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中国制造2025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意义摘要:一、背景分析: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与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三、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目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任务与重点: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基础能力强化、质量品牌建设、绿色制造、重点领域突破、结构调整、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国际化发展五、战略支撑与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金融扶持政策、财税政策支持、人才培养体系、中小微企业政策、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组织实施机制正文:随着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地位愈发凸显。

为了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

《中国制造2025》战略立足于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以及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的基本原则。

这一战略旨在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明确了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首先,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通过设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突破。

其次,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同时,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四大支柱能力建设。

此外,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规划目标是引导和促进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规划落实努力的重要方向。

为明确“制造强国”的任务和重点,《中国制造2025》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条件,根据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制造强国”的若干发展目标,加快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一、指标选取的总体考虑《中国制造2025》指标体系的设立,综合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能够体现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

指标的选取,既要能够反应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等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又要借鉴参考国外的评价指标,形成与国际之间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体系。

第二,能够体现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指标的选取,要充分体现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效益、两化深度融合的根本要求。

第三,指标数据具有可获得和可比较性。

指标的设立考虑了历史数据的可获得和可量化性,如制造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R&D投入、专利、能耗等指标,能够实现与历史数据的对比及与国外发展情况的比较。

第四,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相结合。

指标的设立要能够满足系统评价制造强国的需要,同时还要体现制造业当前发展情况、国际竞争力、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良好结合。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经研究,《中国制造2025》采用了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4大类共12项指标。

二、主要规划目标(一)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核心,是实现我国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从定量指标看,确定了两个目标任务:一是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中国制造2025计划内容

中国制造2025计划内容

中国制造2025计划内容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该计划旨在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等手段,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首先,中国制造2025计划明确了九大重点领域,包括智能制造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和船舶、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电力装备、军工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装备等。

这些领域都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在这些领域的深入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其次,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

这些政策措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此外,中国制造2025计划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发展目标,包括到2025年,制造业实现整体现代化,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等。

这些发展目标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目标。

最后,中国制造2025计划还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等。

这些重点任务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工作重点和任务清单,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具体的工作路径和方向。

总之,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具体的工作路径和方向。

相信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指导下,中国制造业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

考研政治:《中国制造2025》,强大我们的国家

考研政治:《中国制造2025》,强大我们的国家

考研政治:《中国制造2025》,强大我们的国家李克强总理视察中关村创业大街时,当看见众多群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合影时,李克强询问众人“你们都用什么手机啊?”“苹果”、“三星”、“小米”、“锤子”、“华为”,众人争相回答。

听完回答之后,李克强感慨了一句“还是苹果跟三星的多啊。

”给国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面,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朱弘隽老师就为大家解读中国制造的一些方针政策。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我们成了世界的工厂,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个局面,国务院早从去年从国家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中国制造2025》(下称规划)于5月19日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规划开篇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测试题:1.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行重要转变:A.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B.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C. 中国生产向世界生产转变D.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答案:ABD解析:中国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需要从三个方面创新、质量和品牌来强化,因此实行三个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2. 《中国制造2025》(下称规划)于5月19日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规划指出要使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必须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其中结构优化是指:A.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B.改造提升传统产业C.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D.推进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答案:ABC解析:结构优化是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首先,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包括实现制造业年均增长7%,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实现制造业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

通过这些目标的设定,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化方向发展。

其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发展重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和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个领域。

这些领域被确定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方向,将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新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所在。

此外,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质量监管和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最后,中国制造2025还提出了一系列国际合作举措,包括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强国际技术创新合作、推动国际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加强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等。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将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将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有助于推动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和变革。

相信通过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国制造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

中国制造2025知识概述

中国制造2025知识概述

中国制造2025知识概述《中国制造2025》是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

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五五”,就是有两个“五”。

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

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就是十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二、一条主线“中国制造2025”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主要包括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三、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强国战略

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强国战略

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强国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其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时,中国制造业也在不断地寻求着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而其中,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战略成为了当下广受关注的两个主题。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型的重大国家战略,旨在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品牌、质量和技术含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制造业。

而制造强国战略则是近年来由中央政府提出的新的国家战略,其目标是实现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型,将制造业培育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产业。

相较于以往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战略的提出,具有更加前瞻性和战略性。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制造业的现代化,构建全产业链的创新体系,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水平。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技术创新更是现代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政府要牵头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建设,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创新项目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驱动能力。

其次,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和智能化。

环保和减少资源浪费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课题,只有实现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才能真正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益。

因此,我们要不断推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能效水平、资源效率和环保性能。

另外,要注重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提升。

人才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制造业人才培育和职业技能提升已成为实现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所在。

中国制造2025整体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整体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整体战略目标【原创版】目录一、中国制造 2025 的战略目标二、中国制造 2025 的具体规划三、中国制造 2025 的实施重点四、中国制造 2025 的预期成果正文中国制造 2025 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这一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 2025 的战略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 2015 年到 2025 年,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第二个阶段是从 2025 年到 2035 年,用十年时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个阶段是从 2035 年到 2045 年,在建国一百周年时,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 2025 的具体规划包括推动制造业创新、提升制造业质量、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等方面的工作。

其中,创新是中国制造 2025 的核心,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此外,中国制造 2025 还将加强与德国工业 4.0 等国际先进制造业战略的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

中国制造 2025 的实施重点是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中国工业的浴火重生。

同时,中国制造 2025 还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发展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小微企业。

中国制造 2025 的预期成果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质量水平和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2025》第一板块读书笔记修正版

《中国制造2025》第一板块读书笔记修正版

《中国制造2025》第一板块读书笔记——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一、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即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所谓“二”,就是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个目标。

所谓“三”,就是三步走的战略:到2025年,缩小差距,重点突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巩固地位,提升层次,整体居于制造强国中位;建国100年,综合实力迈入制造强国前列。

所谓“四”,就是四项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提高,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所谓“五五”,第一个”五“即五条方针: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第二个“五”即五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所谓“十”,就是具有针对性的十大领域。

二、为什么要提出《中国制造2025》1、自主创新能力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缺失。

2、产品质量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

3、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产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并存。

4、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要素供给能力接近极限。

5、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三、如何贯彻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实施机制。

2、五大工程的实施。

3、地方抓落实的着力点。

4、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

5、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四、智能制造的内涵和发展愿景智能制造——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系统工程,要从产品、生产、模式、基础四个维度深刻认识,智能产品是主体,智能生产是主线,以用户为中心的产业模式变革是主题,以CPS和工业互联网为基础。

五、如何实现向智能制造的转变(一)、智能生产是“智能制造工程”的主战场1、设计技术创新:设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2、生产技术创新: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3、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4、智能化集成制造系统(二)、产业模式转变1、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定制化规模生产2、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三)、智能制造的基础建设1、构建信息-物理系统(CPS)2、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3、强化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动力六、中小企业转型诊断和顶层设计1)全面的需求分析。

【精品讲座课件】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ppt,可编辑

【精品讲座课件】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ppt,可编辑
政府和市 场
关系 发展条件 资源禀赋
发展动力 技术水平 对外经济关系Biblioteka 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
资本短缺
资本充裕
商品短缺,解决有无 产能充裕,消费升级
产业分离
产业融合
技术革命的间歇期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性作用
定性作用
劳动力、土地、资源、劳动力、土地、资源、
能源、环境容量给充 能源、环境约束加
25
2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TFP相对资本投 入贡献偏小、TFP和 资本边际产出递减 的趋势共同表明, 我国的工业经济增 长主要依靠要素投 入、创新驱动不足 的特征显著、甚至 在日益强化,而这 也正是我国工业经 济增长速度最终进 入下行通道的根本 原因。
26
新常态的核心是变革,是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 迭代更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关键是要勇于 打破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尤其是破除旧的 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建立以创新、质量、 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新的发展理念、发展路 径和竞争优势。
➢广度上,3D打印、激光加工、超声加工、仿生加工等 新的加工手段、制造工艺加快发展,不断丰富制造的内 涵。 ➢深度上,制造技术进一步向极限拓展(极大、极小、 极精)。如,纳米尺度的超精密加工,超大尺寸构件加 工,MEMS等极微小制造工艺,深海、深空等极端环境下 装备。
18
❖模式:规模标准化生产走向规模个性化定制
第三阵营
印度 59.56
韩国 57.17
巴西 31.97
29
“三步走”战略
建国100周年 2035年
创新引领 实现跨越 迈入全球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目标是将“中国制造”打造成创新驱动、品质升级、绿色发展、面向全球的高端制造,以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那么,《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品质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解读。

一、技术创新目标1.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实现自主创新。

2.强化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速技术转化和推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4.推进国际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加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1.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

2.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优化供应链结构。

4.增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品质提升目标1.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优化设计、制造和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促进品牌建设和营销: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智能制造目标1.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制造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上下游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中国制造2025详细行动计划

中国制造2025详细行动计划

中国制造2025详细行动计划1. 概述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战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计划。

2. 目标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 提高制造业质量和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3. 行动计划3.1 技术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增加政府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 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 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3.2 产业升级- 加强重点领域发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鼓励传统产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 加强供应链建设: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3.3 质量提升- 强化质量监管: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 推动标准化工作:制定和推广相关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 加强质量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3.4 国际竞争力- 培育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 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中国制造业品牌的国际化,提升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 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拓宽出口渠道。

4. 实施路径- 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加大对中国制造2025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集群效应。

-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三: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三: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制造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重要变化。

《中国制造2025》指出,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积极稳妥应对内外部挑战。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

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3D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的强力支持下,制造商、生产服务商、用户在开放、共用的网络平台上互动,单件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将逐步取代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s System,CPS)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

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来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并分析其实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中国制造2025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中国制造2025旨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

三、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四、加强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要求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通过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思维。

同时,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五、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着重强调绿色制造的发展。

通过推动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中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推动国际化发展中国制造2025还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市场拓展,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

通过加强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结: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涵盖了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国际化发展等方面。

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中国制造2025》是一本关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著作,它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制造业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制造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书中,作者首先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其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业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作者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指出了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指出了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除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之外,作者还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和规划。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发展举措,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认为,中国制造业应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加快推进制造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作者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发展举措,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阅读《中国制造2025》,我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中国制造业应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加快推进制造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只有这样,中国制造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才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通过阅读《中国制造2025》,我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制造业一定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也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业一定能够在未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领头羊。

中国制造2025的方针和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方针和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方针和目标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基本方针——创新驱动。

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质量为先。

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

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

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人才为本。

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方案

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方案

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方案概述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方案聚焦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基本原则,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标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迈向中高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主要任务1. 创新驱动: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研发投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 质量为先: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3. 绿色发展:强化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4. 结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5. 人才为本: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重点工程1. 智能制造:推进工厂智能化改造,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2. 绿色制造: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高端装备制造: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 新材料:发展先进新材料,提高新材料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比例。

5. 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技能人才。

政策支持1. 财政支持:设立制造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制造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2. 税收优惠:对制造业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3. 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贷款支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4. 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5.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期主题中国制造2025
背景: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20多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50多名院士、100多位专家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正式印发。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10年行动纲领,描绘了用3个10年时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具体战略方针、任务及重点工程、领域。

编者:1865年的今天,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黄浦江畔创立,中国民族工业由此发端。

150年的风雨坎坷,中国制造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眼下,不仅在体量上傲踞全球之冠,在质量上也正以《中国制造2025》为蓝图,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前沿高端。

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优势劣势并存
首先讲我国的优势。

第一,我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并且还有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第二,我国有一大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

第三,我国有一个发展制造业的长期方针和战略。

第四,我国拥有一大批人力资源,特别是新时期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我国制造
业中,这是我们的四大优势。

当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有短板。

按照问题导向,首先,技术上还缺少持之以恒地对创新的投入和创新引领发展的
理念;第二,在产品质量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中国制造还没完全意味着是一流的品质,一流的产品质量;第三,结构还不够优化。

虽然我们有大量的企业,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

虽然我国有大量的人才,但是缺少跨国公司的领军型人才;第四,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烈。

既需要节能减排,又要实现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也是一个问题;第五,我国仍需源源不断的新劳动力红利来补充我们的发展。

前30多年,我国基本上是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支撑整个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如今新一轮的发展需要的是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人才,以具有知识、技能的人才来支撑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周济(中国工程院院长):
中国制造2025非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将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5年到2020年,将全面推广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应用,部分行业和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术试点与示范,如大力推进“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第二阶段为2020年到2025年,将大力推进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着力推动“智能一代”
机械产品创新工程。

同时,“中国制造2025”要实施五大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创新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其中,最核心的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

“中国制造2025”并非德国工业4.0计划的翻版。

中德两国制造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都不尽相同。

比如,德国工业4.0里没有强调质量问题。

这不是说德国人不重视质量,而是他们在工业2.0阶段就解决了质量问题,质量文化早已深入德国工业的骨髓。

为进一步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二期在一期基础上,突出重点、提升质量。

分设强国指标体系及重点产业发展路线图、智能制造、制造业质量与品牌、绿色制造、制造业服务化等7个课题组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绿皮书、3D打印、机器人发展战略等3个专题。

齐岳(专栏作家):
突围路在何方
我国制造业早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出口的大量商品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低端商品。

“Made in China”很多时
候成了“低质量便宜货”的代名词。

在意大利曾亲眼见过店家以“非中国制造”为噱头来标榜自家品质的做法。

而且,即便是这种定位,我国轻工业目前的生存境况也苦不堪言。

纺织、制鞋、玩具、家具等轻工业自2008年之后就再难有漫天订单飞来。

企业同时还要应付人民币与工人工资的双重升值,利润空间几乎丧失殆尽。

重工业方面,“两高一剩”成为挥之不去的印象标签。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化工业遍地开花,单位产能对应的能耗和环境成本都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为国家提供的不仅仅是根本用不完的基础材料,还有漫天的雾霾、沉积的坏账和大批难觅出路的低水平产业工人。

在有限的高端制造业领域,我国缺乏相应水平的创新,使得飞机发动机、手机芯片、精密仪表等核心零部件需要依赖进口。

我们的高铁制造技术在国际上依然是靠价格而非技术拿单,能走出去的高端产业局限于通讯设备、工程机械等寥寥几个领域。

后危机时代欧美国家纷纷拿出产业振兴计划。

美国推出“再工业化”,德国高举“工业4.0”,日本要求“产业回流”。

如果我们无法跟上并赶超,那么我国制造业将一直听着这四面楚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企业不仅无路可退,而且必须杀出重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