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 祝福 整感 1 2段
《祝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容 易忽视 的人文性 、多元性 ,达到真 正的 “ 学相长 ”; 教
三 是 学 生 与 经 典 对 话 , 在 解 读 文 本 的基 础 上 ,指 导 学 生 阅
参考文献 : [] 1 王晓珍. 新课改环境 下语 文教 学的智慧 [】 中学语文 ( J. 下旬 ・ 大
语文论坛) 08 ( ,2 0 , 5).
【 学过程】 教 l 导语 设 计 _
了 , 一 面 还 纷 纷 的评 论 着 ” 。她 们 的 地 位 其 实 与 祥 林 嫂 没
上 一 节 课 我 们 对 鲁 迅 的 《 福 》 这 篇 小 说 完 成 了两 个 有 本 质 的 区 别 ,但 她 们 却 不 自知 地 伤 害 着 自己 的 同类 ,通 祝
读 相 关经 典 作 品 ,与经 典对 话 ,从而 达 到拓 展 课堂 的 目 的。笔者通过 这一次 次、一层 层的对话 ,逐步构筑 了阅读 的智慧课堂,也提 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四 、利 用 反 思 体 验 提升 智 慧 语 文 的智 慧 课 堂 也 是 基 于 体 验 学 习 的 课 堂 , 除 了课 堂
机会 ,通过 “ 本对话 ”、 “ 生交流 ”和 “ 文 师 生生交 流 ”
来挖掘智慧。
的 探 究智 慧 ;利 用 社 团 、兴 趣 小 组 开 展 征 文 比赛 、演 讲 比 赛 等 ,提 升 学 生 的 写 作 智 慧 ; 提 倡 学 生 课 外 阅读 ,提 升 学
要让 语文课 堂教学真 正充满智 慧,最根本 的一 点就 是 生的心灵 的高度。
教学外 ,语文教师 还要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 体验性 、实践性
作 为 语 文 教 师 , 我 们 不 是 给 学 生 讲 语 文 , 也 不 是 带 着 活 动 , 并 在 活 动 中 获 得 各 种 感 受 、体 昧 、 领 悟 ,从 而 提 升 学 生 学 语 文 ,而 是 尽 可 能 为 学 生 提 供 开 放 的 、 多 向 的 交 流 智 慧 。 如 结 合 高 中 必 修 的专 题 进 行 研 究 性 学 习 ,提 升 学 生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导学案及答案
1.2祝福第一课时【开卷有益】1.古诗赏读(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赏读:对千夫所指的民贼怒目而视,对孤弱的幼儿甘愿俯身做牛马。
表现了鲁迅对敌斗争、对弱者关爱的精神。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赏读:把我的拳拳爱国心向天上寒星表达,虽然不被察觉,但我仍要把一腔热血献给祖国。
2.成语积累(1)爱莫能助:爱,爱惜;莫,不。
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2)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3.名句积累(1)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则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知识储备】1.走近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字,中国现代伟大的、、,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
《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
《彷徨》收入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
2.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
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篇。
也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选自《彷徨》中的唯一一篇。
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
高中语文 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第二课《祝福》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祝福》描述了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将祥林嫂的悲剧放在“祝福〞的热闹情景中来描写,刻画出祥林嫂周围的各类人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各种态度,从而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解析:《祝福》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主体,采用倒叙手法,先写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把祝福景象与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然后按时间顺序表达悲剧的主体部分,最后,仍以祝福情景作为尾声,深化故事主题。
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作者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揭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
二、目标及解析1、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解析:〔1〕把握人物形象是理解小说反封建主题的关键,学习时,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来挖掘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本文通过人物不同时期的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悲惨遭遇,学习时可以通过这些买描写,尤其是人物眼睛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同时,学习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
〔3〕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来表达故事,因此,要了解小说的情节安排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文章把祥林嫂的悲剧故事放在祝福的情境中来表达是有其深意的,要注意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文章为什么以“祝福〞为题是本文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祝福〞与祥林嫂悲剧的关系。
2、探究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学习本文的重点,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也就明确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支持条件1、重视预习环节,通过课前阅读全文了解小说内容。
2、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把握课文主题。
3、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设计过程〔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情节安排,概括各部分内容。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祝福》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A.关于《彷徨》B.烟霭等词语2.理解.分析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D.倒叙手法(复习)〖教学设想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A.小说的环境描写B.人物性格形象C.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4.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5.三课时〖教学过程布置预习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2.读2-3遍课文第一课时一.导入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B.1924年前后的历史辛亥革命1911五四运动1919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3.以什么为线索4.这篇小说的叙述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具体地写了哪几个地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请找出相关语句5.给你感受最深之处是?说一点理由6.列出情节提纲明确:1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我不需很精确,旨在训练学生理清人物关系的能力2.倒叙3.我的见闻感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鲁镇卫家山贺家墺浓缩在旧历的年底的鲁镇由此辐射短篇小说的时空安排6.见板书三.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1.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2.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第一次脸色表黄----生活艰辛红润----青春的活力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第二次两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没有神采的眼睛---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第三次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3.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教学设计】_《祝福》_语文_高中_孔凯_3708310003
《祝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2、探讨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把握小说主题二、教学重、难点1.从肖像描写、细节描写中把握祥林嫂和祥林嫂周围人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预习作业:1.找出题目“祝福”在文中的内容,思考“祝福”的含义。
2.熟悉本文情节,理清主人公的遭遇。
第二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祝福》的第一课时,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本课的叙述方式是()线索是(),同时我们也理清了文章的情节结构,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探讨几个问题。
生:倒叙,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师:(板书课题)《祝福》师:(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2、探讨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把握小说主题二、问题探讨:1.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
复述中注意让同学补充细节,体会小说情节设置的一环扣一环。
明确:⑴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⑵结局:寂然死去(沦为乞丐)(谈有无魂灵)⑶开端:初到鲁镇(丧夫)(能干)⑷发展:被卖改嫁(母子胖、没婆婆、男人有力气,房屋是自家的)⑸高潮:再到鲁镇(丧夫丧子被逐,捐门槛仍不被宽恕)⑹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2.讨论: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倒叙。
千家万福恭请福神,祥林嫂死去,形成了一股浓厚的悲剧气氛;在强烈的对比中造成强烈悬念:这样的一个悲惨结局非但没有人同情,竟然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甚至被骂为“谬种”,祥林嫂是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境遇?她为什么会得罪鲁四老爷?……提问:倒叙方法的运用一定会在文中有衔接,小说中哪一句是承上启下,由倒叙转为顺序的?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3.整体感知(1)大致给小说人物分类(比如按照主人公、地位高的、普通大众等)明确:祥林嫂/ 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老女人/我(2)小说线索: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祝福》教案优秀6篇
《祝福》教案优秀6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美丽的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祝福》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祝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
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
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
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教师提问:(1)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特点?明确:在序幕后写出了故事结局,属倒叙手法。
(2)这种叙述方式有何特点及作用?明确: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死去,而且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突出了人物的矛盾关系。
二、自读思考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编写出结构提纲。
2、简单概括小说的叙事特点。
3、仔细阅读小说中关于“祝福”场景的描写,体会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三、研读讨论1、讨论小说标题的含义。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作用及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体会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3、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重点:1、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初中时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少年活泼可爱而中年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迂腐读书人孔乙己,这些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二、作者、背景介绍及生字词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
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2、小说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祝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体会鲁迅小说的巧妙构思。
(五)探讨人物命运
问题引导(多媒体展示):
(1)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都发生在什么时间?
(2)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提示:从祥林嫂的死因来探寻她的悲剧命运。)
(3)教师归纳总结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
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不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象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祝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梅小芳
单位
市西乡二中
课型
听说阅读课
课时
3课时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一、教材分析
《祝福》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用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鲁迅先生一篇经典的小说了,无论教材如何变化,这篇文章都为所有编写者亲睐。其中小说塑造的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更是散发着无尽的魅力。鲁迅在作品中发扬了批评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对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村社会现实,多侧面地作了真实的艺术再现,深层次地剖析了社会痼疾,充分地暴露了农村封建势力的罪恶,精锐地揭示了社会本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同时还要通过理解作品对人物的塑造,掌握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欣赏人物语言,品位语言的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发 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
高 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
尾 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
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考察学生概括能力
《祝福》—祥林嫂之死 (第二课时人物形象解读)
憔悴 饱经风霜 邋遢 消瘦
(教师:她为什么如此邋遢,竹篮、破碗、裂竿, 表明她的身份是乞丐,祥林嫂一出场,小说悲剧情调 袭人,我们不禁要问,短短的时间里,一个鲜活的生 命,何以如此迅速地衰老,在祥林嫂沦为乞丐的背后 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欣赏组图和背景音乐《二泉映月》,简述 祥林嫂生活经历 。
……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 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 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 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 了。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 不多。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 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 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 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 点。
◆旧中国人民的命运:
(1)想做奴隶而做不得 (2)暂时做稳了奴隶的 ——鲁迅
人世间的惨事,不 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 礼教吃掉了祥林嫂。
——许寿裳评《祝福》
◆正如现代女作家丁玲所说: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 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 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鲁镇的每个人都不是直接毁灭祥林嫂 的元凶,又都是凶手。包括祥林嫂自 己,深受封建的思想观念和封建礼教 禁锢,因此,她才会对再嫁以死抗争, 并且内心一直有极强的罪恶感,才会 去捐门槛赎罪。
三、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
雪铺地风满天,四野茫茫哪是边,年年祝福辞 旧岁,孤魂悲鸣有谁怜 ?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
封 建 礼 教
祥林嫂
封 建 迷 信
妇女没有地位,从父、从夫、从子。 (族权)
唐 乐 牌 坊 群
失 节 事 大
鲁迅祝福教案
鲁迅祝福教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鲁迅《祝福》教案“祝福”是绍兴传统年俗中的重要部分,祭祖宗、谢神祖、祈福来年,是全年最重要的大典。
鲁迅先生笔下多次描述“祝福”的习俗。
这一习俗今天在绍兴依然盛行。
八仙桌上,“五事烛台”指的是“福禄寿富贵”。
烛台之后供的是“五牲福礼”,分别是煮熟的鸡、鹅、肉、猪头和活鲤鱼。
五牲福礼的后面摆着三茶六酒。
“祝福”仪式开始,祭祀者依次叩拜。
叩拜完毕,祭祀者手拿花生等干果“散福”:“吃了散福糕,来年节节高”。
游客们此刻开始放松,并与家人一起“接福”。
一、作者简介“民族魂”。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着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着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药》《孔乙己》《故乡》《社戏》等皆收于《呐喊》中,《祝福》收在《彷徨》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等)文学论着:《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故乡》《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收录《纪念刘和珍君》)《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
二、创作背景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设计_《祝福》教学反思(2)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设计_《祝福》教学反思(2)《祝福》教案设计篇四本课时重点分析祥林嫂形象。
一、回顾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二、分析祥林嫂形象: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
这一课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
我们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和命运,才能懂得《祝福》的主题。
而作为人物形象又是通过故事情节──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或冲突表现出来的。
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由此来把握祥林嫂的形象,领会《祝福》的主题。
1.开端:①祥林嫂为什么要到鲁家做工?小说的一开始,祥林嫂就是封建的宗法制度的牺牲品。
因为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而丈夫又过早地丧了命。
祥林嫂因此陷入了“嫁而守寡”的悲惨的命运之中。
按理说,“年纪大约二十六七”的祥林嫂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可是“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于是祥林嫂才被迫逃到鲁四老爷家里。
②祥林嫂是怎样对待使她“嫁而守寡”、“备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作者通过祥林嫂在鲁家生活的情况,写出了她的争扎与反抗。
③祥林嫂在鲁家的生活是极其悲惨的:……为什么说她“反满足”?她希望凭借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
这就鲜明地揭示出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争扎。
然而,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想通过加倍的劳动来摆脱悲惨的命运的愿望,很快破灭了。
她在鲁家做工只三个半月,由于鲁四老爷的支持(P:“既然她的婆婆要她回去……可说呢”),被她婆婆像捆牲口一样,“捆了躺在船板上”,被抢了回去,封建的族权再次向她伸出了魔掌。
2.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到深山野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封建宗法制度对祥林嫂的迫害而显示出了这种迫害是很残酷的呢?(P.)同一只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伸出了两条绳索,捆住了妇女的脖子,朝着相反的方向紧勒,要把劳动妇女置于死地而后快。
赠课时文案
赠课时文案
1. 送你一堂充满活力的课程,让我们一起探索新知识。
2. 希望这堂赠课能够帮助你在学习路上更加轻松自如。
3. 这是我精心准备的一堂课,送给你,希望你能够受益匪浅。
4. 送你一堂精彩纷呈的课程,愿你能够收获满满。
5. 一份心意,送上一堂精选的课程,愿你在学习中愉快游刃有余。
6. 赠一堂课,愿你在知识的洪流中更加游刃有余。
7. 这是我深深的祝福,送上一堂满载智慧的课程,让你无后顾之忧。
8. 洒下我对你的关怀和祝福,送上一堂精心策划的课程。
9. 送你一份礼物,一堂引人入胜的课程,让你在学习中愉快享受。
10. 祝你在学习路上越来越好,送上一堂让你受益良多的课程。
11. 希望这堂赠课能够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12. 这是我送给你的一份心意,一堂充满激情的课程。
13. 送上一堂充满诱惑力的课程,希望你会爱上学习。
14. 愿你收到这份礼物后,心里会充满满足和幸福,因为我为你准备了一堂精彩的课程。
15. 有你的支持,我才能更加努力,送上一堂充满感恩的课程。
16. 这是我知识的分享,也是我心意的送达,愿你在学习中一直走得顺风顺水。
17. 愿你在学习中越来越快乐,送上一堂深受大家喜爱的课程。
18. 风吹过,送来了好运和祝福,这里还有一堂让你受益无穷的课程。
19. 送你一份学习的力量,希望你在知识的舞台上一展身手。
20. 这是一份我对你的感谢和赞美,送上一堂让你感受到幸福和成长的课程。
2024《祝福》说课稿范文
2024《祝福》说课稿范文说教材:《祝福》是2024年高中英语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围绕“祝福”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学习不同场景下的祝福语和用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和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不同场景下适用的祝福语和用语,扩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祝福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祝福语,让学生体会到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不同场景下适用的祝福语和用语,能够流利自然地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去。
难点在于理解祝福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并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到语境中。
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英语这门语言课程时,尤其是在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时,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祝福语。
学法上,我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并与同学合作互动。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准备了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如PPT、课件、练习题等。
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祝福语的运用场景和语境。
教学过程: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不同场景下的祝福用语,让学生猜测视频中人物的关系和他们说的祝福语,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任务一:小组合作讨论,根据给定的场景,学生共同设计适用的祝福语,并用英语进行表达。
通过小组展示和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3. 任务二:情景模拟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出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并用英语进行对话。
《祝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祝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学会对祝福的理解和掌握。
2.获得用祝福表达心情的技能。
3.培养学生心中充满祝福和关爱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祝福,学会用祝福表达心情。
教学难点:带有情感的祝福的表达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任课教师播放一段简短、具有感染力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或增强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2.预习通过预习,帮助学生准备学习的知识内容。
建议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祝福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祝福表达自己的情感。
完成预习任务后,让学生呈现出来。
3.学习教师通过不同渠道的祝福语录,让学生了解祝福是什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表达祝福。
要求学生分析祝福的表达方式,并且选出最感人的几句话。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祝福,注重情感的传递和理解,让学生通过祝福语互相表达对彼此的渴望。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祝福类歌曲或电影,以“生日快乐”的歌曲为例,可以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珍惜,让学生领悟不同祝福语背后的深刻意义。
4.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互相讲述自己所表达出的感受,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祝福价值的理解。
5.作业让学生完成独立作业,要求学生写下一封祝福信或一个祝福信的片段,充分发挥他们对祝福的理解,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的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小组练习情况的检查。
2.祝福语理解能力的把握情况。
3.独立作业的完成情况。
4.学生对“祝福”概念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后记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科学的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学科更感兴趣,产生更加自然深刻的理解。
当教师用一颗爱心去做好每堂课的设计,便会令学生成为健康、长期、积极的习惯,使学生一生受益。
初中语文祝福教案
初中语文祝福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领会祝福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领会祝福的含义,培养爱心、同情心。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暗示手法。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祝福?我们平时是如何给他人祝福的?2.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鲁迅的《祝福》,了解祝福的含义,感受作品中所传递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合作探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暗示手法。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祝福的含义。
2. 强调关注社会现象,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作品中所传递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暗示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分析课文中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
三、情感教育1.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社会现象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 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现象。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祝福的含义。
2. 强调关注社会现象,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祝福的含义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高中语文《祝福》学习单
1、识字正音
寒暄 送灶 陈抟 朱拓 荸荠 门槛 咀嚼 渣滓 炮烙 窈陷 草窠 蹙缩 歆享 牲醴 唾弃 蹒跚 一瞥 驯服 俨然 醉醺醺
2、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一般顺序梳理小说的结构。
小说的一般情节结构是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篇小说是否也是按这样的顺序安排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20年11月21日班小组: 姓名:
《祝福》学习单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及其塑造形象的方法。
(1)快速浏览1—2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并谈一下初读这一部分时对鲁镇的祝福情景有何印象,并思考这么描写和祥林嫂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归纳)
(2)快速浏览第二次描写鲁四老爷家祝福情景的语段。
提问:当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在年底祝福的活动中,她是否还是准备祝福活动中的主角,这一变化对祥林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学难点 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导航:朗读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记要:
一、知识积累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Nhomakorabea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且介亭杂文》等十五部
20年10月22日班小组: 姓名:
《祝福》第二课时学习单
鲁迅的《祝福》教案
鲁迅的《祝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祝福》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鲁迅运用讽刺、对比等手法揭示社会现实的手法。
(3)领悟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人性关怀。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祝福》是鲁迅创作于1924年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祥林嫂悲惨遭遇的故事,通过她的命运变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和对人性的摧残。
2. 教学重点:(1)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2)探讨鲁迅通过讽刺、对比等手法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鲁迅的人性关怀和审美追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鲁迅运用讽刺、对比等手法揭示社会现实的手法。
2. 深入剖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背后的社会原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祝福》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探讨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4. 主题解析: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鲁迅的人性关怀和审美追求,剖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背后的社会原因。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2. 分析鲁迅的讽刺手法在《祝福》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封建社会现象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祝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能够分析鲁迅运用讽刺、对比等手法揭示社会现实的手法。
(3)学生能够领悟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课文《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祝福》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
(3)提高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想象力,体验作品中的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认识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作品中的善恶美丑,培养道德情操。
(3)热爱祖国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祝福》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祝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祝福》,整理学习笔记。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个案,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课《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祝福》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
(3)能够欣赏并评价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精神。
(2)培养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祝福》情节的把握。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鲁迅先生文学语言的特点。
(2)如何理解小说中的现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
(2)概述小说《祝福》的基本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合作探讨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教材。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评论、鲁迅先生其他作品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详细分析小说《祝福》中的情节、人物、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
(2)探讨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安排:(1)第1-2课时: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第3-4课时: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
(3)第5-6课时:探讨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祝福》的情节、人物、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积累:
三个抄写员 黎锦熙(1890-1978)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 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 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地抄写文稿,错字、别字也 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 认真,对每份文稿都先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然后才抄写。遇 到错字、病句都要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 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 第三个抄写员则与众不同,他也仔细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 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 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 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毛泽东。
《祝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赏析
第二课时
(整体感知与1、2段研读)
自学安排
四人一组结组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发言、15分钟完成; 1、结组概括每部分内容,将结论写在对应段落后面; 1——2 : 3 —33: 34—53 : 54—65: 66—111: 112: 2、独自浏览交代故事典型环境的1—2段后,回答问题。 (在课文空白处画横格,将你的答案写在书上) ①、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是何时?有什么作用?(6分) ②、地点是哪里?用几个词语描述该环境的特点?(4分)
1、概括内容
1——2 : 序幕—“我”回到鲁镇,交代故事环境; 3 —33: 结局—“我”听到祥林嫂的死讯; 34—53 : 开端—祥林嫂逃到鲁镇帮佣(初到鲁镇); 54—65: 发展—被迫改嫁; 66—111:高潮—再到鲁家(捐门槛、被逐、成乞丐); 112: 尾声—鲁镇“祝福”场景及感受。
1、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是何时?有什么作用?(6分) 年底;2 ① 、祥林嫂的命运与年底“祝福”的习俗紧密相关,与后文 内容相呼应,结构更严谨;2 ②、主人公在年底团圆、喜庆的氛围中死去,渲染悲凉氛围, 反衬出祥林嫂凄惨的命运,使主题更加突出; 2 2、地点是哪里?用几个词语描述该环境的特点?(4分) 鲁镇;2 落后、守旧、迷信、古板、虔诚、阴冷、冷酷、纷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