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特殊句式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鸿门宴》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脱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首尾呼应。
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查阅!文言文《鸿门宴》知识点梳理【通假字】1.距─拒,把守:距关,毋内诸侯。
2.内─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3.要─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早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S─隙,隔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7.坐─座,座位: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鱼坐。
8.不―否,不者,若属将为所虏。
【成语】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部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古今异义词】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5.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一词多义】1.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乃令张良留谢。
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因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 且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 胜尽:刑人如恐不胜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杓6. 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 (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 (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挡)7.与臣游(游:交往)8.籍吏民 (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10.具言 (具:详细,完备)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14.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 (置;放弃)17.督过之 (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固不如也 (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5.因言曰 (因:趁机)6.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 ①亡去不义。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鸿门宴文言总结
《鸿门宴》文言现象总结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6.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坐通“座”,座位)7.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2.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今: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很,十分4.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5.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6.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三、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道芷阳间行(道,取道)沛公军霸上(军,驻军)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名册)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若入前为寿(前,上前)刑人如恐不胜。
(刑,惩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做王)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步,步行)2、形容词用作名词今事有急(急,急事)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方面)大行不顾细谨(细谨,细枝末节)3、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善,对……友善)4、名词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晚)私见张良(私,私下地)具告以事(具,详细地)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表对人的态度)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日日夜夜)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头发上指(上,向上)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从小道,抄小路,表方式)道芷阳间行(间,从小道,抄小路,表方式)5、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随)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止步)拔剑撞而破之(破,使之破)6、动词做名词亡秦之续后续四、一词多义: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文言文《鸿门宴》知识点梳理
文言文《鸿门宴》知识点梳理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
现小编整理了课文重要知识点,掌握好这些内容才能在文言文考试中运筹帷幄,包括通假字、诗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欢迎阅读!《鸿门宴》知识点梳理一、《鸿门宴》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二、《鸿门宴》古今异义词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情况今:表程度,很、甚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来三、《鸿门宴》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12个 )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忽击忽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高一语文《鸿门宴》-特殊句式(教师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目标导学】
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文学家。
他青年时曾游历我国南北名山大川,考察古迹,采访遗闻逸事,搜集了丰富的史料,为后来因上书替李陵辩解,受腐刑,在狱中坚持编写《史记》,出狱后任中书令,仍旧发愤著书,终于完成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②项庄舞剑③立诛无伤
【学科问题】
【学习目标】对句段中体现人物形象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②项羽③沛公④张良
【题目重现】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大概只有两种:没有思想的傻瓜和有思想却偏偏要装得像傻显然,刘邦能紧紧攥住韩信这一干良臣的忠心,可见他的驭人之术;楚汉相争时汉军阵营得以逐。
(完整版)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推荐文档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 (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 (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挡)7.与臣游(游:交往)8.籍吏民 (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10.具言 (具:详细,完备)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14.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 (置;放弃)17.督过之 (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固不如也 (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5.因言曰 (因:趁机)6.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 ①亡去不义。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鸿门宴文言现象总结
《鸿门宴》文言现象总结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6.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坐通“座”,座位)7.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2.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今: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很,十分4.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5.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6.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三、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道芷阳间行(道,取道)沛公军霸上(军,驻军)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名册)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若入前为寿(前,上前)刑人如恐不胜。
(刑,惩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做王)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步,步行)2、形容词用作名词今事有急(急,急事)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方面)大行不顾细谨(细谨,细枝末节)3、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善,对……友善)4、名词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晚)私见张良(私,私下地)具告以事(具,详细地)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表对人的态度)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日日夜夜)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头发上指(上,向上)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从小道,抄小路,表方式)道芷阳间行(间,从小道,抄小路,表方式)5、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随)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止步)拔剑撞而破之(破,使之破)6、动词做名词亡秦之续后续四、一词多义: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却。
???????却,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 ???7.与臣游(游:交往)???8.籍吏民(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10.具言(具:详细,完备)???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14.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置;放弃)???17.督过之(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固不如也(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5.因言曰(因:趁机)??6.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①沛公欲王关中。
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 (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 (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挡)7.与臣游(游:交往)8.籍吏民 (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10.具言 (具:详细,完备)11.假设入前为寿(假设:你;为寿:祝健康)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14.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 (置;放弃)17.督过之 (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固不如也 (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5.因言曰 (因:趁机)6.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11.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假设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 ①亡去不义。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2.张良出,要项伯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令将军与臣有郤。
6.因击沛公于坐7、须臾,成五采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古今异义1.约为婚姻 2.所以遣将守关者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5、沛公居山东时6、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9、再拜献大王足下。
10、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三、一词多义字1.军沛公军霸上:从此道至吾军:2.击急击勿失:因击沛公于坐:3.内毋内诸候: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沛公起如厕:杀人如不能举:固不如也:5、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乃令张良留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7.意然不自意能入关破秦:其意常在沛公也:8.坐项王、项伯东向坐:因击沛公于坐:坐北朝南:9.举杀人如不能举: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举大计亦死:10.胜沛公不胜杯杓:刑人如恐不胜: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此时无声胜有声:12.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之坐上:13 、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樊哙从良坐:14、故故遣将守关者:君安与项伯有故:故听之:15、幸故幸来告良:妇女无所幸:116、籍籍何以至此:籍吏民,封府库:四、词类活用1、道芷阳间行。
2、沛公军霸上。
3、沛公欲王关中。
4、籍吏民,封府库。
5、范增数目项王。
6、若入前为寿。
7、刑人如恐不胜。
8、此其志不在小。
9、沛公今事有急。
10、素善留侯张良。
1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2、吾得兄事之。
13、常以身翼蔽沛公。
14、头发上指。
15、项伯杀人,臣活之。
1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7、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8、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五、特殊句式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此亡秦之续耳。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鸿门宴》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12345【知识点】(一)通假字具告以事具通俱。
全,都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
把守内通纳。
接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违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隔阂,嫌怨樊哙复其盾于地复通覆。
翻过来沛公不胜桮杓桮通杯。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座位(二)古今异义:范增说项羽曰古:劝说,劝告今:说话沛公居山东时古:函谷关以东地区今:山东省约为婚姻古:结为亲家今:结婚的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太,很(副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南)今:河北省,河南省我为鱼肉古:鱼和肉今:鱼的肉(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当夜,当晚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7头发上指上:向上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的翅膀一样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沛公军霸上军:驻军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素善留侯张良善:与......友好秦地可尽王也王:占领而称王秋毫不敢有所近近:接近,接触籍吏民籍:登记户口范增数目项王目:以目示意,使眼色若入前为寿前:上前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胜:用尽刑:施加肉刑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军:驻军道芷阳间行道:取道(3)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老交情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骑:一人一马大行不顾细谨细谨:细枝末节(4)使动用法、意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从;带领欲止不内止:使......止;阻止拨剑撞而破之破:使......破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以......为王(意动)(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8亚父者,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此天子气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被动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3)宾语前置籍何以至此今日之事何如客何为者何辞为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4)介词结构后置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色具告以事良曰:“长于臣”得复见将军于此因击沛公于坐樊哙复其盾于地固定格式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9为之奈何孰与君少长秋毫不敢有所近籍何以至此军中无以为乐今日之事何如项王未有以应(五)一词多义军: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为:使子婴为相做,担任,动词为击破沛公军将要,准备,动词皆为龙虎是,动词臣为韩王送沛公替,给,介词谁为大王为此计出,制定,动词且为之奈何对付,动词皆且为所虏被,介词窃为大王不取也以为,动词何辞为呢,句末语气词言:曹无伤言于项羽曰说,动词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话,言语,名词当:当是时在......的时候,介词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动词说:范增说项羽曰劝说,动词而听细说话,谗言,名词幸:10妇女无所幸宠幸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副词善: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好,动词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形容词积善成德善行,好事,名词从:张良是时从沛公跟从,动词从郦山下由,自,介词事:具告以事事情,名词吾得兄事之侍奉,服侍,动词亡:亡去不义离开,动词此亡秦之续耳灭亡,动词去:亡去不义离开,动词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故:故听之所以,连词君安与项伯有故旧,形容词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副词足: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足够,副词再拜献大王足下对别人的尊称卮酒安足辞值得,副词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像,如同,动词沛公起如厕往,去,动词固不如也不及,赶上如今人方为刀俎现在,双音词籍:11籍吏民登记,动词籍何以至此项籍,名词坐:项王、项伯东向坐坐下,动词因击沛公于坐通“座”,座位,名词辞: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动词未辞也告别,告辞,动词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动词行:大行不顾细谨行为,作为,名词道芷阳间行走,动词置: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动词置之坐上搁,安放,动词道: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从此道至吾军路,名词【寓意/主旨】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
鸿门宴特殊句式及通假字
a
9
“其”字的用法
• (一)代词 • ①第三人称代词,表示(他、她、它)的 • 例:吾令人望其气 • ②指示代词,这(些),那(些) • 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 ③其中的,后面多跟数词。 •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彭端淑)
a
10
“其”字的用法
• (二)连词 • 如果,假如。 •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
a
2
判断句
• (1)此天子气也。 •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 (5)亚父者,范增也。 • (6)此亡秦之续耳。
a
3
判断句
(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其”字的用法
• (三)句中语气词 • ③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相当于“还是” • 例:吾其还也。
a
13
省略句
(1)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 (2)(沛公)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3)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5)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a
1
• (6)为(吾)击破沛公军 • (7)毋从(之)俱死也 • (8)竖子不足与(之)谋 • (9)沛公军(于)霸上 • (10)沛公欲王(于)关中 • (11)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a
7
通假字
• (1)成五采 (通 “彩”) • (2)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 (3)要项伯(要通“邀”) •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 (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鸿门宴》特殊句式
《鸿门宴》特殊句式
教学博苑
2014-10-06 0553
《鸿门宴》特殊句式
省略句
沛公军(于)霸上
沛公欲王(于)关中
为(我) 击破沛公军
急击勿失(之)
具告以事(之)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毋从(之)俱死也。
旦日(你)不可不蚤自来谢(于)项王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举所佩玉玦以(之)示之者三
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则与(之)一生彘肩
加彘肩(于盾)上
再拜献(于)大王足下
置之(于)坐上
宾语前置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籍何以至此?
今日之事何如?
客何为者?
何辞为?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状语后置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坐
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鸿门宴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本文将介绍《鸿门宴》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
在此次宴会上,项羽诱骗刘邦,险些将其囚禁。
这一事件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鸿门宴词》。
一、词类活用1. 动词《鸿门宴词》中使用了大量的动词,使句子更加生动。
例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在这句话中,“起”和“飞”都是动词,用来形容风和云的状态,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
2. 形容词形容词在《鸿门宴词》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们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例如:“翩翩君子,八妻美人。
”这句话中,“翩翩”和“美”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君子和美人的外表和风度。
3. 名词名词在《鸿门宴词》中也是重要的成分,它们用来描述人物和事件。
例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句话中,“鸟”和“人”都是名词,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二、特殊句式1. 并列句并列句是《鸿门宴词》中最常用的句式之一,它们用来表达并列的意思。
例如:“霸业未成兮掌在人,笑逐颜开兮生又何妨。
”在这句话中,“霸业未成”和“掌在人”是并列句,用来表达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复杂心理。
2. 定语从句定语从句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句子,它在《鸿门宴词》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楚楚衍兮悲且哀,九州生民兮何有于我哉。
”在这句话中,“楚楚衍”和“九州生民”都有一个后置的定语从句,用来进一步说明他们的状态和身份。
3. 反问句反问句是用来表示反问的句子。
在《鸿门宴词》中,反问句被广泛使用,用来表达人物的感情和态度。
例如:“仆何敢为君死?”这句话中,“仆何敢为君死?”是一个反问句,用来表达伍子胥对于吴王的不满和不信任。
以上就是《鸿门宴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学习古代汉语有所帮助。
鸿门宴特殊句式总结
鸿门宴特殊句式总结鸿门宴特殊句式有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
例如,若属皆且为所虏,这是被动句。
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用“……也”表示判断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③用“为”表示判断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①宾语前置今日之事何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客何为者?籍何以至此?②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贪于财货具告以事长于臣因击沛公于坐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得复见将军于此③定语后置白璧一双玉斗一双(3)被动句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珍宝尽有之。
(4)省略句沛公欲王(省介词宾语“于”)关中沛公军霸上为(省介词宾语“之”) 击破沛公军则与(省介词宾语“之”)一生彘肩旦日(省主语“你”)不可不蚤自来谢(省介词宾语“于”)项王欲呼张良与(省介词宾语“之”)俱去,曰:“毋从(省介词宾语“之”)俱死也。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上将军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北,臣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南置之(省介词宾语“于”)坐上鸿门宴故事介绍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咸阳,并派兵守函谷关,以拒项羽西进。
项羽率40万大军至,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袭击刘邦。
刘邦因势力悬殊,采纳张良建议,结交项羽叔父项伯,请予调解,以作缓兵计,并亲至鸿门会见项羽。
在宴会上,项羽谋士范增令项庄舞剑,欲刺杀刘邦。
项伯急拔剑起舞,以身掩护,后刘邦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卫护,刘邦得以脱险。
这次宴会史称鸿门宴。
后用以指暗藏杀机、加害客人的宴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鸿门宴的特殊句式
鸿门宴的特殊句式
1、此天子气也: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宾语前置。
4、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5、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6、沛公欲王(省介词宾语“于”)关中:省略句。
《鸿门宴》赏析: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片段,它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
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
这样说,是因为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
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
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
这段史实可以反映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完整版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文档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 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 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1.飨土卒 (飨;犒劳)2. 夜驰之 ( 之:到,往 )3. 无所取 (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4. 从沛公 ( 从:跟从 )5. 亡去不义( 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 料:估量:当:抵挡)7. 与臣游 ( 游:交往 )8. 籍吏民 ( 籍:登记)9. 他盗之出入 ( 出入:偏义副词,进入 )10. 具言 ( 具:详细,完备)11. 若入前为寿 ( 若:你;为寿:祝健康 )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13. 窃为大王不败也 ( 窃;私下里 )14. 坐须臾 (须臾:片刻 )15. 相去 ( 去,距离 )16. 置车骑 ( 置;放弃 )17. 督过之 ( 督过:责备)18. 留谢(谢:辞谢)( 二) 虚词1. 固不如也 ( 固:当然,本来 )2. 君安与项伯有故 ( 安:怎么 )3. 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4. 人有大功而击之 ( 而:却 )5. 因言曰 ( 因:趁机 )6. 今者有小人之言 ( 者:助词,不译)7. 不然,籍何以至此 ( 然:这样)8. 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 )9. 以示之者三 ( 三:多次 )10. 因击沛公于坐 ( 因,趁机 )11.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高中语文鸿门宴资料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 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X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7.与臣游(游:交往)8.籍吏民(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10.具言(具:详细,完备)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14.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置;放弃)17.督过之(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固不如也(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5.因言曰(因:趁机)6.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③先破秦入XX者王之。
3. 素善留侯X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 ①亡去不义。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
⾼中语⽂《鸿门宴》知识点总⼤全结,⼀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鸿门宴》⽂⾔⽂知识点总结⼀、通假字1.距①关,⽏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欲⽌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虚词实词(⼀)实词:1.飨⼟卒 (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 (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王⼟卒⾜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挡)7.与⾂游(游:交往)8.籍吏民 (籍:登记)9.他盗之出⼊(出⼊:偏义副词,进⼊)10.具⾔ (具:详细,完备)11.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12.杀⼈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王不败也 (窃;私下⾥)14.坐须臾(须臾:⽚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 (置;放弃)17.督过之 (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虚词1.固不如也 (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哪⼀个更……)4.⼈有⼤功⽽击之 (⽽:却)5.因⾔⽈ (因:趁机)6.今者有⼩⼈之⾔ (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此 (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9.以⽰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三、词类活⽤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③先破秦⼊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特殊句式《鸿门宴》特殊句式一松柏
《鸿门宴》特殊句式
省略句
沛公军(于)霸上
沛公欲王(于)关中
为(我) 击破沛公军
急击勿失(之)
具告以事(之)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毋从(之)俱死也。
旦日(你)不可不蚤自来谢(于)项王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举所佩玉玦以(之)示之者三
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则与(之)一生彘肩
加彘肩(于盾)上
再拜献(于)大王足下
置之(于)坐上
宾语前置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籍何以至此?
今日之事何如?
客何为者?
何辞为?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状语后置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坐
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亡秦之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