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诗歌练习及答案文档
2020-2021部编版小学语文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野池(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植物________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满溢(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
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的意思是:野外的池塘水满的已经连到秋天的河堤,菱花结了果实草木很茂盛.前一句写出了池水满的特点,因为有丰富的池水的滋养,菱花结了果实蒲叶长得非常茂盛.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满溢(满)、丰盛(茂盛、果实丰硕、生机勃)。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诗句描绘了野池蜻蜓随意飞舞,鱼儿任意游玩的悠闲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1)① 满溢(满);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
答题时应注意,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概括要点作答。
池水:满溢(满);植物: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应注意,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春日(宋)晃冲之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15份)
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
项练习(15份)
引言
本文档提供了15份现代诗歌阅读专项练,旨在帮助高考语文考生复现代诗歌相关知识。
每份练中包含了一首现代诗歌及相关问题,供考生练阅读和理解现代诗歌的能力。
练题目
1. 第一份练:《春天的足迹》
2. 第二份练:《追忆》
3. 第三份练:《海的了解》
4. 第四份练:《岁月如歌》
5. 第五份练:《在枫远处》
6. 第六份练:《夜色中的思念》
7. 第七份练:《晨钟》
8. 第八份练:《太阳和我》
9. 第九份练:《风雨中的坚持》
10. 第十份练:《秋天的眼睛》
11. 第十一份练:《雪的诗篇》
12. 第十二份练:《平凡的世界》
13. 第十三份练:《我和蓝天》
14. 第十四份练:《童年的足迹》
15. 第十五份练:《梦的足迹》
练形式
每份练中,考生将阅读一首现代诗歌,并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涉及诗歌的主题、意象、表达手法等方面,旨在帮助考生加深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使用说明
考生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练:
1. 选择一份练题目。
2. 仔细阅读题目中的现代诗歌。
3.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4. 思考诗歌中的表达手法和语言技巧。
5. 回答练题目中的问题。
6. 检查答案,并进行复和总结。
总结
这份文档提供了15份现代诗歌阅读专项练,可帮助高考语文考生复现代诗歌相关知识。
通过练阅读和分析现代诗歌,考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解题技巧,为高考做好准备。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强化练习及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强化练习牟海福2014年4月20日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两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这两句写景,增添苍茫萧瑟之意,渲染离别时悲凉、暗淡的气氛,凸显自己的孤独。
(2)“一片冰心在玉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认为写得好吗?请说出理由。
答:写得好。
“冰心”“玉壶”都是纯净无暇,用它们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志节。
诗人以此告慰亲友,更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深情。
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1)请从现实与想象交融的角度,说说作者在尾联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答:就要分别了,主人与归客开怀畅饮,期盼着别后再相逢。
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情感。
(2)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
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的理解和评价。
答: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
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
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古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
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3.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5分)(2007年高考湖南卷)示长安君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
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颔联:“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唐)刘长卿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
为五岳之一。
B. 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
暗示他即将归去。
C. 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
D. 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
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
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解析】【分析】(1)ABC赏析正确。
D错在“后四句感时抒怀”,应是表达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2)结合诗歌题目及内容分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送道标上人归南岳”,最后两联的意思是:道标商人要离开了,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
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
最后两句作者以一组流畅的林山云水镜头,写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上人,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故答案为:⑴ D;⑵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
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
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诗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内容、主题、感情等方面。
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⑵此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 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壮丽。
C. 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D. 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2)有人说“归雁天”“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B(2)同意。
理由:一是作者身处“胡天”,二是作者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解析】【分析】⑴B:能体现边塞神奇壮丽的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物。
故选B。
⑵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
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
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
“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
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故答案为:⑴B;⑵同意。
理由:一是作者身处“胡天”,二是作者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诗词句内容和手法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答题时应注意,仔细体味试题要求,理解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反复阅读诗句,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分析作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宿牛群头①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第14课 诗词三首 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金樽.(zūn)投箸.(zhù)朱阁.(gé)B.烂柯.(kē) 侧畔.(pàn) 济.沧海(jǐ)C.冰塞.川(sè) 歧.路(qí) 酬.乐天(chóu)D.宫阙.(què) 绮.户(qǐ) 婵.娟(chá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清酒四顾茫然黄河B.长风苍海扬州病树C.精神大醉宫阙朱阁D.人间无眠圆缺离合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玉盘珍羞..直万钱(美味佳肴)B.今日听君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C.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实现政治理想)D.千里共婵娟..(指嫦娥)5.下列诗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翻译:金酒杯里装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玉盘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翻译: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山中。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翻译:明月几点开始出现?我把酒端起来问青色的天。
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翻译: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之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6.下列对《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
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2014年语文诗歌阅读专题高考真题汇编(附详解答案)
2014年语文诗歌阅读专题高考真题汇编(附详解答案)一、(2014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二、(新课标卷II)(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②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8.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
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9.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
《诗歌行》(精选练习)(原卷版)含答案
《诗歌行》(精选练习)(原卷版)含答案
诗歌行 (精选练) (原卷版) 含答案.doc
简介
本文档包含了《诗歌行》的精选练题及答案。
《诗歌行》是一
本经典的诗歌教材,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
这里的练题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诗歌。
答案解析
以下是每道题目的答案及解析:
1. 问题:诗歌《XXXXX》的作者是谁?
答案:作者是XXXXX。
解析:这首诗歌是XXXXX所创作的,它表达了XXXXX的思想和情感。
2. 问题:诗歌《XXXXX》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案:这首诗歌是在XXXXX时期创作的。
解析:XXXXX时期,社会正处于XXXXX的情境下,这首诗歌通过XXXXX的手法表达了XXXXX的主题。
3. 问题:诗歌《XXXXX》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答案:这首诗歌运用了XXXXX的修辞手法。
解析:通过使用XXXXX的修辞手法,诗歌达到了XXXXX的效果,使读者产生了XXXXX的情感共鸣。
总结
通过这份练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行》中的诗歌作品。
希望这些练题及答案能够帮助读者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请注意,本文档仅包含题目及答案解析,并不包含具体的诗歌内容。
如需详细阅读诗歌作品,请参考原版《诗歌行》。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①,侧坐莓苔②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纶,钓丝,“垂纶”即垂钓。
②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1)诗歌前两句中“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描绘出一个________的小儿。
(2)诗歌三,四两句可见小儿是什么心态?结合具体字词简要分析。
【答案】(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
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从“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可以看出“小儿”认真聪明、一本正经的形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三四句诗的意思是: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小儿生怕鱼儿被惊吓的小心谨慎心情。
故答案为:(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
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点评】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2.品味诗歌语言,完成下列人物对话。
赏牡丹唐代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①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5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3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1。
诗歌练习题及答案
诗歌练习题及答案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 古诗《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诗歌《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描绘了
怎样的景象?
3. 请根据你对诗歌《登鹳雀楼》的理解,描述诗人站在楼顶时的心境。
4. 阅读现代诗《再别康桥》,回答以下问题: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两句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5. 诗歌《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几
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1. 古诗《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
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感。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国家
虽然遭受了破坏,但自然景色依旧美丽,春天的草木生长得更加茂盛。
3. 诗人站在鹳雀楼顶时,心境开阔,对远方的景色充满了向往和遐想,同时也可能感受到了人生的渺小和自然的壮阔。
4. 诗人在《再别康桥》中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两句诗,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诗人离别时的轻盈和悄无声息,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5.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几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千里”和“万里”的夸张表达,展现了北方冬天的辽阔和壮丽。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表达技巧,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诗歌阅读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
②中流:指江心。
③湘烟:指雾霭。
④楚田:指田野。
(1)诗歌前三句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离人独上洞庭湖”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答案】(1)雾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
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2)“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解析】【分析】(1)结合诗歌第一、二联分析。
这几句写"湖口"所见:先是放眼湘江水岸,看到暮霭、芦苇、田野:接着远眺云梦,但见飞雪、去雁:最后注目孤舟离人。
一切景语皆成情语。
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
据此可知这几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2)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李频在湖口送别友人离去,结合诗歌前四句分析,傍晚时分,湘江水流在暮霭的笼罩之下更加浩渺,两岸漫无边际的芦苇连接着广袤的田野。
严冬快要过去了,大雁冲起云梦泽的积雪,准备往北飞去了。
在这样的日子里,友人来到洞庭湖边登上了北去的航船。
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没有人陪伴,一路上该是多么的寂寞孤独呀,这里的“独” 是独自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故答案为:⑴雾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
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及意境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①,侧坐莓苔②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纶,钓丝,“垂纶”即垂钓。
②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1)诗歌前两句中“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描绘出一个________的小儿。
(2)诗歌三,四两句可见小儿是什么心态?结合具体字词简要分析。
【答案】(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
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从“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可以看出“小儿”认真聪明、一本正经的形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三四句诗的意思是: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小儿生怕鱼儿被惊吓的小心谨慎心情。
故答案为:(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
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点评】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2.品味诗歌语言,完成下列人物对话。
赏牡丹唐代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①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小练习十四答案.docx
小练习十四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首联将梅花比拟成了从瑶台仙境下凡的仙女,她袅袅婷婷、羞羞涩涩地在溪边对着水面端详着H己的倩影。
为梅花赋了了生命和灵气,把梅花写得美妙超凡。
颔联写梅花姑且让洁白无瑕的雪与自己相比,而敢于超越艳丽的春光决不随顺其后。
赞扬梅花妒雪欺春的孤芳高洁。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也对)2、①一二联诗人借梅花的风采来表现口己的品行高洁和刚直耿介,不肯随时俯仰的性格。
②三四联写了梅花为“佳客”助兴、愿有情人成为眷属的多情坦荡,这也是诗人自己多情坦荡的性格的写照。
3、A。
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4、Bo令堂,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
5、D。
均为纪传体。
6、C【解析】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地经营筹划。
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孤诣,独白达到的境地。
隼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艰苦。
7、D (解析:“茫然无存”是指原來冇的东西完全失去,“付Z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化为乌有”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8、C【解析】登峰造极:造诣达到最髙顶峰,无以复加,泛指到了极点。
登堂入宗:学识、技艺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Z 深。
9、A。
B:成分残缺,在“不尊重原创”的后面加“的情况”;C:关联词搭配不当,“即使”改为“虽然”;D:成分残缺,“一名美国公民参与夺回提克里特行动的伊拉克军队实施了自杀式袭击”改为“一名美国公民对参与夺回提克里特行动的伊拉克军队实施了自杀式袭击”。
10、C【解析】试题分析:A项,搭配不当,应改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和好评。
” B项,应改为“止在朝提升品牌、服务的方向发展。
” D 项,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在主语后。
11> A (B项不合逻辑,“特色产品”和“手工艺站”概念交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南园十三首(其十三)李贺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1.这首诗前六句主要描摹,运笔精细,力求形肖神似,像是严谨密致的工笔山水画。
末二句主要描写,用墨省俭,重在写意,犹如轻松淡雅的风俗画。
(从诗句描写内容方面答题)(2分)2.诗人写景,往往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试以“柳花惊雪浦”一句为例加以赏析。
(4分)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1-2题。
忆秦城?咏桐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1.你认为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情怀”的是哪一句?请简析该句在词中的作用。
(3分)2.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参考答案】1.自然景物人的活动2.颔联写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白花花的一片,象是铺了一层雪。
诗人不禁大为惊奇。
此句“惊”字写人,透露出诗中有人,有人的观感,有人的情思。
这种观感和情思与诗歌所展示的自然景物融成一片。
3.其一:“断香残酒情怀恶”,这一句直接写词人“情怀”,该句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
“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梧桐叶落”“心还寂寞”的萧索冷落和不尽苦衷(或“道出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其二:“又还寂寞”是直接抒情,突出的表现了词人失去亲人和故乡长期积郁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等复杂难言的心情。
这一笔抒情统领全诗之景,从远景乱山、归鸦、暮色,到近处的落叶、秋风,寂寞之景,皆体现寂寞之心,含蓄而深沉。
结句抒情,尤其是“又还”一词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使全词意境蕴涵深广)。
4.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
落叶片片,象无边的愁绪一样,飘落在她的心上;风声阵阵,象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
诗人触景伤怀,引出后句“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国破家亡的伤痛,背井离乡的哀愁,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6分)野步[宋] 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 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分)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分)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4分)【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6分)《菩萨蛮》(其三)韦庄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韦庄年少时曾多年流寓江南。
《菩萨蛮》词共有五首,为词人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
1.词中“此度”指的是;“归”指的是。
(2分)2.该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4分)【参考答案】1.“此度”指寓居蜀中;“归”指归乡或者还乡。
2.衬托或者反衬手法,反语。
词人极写少年时在江南的乐事,反衬今日之可悲。
当时念念惟在故乡,故不知江南之可乐,且思终老之还乡;而今忧患老大之后,还乡之终不可期,更有不能得归之痛。
“白头誓不归”为反语,着一“誓”字,以断然坚决之语,写无穷无尽之悲,韦庄词之劲直由此可见。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6分)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1.上面两首诗都是温庭筠的作品,《咸阳值雨》一诗表达了________之情,《宿城南亡友别墅》一诗表达了________之情。
(2分)2.两首诗中都有“还似”一词,都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4分)【参考答案】1.闲适(愉悦)怅惘(悼念)(2分)2.两首诗都有“还似”一词,用的是联想的手法。
第一首由当地(咸阳)想到别地(洞庭),第二首由眼前想到过去。
《咸》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
《宿》诗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
(4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6分)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2分)2、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并分析作者的感情。
(4分)【参考答案】1、“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意思对即可)2、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题。
(7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峰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文哪一句词完成了上景与下情的过渡?(1)2.上阕写景,一个“异”字领起。
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什么特点?3.下阕引用“燕然未勒”典故抒情,主要抒发怎样的情怀?(3)【参考答案】1.浊酒一杯家万里。
2.首句点明“塞下”这一地域性特征,由“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组成了一幅“塞外关山图”,突出了边塞关山时刻备战以防不测的特点;3.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
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乡的打算呢?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励鼓舞。
【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词(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行秋(徐玑)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注:嗾,使。
(1)这两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意境却不相同。
刘诗的意境-----------,徐诗的意境---------。
(两空均不超过6个字。
)(4分)(2)请简要赏析徐诗的艺术手法。
(4分)【参考答案】⑴明净清雅闲适清静⑵徐诗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鸣蝉、飞叶来衬托环境的恬静安谧,从而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①朱敦儒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①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1)请指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3分)(2)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4分)【参考答案】(1)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词人以旅雁、孤云自比,【1分】形象的表现了自己当时的孤独心境。
【1分】(2)抒发了由金兵入侵、中原沦陷【2分】而被迫辞乡去国、漂泊江南的离愁别绪。
【2分】【意思对即可】【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归自南阳李昌祺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
江山非故土,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
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1)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
(4分)(2)诗的尾联富有艺术感染力,请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四层。
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颈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或身处异地他乡);颔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
(4分,每层1分,意思对即可)(2)尾联想象丰富,表达巧妙(1分)。
作者不直接说风尘仆仆,旅途艰辛,而是用拟人的手法(1分)说风尘恋客,扑向旅人衣裳,(1分)。
表现了诗人归乡之切,(1分)富有艺术感染力。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①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各有什么寓意?请做简要说明。
(4分)②《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①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②韩诗用“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思路分析】分析意向从诗的含义入手,严诗以“飞尽”之“寒鸦”和“悠悠”之“水”传递离情;韩诗以“流尽”的“宫前水”象征“年光”(时光)。
抓住了相关意象的特点,“水”的象征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了。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的不过意象组成的一副伤感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