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二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篇4】【教学目标】1.理解新闻特写的含义和价值;2.掌握本文的写法,制作新闻特写评价量表;3.掌握消息和特写两种体裁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难点:把握新闻特写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过程】一、了解体裁1.了解写作背景屏幕显示,学生阅读:《“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

仅540多字的特写。

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2.了解新闻特写屏幕显示,教师讲解:(1)“特写”,作为电影学中的术语时,指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一个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

(2)新闻特写含义: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3)新闻特写价值:满足读者想进一步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想现场目击“具体情况如何”的需求。

二、感知全文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吕伟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

三、探究写法1.动作分解第一段:镜头1:起跳前的一刹那(示范)第二段:镜头2:在空中一瞬间的停滞第三段:镜头3:展示身体优美线条的1.7秒第四段:镜头4:“入水”的刹那第五段:镜头5:观众的反应2.描绘准确细读课文,完成填空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叙事线索的写作手法,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2、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候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

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生:桃花源。

师:既然是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师生共读课文,配乐朗读全文)二、通读全文,发现桃花源师:读了课文,找一找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找出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

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师:沿着溪水向前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接着呢?生:忽逢桃花林。

师:突然看到一片桃花林,于是他想要干什么?生: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师: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表达呢?生:欲穷其林。

师:那桃花林的尽头又是什么呢?用文中的词语表示。

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师:然后他就怎么样?生:从口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ppt依次展示学生所找到的词语:缘溪行——忽逢桃林——欲穷其林——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师:就这样,渔人发现了隐藏之深的桃花源,那在他眼前的桃花源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二、品读词句,探访桃花源师:大家用这样的表达形式来说一说——“从_____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__________________。

”(ppt展示,师举例说明)预设:生: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美”。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2018审定改版最新教案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年月日2018春季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学简析(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阅读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

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

第二单元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写作:说明的顺序。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抒情。

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受。

写作:学写读后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四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学习演讲词,任务二撰写演讲稿,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

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写作:学写游记。

口语交际:即席讲话。

第六单元:古诗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

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写作:学写故事。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另外,在第三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第六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第三、六单元后安排了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学情分析: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锤炼,八年级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积累较少,阅读面狭窄。

学生语文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学生常用汉字都不能认识三分之一,这是本学期语文教学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教育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学期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几点:1、知识积累与运用:(1)掌握八年级下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能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2020年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优秀教案

2020年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优秀教案

2020年最新部编版最新审定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说明:本教案是最新审定人教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年月日科目语文教学班级节数八年级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节总授课节数节时间单元教学内容计划节数实授节数出入原因第12 3 周第一单元1社戏2回延安3安塞腰鼓4灯笼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2 22 22 2第45 6 周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7大雁归来8时间的脚印写作:说明的顺序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2 22 22 2第78 9 周第三单元9桃花10小石潭记11刻舟记12诗经二首写作:学写读后感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2 22 22 22 2第10周期中复习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9部编人教版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科目语文教学班级节数八年级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节总授课节数节时间单元教学内容计划节数实授节数出入原因第111213 周第四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学习演13最后一次演讲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我一生中的重要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任务二:撰写演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2 22 22 22 2第1415 16周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18在长江源头各拉19登勃朗峰20一滴水经过写作:学写游记口语交际:即时讲话2 22 22 2第171819 20周期末复习21《庄子》22《礼记》23马说24唐诗二首写作:学写故事综合性学习以和期末复习及考试2 22 22 26部编人教版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社戏【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2.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3.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2.领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3.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4.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同学们,你们看过社戏吗?好看吗?你们喜欢吗?如果你看过,那就请你把最有趣的情形展示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假如你没看过,那我们今天就和鲁迅先生一起去看看他笔下的社戏是什么样的,是否也能引起你们对看社戏的向往.(分别请学生谈谈有关社戏的课外体验,自然导入介绍作家作品及对“社戏”的补充介绍.)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课文录音或学生分读课文,提出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2)圈出读音有困难的字、词;(3)初步理出文章的大致结构.2.为生疏字注音(根据“词语手册”等实际情况作增删),扫清文字障碍. 宕dàng 沁qìn 头昏脑眩xuàn 惮dàn 踱du?棹zhào 归省xǐng 行háng辈撺掇cuān duō 凫fú水撮cuō桕jiù楫jí旺相xiàng 3.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先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三、研讨结构,把握情节:1.学生讨论课文的段落结构并复述各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十年间两次看京戏的回忆.(1)第一次看京戏的情形.(至“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2)第二次看京戏的情形.(至“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第二部分: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1)随母归省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平桥村的环境,突出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2)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的情况(热情、好客)和关系(平等).(3)写平桥村的乐事(钓虾、放牛).第三部分:在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1)看社戏前的波折.(2)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3)在赵庄看社戏.(4)看社戏后,深夜归航.第四部分:看社戏后的余波.四、研讨课文第一、二部分:1.文章的重点是写看“社戏”,为什么用很大篇幅写在北京戏园里看京戏的情景?是否是多余之笔?(1)找出两次看京戏时的场面和人物描写的句子.(2)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意在用看京戏的令人生厌反衬社戏的令人神往.欲扬先抑,增强小说的表现力.比如:戏院里的场面是那样的嘈杂、混乱、龌龊,这恰好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这恰好又与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互相友爱形成鲜明的对照;看京戏和看社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乡生活的不同,显然,作者的感情是倾向于后者的.2.为什么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讨论.)明确:(1)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小伙伴们对“我”体贴照顾的无微不至,在“看社戏”一节中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

2020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全册教案

2020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全册教案

【精品】2020年最新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全册教案(人教版)学科:语文;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科目语文教学班级八年级教科书名称及册数(2018年审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每周节数节总授课节数节时间单元教学内容计划节数实授节数出入原因第12 3 周第一单元1社戏2回延安3安塞腰鼓4灯笼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222222第45 6 周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7大雁归来8时间的脚印写作:说明的顺序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222222第78 9 周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10小石潭记11刻舟记12诗经二首写作:学写读后感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22222222第10周期中复习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9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科目语文教学班级八年级教科书名称及册数(2018年审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每周节数节总授课节数节时间单元教学内容计划节数实授节数出入原因第111213 周第四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学习演讲词13最后一次演讲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任务二:撰写演讲稿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22222222第1415 16周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19登勃朗峰20一滴水经过丽江写作:学写游记口语交际:即时讲话222222第1718 19周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22礼记二则23马说24唐诗二首写作:学写故事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课外古诗词诵读第20周期末复习期末复习及考试9第一课:社戏/鲁迅(共3课时)教学目标:一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来源:二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三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一安排3教时。

二课文的写作年代和该文所反映的时代距离今天的时间较远,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读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让学生理解字、词、句、篇最基本的东西;在这基础上,再懂得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目录第一单元1 社戏2 春酒3*安塞腰鼓4*庆祝旧历元旦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7*大雁归来8*时间的脚印写作说明的顺序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10 小石潭记11*核舟记12《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写作学写读后感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第四单元任务一学习演讲词13 最后一次讲演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任务二撰写演讲稿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9*登勃朗峰20*一滴水经过丽江写作学写游记口语交际即席讲话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23* 马说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写作学写故事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1 社戏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欣赏“社戏”视频。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

它就是——戏曲。

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回忆,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1.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0最新精编)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0最新精编)

1社戏课题社戏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

2.了解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3.感知内容,感悟中心过程与方法1.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妥善安排详略的写法。

2.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心情乃至全文中心的作用。

3.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学习作者热爱童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2年10月。

当时,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党领导下的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也还没兴起。

这时的鲁迅正生活在军阀黑暗统治下的北京。

他日夜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矢志不渝地战斗着。

《社戏》就是鲁迅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

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庄看社戏。

课文节选的是在家乡看社戏的部分读准字音惮.(dàn)踱.(duó)棹.(zhào)归省.(xǐnɡ)行.辈(hánɡ)凫.水(fú)橹.(lǔ)旺相.(xiànɡ)撮.(cuō)桕.树(jiù)怠.慢(dài)篙.(ɡāo)磕.(kē)潺潺..(chán)弥.散(mí)蕴.藻(yùn)家眷.(juàn)蹿.(cuān)撺掇..(cuān duo)辨清字形理解词语乐土:安乐的地方。

消夏: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避暑。

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

惮:怕,畏惧。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棹着:划着。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2020年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2020年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 社戏2020年最新部编版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PPT出示唐诗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唐·王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重点)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事曲折有致的写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难点)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重点)背景链接本文写于1922年10月。

当时,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党领导下的大规模农民运动也还没兴起。

这时的鲁迅正生活在军阀黑暗统治下的北京。

他日夜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矢志不渝地战斗着。

《社戏》就是鲁迅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

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庄看社戏。

课文节选的是在家乡看社戏的部分。

字词学习◆生难字惮(dàn)踱(duó)棹(zhào)归省(xǐnɡ)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o)凫水(fú)橹(lǔ)旺相(xiànɡ)撮(cuō)桕树(jiù)怠慢(dài)篙(ɡāo)磕(kē)潺潺(chán)弥散(mí)蕴藻(yùn)家眷(juàn)筋斗(dǒu)楫(jí)蹿(cuān)◆多音字( xǐnɡ)归省( shěnɡ)省心(hònɡ)一哄而散(hǒnɡ)哄骗(hōnɡ)哄笑◆词语集注乐土:安乐的地方。

消夏: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避暑。

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

惮:怕,畏惧。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棹着:划着。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游泳。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依稀:隐隐约约。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二教时一教时一、导语设计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文学的源头。

今天我们学习的二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一郎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

”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雎鸠(jiū):一种水鸟。

窈窕(yáotiá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这里指时时。

寤,醒着。

寐,睡着。

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边。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四、布置作业,熟读全文,口译全文。

第二教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具体研习1、从内容上来说这二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第六单元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文言词汇、句式和诗歌意境,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荆轲刺秦王相关的问题,如“荆轲的勇气来源”、“古代英雄的现代意义”等。
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学习本单元诗歌、文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灵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5.社会参与与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具备人文关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解决方法:教师可通过对比分析、联系实际生活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3)送别诗情感把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送别诗中的情感,无法准确把握诗人的心情。
解决方法:教师可结合历史背景、诗人生平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骈文写作技巧应用:学生在仿写骈文时,可能无法熟练运用写作技巧,导致文章质量不高。
举例: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运用了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翻译:对于《荆轲刺秦王》等文言文,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难以把握句子结构和词汇含义。
解决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语境,逐步理解文言文句子,提高翻译能力。
(2)诗歌意境理解:学生在感悟诗歌意境时,可能存在理解困难,无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交流。从成果分享来看,同学们对于荆轲刺秦王的精神品质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也让我认识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020年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020年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示例: 作者鲁迅由北京冬季里的风筝引起回忆, 想到儿时的自己不仅厌恶放风筝, 还破坏了
小兄弟的风筝梦, 自己却对此丝毫不在意, 后来因为看到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 才知道游戏是
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内心十分愧疚。 作者想对弟弟补过, 但弟弟早已忘却。 所以每当回忆这件事,
作者的心情都很沉重。
(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口头表
3.积累下列词语。
模.样(mú) 什.物(sh í)
伶.仃.(l ínɡ d īnɡ)
荡漾.(y ànɡ) .瑟缩(sa) 嫌.恶.(xi án wù)
不堪.(k ān) 点缀.(zhu ì) 憔.悴.(qi áo cu ì)
可鄙.(b ǐ) 折.断(zh?) 笑柄.(b ǐnɡ)
投掷.(zh ì) 宽恕.(sh ù) 堕.落(du?) 肃.杀(s ù) 苦心孤诣.(y ì) 恍.然大悟 (hu ǎng) 4.理解词义。
第四部分 ( 第 12 段 ) :写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4.请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的内容。
( 教师讲解复述课文的方法: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
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复述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脉络,领会老师要求,列好复
述提纲。学生举手发言 )
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 原名《旧事重提》 ) ,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故乡》,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
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18 部。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
方向。”

2020年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一册精品教案合集

2020年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一册精品教案合集

1 社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二)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重点)3.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人的性格特点。

(重难点)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眷念之情,认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语亲爱的同学们,这学期,你们走入了新的学校,同时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说到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大至国门,小至房门,林林总总;也有神奇的门,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

一扇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

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

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想把我们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这片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二)整体把握1. 初读课文,把握小说主要内容及中心。

小说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作者就是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的。

写月下行船的景色,表现“我”在看社戏的途中的愉快心情;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特别是课文的最后一段,含蓄地表明了怀念社戏的原因,对表现课文的中心意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途中夜航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三)合作探究1.作者既然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写开头“平桥村的情况介绍”部分?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社戏【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学习文章详略得当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及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农家少年纯朴善良、好客能干的特点以及“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情境导入】同学们,童年是最值得我们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提示及要求: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清文章故事发展的线索。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1.归省.(xǐnɡ)行.辈(hánɡ)惮.(dàn)絮叨..(cuān duo)..(xù dɑo)怠.慢(dài)撺掇凫.水(fú)潺.潺(chán)家眷.(juàn)纠葛..(jiūɡé)旺相.(xiànɡ)2.社戏。

3.这篇课文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活动为背景,描述了“我”童年时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

二、深入探究——理清思路1.全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详略又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回答,教师展示,然后请同学们梳理明确:A.船头看戏B.夏夜行船C.戏前波折D.归航偷豆E.六一公公送豆F.乡间生活G.小住平桥村(1)情节顺序是:G、F、C、B、A、D、E(2)详写的是:A、B、C、D(3)略写的是:E、F、G2.课文这样有详有略地叙写事件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讨论明确:这样详写略写相结合,既表现出小住农村的诸多乐趣和美好事物,又使文章多姿多彩。

总的来看,本文详写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小住平桥村时得到的优待、一般乐事和看戏次日的情形。

详写的各个情节,让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深受感染;略写部分也多以简约的笔墨来写,钓虾、放牛就表现出农村生活的浓郁童趣,六一公公的简短问话和送豆行为,更表现了乡村老人的纯朴宽厚、热情好客。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0最新精编)(20210916033514)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0最新精编)(20210916033514)

1社戏1.掌握有关文学、文化知识,归纳主要事件,学习环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适合的写法。

2.领会表达、描绘、抒怀、谈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成效。

3.经过推测语句的含义,解析人物形象,感觉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善无私的美好质量。

4.领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想和怀念之情,理解传统风俗的价值和意义。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赏识“社戏”视频。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子女心中的国粹。

它就是——戏曲。

从戏曲中我们能够赏识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饰的造型美。

今日我们一同走进鲁迅的童年回想,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1.社戏知识简介。

“社” 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地区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 年规戏” 。

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即是“社戏”。

2.《呼喊》简介。

本文选自《呼喊》。

《呼喊》是鲁迅 1918 年至 1922 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切地描述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期间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迂腐的传统看法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和比较完全的否认,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计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改革的激烈梦想。

这部小说集于 1923 年 8 月由北京新潮第一版社第一版,集中有《狂人日志》《药》《明日》《阿 Q 正传》等十四篇小说。

3.背景简介。

《社戏》写于 1922 年 10 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悲伤,使作者唤起心中保存的一块净土——平桥村。

那边有外祖母的慈祥,也有朴实和善农民的抚爱,更有热忱能干小伙伴的友善。

那边还有一片能够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看法的自由天地。

作者热爱乡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乡村孩子,神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类思想感想完好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乡村居住过,间或和很多农民亲密。

《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纳回想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1课社戏【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学习文章详略得当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及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农家少年纯朴善良、好客能干的特点以及“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情境导入】同学们,童年是最值得我们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提示及要求: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清文章故事发展的线索。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1.归省.(xǐnɡ)行.辈(hánɡ)惮.(dàn)絮叨..(cuān duo)..(xù dɑo)怠.慢(dài)撺掇凫.水(fú)潺.潺(chán)家眷.(juàn)纠葛..(jiūɡé)旺相.(xiànɡ)2.社戏。

3.这篇课文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活动为背景,描述了“我”童年时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

二、深入探究——理清思路1.全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详略又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回答,教师展示,然后请同学们梳理明确:A.船头看戏B.夏夜行船C.戏前波折D.归航偷豆E.六一公公送豆F.乡间生活G.小住平桥村(1)情节顺序是:G、F、C、B、A、D、E(2)详写的是:A、B、C、D(3)略写的是:E、F、G2.课文这样有详有略地叙写事件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讨论明确:这样详写略写相结合,既表现出小住农村的诸多乐趣和美好事物,又使文章多姿多彩。

总的来看,本文详写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小住平桥村时得到的优待、一般乐事和看戏次日的情形。

详写的各个情节,让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深受感染;略写部分也多以简约的笔墨来写,钓虾、放牛就表现出农村生活的浓郁童趣,六一公公的简短问话和送豆行为,更表现了乡村老人的纯朴宽厚、热情好客。

这种详略结合的灵活运用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学习。

3.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讨论明确: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因为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接着写“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

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更是乐趣无穷。

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做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做铺垫。

)4.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讨论明确:不好看。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但那老生却没翻。

②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

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并不停地唱着。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戏不好看?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来”等,这些对孩子的动作、神态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5.既然社戏不是那么好看,那么作者在结尾为什么还说是好戏,并且还要以“社戏”为题呢?明确:小说中心是对热忱、友好、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作者表现这个中心,正是通过社戏一步步展开的。

单纯的戏虽然不好看,但“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纯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

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

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研读课文——人物形象1.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讨论明确: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双喜,其他人物有桂生、阿发、六一公公等。

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他具有怎样的品质?分组交流展示,明确:双喜: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

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表示“我写包票”,同时提出了几条有力的根据,使“我”能去看社戏。

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

这都表现了他的聪明、热情、机灵、能干。

看戏时,双喜告诉“我”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说明他已经来看过戏了,这一次是特意陪“我”的。

这表现了双喜对“我”的友爱、热情。

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双喜马上来安慰“我”,“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这表现了双喜善解人意,对“我”非常体贴。

当大家都不想继续看戏时,双喜说“还是我们走的好罢”,他了解大家的情绪,俨然像一个兄长一样。

看戏后,双喜以为再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阿发的娘若知道了是要哭骂的;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老头子会骂的。

这又表明了双喜考虑周全。

(对这个人物,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桂生: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补偿对“我”的歉意。

他还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

阿发: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

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这是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的本色;他又亲自给“我”送罗汉豆,表明他的纯朴、好客。

(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勾画得颇为具体、生动,也要认真领会。

)3.请以“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简笔勾勒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小组讨论,学生展示交流,明确:“我最喜欢双喜,因为他聪明,能干,善解人意。

”“我最喜欢双喜,因为他反应机敏,办事果敢,充满自信。

”“我最喜欢双喜,因为他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我们’的小首领。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1.去赵庄看戏的途中,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行船的美景的?讨论归纳,明确:嗅觉、触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似乎听到歌吹了。

想象: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2.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讨论明确:这段描写,从感觉入手,描绘了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更有情。

写连山,化静为动;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

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现给读者。

同时也表现了“我”盼着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3.“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小伙伴们驾船技术的高超、娴熟,烘托了“我”去看戏的急切心情。

4.“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踊跃”,跳跃。

由于船行速度快,两岸的连山就有一种向后快速移动的感觉;又因为是夜间行船,所以看到的连山只是大致的轮廓——“铁的兽脊似的”;“兽脊”快速向后移动,便有跳跃之感,即“踊跃”的感觉。

把静态的连山写动了,形象真切,烘托了“我”急迫的心情。

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并写得带有童话色彩。

五、拓展延伸1.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

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些什么文化习俗,可与同学们对话交流,上台说给大家听听。

示例: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坟墓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2.附鲁迅的几条名言。

希望同学们能背下来。

示例:(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3)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3.有关鲁迅的童年趣事。

示例: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

安桥头、皇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

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

因为在那里不仅可以免读深奥难懂的《诗经》,还可以同农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网的河上去划船、捉鱼、钓虾,去欣赏带着点点渔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鹅、牧牛、摘罗汉豆……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船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演员翻筋斗。

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起学演戏、扮小鬼。

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

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

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

六、本课小结这篇文章以社戏为线索,写出了一系列的人与事、情和景,充分地突出了平桥村“在我是乐土”的主旨,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其实有着美好的情趣,只要我们拥有爱心和敏锐的眼睛,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附板书设计:第2课回延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情境导入】故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在外奔波多年回到故乡,人们的心情该是多么兴奋和激动啊!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出生在山东枣庄却与延安有着不解之缘的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体会他回到阔别十年的圣地延安时的心情和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