后 , 宜昌市的居 民几乎没 有机 会
常争之地 , 在和平环境 下 , 中原 亦是存兵之所 " 所 以 , 人 们不 禁发 问 : 建起 三峡 大坝 , 中国大 陆的经 济重心 与军事战略机动 力量 , 是 否就全被 笠于这 达摩 克利斯
剑 之 下 了? 面 对 新 的 威 胁 , 核 威 慑 必 须 担 负更 多的 任 务 ! 应
坝位 于大 陆腹 地 " 没有超 大型飞行 编队是很 难 到达
长 江中下游是祖 国 大陆人 口最 密集的地 区之 一 , 经 济最为发 达 " 有 人把 中国 大陆的 经济 分布 比作 弓 箭 , 沿海 地 区为 弓 , 沿长 江为箭 " 长 江 中下游一旦 蒙 受三峡 大坝 溃坝 的灾难 , 这 弓箭就 有 弓无箭 , 经 济体 系必然瘫痪 " 而三峡工程位 于 中原的腹地 , 在 国防 整
的 , 到 了也 不一 定 炸得 垮 !

高考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考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逐渐衰落,乡村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许多乡村学校面临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乡村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公平。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乡村文化衰落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B. 乡村教育面临着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C.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D. 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公平是当前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首先提出了乡村教育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了这些挑战的原因。

B. 文章通过举例论证,说明了我国政府为改善乡村教育所采取的措施。

C. 文章最后总结了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D. 文章结构清晰,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孙少安站在门口,听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脚步声,心头猛地一震。

他知道,那声音是从县上来的,而且,就是那个人的。

他抬起头,果真看见县上的那个人出现在门口。

“是少安哥,是你回来了?”县上的那个人说。

“是的,我回来了。

”孙少安回答。

“少安哥,听说你在外面混得不错,还想着回来吗?”县上的那个人问。

“我想回来,我离不开这片土地。

”孙少安说。

县上的那个人沉默了一会儿,说:“少安哥,你知道,你在外面混得那么好,回来能做什么呢?”孙少安笑了笑,说:“我知道,但我还是想回来。

这里是我的根,这里有我的亲人,这里有我的朋友。

”县上的那个人看着孙少安,心里不禁暗暗佩服。

他知道,孙少安是个有情怀的人。

高三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高三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生活书写时代编年史一历数70年中国语言生活大事,当首者应该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普及和提高。

当今中国,除了少数地方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和交流。

普通话已经成为真正的国家通用语言,成为中国语言生活中的语言主体。

全国已基本形成普通话、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一起构成主体多样性的语言生活局面,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大的汉语方言区,双(多)语双(多)方言的交际模式成为社会语言生活的主流。

对此,有学者不无骄傲地欢呼,“中国两千年来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言同音...”。

的确,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书同文”凭借统一的汉字记录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的话,那么,当代中国的“言同音”则为增进各民族和各地区的言语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语言基础,它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不仅是口音上的“同”,书面上也有了更多的“通”。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5亿多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

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掀起的扫除文盲运动,使文盲率逐年下降,达到如今的4.08%,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

从文盲到脱盲,改变了人们的语言生活。

二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方言的国家,中国语言国情复杂,语言生活多样。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情况千差万别。

随着普通话推广、外语教育普及以及语言接触频繁,双语双言的人越来越多。

带有方音的普通话,普通话味儿的地方话等等,都呈现在语言生活中,活跃在语言生活中。

从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看,国家通用语言是主体,各少数民族语言体现出多样性;从普通话和方言的角度来说,汉语普通话作为主体,同时又有方言的多样性。

国家通用语言、民族语言和方言,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各得其位,各司其职。

20世纪90年代,语言生态和方言保护问题进入我们的视野,随后,方言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论述类文本阅读阶段性测试7

论述类文本阅读阶段性测试7

阶段性测试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吉林一中高三冲刺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态度”的文化单士兵最近文化圈里流行的一个热词,叫“有态度”。

文化当然是应该“有态度”的。

不过,在我看来,不论是哪一种文化人,如果只是在刻意标榜自己“有态度”,以显示其孤高与特立独行的个性,其实未必是最值得激赏的。

毕竟,真正赋含价值的有态度,并不是一个人摆拍的表情与姿态,而应该是一种群体性的记忆唤醒与价值认同。

文化的最大价值,应该是由孤立的个体情感转向整个社会的情感共鸣。

农民工版《春天里》传递的情感与价值,完全是来自于一种自觉的意识,它是完全尊重社会现实自发的本真表达,彻底摆脱了一切约定俗成的文化框架与艺术惯习。

恰恰就是这种完全自发与自然的态度,不但让人不会嫌弃他们的粗陋,反而产生超越原唱者汪峰的力量感,引起普遍的艺术共鸣。

众所周知,摇滚乐多是以反叛的姿态进行文化对抗。

人们也总是用“反抗”与“愤怒”这样语词来诠释摇滚的艺术价值。

无疑,这首《春天里》就展现了社会底层沦陷的无奈挣扎,体现了一种为突破阶层固化的反抗。

它像社会传感器一样,让人在心灵深处清晰碰触到社会苦痛与不安的敏感神经,然后产生一种静水流深的愤怒。

摇滚从来也并不只是属于白领精英与小资群体的。

出身披头士的摇滚大师约翰·列侬,把摇滚乐视为表达信仰与挑战主流的方式,他被视为工人阶级的英雄,从中不难发现,摇滚乐与英国工人阶级之间的深刻关系。

这些年,我们从罗大佑、崔健以及汪峰的很多音乐作品中,也可以深切感受到一种反抗与愤怒,很多都属于底层声音,只是有些人不明白那就是摇滚。

当然,很多反映底层价值诉求的摇滚音乐,在现实中要么无法得到充足的传播空间,要么被一些所谓的主流观点异解扭曲。

音乐是一种文化载体,很多时候都自然承载着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

这回农民工版《春天里》不仅唱哭了千万网友,还打动了湖南省委书记周强,让他也听得热泪盈眶,甚至两次推荐这首摇滚。

由此,很多人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权力去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权利。

安徽省2024_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安徽省2024_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是探讨、开发用于模拟、延长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简洁来说,人工智能目的就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索,让机器拥有智能,可以做出模糊的推断,而非用于计算有准确答案的问题,例如一加一等于几。

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也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其原理是运用算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解析,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新的技能来完成任务。

社会科学中将人类的心理活动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知、情、意,对应于人工智能的三个层次,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

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感知智能,即弱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也是人类对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阶段。

例如语言识别、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移动医疗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便捷与福利,将人工智能应用到金融及教化行业,创建了极大的社会价值。

而在科幻电影中,涉及的人工智能自办法识的觉醒则属于强人工智能,如今的探讨技术尚达不到。

不过,就像人类生命的进化一样,人工智能不会只停留在感知智能的基础阶段,当各方面条件完善后,它会迈向才智阶段,拥有认知实力与更高级的技能。

那么,我们该为人工智能的崛起而感到畏惧吗?始终以来,“人工智能威逼论”的声音从未停止。

霍金就曾指出,“人工智能的崛起很有可能导致人类文明最终走向终结”。

试想,机器在几乎全部领域都比人类大脑聪慧许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神经学家大卫·伊格尔曼称:“人工智能在理解道德和法律上存在先天缺陷。

”具有深度学习实力的人工智能,功能越来越强大,其自主决策建立在浩大的数据驱动下,是成千上万次机器学习的结果,但是缺乏真实性和可问责性。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案《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概括转述方式解题攻略及实战练》附答案解析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案《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概括转述方式解题攻略及实战练》附答案解析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案《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概括转述方式解题攻略及实战练》信息性阅读顾名思义,就是从文本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与其相对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除了获取相应信息之外还会涉及对应的鉴赏性评析,在鉴赏过程中要会涉及相应的文学鉴赏术语的使用。

张开在表述信息阅读能力中提到: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信息性文本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般主要包含,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类型和一般人物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此类文本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学生阅读过程中往往出现不能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如何转述或概括句子的意思。

具体到试题中,选项的表述也不可能照录原文语句,都是对文本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或隐或显)的转述。

正因为如此,明了转述方式对于我们答题来说尤为重要,只有明确了题目的转述方式,同学们才能在答题过程中更好地判断一个选项的正误。

从大的方面来说,选项常用的转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一、概括式转述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化,从而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的一种转述方式。

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较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和句子压缩有些相似。

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笔墨精神与中国文化程大利笔墨不仅是技法,而且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国传统的精神。

看清代的艺术品会觉得越来越小气,你们看清东陵的雕刻与明代相比就差远了。

中国艺术的传统绝对不止是元明清以来的传统,在这之前的汉、魏、六朝,以及这之前的先秦,先秦之前的青铜时代、石器时代,艺术都非常的纯朴沉厚。

那时候,人是把艺术与生存放在了一起,艺术上功利色彩不多,仅仅是为了美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审美追求就是“天地恢宏,宇宙无限”,体现了这么一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博大深厚是传统艺术最本质的精神特征。

由于博大深厚才产生出了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艺术的基本观念。

由于这种天人合一观把天地万物作为有生命的景致,到宋人提出“格物穷理”,由“格物穷理”到“物我两忘”,把人完全带入到了大自然中。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个背景支撑下的艺术现象,两种哲学背景,两种美学背景。

欧洲的绘画非常好,它是一个高峰,中国绘画也是一个高峰,但是这两个高峰只能远远的看着,要想融合起来非常困难。

如果要融合,双方都要从山上走下来,走到山谷才能见面,山谷又是浅层次的东西。

这个谷底现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面临的普遍现象。

中国的方块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太难了。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首诗。

中国的汉字和艺术结下了最早的关系,中国汉字的象形是中国艺术最早的发端。

西方则没有方块字的概念,它是由拼音组成的,因而也就没有字可以象形的概念。

汉字本身有很多微妙的意义,这种微妙的意义构成了汉字最本质的东西。

汉字组成了诗,但是中国的诗是很难翻译成英文的,比如“关关鸠”怎么翻?《诗经》翻成散文大打折扣。

这也是艺术的不可解读性的一个方面,所以阐释学是二十一世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十世纪在认识论上有一个大误区,就是以经济状况推断文化状况,以经济价值观判断文化价值观。

备战2021高考高三语文综合限时训练十三附答案

备战2021高考高三语文综合限时训练十三附答案

备战2021高考高三语文综合限时训练十三附答案班级姓名(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实践的深化,中国道路的拓展,中国问题的解答,必然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要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中实现伟大复兴,同时使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再造辉煌,这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构成了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的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中国的时代精神的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真实内涵。

任何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对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去构建所谓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只能使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空心化”。

哲学思维具有突出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

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仅展示的概念、范畴不同,而且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也不同。

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现实的社会运动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反映特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应当避免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评判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解答中国问题。

我们不能任由西方哲学话语来为我们“代言”,这种言说方式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是被西方话语“制造出来”的中国,这一话语体系的意向、理念乃至学术机制都具有凝重的西方话语色彩和深厚的西方文化基础以及“潜伏”的西方利益关系。

不能用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主要是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而言的,而不是拒绝借鉴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不是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

话语体系离不开语言,但又不等于语言。

话语体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语言本身没有意识形态属性。

2021年高考必刷练习卷(五)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1年高考必刷练习卷(五)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1年高考必刷练习卷(五)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介打破了传统文本的线性生产、传播和评价过程,进一步改变了写作、评论和阅读的经典形态,文艺活动全面打破精英话语垄断。

从网络文学作品批评现状来看,批评主体实际上由职业批评家、网站编辑和独立评论人三部分构成。

同时,网络文学批评机制的重建也离不开技术更新的作用,基于大数据的技术筛配和人工智能辅助的评价模式势必将发展成为网络文艺批评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

职业批评家接受的是传统经典文学鉴赏和评价的正统学术训练,在网络文艺诞生之初即对其持有雅俗之辨的先验偏见。

新世纪以来,尽管不少学院派批评家开始转向网络文艺评论,却也难免精英化的批评立场。

学院派批评家关注文学批评的学理探讨,在长期浸淫学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与网络文学作品存在着龃龉寡合的先天窒碍。

此外,职业批评家也包括传统文学期刊的编辑,尽管这一群体普遍认可文学批评需要与时俱进,并推出了包括兼收并取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作品、创作网络文学专刊等一系列举措,却收效甚微。

他们短时间内也很难及时做出调整来应对网络文学批评阵地缩水的挑战。

网站编辑是网络文学批评流程之中最为前端的把关人。

文学网站是绝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发布和流播的第一渠道,专职的网站编辑负有对上传的作品进行审核、建议修改以及筛选推荐等职责。

其在角色上类似于传统出版机构的专业编辑,但出发点和工作重心与后者大相径庭。

在网络文学通行的审查制度规约之下,网站编辑的筛查重点在于剔除触犯法律或道德底线的作品,并且时刻以大众读者这一服务对象为优先,对作品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内容褒贬则在其次,把关作品的专业素养也难与出版编辑同日而语。

独立评论人的出现受网络文学的技术发展影响较大。

受惠于移动技术和社交媒介的蓬勃发展,文学批评的发声平台和渠道更为多元,以自媒体和大众媒体为主要阵地的独立评论人不断崭露头角,激活了互联网文艺评论的生态环境。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注意由事例推及观点,在举例后辅以论理,一正一反,比较阐述。
片断事例:(八省联考材料二 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
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 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
邹忌 齐王
比照说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得出共同结论 蔽甚矣!
7.假设分析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信服。即正 例反说,反例正说。 假设推理的关联词:“如果……那么……”“如果……就……” “假使(假设、假如)……那么……”“倘若” “若”……“试 想……” 常用句式:假设……哪里…… ?倘若…… 岂 …… ?如果…… 难 道…… ?假如…… 怎么…… ?
期中考
材料二客观理性地论证了中医的实力,试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这种客观理性是如何体现 的。(4分) 5. 中医专家能够参与驰援海外战“疫”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金太阳联考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微媒介”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综合训练(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文明型国家”的特征。 三) 5.面对某些西方国家抹黑中国的不实报道和宣传,请你结合材料,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 “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 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 人迷糊。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4月试题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4月试题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4月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郑培凯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游牧民族地区,到唐代,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

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

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

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

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

属于实用阶段。

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

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唐代还要复杂。

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

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会使表面的沫饽不匀。

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

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案《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概括转述方式解题攻略及实战练》附答案解析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案《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概括转述方式解题攻略及实战练》附答案解析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案《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概括转述方式解题攻略及实战练》附答案解析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案《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概括转述方式解题攻略及实战练》信息性阅读顾名思义,就是从文本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与其相对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除了获取相应信息之外还会涉及对应的鉴赏性评析,在鉴赏过程中要会涉及相应的文学鉴赏术语的使用。

张开在表述信息阅读能力中提到: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信息性文本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般主要包含,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类型和一般人物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此类文本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学生阅读过程中往往出现不能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如何转述或概括句子的意思。

具体到试题中,选项的表述也不可能照录原文语句,都是对文本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或隐或显)的转述。

正因为如此,明了转述方式对于我们答题来说尤为重要,只有明确了题目的转述方式,同学们才能在答题过程中更好地判断一个选项的正误。

从大的方面来说,选项常用的转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一、概括式转述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化,从而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的一种转述方式。

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较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和句子压缩有些相似。

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试题

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试题

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2),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3)几世几年,。

(杜牧《阿房宫赋》)(4) ______________,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5)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6)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古砚说【明】许獬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

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

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

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

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④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

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家余欢我这回一放假,便回到老家去了。

老家是在乡下。

四五间用水泥砖修建起来的屋子,正厅前方偏左侧有一间厢房,厢房后方斜倚着三间猪圈,一堵矮墙把房子围成了个圈儿,墙上栽有一片菊花,时时放出香味;花心有蜜蜂,每到午间,便“嗡嗡”呼叫。

房子四周环拥着不尽的包谷杆儿,包谷棒上倒挂着些粉红的、米白、褐色的包谷须,有风时,包谷须微微波动;像小侄子偶尔皱起的眉头,几分钟后又舒展开来。

老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沟里间或传来几声蛙鸣,沿沟上方一带相间地栽着一排李树和梨树,一株葡萄架在李树上,春夏别有一番热闹。

老家的生活很是风雅。

一条李树枝伸进窗台,紧挨着窗玻璃,我就住在这间朝南的屋子里。

每逢风抱着花来看我写字,粉红色的花瓣打着转儿飘落在纸上,绘出一条漂亮的弧线时,我便抬头向外看看。

奶奶拄着拐杖,坐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阳光穿透叶子,窸窸窣窣洒落下来,擦白了她稀疏的头发。

阳光在她布满褶皱的青灰色脸上来回跳动,没多久便安静下来,仿佛她的脸有魔力似的。

老家的气息较城市更为平和。

我回来的第二天,便去村里游荡。

放眼一望,碧绿千顷:一块块辣椒地占据了村庄,地里全是一片深色的绿,地势高低起伏,这种绿仿佛是从远处山坡的苍翠欲滴分流过来似的。

这绿,借着露水清澈地显露出来,露水似滴未滴,才看一眼,就想把它储存到心中去。

地中间零星站着五六个人,指着辣椒在说着什么。

大纳路通车后,往来村里的陌生面孔增多了。

我刚路过田坎,便看到地里有几颗脑袋在晃动,接着传来一道声音,“琳琳,你回家了啊!”“嗯,回来了,大娘,今年的辣椒结得真好。

”我弯下腰,伸手摘了一把,放进她旁边的篮子。

“是的,刚我听到那个四川老板和村支书说,他今天要买一吨,我要抓紧摘勒。

多摘点,好多讨点工钱,赶场天给我孙儿买字帖……”我们都是村里的居民,自有一种情分。

我从小在村里长大,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也颇为熟悉:沙湾的泉水最甜,水井湾的次之;环山的映山红最多也最好看;三伯家养了一群鸡,大的也有,小的也有。

它们白天躲在包谷地里,晚上被安置在一间用水泥砖砌成的鸡圈中……离开家乡之后,在贵阳居住,愈加想念老家的这种平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与和谐。

我每天傍晚都要去村中走走,这村子里似乎有一种魅力,能让人平静下来。

老家的蚊子很多。

每到晚间,蚊子成群结队的在门前扑打翅膀,嗡嗡作响。

我虽把房门紧闭,甚至还叮嘱小侄子不要开门。

但是一转身,侄子已经溜了出去,随之混进来几只蚊子。

我托着杀蚊剂四处喷射,另外又撕开苍蝇纸并将它摊放在各个角落,还是不能杀绝。

侄子也在一旁忙得不可开交,捉到一只蚊子,急忙跑过来对我说,“姑姑,我把它扔出去,让它饿死就行了。

”于是为了解救这些蚊子,小家伙每天都会进出跑十几次,兴高采烈地数他放出去的蚊子。

老家的雨是温和的。

近日天气闷热,一朵乌云笼罩在老家上空,偶尔阳光躲进云里,天空便呈现出黑压压一片。

我们生怕下暴雨,连忙收了房屋板上晒着的洋芋片。

黄昏时,豆大的雨点淅淅沥沥终于落了下来。

几个外乡人撑了雨伞,安心地走在雨中——村里道路不会泥泞,地面不会积水,所以不必忧虑。

这个季节的雨不似夏季那样大雨如注,而是温和的雨。

下雨时,窗子照样开着,一眼就可看到远处的景色;车辆照样往来,行人络绎不绝。

院中的万寿菊经过雨的洗礼,没掉一片花瓣,反而愈发娇艳。

下雨伴随有风,不过这风也不怎么可畏:风没带劲儿,包谷杆仍然挺直腰板向上生长,就是刮上一天也吹不倒一棵包谷杆儿。

反倒是夜晚云收雨过后,道路上的水经过风轻轻一吹,随即干涸。

这雨吸收了许多热气,带来丝丝凉意,以至于晚上睡觉,仍需要盖上被子。

深夜,村里的灯相继熄灭后,蛙开始在田地里群叫。

我起身开窗,蛙声更加响亮。

仔细静听,这蛙声很是特别。

时长时短,时高时低;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辽阔,时而细腻;悠扬缠绵,余音绕耳;像一首首天籁,很是助眠。

等到蛙声渐渐弱了起来,我已然睡着了。

杜甫有诗云:“月是故乡明。

”诚然,对于老家的这种情结,今生无论如何我也是丢不掉的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对“老家”的情结,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丢掉,这源于老家承载着作者美好的回忆,寄托着她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B. “大纳路通车”、“陌生面孔增多”以及乡邻摘辣椒的热情,让读者感受到“老家”发展的脚步和人们内心的幸福感。

C. 老家的雨天是温和的,尽管也有暴风骤雨的时候,然而在作者眼里并不可畏,因为作者是地地道道的老家人,早已适应。

D. 夜晚的蛙声在作者眼里不仅不是一种噪音,反而是一首首天籁,助人入眠,表明老家平和的气息让作者内心变得平静。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第二段描写了老家周围环境,屋子虽简陋,但被菊花、溪水、桃李、间或传来的几声蛙鸣所环绕,既描摹当下生活环境,又为下文回忆过去做铺垫。

B. 文中“我弯下腰,伸手摘了一把,放进她旁边的篮子”一句,用“弯”“摘”“放”一连串自然熟悉的动作,将邻里之间的和谐尽数展现出来。

C. 文中写到侄子每天都会进出跑十几次,兴高采烈地数他放出去的蚊子,以小见大,表现出老家人内心的淳朴善良。

D. 文章取材富有生活气息,平实中不乏深情意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老家一草一木、亲人邻里的深厚情谊。

3.请赏析文章第三段的语言特色。

(4分)4.文末以杜甫诗句“月是故乡明”作结,作者对于老家的这种情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6分)1.(3分)C2.(3分)A3 .(4分)①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善用比拟,风抱花看写字富有人性;②用词富有表现力,活泼有趣,富有画面感。

“穿透”“洒落”“跳动”的阳光,富有动感;坐在院中的奶奶,画面感强。

③清新自然:粉色花瓣,轻盈飘落,给人轻松舒适之感。

4.①老家环境自然优美;②老家气候温和,风调雨顺;③老家生活风雅、平和、宁静;④老家人淳朴和善、相处融洽、纯真和谐;⑤老家带给人们美好的回忆,内心的平静,是离家之人的情感寄托;⑥老家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成为新农村。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毫州记钱红莉自合肥往北,过淮河,景色渐渐不同,大片麦地一直铺到天边,青绿里隐有微微的明黄,似流动着的画。

路旁一株株苦楝,树巅紫花,细淡而繁密,犹如钢琴协奏曲急速有声。

苦楝花紫嘟嘟的,有微微暗香,每年准时开在小满前后。

我生长于斑斓阴柔的皖南,自小看惯水田漠漠的景致,而北方的雄浑开阔,则是另外一层浑厚壮美,看得久了,隐隐有着直指人心的苍凉。

第一次到毫州来,最先被这里纵横时空的路名打动,分别以植物或古人名,命名每一条道路,清新,雅古。

若以路名排行,毫州想必是皖地首屈一指的文雅之城。

路过庄周路、漆园路,如若置身古代,庄子于涡水之畔,以夸张的寓言体与你娓娓道来人世的道理;白芍路、菊花路、牡丹路……一路看过去,又是簇新的灵气与山野之气了。

国槐森森,绿气盎然,沉稳而持重,仿佛神州五千年文明都被默默承担下来了。

真是一座文气、底气兼备的小城。

夜里,于古街饭罢,步行至十字路口,闲闲抬首,高古的城楼矗立眼前。

街上,车少,静谧,时间的钟摆动得慢;灯亮着,影子一直追着你走,走着走着,一颗心倏忽安稳下来,世间仿佛没什么急着赶的事情要做。

“闲”的繁体写法,门里一个月,取倚门望月之意。

一颗心闲下来,人们才会有倚门望月的雅趣,分明是沐浴而享受生命了。

小城的慢与闲,可珍,可贵。

当望见“建安文学馆”几个字,一颗原本嘈嘈杂杂的心,确乎一个冷战,紧随而来的,则是几千年的浩浩汤汤,岁月在文学面前变得庄严肃穆——三曹,建安七子,以至于整个汉魏文学,令人瞬间有了谦卑心,并陷入长久的缄默。

年轻时,热衷于曹植,沉迷于他的华丽、忧伤以及绵延的弱质之美,及至中年,方才懂得曹丕的难得。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曹丕《善哉行》)少年一般的蓬勃朝气,这是要我们积极地活,无须整天愁苦不竭,因为“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是说生命的忧愁自古皆有,好比高山有轮廓树木有杂枝一样天生即在。

既然自古皆然,那么,我们何不超越它,活得更好些呢?也就是在尘世的废墟之上给予自己精神的光芒,从而活得更为闪亮……每一次,当我对着镜子拔拽白发,他的《短歌行》鸽子一样扑闪着双翅,落至眼前。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对这个不可把握的浮世,谁不曾独自叹气过?这口气也长,自汉魏延续当今,到了我这里,到底,壮烈少了,执念多了,但,在我们的心性里,更多的还是不甘—-——我这条小命存于世间,难道不能再做点什么?曹丕的四言诗,言浅,意深,雀跃,幽曲……建安文学馆毗邻运兵道,房间曲折幽深,空阔而润凉,墙上布满三曹书法体诗文,一幅幅看过去,手心全是汗,一颗小心脏不明所以,默默悸动。

拐一个小弯,便是运兵道,想着这八千米工程竣工后,爸爸来过这里,儿子也会来的。

两千余年往矣,作为他俩共同读者的我,也来了,静静走在他们曾走过的砖道,心上有细雨鱼儿出,也有微风燕子斜。

这砖道,时窄时宽,布满绿锈,并非青苔,以指触之,冰一般凛冽,直如曹操存世的唯一一幅墨迹“衮雪”二字,望之苍凉,尤其“衮”字那一捺,令人端详良久,隐约有“水何澹澹”之气息。

这气息,并非逼仄的涡水之气,而是放眼宇宙星辰的苍茫之气。

光阴荏苒两千余年,他一直被误解着,到底知音难觅,肯以大历史观去体恤他的人,大约不止我一个吧。

自小,我们活在小说演义所灌输的正统意识下浑然不觉,哪怕民间戏曲呢,孟德兄一种白脸形象,几千年这么一路呵呵哈哈唱下来,他一直被钉在耻辱架前炙烤,什么“抉天子而令诸侯”的不忠不义,简直胡扯!等生命成长至一定高度,我们终于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忽然有疑问:如果置身一个昏聩的世界,为何不能打破而取而代之呢?身处无明乱世的他,该有多痛苦。

生命因痛苦而厚重,不断涅槃,不断重生,眼界从而更为高远广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回合肥的列车上,窗外北方大地的一马平川以及天上大开大合的灰色云朵,隐隐约约间,总有一种兵气,仿佛时光倒流。

史书一页一页翻过,徒留群雄逐鹿中原的喧哗、铿锵,耳畔时有鼓声,轰隆隆的遗韵犹存。

列车长前来与我攀谈。

他自小热爱文学,学画,习古琴,至今笔耕不辍。

问他:如此深秀而丰富,做这份工作可委屈?他笑:工作中,每天见众人,忙忙碌碌之中还能积累小说素材……忽然记起,有一次,同事同样说起过:你不觉得我们窝在这里挺委屈吗?我的愿望小而又小——但凡可以放下一张书桌,在哪里,都不委屈。

四小时后,车抵合肥,车长珍重地戴上帽子,为我与同事打开车门,彬彬有礼将我的行李箱提出去。

薄暮里,我们于人流熙攘的站台握手告别。

文学真是神奇啊!因为机缘,被邀至古城毫州,于两千多年前修建的地下运兵道里感受着曹氏父子的气息文脉。

未曾料想,回程列车上,有幸遇到了一位有着极高文学素养的列车长,我们畅谈一路。

列车呼啸着,令平畴远处的麦子急速向后倒去,小满过后,大抵就要动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