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解放后炼出第一炉特钢的人

合集下载

孟泰:英雄是这样炼成的

孟泰:英雄是这样炼成的

孟泰:英雄是这样炼成的作者:宋丽群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20年第03期新中国建立之初,东北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强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大庆石油、鞍钢等这些闪亮的名字,镌刻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

在鞍山钢铁公司,有一位劳动模范,发扬主人翁精神,爱厂如家、刻苦攻关,用智慧和汗水为鞍钢的建设、为我国钢铁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八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被称为“钢铁战线的老英雄”。

他就是“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孟泰。

“只要信念坚定了,没有做不到的事”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废待兴。

孟泰受命回到鞍山钢厂,恢复工厂生产。

经历了多年战乱,工厂早已是千疮百孔,设备基本都报废了,管道横七竖八,大烟囱上垒满了鸟窝,荒草长到了半人高。

当时留用的日本技术顾问觉得这么差的条件下,恢复生产根本不可能,“要出钢至少得20年后”,还不如扒了种高粱。

孟泰斩钉截铁地说:“只要信念坚定了,没有做不到的事!”孟泰和工友们积极投身恢复生产、技术革新的工作。

不到一年,修复后的2号高炉就生产出了第一炉铁水。

1960年初,苏联政府撕毁合同,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鞍钢面临停产的威胁。

孟泰和名扬全国的技术革新闯将王崇伦组织500多名技术人员开展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

经过技术革新,孟泰和工友们先后攻克了十几项技术难题。

改造设备,充分利用热风炉烟道热量来节省煤炭;用铁板焊接热风炉水套和热风瓣代替用铜铸造水套和热风瓣,因为用铜铸造的水套和热风瓣有沙眼,高温容易膨胀有裂缝,改用铁板焊接,每年可以减少6万吨铁水的损失;自行研制成功了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

此项重大技术攻关的告捷,在全国冶金战线轰动一时,被誉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高炉神仙”高炉循环水系统有1000多根冷却水管线,密如蛛网,普通人看着都晕。

孟泰与高炉循环水打了几十年交道,早已烂熟于心。

他凭着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总结归纳了一套“四到”维护操作法,被命名为“孟泰工作法”——“眼睛要看到,耳朵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

难忘当年“三八炉”——记新中国第一代女子炼钢工

难忘当年“三八炉”——记新中国第一代女子炼钢工

4年 来, 她们 出大力 、 流大
汗, 累计生产优质 钢近 8 0 炉 , 00
社会进程 , 依然保持着 自强不息
积 极 向上 的 生活态度 。她们 不 仅很快在新 岗位挑起重担 , 还有 多人考 上大学 。 得一提 的是 , 值
近 8 0 0吨 。初桂 芒所 在 的 00 班创造 的 2小时 4 0分一炉钢 的 纪录 还被载 入 工厂 电炉炼钢 史 册 。她 们 用 行 动 实 现 了诺 言 : “ 我 们 的 赤胆 忠 心 为 祖 国争 让
工 的行动 , 向旧的传统 观念 宣
共识 。即使在 市场经 济充 满竞 争的今 天来看 , 姑娘们身上所 闪
烁 的勇于拼搏 、 甘于牺牲 、 乐于
奉献和敢 为天 下先 的豪迈气概 , 以及她 们创造 的 实实在在 的业 绩, 仍是无可指 责 的。 17 9 6年初 ,齐齐 哈尔 钢厂 电炉车 间配 电女工 曲桂荣、 李砥
维普资讯
伴 随着大寨铁姑娘突击 队、 大庆女子钻井 队、 三八 女子高空 带 电作业班 等一 系列反 映 中国
当代女 子 “ 革命加拼命 ” 时代 的 典型 ,钢铁 战线 也 出现 了一个 “ 新生事物 ” ——在 北满特钢 公
司( 时名齐齐 哈尔钢厂, 为东 现
女炼钢工 。 当时, 扭转中国缺钢少铁 的 严峻局面 , 实现毛主席 、 周总理 ● 胡铁 华
记新中国第一代女子炼钢工
制定的四化伟 业的历 史使命 , 正
是饱 受动乱 之害和 落后之 苦 的 中国人 民及 “ 三八炉 ” tf的 姑O ( ]
石 向厂党 委和全 厂 女工提 交 了
充实男工 , 而后 男工 比例过半 , 到解 体前,三八炉 ” “ 已陷入名不 副实 的窘境 。1 8 9 0年,轰动一

大国工匠事迹

大国工匠事迹

大国工匠事迹大国工匠事迹200字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

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国工匠事迹2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

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泡。

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2.工艺美术师孟剑锋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

从业二十年来,他追求极致,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3.“蛟龙号”上的“两丝”钳工顾秋亮“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

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

43年来,他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4.刘伯明这个“五一”假期,无论是重点工程施工现场还是重点项目生产车间,广大劳动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715吨常规岛低压转子,是核电站发电的关键设备。

为了打破国外垄断,中国一重的锻造工刘伯鸣接受了这个挑战。

百炼成钢——记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鞍钢集团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热轧带钢厂1780线倒班值班长张福多

百炼成钢——记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鞍钢集团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热轧带钢厂1780线倒班值班长张福多
特共产党 员、鞍钢 集团鞍钢 股份有限公司 热轧 带钢厂 1 780线倒 班值班长张福 多
◎文 /吴峥
张福 多 ,汉族 ,1973 年 5月 出 生 ,2005年 7 月 加入 中 国共 产 党 。现 任 鞍钢 集 团鞍 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热 轧 带 钢 厂 1780线 倒 班 值 班 长 。先 后 获 得 “全 国 技术 能 手 ” “辽 宁 省 十 大 蓝领 技 能 明星 ” “辽 宁 省有 突 出 贡 献 高技 能 人 才” “辽 宁省 特等 劳模 ” “辽 宁 工 匠 ” “鞍 山市 劳 模 ” “鞍 钢 劳 模 ” “鞍 钢 工 匠”等 荣誉 称 号。
他就是鞍钢集 团鞍钢股份有限 公司热轧带钢厂 1780线倒班值班长 张福多。他用 22年的潜心钻研 、不 断攻 关 ,在钢 板 上画 出了 壮 丽人 生 !
不 忘初 心— — 成 为企 业 认可 的 人 1996年 ,张福 多中专毕业后被 分配到鞍钢股份热轧带钢 厂。1997 年 ,该厂动工兴建 1780热轧带钢生 产线 。 “我很幸运 ,被选调到 1780 热轧带钢生产线 ,成为这条生产线 的 第一批 精轧 压下 操 作 员 。”回 忆 当 初 ,张福多仍然满是感动 。 “其实 刚入厂时 ,我就想 ‘一 定要成为让 企业认可的人 ’,现在来到这么重要 的新 生 产线 工作 更 要 实现 这 个心
矢志攻 关— — 挑 战 别人 眼 中的 “不可 能 ” 孜孜不倦地学 习 ,换来了张福 多 技 术 水 平 的快 速 提 升 ,更 给 了 他 攻克 一 切难 关 的信 心 。 为提 高集装箱轧钢材料的成品 率 ,张福 多带领 团队从流程中的每 个环节人手 ,找到了近 3o个重要节 点 ,并一一 突破 ,产品精准率达到 95%以上 ,当年便 为鞍钢 创 下 840 万元的经济效 益 ,使鞍钢成为国内 最大 的集装 箱 SPA—H薄材 生产 基 地 。随后 ,张福 多和他的团队创造 了集装箱 SPA—H薄材换算量超过 2 万吨 /月的纪录 。他所 创造的 “集 装箱 sPA—H薄材集 中轧制先 进操 作法”在操作人 员中全面推广 ,累 计创 效 2000多万 元 。 不停地思考和总结 ,并在 实践 中运用 ,让张福多突破了多项技术 瓶颈 。他从生产实践中发掘 、提炼 出取向硅钢 30AQ-140、高强冷弯结 构钢 AS700MC、搪 瓷 缸 -ART330、 双相钢 一CR380/590TIM、军 工 945 薄规格和超厚规格等钢 种的生产工 艺要领和冷装取向硅钢 生产控制纲 要 ,为 1780生产线稳定生产精品钢 材作出了特殊贡献。 专为 “西气东输 ”工程生产 的 管 线钢 ,试 轧时一度性 能不稳 定 。 张福 多潜心钻研 ,总结出手动准确 控制方法 ,经过 一段时 间运行稳定 后 ,给计算 机提供了 资料和数 据 , 实现了自动控制 ,确保了批量生产 。 为 了在热轧线上能够批 量生产 出合 格 的取向硅钢冷轧原料 ,他探索 出

中国钢铁企业发展史

中国钢铁企业发展史

中国钢铁企业发展史1、宝钢股份(600001)-- 1978年12月23日在上海破土动工,1985年9月投产。

2、武钢股份(600005)-- 武钢集团为独家发起人,武钢集团1955年10月破土动工,1958年9月13 日正式投产。

3、马钢股份(600808)—全称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953年2月成立马鞍山铁矿厂,马钢全面恢复生产。

1958年8月11日,马鞍山钢铁公司正式成立。

1964年7月29,我国第一个直径为840毫米的整体车轮在马钢诞生,结束了我国车轮轮箍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4、包钢股份(600010)—包钢集团公司为主要发起人,前身包头钢铁公司,1954年建厂。

5、鞍钢股份(000898)—发起人鞍钢集团,前身是1916年动工兴建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

1949年恢复生产。

1952年7月14日鞍钢三大工程之一的无缝钢管厂动工建设。

1953年3月19日,完全依靠自己力量修复的鞍钢8号高炉开工。

6、邯郸钢铁(600001)—邯郸钢铁集团发起,前身邯郸钢铁总厂,1958年建成投产。

7、攀钢钢钒(000629)--攀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攀钢集团于1965年春开工建设,1970年出铁、1971年出钢、1974年出钢材。

8、唐钢股份(000709)—母公司唐钢集团,前身1943年建厂。

1952年,唐钢在国内率先试验成功侧吹碱性转炉炼钢技术;1953年,在国内率先试制成功高铝质耐火材料;1958年,又在国内率先试验成功了侧吹碱性转炉富氧炼钢技术;1960年,作为国内首批企业建设了一套连铸机。

9、济南钢铁(600022)--1958年建厂,厂名“济南钢铁总厂”10、首钢股份(000959)--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万吨。

1958年建起了侧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我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70年代末首钢二号高炉成为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高炉。

王百得一个当过中央委员的炼钢工人

王百得一个当过中央委员的炼钢工人

王百得:一个当过中央委员的炼钢工人作者:徐亚娟胡铁华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09年第08期几度改名经受社会风云变换,政治变迁引来人生家庭悲欢。

这就是王百得传奇人生的缩写。

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的王百得,原名王兴权,参加工作后改名王白旦,曾用名王白早。

一、新中国第一个特殊钢厂的炼钢总炉长王白旦,1935年5月12日出生在河北省井陉县微水镇五里铺村。

他的先人生活在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世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父亲王秀山从祖上接过20亩田地,一辈子劳作在土地上。

母亲王氏是一位勤劳淳朴妇女。

王白旦有一个哥哥叫王生生,一个妹妹叫王二保。

解放前,家里有窑洞四间、毛驴一头。

1948年,仅读了3年私塾的王白旦,由于家境破败而辍学。

1949年,太行山区开始土改运动,他参加了儿童团,担任儿童团团长,带领小伙伴们站岗、查路条。

这年6月,解放区各项建设不断发展,王白旦这个农村娃,又能回到学校读书了。

1951年9月,王白旦告别家乡,来到山西省太原市,投奔在电业局工作的哥哥王生生。

1952年8月,王白旦在太原市钢铁厂参加工作,被分配到炼钢部平炉车间,成为一名炼钢工人。

新中国建立初期,太原钢铁厂的工作条件很差,而炼钢工作是既脏又累又辛苦的一个工种。

王白旦这个身高一米八二、不满18岁的小伙子,不但刻苦肯干,还认真学习炼钢技术。

一年以后,就由一名学徒工,转为正式工人。

195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苏联援建的新中国唯一特殊钢厂,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兴建。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选送一部分骨干到国外进行培训,又从全国各大钢铁企业抽调更多的生产和管理人员。

1956年2月,经过严格政治和业务审查,已经是七级炼钢工的王白旦,成为优秀人选。

1956年3月,王白旦带着妻子张雪英来到富拉尔基,他被分配到北满特钢平炉炼钢车间三号炉担任炼钢工人。

名人故事孟泰

名人故事孟泰

名人故事孟泰•相关推荐名人故事孟泰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河北省丰润县人,于189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名人故事孟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简介:孟泰(1898—1967),男,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河北丰润人。

1926年,孟泰在鞍山昭和制钢所当工人。

鞍山解放后,曾任鞍山钢铁公司炼铁厂配管工、技术员、副技师、副厂长,公司工会副主席等职。

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鞍钢恢复生产期间,他跑遍十里厂区,拣回了成千上万个零件,经过修理,建立起著名的“孟泰仓库”。

在修复二号高炉时,所用的三通水门都是由他的仓库提供的;修复一、三号高炉时,所有的管道系统的零配件,也是由他提供的,没花国家一文钱。

他这种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被誉为“孟泰精神”,在全国职工中产生深刻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孟泰主动当了护厂队员,把行李扛到高炉上,冒着遭到空袭的危险,随时准备用身体护卫高炉。

他勇于攻克技术难关,在苏联政府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着停产的威胁的情况下,他组织了500多名积极分子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被誉为“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他自己设计制造成功的双层循环水给冷却热风炉燃烧筒提高寿命100倍。

1950年8月的一天,4号高炉发生爆炸;孟泰置生死于度外,摸索到炉台上,关上冷却水开关,避免了一起炉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又有一次,3号炉炉皮被烧穿,孟泰冒着烈火用几条浸水的麻袋堵住裂口,化险为夷。

孟泰被大家称为“老英雄”。

1950年孟泰被政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56年和1959年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在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日子里,为使工人保持好的体力,不影响生产,孟泰把几个女儿靠挖野菜喂养大的两口猪送到厂里,为全厂职工改善伙食。

你知道一百年前的本溪什么样子吗?老照片为您真实讲述

你知道一百年前的本溪什么样子吗?老照片为您真实讲述

你知道一百年前的本溪什么样子吗?老照片为您真实讲述从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本溪地区活动频繁,以大仓喜八郎为代表的日本财阀在本溪强行开采煤炭、铁矿等资源,并进行冶炼生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翌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本溪县隶属于奉天省。

1937年日伪政权实行街制,在本溪县公署所在地本溪湖设立本溪湖街。

原满铁附属地本溪湖火车站、顺山、河沿一带并入本溪湖街。

1939年伪满政权将本溪湖街、宫原一带从本溪县划出,设置本溪湖市,隶属于奉天省。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无条件投降。

9月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进驻本溪,先后成立本溪市、本溪县民主政府,均隶属于辽宁省。

1946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5月3日占据本溪市区,成立国民党本溪湖市政府及本溪县政府,隶属于辽宁省。

1946年10月1日,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下令撤销本溪湖市,将市区并入本溪县。

1948年本溪全境解放,成立本溪市人民政府。

以上就是本图文所讲述的时间段,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向原作者深表谢意。

原溪湖商场那条街,旧时最具本溪风情的购物街。

1937年时的本溪湖第二发电厂。

(本钢发电厂二电车间)溪湖煤泥河上的桥,注意图片左面,煤铁公司的大白楼还没建呢。

太子河甲线桥(始建于1909年)本溪湖市区一瞥桥头老照片按这个地貌来看,应该是现在的河畔花园一带。

采煤及炼焦。

煤矿小电车,这个洞口应该是在本溪煤矿四坑口附近。

始建于1910年代的本溪湖炼铁厂两座高炉最早的样子。

本溪湖炼铁厂两座高炉后来的样子,持续到1980年代高炉改造前。

以上两张就是现在的本溪水泥厂,很珍贵的历史照片。

这个应该是当时的啥衙门吧,相当于现在的本溪市某局吧……1937年,本溪最大的商号,张碗铺无限公司成立留念,在座的都是当年本溪的政界名流、商界大佬。

太子河上打渔船和本溪湖市景。

还是溪湖商场那条街,这条街1980年代还在。

图上的文字注释介绍的就是后来的矿务局本溪煤矿,本溪煤矿从茨沟到柳塘,绵延数里,为斜井方式采煤。

想起“老孟泰”

想起“老孟泰”

交流I专栏胡志强《工会博览》杂志记者中国劳模的命运无时无刻不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孟泰在世的时候,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年代,那样 的时代,能做到与国和民族共命运,才能成为英模人物,要付出的牺牲绝非今日可比。

想起“老孟泰121年前的1898年,“老孟泰”在河北丰润出生;52年前的1967年,“老孟泰”在北京去世。

27年前的1992年,由王铁成主演的电影《周恩来》里有这样一个细节:文革开始,鞍钢里两个高喊同样革命口号的造反派组织之间,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按钢生产瘫痪!两派都派代表来到了北京中南海,找周恩来总理要自己“造反有理”的根据。

心力交瘁的周总理严令两派不要再搞派系斗争,而是必须回去把生产搞好,同时宣布对鞍钢实施军管!接着他问在场的人:“老孟泰怎么样了?”谁是“老孟泰”?总理嘴中的“老孟泰”真名“孟泰”,原名孟瑞祥,还有个名字孟宪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在“老孟泰”身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中国劳动模范的所有优秀品质—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关爱职工。

他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钢铁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年即被称作“中国钢铁战线的老英雄”。

孟泰的劳模之路开始于1948年。

那年鞍山解放,7月,孟泰随辽东财经办转移到普兰店,参加了工人训练班。

同年8月,协助通化炼铁厂修复两座小高炉。

为此,孟泰受到了炼铁厂领导表彰。

辽沈战役结束,孟泰担任了鞍钢炼铁厂修理场配管组副组长。

那里当时是战后的一片废墟。

他跑遍厂区,动员工友战冰雪、斗严寒,搜集废旧材料和零备件,几个月内就搜集了千种材料、上万种零备件,堆满后来誉满全国的那间“孟泰仓库'1949年与孟泰有关的事有这些:鞍钢二号高炉开始修复,“孟泰仓库”里300余件配管材料起到了极大作用;5月,孟泰先进事迹初次被表彰;7月9日,在庆祝鞍钢开工典礼大会上,中共鞍山市委、鞍山职工总会和鞍山钢铁公司命名孟泰为一等功臣;8月1日,孟泰成为解放后第一批工人党员;8月15日,孟泰获特等功臣称号,事迹开始见诸报端;他为瓦斯贮藏器装上了防尘罩、为检修高炉的架工师傅设计并制作卷扬机……1950年8月23日,在按山市第一次劳动模范大会上,孟泰被推选出席全国工农兵英模代表会议代表;9月25日,以全国工农兵英模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身份,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2年8月2日,鞍山市第四届劳模大会上,获特等劳模荣誉,“孟泰精神”成为“鞍钢精神”。

吕梁英雄传

吕梁英雄传

吕梁英雄传作者:周励,刘建来源:《西部大开发》2013年第03期炼钢的梦1985年,袁玉珠用积攒的15万元钱,带领着一帮穷哥们儿在中阳县一片寸草不生的乱石滩上搭起了一座6.3m3的小炼铁炉,建起了炼铁厂,起了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钢源铁厂。

他开始做炼钢的梦了。

1996年10月当第一炉钢水喷涌而出,吕梁结束了有铁无钢历史。

这一天,袁玉珠办公室醒目地挂起了一帧条幅:“事必艰辛,人智无量”,八个大字像钢一样铸在墙上,每一个字都是袁玉珠用汗水浸泡过心灵淘洗过的。

“第一炉钢便是一束曙光,曙光既已绽露,我们必须用全厂工人的双手托起一轮太阳,让他照亮中阳,照亮吕梁,照亮山西”,这是袁玉珠在出钢庆典会上的即兴宣言。

通过这么多年的奋力托举,这一轮红日果真升起来了,而且异常夺目。

经过28年的顽强打拼,袁玉珠建成了集采煤、选煤、炼焦、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发电为一体的大型民营钢铁企业,并使中钢成为全国钢铁行业瞩目的一颗新星。

他先后被评为山西省特级劳模、山西省功勋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杰出人物等,并当选为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建设节约环保的中钢袁玉珠带领中钢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一种战略思维,毫不动摇。

多年来中钢坚持“先治理后生产,先完善后投产”的原则,主动调产增效,陆续关停能耗高、排放大及污染重的相对落后的设备和工艺。

袁玉珠教育大家,要眼光放长远,要时刻记着“责任、奉献”,为保护资源环境尽最大努力。

他投入7000余万元建成了200平方米烧结烟气脱硫设施,将企业生产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全部回收利用。

中钢还积极营造花园式工厂,打造绿色中钢。

近年来先后投资数亿元,增设各种环保设施,不断优化资源整合,使各种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建设“花园式钢铁厂”。

在厂区内外进行大规模造林绿化,对山、水、林、路、亭、台、楼、阁等进行了系统的生态开发和建设。

目前中钢已建成了绿色生态园、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基本实现了中钢人所需蔬菜的自给自足,并在厂区栽植塔桧、条桧、云杉、国槐、泡桐、白蜡等大树5000余株,依山栽植2米以上的松柏树80余万株。

新中国钢铁工业从这里开始鞍钢“五百罗汉”的故事温良贤

新中国钢铁工业从这里开始鞍钢“五百罗汉”的故事温良贤

新中国钢铁工业从这里开始·鞍钢“五百罗汉”的故事——温良贤“老温头”求才若渴人如其名温良贤历史档案—1938年8月,奔赴延安,先后入陕北公学、青年干部学校学习,后曾任关中炼铁厂厂长。

—1945年4月,随部队离开延安奔赴前线,后进入东北,先后任冀察热辽军区军工部秘书长、东北军区军械部秘书主任。

—1948年12月,调任鞍钢制铁部副主任,翌年6月兼任炼铁厂厂长。

—1952年3月,出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处冶金组组长;1954年11月出任鞍钢副经理;1957年6月,调任“鞍建”公司副经理。

▲1946年,在冀察热辽军区军工部的温良贤与夫人焦翠芝夫妇及大女儿合影。

1949年9月21,毕业于西北工学院冶金系的周传典(后曾任冶金部副部长),从安徽阜阳赶来鞍钢报到。

在炼铁厂的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一张小办公桌的后边,坐着一位年龄其实不过40岁的人,面容消瘦,后背微驼。

这天,天气很热,他还穿着一身褪了色的粗黄布军装,前来报到的周传典向他递上了介绍信。

“我是温良贤。

”他站了起来,热情地与周传典握手,又让到对面的凳子上坐下,说:“人事处已经来过电话,现在人手很缺,非常欢迎你到我们这里来工作。

”“噢,真的看不出来,他就是温厂长。

”坐下来的周传典心里在嘀咕,开始还以为他是铁厂的办事员呢!一个星期前,鞍钢制铁部第二副主任温良贤接替制铁部第一副主任文进,出任炼铁厂兼选矿厂厂长。

虽然来厂里不久,人们对这位性格随和、平易近人的厂长,没有丝毫的距离感,都习惯地称他“老温头”。

两个人初次见面,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温厂长不厌其烦地介绍起铁厂过去和现在的状况。

他的话,也把周传典的眼球吸引到窗外。

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南边大半个铁厂,一片破败不堪的景象;北边一排高炉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修复。

▲1952年,时任鞍钢驻莫斯科小组组长温良贤在苏联。

“我在大学只学过一般冶金知识,对炼铁技术虽然学了一点,但所知甚少,今天才第一次看到高炉呢。

建国后铁冶炼

建国后铁冶炼

第二节 建国后铁冶炼 一、建国后铁冶炼沿革1949年建国以后,安徽炼铁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1952年10月,华东工业部根据重工业部关于“先修复改建原有的炼铁炉”的指示,决定在马鞍山改建炼铁炉。

1953年6月1日,高炉改建工程全面展开,同年9月16日,2号高炉首先竣工,当日18时炼出第一炉铁水。

继2号高炉投产后,其它5座高炉也都在12月15日前全部改建成功。

这6座高炉,在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共产生铁73.6万吨,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为马鞍山的钢铁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炉改··49建工程竣工后,为适应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国家批准在马鞍山扩建5座210立方米的中型高炉(即9~13号高炉)。

同时,由安徽省投资建造2座84立方米的小型高炉(7~8号高炉)。

1956年7月,高炉扩建工程全面开工。

7号、8号高炉分别于1958年2月和5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8万吨生铁。

1958年9月8日,马鞍山第一座中型高炉,也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高炉——9号高炉竣工,次日12时出铁。

10~13号中型高炉至1959年2月相继建成投产,使马钢高炉总容积从原来的454立方米增加到1542立方米,扩大了近2.4倍。

1958年至1960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以钢为纲”的方针指导下,安徽和其他省区一样,掀起了“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

作为钢铁企业的马钢位当其首,同年在慈湖地区(今马钢二厂区)开辟新的炼铁基地,新建两个炼铁厂,即今马钢第二炼铁厂和第三炼铁厂。

除马钢以外,沿江距矿区近,水路交通便捷的芜湖、繁昌、铜陵、安庆,以及合肥、淮南、蚌埠、阜阳、六安等地也都办起了钢铁厂。

1958年6月10日21时20分,芜湖船舶厂1.5立方米高炉生产出建国后芜湖的第一炉铁水。

1959年该市产铁22万多吨。

1960年底,全市建成芜湖、大有、弋江3个钢铁厂和14个炼铁厂,建成8立方米以上高炉118座。

我和江西小三线

我和江西小三线

2016年第5期上半月江西的小三线,实际是华东的小三线,上海小三线是在安徽的后方基地。

1964年中央华东局决定要在江西搞小三线,要生产常规武器。

要建一个特殊钢厂,作为供应军工钢材配套厂。

规模为钢5万吨、轧材3.5万吨,有型材、锻材,钢锭、冷轧带钢、冷拔钢管等。

1964年由华东局组织选址,以华东局科委主任许言为首,会同上海、江西的有关领导,在江西跑了好多地方,后来选在新余市良山镇。

为什么选这个地方呢?因为这里离新余市大概20公里,那里原来有个良山铁矿,是和新余钢铁厂配套的,有一些老的设施。

还有一个好处,有一条铁路专用线通往新余,这对新建的钢厂有利。

而且选在新余良山也起到分散作用,就这么定了厂址。

选将我是1951年从上海交大毕业的,毕业后分配到亚细亚钢铁厂,亚细亚原是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所属的企业。

所以解放后派军代表接管。

我在学校时深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决心为新中国的建设尽最大的努力。

进厂后我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工厂建立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先后被评为上海市1954年劳动模范和上海市1956年先进工作者。

1955年我当上了生产科副科长,1958年升为科长。

亚细亚钢铁厂能生产铸钢件,后新建了金工车间、电机车间,改成上海冶金机修总厂,为上海的冶金工业服务。

1963年我调到市冶金局计划处担任计划组长,负责搞规划。

1965年初组织上要我负责搞江西特钢的小三线配套设备。

那时候设计院已有一个框架,钢厂准备设哪些车间,需要什么设备,我就找上海各个钢厂。

有时把人请过来聊,有时我也下去。

比如说,钢丝是上钢二厂配人、配设备,我就把二厂的钢丝车间主任陈瑞康找来,他为人忠心耿耿,一听说要在江西搞厂,就主动提出要去,后来他确实为军工生产作了大贡献。

当时毛主席讲搞不好大、小三线,我睡不好觉。

大家都听毛主席话,很多人主动请缨。

当时上海冶金局技术监督处处长丁振芳,上海钢铁系统的四大金刚之一,解放时接收上钢一厂担任厂长,后调到市冶金局。

也不知道怎么了解我的,有一次在电梯上碰到问我:小钱,你在搞什么?我说在搞规划。

新中国十大劳模:孟泰,名人故事

新中国十大劳模:孟泰,名人故事

新中国十大劳模:孟泰,名人故事
孟泰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事迹为新中国数代人传颂。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东北人民开始进入大规模经济恢复和建设的新时期。

这年冬天,孟泰带领全家跟随解放军从通化铁厂回到曾经工作过的鞍山钢铁厂。

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破坏,鞍钢只剩下一个空壳。

望着千疮百孔、
品。

孟泰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

1898年他生于河北丰润县一个贫农家庭。

18岁那年,家乡大旱,他只身闯关东,到抚顺栗子沟当工人,后来到鞍山,进了日本人开的制钢所。

1948年2月,党派孟泰参加通化铁厂高炉的修复工作,他带领着伙伴,只用35天就修复了原定80天修复的两座高炉。

复生产。

当时配件奇缺,孟泰领着工人刨开厚厚的冰雪,把埋在地下和废铁堆里的各类器材一件件收集起来。

几个月后,大大小小收集了上千种、上万件。

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

到1949年6月7日,鞍钢炼出第一炉铁水,炼铁厂修复的3座高炉用的材料,没花国家一分钱。

孟泰成为鞍钢人的旗帜,他的名字传
遍全国。


1967年6月,中央着手解决鞍钢问题,周总理特邀孟泰赴京。

同年9月3
0日,孟泰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孟泰恢复了名誉。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记全国劳动模范、抚顺钢厂厂长张宝琛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记全国劳动模范、抚顺钢厂厂长张宝琛

作者: 吕铁生;申志良
作者机构: [1]本刊记者;[2]本刊特约记者
出版物刊名: 辽宁经济
页码: 27-30页
主题词: 全国劳动模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技术改造 特钢行业 经济效益 国际市场 销售总公司 债务链 科技人员 高温合金钢
摘要: 在辽宁的中部城市抚顺,有一座誉满神州的企业——抚顺钢厂(以下简称抚钢),人们也称她为“老抚钢”。

这是因为她是一家具有50多年发展史的国家大型企业,是全国大型特钢生产和科研基地之一,在这里,曾为新中国生产出第一炉锋钢、第一炉炮钢、第一炉航空用的高温合金钢;也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等提供过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特殊优质钢材。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之后,抚钢仍以她特有的风格,特有的魅力,特有的雄姿承担着国家的国防工业、重点工程以及全行业繁重的科研项目任务。

每年都占50%以上,成为全国特钢行业研制和生产品种最多、规格最全、质量最好的企业,真可谓特钢行业的“国之瑰宝”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抚钢又以崭新的市场观念,灵活的经营战略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在潮起潮落、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海洋中乘风破浪,任意。

李依依:从炉长到院士

李依依:从炉长到院士

李依依:从炉长到院士
黄艺
【期刊名称】《科技潮》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她的履历和照片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李依依。

女,江苏苏州人,1959年任本溪钢铁公司第一钢铁厂1号青年高炉工长时,曾创下全国中型高炉利用系数冠军的记录,1号高炉因此被命名为"全国青年红旗炉"。

作为中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黄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6.1
【相关文献】
1.李依依院士:改进材料制备工艺减少环境资源压力 [J],
2.依依情怀系高原——记共产党员、省著名高原医学专家、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 [J], 水小莹
3.我国著名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 [J], 聂尊誉;陈浩华;
4.依依初晓倾情演绎综艺人生——访知名青年演员、张家界乡村旅游公益大使李依晓 [J], 卢振楷
5.现代中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隆重召开中国中药协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
局长房书亭主持会议陈可冀院士、李连达院士、张伯礼院士等专家出席会议 [J], 杨建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湖特殊钢试验场由日本人管制,贾 鼎勋和中国工友们不仅被虐待和
人 歧视,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凌辱。民族
本溪职工提出光荣的复工号召。一切从零开 始。贾鼎勋这位共产党员脑海中闪现的不是 悲观畏难情绪,而是如何以主人翁的责任感
的仇恨时时在贾鼎勋的胸中迸发, 和创造性调动工人兄弟们出主意,想办法,尽
的一等劳动模范 13 名,贾鼎勋作为钢铁部炼 钢厂制钢课长名列榜首,并且作为劳模代表 在会上讲话。在讲话中他积极倡导大家要为 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而努力奋
刻又镇定下来,笑嘻嘻地来到这个日本监工 复生产,那时贾鼎勋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心 有小学文化的贾鼎勋来说难度很大。想要做
跟前,用手拍拍胸脯“:我的,良民的干活。”然 里总在琢磨,要增加钢材产量,只有尽快恢复 好,他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多少个
后解下蓑衣直指自己,意思是说你若不信,可 电炉炼钢,可眼下厂里仅有一台 1 吨炉壳,怎 通宵达旦过后,贾鼎勋靠着一股韧劲,终于独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贾鼎勋披了件蓑 周波感应炉,经过 11 天的紧张修复“复活 找他请教。偶然的一次与工友闲谈,给了贾鼎
衣,随着下夜班的工友向厂门走去。几个日本 了”,炼出了本溪解放后的第一炉特殊钢水。 勋灵感,为什么我们不按照多年炼钢的实际
监工把在门口,眼睛不时地在工人身上扫来 望着火红的钢水,工友们紧紧地拥抱,汗水、 经验编写一本通用手册呢!有了通用手册,工
在解放不到一年的 1949 年 7 月 15 日, 本溪煤铁公司参加修建的全体职工凭借着他 们日日夜夜的团结奋战,迎来了公司全面开
一 厂,心在抗战 贾鼎勋 1921 年出生在本溪一
炉 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于 1934 年在本 溪湖特殊钢试验场当徒工,开始学
特 习炼钢技术。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
解放时,本溪钢铁生产基地已经被破坏得体 无完肤。破旧的厂房满目伤痕,碎石瓦块、锹 头断木散落一地,还有几近断裂的窗框摇摇 欲坠,一片凄凉。特钢厂厂房内除了肢体不全 的高周波感应炉孤零零地趴在那里,一片空
作贡献。功夫 生”,全靠他这位电炉专家。那些日子,贾鼎勋 1 套,青布 1.7 丈,白布 1.7 丈。
不负有心人, 吃住在厂,在炉前摸爬滚打,白皙的面孔变成
四、为新中国编写第一部炼钢技术教材
终于想出了身 大花脸,沾满油污的工作服有好几处被划破,
熟悉贾鼎勋的人都知道,他办事有股韧
在日本人管制 饿了就咬一口苞米面饼子,白开水就咸菜充 劲,只要认准的事,就一定干出个名堂来。为

他每天考虑最 快恢复生产。贾鼎勋和工友们把支离破碎的 斗……慷慨激昂的讲话振奋人心,大家心声

多的是在日本 高周波感应炉重新抬上了“手术台”。看着这 共鸣!会后,贾鼎勋被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

人管制下的钢 唯一的废旧设备,工友们都把期待的目光转 行政委员会和本溪煤铁公司授予一等奖章、
厂如何为抗日 向贾鼎勋,这台高周波感应炉能否“起死回 奖状,还被奖励工作服 1 套,球鞋 1 双,衬衣
扫去。突然一个日本监工用手指了指人群中 泪水交织在一起……
人普及技术就会更快、更好、更准。虽然贾鼎
的贾鼎勋“,你的这边的干活!”同行的工友都
三、为煤铁公司全面开工立下汗马功劳 勋的冶炼技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但
为贾鼎勋捏了一把汗。贾鼎勋心里一紧,但立
本溪刚解放,本溪煤铁公司急需抢修恢 编写技术手册,为工人撰写技术教材,这对只
出 勋—— —原本钢特钢厂副厂长、炼钢
大王、电炉专家。

一、身在日本人管制下的特钢
温。1946 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在废墟上炼出本溪解放后第一炉特钢 抗战胜利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包括特钢
厂在内的本溪煤铁公司一直在国民党的统治 管辖中,经国民党的长期变卖和破坏,至本溪
产量的 4 倍。贾鼎勋为本溪煤铁公司的早日 开工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 一炉特殊钢水,为本钢创业史上写 下辉煌的一页;他只有小学文化,却
放 编写出新中国的第一部炼钢技术 后 教材;他出生在本溪一个贫苦的农
民家庭,却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
“九三”胜利后,贾鼎勋仍在特殊钢试验 操耙子的人,仨一群俩一伙,不时地扒拉出一
场当冶炼工人。这时他的冶炼技术已经达到 些“战利品”。几天的成果累计起来,工人们收
M ingre nda ng'a n·名人档案
他用短短的 11 天,就使一个
本 被战火破坏得千疮百孔的特钢厂 溪 起死回生,让一个肢体不全的高周
波感应炉,炼出了本溪解放后的第
工原料,为支援八路军抗日部队的武器生产, 始发动工友们,在他的积极响应下,工人们情 机智勇敢的贾鼎勋多次这样往出带……日 绪高涨。这家捐出一个化验用的白金坩埚,那 本鬼子投降时,有心的他趁机把 100 多支电 家献上一台变压器,工厂附近的路边、池塘、 极藏到夹壁墙里,后来果然派上了大用场。 山坡上、草丛里和太子河边,许多持锹、扛镐、
下的钢厂支援 饥,填饱了肚子再继续干……
Hale Waihona Puke 提高工人的生产技术,贾鼎勋白天上班,晚上
抗战的好办法:通过从厂里向外偷运金属原
1948 年 11 月 11 日,出钢的钟声把废墟 下班后又利用业余时间给工人上课,辅导操
料,来抵制和反抗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敲醒了,工厂沸腾了。许多人认为没希望的高 作技能。工人们遇到了什么技术难题,也愿意
相当娴熟的地步,通过炉前取样,观看钢花, 集献纳出 878 件炼钢器件。
就可以判断出含碳量,还能根据电炉冒烟情
1949 年 2 月,1 吨电炉恢复了生产。到年
况,报出熔化期、氧化期和还原期的不同炉 底,特殊钢产量达 2146 吨,是建国前三年钢
炼 毛泽东、刘少奇的亲切接见……他 就是本溪第一代炼钢工人贾鼎
工的喜庆日子。这一刻是本溪人民的骄傲,更 是全东北乃至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国共产 党中央委员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为 本溪煤铁公司开工纪念题词“为工业中国而 斗争”;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等
钢 经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饱 荡,没有一点生气。面对废墟,上级有关部门 单位纷纷发来贺电,以示祝贺。在隆重的开工 受日本侵略者的欺侮和压迫,本溪 作出有步骤地恢复本溪钢铁生产的决定,向 典礼上,表彰了在第一期修建生产中涌现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