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农村扶贫与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对落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思考——以湘西州地方经济发展为例

对落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思考——以湘西州地方经济发展为例

中小 企 业 信 用 信 息 管 理 数 据 库 ” ,积 极 促 进 社 会 信 用 环 境 建
设 与金 融 支 持 有 效 对 接 , 打造信用“ 高地” 、 形成资金“ 洼地 ” 。 ( 二) “ 抢” 机遇 , 积 极转 化金 融政 策优 势 。综 合 运 用 我 州
属 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地 区 、 少 数民族地 区 、 武 陵 山 片 区 区域
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地区和扶贫攻坚“ 主 战场 ” 等政策优势 , 切 实把握 国、 省 给 予 的金 融 优 惠 政 策 , 将 金 融政 策 优 势 转 化 为 金融 试 点 优 势 . 将 金 融 试 点 优 势 转 化 为 经 济 发展 成 果 。一 是 起草 并 提 请 州 政 府 下 发 《 关 于 金 融 支 持 我 州 实施 武 陵 山 片
个 州市共建项 目、 凤凰和芙蓉镇 景点圈建设项 目, 确 保 信 贷
投 放 与我 州 经 济 社 会 建 设 的 资 金 需 求 相 适应 、 投 放 节 奏 与 我 州 实体 经 济 的运 行 相 衔 接 。二 是 突 出 湘 西 优 势 产 业 , 一是 以 “ 天下风凰” 为平 台. 大力 发展 旅 游 业 积 极 引 导金 融 机 构 主 动 对 接凤 凰 旅 游 发 展 规 划 : 二是 引导 金 融 机 构 采 取 差 别 化 信 贷 政策 , 积 极 有 效 促进 锰 锌 矿 产 资 源 加快 整 合 。
F I N A NC E E C ON OMY 金 融 经 济
对落实《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 与扶贫攻坚规划》 的思考
以湘西州地 方经济发展为例
刘 子 宙
( 中国人 民银 行 湘西 州 中心 支行 , 湖 南 吉首 4 1 6 0 0 0 )

金融支持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以张家界为例

金融支持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以张家界为例

券、 中期票据 、 中小企 业集合票据 、 企业债 券 、 公 司债券等 直 率难满足贷户实际需求 。扶贫贴息贷款 的期 限以一年为主 ,
片区融 资仍依赖银行贷款。长期 以来 , 农村金融 机构放贷要 农 村 申请 扶贫 贷款 , 主要 是解 决种植 业、 养殖 业资金 不 足。 求提供足值 的担保或抵押物 , 而农户拥有 的土地 、 住房 , 农业 由于产业附加值低 , 加之 自然灾害频发 , 贷户收成不可 观 , 往
F I N A N C E&E C ON OM Y 金 融 经 济
金 融 支 持 武 陵 山 片区扶 贫 开 发 的调 查 与 思 考
以张 家界 为例
常艳 华
( 中国人 民银 行 张 家界 市 中心 支行 , 湖 南 张 家界
“ 十二五” 开局之年 , 国家 启 动 了武 陵 山 片 区 区域 发 展 与
贷款 中的 占比达 7 5 . 7 %、 7 7 . 5 %。但 因涉农贷款增量奖励 政 策仅适用县级金融机构 , 把名属于城 市区而实服务于农村 的
两 区金 融 机 构 排 斥 在 外 。 政 策 规 定 金 融 机 构 涉 农 贷 款 余 额
同比增 幅超过 1 5 %的 , 对增量超过 1 5 %的部分按 2 %给予奖 励。调查了解到 , 担 负支农主力军 的慈利县 、 桑植县农 村信 用联社 因历年来涉农信贷投放基数大 , 同比增 幅未超过 1 5 % 而未得到一次奖励 ; 相反其他涉农金融机构 断断续 续涉足支 农业务 , 同比增幅有时超过 1 5 %而得到奖励 。政策落 实效果 与初衷存 在较大反差 。
接融资工具 , 但调查发现 , 操作层面正 因为准人“ 门槛” 偏高 , 全市 至今仍 只有 1家公司上市 , 1家公 司获准发行企业债券 ,

武陵山区地方高校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湘西州湘西职院农村人才培养为例

武陵山区地方高校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湘西州湘西职院农村人才培养为例
用 的情 况 , 湘 西 民族职业 技 术学 院 ( 简 称 湘 西职 院) 课 题组 成 员 对 湘 西 土 家 族 苗 族 自治 州 ( 简 称 湘 西
州) 有关乡镇进行 了专题实地调研 。通过 问卷调查 和实地 调研 , 课 题 组成 员 讨 论 得 出武 陵 山 区农 村 人 才需求情况。就 目前农业 和农村 经济发展形势来 看, 未来我州农村 迫切需要农技推广 型、 生产开发 型、 经 营管理 型和 能工 巧匠 型人才 。 1 . 现在 的农村机械化生产普及率逐步提高, 需 要 大量 操作 员 , 很 多操作 员缺 乏系 统 的学 习 , 安全意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0 — 1 5 【 基金项目】 ‘ ‘ 湖南省武陵山区农村扶贫与人才培训研
究” , 课题批 准号 为 X , I K 0 1 2 C C G 0 0 4 , 课题 主持人 : 彭继顺
【 作者简介】 彭继顺 ( 1 9 7 6 一) , 男, 湖南 吉首人 , 讲 师, 研
武陵山区地方高校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
以湘 西 州湘 西职 院农 村 人 才培 养 为例
彭 继 顺
(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吉首 4 1 6 0 0 0 )
【 摘 要】 在分析湘西州的人才现状的基础上, 以湘西职院农村人才培养为例 , 对武陵山区地方高校农村A -  ̄ I "
1 . 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 与湖南 电大联合办 学, 利 用开 放 的 网络 教 学 平 台展 开 “ 一 村 一 名 大 学 生” 计划。依靠州组织部组织招生 , 开办农 村行政 管理、 农 业 经济 管理 、 畜牧 兽 医和农业 设施 技术 等 四 个专业。从 2 0 0 9年 开 始 每 年 招 收 一批 学 员 , 至 2 0 1 3年 已完 成 9 4 5人 的培训 任务 。 2 . 在原有短期培训模式 的基础上 , 借鉴兄弟院 校 的经 验 , 在 湘西 自治 州相关 部 门 的支持下 , 开展 州 劳 动局 的“ 阳光工 程 ” 、 州移 民局 的“ 移 民培训计 划 ” 和州民政局“ 退伍军人培训计划” 等集中培训工作 。

精准扶贫视角下湖南武陵山区扶贫机制创新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湖南武陵山区扶贫机制创新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湖南武陵山区扶贫机制创新研究湖南武陵山区是我国的贫困地区之一,扶贫机制创新的研究对于解决该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精准扶贫的视角,探讨湖南武陵山区的扶贫机制创新。

在精准扶贫的指导下,湖南武陵山区创新了扶贫对象的确定方式。

传统的扶贫方式通常以农村贫困人口户籍登记为主要依据,而在湖南武陵山区,采用了大数据分析和定点帮扶的方式,将扶贫对象从人口转变为家庭单位,更加准确地确定了贫困人口。

通过建立完善的贫困人口档案,及时、精确地掌握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为制定精准扶贫政策和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湖南武陵山区在扶贫政策方面进行了创新。

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别的贫困人口,制定了不同的扶贫政策。

对于劳动能力较强的贫困户,重点发展产业扶贫,通过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对于贫困妇女和残疾人,重点发展社会扶贫,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帮助他们增加家庭收入。

湖南武陵山区还创新了扶贫补贴的方式,采用了“按需分配、分类施策”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量身定制扶贫补贴标准,更加精确地发放扶贫资金,确保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湖南武陵山区在扶贫模式上进行了创新。

传统的扶贫模式通常以政府主导为主,但湖南武陵山区在扶贫工作中引入了社会力量,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单一模式。

通过与社会组织、企业和公益机构合作,建立了帮扶单位和贫困户的对接机制,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湖南武陵山区还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发展产业致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湖南武陵山区在扶贫过程中注重监督和评估,确保扶贫工作的透明和公正。

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扶贫工作的日常监督和临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存在的漏洞,保证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湖南武陵山区还建立了绩效评估机制,按照扶贫目标和指标,对扶贫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及时调整扶贫政策和举措,提高扶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湖南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研究

湖南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研究
大, 且 有不 断 拉 大 的趋 势 。2 0 1 0年 , 片 区 GD P 仅

湖 南 推 进 武 陵 山 片 区 区 域 发
展 与扶 贫攻 坚宏 观 总体 战 略
( 一) 推 进武 陵 山 片 区 区域 发 展 与 扶 贫 攻 坚 与
为长 株 潭 地 区 的 3 3 . 1 , 占全 省 GD P 的 比重 比 2 0 0 5 年 下降 1 . 7 6个 百 分 点 。加 大 该 片 区 区域 发 展 与扶贫 攻坚 力 度 , 是 缩小 贫 富 差 距 和地 区差 距 .
非常重要 的原 因。就是 在经 济社会 发 展 过程 中 , 过
发 展观 的必 然要求 和题 中应 有之 义 。 ( 二) 湖南“ 四化 两 型” “ 四个 湖 南” 建 设视 域 下
的 武 陵 山 片 区 区域 发 展 与 扶 贫 攻 坚 战 略

般 来说 , 这必 须处 理好 以下 几个 关系 :
会 主义现 代化 大 局 , 是全 面 建 设 小康 社 会 、 构建 社 会 主义和 谐社会 的迫 切需 要 。 ” 因此 , 湖 南推 进 武 陵 山片 区区域发展 与扶 贫攻 坚 的战略研 究 , 具有 重要
体” 的 。这可从 以下 几个 方面 理解 :
1 . 湖南武 陵 山片 区经济发 展落 后 , 贫 困面广 程 度深 , 2 0 1 0年 , 片 区人 均 G DP 、 人 均地 方 财 政 收 入 分别 为全 省 平 均 水 平 的 5 2 . 9 、 3 l 。推 进 湖 南 武 陵山片 区 区域发 展 与 扶 贫攻 坚 是 我 省统 筹 区域 发展 、 实现 整体发 展 的必然 要求 。 2 . 湖 南武 陵山 片 区 是 全 国典 型 的“ 老、 少、 边、 山、 穷” 地区, 也 是我 省少数 民族 和贫 困人 群最 集 中

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通用8篇)农村人才工作调研报告篇1由于城乡收入差别巨大,社会资源分配和公共产品提供不公平,以及“市民”优越于“农民”的传统观念,造成农村人才工作陷入困境,很多地方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力的人才匮乏状况。

一、问题1、人才总量不足。

基层各行业特别是政府、教育卫生、农业技术等部门广人才严重缺乏。

2、人才断层与流失现象严重。

当地青年人才留不住,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外,国家培养出来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很少有人自愿到农村工作。

3、人才资源分配不均衡。

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差距较大,出现县内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入。

4、现有人才素质不高。

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严重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才及其匮乏。

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也非常单一,缺乏信息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建议1、切实改善农村人才待遇,帮助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对农村人才的待遇给予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以地区差、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待遇,促使人才向农村流动。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乡村级干部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准。

着力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授课,辅导与农业农村推广相结合,帮助他们成为各地带头创业致富的农村优秀干部和人才。

3、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人才相互流动。

要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间合理的交流与流动,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

要建立城乡对口帮扶制度,实行对口人才培养。

4、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通过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落后的现状,以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省财政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将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式扶贫的途径与对策

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式扶贫的途径与对策

态 保 护较 好 , 空气 质 量 优 越 , 是 生产 优 质 ( 无公害) 果 蔬、 茶叶、 药材 以及 休 闲度假养 生 的理想之 地 。
三、 开发 式 扶 贫 的途 径 和 措 施
1 . 以交通扶 贫、 水 利扶 贫为切入 点
以交 通 ( 重点是 县 县通 高速 工程和 通村 路 建 设 )
4 咖 大对 口帮扶 力度 、 创新 对 口帮扶 机 制 扩 大 中央 和 国家机 关 、 大 型 央企 、 东 部 发达 地 区 对武 陵 山贫 困 区的帮扶力度 ,明确 每个 国家 级重点贫 困县 都有 一个 帮扶单 位 或 帮扶城 市进 行结 对 帮扶 , 以 项 目为纽带进 行帮扶 , 通过项 目介入 , 带 动贫 困区就业 和居 民增收 ;或通过 注资产业 扶贫项 目,实现 持续发 展。 此外 , 应 积极探索大 型 国有企业 、 民间资本 、 社会力 量参 与开发式扶贫 的新路子 , 形成 扶贫开发合力 。 5 . 进 一步 完善和 落 实差异化扶持 政 策 目前 专 门针 对类 似武 陵 山特 困 片 区 的优 惠政 策 并不多 , 建 议 有关 部 门尽快 出 台类似 义 务 教育 “ 营养 餐计 划 ” 、 “ 定 向招 生计 划 ” 等含 金量 高 、 针对 性强 的优
减 免 县及 乡村 道路 建设 地方 配 套 费 ; 同时 要更 加 重视
小微 型 水 利 工 程建 设 , 在分 散 的山 区 、 农 村 地 区 因地
制宜 地布 局一 批小 微 型水 利工 程 , 解决 农 民饮 水 和 生 产用 水 困难 。在交 通 、 水利 设 施建 设领 域 要 打通 通往 农村 地 区的“ 毛 细血 管 ” 。
本 刊 专 稿
二、 发 展 优 势

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式扶贫的途径与对策

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式扶贫的途径与对策

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式扶贫的途径与对策武陵山区是我国最新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涉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其中,湖北11个县市(包括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及宜昌市的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南37个县市区(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及邵阳市的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常德市的石门县,益阳市的安化县,娄底市的新化县、涟源市、冷水江市)、重庆市7个县区(包括黔江区、酉阳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丰都县)、贵州16个县市(包括铜仁地区及遵义市的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图1)。

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km2。

■2010年末区内总人口3 645万,其中城镇人口853万、乡村人口2 792万,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 499元,仅相当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59.1%。

从地形上看包括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属于我国第二级和第三级地势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典型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土家、苗、侗、仡佬族等)和重要的生态屏障。

加快武陵山区的扶贫开发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贫困现状及其特殊性(1)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片区71个县(市、区)中有4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3个省级重点县、11 303个贫困村;2010年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 499元,仅相当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59.1%。

(2)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

区内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等欠账较多:2010年有47个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占乡镇总数3.41%;9 271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40.25%;7 790个村未完成农网改造任务,占行政村总数33.82%。

湖南武陵山区贫困现状及其治理

湖南武陵山区贫困现状及其治理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9 . O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金 项 目 :湖南 省省 情与决 策咨 询研究 课题 ( 2 0 1 3 Z Z 1 4 )
作者简介 :郝涛 ( 1 9 8 1 一 ) ,男 ,河南周口人 ,讲师 ,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
圆 B I A N J I A N G J I V G J I Y U W E N H U A
由于历史 、自 然条件及地处省际边缘地带等多方面的原因, 湖南省武陵山区仍属于欠发达地 区,至今 没有摆 脱贫穷 、落后 的局 面 ,属于典型 的连片特 困地 区 ,是全 国 7 个 特殊贫 困类型地 区之一 。党 的十八 大 提出我国要在 2 0 2 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武陵山区不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则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进程 必将受 到影 响 ,正 因为如此 ,扶贫 和脱贫 自然 成 了武 陵山经济协作 区建设 的核 心 。在 中央 继续 实施 西部大 开发 战略 的新 一轮举措 中 ,武 陵山区被列人 国家扶贫开 发的重点 区域之一 ,新 制定 的 《 中国农村 扶 贫开发 纲要》 将武 陵山区作为 重点集 中连片特殊 困难 地 区加 以扶持 ,湖南省应 该抓住 这次千 载难逢 的历 史 机遇 ,努 力加快该 区域 的扶贫 开发步伐 ,实现不 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让 民族 群众共享改革 发展 的成果 。 通 过加快 武 陵山区扶贫 开发 的步伐 ,能够逐 步优化整个 区域的经济结 构 ,不断促 进科 学发 展和可 持续 发展 ,实现武陵山区共同进步,最终缩小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 , 并能为全国民族地区、贫 困地区协 作 发展 起到 示范作用 。因此 ,加强武 陵山区贫 困问题 的研究 ,具有重要 的理论与现实意 义。 当前关于武陵山区科学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研究主要是从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学视角展开。具体而言 , 向延 平 的研究关 注 了旅 游生态扶贫 ,采用模糊 分析法对地处 湘鄂渝黔 的 6 个 市州 的旅游扶 贫生 态绩效 进行 了模糊 分析 ,认为旅游扶 贫生态绩 效最为显 著的是张家 界市 ,其余依 次是湘西州 、恩施 州 、怀 化市 、黔 江 地 区 ,最 不显著 的是铜仁 地 区;崔永 和 、陈 明灯 、黄泽海等人 从武陵 山区的主体维 度 出发 ,提 出内生动 力 不 足是武 陵山区发展滞 后的根本 原因 ,认 为培育 内生增长 动力 的关 键在于实现 自身素质和能力 的全面更新 ; 张大维从生计资本 的视角探讨武陵山区贫困的现状与治理;陈德祥、吕学芳、周俊等人提出了治理武陵山 区农 村人 口贫 困的主要 对策是实施 人 口转移 ;彭延炼关 注了信息援 助与武 陵山区扶贫 开发 的关 联 ,认 为 提 高信 息素 质和获取信 息的能力是促进 农 民增收 的手段 ,对 于加快新 农村建设具有 战略意义 。 以上 研究成 果虽有 助于人们更 好地认识 武陵 山区的贫 困及反贫 困状况 ,但 也存在 以下 问题 :一是对 武 陵 山区内部 的区域差异 缺少关 注 。由于 武陵 山区 自身 发展 的不平 衡性 ,扶贫 开发可 能产生不 同 的经济社 会 效 应 ;二是对武 陵 山区不 同群体 之间 的扶 贫需求缺少研 究 ,忽视 了在社会分层 和社会 分化 的背景 下 ,社 会 不 同群体对扶贫开发的态度、预期等都是迥异的; 三是对武陵山区的社会特质缺少研究 , 武陵山区与国内 其 他 区域 的 比较 不足 ;四是 以往 对武 陵 山区扶贫攻 坚的对 策研究 略显不 足 ,所 提 出的对策 也都 比较 微 观 、 琐碎 ,尤其在扶 贫攻 坚 的机制创新 方面几乎是一 片空 白。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实施精准扶贫措施是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动农村脱贫攻坚战略。

以下是三篇有关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1为进一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纵深开展,不断做好贴近群众,体察民意,全面提升工作实效和为民服务水平。

我局自20xx 年驻马良镇鹫峰村和扁洞河村开展挂点扶贫工作以来,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到马良镇扁洞河村、鹫峰村开展工作。

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两个村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查找问题,寻求对策,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蹲点村基本情况介绍扁洞河村共有125户,445人,其中男性273名,女性172名,劳动力223名,党员17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8名,年轻党员9名。

拥有耕地面积801亩,林地面积7882亩。

鹫峰村147户,488人,其中男性254名,女性234名,劳动力254名,党员26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13名,年轻党员13名。

拥有耕地面积1192亩,林地面积7230亩。

这两个村自然条件基本相同。

都是地处高山,自然条件差,人口偏少,村集体经济没有主要项目支撑,农民主要收入一是打工,二是种地,三是种植部分烟叶、蔬菜,四是培植袋栽香菇,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差。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于这两个村没有主导产业,单靠传统种地和散户养殖,只能保证农民有饭吃,自给自足,没有什么积蓄。

村级集体经济更没有积累,导致整村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缓慢。

虽然党的惠民政策多年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农民和农村经济状况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全县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相比差距太大,主要是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发展生产的项目单一等,这些都是障碍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制约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因(一)产业无支柱。

两个村情况基本相同,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产业布局、人平收入状况也相似。

就拿鹫峰村来说,该村去年总收入为86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56万元,养殖业收入343万元,打工收入99万元。

武陵山区贫困生解困问题的对策研究

武陵山区贫困生解困问题的对策研究


国奖助贷 资助政策体系 。 在我 国 高等 学校 已经 建立 了 以奖学 金 、学 生贷款 、 勤工助 学基 三 、社 会层 面 积极争 取社会力量助 学。 山区贫 困生越来越 多,仅仅靠政府和 学 金 、特别 困难 学生补助 和学费减 免 ( 简称 “ 奖、贷 、助 、补、减 ”) 校的力量是 不够 的,我们 要积极呼 吁社会力量参 与助学 ,争取 吸纳 社 以及 国家助 学贷 款 为主 体的 多元化 资助 经济 困难 学 生的政 策体 系 。 2 0 0 6 年3 月9 日,在 十届全 国人大 四次会议一 些代表 团的审议中 ,胡锦 会资金 ,建 立贫 困生基 金。我们 的国家经过二十 多年的改革开放 ,社 涛 强调 ,要加 强教育和 医疗卫生 工作 ,加大政 府助学力度 ,促进各级 会财富总量 大大增加 ,百万富翁乃是 平常,亿万 富翁也是大有人在 , 各 类教 育协 调发 展 。国 家将继 续 实施 “ 奖 、助 、补 、减 、免 ”等制 号召他们拿 出一笔钱来救 助 山区学生 ,就是救助 了我们 国家的未来 。 即使是从投 资的角度讲 ,这个世界上 也没有什么 比投 资于一个青年 , 度 ,并将这一 制度深入落 实到 山区,使其受益 面和力度进 一步扩大 , 让 山区孩子都 能享受到这 一惠 民政策 。享受此贷 款资助 的学生,毕业 让他成为对 社会 、 国家有 用的人更有 意义 的事情 。但这 些个人或企业 后须到 “ 西部地 区 ”或 “ 东北老工业基 地 ”以及 国家急需人才 的其他 的公益心 、慈善心需要政府 的引导 ,相应 的活动也 需要政府 的组织 。 目前对 山区贫 困学生的分散 、临时捐款活动 虽然不少 ,但 由于经常性 地区或行 业工作一 定年 限,具体年 限由相关部 门依据 有关情况 而定, 相关 规 定应细 化 ,并在 媒体 公 布 ,比如 :这类 学 生具体 应 到那些 地 的规 范渠道没有建 立起来 ,不 能解决持续性 问题 。建议 中央和地方政 区 、那些 行业等等 , 以尽量避 免腐败行 为的发生 。履行这一义 务的学 府进 行统一 的规划 ,建立帮助 贫困大学生 的系统性 网络和 长效机制 。 生可免 于还贷 ,不 愿履行这 一义务的学 生,到毕业 时应按相关规 定还 引导 企业和个人在 高校设立专 门面 向贫 困生的奖学金或助 学金。这样 做 的好处是可 以避 免经济条件好 的学生 的竞 争,使扶贫帮 困更有针对 清 贷款 。 性 。在 税收政策上 鼓励企业和个 人对高校贫 困生的捐助 。建议 由政府 2 . 大力发展 山区经济 ,重点抓好 山区的交通建设。 解决 贫困生 问题 ,根本在 于解决贫 困问题 。要致 富先修路 。桑植 有 关部 门牵 头 ,成 立桑 植县 山区贫 困学生 救济基 金 。对于 企业 捐助 县所处 的地理位置 比较偏僻 , 自然条件差 ,远离运输 中心和经济 发达 者 ,可以按照一定 比例在税前 列支;对于个 人捐 助者 ,可 以根 据其捐 地 区 。这 就决定 了该贫 困区交通 运输事业 的发展 ,应 以公路汽车 运输 助 的数 额,按照一 定的 比例免 除其相应 的个 人所 得税 。引导企业设立 勤工助学 岗位 。对于这方面做得好 的企业给予奖励和大力表彰 。 为主 。因此,要发展 经济 ,应 该重点建 设出 口路 、经 济路 、资源 路、 扶 贫路 。进 一步提 高境内公路等 级和通达深度 ,完善路 网体系 。在 资 金 筹措上要利 用 国家对 贫 困山区发展交通事业 的优惠政策 ,要采取 多 种 办法 向社会 筹集交通 建设资金 ,要加大改革 开放力度 ,利用各地优 势 资源和利益 驱动 的原理,吸 引外来投资 。在 改善交通运 输管理上要 按照科 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 3 . 抓 好计划生育工作 ,让多子女不再是致贫 的原因 近 年 来 ,贫 困 山区致 贫 的一个 重要 原 因就是 多子 女 ,导致 家庭 生 活水平整体 下降 。由于 大部分群 众依 旧秉 守着传统 的生育意愿 ,在 山区中一 户家庭 三个 子女属 于正 常现象 ,家里人 口多, 有老 弱病残和 多位在 校就读 的子女 的家 庭 ,使家 长入不敷 出,再加之 劳力少造成 的 学校 也 要发 挥 自身优势 ,努力 争取 企事业 单位 和个 人 的无 偿援 助 ,与社会 上的一些企 业、外商 、地 方政府建立密 切联系与合作 ,动 员有名望 的海外人士 、成功人士 、校 友设立各种形 式的奖学金 、助学 金 。同时,一方面争取 他们设立 多类 奖励基金资助 在校品学兼优 的学 生,另一 方面,可 以坚 持谁赞助谁优 先选人 的原 则,使企业和捐 助者 个人也从 中得到实 惠,以增强其 资助 的信心和决心 ,使学校 、企 业、 学生三方都受益,各得其所。

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

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

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武陵山区是我国中南部的一个山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较为优美,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等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会结合多篇文献对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展开综述和分析。

一、资源问题武陵山区的资源禀赋是较为丰富的,但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能源问题。

武陵山区的能源主要来自水力发电,但是由于当地自然条件适宜,积蓄的水资源较多,这使得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其次,是土地资源。

当地的土地资源质量良好,易于种植,但是由于当地农村人口多、土地面积有限,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再者,是旅游资源,武陵山区拥有足够的山水风景,但是当地在开发旅游业方面还具有许多不足。

在《武陵山区建设小康和农村发展战略》(赵国修 2017)的研究中,提到了武陵山区存在的资源问题,强调了当地资源利用不当的严重危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因地制宜的资源开发利用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武陵山区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前进方向。

二、经济问题武陵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经济发展滞后。

由于当地农业生产技术力量不强,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导致农业生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其次,工业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当地的工业基础薄弱,小微企业较多,缺乏行业规模。

再者,服务业经济有待发展。

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基础不牢固,导致该地区的服务业经济发展相对薄弱。

在《武陵山区贫困发展问题研究》(周晔杰 2015)中,作者分析了武陵山区的经济问题所在,提出了优化供给侧结构的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加大工业投资、提高服务业质量的具体举措,旨在促进武陵山区的经济发展。

三、社会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地理位置落后等等因素的影响,武陵山区社会问题较为严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当地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导致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不足。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序言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

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要求,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和《关于下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国开发[2011]7号)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把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和跨省合作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规划范围本规划区域范围依据连片特困地区划分标准及经济协作历史沿革划定,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包括,其中,湖北11个县市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宜昌市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南37个县市区(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及邵阳市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常德市石门县,益阳市安化县,娄底市新化县、涟源市、冷水江市),重庆市7个县区(包括黔江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丰都县),贵州16个县市(包括铜仁地区及遵义市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

武陵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资金的现状与治理

武陵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资金的现状与治理
武陵山区连 片扶 贫开发资金的坝I I 犬 与治理
口 向 玉 兰
《 中 国农 村扶 贫 开 发 纲 要 ( 2 O l 1 - 2 0 2 0 年) 》 明确 了对 武 陵 山 区进 行示 范 连 片 扶 贫 开发 的发 展 思路 , 要 求 以贫 困村 和贫 困户为 工作 重点 , 改 善基 础设 施 , 培 育基 础产 业 , 提 升基 本素 质 , 保 障基本 民生 。开启 如 此 庞大 的 系统工 程 , 搞好 总体 规 划是前 提 , 用好 扶
困。
扶 贫 资金是 “ 救命钱” , 也是 “ 良心钱 ” 。 如何把 资 金 投 在关 键 处 、 用 在 刀刃 上 , 事关 扶 贫 开 发 的成 败 , 事 关党 委政 府 的形 象 , 事关人 民群众 的利 益 。 但过 去 和 当前 扶 贫 资金 使 用 却 存 在 着 一 些 不 容 忽 视 的 问
贫 资金 是关 键 。 武 陵 山 区连片 扶贫 开发 概 述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一) 主 要 内容
是 加 强 基础 设 施 建 设 和 生态 建 设 ( 交通 、 水 利、 能源 、 通讯 ) ; - - 是发展特色产业( 旅游 、 农业 、 加 工业 、 服务业 、 民族 文 化 业 ) ; 三 是 改 善 农 村 生 活 条 件; 四是 促 进 人力 资 源 开发 ; 五 是发 展 社 会 事业 ( 教
水 和 酉 阳。 二、 当前扶 贫 资金 使用存 在 的 问题
使贫 困家 庭无 力承担 自筹 资金 ,扶 贫资 金难 以落 实 到贫 困家 庭 中 , 部分 家庭 只能 放弃 扶贫救 助 。 据2 0 1 2 年实 地调 查 , 农村 C、 D 级危 房 改造 补助 , 按 照标 准 一 户危 房改 造补 助资金 为 1 . 5 至2 . 5 万元, 按 最低 成本 价 计算 ,实际 改造 一户 危 房平 均价 约为 2 - 4 . 5 万元 , 一 户贫 困家庭 改造 危房 应 配套 自筹0 . 5 - 2 万元 , 部 分 特 困家 庭 因为拿 不 出这笔 钱而放 弃 ,还是 居住 在原 来 破 旧危 险的房 子 。 农 村公 路建 设补 助 , 一 公里农 村 公 路上 级补 助 资金 平均 为4 0 万元/ 公里 , 农 民配套 自筹 5 Z i 元/ 公里 , 但 农 民人 均 纯收 入仅 约5 2 0 0 元, 仅 占全 国平 均 水平 的5 9 %, 生 活 已经 十分 拮据 , 集 资对 他 们 来 说 无疑是 一 件难事 。 集 资到 不 了位 , 修 起来 的公 路 质量 就得 不到 保证 。 ( 三) 扶 贫资金使 用范 围有 限 政府 虽然 每年都 投入 了大 量 的扶贫 资金 ,但 面 对 高 山峡 谷的地 理环 境 、 成倍增 加 的发展 成本 、 量 大 面广 、 情况 复杂 的扶 贫对 象 , 这 些资 金使 用范 围仍 然 十分 有 限。 主要 表现 在 : 首先 , 在使 用前期 , 缺 乏扶 贫 的总 体 规划 不 够科 学合 理 , 存在 “ 头 痛 医头 、 脚 痛 医 脚” 的短期 行 为 。 其次 , 在 使用后 期 , 配套 功能 没跟 上 或维 护资金 低 。再次 , 还 有 的地 方 热衷 于给钱 送粮 、 买 东 西等 “ 一 阵风 ” 。要知 道钱 有花 光 , 粮 有吃 完 , 东 西有 用坏 的时候 。送 粮送 钱 的慰 问可 以给贫 困家庭 带来 一定 的温 暖 ,但 没有从 根 本上解 决 群众脱 贫 的 问题 , 缺 乏让 群 众致 富的 路子 和 措施 , 于是“ 山 还是 那座山, 梁 还是 那道梁 ” , 穷 还是 依 旧穷 , 困还是 一样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篇一:在扶贫工作中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调研与思考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是当前扶贫开发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不仅是扶贫开发部门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近期,我们就此进行了调查研究,作出了一些思考。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就业工作得到了各乡镇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大力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有力促进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

20xx年元至11月,我县城镇新增就业513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65人,帮助城镇困难就业对象上岗就业320人,农村贫困家庭就业援助835人,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强化了组织领导。

县里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每年,以政府发文的方式将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相关单位,纳入政府年终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

政府督查室定期组织检查,下发督查通报,对工作开展不力、完成任务进度缓慢的,予以通报批评。

扶贫开发部门实行了月报表制度,一月一调度,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2、开展了调查摸底。

依托乡镇、社区扶贫开发部门,对辖区内所有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进行了摸底调查和入户家访。

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台帐,做到了情况明、底子清、人员实。

集中进行了就一轮就业政策的宣传,使辖区内每个失业人员都清楚就业援助的对象、范围、认定标准和可享受的扶持政策,做到就业援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组织了专项行动。

组织开展了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四送活动为主题的专项援助行动,针对就业困难对象的实际需求,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帮扶活动,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武陵山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

武陵山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

武陵山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易兴翠(中共彭水自治县委党校,重庆彭水409600)[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突出了新时代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联系。

主要分析武陵山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从加强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管理、加强生态产业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建立完善的生态治理长效机制4个方面提出完善武陵山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19-29-3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1]。

没有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就不可持续。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广浙江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要在全国层面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农村发展新形态。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2]。

1武陵山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概况武陵山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71个县(市、区),总面积17.18万km2,人口3600多万。

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了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景观,即峰顶平整、山坡陡峭、山谷幽深,溪河山岭相间,山水呼应,绿林环抱。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武陵山区的优势[3]。

武陵山区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近年来,武陵山区积极响应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良好实效。

1.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武陵山区各区县针对特殊的地理环境,紧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大机遇,加快农村公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物流、广播电视以及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报告

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报告

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报告汇报人:2023-12-01目录•引言•调查方法•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现状•农村实用人才资源问题分析•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发展建议•结论与展望CONTENTSCHAPTER01引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政策,鼓励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国家政策支持随着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对实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农村实用人才的现状和需求。

农村实用人才需求通过统计调查,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为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政策提供依据。

统计调查意义调查背景分析农村实用人才需求了解农村实用人才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供参考。

评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效果了解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进一步改进政策提供支持。

掌握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现状了解农村实用人才的数量、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等情况,为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依据。

调查对象调查区域调查时间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实用人才,包括农民技术员、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

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包括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调查时间为一年,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阶段。

CHAPTER02调查方法根据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特点,结合相关政策和理论,形成问卷初稿。

设计思路个人基本信息、技能水平、从事产业、培训需求等方面。

内容涵盖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便于填写。

设计原则调查问卷设计农村地区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实用人才,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手工艺等各个领域。

代表性、广泛性、随机性,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可靠性和普适性。

调查对象选择选择原则对象范围01采用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覆盖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实用人才。

调查方式02选择农忙结束后至春节期间进行,便于实用人才参与调查。

武陵山区域发展研究报告

武陵山区域发展研究报告

武陵山区域发展研究报告武陵山区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南、湖北、重庆三省市的交界处,是中国重要的山地经济区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武陵山区域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区域概况武陵山区地势崎岖,山高林密,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该地区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农村经济落后等问题,该地区的发展较为滞后。

二、存在问题1. 交通不便:由于地形险峻,交通条件较差,大部分地区缺乏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这严重制约了区域内外的交流与发展。

2. 农业落后:由于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资金支持,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农田利用率不高。

3. 旅游开发不充分:武陵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但旅游设施相对薄弱,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

三、发展机遇1.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山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武陵山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 生态旅游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环境意识增强,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武陵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资源非常适合开展生态旅游。

四、发展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改善交通状况,为区域发展提供便利。

2. 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技能,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水平。

3. 加大旅游设施建设:加强对武陵山区的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更多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

4.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保护好区域的生态资源。

综上所述,武陵山区域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行现代农业、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以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可以促进武陵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农业人才工作专项调研报告

农业人才工作专项调研报告

农业人才工作专项调研报告农业人才工作专项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农业人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了解农业人才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业人才的需求、供给和培养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供给和培养情况,以及现有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农业院校、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情况。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以了解广大农业从业者对人才培养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农业人才需求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农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操作和管理、农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

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对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物联网和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2. 农业人才供给农业人才供给主要来自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和农民转岗。

但是,由于农业学科的非热门性和农业从业者较高的年龄结构,导致了农业人才供给的局限性和不足。

3. 农业人才培养农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农业院校为主,同时还有政府和企业开展的培训项目。

然而,目前农业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与实际需求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较为欠缺,且培养方式相对传统,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四、问题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农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人才培养方法和内容亟待改进。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农业人才的供给量,鼓励更多大学生和农民转岗从事农业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人才进入农业领域。

2. 优化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并且,通过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3. 加强对农村现代农业的推广和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农村人才素质,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人才调研报告范文(精选12篇)

农村人才调研报告范文(精选12篇)

农村人才调研报告范文农村人才调研报告范文农村实用人才基本内容农村实用人才,指户口所在地属于农村,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在当地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并得到周围群众认可的农村专业型劳动者,农村实用人才的出现,使农民分工更加细化。

农村实用人才主要来源于三类产业:第一产业:种植、养殖加工人才。

第二产业:企业经营主、合同制厂长或车间主任、农民经济合作社带头人。

第三产业:经纪人、物流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指的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

包括农村种植养殖能手、加工和捕捞能手、农村经纪人、各类能工巧匠和科技带头人等。

农村人才调研报告范文(精选12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人才调研报告范文(精选12篇),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人才调研报告1他们活跃在广大农村,植根于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学习、应用、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力量,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市委农工办xx县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我们组织相关涉农部门,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对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与系统研究。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农村实用人才现状我县在注重人才培养的思想指导下,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逐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据统计,我县共有3025名农村实用人才,占农业人口的0.38%。

其中,种植能手386人,占12.8%;养殖能手694人,占22.9%;捕捞能手60人,占2%;加工能手77人,占2.5%;乡村企业经营人才728人,占24.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278人,占9.2%;农村经纪人164人,占5.4%;能工巧匠78人,占2.6%;动物防疫员206人,占6.8%;农机能手273人,占9%;乡村文体艺术人才81人,占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陵山区农村扶贫与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作者:彭继顺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08期该文通过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对全州各县市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调研,在当前扶贫背景下分析出农村扶贫主要作法、成效及主要问题,对农村人才现状和农村人才培训现状也作出了深刻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对武陵山区农村扶贫攻坚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基金课题](《湖南省武陵山区农村扶贫与人才培训研究》批准号:XJK012CCG004)背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西北边陲,与湖北、重庆、贵州三省市接壤,现辖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古文县、花垣县、保靖县、永顺县、龙山县共8县市,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吉首市列为湖南省贫困市,其余7县均列为国家级贫困县。

201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2年)》,我省被纳入规划就有37个县(区、市),是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

2011年11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启动,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我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湘西职院《湖南省武陵山区农村扶贫与人才培训研究》课题组成员利用学院拥有的“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湘西州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培训基地”教育平台,结合“一村一大”、州劳动局的“阳光工程”精神、州移民局“移民培训计划”和州民政局“退伍军人培训计划”等平台和亲自下乡走村落户对农村扶贫与人才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

调查问卷利用对农村基层干部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时间段,对全州8县市前来学习的农村基层人员共200名进行问卷调查,学员中包括有农村干部、有技术骨干、实业专业户及自给自足的普通农民,本调查问卷分为五个部分: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调查出家庭的人员结构、年龄、学历情况及收入来源;个人对农村扶贫情况的整体评价。

从农村本地人角度出发对扶贫机构在农村扶贫的情况进行调查;个人对扶贫政策和相关服务的具体评价。

对农村扶贫项目内容、方式、连续性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全方位调查;本村的农业技术推广及需要的人才构成。

对农村技术、人才需求进行咨询调查:对农村扶贫与人才培训的建议。

全面听取基层人员对农村扶贫的要求,收集他们的建议和对人才培训的内容、方式与方向等内容。

通过对200份问卷的分析与统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查组利用假期走访乡镇村及农户,进行实地座谈与调研。

在经过一系列调查、访问、分析与统计后,我们得出湘西州农村扶贫情况与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湘西自治州农村扶贫过程中的主要作法、成效及主要问题大力培植支柱产业,通过经济开发实现在生产中脱贫。

开发式扶贫的首要任务是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实施经济开发,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生产中脱贫。

湘西自治州山地资源丰富,面积达1800多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81.5%。

因地制宜,实施山地资源开发,培植支柱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是扶贫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脱贫致富方式的明智选择。

大力培植支柱产业,主要是通过国家和财政通过投入大量的扶贫及信贷资金,帮助农民发展产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穷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生活条件的恶劣,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开发扶贫要实现目标,其前提是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的改善问题,特别是通路、通电、通水等问题。

湘西自治州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加大投入,确保“三通工程”,即通路、通电、通水工程。

据统计,2000-2010年期间,国家、省投入自治州各类扶贫资金共11.7499亿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285亿元,新增财政贫困村专项资金1.4702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改善。

2010年与2000年相比,全州通村公路率由88%提高到98%,通电率由95%提高到99.4%,通电话村率由48%提高到83.7%(湘西年鉴2010)。

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几年的农村扶贫,使自治州贫困人口越来越减少,但却存在着一个现象:即在扶贫资金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贫困人口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甚至又重新返贫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我州贫困人口生活的区域都有其共性:相对封闭,远离市场,自然资源匮乏,缺少技术及自我提升的平台。

人才技术、生产和脱贫再技术提升过程不能有效循环起来。

农村扶贫授人予鱼而缺少授人予渔,通过开发式扶贫不可能很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导致贫—通过扶贫一脱贫—扶贫小组走后再返贫的恶性循环。

对此,我们对湘西州各县镇村的人才现状及需求作了进一步分析。

武陵山区农村人才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课题组成员讨论得出武陵山区农村人才需求情况。

就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式来看,我州未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迫切需要农技推广型、生产开发型、经营管理和能工巧匠型人才。

现在农村机械化普及率较高,需要大量农机手,好多农机手缺乏系统学习,缺乏安全意识,要加大农机手培训。

建筑业从业人员需求量加大,从事农村建筑工匠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培训一定数量的,懂技术、会操作的建筑工匠,十分必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滞后,虽然成立了合作社,但不知道怎样管理和运营合作社,缺乏管理人员、财会人员、营销人员,培训学习跟不上,直接影响合作社发展。

目前很多县成立了种养殖方面合作社,总体处于初级阶段,运作水平不高,规模较小,带动力不强。

农业产业经过近几年来发展,形成了一大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大户和生产经营小区,经营者虽然初步掌握了一般的种植、养殖技术,但生产技术含量高的新品种、新模式等还缺乏技术和设施,总体生产技术和畜禽养殖疫病防控、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需要社会服务型人才。

指在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服务的各类人才,主要包括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文体艺术人才、村级金融保险员、村组管理干部、农村社区民政人才等。

农村青年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他们对国家实施的各种培训,知之不多,参加培训也不太热心,认为学不到本事还耽误精力、时间,不如打工直接赚钱来得快。

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虽然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但学习的热情很高,所以培训年龄应尽量放宽。

一些正在创业的规模种养户,忙于经营,对学习培训期望也不是太高,由于受文化素质限制,对书本上的知识难以领会和掌握,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技术。

认为学习培训好是好,学与不学可能不一样,但时间长了学不了,时间短了等于未学,效果不同,经营与学习培训的关系难以协调。

如果培训,最好能学一些具有针对性内容,现场指导,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在课堂上听讲掌握不了,效果也差。

从湘西州当前发展来看,应以农机手、农村建筑工匠、植保员、种养业从业人员、种养业大户和示范户、农技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村级财务管理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

湘西州农村人才培训现状根据省农业厅培训安排,经与州、县农业局协商,自2011年10月开始,每年利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以集中培训的方式完成一批农民创业培训任务,分为种植和养殖两个方向,集中培训20天,面向8县市,培训已达300人。

充分利用州扶贫资金为州各地区免费提供计算机培训、家政培训、烹饪培训、驾驶培训等等。

依靠州组织部组织招生,执行“一村一大”计划,从2009年开始每年招收一批学员,至2012年已完成400名的培训任务,专业分为农村行政管理、经常经济管理、畜牧兽医和农业设施技术四个专业,但针对全州3000多的自然村相比,数量差距还很大。

自2004年以来,我县还通过阳光工程、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科技示范培训等方式,共培训各类新型农民3.12万人。

建议为实施武陵山区农村扶贫攻坚计划,加快农村人才需求培训,发展农村经济,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和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为此建议: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农村人才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

针对全州农民缺乏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的实际,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力度,主要是培训农村技术骨干、产业发展示范户和农民各种专业技能,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继续聘请州内外有关农业专家,对果、药、茶、烟、草食牲畜专业村的农民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等。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实施新型农民培训,不断提高实用技术的应用技能。

继续实施教育科技扶贫。

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开发式扶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唤醒贫困对象自身积极参与到脱贫致富当中来,教育科技扶贫,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他们自身脱贫能力是开发式扶贫的一项重大内容。

湘西自治州在长期的扶贫事业过程中,在教育科技扶贫上采取了切实的可行措施。

把贫困地区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近年来还推行“9+2”教育模式,即让贫困农户子女在城镇进行免费的寄宿制9年义务教育后,再进行2年内的免费“订单式”职业教育。

完善农村人才资源信息化管理。

建立、完善农村人才资源信息库,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农村人才的预测、规划、整合和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综合指导意义。

要进一步加强县、乡农村人才网络建设,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农村人才情况,逐步实现农村人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要鼓励支持人才培训模式。

农村人才培育不仅仅哪一个部门的事情,作为农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实施的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推行“农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国家要在这方面增加投入,支持各地大胆尝试。

给予政策扶持。

凡取得各种技能证书的农村实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且在当地能主动传授技术技能,辐射带动周邻农户的,各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如优先给予信贷支持,优先实施有关农业科技和开发项目,创办企业或经营实体在政策上予以优惠;把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范畴,有计划地推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进入村级班子,加强村级班子战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