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现象。

B. 政治制度。

C. 政治行为。

D. 政治思想。

答案,A。

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历史研究法。

B. 实证研究法。

C. 比较研究法。

D. 逻辑研究法。

答案,B、C。

3. 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包括()。

A. 国家。

B. 政府。

C. 政治权力。

D. 政治制度。

答案,A、C、D。

4. 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

B. 政治制度的形式与运作。

C. 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

D. 政治决策与政治行为。

答案,A、B、C、D。

5.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阶段。

A. 古典政治学阶段。

B. 近代政治学阶段。

C. 当代政治学阶段。

D. 未来政治学阶段。

答案,A、B、C。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政治学?答,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政治制度的形式与运作、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政治决策与政治行为等内容。

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逻辑研究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进行研究。

三、论述题。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

政治现象包括国家、政府、政治权力、政治参与等;政治制度包括政治组织、政治程序、政治规则等;政治行为包括政治决策、政治行动、政治交往等;政治思想包括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意识等。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以验证和检验政治理论和观点;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其异同和规律;逻辑研究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进行研究,以探讨政治现象和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简答题和论述题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而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追求。

第二种,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这样的政治观被称为神权政治观。

汉朝,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是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将“政治”的本质归结于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力量。

第三种,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当属韩非。

韩非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政治就是用权。

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诸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维尔等人就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

第四种,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

孙中山认为,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第五种,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答: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a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b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c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东方电大2011年秋《政治学原理》(本加专)考试复习资料

东方电大2011年秋《政治学原理》(本加专)考试复习资料

广州电大东方分校2011年秋(本加专)《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答案附后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

4、直到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7、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8、选举权和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 )社会时期。

A.封建 B.奴隶 C.资本主义 D.原始2.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A.研究方法的改变 B.研究内容的丰富 C.研究内容的变迁 D.研究重点的变化3.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4.政治权利的特性主要体现在( )。

A.权威性 B.支配性C.强制性 D.扩张性 E、排他性5.( )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6.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主要的有( )。

A.精英主义模式 B.多元主义模式C.多元精英模式 D. 马克思主义模式7.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 )A.行政机构 B.国家元首C.司法机构 D.立法机构8.社团组织的类型主要有( )。

A.社区性团体 B.制度性团体C. 协会性团体 D.集中性团体9.政党以其( )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A.方针 D.意识形态C.政策 D.理论纲领lO.下列权利属于第三代“权利”的是( )和受教育权利等权利。

政治学道理简答题及论述题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政治学道理简答题及论述题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及论述题简答题1、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答: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3.权力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也被称作为”现实主义政治观”.4.管理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5.决策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西方国家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答:1.游说2.决策咨询3.社交活动4.支持竞选5.主导舆论6.非常规方式.4、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答: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即作为统治者必须学好的两门“必修课”;3道家无为而治。

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法自然”就无为,反之则需“有为”);4墨子“兼爱”、“非攻”,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纵队维持统治,但是缓和矛盾的手段,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

5、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其次,就是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等级制度等。

2011球政治学原理考试试题

2011球政治学原理考试试题

2011秋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原理补修试卷学校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国家的产生以_暴力组织的形成为组织标志。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特定_阶级利益_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4、契约是一种达成_群众性_的行为,运用到治理中去,就要求行动的各方对于行动要达成共识。

5、严格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_,依法用权。

6、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目的、__国家权威_始终是手段。

7、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一种政治文化上_多元主义_的倾向。

8、间接民主或__代议制民主,就是人民通过选举,选择代表行使国家统治权力。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1、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BCD)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B荣辱与共C 互相监督D长期共存2、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D)划分。

A 体系性B 结构性C 系统性D功能性3、马克思主义认为( A )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B贵族C 二元君主制 D 寡头制4、当今世界,(ABD )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法国 B 中国C 德国D日本5、政党以其(ABCD)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A方针B意识形态C 政策D 理论纲领6、(AD)可谓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B德国C日本D意大利7、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A)所应追求的目标。

A治理B民主C法制D法治8、经济制度效率概念是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D)率先提出的。

A布坎南 B 萨谬尔森C凯恩斯D帕累托9、一般来讲,(A)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五、论述题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答:(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但是,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的“天”还是西方的“上帝”,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这种政治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政治观,因而是不科学的.(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管理政治观.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2、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答:(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法、术、势统治术;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答:“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的损害.(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4、试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2)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比起原始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来,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①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国家在实行政治统治的过程中,必须要履行特定的政治管理职能.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可是,在形式上却表现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独立力量.②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③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3)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国家本质的论述,可以认为,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5、试述人民主权原则.答: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1)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人民对主权的所有权,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国家政权机关必须经由公民普选产生和更换这一法定程序,任何非经公民普选而产生的国家机关的更换均被视作非法.(2)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3)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4)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6、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答: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7、试述政治社团的功能.答: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功能是:(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既为维护成员利益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发展和聚集成员,形成共同行动提供了条件.(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8、试述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答:(1)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良好社会包括以下基本因素:①存在着稳定的政治共识,并可以调节人们的政治行为.②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理来实现的.(2)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应当包括:①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②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稳定性是良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稳定性就要求存在一种稳定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③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协商机制需要重视团体的自主性.一个在适当范围内保护自己利益的团体并不意味着与政府的对抗,而是对政府管理功能的一种弥补.它促成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得到平等而又合理的解决.④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现实.9、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答:(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治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统治的典型模式是运用发号施令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10、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11、试述社会监督的功能.答:社会监督的功能是指社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生活进行的监控和督察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功效和价值.一般来讲,社会监督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12、试述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原则.答:(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13、试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答: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那么,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是:(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2)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①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吸引社会大众对问题的关注,以增强公众政治认知.②在宣传报导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6)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14、试述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答:(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两种途径产生经济上的分配不公,进而引起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当现代化加速体制转轨、社会关系调整和生活改善的步伐时,处于变革社会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新旧价值观念发生激烈的冲突,并往往引发现实的政治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的期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推动,会急剧膨胀,甚至可能带来一场“期望革命”.(4)政府的执行危机.在后期现代化国家中,由于政府发展的过程往往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政府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往往无力进行整合和管理,形成一个“弱政府”.(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或者试图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或者试图谋求势力范围,从而干预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内政,这使得政治不稳定的局势更加复杂. 15、试述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答:(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2)自由原则.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体现在政治上有如下几个含义:①个人的自由权:包括诸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自由权是有限度的,每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限度.②有限政府.自由原则还要求实施有限政府.政府的有限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方向,而其限度就在于人们的自由权利.政府不得以侵害人们的自由而为其行政的边界.(3) 平等原则.平等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形成尖锐的对立.平等原则在政治上有如下两上基本含义: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民主.(4) 宽容和理性精神.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含如下内容:①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②妥协精神.③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16、试述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内容.答: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宪政的功能在于将政治文明转化成法律价值使之能够得到程序性保障,它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在人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并使之上升到宪法保障的高度.(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7、试述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答:(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简答题和论述题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简答题和论述题

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而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追求。

第二种,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这样的政治观被称为神权政治观。

汉朝,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是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将“政治”的本质归结于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力量。

第三种,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当属韩非。

韩非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政治就是用权。

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诸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维尔等人就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

第四种,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

孙中山认为,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第五种,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答: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a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b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c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209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民主观以()为蓝本,把民主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题2分,共20分)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B.社团C.政党D.市民社会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A.舆论监督B.公民监督C.政党监督D.社会团体监督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B.有机组织性C.阶级性D.公共性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B.共和党C.民主党D.工党6、民主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B.立宪君主制C.二元君主制D.寡头制8、()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B.选举权C.罢免权D.质询权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真题汇总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真题汇总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真题汇总2015年1.用政治学理论分析,英国和印度采用相同的政治治理体系,但是产生了不同的政治治理绩效2.用政治学理论分析,作为文化权力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2014年3.结合中国实践,试论经济—社会体制变革的政治意义4.结合具体国家的案例,试论形式民主、实质民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2013年5.结合中国实践,试论政治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6.试论政治合法性的建构2012年7.结合相关国家的政治发展,试析“俘获型国家”成因及危害性。

8.运用政治系统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中国政策制定过程。

2011年9.从比较政治的经验论述民主与民粹主义政治的关系10.从当代中国的发展经历看,论述科学技术与政治变迁的关系2010年11.运用议程设置理论,结合案例说明中国政治决策过程的变化。

12.结合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政治实践说明多中心治理与国家主导型治理的关系。

2009年13.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14.我国政府大部门知改革的意义2008年15.运用政治参与理论分析我国的“群体性事件”现象16.试论述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制度革新2007年17.论述代议制民主的优缺点18.运用政治学原理,试析建设和谐社会的方式19.结合国内政治或国际政治,说明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化2006年20.结合国家对外政策的国内过程,论述利益集团的作用。

21.用权力基本类型理论分析美国当前的对伊政策。

2005年22.试论国家权力的经济资源与政治基础。

23.试论国际政治对国内政治的影响。

2004年24.试析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25.试析“国家”和“政府”概念的关系。

2003年26.试析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的基本含义。

27.试述近代西方分权学说的演化线索。

2002年28.试用政党理论分析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29.试析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001年30.试析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理论31.运用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政治腐败问题2000年32.试析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基本活动方式33.试论健全与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与途径。

政治学原理整理版

政治学原理整理版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一、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答:1.权威性。

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由于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反映的是公共意识,受到民意、法律、组织、暴力等支持,所以,其权力行为具有权威性。

2.支配性。

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

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

3.强制性。

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

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

4.扩张性。

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

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

5.排他性。

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

政治合作和妥协往往是在权力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时候才有必要和可能。

掌握权力的人,一般也不希望其他权力介入而发生影响;所以,专权既是某些政治领袖个性的结果,也是权力的特性使然。

二、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及简单又论题)答: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其核心内容是:依法组织和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纵观各管的宪法,在体现法治原则是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宪法至上: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国家平等对待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同时任何政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自己,一旦违反法律,必将受到法律规定的惩罚;第三,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也即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第四,依法治国: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有宪法和法律授予,国家机关的构建、改组和解散,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的规范和程序。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论述题1、试述民主的价值。

概括而言,政治学对民主价值的研究和论述大体存在两种途径,即理想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

前者带有哲学研究的特点,后者具有历史和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传统的民主理论家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

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

民主反对任何特权,反对权力垄断,强调公民平等,提倡所有的职位和权力向所有公民平等开放,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力。

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

民主反对霸权,反对个人专制,反对强暴统治。

民主为政治权力提供了合法性。

经验主义途径体现了民主研究的现实主义思路。

经验主义理论认为与其他政治制度相比较,民主方法或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1)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的和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2)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的幸福。

总之,民主制度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能的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的一种制度。

民主制度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2、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3、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试述政府具有哪些特性?政府是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作为履行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关,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阶级性。

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

(2)公共性。

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但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得不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而政府就是实现这种表面上公共性的基本形式;(3)权威性。

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4)有机组织性。

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执行着国家的对内和对外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基本职能,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试述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有哪些?对任何一个政治体系来说,要取得生存就必须取得合法性。

大致来说,实现政治合法性存在如下几种途径:(1)建立政治共识。

政治共识的统一是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它是人们在政治合作中对于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剩余分割的基本观念,也是人们对于政治正义的认识。

(2)宪政建设。

宪政建设是实现政治合法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实现方式。

(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政治体系的效率对于政治合法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首先就要求政府的职能合理,机构精简,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对政治体系的要求;试述社会监督具有哪些功能?社会监督的功能是指社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生活进行的监控和督察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功效和价值。

一般来讲,社会监督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

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

2011年中山大学636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中山大学636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中山大学636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简释“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进行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2.政治统治的基础有哪些?二、辨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3.政治权力作用过程是政治权力能量转化为政治后果的过程,所以使用政治权力的成本与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成正比。

4.政治文化指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感情、态度、认知、评价等心理积淀;还包括政治思想与政治理论等理性层面;也包括政治制度与政治规范等物化层面。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5.试论利益对政治关系、政治生活的作用。

6.论政治合法性及民族国家合法性危机。

参考答案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简释“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进行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答:(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性具有二重性,即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

①人是有欲望的,但是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通常又是稀有的,不可能每个人都如自己期望的那样富有、拥有权力和特权;②人们所需求的多数资源是有代价的,要得到它们,人们必须付出经济、时间、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因此,任何一个社会必须寻求一种途径以决定这些资源和代价是如何分配的。

这个分配过程就是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政治研究与众不同的,就是要揭示权威性分配方法。

任何人都可以决定谁应得到什么,但这种决定必须具有可执行性才是权威的。

政治关心的是被认为对整个社会有权威性的政策的关系。

只要一个社会存在,那就总会有一种分配价值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一个社会中所有成员或大部分成员将是带有权威性的,即使这种分配方式实际上只影响少数人。

权威性分配是指,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机构去作出决定。

参与分配过程的还有政党、社团及政治人。

(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而是受社会运动制约的一个部分。

因此,政治决定是政治系统和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2011年7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年7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年7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D)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2.(D)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A.布坎南 B.哈耶克C.罗尔斯 D.亨廷顿3.美国经济学家(A)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

A.哈耶克 B.熊彼特C.诺齐克 D.布坎南4.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B)。

A.代议制 B.自由C.平等 D.法制5.宪政的核心是(D)。

A.形成公民社会 B.依法治国C.保障自由‘D.民主政治6.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ACD) A.民主权 B.财产权C.平等权 D.自由权7.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B)。

A.孔子 B.韩非c.庄子 D.苟子8.当今世界,(ABD)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法国 B.中国C.德国 D.日本9.一般来讲,(A)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督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10.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B)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二、填空11.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____,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仁政12.经验事实表明,____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权力13.目前,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一党制、两党制、____和多党制。

一党居优制14.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____。

政治改革15.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____得以传播和沿袭。

2011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2011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2、试述政府具有哪些特性?答:2、政府是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作为履行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关,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阶级性。

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

作为政府的本质特征,政府的阶级性对于政府及其活动具有主导性的作用.(2)公共性。

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或者实际要求来行使权力。

(3)权威性。

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国家权力特性在政府构成和运行中的这种体现,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了政府的特有的权威性,即政府权力与其所统治和管理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政府的职能才能得到实现;(4)有机组织性。

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体。

政府的权力依托这些组织机构而得以行使,按照这些组织的原则、规则和程序得以实施;(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个不同的国家的政府的职能在其范围、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内容。

4、试述如何取得政治合法性?答:对任何一个政治体系来说,要取得生存就必须取得合法性。

大致来说,实现政治合法性存在如下几种途径:(1)建立政治共识。

在当代,只能要求社会共同体中的成员在政治的基本问题上而不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价值观等问题上取得基本的一致。

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的是通过重叠共识的形式来实现的。

所谓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2)宪政建设。

宪政建设是实现政治合法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实现方式。

2011年1月-2013年1月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2011年1月-2013年1月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2011年1月-2013年1月政治学原理考试题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D.利益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

D.参政党3.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 )。

A.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B.政府的执行危机C. 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D. 利益冲突加剧4.两党制以()最为典型。

D. 美国5.()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C. 现实主义6. 根据()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D.亚里士多德7. 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B.自愿8. 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

A.政治哲学研究B. 政治科学研究9. 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 。

A. 柏拉图10. 在2000 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

B. 儒家11. ( )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D. 压力方式12. ( )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D. 亨廷顿13. 美国经济学家( )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

A. 哈耶克14. 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 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 ) A.代议制 B. 自由15. 宪政的核心是( )。

D. 民主政治16. 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 )A.民主权 c.平等权 D. 自由权17.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 )。

B. 韩非18.当今世界,( )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 法国B. 中国 D. 日本19. 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 社会监督20. 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2011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与答案

2011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与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权力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BC )。

A 法治B德治 C礼治 D 无为而治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B )为思想核心。

A 王道 B 法自然C 无为而治 D 非攻4、孙中山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管理B神权 C道德 D权力5、美国政治学家( B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B 戴维·伊斯顿C汉密尔顿 D 哈罗得·拉斯韦尔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 西塞罗7、1880年美国( D )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B 康奈尔大学C哈佛大学D哥伦比亚大学8、根据(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 C苏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苏哥拉底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ABCD )。

A 经济的集中体现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BCD )。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 官本位C “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 权力本位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A经济秩序 B阶级状况C 政治力量分布 D 政治秩序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 ABC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B 势C术 D 变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B )。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评述历史上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答:第一种,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第二种,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的"天"还是西方的“上帝”,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

第三种,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第四种,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

第五种,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答: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试述政府具有哪些特性?答:2、政府是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作为履行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关,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阶级性。

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

作为政府的本质特征,政府的阶级性对于政府及其活动具有主导性的作用.(2)公共性。

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或者实际要求来行使权力。

(3)权威性。

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国家权力特性在政府构成和运行中的这种体现,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了政府的特有的权威性,即政府权力与其所统治和管理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政府的职能才能得到实现;(4)有机组织性。

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体。

政府的权力依托这些组织机构而得以行使,按照这些组织的原则、规则和程序得以实施;(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个不同的国家的政府的职能在其范围、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内容。

4、试述如何取得政治合法性?答:对任何一个政治体系来说,要取得生存就必须取得合法性。

大致来说,实现政治合法性存在如下几种途径:(1)建立政治共识。

在当代,只能要求社会共同体中的成员在政治的基本问题上而不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价值观等问题上取得基本的一致。

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的是通过重叠共识的形式来实现的。

所谓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2)宪政建设。

宪政建设是实现政治合法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实现方式。

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程序正义。

(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首先就要求政府的职能合理,机构精简,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对政治体系的要求;其次,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各种治理问题的全球化,政治体系还应具有相当的协作精神和适应能力,能够面对全球化时代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所提出的挑战,实现高效的治理;5、试述社会监督具有哪些功能?答:社会监督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是一种针对公共权力主体的无所不在的、严密的监控机制,这种机制使得权力主体的用权行为完全处于一种透明化的状态之下,没有滥用权力的条件和机会,从而体现了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

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当出现政治决策失误,决策执行过程中失职,或由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等导致不良的后果时,社会公众有权要求追究发生事故的权力部门或公职人员的政治和法律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有利于吸取教训,以儆效尤。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

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

社会监督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有助于民主政治建设。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

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

6、论述题: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

答: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第一,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

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惟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

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善治的主体即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

第二,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

第三,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

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的认同之上的合作。

第四,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善治模式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8、试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答: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

那么,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是:(1)家庭。

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

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对政治体系的态度,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

;(2)学校。

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

(3)大众传播工具。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新闻报道、舆论渲染等方式,吸引社会化大众对问题的关注,以增强公众政治认知。

二是在宣传报导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

(4)社会政治组织。

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5)政治符号。

特定的政治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

13、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有哪些?(1)政治投票。

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政治投票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各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

由于投票在这些方面的重要意义,因而有学者将其称作是民主制度中社会选择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

(2)政治结社。

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

这种组织可能专门致力于非常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广泛的公共问题,但其基本的和明确的目标是影响政府决策。

公民要加入该组织,不管他是否亲自参加了该组织影响政府的活动,他参加这种组织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政治参与方式。

由于政治集团组织包括政党与政治社团两大类,因此政治结社也就包括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社团活动两大类。

(3)政治表达。

政治表达乃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

这些手段中主要地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等等。

政治表达影响政府主要是汇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些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

(4)政治接触。

政治接触是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

政治接触本身既包括合法行为,又包括非法行为。

政治参与意义上的接触仅指合法的政治接触,而不包括行贿或威胁等非法的甚至是犯罪行为。

(5)政治冷漠。

在政治行为的研究中,它表示参与行为的缺乏。

如果说前几种政治参与方式都可归为自动参与或动员参与类型的话,那么,政治冷漠就应归为消极参与类型。

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14、试述政党的基本功能答: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

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

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

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

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

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4)组织政府的手段。

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

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

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它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功能,而且还因为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决定了政治体系的结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