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2)

合集下载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3篇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3篇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1.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其特点。

2.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3.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重点:1.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2.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资源】《壶口瀑布》,导入新课。

面对壶口瀑布,你能想到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梁衡的《壶口瀑布》,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之势、力量之美,领会作者引发的人生思考吧!可参考【图片资源】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文体知识《壶口瀑布》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有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特点。

2.作者作品梁衡(1946—)山西霍州人。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司长、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代表作品:科学史章回体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只求新去处》《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等。

可参考【知识总汇】3.初步感知(1)准确掌握生字词。

告jiè(诫)mímàn(弥漫)推推搡(sǎng)搡shà(霎)时chíchěng(驰骋)旋(xuán)涡寒jìn(噤)雾霭(ǎi)乘隙(xì)而进折返迂(yū)回钻石mì(觅)缝汩汩(gǔgǔ)chánchán(潺潺)怒不可è(遏)挟(xié)而不服可参考【知识总汇】(2)解释词语。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7 壶口瀑布-优质教案 (2).doc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7 壶口瀑布-优质教案 (2).doc

17 壶口瀑布【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2. 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 ,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轧.钢()轧.账()倾轧.()回yū ()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噤若寒蝉:弥漫:【整体感知】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明确:晋陕两省边境;两次。

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合作探究】1.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明确】①突出壶口瀑布之“险”;②行文曲折有致。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4篇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4篇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学习写景细腻,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壶口瀑布气势磅礴、雄伟有力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做国河山河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难点: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与学法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分享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面对美,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老师这里有两幅瀑布的图片,请大家看一看你更喜欢哪一幅?喜欢第一幅的同学请把你的手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到。

喜欢第二副的同学也请你把手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到。

非常好,希望大家再这一节课中都能够积极投入。

第一种瀑布是柔美和谐的,给人舒服的感觉,这种美很容易被人接受。

第二种瀑布是粗犷豪放的,这种美则是不太容易被人接受的。

第二幅图片中的瀑布因为含沙量之大,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壶口瀑布。

它的磅礴气势震撼着无数人,作家梁衡就曾两次到过那里,并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走进梁衡先生的《壶口瀑布》,去领略它那别样的美。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三)自主检测: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推搡()漩涡()汩汩()霎时()怒不可遏()出轧()挟而不服()(四)文本学习:1.整体感知:枯水季的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些形容词概括)2.品读感悟:品读:“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而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壶口瀑布》教案(通用5篇

《壶口瀑布》教案(通用5篇

《壶口瀑布》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壶口瀑布》一文,该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形成原因;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的瀑布壮美景象;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读文章,了解壶口瀑布的基本情况,同时注意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3. 分析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感悟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文章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壶口瀑布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地理位置、特点、形成原因。

2. 写作技巧:细腻描绘、修辞手法。

3. 生词和短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壶口瀑布的特点。

(2)分析文章中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

(3)谈谈你对壶口瀑布美景的感悟。

2. 答案:(1)壶口瀑布位于我国陕西省宜川县和山西省吉县交界的黄河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有“千里黄河一壶收”的赞誉。

(2)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17 壶口瀑布 教学案例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17  壶口瀑布  教学案例二

17壶口瀑布教学案例二【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抓住关键句,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3.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无坚不摧、坚忍刚强的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2.领会文章蕴含的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过程】一、正音正字驰骋..(wù’ǎi)推搡..(tuīsǎng)怒不可遏.(è)..(hánjìn)雾霭..(chíchěng)寒噤二、初学课文1.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说起“瀑布”,你会想起什么?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瀑;“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的奇景。

3.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壶口瀑布的特点?4.朗读“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这一部分内容,感受壶口瀑布水势的浩大、湍急、汹涌,感受壶口瀑布雄壮的气势。

三、观看图片运用图片,进行直观教学,进一步感受壶口瀑布的壮阔气势,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整体分析课文课文写了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2段写初识壶口瀑布的情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是不太像瀑布,而像“一锅正沸着的水”,水势浩大,涛声如雷,令人害怕。

写出了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特点。

第3至5段,写作者再访壶口瀑布。

雨季的壶口瀑布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这一次,壶口瀑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雄浑壮阔,多姿多彩。

初识壶口瀑布,作者只敢远观,而现在是近看,因此更为细致。

第4段,作者将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表现了黄河水柔的一面。

三个段落,分别从河床、水流、石头的角度描写壶口瀑布,写出了黄河水的刚柔相济。

通观全文,可知作者不仅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他在写景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案(2019最新编辑)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案(2019最新编辑)

17.《壶口瀑布》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了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特点。

那么,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壶口”之名的由来吗?参考: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陡然跌落至四十多米宽的深沟(深槽)中,被拢成一束。

这深槽形似巨壶,“壶口”由此得名。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理解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局部探究【精品课件】(一)播放【影视课文】,理解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1.作者在课文第6段这样写道:“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这伟大”指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交流明确:“这伟大”指黄河的伟大。

具体内容: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2.黄河与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联系?交流明确:柔中有刚或刚柔相济也是中华民族崇拜的一种性格,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是中华民族的性格。

3.作者赞美黄河伟大的深刻意义是什么?交流参考:为了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

黄河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可参考【微教案】《黄河精神》(二)品味语言,领会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阅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语句品析,说出喜欢的理由。

示例:“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品析: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

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②运用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

③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描写壶口水势时,表达了惊叹之情。

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答案预设(1)“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八年级语文下册-17《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17《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案】

17.《壶口瀑布》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

2.体会文中营造的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含的赞美与陶醉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感受黄河气势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重点难点:1.精读课文,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

2.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理解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朗读法。

生动地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中蕴含的情感。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

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精读课文,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

2.体会文中营造的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含的赞美与陶醉之情。

3.感受黄河气势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壶口瀑布真能装下壮阔无比的黄河吗?明确: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陡然跌落至四十多米宽的深沟(深槽)中,被拢成一束。

让人感觉就像把黄河装进了壶里。

还有一些装不下的水就各自夺路而走。

2、用50字说明一下“壶口”之名的由来。

明确: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陡然跌落至四十多米宽的深沟(深槽)中,被拢成一束。

这深槽形似巨壶,“壶口”由此得名。

二、品析句子,发现瀑布之美速读课文2——5段,找寻文中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表达。

“我喜欢第段中(文中语句)我喜欢这一段的(用词、修辞、手法、意境)明确:(1)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明确:使用了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气势磅礴的壮美。

反复强调“跌”字,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勇往直前,表现了黄河百折不挠的精神。

(2)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一文为教学内容,涉及文章的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自然美景》中的第二课时。

文章详细内容:课文描述了作者在壶口瀑布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壶口瀑布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短语和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讲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学习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对壶口瀑布景观的描绘和感悟。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培养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词卡片、写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和不懂的句子,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互相解答疑惑,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教学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成语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写作技巧3. 板书布局:左侧展示生词、短语、成语,右侧展示描绘方法和写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模仿课文,运用修辞手法,描绘一处你熟悉的自然景观。

《壶口瀑布》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壶口瀑布》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壶口瀑布》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壶口瀑布》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壶口瀑布》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壶口瀑布》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本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黄河壶口瀑布壮阔、雄伟的气势。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壶口瀑布》(板书:壶口瀑布)。

说起瀑布,大家能否想起有首写瀑布的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知道黄河的壶口瀑布是怎么样的吗?让我们一起在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1、2段,请一位男生来朗读课文第3段,请一位女生来朗读课文第4段,全班齐读5、6段。

读完课文,请大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黄河的壶口瀑布给你留下的印象?明确:危险,雄伟、壮阔、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黄河在这里仅仅展现他的阳刚之美吗?明确:不仅有雄伟壮阔的阳刚之美,还有如丝如缕,如歌如画的阴柔美,堪称刚柔相济。

三、文本研习通过上一个环节的学习,我们对壶口瀑布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表现黄河壶口瀑布雄伟壮阔、阳刚之美的句子,指明学生朗读,并做简要分析。

(同桌、前后桌可以相互交流一下,交流好了,请举手回答。

)提示:几次去?雨季2,枯水34,跳读,指导学生读,多个学生读,反复读明确:2段(稍略)“涛声隐隐如雷……浪沫横飞,一股劲冲进去,”①明确:比如哪个句子体现了黄河不平则呼,遇强则抗,勇往直前的精神?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5.17 《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5.17 《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17课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2.结合课文的学习,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3.仔细品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体会课文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1.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2.结合课文的学习,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3.仔细品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体会课文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1.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2.仔细品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体会课文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壶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并体会了黄河之水象征的民族精神,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吧。

新知探究一、文本研读【活动内容】1.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独到的观察角度,写出了独特的景物特征。

试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按照观察顺序来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观察角度与景物特征之间的关系,理解游记选择写景角度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2.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试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从观景的直接体验、由景物引发的感想和作者的理性思考三个方面找出相关语句来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感想与思考,理解游记以“所感”为灵魂的基本特征。

二、合作探究【活动内容】1.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哪些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先从整体分析课文的语言风格,再从具体语句中分析。

2.学完这篇课文后,说一说游记的文体要素是什么,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阅读整篇课文,总结游记的文体要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深化对游记的认识,提高欣赏游记的能力。

三、写法探究【活动内容】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再从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1.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掌握阅读游记的方法。

2.赏所见,品读语言体会黄河刚柔并济之美。

3.悟所感,体会黄河的伟大之处。

一、导入:由《望庐山瀑布》引出学习游记的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把握了所至、所见、所感,也就把握了阅读游记的方法。

而我们今天就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壶口瀑布》这篇游记。

二、讲授新课:环节一、理游踪(所至)通过预习我们可以把握,作者一共去了(两次)壶口瀑布,分别是(雨季和枯水季)。

而枯水季的视角较之雨季更为独到,谁可以说一说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观察角度,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不断变换视角,这也是游记的游踪之一,即定点观景。

而抓住方位变换和视角转换的词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游踪。

环节二、赏所见1.请大家小组合作,循着游踪,说一说你发现了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语句品读出来的?并进行圈点批注。

①老师示例:“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在这里,刘老师最喜欢这一系列的动词,一个字的挤、撞从横向上写出了黄河水量之宏大,四字词推推搡搡、前呼后拥则从纵向上写出了黄河水流之湍急,而随着句式逐渐变长,文章的节奏并没有减缓而是愈发的紧张。

河道上排排黄河水在这排山倒海、争先恐后涌来的磅礴气势下碎成了堆堆白雪。

戛然而止,让人不禁为这份气势折服!好一个雄浑壮阔的黄河!好一个雄浑壮阔的壶口瀑布!②学生自主分析:示例一:“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教案设计:《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

教案设计:《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

《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任教年级:授课教师:XXXX实验学校《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壶口瀑布》是“部编版”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 主要写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 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 使作者深深陶醉,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下面就是笔者整理的《壶口瀑布》教案, 希望大家喜欢。

《壶口瀑布》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抓住关键句, 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学习作者从声响、形状、态势等不同角度来描写壶口瀑布的特点的方法。

4.领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而最能体现黄河奔腾的气势的, 莫过于黄河壶口瀑布了, 教师简单介绍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形成。

出示3张有关瀑布的照片, 请学生判断哪张为“壶口瀑布”。

请学生用一个词语, 描绘一下3张中最喜欢的那幅照片, 或在看到照片时的感觉。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化散文”家梁衡笔下的壶口瀑布, 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 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听读, 一边听一边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 感受语言的魅力及壶口瀑布的气势。

学生自由朗读, 根据刚刚听读的体会, 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再次体会壶口瀑布的意境美。

并说说文章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季节。

在文中标出两次所在的段落。

明确:第一次是雨季, 在第二自然段;第二次是枯水季节, 在第三、四自然段。

目标导学二:分析壶口瀑布的特点1.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和枯水季壶口瀑布的语句。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2)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2)

徜徉母亲河,品味民族魂——《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写景散文,主要写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使作者深深陶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4、积累语言,了解文中运用的联想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黄河外形的厚重、精神的厚重、文化的厚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积累语言,了解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近壶口瀑布1、同学们,请看!这是哪儿?(播放九曲黄河图片)(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当它流到了壶口,又是另外一番奇妙的景象。

看这激流,听这涛声,你想说什么?2、这里的黄河吸引了多少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来领略这“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

看老师板书课题。

全班同学一起读!二、初读感知,了解壶口瀑布的“醉”人之处1、来,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壶口瀑布。

请大家打开书到94页,快速读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这篇课文词语丰富,有一些词语很少见,你能读准吗?(课件出示:先声夺人、雷霆万钧、洪钟闷雷、挟风带雨、蒸云弥漫、悬流激荡)谁来读?指2名读。

师:你的声音真洪亮,全班同学一起读!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作者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啊!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

)你来读,再请你读,大家一起读!三、精读深入,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1、到底是什么让作者深深地陶醉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勾画出让作者陶醉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在批注中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视,掌握学情)2、你找到了哪一句?(预设①:这声音好像火车出站、航班起飞、放炮开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教案(0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教案(02)

17壶口瀑布1.有感情地朗文,在朗中感觉口瀑布的美。

2.品尝文章富裕表力的言,学作者从声响、形状、等不一样角度来描绘口瀑布的方法。

3.会文章含的深故意——无不摧、无往不、的民族精神,激中民族母河的感情。

第 1一、入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而最能体黄河奔的气的,莫于黄河口瀑布了。

( 教介口瀑布的地点与形成。

出示3相关瀑布的照片,学生判断哪“ 口瀑布”。

学生用一个,描一下 3 中最喜的那幅照片,或在看到照片的感。

)今日我学有名的“文化散文”家梁衡笔下的口瀑布,感觉口瀑布的气。

二、教课新目学一:朗文,感觉口瀑布的气教播放文朗音,学生听,一听一画出描绘口瀑布的句,感觉言的魅力及口瀑布的气。

学生自由朗,依据听的领会,着感情朗文,再次领会口瀑布的境界美。

并文章两次写到口瀑布的情形,分是什么季。

在文中出两次所在的段落。

明确:第一次是雨季,在第二自然段;第二次是枯水季,在第三、四自然段。

目学二:剖析口瀑布的特点1.要修业生从文中找出描绘雨季和枯水季口瀑布的句。

思虑: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点?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何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明确: (1) 雨季口瀑布特点:惊心魄、气澎湃。

从下边句子能够看出来:① 在半山腰就听涛声如雷,河谷里气洋溢,我大着胆量下到里,那河就像一正沸着的水。

②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边的水是一股地冲去,冲去⋯⋯。

③我在中想找想象中的瀑,但水浸沟岸,罩乱石,除了迎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的涛声,什么也看不,什么也听不,只有一个可怕的警:忧如忽然就要出一个洪峰将我淹没。

(2)枯水季瀑布的特点:气澎湃、雄壮大、不拔、中柔的特点。

从下边句子能够看出来:①河水从五百米的河流上排排涌来,其如千万,相互着、撞着,推推,前呼后,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碎成堆堆白雪。

②忽然脚下出一条四十多米的深沟,它来不及想一下,便一跌了去,更,更,更急。

③只那平展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然成一束,向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壶口瀑布》教学设计_2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壶口瀑布》教学设计_2

《壶口瀑布》教案一、分析教材《壶口瀑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单元主题是“人与自然”。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作者在文中不但精细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同时通过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文章借助比喻、拟人和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全文语言优美,意境雄浑,感情真挚,极具渲染力。

这些都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细细体会。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朗读,能对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谈出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写景散文的赏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理解黄河精神在职场和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结合朗读,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壶口瀑布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感情说起“瀑布”,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么壶口瀑布是否也如诗中所描绘的如一道白练从天而降呢?它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壶口瀑布》。

(二)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句子并朗读给小组成员听,然后讨论交流这些句子体现了壶口瀑布什么特点?3、小组派代表实行全班交流,朗读体现壶口瀑布的句子并说出其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可适当点拨、追问。

(三)品读语段,体验感悟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朗读感受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随着画面近距离的去感受一下她的气势。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课标依据1.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文本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择的文章都是游记,或描摹山水风光,或记述游览见闻,或抒发情感。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

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和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积累描写水的词语,了解壶口瀑布的性格特点。

2 能力目标:诵读、品味优美语句,领会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3 情感目标: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把握景物的特点,品味本文优美语句2 难点: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什么是美?到底是起伏连绵、高耸入云的大山美呢,还是浩瀚无边、奔腾跳跃的大海美呢?从古至今各执己见,但能够确认的是每个人都有对美不同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去领略这一川黄浪的美丽。

2、展标积累美词、赏析美句、诵读美篇、感悟美情3、见面时知道大家已经预习过了,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相机释词屏显:推搡()漩涡()汩汩()霎时()出轧()雾霭()寒噤()乘隙()挟而不服()怒不可遏()二整体感知,积累美词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典雅的词语,可以是叠词,也可以是四字词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两课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两课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壶口瀑布教学设计两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章中精致的词语,如“震耳欲聋”“深不行测”“前呼后拥”等;2.品析语言,结合文章深刻体会在欣赏雨季和枯水时期的壶口瀑布时不同的感受。

3.领略了并有所体会文中所写黄河的宏大性格,激发同学喜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析语言,结合文章深刻体会在欣赏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时不同的感受。

难点:两次壶口经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如泊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平原,沉醉于她如虹如带的飘逸;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

-----梁衡二、初读课文,寻美。

几次前往壶口?分别在哪些段落详细描绘?两次感受有什么不同?同学活动:默读,圈点勾画。

三、精读品析,赏美。

同学活动:1.朗读第2段,试赏析雨季壶口之美。

其次次为什么选择枯水季去壶口?2.自由读3--5段,赏析枯水季壶口之美。

写完壶口瀑布的水,为什么又要写“脚下的石”?3.分别朗读文章的第1段和第6段,说说这两段写什么,有什么作用?小结文章的写作思路。

美点预设:气概之美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充满,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本句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汹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概磅礴的特点。

2.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相互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运用比方、拟人、夸张多种修辞手法和一系列动词,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外形、态势、力气,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

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猛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概。

3.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壶口瀑布》中壶口瀑布先声夺人,气吞山河的气势以及水雾幻化出的彩虹,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表达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无比热爱美丽山川的真挚情感。

课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人们还没看到壶口瀑布,却被它先声夺人的响声所震撼;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壶口瀑布气势壮观,催发了作者的顿悟;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了壶口的构造;第四部分(8-10自然段)写作者从黄河及壶口得到的真传,并被它陶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

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4、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二)过程与方法:
1. 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 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 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涵的赞美与陶醉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2. 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搜集有关壶口瀑布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过程个人特色补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词。

2. 整体感知。

3. 学习1-7自然段,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涵的赞美与陶醉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地图展示黄河的全貌图和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学生一起交流相关的资料信息。


2. 同学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感受,那么壶口瀑布是怎样的气势,又何以征服无数的心灵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壶口瀑布》。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 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2. 默读,思考:围绕“壶口瀑布”,课文写了些什么?
三、精读,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1. 自读课文1-7自然段,勾画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

2. 小组交流讨论,把你勾画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一听,然后讨论这些语句体现了壶口瀑布的什么特点?
3. 面对这样的瀑布,你有怎样的感受?
过渡: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布置课堂作业。

1. 写生字词。

2.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2. 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导入。

1. 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壶口瀑布有哪些特点?
2. 面对先声夺人,气势壮观,构造独特的壶口瀑布,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由景悟情。

1. 带着上述问题,自由读8-10自然段。

2. 交流反馈:
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读第8自然段,画出作者每次看到黄河时的不同感受的句子。

②读了这些迥然不同的描绘,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作者曾多次看到过黄河,为什么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呢?(让学生理解感受: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激励我们,鞭策我们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

壶口瀑布的雄壮磅礴正体现了这一力量,它让作者热血为之沸腾,所以,作者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④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已读懂了壶口瀑布蕴含的丰富内涵?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并谈谈此句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它的威力在……鼓动,它的雄风在……呼啸,它的精神在……闪动;排比句内容上一层层深入,读起来有气势,有韵律美,使表达的情感抒发地酣畅淋漓)
⑤指导感情朗读:你从这母亲河的魂魄中汲取了什么营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学习9-10自然段:
①回想壶口瀑布的气势,回味它蕴含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再次面对壶口,你又有怎样的感受?(自由说)
②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读9-10自然段,说说“醉”字的含义。

(因黄河丰富的内涵,使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倾慕、向往和崇尚,从中得到精神力量或灵感,因而陶醉倾倒或沉迷、沉浸在快乐的享受里)
③感情朗读9-10自然段,读出陶醉之情。

三、总结,回归整体,学习表达方法。

1. 回顾课文围绕“壶口瀑布”写了些什么?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表达使你对壶口瀑布的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结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课堂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