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高三地理总复习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180109237

合集下载

江苏省启东市高三地理总复习 环境观练习 新人教版

江苏省启东市高三地理总复习 环境观练习 新人教版

环境观1.有效生态承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

分析表中的数据,完成问题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 (单位:公顷/人)国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国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新加坡 6.9 O.1 -6.8 冰岛7.4 21.7 14.3比利时 5.0 1.2 -3.8 新西兰7.6 20.4 12.8美国10.3 6.7 -3.6 秘鲁 1.6 7.7 6.1英国 5.2 1.7 -3.5 澳大利亚9.0 14.0 5.0日本 4.3 0.9 -3.4 巴西 3.1 6.7 3.6 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O.8公顷/人。

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A.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D.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2.下列有关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会导致各地蒸发量增加,从而使海平面下降B.全球变暖只会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不会产生影响C.应对全球变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重要措施之一D.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唯一措施3.日本地震造成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灾难。

卫生部门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q/kg。

由于检出的碘-131微量,目前情况对公众健康无影响。

据此回答问题:(1)关于这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是()A.这次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这次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这次地震各国测出的震级不同是因为有多个震级D.这次地震引发了海啸和风暴潮等海洋灾害。

(2)菠菜中抽检发现的微量放射性碘-131主要来自()A.生物循环过程 B.水循环过程C.洋流循环过程 D.大气循环过程(3)按性质分类,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属于()A.局部性环境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C.生态破坏问题 D.资源枯竭问题4.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 问题与对策(2)练习 新人教版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 问题与对策(2)练习 新人教版

问题与对策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B.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积增加D.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没有出现水土流失现象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全国酸雨中心之一②大气污染日益加剧③“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④由于围湖造田,导致耕地面积增加⑤土壤肥力增高⑥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3.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A.绿地面积不断减少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原因是()A.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都处于优势B.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扩大市场规模转变为追求降低成本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腹地较大D.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它地区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是:A.城市建设落后B.重工业与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C.产业升级面临困难D.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降低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招商引资的力度6.下列有关“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④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 2008年,城市GDP排行榜上“富可敌省”的前十名城市中,广东省独揽3名,“经济霸主”的地位牢牢确立。

珠江三角洲成为“最早富起来”的区域,其决定因素是( )A.国际环境B.对外开放政策C.优越的区位条件D.著名的侨乡8.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1979—1990年)的主导产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B.第一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承接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C.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产业升级的原因是国家政策调整D.工业化推动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水平高于城市化水平9.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是:()A.酸雨严重 B.水污染严重,“水源性”缺水问题突出C.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D.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10.为解决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紧张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建核电站②开发利用潮汐能③减少对香港、澳门的能源供应④西电东送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1.答案: B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如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等,此外还有噪声污染,耕地锐减,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度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练习题(96套) 通用18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度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练习题(96套) 通用18

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

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水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首先要抓好调出地与沿线以及调入地的两项工作分别是A.保护水—节约水 B、修输水渠--修水库C.制定合理水价—依法制水 D、水田改旱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4.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状况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优势是A.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输水 B.有京杭运河及一些湖泊可利用C.东线工程流经的是人口稀少区 D.东线工程水质较好6.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多西少,南多北少②东少西多,南多北少③夏秋多,冬春少④春夏多,秋冬少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被称为安徽省内“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淮工程,已列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工程线路的总方向是从长江入巢湖,在巢湖西岸上岗,穿越江淮分水岭,经瓦埠湖入淮河。

输水干线全长330千米,多年平均引江济淮水量约10亿立方米,将大大缓解沿淮及淮北地区、豫东和鲁西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是一项集水利、环保与航运的综合性工程。

(1)简述引江济淮工程对淮北平原小麦生产的意义。

(2)分析该工程对沿途河湖及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

(3)简述该工程对途经区域交通、煤炭、冶金工业发展的作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学案及训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学案及训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学案及训练【例2】(高考经典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完成下题。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尝试自解][审题能力培养]第1步审设问,明确思考方向(1)要准确说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需准确判断出该区域的名称,还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描述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要回答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分别采取的措施,需明确两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

耕地和牧草地。

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二是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三是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

因此对其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1.成因(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

它们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

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

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率有关。

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弱,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

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人为因素: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得以实现的,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3.主要的治理措施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采用合理利用土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1.读全国部分省区生态脆弱度统计表,推断山东省生态脆弱度值最接近:A.0.837B.0.456C.0.695D.0.580【答案】D【解析】山东省比河南距海洋近,水分条件优于河南,所以生态脆弱度,比河南小;但比安徽水热条件差,所以生态脆弱度比安徽大,对比四个数值,所以最接近0.580.故选D。

【考点】生态环境2.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答案】C【解析】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的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C对。

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是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不是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功效,A、B、D错。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答案】A【解析】在河流中上游的防护林,主要生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对。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B错。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是雨林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主要作用,不是防护林的主要作用,C错。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是城市绿地的作用,D错。

【考点】防护林的功效,森林的作用。

3.【地理~~环境保护】(10分)近些年,长江流域洪灾频发。

请结合下面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上述两图所示问题及其与长江流域洪灾频发的相互关系。

(6分)(2)针对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请列举相应的治理措施。

(4分)【答案】(1)左图反映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大,右图反映出洞庭湖面积缩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洪水增多、湖泊面积缩小,导致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涝增多,洪水增多也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面积进一步缩小。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4.2水土流失的治理(附答案)doc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4.2水土流失的治理(附答案)doc

第四部分第二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素质能力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露天采矿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是A.浪费资源B.增加开采难度C.污染环境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解析:露天煤矿的开采,会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降低,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河道、滩地开矿使大量泥沙直接进入河道,增加河流泥沙。

故选项D正确。

答案:D(2004年江苏、南通调研题)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

读下图,回答2~3题。

水平梯田示意图2.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方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3.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解析:第2题,黄土高原上修筑水平梯田,护坡,可以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

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等高线基本平行,这样,才可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而A、C、D的说法,均起不到这种作用。

第3题,梯田的修筑,改变了山坡的基本形态,而对土壤类型、坡向、物质组成均不会有改变。

答案:2.B 3.A某地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据此回答4~6题。

4.该地应为我国的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5.该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是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B.流水的冲积作用造成的C.风力的沉积结果D.内力作用的结果6.引起本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垦荒D.砍柴取薪解析:本组题为因果关联题,解题的关键是第8题,由位置断定该地为黄土高原,其他类推可解出。

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高原,即由风力搬运沉积而成。

本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最主要原因是毁林开荒。

答案:4.B 5.C 6.C7.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①打坝建库②平整土地③植树造林④深耕改土⑤修水平梯田⑥抽引水灌溉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⑤解析:植树造林属于生物措施,深耕改土属于农业技术措施。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度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练习题(96套) 通用68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度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练习题(96套) 通用68

水污染成因、危害及防治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据此判断1-2题。

1.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D.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2.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A.会刺激皮肤B.会腐蚀下水道C.会引起白色污染D.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2.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最主要的原因是()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B.地形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C.雨水丰沛且降水强度大D.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目前在全球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现象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4.小清河源出济南市西部睦里庄,汇集黑虎、趵突、孝感诸泉水,与黄河南堤大致平行东流,在寿光羊角沟入海,曾是省内唯一河海通航、水陆联运的河道。

小清河于1137年正式通航,过去该河承担着重要的海盐运输任务,将沿海地区的盐等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运到济南等内陆城市。

小清河是“曾经的黄金水道”。

新中国成立后,小清河虽然经过多次治理,但其水质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小清河成了“小臭河”、“小黑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小清河完全停航,结束了其800多年的通航功能。

(1)由“小清河”到“小黑河”,体现了小清河水质的何种变化?简要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从防洪安全、水环境安全和城市环境美化等方面简要说明小清河治理的意义。

5.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D.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6.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名校推荐】江苏省启东中学人教版高三地理总复习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

【名校推荐】江苏省启东中学人教版高三地理总复习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课后练习(1)1.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耍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2.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四指()A.长江、黄河、淮河、海河B、长江、汉江、黄河、淮河C.长江、通天河、大渡河、黄河D、长江、渭河、淮河、黄河3.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①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②因黄河水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丫有力支持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⑤主要为了减小长江的洪涝灾害⑥因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A.®(2X§)B. ©©⑥C.①③©D.④⑤®4.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A.可以改变大范围的气候状况B.可以减少地表水的使用C.可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D.不能缓解受水区的生态缺水5.下列资源的凋配,正确的是()A.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13.广丙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6.2002年12月27 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

据此回答2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耑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B.K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C.长江屮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D.黄河是“地上河”(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①可以改变大范围的气候状况②可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祖物③可以减少地表水的使用④可以缓解受水区的生态缺水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3)H前能缓解华北平原存旱期用水紧张状况,II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A.增加地不水的开采最B.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缩减农山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7.南水北调对于北方地区的有利影响是()①有效利用水资源发电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增加人均水资源拥有量④缓解工农业缺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我岡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的主要原因是()八.东线工程难度较小,.H.原有一定的江水北凋基础B.东线工程大S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C.东线工程可以根本改变华北地区缺水状况D.保证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9.华北平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水土流失的治理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水土流失的治理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选择题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Ⅰ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Ⅱ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解析:1.C 2.A 第1题,根据等高线可知,甲区的地形是陡坡与平地相间分布,这样的地形应修筑隔坡梯田,即在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的地方发展种植业,而在等高线稠密、坡度较大的地方发展林业。

这样修筑梯田,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便于发展种植业。

第2题,由图可知,反坡梯田是梯田边缘较高、梯田面向海拔高处倾斜的梯田,这样的梯田使水土顺坡而下的速度减慢,从而更有利于提高保水保土的效果。

坡面侵蚀是指在坡面上发生的一切侵蚀现象。

读下图,完成3~5题。

3.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4.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5.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上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C.③D.④解析:3.C 4.D 5.B 第3题,直接读图即可获知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C正确,A错误。

图中曲线斜率大表示地面侵蚀强度变化快。

图中坡度在20°~40°曲线变平缓,B错误。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水土流失的原因2练习新人教版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水土流失的原因2练习新人教版

水土流失的原因1.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关于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深居内陆,且位于阶梯交界处B.水土流失严重,但地质地震灾害较少C.位于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D.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多石质荒漠化,其共同成因不包括()A.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B.人为活动造成植被破坏C.地表坡度大,不利于水土保持 D.石灰岩广布,土层薄,易遭侵蚀3.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②开垦荒地,扩大种植业;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地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太行山以东,乌鞘岭以西B.横跨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C.植被以牧草为主,但覆盖率低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6.山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气温年变化大B.垂直分异C.人烟稀少D.生态系统脆弱7.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

据此完成(1)~(2)题。

(1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D.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面积加大(2)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的原因是()①降水变率大②土质疏松③土层较薄④人口密度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过去,我国人口众多,对家产品需求大,为了提高农业产出,一方面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另一方面对现有土地过分使用,造成土壤侵蚀和荒漠化。

[高中地理]2021 2021学年度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练习题(9

[高中地理]2021 2021学年度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练习题(9

[高中地理]2021 2021学年度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练习题(9[高中地理]2021-2021学年度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练习题(9固体废物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1.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大气污染d.噪声污染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弃物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

这主要反映了什么特征?答案:A.数量在增加B.品种在增加C.变化很大D.处理变得越来越困难。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碳质岩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之一。

中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非常多的煤矸石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c、中国的煤炭品位低、碳含量低。

D.中国许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4.垃圾处理方式中,堆肥相对于填埋、焚烧而言,其优点是()a.投资小b.垃圾减量最彻底c.环境效益高d.技术要求低5.固体废物的主要污染方式为()①通过大气污染②通过水体污染③通过土壤污染④通过食物链污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浪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一个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可以成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

因此,浪费也被称为“资源错位”。

相应地回答问题1至2。

大多数“废物”都可以转化为原材料b.科技发达的今天,废弃物产生的量要远远少于任何时代c.在发展中国家是“废弃物”,在发达国家可能就是原料d.在城市里是废弃物,在农村可能就会变成原料2.处理“废弃物”的最好办法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下列处理方法能直接实现的是()a.分类回收b.压缩c.填埋d.堆肥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发生了如下变化:(a)数量增加,种类减少;B.数量减少,类型增加;C.数量和类型的增加;D.数量减少,类型减少8.目前,城市对垃圾的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该方式简捷省钱,但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包括()① 占用大量土地资源② 污染土壤③污染地下水④垃圾堆积方位需要研究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 水土流失的原因(1)练习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地理总复习 水土流失的原因(1)练习

水土流失的原因1.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相比( )A.两区人地矛盾尖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B.水土流失带来的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有过之而无不及C.中小河流众多,形成许多小流域D.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2.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是( )A.太行 B.乌鞘岭 C.秦岭 D.贺兰山3.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4.改良红壤的有效措施有:①施用石灰物质②补充酸性肥料③种植绿肥作物④在土壤中掺砂子(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5.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原因是()①大面积分布松疏的黄土②降水集中③多暴雨④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关于南方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地关系趋于缓和②人均土地少,单位土地产值高③单位面积流失土地造成的损失大④土层深厚,生态环境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最主要因素是()A.土质疏松 B.垂直节理发育C.夏季多暴雨 D.人为破坏植被8.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共包含七个省区的大部分或一部分B.山西省全部属于黄土高原,其他各省区只有一小部分属黄土高原C.中小河流众多,地表侵蚀切割强烈D.我国黄土分布区全部位于黄土高原地区9.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最深厚、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回答1~2题。

1.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正确的是()A.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的结果 B.是流水侵蚀而形成的C.是流水沉积而形成的 D.是风力堆积而形成的2.以下对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B.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发育着黑土C.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成土过程影响很大 D.淋溶作用很弱,不易被侵蚀10.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

江苏高三高中地理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高三高中地理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高三高中地理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2】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推论、说法正确的是A.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D.珠江流量小,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势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2】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①流域面积广②围湖造田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④植被破坏严重⑤土质疏松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3.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

这主要是因为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4.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2】保护和恢复西北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32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旧人教选修2

32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旧人教选修2

3.2 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堂练习:
图1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2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推出导致图1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解析:读图1,可以发现该山地存在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基带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再根据东西两坡同一种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判断该山大致为南北走向;读图2,地形为介于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因此判断该地形区为高土高原上的某一南北走向的山地。

答案:(1)黄土高原(2)图中山地东西两坡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水、湿度)因素造成的 (3)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

(4)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或干旱),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生春旱。

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节水农业),防霜冻。

江苏省启东市高三地理总复习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新人教版

江苏省启东市高三地理总复习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新人教版

水土流失的治理1.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陕西北部的榆林城三次被迫搬迁。

这说明()A.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生产力 B.造成生态环境全面恶化C.洪涝灾情加剧 D.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黄河中游主要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区,该地区古代森林茂密,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据此回答1~5题。

1.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A.钢铁工业 B.煤炭工业 C.纺织工业 D.机械制造业2.上述工业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是①造成水土流失;②污染大气环境;③破坏生态系统;④污染水源;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3.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①多大风天气;②夏季多暴雨;③土质疏松;④过度开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4.综合治理与开发黄河中游流域的主要措施有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③疏浚河道;④对矿区土地进行复垦;⑤修建水利工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①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②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使当地称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3.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1)~(3)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的自然条件,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首先应该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4.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②水土流失严重③人地矛盾尖锐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黄淮海鱼塘一台田模式与珠江三角洲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具有的共点是( )A.治理低洼地B.治理盐碱地C.发展立体农业D.形成模式的自然条件相同6.黄淮海平原整治盐碱地工作的核心是( )A.使土壤脱盐B.治水 C.调控水盐运动 D.改造局部气候7.下列方法措施,对改造盐碱有利的是:①建设引淡淋盐工程;②提高地温,增加蒸发;③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④选择适当覆盖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1.读某区域图,关于图中沼泽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河流有凌汛,容易泛滥C.纬度较高,蒸发较弱D.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答案】D【解析】沼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有凌汛现象,导致两岸积水,形成沼泽;纬度较高,蒸发较弱,导致积水;而蒸发弱,距太平洋和大西洋较远,降水较少。

故选D。

【考点】湿地2.(10分)【地理—环境保护】浙江省地属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区,浙江省独特的“水”、“土”和“植物”的时空组合,决定了浙江省水土流失的特征。

下图为浙江某地不同土地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的对数曲线。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浙江省水土流失特点。

(4分)(2)分析浙江省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6分)【答案】(1)工矿地、园地、林地和草地以轻、中度侵蚀为主(4分);强度侵蚀以上以坡耕地最为严重(2分)。

(2)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疏;红壤土层薄,易被侵蚀(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

【解析】(1)浙江水土流失的特点,即流水侵蚀强度的变化特点。

读图,横轴表示侵蚀强度,纵轴表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某种侵蚀类型中所占的比重。

根据图例判断各曲线的变化,工矿地、园地、林地和草地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强度侵蚀及其以上侵蚀以坡耕地最为严重,占的比重最大。

(2)浙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坡耕地由于人类开垦,植被稀疏,保持水土能力差。

丘陵地区的红壤土层薄,易被侵蚀。

【考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3.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

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回答小题。

【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答案】C【解析】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大,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

高中地理总复习能力训练: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河流的综合治理

高中地理总复习能力训练: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河流的综合治理

"【把握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总复习能力特训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河流的综合治理练习 "一、选择题(分×=分)(长沙质检)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读图,回答~题。

.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③②①.②①③.①②③.②③①.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地表起伏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土壤质地变差.植被条件变差解析: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①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后地表起伏变大,故②为地表起伏大。

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答案:下图为某沟谷剖面图,读图完成~题。

.按小流域治理模式,剖面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开发措施分别应该是( ) .修筑梯田、平整土地、育林育草、退耕还林.平整土地、育林育草、修筑梯田、退耕还林.打坝建库、育林育草、退耕还林、修筑梯田.打坝建库、育林育草、修筑梯田、退耕还林.除黄土高原外,小流域治理措施还可以推广到( ).南方低山丘陵.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平原地区.青藏高寒地区解析:小流域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地表区域,图中所示为其剖面图,图中①为沟谷,②为陡坡,③为塬面,④为缓坡,在不同区域其治理措施各不相同,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措施为打坝建库、育林育草、退耕还林、修筑梯田。

与黄土高原存在着类似生态环境问题的是南方低山丘陵区,此区水土流失的表现为石漠化,其治理可参考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治理措施。

答案:(潍坊质检)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因素的统计图(下图)”,回答~题。

.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面积扩大因素中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因素分别是( ) .过度开垦自然原因.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樵采.城市交通建设自然原因解析:据图可知导致我国荒漠化面积扩大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过度放牧,最小的因素是城市交通建设。

江苏省启东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总复习水污染成因、危害及防治练习含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总复习水污染成因、危害及防治练习含答案

水污染成因、危害及防治课后练习(1)1.酸雨是指PH值小于()的降水。

A.7 B.4。

5 C.5。

6 D.6。

5 2.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湾——震惊世界的水俣病是因为自污染源化工厂排放的污染物( ),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富集放大后,进入人体而造成的严重危害。

A.氮和磷等 B.甲基汞 C.铅D。

氰化物3.国际“花园城市”评选有着“绿色奥斯卡”的美誉,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相当重视这个评选.近年, 在联合国认可的国际“花园城市”评选中,深圳市一举夺得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第一名的桂冠。

据此完成问题。

(1)在争创国际“花园城市”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在下列可供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①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②优化道路设计,保护车辆通畅③实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综合利用④市区禁止汽车鸣号,控制噪音⑤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⑥市郊农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⑦整治城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⑧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日报A.①②⑤⑧B.②③④C.③④⑤⑦D.③④⑦⑧(2)深圳人着眼于长远发展,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科学制订城市规划,建设服务规划, 规划服务环保,现己有众多大型跨国公司落户深圳,这表明()A.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的B.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后保护环境C.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优化是密切相关的D.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环境问题4.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

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问题。

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D。

人为破坏严重5.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之友、中国民促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在北京联合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呼吁在6月26日至9月9.6日期间,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调至26℃。

回答下题。

(1)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 度空调”节能行动主要作用有(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④保护臭氧层⑤减少酸雨的危害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2)“26度空调”节能行动重要意义是(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6.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整治,曾被济南市民称为“小黑河”的小清河又碧波重现,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完美回归.据此完成(1)~(3)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流失的治理
1.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陕西北部的榆林城三次被迫搬迁。

这说明()
A.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生产力 B.造成生态环境全面恶化
C.洪涝灾情加剧 D.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黄河中游主要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区,该地区古代森林茂密,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据此回答1~5题。

1.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煤炭工业 C.纺织工业 D.机械制造业
2.上述工业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是
①造成水土流失;②污染大气环境;③破坏生态系统;④污染水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3.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多大风天气;②夏季多暴雨;③土质疏松;④过度开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综合治理与开发黄河中游流域的主要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③疏浚河道;④对矿区土地进行复垦;⑤修建水利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
①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②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使当地称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3.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1)~(3)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的自然条件,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首先应该做好的工作是
(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4.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黄淮海鱼塘一台田模式与珠江三角洲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具有的共点是( )
A.治理低洼地
B.治理盐碱地
C.发展立体农业
D.形成模式的自然条件相同
6.黄淮海平原整治盐碱地工作的核心是( )
A.使土壤脱盐
B.治水 C.调控水盐运动 D.改造局部气候
7.下列方法措施,对改造盐碱有利的是:①建设引淡淋盐工程;②提高地温,增加蒸发;
③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④选择适当覆盖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

读下表,回答(1)~(2)题。

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
A.径流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D.径流量随入渗量减小而增大
(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最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围是( )
A.20%~40% B.40%~60% C.60%~70% D.70%~85%
9.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10.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
①打坝建库②加固堤坝③平整土地④疏浚河道
⑤修水平梯田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使山西榆林地区人们失去生存的条件。

2.答案: 1.B 2.A 3.B 4.D 5.C
解析:
3.答案: C A B
解析:第1题,“红色荒漠”现象和酸性红壤、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关系密切。

江西丘陵多为有较薄红壤覆盖的石质山地,坡度大,降水多且集中,流水侵蚀强烈,表层土壤一旦被侵蚀掉,石质裸露,就会出现“红色荒漠”。

第2题,“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破坏植被。

第3题,针对江西丘陵自然条件的特点,从地形、降水特点、植被覆盖率、水文特点、土壤等方面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应加强综合开发。

4.答案: D
解析:
5.答案: AC
解析:珠江三角洲降水丰富,气候湿润,不存在盐碱问题。

珠江三角洲与黄淮海平原形成模式的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如气候。

6.答案: B
解析:盐碱地的形成与水的运动最为密切,故整治盐碱地的核心是治水。

7.答案: D
解析:提高地温,增加蒸发,易于使土壤返盐,不利于改造盐碱地。

8.答案: 1-2DC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径流量随入渗量的减小而增大。

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被覆盖率由60%增加到70%时,减流效益可以增加21.5%、减沙效益可以增加16.07%,这一变化幅度是最大的。

9.答案: D
10.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