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复习提纲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广义上?狭义上?)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列宁等对它的继承和发展,还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3唯心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4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马克思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一章: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及其表现?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和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自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创造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其后由各民族各时代的马克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阶级属性无产阶级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狭义上说,广义上说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高不得世界观和方法论。
鲜明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有崇高的社会理想物质丰富精神提高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3.马克思主义直接批判继承了哪些理论学说?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密斯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罗伯特欧文-------------------------------4.什么是哲学?哲学,长期劳动实践中,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精神何为第一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6.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客观存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客观存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坚持客观存在性,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体现辨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7.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世界物质性原理2.运动的普遍性绝对性原理3.规律的客观性原理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8.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运动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静止是运动的相对状态.是相对的,不是永恒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纲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和内涵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和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要点
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
2.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观点
3.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
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性与科学性
1.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 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基本原理
3.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政治的基本原理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和自由的基本原理
5. 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和创新
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要求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结合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实意义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一、绪论知识点: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什么?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对继承者对他的发展。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直接理论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理论贡献: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和特征是?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第一章知识点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PS:粗体字和下划线内容不等于必考内容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意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科学性(2)革命性最鲜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5、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7、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实事求是8、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第一章1、根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2、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4、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他的物质主体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6、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7、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8、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1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原因是: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1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14、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1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结的关系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15、辩证否定论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第二章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4、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5、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6、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7、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2)它的本性在于主管和客观相符合(3)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9、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10、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11、价值的特性(1)客观性(2)主体性(3)社会历史性(4)多维性第三章1、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生活资料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的重要意义:(1)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7、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出来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8、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9、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10、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1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3、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14、“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大学考试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继承了哪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P8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大道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4-19(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考试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即教材第一、二、三章考试题型:单选题 15%;多选题20 % 判断题 10% 简答题20%材料分析20% 论述题15%主要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第一章哲学及其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意识的形成及其本质;运动与静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实践;联系与发展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分析法;质量互变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规律及其特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其应用;第二章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层面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回答;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真理的含义、特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统一、价值评价。
第三章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社会发展对动力因素: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技革命等;群众史观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第四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五章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的实质及其危害;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与实质;第六章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分别是什么?3.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绪言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第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关系矛盾激化)第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创立提供了日趋完善的科学基础。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和改造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成分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而创新、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在哲学研究对象上的体现,是把整个世界的普通本质和一般规律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在哲学内容上的体现,是实现了“两个高度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前一个统一的结果是产生了辩证唯物主义,后一个统一的结果是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
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区别了开来,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所有的哲学区分了开来。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哲学的基础、出发点、核心、归宿和社会作用上,是实践性及建立在实践性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的无产阶级哲学。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哲学上的二元论和多元论根本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它们认为,世界有着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
(完整word版)《马原》复习提纲(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2)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社会根源: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根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毕生两个伟大科学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7、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集中体现: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内容复习范围一、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什么是广义和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4页)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什么?(4-8页)3、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14-17页)4、大学生怎样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20-21)第一章1、什么是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27)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2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28-29)什么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29)2、什么是物质和意识?(30-31)怎样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理论意义?((31)3、什么是运动、静止、时间、空间及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32-33)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3-34)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3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什么方法论意义?344、实践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形式是什么?(34-35)5、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实践性的表现)?(38-39)6、联系的概念、特点(普遍联系原理)是什么?(40)这一原理有什么方法论意义?41什么是发展、新事物和旧事物?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41-42)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什么是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的关系是什么?(43)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各是什么?(44)8、什么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4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45)9、什么是质、量、度、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46)10、什么是肯定因素、否定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46-47)10、什么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47)矛盾分析法主要包含哪些内容?(49)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50)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哪些?什么是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50-52)11、规律及其特点是什么?(54)什么是意识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有哪些?(56-57)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57-)第二章1、主体、客体及其根本关系是什么?(63)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表现)?(64-65)2、什么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总过程、认识运动的总规律)?68什么是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和辩证联系是什么?68-693、什么是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真理的一元性?72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原理的内容是什么?(73-74)把握这一原理有什么意义?754、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什么?76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7 什么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78第三章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两种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什么?942、什么是社会存在?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95社会意识的概念及其构成是什么?95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9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是什么?98这一原理对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有什么指导意义?(自己理解和发挥)4、生产力的概念、特点、结构(构成)是什么?100 生产关系的概念、结构、基础是什么?101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什么?103-104这一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1046、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05 政体和国体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106-107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什么?108 这一规律有什么现实意义?108什么是社会形态及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097、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112为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13-1158、什么是阶级和阶级斗争?115-116 阶级斗争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阶级分析方法?118社会革命的实质、根源是什么?119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有什么不同?12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表现是什么?123-124什么是科学技术的两重性?1259、怎样认识和理解人的现实本质(人的本质)?12810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是什么?127 什么是人民群众?130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30-131什么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32什么是个人和历史人物?133什么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134-135第四章1、什么是资本原始积累?其途径主要是什么?14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txt 马克思主义复提纲(详细)
一、马克思主义概述
-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起源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和应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思维和社会的分析
-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思想的比较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和批判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发展规律
-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其他历史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五、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 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和特征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意义
六、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矛盾与融合
-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启示
-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挑战
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继承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应用
-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贡献
以上为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的详细内容,请根据提纲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哲学基础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实践是哲学的基础,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唯一有效形式。
3.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个阶级,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
5.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基础
1. 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2.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进程和趋势,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3. 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生成规律。
4.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构成,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转变和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发展阶段。
2.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分化趋势。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的与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
4. 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对、的贯彻执行。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第四部分:其他
本部分包括其他内容,例如中国近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
结尾
以上是本文的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它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和历史趋势。
这里提到的一些理论和概念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对于深入理解这一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附社会时政考点)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课本思考题第2题)P14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5—19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观点P29—30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31—34(书本思考题第1题)(1)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2)物质是在时空中运动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4)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P42—43)1.世界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书本思考题第4题)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43.联系普遍性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44~45;(树立世界眼光、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依据)4.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P4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和”是有差别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是指不包含差别的二者的绝对统一。
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与动力.(49页、57页,如何理解“和而不同”“同则不继”)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P49-50(书本思考题第5题)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一、选择题(60分)单选45个、双选10个、多选5个二、辨析题(28分)共4题,每题7分三、材料题(12分)三段话,提出三个问题,一一回答主要考试内容:前三章和第四章相关内容,绪论和第五章只涉及2-3个选择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3广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Q:科学社会主义参考: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附:此处有学友的笔记2、19世纪40-60年代,马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P9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P1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其哲学基础。
4、(P26-27)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5、(P28-29)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征?是相对的。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导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3.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5.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1)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6.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3)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他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包括哪些内容?(1)存在和思维究竟水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6.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7.简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有统一性8.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9.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知识框架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知识框架梳理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体系,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和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社会转型规律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及其在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中的表现- 矛盾的特殊性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作用3.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实践与认识、实践与改造的关系- 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意义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 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2.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 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危机3.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和阶段特征三、马克思主义哲学1. 实践论和认识论- 实践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认识论: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性标准2. 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历史的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 实践认识论和辩证法思维方法- 实践认识论: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辩证法思维方法: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思维方式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社会主义的设想-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危机- 社会主义的理想境界和发展方向2. 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 党的建设和无产阶级专政3.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4.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纲1、马克思最伟大的两个发现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2、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人与世界关系问题)。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4、对待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5、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 世纪40年代)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是(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实践性)9、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0、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思想是(辩证法思想)1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思想)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1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相混淆)16、”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化形式说明时间具有(相对性)17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一维性)18、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9、物质和运动鞋关系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21、《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要以变成丘陵。
这是一种(朴素辩证法观点)22、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2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参加社会实践)24、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的,这是一种( 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25、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作用和实质是(对立统一规律)2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2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2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29、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30、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31、(乐极生悲,苦尽甘来)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3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选择题)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选择题)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人民性E.发展性(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体现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4.物质的唯一特性(选择题)客观实在性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选择题)对立统一规律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选择题)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之间密不可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寻找的)7.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选择题)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答: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9.量变质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规律即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原理提纲
马克思原理提纲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提出
1.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 剥削与阶级斗争的存在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二、剩余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的生产
1. 剩余价值的概念及其形成
2.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的剥削
3. 剩余价值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的理论
1. 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2. 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3. 阶级斗争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四、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理想
1.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2.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与构建
3. 兵工厂体制与科学技术的作用
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1.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体制改革
2. 集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
六、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思想
1.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3.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问题
七、无产阶级与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
1. 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与现状
2. 当前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挑战与机遇
3. 共产主义社会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1.马克思主义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回答(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三大工人运动:(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2)英国宪章运动(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4.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者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1)自然科学理论A细胞的发现B能量转化定律的发现C生物进化论的发现(2)社会科学理论A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圣西门、傅利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A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B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A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B不可知论:世界是不可以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补充>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1)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2)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3)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6.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2)区别A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B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3)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7.时间和空间的关系(1)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2)空间: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8.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这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9.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意识的形成A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意识的发展阶段A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B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C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D人类的意识10. 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1)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意识的统一(2)意识的能动性: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1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实践的基本形式A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地位、主导作用)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A首先,实践是人都有的活动,B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C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12.联系的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2)联系具有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13.事物的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1)实质: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新事物: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B旧事物: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C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1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原因:(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5.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定义A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B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2)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的联系和区别A联系: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就没有斗争性B区别: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4)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B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5)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16.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矛盾的特殊性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3)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A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