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模拟试题含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模拟试题含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模拟试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

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

③弃市:死刑。

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

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落而石出者(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答案】(1)B(2)①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

(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解析】【分析】(1)A……的人。

B原来;原因。

C好像。

D连词,表并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时时:不时。

间或:偶然。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看拼音,写词语。

yī wēi niǔ kòu xì nìmài luògāo bǐng xuán yá( )( )( )(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瓦砾.(lì)尽.管(jìn)脸颊.(jiá)木屑.(xiè)B.擂.鼓(léi)纤.巧(xiān)模.样(mú)洞穴.(xué)C.剥削.(xuē)填.满(tiān)藐.视(miǎo)膝.盖(xī)D.惬.意(qiē)恶劣.(liè)顷.刻(qīng)玷.污(diàn)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娇阳似火成群结队自愧弗如卧床不起B.见微知著优哉游哉不可思义怒气冲冲C.一视同仁死得其所零七八碎哄堂大笑D.雨雪霏霏弱小无力捶头丧气赴汤蹈火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塵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B.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C.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D.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学生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B.对于中小学的图书馆,由于经费太少,许多必要的书不能买。

C.亲民党访问团来到长沙,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

D.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B.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C.“五彩斑斓的蝴蝶,翠色欲流的草地,还有……”说着说着,朋友醉了。

D.“今天好热啊!”爸爸担心地问,“你书读得怎么样了?”下列作家及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B.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C.格林兄弟——《骑鹅旅行记》D.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下列语句排序恰当的是()①他笑着说:“不是怕先生生气,而是怕后生笑话啊!”②他每写完一篇文章,便把它贴在卧室的墙上,随时看,随时改。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模拟试题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模拟试题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完成下面小题。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说说“草满花堤水满溪”中“草满”一词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一个“满”字写出了堤上花儿草儿繁盛之状;“满”在这里为动词,仿佛青草有意去装点堤岸一般,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为接着写儿童牧牛“花堤”提供了好的环境。

(2)这首诗借儿童牧牛情景,再现了夏日江南田园美景,表达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分析】(1)“草满花堤水满溪”的意思是“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

在这样好的气候条件下,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齐平,这种情景用“满”字是合适的,常见的;而以“满”字写堤上花儿草儿繁盛之状,原也不足为奇,但“满”在这里作为动词,仿佛青草有意识地去装点堤岸一般,这就生动有趣了。

(2)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变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动”;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故答案为:⑴一个“满”字写出了堤上花儿草儿繁盛之状;“满”在这里为动词,仿佛青草有意去装点堤岸一般,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为接着写儿童牧牛“花堤”提供了好的环境。

⑵这首诗借儿童牧牛情景,再现了夏日江南田园美景,表达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点评】⑴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要注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析景)有明显手法一定要指出。

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意境、感情)⑵通过抓关键要素来推断诗歌的情感类型,关键要素有:一、抓住诗题;二、抓住关键词句;三、抓住意象特点;四、注意诗歌给出的注释。

南京外国语中学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南京外国语中学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南京外国语中学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 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 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这首词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答案】(1)C(2)①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②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③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解析】【分析】⑴C项,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故选C。

⑵这两句写了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而且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2)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______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____________》)(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

”公大笑乐。

(《咏雪》)(8)《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

二、字词书写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着.落(______)粗犷.(______)jué别(______)分qí(______)三、选择题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新航线陆续开辟,使盐城南洋机场的通达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南京南外仙林学校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南京南外仙林学校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南京南外仙林学校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者齐景公游于海而乐之。

号令诸大夫曰:“言归者死。

”颜涿聚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齐景公曰:“寡人布令曰‘言归者死’,今子犯寡人之令。

”援戈将击之。

颜涿聚曰:“昔桀杀关龙逢而纣杀王子比干,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

臣言为国,非为身也。

”延颈而前曰:“君击之矣!”君乃释戈趣驾而归。

至三日,而闻国人有谋不内齐景公者矣。

齐景公所以遂有齐国者,颜涿聚之力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言归者死/男有分,女有归B. 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非同小可C. 君乃释戈趣驾而归/爱不释手D. 而闻国人有谋不内齐景公者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3)结合选文,说说齐景公为什么先要杀死颜涿聚,后来为什么又放过了他。

【答案】(1)C(2)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3)齐景公因颜涿聚触犯了自己“说要回去的处死”的禁令而要杀死他。

后来得知颜涿聚进谏是为了防止有臣子趁机谋反,是出自忠心;且杀死他成就了对方,却使自己与史上臭名昭著的昏君为伍。

所以,最终放过了他。

【解析】【分析】(1)A项,回去/归宿,出嫁。

B项,可以/寻常,一般。

C项,放下。

D 项,国都/国家。

故选C。

(2)技巧:句意;关联词;句子成分;虚词。

君游海而乐之(您来海上游玩得开心)/奈臣有图国者何(然而臣子中有图谋篡国的人该怎么办?)/君虽乐之(您现在虽然快乐)/将安得(您现在虽然快乐)。

(3)①“杀死”原因。

“齐景公曰:‘寡人布令曰‘言归者死’,今子犯寡人之令。

’援戈将击之。

”从这句话中看出,要杀死颜涿聚的原因是齐景公认为颜涿聚触犯了自己“说要回去的处死”的禁令。

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椰子椰子开之,有汁如乳,极甘香,自别是一种气味。

中又有一块瓤,形如瓜蒌,上有细垄起,亦白色,但微虚。

纹若妇人裙褶,其味亦如其汁。

又,着壳一重白肉,剐取之,皆可与瓤、糖煎为果汁,色如白酒,其味如瓤。

然谓之酒者,好事者当日强名之。

取其壳为酒器,如酒中有毒,则酒沸起。

今人皆漆其里,则全失用椰子之意。

(1)“但微虚”中“但”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评析“纹若妇人裙褶,其味亦如其汁”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3)“今人皆漆其里,则全失用椰子之意”,作者认为“用椰子之意”是什么?【答案】(1)只,只是(2)围绕“比喻的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回答即可。

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瓤上带有褶皱的情状。

(3)围绕“以椰壳为酒器,测试酒是否有毒”回答即可。

【解析】【分析】(1)“但微虚”中的“但”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意思一样,只,只是的意思。

(2)认真阅读这句话,可以看出这句话把“椰子”的纹理比作是妇人的裙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分析,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说明瓤上带有褶皱的情状。

(3)通读文意可知,古人用它的壳作为酒器,如果酒中有毒,那么酒就会沸腾起来。

据此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⑴只,只是⑵围绕“比喻的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回答即可。

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瓤上带有褶皱的情状。

⑶围绕“以椰壳为酒器,测试酒是否有毒”回答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

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

⑵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赏析句子的角度很多,有修辞、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达州美术家画展在达州市图书馆开幕了,来自本市各区县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B.中心广场的各珠宝专卖店的柜子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C.贪官的蜕变大多是这样的: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D.如果你们坚持与人民为敌的政策,一意孤行....,制造事端,那么最后必然会被人民消灭。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进入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中国掀起了全民“网上学习”。

B.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C.历尽千辛万苦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彰显着当代中国的光荣与梦想,展现了我们中国人实干兴邦的决心。

D.虽然说,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也存在各种谣言,但谁也不能不否认,新媒体的出现在事实上带来了谣言的高发。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江苏南京市东山外国语校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

江苏南京市东山外国语校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

江苏南京市东山外国语校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句意,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

(2)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历史人物。

(3)清晨,我漫步在桃花湖畔,听到阵阵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4)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将书法艺术表现得。

A.追求评判清脆淋漓尽致B.追赶判断清冽惟妙惟肖C.追赶评判清脆惟妙惟肖D.追求判断清冽淋濟尽致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B.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阔绰.(c huò )贮.蓄(zhù )玷.污(zhān )浑身解.数(xiè )B.迸.溅(bèng )枯涸.(hé )挑衅.(xìn )锲.而不舍(qì )C.倔.强(jiàng )拮据.(jù )污秽.(huì )锐.不可当(dāng)D.荒谬.(miù )愧怍.(zuò )真谛.(dì )吹毛求疵.(cī)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如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古之君人,有以干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遗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②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③之五百金,现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注】①涓(juān)人:近传之臣。

②反:酒“返”,返回。

③买:花费,④期(qī)年:满一年。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③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________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3)【甲】文韩愈借“千里马”的遭遇寄寓怎样的情感?(4)【乙】文“涓人”千金买马首给你怎样的启示?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涓(juān)人:国王的近臣,即中涓。

官名,俗称太监。

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同“避”)B.万钟于我何加焉(动词,增加)C.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无实义)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模拟试题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模拟试题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赠苏绾书记①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③下莫经年!【注】①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学、书籍、文章等。

②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③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意?(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下面诗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月夜①杜甫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月夜: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②鄜(fú)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

【答案】(1)特点:文采出众,才华横溢。

用意:突出了苏绾的才干,交代了“赴朔边”的原因;也蕴含了诗人对好友的离情别意。

(2)诗人设想离别之后苏馆的妻子会在家计算他的归期,劝说好友莫要长久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和期待他早归的情感。

(3)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借他人的行为和感受来表现自己的情思,含蓄婉转。

杜甫诗中想象妻子孤独望月,为他的处境而焦心的情景,实际上抒发了他自己的望月思家之情;杜审言设想苏绾的妻子计日盼归的情景,来抒写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解析】【分析】(1)本诗一二两句的意思为:我知道你才思敏捷,文书写得非常漂亮,却为什么要赴北疆边地去参军呢?由此可以看出这两句写明了苏绾的才能,这也交代了“赴朔边”的原因。

第二句的问句体现了作者对好友的不舍。

(2)结合诗意分析,“应计日”的意思为:计算着分离的日子,“莫经年”的意思为:不要长年滞留。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家中妻子将一天一天计算着分离的日子,燕支山下你千万不要长年滞留哪。

这是诗人设想苏绾走后苏绾的妻子对他的思念之情,实则婉转抒情,道出惜别之意。

【三套打包】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三套打包】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中测试(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2分) A.空.气/填空.勒.进/悬崖勒.马果实累累./累.教不改B.悲愤./喷.薄蝼.蚁/高楼.大厦咬文嚼.字/封侯进爵.C.羼.水/孱.弱绯.红/淫雨霏.霏莺啼燕啭./转.弯抹角D.颤.抖/颤.栗血.管/血.光之灾随风晃.动/虚晃.一刀(解析:A.kōng/kòng,lēi/lè,léi/lěi;B.fèn/pēn,lóu/lóu,jiáo/jué;C.chàn/chán,fēi/fēi,zhuàn/zhuǎn;D.chàn/chàn,xuè/xuè,huàng/huǎ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2分)A.蜗行驳船淹淹一息勾魂索命B.惦念浑浊颓唐不按海市蜃楼C.阔绰魁梧老眼昏花两肋插刀D.戏谑黏膜腰缠万惯无精打采(解析:A项“淹淹”应写为“奄奄”;B项“按”应写为“安”;D项“惯”应写为“贯”。

)3.古诗文默写。

(8分)(1)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3)杜甫《登楼》中作者用“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

(4)古诗词中有很多含“马”的诗句,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借“马不前”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瘦马写出了旅途的疲惫”。

4.名著阅读。

(4分)下列句中的“甲、乙、丙、丁”是名著中的四个人物,请将其代表的人物写在横线上。

①在乱石山碧波潭底,孙悟空变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辟水金睛兽,随即到芭蕉洞哄骗罗刹女。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飞事亲至孝事:________②饰名姝遗之遗:________③皆铠以习之铠:________④秋毫无犯犯:________(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套打包】南京外国语中学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3套打包】南京外国语中学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所有题目的答案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发。

一、积累与运用(29分)1.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楷书或行楷书写在田字格里,要求做到正确、规范、美观。

(2分)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挑衅.(xìn) 叱咤.(zhà) 戏谑.(xuè) 忧心忡忡..(chōng)B.谀.词(yú) 伫.立(zhù) 濒.临(bīn ) 锲.而不舍(qì)C.确凿.(záo) 炽.热(zhì) 狡黠.(xiá)一抔.黄土 (póu)D.陨.落(yǔn) 剽.悍(piāo) 倔.强(jué) 气冲斗.牛(dòu)3.下列选项中,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证据确凿人声顶沸机构臃肿搏学多才B.仰慕之情家瑜户晓妇儒皆知鞠躬尽瘁C.深恶痛疾出言不逊匿名举报诘责当局D.器宇轩昂禁固思想张惶失措颔首低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奶奶在城里呆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

有一次乡下的亲戚下来了,她竟然毛遂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

B.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C.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溥与“七录斋①”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

钞已朗读一过③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④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⑤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有删改)注释:①斋:书房。

②钞:同“抄”,抄写。

③一过:一遍。

④管:笔管。

⑤索:讨取,要。

(1)根据要求用文中词句概括填空。

从文中张溥抄书时,“________”和“手皲沃汤”的细节可以看出张溥抄书时的艰辛。

从面对四方征索时,张溥“文不起草”和“________”,表现他的“名高一时”。

(2)从选文看,张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1)下列句中划线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乐亦在其中乐善好施B.曲肱而枕之迂回曲直C.同舍生皆被绮绣舍生取义D.右备容臭臭未干(2)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主人日再食食:食物B.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D.略无慕艳意慕艳:羡慕(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甲、乙两文段中,宋濂和孔子在物质生活享受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这体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追求?3.阅读选文曹刿论战《左传》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南京玄武外国语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

南京玄武外国语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

南京玄武外国语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守邠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②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③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④敛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

公怃⑤然,即彻⑥宴席,厚赒⑦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范仲淹罢宴》)【注】①邠(bī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

②缞绖(cuīdié):丧服,这里指穿着丧服。

③亟(jí):急迫地。

④赗(fènɡ)敛:下葬入殓的衣服。

⑤怃(wǔ)然:形容失望的样子。

⑥彻:通“撤”,撤去。

⑦赒(zhōu)同“周”救济。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②是进亦忧________③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④使毕其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甲】文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

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答案】(1)探求;这,这样;在……之前;完成(2)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②在座的人都感叹不已,有的人甚至流下眼泪。

(3)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

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4)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解析】【分析】(1)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是”:这。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南京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南京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2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二、积累与运用(33分)1.(8分)默写。

(1),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2)天街小雨润如酥,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 ,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醉花阴》)(5)岁寒, 。

(《(论语)十则》)(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出师表》) (7)乃下令:“ ,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8)全石以为底,近岸,,为坻……(《小石潭记》)2.(4分)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1)《曹刿论战》中能够体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 。

(2)请写出表达送别之情的两句古诗。

, 。

A.楷书B.行书C.草书D.隶书3.(2分)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并指出它是哪种字体( )4.(5分)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kang)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1)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恬静 (kang) 奋 (3)运用下面词语写几句语意连贯的话,并用上拟人修辞方法。

羁绊: 。

5.(6分)名著与阅读。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不惧困难。

在孤岛上,他积极地与大自然做不屈的斗争,用火枪和《圣经》征服了“星期五”,使其心甘情愿做了他的忠实奴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B.《童年》中的阿廖沙是个善于观察、非常敏感的孩子。

在外祖父家里,他饱受欺凌;但在外祖母的细心呵护和许多善良正直的人影响下,他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C.《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驷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矛盾,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模拟试题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白牛生者,金华潜溪人,宋姓,濂名。

尝骑白牛往来溪上,故人以白牛生目之。

生躯干短小,细目而疏髯,性勤。

他无所嗜,惟攻学不怠。

与人言《六经》,或厌其繁,生曰:“吾舍此不学也。

《六经》其曜灵乎?一日无之,则冥冥夜行矣。

”或笑其迂,生曰:“我其迂哉?我若迂,孟子则迂之首矣。

”生好著文,或以文人称之,则又艴①然怒曰:“吾文人乎哉?天地之理,欲穷之而未尽也。

圣贤之道,欲凝之而未成也。

吾文人乎哉?”生不肯干禄②,或欲挽之使出。

生曰:“禄可干耶?仕当为道谋,不为身谋。

干之,私也。

”生安于义命,未尝妄有所为。

(节选自宋濂《白牛生传》)【注】①艴(fú):艴然,生气的样子。

②干禄:谋求官职俸禄,即求官。

干:追求,谋取。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仕当为道谋干之私也。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性多勤,他无所嗜,惟攻学不息。

(3)请分点概括【甲】【乙】两文中提到的“嗜”的表现。

(4)【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乙】文中“艴然怒曰”,宋濂待人接物的态度是否矛盾?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仕当为道谋/干之/私也(2)①所以,我虽然生性愚笨,最终有所收获。

②宋濂生性勤奋,没有别的爱好,唯独对攻读学业不懈怠。

(3)【甲】:①借书抄书;②百里之外拜师求教。

【乙】:①日常谈论都是经书;②认为自己的学识还不够深厚,还不足以称为“文人”;③读书不是为了获得名利。

(4)不矛盾。

【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是宋濂在向老师求教,面对老师呵斥时的态度,更加突显了求教的诚意。

【乙】中是因为宋濂认为自己的学养远远不够,不能称为“文人”。

这两者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宋濂对待学问的谦逊态度。

【解析】【分析】(1)这句话意思是“应该为了道而寻求做官,谋求俸禄是自私的”,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即可。

(2)本题翻译赋分点,故:所以;卒:最终;嗜:爱好;息:停止。

(3)仔细阅读两篇文章,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理解大意。

“嗜”是爱好的意思,【甲】文中宋濂“性嗜学”,但是家贫,他借书抄书来读,长大后“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乙】文中,白牛生“无所嗜,惟攻学不怠”,日常谈论是经书,自我感觉不及“文人”,而且读书目的纯粹,不是为了名利。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4)【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是宋濂求教老师的虔诚恭敬态度;【乙】文中当别人称其“文人”的时候,宋濂认为自己的学养远远不够,不能称为“文人”,所以生气。

不同的态度出自不同的原因,侧面表现宋濂对待学问的谦逊态度。

比较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仕当为道谋/干之/私也⑵①所以,我虽然生性愚笨,最终有所收获。

②宋濂生性勤奋,没有别的爱好,唯独对攻读学业不懈怠。

⑶【甲】:①借书抄书;②百里之外拜师求教。

【乙】:①日常谈论都是经书;②认为自己的学识还不够深厚,还不足以称为“文人”;③读书不是为了获得名利。

⑷不矛盾。

【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是宋濂在向老师求教,面对老师呵斥时的态度,更加突显了求教的诚意。

【乙】中是因为宋濂认为自己的学养远远不够,不能称为“文人”。

这两者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宋濂对待学问的谦逊态度。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对句子的意思的理解,根据意思进行断句。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题干要求,找准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概括。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附参考译文】【甲】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

抄写完了,跑着去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

前辈道德、声望高,学生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

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多教益。

【乙】白牛生是金华潜溪人,姓宋名濂。

他曾经骑着白色的牛在溪上往来,所以人们叫他白牛生。

白牛生身材短小,眼睛细小,胡子稀疏。

生性勤劳,没有别的爱好,只是不松懈地研究学问。

他与别人交谈的内容是《六经》,有的人厌烦他讲得太多,他说:“我除了《六经》就不学其他的了,《六经》大概是太阳吧?一天没有它,就好象在黑暗的夜晚走路了。

”有人笑他迂腐,白牛生说:“我难道迂腐吗?我如果迂腐,孟子就是迂腐的第一人了。

”白牛生喜欢写文章,有人用“文人”来称呼他,他却又很恼怒地说:“我是文人吗?天地的规律,我想要探究却不能够穷尽。

圣贤的道理,我想要汇集却未能完成。

我是文人吗?”白牛生不愿谋求官职俸禄,有人要拉他出来做官。

他说:“俸禄可以谋求吗?应该为了道而寻求做官,不是为了自己而寻求做官,谋求俸禄是自私的。

”白牛生安守本分,不曾有非分的行为。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

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

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

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

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戒,而不可更。

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

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

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②,发书笥③,忽复见之。

甚喜,以付迨、过④。

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

②当涂:地名。

③书笥:书箱。

④迨、过:苏找的儿子苏迨与苏过。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扣之铿然(________)②轼宝而用之(________)③其匣虽不工(________)④不可易也(________)(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于所居纱毂行宅隙地中/万钟于我何加焉B. 与群儿凿地为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 且为铭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 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4)选文围绕天石砚写了哪些事情?请写出其中的两件。

【答案】(1)敲击;视为珍宝;精致;交换(2)B(3)这是一方天然的砚石,具有砚台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

(4)示例:十二岁时和同伴嬉戏时发现天石砚;父亲把天石砚赐子我。

【解析】【分析】(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扣”,敲击;“宝”,动词,视为珍宝;“工”,精致;“易”,交换。

(2)A.“于”解释为:在/对于;B. “与”解释为:和;C. “且”解释为:并且/况且;D. “乃”解释为:却是/于是;故选B。

(3)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是”,这;“天”,天然的;“形”,形状。

(4)结合“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

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

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

”概括得出:十二岁时和同伴嬉戏时发现天石砚;结合“‘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概括得出:父亲把天石砚赐子我。

结合“甚喜,以付迨、过。

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概括得出:把天石砚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

故答案为:⑴敲击;视为珍宝;精致;交换⑵B⑶这是一方天然的砚石,具有砚台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

⑷示例:十二岁时和同伴嬉戏时发现天石砚;父亲把天石砚赐子我。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了解句意,结合句意进行分析,注意平时对常用虚词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准确的概括。

【附参考译文】苏轼十二岁的时候,在所住的纱縠寓所空地上,和一群少年玩掘地的游戏。

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鱼,外表色温润晶莹,呈现浅绿色,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发出铿锵的声音。

试着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只是没有储水的地方。

先父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

”于是把它还给我,说:“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

”我十分珍爱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一旦接受了上天的造就,就永远不再改变初衷。

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

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法什么?仰人鼻息跪人脚下吗?这样的人世间有很多。

”元丰二年秋七月,我获罪入狱,全家人流离失所,书籍也丢失散乱。

第二年来到黄州,寻找我那方砚台,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以为把它丢失了。

元丰七年七月,乘船到到当涂,翻开书箱,忽然又看见了它,非常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