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发布

合集下载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DB 青岛市服务业标准规范DB 3702/ FW KJ 003—2017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ndard assessment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青岛市科技局发布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原则 (2)4.1 目的性原则 (2)4.2 科学性原则 (2)4.3 现实的可能性原则 (3)5 评价方法 (3)5.1 评价指标 (3)5.2 工作分解结构 (3)5.3 技术成熟度评价 (3)5.4 技术创新度评价 (3)5.5 技术先进度评价 (3)5.6 效益分析 (3)5.7 项目团队评价 (3)6 评价程序 (3)6.1 总则 (4)6.2 确定评价时间 (4)6.3 确定评价目的 (4)6.4 确定评价步骤 (4)6.5 确定科技评估师 (4)6.6 确定咨询专家 (4)6.7 评价原始材料采集 (4)6.8 工作分解结构分解 (5)6.9 编制评价报告 (5)6.10 行业审核和备案 (5)附录A(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等级表 (6)附录B(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等级表 (7)附录C(规范性附录)应用研究类技术先进度等级表 (8)附录D(规范性附录)技术成熟度评价表 (9)附录E(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评价表 (10)附录F(规范性附录)技术先进度评价表 (11)附录G(规范性附录)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流程 (12)附录H(规范性附录)标准化评价专家意见表 (13)参考文献 (14)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H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青岛市技术标准科学研究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兴农为 出发点 , 以构建综合 、 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指标体 系为 目标 , 以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情 况包括项 目数量 、 质 量( 高技术项 目比例 ) 和技术评价为基础 , 以经济与社会效益
评 价 为核 心 , 以成 果 知 识 产 权 、 术 政 策 、 规 运 用 的评 价 为 技 法
农业是我 国的基础产业 , 推行科技 兴农 , 旨在快速促进农
业科技 成果 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增效 、 农民增 收的重 要途径 。科技成果只有转 化为现实 的生 产力 , 能更好地实 才 现科技成果的价值和使用 价值 , 挥科技创新对经 济社会发 发 展 的支撑引领作用 。近年来 , 通过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深化 , 建 立、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 化管理机制 , 创新农业成果推广 服务
(.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上海 2 10 ; . 0 4 3 2 上海市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 , 上海 2 12 043 3 上海市农业科学 院科技兴农办公室 , . 上海 2 10 ) 0 4 3
摘要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的桥梁 和纽带 , 是促进农 业经济发 展和农 民增收 的重要 举措 。针对我 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现实背景 , 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 的指标体系进行设 计 , 为建立科学合理
随着我 国农 业科研投 入的加大 , 农业科技成果 增加迅速 。据 初步统计 , 国每年有 700多项科技成果 问世 , 我 0 成果 的水 平也逐步提高。但我 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程却 比较缓慢 , 科技进步对农业 贡献 率和成果转化 率水平均 比较 低, 与世 界发达 国家 比较 尚有较大 差距 , 严重妨 碍 了快 速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研究表 明 , 农业科 技成果转化运

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评价

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评价

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评价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评价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当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评价,探讨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影响。

一、影响农业生产效益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它对农业生产效益的影响。

例如,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能够提供高产、高效、抗灾等特性的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除此之外,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供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如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状况,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防治农业病虫害,提高农作物品质。

二、改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日益关注,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它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改善效果。

例如,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供更精细的土壤管理技术,帮助农民合理施肥、用药,减少土壤污染。

此外,利用生物技术研发抗虫害、抗病害的新品种,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产品残留物的含量,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农业科技创新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推动健康食品的产生。

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例如,采用合理的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利用生态环境修复的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农业科技创新还可以推动农业与产业、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农业科技创新也可以帮助解决粮食安全、农村贫困等问题,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其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帮助农民获取到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提升他们的决策能力,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

例如,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农业APP,使农民能够轻松获取农业市场行情、天气预报等信息,提升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附件1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经济效益评价步骤................................................................... 3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础数据报表....................................................6附录B(资料性附录)社会生态价值表..................................................8附录C(资料性附录)基本计算报表 (10)附录D(规范性附录)计算参数.......................................................12附录E(资料性附录)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报告.. (1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提出。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一、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有关的基本数据报表、经济和社会生态价值评价指标、评价程序、计算报表和计算参数等评价内容。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四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42191-T-424”。

本项任务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提出,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定于2015年完成。

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目的和意义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转化和应用,科技成果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农业科技成果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因而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评价这一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科学、公正地对这些成果的学术价值、技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进行确认和评定,才能促进这些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推动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提供支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力度,每年产出的农业科技成果数量达7000多项。

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均低于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近年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我国建立现代农业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科技后盾。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是比较低。

这与我国现行的不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有着密切关联,现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在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存在不遵循市场规律、资产化评价缺位、市场化评价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农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暂行办法

农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暂行办法

农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的管理,正确评价科技成果的水平,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和“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的规定,结合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特点,特制定本“农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科技成果鉴定是指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结论。

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是主管科技成果的政府机构的一种行政行为。

第三条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究实效的原则,保证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四条科技成果鉴定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之一。

国家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

第五条农业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

第二章鉴定范围第六条列入国家和农业部的科技计划(包括推广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应用性理论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

1.本条所称的国家科技计划是指: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科技计划(如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原则上只对专题取得的成果进行鉴定,八六三计划只对重大技术项目和课题取得的成果组织鉴定),但对专题中内容相差比较远,研究工作相对独立的部分,暂时可以分开申请鉴定,但这部分内容不能再合到专题中进行鉴定,避免重复鉴定。

2.农业部科技司归口管理的科技计划。

3.本条所称的应用技术成果是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新品种等。

4.少数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申请鉴定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技术成熟并具有明显的创造性;②性能指标在国内同领域中处于领先水平;③经实践证明能应用;④对本行业或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细则》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细则》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2.12•【文号】农科教发〔2016〕7号•【施行日期】2016.12.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细则》的通知农科教发〔2016〕7号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农业部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细则》已经农业部2016年第7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2016年12月12日农业部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细则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部署要求,充分调动农业部属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规范成果转移转化行为,推动农业科技源头创新,提升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现提出如下实施细则。

一、促进科研院所成果转移(一)科学界定成果权属1.主要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授权项目承担单位依法取得。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单位与科技人员订有合同,对成果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蛋白质酶法精深加工关键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蛋白质酶法精深加工关键
1 8 4
中 国 农 业 科 技 导 报
1 7卷
“ 十二五” 国家 8 6 3计 划现 代 农 业 技 术 领 域 “ 蛋 白质 酶 法 精 深 加 工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
等三个课题 中期检 查会顺利召开
2 0 1 5年 4月 2 7日, “ 十二五” 国家 8 6 3计 划 现 代农 业技 术领 域 “ 食 品新 酶创 制 及 生 物 加 工关 键 技术 研究 及创 新 应 用 ” 项 目中的 3个 课 题 中期 检 查会 在北 京 召开 。科 技 部 农 村 司 、 农 村 中心 的 有关负责同志、 中期 检 查 组 专家 、 项 目首 席 专 家 、 相关课 题 负责人 以及合作 单 位 的主要 研究 人员 共 浆 新工 艺 、 综 合利 用 、 质量 安全 控 制 以及 酶 解新 工 方 面取得 阶 段 性 预 期 进 展 ; “ 油 料生物解离关键
为第三方开展农 业科技成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
对 于促 进农 业科 技 成果 的交 易与 转化 具有 重要 现
实意 义。
( 信 息来源 : 中国农村技 术开发 中心 )
取 了起草 工作 组 对标 准起 草过 程 的说 明并 进行讨
论后 认 为 , 标 准 针 对 应用 开 发 、 软科学、 基 础 研 究 三种 不 同类 型 的农 业 科 技 成 果 , 建 立 了一 套 科 学 实 用 的分 类 评 价 体 系 , 标 准 编写 符合 G B / T 1 . 1 — 2 0 0 9的规 定 , 内容 完 整 、 条 文 明确 、 层次合理 , 具
标 准 的推 出可有 效 规 范 农 业 科 技 成 果 评 价 活 动 ,
在京组织召开 了《 农业科技成果评 价技术规范》

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及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及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并称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我国人均农业资源有限,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结构不合理,生态安全问题突出,这些基本国情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决定了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突破资源约束,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

一、农业科技成果分类(一)企业技术。

企业技术商品性较强,如良种、新型肥料、饲料、疫苗、农机具及配件等,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独立性。

所谓排他性是指该技术只要被某人消费,其他人就不能消费,例如生产上用的玉米杂交种,某农户采用后,其他农户就不能再使用。

对于这类技术,必须经过支付技术价款和转让费后才能应用,技术持有者能够独占技术的产权。

竞争性是指在使用技术时,如果数量一定,某农户使用多了,其他农户就使用少。

独立性是指,在使用技术时,不会对他人带来外部影响。

企业技术包括良种、苗木繁育技术,肥料及配方技术,农药配置及使用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用航空技术,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饲料及配方技术等。

(二)公共技术。

公共技术多为公益性的非物化技术,如作物栽培方式等农艺技术、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等,具有非竞争性和不可排他性。

非竞争性是指该类技术为所有农户等量消费,每个人的消费量与社会的总消费量相等,个别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总供给量,不存在消费量上的竞争限制。

如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某一农户的采用,并不影响其他农户的采用。

不可排他性是指所有的农户可以平等地使用技术,且每一个农户的边际成本为零,在技术的使用上,没有竞争限制。

这一性质决定了技术用户可以不经过技术持有人同意,不用支付技术价款,就可以应用,技术持有人难以保守技术秘密,不能独占其产权,要想阻止没有付费的农户使用该技术的行为是很难的,即使勉强去推行,也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很难消除所谓搭便车问题。

公益性技术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等。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四川农科院《农业科技工作的经济评价方法》1、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评价指标和计算公式1.1 新增总产量= 单位面积增产量×有效使用面积单位面积增产量= 新成果单产-对照单产1.2 新增纯收益= 新增总产量-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新增总产值= 单位面积增产值×有效使用面积1.3 科技投资收益率= 新增纯收益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当新增生产费是0或是负数时,节约的生产费计入新增纯收益,科技投资益率按下式计算:投资收益率= 新增纯收益科研费+推广费1.4 科研费或推广费投资收益率= 新增纯收益×科研单位应占%科研费= 新增纯收益×推广单位应占%推广费1.4.1 推广成效率= 实际推广面积×100%本区适应推广面积1.4.2 农民得益率= 单位面积新增产量(产值)单位面积新增生产费说明:当其不能确切统计因灾等原因失收和减产的面积时,可用下式计算:有效使用面积=推广面积×保收系数保收系数= 常年播种面积-常年因灾等原因失收和减产的面积常年播种面积从全国全省总的情况来看,保收系数一般可取0.9,但旱涝保收的地区取值应偏大,而在灾害频繁的地区取值应偏小。

单位面积增产量= 多点调查(实收、测产)亩增产量或单位面积增产量“控试”亩增产量×缩值系数缩值系数= 大面积多点调查亩增产量“控试”亩增产量缩值系数变幅范围在0.4~0.9之间,频率分布很不集中,平均为0.6~0.7。

单位面积增产量=“控试”亩增产量×校正系数校正系数= 大面积多点调查综合应用各单项成果的亩增产量各单项成果“控试”亩增产量之和亩推广费用= 本区总推广费用本区各推广项目总有效使用面积亩推广费用= 本区本年总推广费用本区本年新增加的新技术和推广面积新增生产费= 单位面积新增生产费×有效使用面积节约生产费= 单位面积节约生产费×有效使用面积科研、推广和用户效益分摊比例:根据科研作用大小和技术难度分三等五级一等为发明性质的成果,占50%;二等一级为技术改进成果中获一、二等奖者,占40%;二等二级为技术改进成果中获三等奖以下者,占30%;三等一级为一般的引进和总结群众经验性质的成果,占10%;三等二级为引进和总结群众经验性质的成果中技术简单者,占5%。

农业科技发展政策解读

农业科技发展政策解读

农业科技发展政策解读第一章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3)1.1 农业科技发展概述 (3)1.2 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3)2.1 生物技术 (3)2.2 信息技术 (3)2.3 农业机械化 (3)2.4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3)1.3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3)3.1 生物技术 (3)3.2 信息技术 (3)3.3 农业机械化 (4)3.4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4)第二章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4)2.1 创新体系建设目标 (4)2.2 农业科研机构创新 (4)2.3 农业科技企业创新 (4)2.4 农业科技国际合作 (5)第三章农业科技政策法规与规划 (5)3.1 农业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5)3.1.1 政策法规概述 (5)3.1.2 政策法规体系构成 (5)3.1.3 政策法规作用 (5)3.2 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制定 (5)3.2.1 发展规划概述 (6)3.2.2 发展规划制定原则 (6)3.2.3 发展规划制定流程 (6)3.3 农业科技政策实施与评估 (6)3.3.1 政策实施概述 (6)3.3.2 政策实施策略 (6)3.3.3 政策评估 (6)第四章农业科技投入与支持政策 (7)4.1 农业科技投入规模与结构 (7)4.2 农业科技财政支持政策 (7)4.3 农业科技金融支持政策 (7)第五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8)5.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8)5.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8)5.3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与奖励 (9)第六章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 (9)6.1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政策 (9)6.2 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政策 (9)第七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 (10)7.1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目标 (10)7.1.1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10)7.1.2 优化农业科技服务结构 (10)7.1.3 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质量 (10)7.2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1)7.2.1 政策支持体系 (11)7.2.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1)7.2.3 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建设 (11)7.2.4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1)7.3 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 (11)7.3.1 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11)7.3.2 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 (11)7.3.3 创新服务机制 (11)7.3.4 强化服务评价与监管 (11)第八章农业科技扶贫与乡村振兴 (11)8.1 农业科技扶贫政策 (11)8.2 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2)8.3 农业科技扶贫与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12)第九章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12)9.1 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政策 (13)9.1.1 国际合作政策背景 (13)9.1.2 政策内容 (13)9.1.3 政策实施效果 (13)9.2 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平台 (13)9.2.1 国际交流平台建设 (13)9.2.2 平台作用 (13)9.3 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成果 (14)9.3.1 科技成果转化 (14)9.3.2 国际合作项目 (14)9.3.3 人才培养与交流 (14)9.3.4 国际合作机制 (14)第十章农业科技发展前景与展望 (14)10.1 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14)10.1.1 资源环境约束 (14)10.1.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14)10.1.3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 (14)10.2 农业科技发展趋势预测 (14)10.2.1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 (14)10.2.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15)10.2.3 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加深 (15)10.3 农业科技发展对策建议 (15)10.3.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5)10.3.3 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15)10.3.4 深化农业科技国际合作 (15)第一章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1.1 农业科技发展概述农业科技发展是指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提高农业产量、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和阶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和阶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和阶段3.1 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概念3.1.1 科技成果广义的科技成果泛指通过科技活动所产生的成果。

由于科技活动涉及研究开发(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应用、科技服务三个部分,因此从广义上讲科技成果应包含这三类科技活动所对应产生的成果。

狭义的科技成果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并经过认定的科学技术活动的产物。

狭义的科技成果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活动的产物;第二,科技成果应具有一定的价值,即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第三,科技成果必须是经过认定的。

本文主要采用狭义的科技成果。

3.1.2 科技成果转化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包含从知识的生产到最终生产力的形成这一创新链条中各个环节的转化。

例如,基础研究所产生的新知识、新理论的传播、共享与普及可以视为转化,应用研究及实验发展环节所产生的新技术、新装置的应用、形成新产品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可以视为转化,软科学的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用也可以视为转化。

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侧重于创新链的末端,即科学技术成果向能实现经济效益的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1.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是指将农业科学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从科学研究领域通过应用开发、试验、推广等活动应用于生产领域,通过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改善和扩大农业劳动对象等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和过程。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农业科学成果的转化,狭义而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仅指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

本文主要采用广义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阶段3.2.1 前期储备阶段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期储备阶段,各主体相互联动,共同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提供必要条件。

农业科技成果转换培训课程

农业科技成果转换培训课程

2.按成果的表现形态分类
(硬科学成果)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指借 助或直接采用相关学科的技术工艺或途径, 把基础性成果的科学知识赋予在一些有直接 应用价值的载体中,形成新的物质形态的成 果。 (软科学成果)技术方法类无形科技成果: 指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特别是协调生物与 自然关系的途径、方法与技巧,通常以图纸、 音像、配方、技术操作规程或工艺流程等形 式表现出来。
其次应坚持实行开题论证制度。
最后对立项的课题要周密设计,准确地提出研究 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各年度预定研究进度安排,明确 研究的内容和主攻的关键以及研究的方法、措施,确 定试验设置和处理及观测分析的项目。
2.观察、思维和试验验证
第一在观察时建立准确、具体、清楚、实用 的文字、影像记录。 第二在选题和主攻方向、实验构思和总体技 术方案设计、科研动态的搜集和信息的利用、 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数据处理采用的方法等方 面,凭思维作确定。 第三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观察力, 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一般而言,一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基础 在投入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成熟期。
一项农业科技成果产生以后,应当及时进行试验 示范,加快发展期推广速度,使其尽快进入成熟 期,并尽可能延长成熟期时间,避免过早衰退。
在农业推广工作中,一方面要搞好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工作,不 失时机地引进和开发新的成果,保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连续 性,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要合理地选择交 替点,既要保证前项成果充分发挥效益,又要使后项成果及时 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交替点过早过晚都不利于总体效益的发 挥。一般认为,两项成果的最佳交替点,应该是前项成果处于 成熟期的终点,后项成果处于成熟期的起点或者处于发展期。
二、农业科技成果的构成条件

农业科技创新管理规程

农业科技创新管理规程

农业科技创新管理规程1. 引言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石,农业科技的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规范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制定本规程,旨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科技管理,促进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2. 创新机制建设2.1 农业科技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设立专门的农业科技创新规划部门,负责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和规划。

该部门应与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和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方案,并适时修订和完善。

2.2 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创建和完善农业科技研究机构,提供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水平和技能。

鼓励科研机构与农民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

2.3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

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民参与科技创新,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项目和研究。

3. 创新成果评价和推广3.1 创新成果评价机制的建立建立科技成果评价和认定制度,从技术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评估创新成果的质量和价值。

加强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

3.2 创新成果推广与应用加强对创新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

组织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活动,促进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4. 创新团队和人才培养4.1 创新团队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研人才。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工作和成果转化。

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创新成果的共享和合作。

4.2 人才培养和选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科学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引进工作,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科技人员的绩效与创新成果和经济效益相挂钩,激励人才的创新动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件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文件主要涉及内容本文件主要涉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激励机制、评价标准与方法、推广经验、应用案例等方面,旨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广泛应用。

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案例1. 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抗虫棉,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棉花产量,为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通过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产量,改善了稻米品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成果转化推广经验分享1. 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确保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

2. 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五、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与方法1.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2.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专家评价、实地验证、对比试验等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六、农业科技园区与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实现科技成果的集中转化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农业科技园区还可以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

七、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工作。

2. 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成果转化工作。

3. 奖励机制: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对在成果转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农业科技创新管理规程

农业科技创新管理规程

农业科技创新管理规程近年来,农业科技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制定一系列的规范、规程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管理流程、合作机制和监督措施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生产效益、农产品质量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关键。

农业科技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农业科技的创新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有必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规程来规范农业科技创新。

二、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流程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流程应该包括项目申报、评审审核、立项和进度管理、成果推广和评价等环节。

首先,科研人员应该提出科研项目申报,说明项目目标、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等。

接下来,相关部门应进行评审审核,评估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通过评审的项目将获得立项,并进行进度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量完成。

项目成果应该通过专业的推广机构进行推广,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最后,应该对项目进行评价,评估其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和实际效果。

三、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包括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民以及政府部门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

首先,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应该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资源,互相支持。

科研机构可以提供创新的科学技术,农业企业可以提供实地试验的场地和设备。

同时,科研机构和农民之间也应该建立合作机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政府部门在科技创新中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四、农业科技创新的监督措施为了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需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措施。

首先,可以建立独立的评审委员会,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组成,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和审核。

评审委员会应当公正、透明、科学地对项目进行评价,确保科研经费合理、科研条件满足要求、研究目标可行等。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规范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规范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规范一、引言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科技项目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应运而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规范是为了确保科技项目和技术成果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广大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科技推广服务的原则、流程、要求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科技推广服务的原则科技推广服务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农民为中心。

农民是科技推广工作的主体,科技推广服务应以满足农民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 服务与需求相结合。

科技推广服务应充分调查和了解农民的需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3. 持续性和稳定性。

科技推广服务应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不仅仅停留在科技项目和技术成果的推广阶段,还应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4. 依法进行。

科技推广服务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推广资源要合法、合规、合理地进行配置和使用。

三、科技推广服务的流程科技推广服务的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调研和需求分析。

科技推广服务应先进行相关领域的调研,了解农民的需求,分析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 技术甄选和筛选。

科技推广服务应根据农民的需求,从众多的科技项目和技术成果中选择合适的项目和成果进行推广。

3. 试验和示范。

科技推广服务应进行试验和示范,验证项目和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向农民进行宣传和展示。

4. 培训和指导。

科技推广服务应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掌握科技项目和技术成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5. 技术支持和跟踪。

科技推广服务应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农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跟踪项目和成果的应用效果。

6. 评估和总结。

科技推广服务应对项目和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推广策略和方法。

四、科技推广服务的要求科技推广服务应具备以下要求:1. 知识普及。

科技推广服务应普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和科技意识。

2. 技术协作。

科技推广服务应建立起科技推广部门与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形成良好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病虫害防治效率考核试卷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病虫害防治效率考核试卷
(答题括号:__________)
16.以下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农药残留?
A.高剂量施药
B.低剂量施药
C.生物防治
D.物理防治
(答题括号:__________)
1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需要加强?
A.科技成果研发
B.中间试验
C.推广应用
D.成果评价
(答题括号:__________)
(答题括号: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在病虫害防治中,______防治是一种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来降低有害生物密度的方法。
(答题括号:__________)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科技成果的______和______。
(答题括号: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以下哪种病虫害防治策略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A.单一防治方法
B.综合防治策略
C.定期防治
D.一次性防治
(答题括号:__________)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A.气候变化
B.农业生产模式
C.农药抗性
D.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答题括号:__________)
14.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针对性?
A.病虫害种类鉴定
B.防治时期的选择
C.防治剂量的确定
D.选用广谱性农药
(答题括号:__________)
15.以下哪些组织或机构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A.农业科研院所
4.病虫害防治效率的评估主要依据防治效果与______的比值来确定。

农业科技创新标准化

农业科技创新标准化

农业科技创新标准化
农业科技创新标准化是指在农业科技领域,通过建立和推广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和指导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农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的几个方面:
1.科研项目管理标准化:制定和执行科研项目管理的标准,包括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的规范,确保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2.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化:建立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体系,包括成果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果。

3.农业生产标准化:制定和执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标准,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和养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4.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包括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标准,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安全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5.农业机械化标准化:制定和执行农业机械化的标准,包括农机设计、制造、使用等环节的标准,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6.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建立农业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包括农业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应用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农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农业管理和决策水平。

7.农业环保标准化:制定和执行农业环境保护的标准,包括土壤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标准化,可以加强科技创新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关于《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农业部关于《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农业部关于《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法规类别】农业【发文字号】农科发[1996]24号【失效依据】农业部关于宣布失效一批文件的决定【发布部门】农业部【发布日期】1996.12.24【实施日期】1996.12.24【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农业部关于《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1996年12月24日农业部发布农科发[1996]24号)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推动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鼓励产生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调动一切致力于农业的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发展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本办法旨在奖励全国农业系统以及全社会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办法的奖励范围包括5类:甲类:在农业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

乙类:1、应用于农村经济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2、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技术性基础研究(标准、计量、科技情报、环境保护等)成果。

丙类: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开发、推广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中取得重大效益的成果。

丁类:为决策科学化与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研究的软科学成果。

戊类:自然科学领域内个人或集体编著的科技著作。

主要包括科技专著、科技教材和科普图书(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集、年鉴、图集、译著、科技期刊、用汉字以外的文字撰写的科技著作、属于自学考试、成人、函授、夜大等方面的教材等暂不列入评奖范围)。

第四条凡获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奖励的项目不得再申报农业部科技进步奖;正在向其他部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科技奖励的项目,也不得同时申报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违反此规定者一经查明,取消报奖单位申报农业部科技进步奖资格三年。

已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满三年,做了大量推广工作并符合申报丙类条件者可再次申报丙类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发布
作者:
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15年第08期
近日,《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通过审查,将作为推荐性标准予以公开发布,成为我国针对农业科技成果实施专项评价的首个国家标准。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评价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卡脖子”问题。

该标准则建立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分类评价体系,对评价流程做了规范说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标准的推出可有效规范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活动,为第三方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交易与转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