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教学需求,由学校自行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1.需求分析:首先,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习惯,以及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确定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向和重点。

2.教师团队建设:学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这个团队需要包括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教学设计师等,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

3.课程设计:校本课程的设计需要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课程设计要注重跨学科融合、问题驱动、实践性和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4.资源整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等,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5.评估和调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1.教师培训:在校本课程实施之前,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课程设计的理念和目标,掌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选课: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的校本课程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践、社会实践、项目研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4.教学管理: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教学质量。

5.成果展示: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注重学生的成果展示,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优秀10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优秀10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优秀10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篇1】一、指导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跳绳"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跳绳"校本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课程设计到3、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跳绳"校本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教材提示:1、锻炼价值很大,可以锻炼耐力和体力,尤其能改善双脚移动能力,强化脚关节。

2、手臂参与旋转运动,可以锻炼肩关节和腕关节。

从消耗热量看,是长跑的90%。

3、易学,不需要特殊技巧。

一边,一边可以听音乐哼哼歌曲,轻松好心情。

俗话说:摇绳练臂力,练腿力,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跳长绳不灵敏的上去,跳短绳子不灵敏的摔倒在地。

同时也是其它体育运动很好的练习方法。

二、实施建议:一、学习方式、方法或组织形式、步骤:1、初学,可以先将绳围绕身体摇一周跳跃(即加一次垫跳)。

2、反摇双脚跳时,摇绳要注意使绳子触地,防止绳摇得过高,兜脚失败。

3、时上下肢协调配合,运动要自然放松,上体要保持平衡。

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

4、单摇熟练后进行:正反摇高抬腿跳;反正摇前踢腿跳;正反摇交X脚跳;打脚跳等。

5、双摇跳时,可先做徒手模仿双摇跳的动作。

跳起两手做双摇(连续快摇两次)的动作。

6、定时跳。

以1分钟一组,要求快速跳并计数,每次练习3—4组,也可分组比赛。

7、迎面接力。

距离30—40米,也可绕杆跑,每杆8—10米,结合各类游戏。

8、带人跳包括:一人带一人跳;一人带多人齐跳;一人轮流带两人跳等。

9、集体“8"跳长绳、交X跳长绳、长绳中跳短绳、行进间跳长绳、旋转跳长绳。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它也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的知识与经验、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会观察和思考、探究和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交往、合作,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6、加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推进二期课改的实施,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精于探究的教学骨干,使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程原则:1、基础性: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和生存发展发展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2、多样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有更多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发展需要。

3、开放性:强调学习与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加强知识系统的开放性、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开放性、知识的****的开放性。

4、时代性: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课程内容的编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断加强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综合性:加强课程学科知识的再组合,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的相互渗透和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整合;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2023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___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我校决定推行校本课程,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确保其有效推进和落地。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

3.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内容设置1. 校本课程将在原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科技创新: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艺术体验:开设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4) 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5) STEAM教育:结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开展跨学科的探究活动。

(6) 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

2. 校本课程将采用项目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生将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型学习和实践活动。

具体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 社区调查与服务项目:学生通过调查社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2) 科研项目:学生通过科研实践,对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和研究。

(3) 艺术创作项目: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

(4) 环保项目: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提高环保意识和保护能力。

(5) 社团活动项目:学生参与校园社团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四、实施方法1. 建立专门的校本课程工作组,负责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评价和考核方案等。

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7篇)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为切实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根据我校经济、文化等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决定设置以乒乓球为中心的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本课程是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资源状况以及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自主开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以体验性学习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程。

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重普及,在提高与普及的统一中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致力于营造浓厚的乒乓球文化氛围,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练志,以球养性,以球会友,以球兴校。

通过发展师生乒乓球运动,激发学校活力,“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抓好乒乓球特色,打造柳堡镇柳堡学校品牌。

二、调查分析校本课程开发充分注重主体性、合作性、选择性、开放性、特色性和创造性,教师与家长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经多次与教师、家长总结生活与教学的经验、智慧等,了解和掌握教师与部分家长的个性特长;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兴趣、爱好、目前学习的基础及今后的发展走向;调查学校附近的社区现状等因素。

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以乒乓球为中心,辐射到田径、书法、绘画、仪表等校本课程开设,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能使学生的爱好、兴趣得到发挥与培养;既体现了新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延续、补充,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和能力。

三、背景分析1、良好的历史论证。

我校自21年以来,一直参加县举行的乒乓球比赛,且每年都取得前几名的成绩,我校乒乓球运动有多年的历史,乒乓球运动氛围和训练基础全面形成,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篇一: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

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创新思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题目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进步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我根据实验中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好、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把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酷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

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根据;另外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守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中应留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

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动身、因材施教,灵活地做出内容情势上的调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

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1. 概述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的详细指南,包括目标、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估与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2. 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水平;•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进。

3. 需求分析在开发校本课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教育需求。

3.1 学校需求校本课程开发应该符合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和教育改革方向。

在分析学校的需求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学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方向。

3.2 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需求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学生需求的信息:•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学生进行访谈;•组织学生代表参与课程开发讨论。

4. 课程设计校本课程的设计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来进行。

4.1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设计的核心。

在设计课程目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2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教材和学习资源。

可以结合学科课程和跨学科的内容来设计课程。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内容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的关联性。

5. 教学组织与管理校本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是实施课程的关键环节。

5.1 教学方法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第1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 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2. 目标(1)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与管理1. 组织机构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具体成员如下:组 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 员: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2. 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制度,确保课程质量。

(2)明确各部门职责,协同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3)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与反馈,持续优化课程体系。

三、课程开发1. 课程理念(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注重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强化实践性、探究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课程内容(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提高课程适应性。

(2)学校特色课程:结合学校文化、师资、设施等资源,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3)学生个性化课程: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程。

3. 课程体系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模式(1)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评价(1)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鼓励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3篇)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3篇)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二)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___,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___机构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___(校长)副组长:___(教导主任)___(政教主任)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组长:___(教导主任)___(政教主任)副组长:学科组长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师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组长:___(校长)组员:班主任、物理、化学、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四、课程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拟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1、认知类:认识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龄、生日等)2、欣赏制作类(摄影、剪纸、折纸、面食制作、绘画、图片——当地名胜风景)3、音乐类(民歌、小曲调、乐曲、舞蹈等)4、体育类(球类、跳绳、毽子等规则、技能)5、礼仪教育(道德规范、文明用语、语言艺术、常用交际用语、英语常用交际口语等。

学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3篇)

学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3篇)

学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研究背景及意义:校园安全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5.12汶川大地震又将校园安全教育推上了一个高度。

那所坚持进行安全演练的学校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们如花的生命。

反观我们的校园安全教育,5.12大地震为我们的校园安全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学生可以不必画手抄报,可以不必答安全教育知识问卷,但是他必须知道,当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他应该怎么做。

因此,安全教育不仅是活动教育,知识教育,更是习惯教育。

安全教育不仅是校长后勤主任份内之事,更是每一个教职员工及相关部门的份内之事。

基于此种认识,结合现在的校园安全教育误区,我认为,我们应该树立大的安全教育观,逐步提高全社会(学校、家长、社会各部门)对校园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把握校园安全教育的“三实性”——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以“体验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结合,建立并落实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审视当代的中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们身上有许多人格的闪光点,主要表现为:求知欲增强,交往需要增加,有虚荣心,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有好胜心,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看到他们的缺陷:易于冲动,爱感情用事,有较强的独立意向,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去行事,认识问题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具备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不能在人为侵害时从容应对,抵抗外部世界的侵害能力显得相当脆弱,面对来自自然和人为的侵害,往往会不知所措。

家庭教育的缺失,一旦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就乱了方寸,很难应付。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保护学生的生命及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每个家庭减少痛苦,对家长和学生负责,提出了本课程的研究。

二、课程名称:中学生安全教育手册(选修课)三、课程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创建和谐校园”,为学生提供防护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逐渐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探讨了我校实施校本课程的方案。

二、基本原则1. 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等因素,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需求。

2.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协同合作、沟通表达、信息素养等核心素养。

4. 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

三、课程设计1. 学科课程在传统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由学科教师协同进行,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通过课程项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2. 选修课程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选修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艺术、体育、科技、人文等领域,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培养特长。

3. 跨学段课程在初中阶段设置与高中阶段紧密衔接的跨学段课程,通过适度增加高中知识和技能的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并为其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四、教学策略1.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 项目驱动法: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提供实际问题解决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 探究式学习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评价机制1. 综合评价:将学科成绩、项目实践成果、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综合能力和素质发展。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篇1)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理解“奇观”的意思)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

组词:闷雷。

读音:è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中学初中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中学初中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XXXX中学初中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 的结构。

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焦点。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1.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能力。

2.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

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以适应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3.当今社会需要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科技人才,学校必须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

4.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置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开设个性化课程。

二、奋斗目标: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

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初步形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式。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设计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1. 引言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校本课程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旨在设计初中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设计。

2. 实施方案设计2.1 教育目标初中校本课程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其中教育目标包括:•建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科学素养、历史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思辨创新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2 课程设置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文课程: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科学课程:加强对学生科学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课程:增强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能力;•体育课程: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2.3 教学方法初中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其中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合作学习: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情境模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或案例来进行学习和思考;•实践活动: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信息技术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3. 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科素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5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5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

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1、总目标: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重点突破: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开发校本课程,并逐步向各学科延伸,完善校本课程,即《三字歌》、《剪纸》、《弟子规》。

三、组织与实施:1、成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各班主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四、方法措施: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研究背景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水平升华的重要时期,是他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学科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为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学校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按照自身的特点、培养目标、资源状况等要素进行规划和开发、实施的特色化课程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二、课程开发的内容和方式(一)开发目标本次课程开发旨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更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关注点从课堂教学扩展到社会与生活中,让学生在校外活动中接触不同的人、事、物,拓展知识和视野,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二)开发内容1.实践探究课程模块以探究问题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通过实地调研、实验、分析来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探究问题。

2.项目研究课程模块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通过资源整合、调研、方案制定、实践,最终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

3.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以拓展素质为目标,让学生参加体育、艺术、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和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综合素质。

(三)方式方法1.普及知识课堂通过举行课堂教学,讲解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知识基础。

2.实践探究活动在课堂外,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

3.小组合作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进行资源整合、方案制定、实践,最终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

4.素质拓展活动开展体育、艺术、文化等多样化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体育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人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1.课程开发时间:将开发内容分为三年的课程,每年开发一个模块,分别为实践探究、项目研究、素质拓展。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 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逐渐减弱。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这一方案。

二. 课程开发的目标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

这样的课程应当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并能够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 课程的内容中学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当包括基础科目、拓展科目和实践活动。

基础科目是培养学生基本学习能力和知识的重要途径。

拓展科目是提供多样化学习经验的重要渠道。

实践活动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四. 课程的评价方式中学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考试测评,还可以加入项目报告、实践作业和小组合作等方式,以实现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表现。

五. 教师角色的转变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六. 学校和社区的合作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还需要学校与社区的积极合作。

学校可以与企业、组织和社区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同时,学校还应该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

七. 课程实施的挑战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培训、资源配置和课程安排等方面的难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学校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并灵活安排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八. 成功案例分享本文将分享来自某中学的成功案例。

该中学利用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推出了一门关于创新和创业的课程。

通过项目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们获得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并在学校举办的创业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九. 学生的反馈意见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反馈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店子集镇中心初中为了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为我校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校本活动课程以校本课程为基础,涉及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领域。

本方案重点针对我校七年级、八年级。

一、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体现出“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同时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目标,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目标指向,把学生的“校内学习”同“校外生活”以及兴趣相统一,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的资源优势,以深入社区,贴近社区的方式创建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共建的教育理念,培育和营造学校的专有特色,着力构筑一个符合现代课程观,凸显校园文化特征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是: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课程开设的目标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落实国家“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在课程的目标的制定与开发时,为了有效发挥各种课程的资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依据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的开发来设计和实现课程具体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总目标是:发展以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一般思维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课程分年级的具体目标是: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²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²关系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²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合作。

²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负责的态度。

3、初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²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²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²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取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²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

²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²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²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开发的内容确定与选择校本课程内容是一个系统而有机的整体,其内容的选择应以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规律为依据,而非是随意拼凑的若干主题的混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课程的内容选择需要遵循拥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线索,即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个线索来组织课程内容,同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以学生为核心,逐步实现三个线索的均衡与整合,并最终指向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1、课程的内容确定校本课程内容涉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领域。

这四大领域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校本课程内容的全部。

四大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以融合的形态呈现的。

具体地的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各种富有时代感的教育(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中途都可以不断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是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反思与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并倡导以项目为载体从事学习活动。

该领域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2、课程内容的确定与选择原则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因社区、学校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同,其内容是由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及其所在社区的特色,并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而确定的,因此,课程内容的确定与选择应突出以下原则。

(1)思想性原则由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能力所限制,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是模糊和抽象的,因此,通过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个性、人格、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校本课程内容选定的首要原则。

(2)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绝对范围和标准,即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强调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紧密联系,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社会、家庭、学校尽可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等开放的学习提供多方位的支持,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创建自由探究的环境。

(3)主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发既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又要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社区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使学校、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教材开发的主体,改变传统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的角色,使其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能够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有创意地开发和编制校本教材。

(4)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内容要体现发展的阶段性,即从低学年到高学年要体现学习内容的阶段性,使学生能够围绕着某一内容开展,连续性的学习,在这种连续性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态度、方法和能力。

(5)综合性原则学校和社区资源的多样性、差异性特点必然决定了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

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社区和学校的特色,又要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有针对性选择不同的内容,同时,还要考虑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体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活动的多样的视点、多样的过程和多样的结果。

(6)实践性原则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注重安排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一般理论知识的补充不宜过多,要以问题和活动为教学内容的主体,强调注重活动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

四、课程开发构想与活动设置1、建立课程开发委员会与开发小组(1)课程开发特别委员会:主席:王冰、丁玉祥副主席:高敏、袁艳华、徐云飞初一家长委员会主席代表1、初二家长委员会主席代表2 、社区委员会代表3组员: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各科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2)课程开发执行小组: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各学科专任教师。

2、课程开发的程序(斯基尔贝克的程序)斯基尔贝克认为,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主要有五大步骤,学校首先必须分析情景,然后依据情境分析的结果,拟订适切的目标,同时建构适切的课程方案,最后进行解释、交付实施,并进行追踪与方案的重建。

以上五个步骤,校本课程内容开发时,可以从任何一个步骤开始,甚至几个步骤同时进行。

情境分析时应考虑到校外及校内两部分的因素。

(1)在校外因素中,应考虑:l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家长的期望,与社区的价值观l教育系统中教育政策的变革,考试制度的改变,教育研究的发现l学科的知识内在内容与教材教法的革新l教师支持系统如教师教育机构或研究机构的可能贡献l社会资源的情形(2)在校内因素方面,应分析:l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能力与需求l教师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与经验l课程现状与优缺点l学校气氛与权利结构的关系l校内相关资源的配合至于目标的陈述,应包含预期结果,所编制的方案应说明教学活动的设计,达成目标所需的教材、情境设计、人员安排与角色的定义,最后在评价时,应有明确的评价工具与评价模式,通过追踪、交流机制、收集资料,以了解目标与实施结果之间的差距,判断是否重新设计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程序图如下图1;本次课程开发还参考了托马斯课程开发程序,如图2。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或相关工作委员会确定参与成员及程序拟订课程发展方向目标与计划开发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纲要或教材(含教学策略及评价方案)分析情景准备目标编制方案解释与实施追踪与重建图1 图23、活动的教师合作指导TT模式(1) 学科内教师指导TT (2) 跨学科教师指导TT 教师1 教师2 语文艺术政治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教师3 教师4 数学体育英语5、校本课程的构架与活动类型设计课程构架的基本理念为,以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为指导,视学生是课程的中心,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与需求均应受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