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共享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合集下载

智慧能源物联网应用

智慧能源物联网应用

智慧能源物联网应用能源物联网(IoT)是智慧能源互联网(EoI)变革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低功耗广域网(LPWA)物联网技术在智慧能源互联网领域将起到关键作用。

能源电力领域小数据众多,包括用户侧数据、电力系统边缘数据和智慧能源新技术及新业务数据等。

这些数据包括电气量和非电气量,需要根据LPWA技术特点界定其适用范围,全新规划业务需求和模型。

同时,物联网安全需要从终端接入、数据传输和平台安全全面考虑。

智慧能源互联网的市场化、高效化和清洁化发展创新了众多新的能源业务场景,对能源物联网的需求将会十分显著。

随着信息、连接和计算为主导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M-ICT技术在各个行业掀起了变革的浪潮。

新能源技术革命与此深度融合,在能源电力领域形成了“能源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新趋势。

能源互联网使得传统能源电力的开发、输运、存储、交易、使用等均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使得能源电力向开放、对等、共享、高效、清洁、可持续方向发展。

能源互联网需要海量的数据连接支持。

这些海量数据具备“小数据”特征,包括:业务相关性强;连接难,分布广,分散性强且不易供电;数据价值密度低,需要大数据技术分析;状态变化缓慢稳定,采集频次低;越限影响大,日常关注度低。

伴随着“万物互联”的需求,各种物联网技术层出不穷。

物联网时代将有数百亿物体接入网络中,传统的接入技术有近距离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蜂窝网技术两类,这两类技术都有其优势与不足。

前者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提供近距离高速快速接入的能力;后者是移动蜂窝网技术,满足大范围移动语音/数据的接入需要。

这两种技术在功耗、成本、覆盖广度深度等方面受到限制,这两类技术均无法为小数据的连接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

像智能表计这样的万物互联的小数据连接需求,催生了低功耗广域(LPWA)技术的兴起。

LPWA技术及CLAA物联网方案LPWA是一种能适配机器到机器(M2M)的业务,具有流量小,连接数量大等特性,可形成一张广覆盖、低速率、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无线接入网络。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随着能源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未来的能源领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越发凸显。

那么,什么是能源互联网呢?简单来说,能源互联网是指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连接不同能源领域的供需双方,实现能源的高效、节约利用,以及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发展。

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能源领域,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能源互联网可以深度融合清洁能源技术,实现“散、小、弱”等问题的解决,推动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2.智能化能源系统的建立“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也被引入了能源领域,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和运营。

由此,可以建立智能化的能源系统,实现能源供应与需求的平衡,并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实现能源零排放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需要将新能源、传统能源、清洁能源和能效管理等多种技术融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零排放。

通过有效利用储能技术,实现能源供给的均衡和优化。

4.建立开放型共享平台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互联网正向开放型共享平台方向发展。

通过能源数据共享,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及促进更好的合作和协调。

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策略1.提高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速度加强政策支持,促进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此外,也需要注重信息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2.加大清洁能源产业的投入力度清洁能源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产业的投入力度,建立相关基础设施,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3.建立能源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建立能源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实现不同能源供需双方的信息、技术共享,推动能源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4.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应该引导和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效率。

5.注重能效管理注重能效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政策

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政策

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政策国家政策中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部分有:1.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新基建主力军优势,积极开展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2.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通过联合攻关、产业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快攻克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核心工业软件等关键短板,围绕企业实际应用场景,加速突破先进传感、新型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共性技术及5G、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挛生等前沿技术,打造形成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数字化转型技术体系。

3.加快发展数字产业。

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布局数字产业,聚焦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等新领域,着力推动电子商务、数据资产运营、共享服务、平台服务、新零售等数字业务发展,打造规模化数字创新体,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培育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服务龙头企业,研发和输出数字化转型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此外,《意见》还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二是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三是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四是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

除此之外,国家政策中还有其他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容:1.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推动国有企业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

推动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具有数字化转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加强数字化转型培训,提高数字化转型人才的素质和技能。

3.强化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

加大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

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

4.优化数字化转型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市场准入环境,降低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经营成本。

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能源互联网构成构建“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能源结构更多应用新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发挥不同能源优势和新型负荷的技术优势,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优化能源互联网资源,首先需要确认能源互联网构成要素,界定优化范围。

根据文献[1]和[2]描述,结合智能电网研究成果,图1描述了能源互联网总体构成:电、供热及供冷等形式的能源输入通过与信息等支撑系统有机融合,构成协同工作的现代“综合能源供给系统”。

该系统内多种能源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通过电、冷、热和储能等形式之间的协调调度供给,达到能源高效利用、满足用户多种能源应用需求、提高社会供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目的;同时,通过多种能源系统的整体协调,还有助于消除能源供应瓶颈,提高各能源设备利用效率。

不同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传统能源供应体系中,特定能源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消费市场,比如石油主要用于交通、化工、发电等行业;天然气则主要于日常生活、供热、发电、交通等领域。

可再生能源目前几乎全部用来发电。

一次能源长期以来形成了自身的产业链条,不同种类能源间互相补充空间有限。

但是,电能可以充当不同能源间的桥梁。

目前可再生能源绝大部分转化为电能。

如果通过电能用绿色可再生能源替换其他高污染一次能源,可以提高能源消费的整体环境友好程度。

要实现这种能源的优化供给需要具备几个条件:①要具备不同种类能源间的供求关系等信息互通;②要具备能源输出互相替代的必要技术手段,即通过电能能够满足被替代能源消费主体的需求;③要能够给能源消费者清晰、及时的引导信号,吸引能源消费主体参与能源消费优化配置。

具备以上条件,配合必要的技术手段,最终实现社会能源的整体优化利用。

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构建“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技术框架为了达到上述整体优化目标,在明确能源“互联”范围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合理的能源互联网技术框架,应用先进技术发挥多种能源与用户互联、互动的整体优势。

这种能源互联网技术框架设计的唯一目的是发挥技术优势,从技术角度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

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GXS4B064);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7067,7127108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 项资金资助(2015XS43)。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oft Science Research Plan (Grantno.2012GXS4B064) of Chin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no.71271082 and 51277067);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Grantno. 2015XS43).
[4-5]
综上所述,能源互联网的定义应当是:以互联 网技术为基础,以电力系统为中心,将电力系统与 天然气网络、供热网络以及工业、交通、建筑系统 等紧密耦合,横向实现电、气、热、可再生能源等 “多源互补” ,纵向实现“源网荷储”各环节高 度协调,生产和消费双向互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 的能源服务网络。其中“源网荷储”协调优化 模式是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运营模式。 1.2 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能源互联网将能源行业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技术高度融合,其特征主要有以下 4 点: 1)开放。能源互联网在产业层面与技术层面 都具有高度的开放特性,为能源行业与其他行业的 相互融合提供交流媒介,同时具备普适性的接入端 口,能够实现对分布式电源、储能等多种设备的适 应性对接,保证能量与信息的双向流动[17]。 2)互联。一方面,能源互联网能够保证局部 能源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分散式能源模块的 内部供需自平衡;另一方面,能源互联网能够保证 分散式能源模块与集中式能源模块之间的互联协 调,发挥两者之间的互补协同作用,有效提高系统 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3)对等。能源互联网将改变各能源传统网络 “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各参与主体即是“生产 者”又是“消费者” ,各能源设备都具备发出与接 收能量及能量信息的能力,在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 能量流动过程中,各能量节点都是平等的[18]。 4)分享。能源互联网终端包括大量能源信息 交互设备,这使得能源互联网成为各能量节点、 信息节点之间进行能量流和信息流双向流动的平 台,每个能源节点都有获取数据信息的权限与能 力,这将进一步促进能源资源在广域范围内的优化 配置[19]。

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

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

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新型管理模式。

在传统电厂中,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一直是一个相对分散和粗放的过程,导致了能源资源的低效利用和管理的不便。

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通过各种数据的集成和分析,为电厂的管理、运行和决策提供了更为科学和精准的支持。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基础产业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电厂管理方式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时已显现出了瓶颈。

数据量庞大、种类复杂的电厂运行数据,如果无法有效地被采集、整合和分析,将无法为电厂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支持,影响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研究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对于提高电厂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本文将围绕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概念、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展开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智慧电厂的智能化管理,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作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其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对于推动能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关键技术,并分析其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场景,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展现其具体实践效果。

本文还将对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总结其目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及探讨其在能源行业中的意义与价值。

通过此研究,旨在为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能源行业的智能化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并促进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发展。

2. 正文2.1 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概述智慧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对电厂的运营数据、生产数据和设备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优化的集成平台。

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分析一、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能源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方式,正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能源互联网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将传统能源产业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安全、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对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能源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能源信息采集与感知技术、能源互联网通信技术、能源互联网控制技术和能源互联网交易与服务平台技术等。

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架构,为能源的智能化管理、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能源信息采集与感知技术是能源互联网的基础。

通过对各类能源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可以实现能源的精确计量、分析和预测,为能源的优化配置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依据。

能源互联网通信技术是连接各类能源设备和系统的关键。

通过高速、可靠、安全的通信网络,可以实现能源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确保能源互联网的高效运行。

再次,能源互联网控制技术是实现能源优化调度和管理的核心。

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优化策略,可以实现对能源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能源互联网交易与服务平台技术是推动能源市场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通过构建开放、透明、高效的能源交易与服务平台,可以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涵盖了能源信息采集与感知、能源互联网通信、能源互联网控制和能源互联网交易与服务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为能源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1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能源互联网是一种基于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安全、灵活和智能化配置与利用的新型能源体系。

它将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以及各种能源消费设备通过网络化的方式互联互通,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自我优化的能源生态系统。

2022年-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2022年-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2022年-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单选题(共30题)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标识应用工作深入推进,成效显著,对内增强了公司凝聚力和员工自豪感,对外提升了“国家电网”品牌的知名度和()。

A.荣誉感B.美誉度C.归属感D.认同感【答案】 B2、2019年到2021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三年,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

A.突破期B.实现期C.窗口期D.准备期【答案】 A3、如今这几年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这样讲,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都想要获得注册会计师证书。

小朱也想获得注册会计师证书,所以,小朱一定是想从事会计工作了。

A.目前越来越多的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具有了注册会计师证书B.不想获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就不是一个好的会计工作者C.只有获得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人,才有资格从事会计工作D.只有想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才想获得注册会计师证书【答案】 D4、()约一半的国土面积是沙漠,年辐照强度超过2200千瓦·时/平方米。

A.沙特阿拉拍B.哈萨克斯坦C.伊朗D.蒙古国【答案】 A5、根据以下资料A.2008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产地B.2008年,巴西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比2000年略有下降C.与2000年相比,2008年中国小麦增产900多亿吨D.2008年,印度稻谷产量是其小麦产量的2倍以上【答案】 A6、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战略方针中的国际化明确,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行()一体化和()一体化(“两个一体化”),实现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走出去。

A.投资、建设、运营;技术、标准、装备B.投资、建设、管理;技术、标准、装备C.投资、建设、管理;技术、标准、设备D.投资、建设、运营;技术、标准、设备【答案】 A7、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其实二者有较大的区别。

霾又称灰霾,由空气中的灰尘、烟粒或盐粒化合物等离子组成。

智能电网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笔记概要

智能电网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笔记概要

智能电网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应用1智能电网的技术概况智能电网是为了实现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需要在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

它主要是通过终端传感器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从而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real-time、高速(high-speed、双向(two-way的效果,整体性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

它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遇到电力供应的高峰期之时,能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平衡电力供应缺口,从而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同时,智能电表也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运行宽带业务或传播电视信号。

2009年6月27~28日,第一届智能电网研究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

论坛共安排了十四个学术报告,从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技术组成、设备需求等多个角度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天津大学余贻鑫院士的报告为―智能电网的原动力、技术组成和实施路线‖。

报告中提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求侧管理、分布式电源等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原动力。

智能电网是综合应用通讯、高级传感器、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提高输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程时杰院士在―储能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的报告中指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较大的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是解决如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这个难题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并提出了智能电网对储能系统的基本要求,即足够大的储能容量、足够快的功率响应速度、足够大的交换功率、足够高的储能效率、足够小的放电周期、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足够小的运行费用。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教授作了―分布式电源、微网、智能配电系统‖的报告,分别对分布式电源、微网和智能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5.15•【字号】•【施行日期】2020.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一、征集范围专题一、公共安全方向1、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处置研究目标:围绕本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形成上海及周边城市群极端天气事件的智能精准观测与应对措施;搭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动态监测与寻迹溯源一体化平台,实现对事件传播空间分布预测、精准溯源;构建上海供排水系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体系与风险控制平台,为城市供排水系统应对重大疫情提供技术保障。

研究内容:(1)上海及周边城市群极端天气事件智能精准观测与影响、应对研究及应用;(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事态的动态监测与寻迹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3)城市供排水系统病原微生物特征与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经费额度:为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执行期限:2020年06月30日到2023年06月30日。

方向2、城市消防救援风险防控研究目标:围绕特大城市消防救援和安全防控需求,以火灾调查专业人员实训为导向,完成火灾现场3D重构,构建虚拟现实相结合的专业实训保障技术系统,形成专业实训应用指南并示范;构建无人机高效绿色清洁消防灭火液和消防装备技术体系;开展替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型环保阻燃剂应用示范。

互联网+智慧能源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互联网+智慧能源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2023互联网+智慧能源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CATALOGUE 目录•概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方案设计•关键技术解析•平台应用场景及效果•建设方案实施与部署•总结与展望01概述背景与意义国家政策大力推动节能减排,要求加快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能源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能源数据的全面感知、能源的自动调控、能源的优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建设目标遵循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易用性等原则,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设原则建设目标与原则平台架构及功能模块•平台架构:平台采用分层架构,由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负责采集能源数据,传输层负责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层,数据层存储和处理数据,应用层负责提供各种能源管理功能•功能模块•数据采集:支持多种能源数据的采集,如电、水、燃气等•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能源监控:实时监控能源的消耗情况,实现能源的自动调控和优化利用•能源报表:自动生成各类能源报表,支持自定义报表,方便用户进行能源管理•报警管理:对异常能源数据进行实时报警,支持多种报警方式,如短信、电话、邮件等•系统管理:对平台进行全面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02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方案设计数据采集与监控设备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计量表等设备实时采集现场各类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

数据传输与存储利用物联网技术,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存储与分析。

根据设备数据、能源需求等信息,进行能源的实时调度,确保能源稳定供应。

结合历史数据和预测信息,为能源调度提供优化建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调度能源优化能源调度与优化能源交易与结算能源交易支持与能源供应商进行在线交易,实现能源的买卖与交换。

课程大纲《能源互联网》

课程大纲《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课程背景:能源互联网可理解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 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 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

近一年来,伴随着美国未来学家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的出版,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概念在国内逐渐被炒热。

多次往返于中美之间的里夫金在他的新书中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在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互联网对能源行业带来的冲击。

即把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在能源开采、配送和利用上从传统的集中式转变为智能化的分散式,从而将全球的电网变为能源共享网络。

“能源互联网”将有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能源资产市场” (Market place),实现能源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这个“市场”可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形成供需互动和交易,也可以让更多的低风险资本进入能源投资开发领域,并有效控制新能源投资的风险。

“能源互联网”还将实时匹配供需信息,整合分散需求,形成能源交易和需求响应。

当每一个家庭都变成能源的消费者和供应者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交易电力,比如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当为电动汽车充放电的时候,因此本课题能源互联网成为现在炙手可热的培训课题之一。

课程收益:●了解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概况和形势●掌握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意义●理解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架构●理解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理解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掌握能源互联网的实施路径● 了解能源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能源行业、电力行业员工课程方式:讲授+小组讨论+案例研讨课程大纲绪论: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概况以及提出的背景第一讲: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意义一、为什么要建能源互联网?1. 电网形态发生变化案例分享:青海省9天新能源供电2. 企业经营遇到瓶颈案例分享:电力体制改革给电网企业带来的危与机3. 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案例分析:阿里巴巴的崛起二、互联网技术在能源行业的价值1. 互联网的模式1)以用户为中心2)平台对接匹配3)价值支付转变4)生态战略2. 电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倍加效应1)通过对各要素的感知,提高供需匹配度,有助于决策与控制2)信息流物理流融合,结合业务流,形成三流合一3)形成价值链条的全程在线与最优,实现价值形态的提升以及模式创新3. 能源互联网的益处1)全面感知2)要素互联3)信息共享4)数据驱动5)互联生态讨论:互联网下,传统电力业务模式与新模式的变革三、能源互联网所能解决电网中的问题1. 解决电网形态发生变化的问题1)增强电网灵活性2)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2. 解决企业经营遇到的瓶颈问题1)构建业务平台2)整合竞争主体3)培育产业生态4)变革经营模式3. 解决企业适应新经济形态的需求1)从传统经济到互联网经济2)从产品战略到平台战略案例分析:利用“调控云”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电网弹性智能调度运行控制难题四、能源互联网在各方面的优化结果1. 生产运行方面案例:配网运行效率和供电能力分析2. 电网安全方面案例:关联分析、预测模型,实现配电台区重过载预警与风险评估3. 规划管理方面案例:城市电力地图4. 资产管理方面案例:资产全生命周期跟踪五、能源互联网的愿景1. 效率变革2. 质量变革3. 动力变革第二讲: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架构一、能源互联网概念1. 什么是能源互联网?二、能源互联网架构1. 物联网的概念及演进2.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作用与特征1)连接的泛在化2)终端智能化3)数据的共享化4)服务的平台化3. 泛在物联网架构-ACNET4. 商业模式架构5. 产业生态架构案例分享:江苏某供电公司电力商业模式演化之路讨论:能源互联网下基层服务新变化第三讲:能源互联网的关键六大技术一、多目标优化技术1. 生产:清洁化转变2. 传输:成本最低3. 消费:可靠、成本低4.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案例分享: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技术革命二、预测—预知—预置—自主技术1. 发电预测2. 负荷预测案例分享:网源储荷均衡一体三、能源转换技术1. 能源转化2. 能量汇集3. 能量适配四、智能感知技术1. 先进感知2. 边缘计算3. 安全连接4. 微源取能视频分享:边缘计算的应用五、储能技术1. 主流储能技术介绍2. 储能技术的优点与不足3. 储能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分享:青岛供电公司“三站合一”试点六、平台技术1. 大数据平台2. 商业平台3. 应用平台第四讲: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一、借鉴的模式与启示1. 互联网思维借鉴2. 通信运营商启示(To B与To C)二、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1. 合作共享平台2. 数据服务平台3. 资源运营平台案例分享:整合资源(电力大数据)后的利用第五讲:能源互联网的实施路径一、支撑体系建设1. AI-人工智能1)构建电力人工智能主体大脑部2)建立基本的人工智能中间件3)构建全景全域的全面数据感知2. Cloud-云平台二、信息通信需求1. 网络架构2. 骨干通信网及网络架构3. 配电通信网及网络架构4. 终端接入网及网络架构5. 电力通导遥一体化信息网络1)发射电力卫星2)边缘计算3)Terminal-智能感知6. 行动路线第六讲:能源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一、能源互联网对电网的促进作用1. 技术变革2. 经营模式变革3. 业务模式变革二、做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企业1. 枢纽型2. 平台型3. 共享型深度讨论:“三型两网”的建设之路。

能源行业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

能源行业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

能源行业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第一章能源互联网概述 (2)1.1 能源互联网的定义 (2)1.2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 (2)1.2.1 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 (2)1.2.2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2)1.2.3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2)1.3 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3)1.3.1 信息通信技术 (3)1.3.2 互联网技术 (3)1.3.3 能源技术 (3)1.3.4 安全技术 (3)第二章能源互联网架构设计 (3)2.1 能源互联网总体架构 (3)2.2 能源互联网分层架构 (4)2.3 能源互联网关键模块 (4)第三章能源生产与调度 (5)3.1 能源生产优化策略 (5)3.2 能源调度算法 (5)3.3 能源供需平衡分析 (6)第四章信息与通信技术 (6)4.1 通信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6)4.2 信息处理与分析 (7)4.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7)第五章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 (8)5.1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的关系 (8)5.2 智能电网技术进展 (8)5.3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的融合 (8)第六章能源互联网与分布式能源 (9)6.1 分布式能源概述 (9)6.2 分布式能源与能源互联网的协同 (9)6.2.1 分布式能源与能源互联网的互动关系 (9)6.2.2 分布式能源与能源互联网协同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9)6.3 分布式能源管理策略 (10)6.3.1 分布式能源规划与布局 (10)6.3.2 分布式能源技术与设备选型 (10)6.3.3 分布式能源政策与法规支持 (10)第七章能源互联网与新能源汽车 (10)7.1 新能源汽车概述 (10)7.2 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互联网的互动 (11)7.3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11)第八章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 (11)8.1 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概述 (11)8.2 创新商业模式案例 (12)8.3 商业模式与政策支持 (12)第九章能源互联网政策法规 (13)9.1 能源互联网政策背景 (13)9.2 政策法规体系构建 (13)9.2.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13)9.2.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13)9.3 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管 (14)9.3.1 政策法规实施 (14)9.3.2 监管体系构建 (14)第十章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 (14)10.1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 (14)10.2 能源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14)10.3 能源互联网发展策略与建议 (15)第一章能源互联网概述1.1 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能源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网络形式,是指通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构建的一种具有高度智能化、网络化、互动性的能源系统。

能源互联网PPT课件

能源互联网PPT课件
消费者认知不足
消费者对能源互联网认知有限,市场培育和推广难度较大 。
发展机遇与前景
清洁能源转型
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趋势为能源 互联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创新驱动
新技术不断涌现,为能源互联 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政策支持加强
各国政府逐步加大对能源互联 网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利于产 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规模与前景展望
市场规模
介绍全球及中国能源互联网市场 的规模、增长趋势以及主要参与 者和竞争格局。
前景展望
分析能源互联网在未来的发展趋 势和前景,包括政策支持、技术 创新、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因素, 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02
能源互联网体系结构
感知层: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01
02
03
传感器技术
用于采集各种能源设备的 运行数据,如温度、压力 、流量等。
充电设施建设
根据电动汽车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布局充电设施,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充电设施运营
通过智能化、网络化等手段,提高充电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充电设施与能源互联网的融合
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能源互联网相结合,实现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和优化 利用。
05
能源互联网挑战与机遇
政策法规挑战
能源互联网PPT课件
目录
• 能源互联网概述 • 能源互联网体系结构 • 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 • 能源互联网应用场景 • 能源互联网挑战与机遇 • 能源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01
能源互联网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基于先进通信、控制和信息技术,将分布 式可再生能源、储能装置、智能用电设备等连接在一起,实 现能源的高效、安全、清洁利用和共享的网络体系。

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

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

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在推动能源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构成、优势以及应用场景。

一、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构成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是一种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其核心部分包括:1、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是实现电力物联网的基础,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为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2、数据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对海量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智能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应用系统,对电网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故障预测、能效管理等功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营效率。

二、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优势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实时监控电网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营效率。

2、降低运维成本:通过远程监控和故障预测,减少现场运维的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

3、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能源产消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预测,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提高能源安全性: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平台,实时监测电网设备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性。

三、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在以下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智能电网:在智能电网中,大量部署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平台,实现对电网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能效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2、新能源接入: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电网更好地消纳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工业园区能源管理:在工业园区中,通过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对园区内各类能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双碳”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双碳”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双碳”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摘要:为响应国家能源革命战略,满足推进智慧能源发展和能源供应结构转型的需要。

为提高能源供需平衡、降低能源消耗,提出“双碳”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系统设计。

为了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省级电网公司需要对地市县电力公司、支撑业务公司和新兴业务公司实施分类管控,优化管控模式,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管控体系,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实现价值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关键词:“双碳”;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引言能源互联网是能源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能源互联网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传统电网、气网、热网、油网、交通网等多种能源网络互联互通、融为一体,共享互济。

为了推进新能源清洁低碳的发展,中国提出增加风电、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需要对能源系统进行深度规划。

传统能源系统在规划和运行过程中的决策通常是较为单一的能源形式,主要包括热能源、气能源和电能源。

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在大范围内实现多种资源的优势互补。

数字孪生指的是根据获取的设备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比数学模型与工程设计之间的差距,制定策略管理设备的生命周期。

1“双碳”背景下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性①响应国家能源革命战略,推进智慧能源发展和能源供应结构转型的需要。

我国强调能源安全发展的“四个革命”战略思想,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效推动了能源供应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相关部门应积极应用“大云物移智”技术,在工业园区开展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能源行业融合的新生态,推进能源革命,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②直面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主动打造工业园区智慧能源生态圈的需要。

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点任务

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点任务

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点任务中国网6 月24 日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 月24 日上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介绍了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据了解,能源互联网是一种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相关技术、模式及业态均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为促进能源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计划近中期分为两个阶段推进,先期开展试点示范,后续进行推广应用,确保取得实效。

2016~2018 年,重点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

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能源互联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初步建立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批重点技术规范和标准。

催生一批能源金融、第三方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态。

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市场主体。

探索一批可持续、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积累一批重要的改革试点经验。

2019~2025 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建成较为完善的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并推动实现国际化,引领世界能源互联网发展。

形成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环境,能源综合效率明显改善,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提高,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大众参与程度大幅提升,有力支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点任务:(一)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如,发展智慧煤矿、智能风电场、智能光伏电站等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设施,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运行云平台,实现。

能源互联网的构架、总体设计和运营研究

能源互联网的构架、总体设计和运营研究

能源互联网的构架、总体设计和运营研究摘要:互联网能源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经济稳定的动力和基础。

建立健全的网络结构和选择最佳的全球设计是互联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利用分布式热电供应系统、高能储存高效HIT光伏发电厂、低速风力发电厂、分布式智能网络系统,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全球架构,智能电源群落、电源网络中电荷存储的协调控制等。

根据试验研究,选择适当的电力转换机制,并制定详细的总计划;在电力交易的设计和多样化方案中规划电力互联网机制。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网络架构,电能转换,全球设计,运行机制。

1. 引言能源互联网是一个互联的能源共享网络,能够通过先进的信息和电力技术提供与能源同等的能源和信息流动。

确保灵活地获得分布式能源的生产和储存,并使运输系统电气化,并分配各种类型的能源共同的不知道能源互联网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能源基础设施。

随着“共同”政策的推行,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互联网+”工业革命。

建设能源互联网,推广清洁和绿色的办法来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开发低碳全球能源发展新模式,开辟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途径。

2. 互联网能源的概念、目标和基本原则2.1互联网能源概念能源互联网建设是大视野解决我国能源供应和消费实际问题的基本原则,切实调动全社会资源,开放能源互联网和智能能源平台,以创新解决和消耗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的临界点收敛性为基本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

能源互联网是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的核心,其基础是可再生能源的互连,使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信通技术)和电子电力技术【1】。

通过分布式智能能源管理系统(EMS,EMS),对分布式能源设备进行大规模协调的控制,以确保诸如冷、热、天然气、水、电等能源的互补性。

提高智能能源系统的能效。

2.2建设能源互联网的目标能源网络的发展应符合国家能源机构在以下方面的要求:在能源部门展示互联网的使用、创新的整合、多能源互补性、智能监管、技术协同作用。

学术论文慈松:能量信息化与互联技术及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学术论文慈松:能量信息化与互联技术及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学术论⽂慈松:能量信息化与互联技术及其在能源互联⽹中的应⽤作者简介:慈松,博⼠,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终⾝副教授,清华⼤学能源互联⽹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互联⽹战略研究课题组⾸席科学家,国家能源互联⽹⾏动计划战略预研课题“能源互联⽹形态特征与系统架构”负责⼈,⼊选中科院百⼈计划。

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理论研究,并致⼒于将其研究成果应⽤于⽹络通信与分布式储能等领域,迄今在这些领域已发表近⼆百篇学术论⽂, 其中包括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CM Transactionson Modeling》、《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JSAC)》、《IEEE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ITEC)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ctic Control(ITAC) 》等。

获国际会议最佳论⽂奖2次,并曾应邀在美国国家基⾦会的能量管理科学年会上做特邀亮点报告。

慈松博⼠主持承担多项美国和中国的科研项⽬,并曾受邀担任多个科学基⾦会及研究机构的评审专家。

能量信息化与互联技术及其在能源互联⽹中的应⽤慈松中国电机⼯程学报DO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5.14.0191. 背景当下能源⾏业经历着巨⼤变⾰——分布式发电⼤量兴起,⽤电需求呈现多样性并快速增长,以不断增加化⽯能源消耗的能源供给⽅式不可持续。

在⼈们不断探寻有效的能源⾰命路径的同时,以实现最⼤范围的信息互联共享为基本⽬标的互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度影响着⼈类社会。

互联⽹在改变⼈类⽣产⽣活⽅式的同时也颠覆了许多传统⾏业保持了数⼗年的运⾏⽅式,推动了“⼯业4.0”和“互联⽹+”的快速兴起。

以互联⽹为载体的信息资源作为当今时代的⼀种新型⽣产资料,催化衍⽣出不同形态的产品、效益与价值。

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建设方案

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建设方案
泄露。
03
数据治理与质量控制
数据来源与整合方案
内部数据源
包括能源互联网设备、传感器、 控制系统等产生的实时数据,以 及企业业务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历
史数据。
外部数据源
包括政府公开数据、行业统计数据 、研究机构报告等,用于补充和验 证内部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整合方案
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构建 数据仓库,实现各类数据的集中存 储、共享和调用。
能源大数据平台
构建能源大数据平台,整合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各环节数据,提 供数据分析、挖掘和可视化服务。
智能调度与优化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能源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能源交易与服务
开发能源交易平台,提供能源在线交易、结算、金融等服务,降低交 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价值提升路径和盈利模式探讨
数据处理任务。
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
03
应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库,实现数据智能分析与挖掘

平台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
网络安全防护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 全设备,抵御外部网络攻击。
数据加密与脱敏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实施 数据脱敏操作,保护用户隐私。
访问控制与审计
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实施 数据操作审计,防止数据滥用和
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建设 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数据平台规划与建设 • 数据治理与质量控制 • 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可视化展示 • 创新业务拓展及价值提升 • 项目实施计划与管理机制设计
01
项目背景与目标
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
能源互联网概念普及
能源互联网市场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互联网共享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在终端的消费比例,及实现多种能源类型的综合互补配置,是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能源互联网环境下,对需求响应的要求也从传统方式过渡到多能综合需求响应。

本文概述了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对常用的技术,进行了梳理介绍与分析。

标签:能源互联网;共享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分布式计算越来越多的被广泛运用,这种计算方式就是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共享基础设施的网络服务,依靠网路资源将服务器、数据资源和应用提供给用户,当然其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其安全问题,云计算服务将其数据信息存储到云端服务器上,数据泄露的缺点在这个过程中会丢失重要信息,或者被窃取。

并且在能源互联网企业中,当运用云计算时,大量的数据信息会处于用户不可控的因素之中,其数据中心的安全问题就成为研究的重点,通过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1能源互联网的概念
能源体系和互联网技术能够融合,是以两者的特性和实际应用为根据的。

从经济和当前技术应用角度来看,在现有能源体系中,电力能源系统已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已建成了相对于其他能源方式的大规模传输网络。

从某种角度上看,当前的电力系统网络是昀具有互联网特征的网络。

以上这些优势决定了电力能源在诸多能源类型中将会起到枢纽作用。

同时,电力网络将成为能源转化和利用的核心平台,是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物理基础。

作为一种全新的能源模式,能源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大范围的“源-网-荷-储”统筹管理。

基于能源体系和互联网的特性,融合而成的能源互联网具有接纳多元能源的包容性,接纳多方用户参与的开放性,跨学科多方位的系统性,涉及能源各环节、用户数量巨大的泛在性,横纵向联合、优化高效的互动性,管控全过程的智能性。

2能源互联网共享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2.1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是指借助某种储能介质将能量储存,提高能源消费在时间上的灵活性的技术。

电池储能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因电化学储能不受地理环境限制、响应快、能够批量生产等特点,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国内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随着锂电池成本下降,锂电池的发展潜力巨大。

钠硫电池在国外广泛用于负荷平衡,国内已有示范项目运营。

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储能资源可实现源荷双向互动,是目前电能转移昀好的控制方式,是非常优质的需求响应资源。

储能资源低谷时段
充电,高峰时段供电,能平衡电网峰谷负荷,对持有者来说能利用峰谷价差盈利。

随着用户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综合化,电、热、冷系统的耦合程度日益加深,用户侧的储能配置亟需考虑电热冷储能系统的综合配置,使其可以为多能需求响应作支撑。

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属于物理储能技术,其中抽水蓄能技术昀成熟、机组使用寿命长,利用电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能量转换,能够大规模存储电能,十分适合用来调峰。

电容储能技术是利用超级电容器将电能储存在电场中,目前在国内由于成本太高,市场占有率比较低。

储热技术主要是靠储热材料的升温或相变来贮存和释放热能,经常与其他能源互补使用。

冰蓄冷技术利用低谷电制冰蓄冷,在空调负荷高峰时冰融水供冷,能够调节峰谷负荷。

2.2数字技术、信息技术
以信息能量耦合,增加系统协调性。

信息层依托5G、互联网等技术构建泛在电力物联网。

其关键技术包括泛在物联、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能源大数据分析与协同安全,主要针对现代能源综合利用中能量流与信息流高度融合的特征,研究能源大数据并行化处理与分析的基础理论、多源异构大数据统一知识表示模型、大数据在线融合与智能交互技术、大数据用户行为分析与可信验证技术、推进能源大数据系统安全检测、预警和管控的工程化应用。

人工智能与智慧能源汇聚能源电力全业务领域数据资源与外部权威信用信息,通过数据价值挖掘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改善工作质效,创新业务模式,提供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仿真验证等服务。

2.3海量数据统计技术
国内对大数据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早已展开了广泛研究,有的甚至已建立模型,以利于后续的实际应用。

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分布式电源云服务与大数据分析平台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及物理架构,用于支撑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定制化服务和平台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电网创新建设工程,结合当地新能源的结构组成特点,构建了应用于城市能源互联网的智能电网框架模型,分析了分布式智能管理和开放式的公共服务模式,为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的管理和商业模式提供了新途径。

电网系统中存在的设备用户种类繁多、特性存在差异大等问题,对配电网实行全景监测的系统架构,将软硬资源层作为基础,数据整合层进行数据收集,业务逻辑设计及数据分析层进行数据分析,功能实现层完成不同角度、场景的功能任务,从而实现多维度全景立体监测,为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维提供决策依据。

2.4面向多应用的持续集成技术
共享运营平台业务应用是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提供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功能,支撑应用持续集成到共享运营平台。

针对持续集成的特点,需要Devops 工具协助应用的快速开发、测试,包括代码管理工具、编译打包工具、自动化构建发布、部署工具等。

①代码管理工具。

代码管理工具为应用系统开发提供统一的软件代码库管理服务,通过Git等版本管理软件,实现应用项目的软件代码统一管理。

②编译打包工具。

编译打包工具为开发人员提供一个集成了自动编译与
打包服务的软件工具,例如maven等。

通过自动编译与打包的软件工具,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③自动化构建发布工具。

当开发人员通过代码管理工具提交代码后,Jenkins 会持续监控昀新的文件变化,当Jenkins实时监测到有新的文件需要集成到应用中时,会自动进行应用打包并完成发布更新。

当部署发布过程中存在错误时,会提供详细的日志文件和提醒功能。

④部署工具。

为了给快速开发提供所需的各类开发组件,并且将这些组件进行打包发布,共享运营平台需要引入应用部署工具,如ansible、puppet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电为中心,采用能源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多种能源的协调和高效消纳是支撑能源结构变革的重要手段。

共享運营平台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与存储、海量异构数据统一计算、敏捷开发和自动化部署等关键技术,并设计了互联网+综合能源运营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及面向工业用户的应用场景,在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机制,全面整合电网运行信息和用户用能信息,充分利用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实现基础资源、平台支撑、应用服务的整合,全面支撑互联网+综合能源运营服务平台的业务应用,充分发挥平台聚集、引流、赋能等效应,拉动产业聚合成长,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参考文献
[1]栗源.能源互联网共享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探析[J].中国信息化,2019,15(4):188-189+286.
[2]毕伟,申建,刘鸣,等.能源互联网共享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J].电测与仪表,2020,55(S1):385-389.
[3]张亚健,杨挺,孟广雨.能源互联网共享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J].电力建设,2019,40(6):177-178,931.
[4]李希哲.能源互联网共享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J].西北水电,2020,35(3):472-4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