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第八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合集下载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八章-教学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八章-教学
得关于世界的经验; ✓ 教师备课 坚持分析基本原理、分析智力作用、
分析未来意义、分析内容结构、分析内容特点。
一、教学理论
3、当代主要的教学流派
➢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马斯洛
罗杰斯
一、教学理论
3、当代主要的教学流派
➢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主要观点:
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更应该关注 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人性的培育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 民主的关系。
循序渐进 原则
因材施教 原则
方向性 原则
教学原则
伦理性 原则
二、教学要素、过程及其规律
3、教学原则
方向性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伦理性
方向性原则: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选择教 学内容,分析和理解教学内容,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 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
第八章 教学
目录
一 二 三 四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一节 教学概述
教学的基本内 涵
教学的主要作 用
教学的基本任 务
Basic connotation
Main role
Basic task
一、教学的基本内涵
1.教学的词源考察
✓最早将“教学”二字合在一起使用的文献 是《尚书·兑命》:“敩學半”。
✓唐 代 孔 颍 达 疏 : “ 上 字 为 教 者 , 音 敩 ( 音 xiào),下学者,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 己学之半也。” 说明当时的“教学”是 指通过教人而学,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教 学,而是“学习”。
基于此,我们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组成的统一活动。也可以说,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思想品德 的过程。

8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答案

8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一、填空题、、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逐渐变弱并最终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

、桑代克关于学习的三条定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部分行为是靠观察榜样行为而习得的,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阶段组成。

、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来实现的,而非盲目的试误。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法。

、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上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关系上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加涅把学习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的接收、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加涅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二、单项选择题、在斯金纳看来,学期考试的强化类型是()A、连续性;、固定时距式;、固定比例式;、变化比例式。

、在斯金纳的理论中,赌博的强化类型是()连续式;固定时距式;固定比例式;变化比例式。

3、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下列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是()食物;水;爱抚;货币。

4、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撤走某一刺激可以使操作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刺激的作用被称为()正强化;负强化;奖励;惩罚。

5、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对条件刺激作出反应,而对与之相似的刺激则不予反应,这种现象是()消退;泛化;分化;强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刺激分化、刺激泛化、刺激比较、行为强化、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是()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赫尔。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9、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下面属于动作 技能的是( D ) A 识字 B。推理 C。计算 D。写字 10、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拟直 (C) A.录象带 B.图表 C.标本 D.幻灯片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11、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 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各自的专长,这一个教学原 则是( B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理论联系实际 D.启发性 12、学生的知识学习包括选择、领会、保持和 ( D) A.观察 B.反思 C.提问 D.应用
博文大理 4、直观性原则
厚德笃行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性 (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3)注意运用语言直观 (4)提倡自制教具
博文大理 5、循序渐进原则
厚德笃行
(1)按课程的系统进行教学 (2)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把握关键 (3)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6、巩固性原则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复习 (3)通过作业和检查促进巩固 (4)在知识的扩大改组中巩固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一、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定义教学的三个角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二 者的相互关系。)
教学是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特定的环境中, 借助预成课程这一框架,通过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有 目的、有计划地交流与互动,实现课程创生,促进 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专门活动。
博文大理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反 馈
教学内容 教师 教学手段 学生
人格的影响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二)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理论学

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理论学

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理论学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理论学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学习的本质、原理和方法,探索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理论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

一、学习的定义与类型学习是指通过获取、加工和整合信息,形成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

认知学习是指个体通过思考、记忆和推理来获得新知识;情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感知、情绪和情感来形成新态度和价值观;行为学习是指个体通过模仿、练习和反馈来掌握新的技能和行为模式。

二、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环节。

注意是获取信息的前提,它通过选择性集中和分配心理资源来实现。

感知是将外界的刺激转化为可理解的信号,它涉及到个体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记忆是将学习的内容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过程,它通过编码、存储和检索来实现。

思维是个体对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学习的高级心理过程。

三、学习的条件与原理学习的条件包括反馈、灵敏期和情境等。

反馈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它通过提供结果信息来指导和调整学习行为。

灵敏期是指个体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对某种刺激或经验特别敏感,有利于学习的发生和加强。

情境是学习发生的具体环境,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学习的原理主要有强化原理、联结主义原理和认知负荷理论等。

强化原理认为学习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基础上的,通过奖励增强和惩罚减弱来改变行为。

联结主义原理认为学习是通过建立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来实现的。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中认知资源有限,学习效果受到认知负荷的影响。

四、教学策略与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对教学策略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学习理论的不同假设和原则,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根据强化原理,教师可以提供奖励来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教师可以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减少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果。

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标准答案

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标准答案

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答案————————————————————————————————作者:————————————————————————————————日期:2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逐渐变弱并最终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

2、桑代克关于学习的三条定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3、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4、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部分行为是靠观察榜样行为而习得的,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5、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阶段组成。

6、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来实现的,而非盲目的试误。

7、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8、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法。

9、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上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关系上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0、加涅把学习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的接收、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1、加涅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12、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二、单项选择题1、在斯金纳看来,学期考试的强化类型是( B )A、连续性;B、固定时距式;C、固定比例式;D、变化比例式。

2、在斯金纳的理论中,赌博的强化类型是( D )A连续式; B固定时距式; C固定比例式; D变化比例式。

3、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下列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是( D )A食物; B水; C爱抚; D货币。

4、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撤走某一刺激可以使操作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刺激的作用被称为( 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1.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D )。

(30分)A 、 能力B 、 气质C 、 性格D 、 情感2. (A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

(30分)A 、 桑代克B 、 布鲁纳C 、 斯金纳D 、 苛勒3.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BCD )(40分)A 、 心理动力B 、 心理过程C 、 心理状态D 、 心理特征第二章 2.1认识认知1.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的形成。

(33.33分)A 、 可逆性B 、 灵活性C 、 守恒性D 、 补偿性A B C D2.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33.33分)A 、 记忆B 、 认知C 、 感知D 、 思维A B C D3。

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

(33。

34分)A 、 可逆性B 、 灵活性C 、 补偿性D 、 发散性A B C D第二章 2.2我的黄金时代1。

下列不属于网络人际交往方式的是()(30分)A 、 E-mailB 、 QQC 、 短信D 、 微信A B C D2。

大学生人际交往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不包括的是()(30分)A、价值观不同B、心理需求不同C、情绪稳定性不同D、生活习惯和修养不同A B C D3.良好的人机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的()(40分)A、自我完善B、认知他人C、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D、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A B C D第二章2.3大学生活的一天1.()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33.33分)A、记忆B、认知C、感知D、思维A B C D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33.33分)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A B C D3。

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的形成.(33。

34分)A、可逆性B、灵活性C、守恒性D、补偿性A B C D第三章:3.1一个越来越响亮的称谓1.()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30分)A、崇高的职业道德B、渊博的专业知识C、先进的教育理念D、特色的教学能力A B C D2.高校教师的角色认知不包括()。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填空题
1.技能,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 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 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2.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
动方式)。
技能的种类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3.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是身体运动时的各 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防松等。
4.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练习)。
12.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关系。
13.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
14.动机最佳水平应是()程度的激活或唤起,对学习具
有最佳效果。
15.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16.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 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17.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 要动机。
和格式塔关系理论。
6.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也被称为
积极迁移。
7.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也称为
消极迁移。
8.()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9.()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10.同化性迁移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者原有的
认知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于与其
研究得最多,时间最长的部分。
6.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教学环境。
7.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与主体,存在着群体差异,存
在着个体差异。
8.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
与教过程。
9.学校教育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0.()实际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八章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八章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个条件是特定的行为能量,即内 驱力。
“当一种行为的内部准备状态与释放刺激的适当情境协调一致时,一个 特定的固定行为模式就百年不遇地自动出现了 。
第八章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习性学强调生物的遗传行为并不表明其轻视习得行为。事实 上,个体的大多数行为是遗传和习得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例 如,松鼠一生下来就知道如何摆布、啮咬和打碎坚果,但只有 通过学习才能把先天的个别行为组合成有效的动作。啮咬的动 作很快能适应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经 验使遗传行为变得更灵活、更变通、更有适应性。
第八章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胚胎学的关键期,一个孕妇服用一种药物对胎儿有无破坏性后果,取决于胎儿
当时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也与时间关系密切。
婴幼儿早期的关键期:弗洛伊徳及许多早期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早期经验对
于成人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说法与关键期是相互支持的。所有主张发 展阶段理论的学者,也都认为在某一个特定阶段中,儿童对某一种经验特别敏感。
依恋是亲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 的情感关系。
特别提及姿势的调整、注视和依偎三种 行为。
依恋一旦形成,婴儿会以一系列相互关联 的行为系统保持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联系。 这些行为包括探寻和吸吮、姿势调整、注 视和跟随、倾听、微笑、有声信号、哭泣、 抓握和依偎。
依恋行为
所有这些依恋行为,都是儿童形成依恋关系并在后来成为这种关系的中介的表现。因为依恋是一种内在心 理状态或情感状态,而依恋行为只是那些构成依恋关系的中介或表达依恋的外显行为。通俗地讲,依恋关 系表示“对谁依恋”,而依恋行为表现为“怎样依恋”。依恋关系通过依恋行为得以体现和维持。依恋关 系是相对稳定的,而依恋行为则根据情境、年龄、认知水平的不同而变化。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3.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论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教育心理学经历的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发展时期3.成熟时期4.完善时期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心理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3.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1.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①半成熟、半幼稚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③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④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论述题材料)2.青年期是个体①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②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③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三)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2.关键期或敏感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八章-教学(二)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八章-教学(二)

第八章教学(二)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间接经验。

而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间接经验学习的活动就是教学。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

(3)防止走直接经验或走间接经验的两个极端。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3.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的关系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智力活动就是认知能力,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推理、思维等的心理活动。

非智力活动,就是需要、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性格。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四、教学原则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这世界观教育。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手段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一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二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32、学生应尽的义务与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5、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可以帮助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2)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3、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第五讲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五讲 学习的基本理论
14
第二节 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二)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三)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15
(一)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1、实验:饿猫开迷箱的实验
16
2.桑代克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尝试错误说)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 过程,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间 形成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 3.三条基本的学习规律 (1)准备律 “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经过传导 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时 ,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
29
★强化类型
斯金纳按照强化的性质将它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 建立操作反应时,如果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呈现 某一后继的刺激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那么该刺激产 生的作用称为正强化,该刺激物就是这一反应的正强化物。而如 果撤走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那么该刺激产 生的作用就是负强化,该刺激物就是这一反应的负强化物。 撤消正强化物和呈现负强化物都会导致反应概率下降,因而 它们都是对操作行为进行惩罚的过程。
第五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光伟
主要内容:
概述; 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2
第一节 概述
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学与教过程,其 科学基础应是学与教的理论,而首先是学习 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基本的、核心的 理论。
24
3.类化 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对同类条件刺激 不经强化而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被称为 刺激类化。 4.分化 类化的反面,即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 对某特定刺激产生反应,不类化的现象。 5.高级条件反射 即人们可利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进一步 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八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八章

教育原理(课程代码:00405)第八章课程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改革第三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现行课程标准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一)课程即学科1.在古代历史上,便有将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的传统。

2.对科目的价值进行了论述3.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被视为学科的内容或教材。

4.优缺点:(1)学科课程有其逻辑性及系统性强的优势,有利于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2)然而,只注重学科课程势必会造成和加深学科的分离,忽视了学生的心智发展状况,不利于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

(二)课程即经验1.所谓课程,就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它取决于学习者个体亲身的经历,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2.经验说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3.优缺点:课程经验说注重个体的能力,关注个体经验的不断获得,往往忽略了系统学科的学习,操作起来较为困难。

(三)课程即活动1.课程是指有计划的学科或其他活动。

2.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有其他内容如劳动和其它各种活动,也不只是内容本身,还有对内容的安排,以及内容安排实现的进程和期限等含义。

(四)课程即文化再生产1.鲍尔斯和金迪斯为此主张的代表人物。

2.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职责就是要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

(五)课程即社会改造1.代表人物是巴西的费雷尔。

2.这种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让学生适应社会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去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他们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课程引导,年轻人就能准备好并有能力改造世界。

二、课程的种类(一)根据学生在课程中学习方式的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1.学科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可谓最早的学科课程。

2.学科课程的设计以学科为中心,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学科具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期限。

8.(上)第八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8.(上)第八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广义的学习: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 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理解: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相对一致的变化 ●3.学习是基于反复经验引起的
下列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B.一头牛经过训练后,会拉犁 C.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高、体重都发生变化 D.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指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记 忆的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 的事实类知识。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北京;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领导的等 均属言语信息的学习内容。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样的知识” 2.智慧技能:是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 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记忆和思考的主要方法。是关于 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知识。例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知道什么是肯定 句和否定句为言语信息的学习结果,怎样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则为智力技 能的学习结果。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方式 等内部过程的技能。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处理外部世界的 能力;认知策略则是自我调控的能力,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它支配学 习者学习和思维中的行为,并且决定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4.动作技能: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例如体育动作,乐器 演奏,实验操作 5.态度: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如与同学、亲人以及其 他人在交往中能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等。
2.练习律: 通过学习者的练 习和应用,刺激 与反应的联结就 会增强,否则会 减弱。
3.准备律:在学 习过程中,学习者处 于准备状态,给予活 动则感到满意;有准 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 恼;无准备而强制活 动,也会感到厌烦。

江苏省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填空

江苏省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填空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五个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三种活动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3.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4.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5.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8.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9.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填空题1.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2.我国心理学家将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7岁)4)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4.2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5.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6.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7.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1)生理自我 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的过程8.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学习理论文档

学习理论文档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研究学习过程、学习原则和学习方式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探讨人类如何通过吸收信息、加工知识和习得技能来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在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教学设计和学习改进。

1.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由俄罗斯心理学家帕夫洛夫提出,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建立条件反射形成的行为变化。

根据这个理论,通过联想形成的条件反射会建立起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

例如,当我们闻到食物的香味时,会感到饥饿,这种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了条件反射。

2. 效应贬低理论效应贬低理论主张,人们对于频繁遇到的刺激会逐渐产生厌倦和不感兴趣的情绪反应。

因此,学习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相同的刺激中,而应提供新颖和多样化的刺激,以增强学习的效果。

这一理论对于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长时间的讲授或培训过程中。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他认为人类学习不仅受到内部认知过程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种理论认为,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尤其是观察行为的结果。

他强调了模仿和观察的重要性,这对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尤其重要。

4.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行为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会根据其行为的后果来决定是否继续采取相同的行为方式。

如果行为得到了奖励,个体就更可能重复这种行为。

相反,如果行为受到惩罚,个体就更可能避免采取这种行为。

5. 构造主义学习理论构造主义学习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新信息的建构和解释来理解世界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来构建新的意义和理解。

因此,构造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和个体化的。

6. 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提出,他认为学习是通过参与具体情境中的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下)第八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下)第八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幻灯片1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幻灯片2主要内容学习的实质与类型、联结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学习目标记忆学习、正强化、负强化、观察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定义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加涅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运用运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分析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析强化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并利用其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幻灯片3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学习是通过理解、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苛勒的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结构学习论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幻灯片4一、苛勒的顿悟说苛勒简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阅读材料:P173苛勒的叠箱实验1.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2.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而非盲目的试误幻灯片5格式塔学习理论的意义:1. 强调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为认知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把整体性原则应用于学习领域,对教师建立整体的教学观非常重要。

幻灯片6二、认知理论的学习观●认知理论的学习观主张:●①学习是通过理解、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②学习不是受习惯支配而是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③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环境;●④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把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幻灯片7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论托尔曼简介托尔曼(1886~1959)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哲学博士。

力图客观了解行为的目的性,对学习心理学有较大的贡献,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着重研究有机体的中央(内心)的过程。

以各类迷宫为学习情境,其中有许多选择点,即通往目的地的符号或线索。

认为学习者所学得的不是动作系列,而是预期(或目的)与符号间的联系或预期的证实,并以证实原则来代替强化。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发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5、联结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6、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型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7、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8、教育目的的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9、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10、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11、品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5、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内容摘要】本章是全书的基本理论部分,为随后的章节提供了理论铺垫。

本章在阐述学习的概念、实质、类型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以及最新的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理论。

勾画了教育心理学从过去的研究到今天的发展的基本线索,尤其是关于学习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为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

【学习目标】1、说出学习的含义即其基本意义。

2、比较各种学习分类的依据,记住加涅关于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的分类。

3、理解联结学习理论的基本含义,说出尝试错误说、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含义。

4、理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含义,说出顿悟学习、信息加工模式的基本含义。

5、能运用认知结构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6、理解建构主义的发展及基本含义,运用其理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从低级的知觉学习到以思维为核心的高级学习,都有着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学习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较发达的一个领域,许多心理学家从各自不同心理学立场、观点出发,对什么是学习、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及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一)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心理学立场和研究的层面出发,对学习、学习的实质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和解释。

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概念把学习看成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现象。

人有学习,动物也需要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

比如,当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要想适应变化的环境,只靠先天遗传的、本能的反应就不可能了,只有通过习得一些新的反应才能维持生存,这便是学习。

对人类来说也是一样。

依据巴甫洛夫的观点,凡是能建立条件反射的有机体,就有学习行为,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

所以,在早期的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尤其是行为主义的研究,往往是通过对动物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实验研究来说明学习问题,甚至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学习。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和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5.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6.教学过程:是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7.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8.实验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9.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能增加反应的概率。
斯金纳的理论: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
1)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 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 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2)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 化呈现愉快刺激,惩罚呈现厌恶刺激;正强化的目的是提 高反应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 (3)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 销厌恶刺激,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的目的是提 高行为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
练习律
效果律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
巴甫洛夫简 介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 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 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 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 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 主要著作:《心脏的传出神经》 (1883)、 《主要消化腺机能讲义》 (1897)、 《消化腺 作用》 (1902)、 《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 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 (1923)、 《 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 (1927)等。
二、学习的分类
(三)按教育目标 1.认知学习 (知识—领会—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 2.情感学习 3.动作技能学习
(四)按学习方式
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2. 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检测题
1.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可以将学习分为发现学习和( )。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掌握学习 D. 接受学习 2.小红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这首唐诗,按加 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 智慧技能 B.态度 C.动作技能 D. 言语信息 E.认知策略
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斯金纳把白鼠和鸽子作为主要实验对象,以白鼠为主,自 行设计的实验箱被称为斯金纳箱,箱内隔音,有平行设置 的杠杆按压一次杠杆,一粒食丸就会自动滚落到食槽。他 将饿白鼠关在箱内,只要白鼠按压杠杆,食丸就落到食槽 内,白鼠立刻吃掉,如此多次重复以后,白鼠学会了按压 杠杆获得食物的行为。斯金纳称白鼠按压杠杆的反应叫操 作性条件作用,这是通过白鼠的某操作活动和紧跟在行为 后的强化获得的。因此,后果对操作性行为的控制十分重 要。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简介
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操作 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 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发展了巴 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 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 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作性条 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 “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 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 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 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 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 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 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阅读材料:P166饿猫 打开迷箱的实验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桑代克认为: 学习的实质是刺激—反应(S-R)之间的联结,联 结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地盲目尝试与逐 步减少错误实现的。
学习规律
1.效果律:在 学习过程中,学习 者得到满意的结果 ,其刺激与反应的 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会增强;给 予烦恼的结果,刺 激与反应的联结就 会减弱。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指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记 忆的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 的事实类知识。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北京;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领导的等 均属言语信息的学习内容。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样的知识” 2.智慧技能:是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 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记忆和思考的主要方法。是关于 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知识。例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知道什么是肯定 句和否定句为言语信息的学习结果,怎样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则为智力技 能的学习结果。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方式 等内部过程的技能。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处理外部世界的 能力;认知策略则是自我调控的能力,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它支配学 习者学习和思维中的行为,并且决定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4.动作技能: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例如体育动作,乐器 演奏,实验操作 5.态度: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如与同学、亲人以及其 他人在交往中能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等。
学生学习的特点
1.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2.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3.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与学习动机的过程
4.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力,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学习的分类
(一)按学习内容 1.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学习 3.行为规范的学习 (二)按学习结果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5态度
2.强化的程序
强化的程序是指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次
强化的程序
连续强化
间隔强化
固定比率程序
可变比率程序
固定时距程序
可变时距程序
思考: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学上有什么指 导意义呢?
1.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2.斯金纳的理论观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 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教学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推 动作用。
(二)学习的规律
操作学习的基本规律是: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 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反应发生的概率)就增 加。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的作用。
1.强化的类型
正强化:当某一行为 之后伴随着喜爱的刺 激出现,这一事件为 正强化。 负强化:当某一行为 之后伴随讨厌刺激的 解除时,这一事件为 负强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反射 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经典条件作用论对学习的指导意义
1.作为一种普遍的学习现象、一种简单的学习形式,
可以解释许多动物和婴幼儿的学习。 2.利用条件反射的泛化规律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 利用条件反射的消退规律去掉学生的不良行为习 惯等。
2.练习律: 通过学习者的练 习和应用,刺激 与反应的联结就 会增强,否则会 减弱。
3.准备律:在学 习过程中,学习者处 于准备状态,给予活 动则感到满意;有准 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 恼;无准备而强制活 动,也会感到厌烦。
思考: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对学习活动有什么 指导意义呢?
准备率
教师在提供学习活动或内容方面 要考虑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激 发动机、兴趣。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复习并运用所学 的知识,还要注意对学习结果进行 检查并给予反馈,以便巩固学习内 容。 警告、记过、惩罚,就可使不良行为 的学生获得烦恼的刺激,矫正其不良 的行为反应;称赞、记功、表扬,可 使学生好的行为获得成功的满足,鼓 励其积极行为反应的发生。
第八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联结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
学习目标 记忆 学习、正强化、负强化、观察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接
受学习的定义 理解 学生学习的特点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加涅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 运用 运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分析学习和生 活中的一些现象 分析强化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并利用其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图解
第一阶段 (实验前)
CS(铃声)无反应 UCS(食物)UCR(流唾液)
第二阶段 (实验期间)
CS(铃声) + UCR(食物)UCR(流唾液)
CS(铃声)CR(流唾液)
第三阶段 (条件反射形成)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
学习的实质
(二)学习的规律
分化律
泛化律
条件反射一旦确立, 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 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 条件反射。
通过选择性件强化和消退,使有机 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 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 件作用过程。 例如:为了使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和 椭圆形光圈,如果只是在圆形光圈 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椭圆 形光圈出现时则不给予强化,那么 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作出反 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
学习是条件刺激(铃声)与条件反应(唾 液分泌)之间形成的巩固联系,也就是大 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 的过程。
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画饼充饥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
(二)学习的规律
获得律 一是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 激必须同时或近乎于同时 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 立联系; 二是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 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 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 则也难以建立联系。
桑代克的实验问题箱
桑代克简介
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鼻祖,联 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现代教育心理 学之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 验运动的领袖之一。 “联结”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起初,桑代克用小鸡做实验,训练它们走 用书隔起来的迷津。以后,他又用猫和狗作 被试者,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迷箱,进行动物 学习的研究。桑代克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 动物与人类的学习心理。 主要著作包括:《教育心理学》(三卷 本,1903/1913-1914)、《动物智慧》( 1911)、《教育心理学概论》(1914年)、《 智力测验》(1926)、《课程研究》(1928 年)、《成人的学习》(1931)、《人类的 学习》(1931)、《需要、兴趣和态度的心 理学》(1935)、《人类与社会秩序》( 1940)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