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气复习思考题B

合集下载

农气复习题

农气复习题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一、 填空题 1.大气组分中,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成份是 、 、 和 。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称为 光合有效辐射 ,英文缩写为 PAR ,约占太阳总辐射量 50 %。

其中,光合作用最强的波段是 μm ,次强波段是 μ m 。

3.光照时间是 可照时数 与 曙暮光 的总和。

一般地,民用曙暮光是指太阳在地平线以下 0-6 °的一段时间内。

曙暮光持续时间长短因季节和纬度而异,对北半球而言,全年以 夏季 最长, 冬季 最短, 地区长于 地区。

4.从中国实际情况看,长日照作物的引种比短日照作物遇到的困难 (多或少)。

长日照作物受光温对发育速度的影响有“ ”的作用,而短日照作物光温对发育速度的影响有“ ”的作用。

5.光能利用率理论值一般可达6.0~8.0% , 而实际生产中仅为 , 最大可达2% 。

6.红外测温仪的测温原理是 ,辐射波段为 μm 。

7. 露和霜的区别主要是: ; ; 。

8.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 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 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9.空气与外界交换热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 、 和 。

10.土壤恒温层指的是: ,一般地,恒温层下边界常以 取值。

已知某农田土壤的热扩散系数为s m K /105.026-⨯=,则该土块的土壤年恒温层约为 m 。

11.描述空气湿度的物理量有: 、 、 、 和 。

12. 锋面天气特征是: ,其产生原因是 。

13. 北半球,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是: 。

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是: 。

14、一般地,按大气在垂直方向的运动状况将大气分为五层,分层指标依据是: 。

垂直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 、 、 、 和 。

15、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 和 。

阴天 辐射大于 辐射。

16、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 与 之差,年较差是指 与 之差。

17.温度三基点包括: 、 、 ,三基点和 、共同构成五基点。

广西大学《农业气象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广西大学《农业气象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超越高度一.单选题(共15题,27.0分)超越高度1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含在________中。

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长波辐射。

正确答案:C2作物一生中的需水量是随着其生育进程变化的,大致符合的规律;( ) A“少-多-少”B“少-少-多”C“多-多-少”D“多-少-多”正确答案:A3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 )。

A气温高于露点,饱和差=0;B气温=露点,饱和差大于零;C气温=露点,饱和差=0;D气温低于露点,饱和差小于零。

正确答案:C4热带气候带位于( );A10°S-10°N之间B10°-23.5°N(S)之间C23.5°-33°N(S)之间D33°-45°N(S)之间正确答案:B5由于水的热容量、导热率均大,所以灌溉后的潮湿土壤,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变化是( )。

A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快B白天升高快,夜间降温慢C白天和夜间,升温、降温都快D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慢正确答案:D6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____。

A加快;B减慢;C不变;D取决于气温。

正确答案:A7某时刻土壤温度的铅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 ) 。

A清晨转换型B正午受热(日射)型C夜间放热(辐射)型D傍晚转换型正确答案:C8湖北省秋季出现秋高气爽天气时,地面和高空分别受____控制。

A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B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C赤道海洋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D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正确答案:B9在大气中放射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A氧;B臭氧;C氮;D水汽、水滴和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D10当气团离开源地移动到性质不同的下垫面上时,气团的物理属性会逐渐发生改变,这种变化称为( );A气团变性B气团减弱C气团消失D气团填塞正确答案:A11当饱和水汽压为8.0hPa,实际水汽压为6.4hPa,则相对湿度为( );A1.6 hPaB80%C20%D14.4 hPa正确答案:B12____的天气有利于夜间辐射霜冻的形成。

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2020.11

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2020.11
地膜覆盖对棉花的影响表现为“四早”,即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早吐絮。由于棉花是无限生长作物,地膜覆盖棉花打顶时间与露地棉一致,但增加了单株果枝数;地膜覆盖改善了棉花的水肥条件,减少了蕾铃脱落,提高了有效铃数;地膜覆盖吐絮时间早,从吐絮到下霜为棉花的吐絮成熟期,地膜覆盖延长了棉花的吐絮时间,提高了棉花的单株成铃数;地膜覆盖改变了棉花的“三桃”比例,增加了伏前桃和伏桃,几乎没有霜后花,提高了棉花的铃重和纤维品质,使得棉花既高产又优质。
水分 、温度、氧气
作物的有性繁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磷、钾
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包括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_________温度。
最适
土壤质地
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
温度临界期
作物性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开花时,对外界温度最敏感,遇低温或高温会导致严重减产,称为温度临界期。
营养最大效率期
在作物一生中,有一个对养分需求量和吸收速度都很大的时期,这时的施肥作用最明显,增产效果也往往最好,这一时期称为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温度
在生产实践中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密度,应综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加以确定。
作物种类及品种、茬口、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气候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题干
答案
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 )个。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P12 ,饱和水汽压P16,相对湿度P16 ,露点(温度)P17,饱和差P172.气候与天气有哪些不同?P2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1-13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P7-85.如何用饱和差(d)、露点温度(td)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P17饱和差当空气饱和时,d=0;当未饱和时,d>0;当过饱和时,d<0。

6.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以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P16水面:a=7.45 b=235 冰面: a=9.5 b=265露点温度第二章第三章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P36 、大气透明系数(P)P40 、太阳高度P32 、太阳直接辐射P39 、总辐射P42 、大气逆辐射P47 、地面有效辐射P47、地面净辐射P48、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P78、活动积温有效积温P85大气之窗(8~12um处大气对长波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因此称此波段为“大气窗口”。

这一波段内的辐射,正好位于地面辐射能力最强处,所以地面辐射有20%的能量透过这一窗口射向宇宙空间。

)、2.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P323.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

P414. 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

P39-425. 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

有哪些影响因子?P476. 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意义。

P487. 画图并说明土壤温度的铅直变化类型。

P698. 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和解释各项的意义。

P679. 常见的逆温有哪几种?P78 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天气:晴朗而有微风的夜晚,无云或云层很薄很高。

地形:在山谷或凹地、干燥地区有利于辐射逆温的形成。

10. 什么叫土壤日较差P68、气温日较差P74?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P68 P7511. 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P85积温在林业生产中有何意义?P87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1. 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P89道尔顿定律。

复习思考题作物栽培B201212

复习思考题作物栽培B201212

作物栽培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中需要的温度和积温都较高,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的作物。

2. 耐寒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温度和积温都较低,生长发育最低温度在1-3℃左右的作物。

3. 长日照作物:凡适宜在日长变长时开花的作物称长日照作物,如麦类作物、油菜等。

4. 短日照作物:凡适宜在日长变短时开花的作物称短日照作物,如水稻、大豆、甘薯、棉花、烟草等。

5. 生物产量:是指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通常是指地上部的总干物质重量。

6. 叶面积系数:一定面积上的全部绿色叶面积与该土地面积的比值。

7.水稻的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水稻的感光性。

8.水稻的感温性:水稻在适于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水稻的感温性。

9.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水稻在营养生长期中,不受短日、高温影响的那部分营养生长期。

10.水稻断奶(离乳)肥:水稻秧苗3叶期时,胚乳养料基本耗尽,靠从土壤中吸收养料,为此时补充养料而施的一次肥称为断奶肥。

11.水稻的促花肥: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时追肥,有促进颖花数增多的效果,称为促花肥。

12.水稻的保花肥:在雌雄蕊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可防止颖花退化,称保花肥。

13.水稻的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保持体内平衡所需的水分。

14.水稻的生态需水:用于调节温度、湿度、抑制杂草等生态平衡,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15.小麦春化阶段:小麦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16.小麦光照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要求较高的温度和一定的日照长度,•如果日照长度不能满足,就不能完成此阶段的发育而不能抽穗结实。

《农业气象学》综合复习题1

《农业气象学》综合复习题1

综合复习题第一章1. 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它与平流层温度的铅直分布有什么关系?2. 二氧化碳的日年化、年变化和长期变化的特点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 为何气象学中将大气中含量并不太大的水汽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成分?4.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6. 根据气体的状态方程,说明当一块空气的温度比同高度上周围空气温度高或低时,这块空气在铅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

7. 根据状态方程,比较同温同压下干、湿空气密度的差异。

第二章1. 对A、B两灰体,在同样强度的辐射照射下,A升温快得多,问在移去外界辐射源后,哪一个降温快?若A、B都不是灰体,你的结论还成立吗?2. 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大(约0.9),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率也很大(可达0.99),由此解释地面积雪时天气特别寒冷的原因。

3. 设灰体的吸收率为a,试推导其总辐射能力与温度的关系式(提示:将Kirchhoff定律与Stefan-Boltzmann定律结合起来考虑)。

4. 已知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地球表面温度平均约为300K,假定太阳表面为绝对黑体,地球表面为吸收率为0.9的灰体,试分别计算太阳和地球表面的总放射能力。

5. 计算武汉(30°N)二分、二至日出、日落时间和可照时间。

6. 试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7. 根据可照时间计算公式分析可照时间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8. 当太阳赤纬为δ时,在地球上哪些区域分别出现极昼、极夜?9. 假如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铅直,地球上还会有季节交替吗?可照时间还会变化吗?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如何变化呢?为什么?10. 为何长日照植物大多原产于高纬度地区,而短日植物一般原产于低纬度地区?11. 对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植物进行南北引种,哪一种更易成功?为什么?12. 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108公里,太阳直径为1.392×106 公里,太阳常数为1367瓦?米-2,将太阳视为绝对黑体,忽略宇宙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试推算太阳表面辐射的辐射通量密度、总功率和有效温度。

(整理)农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整理)农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作物:狭义的农作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

广义的农作物是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简答题1.通常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如何分类?答: 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药用作物;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2.简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答: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1)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2)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3)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是露天性的农田,其涉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4)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3、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

第1章耕作制度第一节农作物布局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排。

农业气象学试题库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库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洁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外表,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外表、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外表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2)、氩和(3)。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B 2、C 3、C 4、B 5、A 6、B 7、D8、 B 9、 C 10、A 11、 A 12、 C 13、 C 14、 C二、多选题答案:1、BC 2、ABD 3、ABCD 4、A三、简答题答案答:(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

通过市场调查,企业能够识别目标,细分市场需求,发现市场机会,评估与优化营销组合,监测市场环境的变化,测评产品或服务质量以及经营业绩等。

(2)通过市场调查,能够让生产产品或提供产品服务的企业了解消费者对其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评价、期望和想法。

(3)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是他们能够把自己对产品或服务的意见、想法及时反馈给生产企业或产品供应商。

四、校内实训答案:①确定该市场调查的性质和类型;②明确该公司市场调查的主要目的和任务;程序具体包括:确定问题及调查目的、收集信息资料、初步调查、调查设计、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撰写和提交调查报告。

五、略六、家具市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目前商业模式创新滞后,导致市场扩展缓慢,销售对接需求不足,整个市场商机与危机重叠。

经过调查发现解决的办法只有创新商业模式,寻求新的盈利方式和渠道模式,尤其是重新审视电商对市场需求推进的作用。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D 2、 A 3、 A 4、 A 5、C 6、 D 7、 A 8、C 9、 D10、 A案例分析题答案:调查报告的最有价值部分应该是应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本案中结尾处,对笔者提出空调厂家概念宣传和新品推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应该报告的亮点。

其他有价值部分就是对空调销售的精准性分析以及未来空调市场需求趋势性的判断。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 、B 5、A 6、D 7、D 8、B 9、B 10、C二、多选题: 1.BD 2.CD 3.AC 4.CD 5.ABC三、(1)零点调查中心采取了怎样的调查方法?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2)根据零点调查中心的调查资料,结合自身的感受,你认为中式快餐应当如何应对西式快餐的大举进攻?①加大宣传力度,突出中式快餐的便捷性与营养性②具有战略眼光,针对儿童及青年群体开发适宜的快餐种类,引导消费③关注餐饮环境和饮食卫生④形成和保持特色口味⑤提升服务水平,减少顾客等待时间⑥制定合理价格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D2.B3.C4.B5.B6.A7.C8.A9.B 10.B二、课堂实训答案1.答:①文字要表达准确;②避免使用引导性的语言;③设计要有艺术性,避免对填卷人产生刺激;④不要提不易回答的问题。

农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农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农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六、论述题 图例或公式表述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

输入项
输出项
● 降水 (R) ● 灌溉 (I)
● 地下水上升
(U)
● 蒸发蒸腾 (ET ) ● 渗漏 (P) ● 侧漏 (S) ● 排水 (D) ●
农田持水 (O)
为什么辅助能能够增加转化效率达到增产作用或辅助能的作用
(1)维持开放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维持低墒和低级的群落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资源的优化组合 要求稍有解释。

题干
答案
图例表述农业生产系统中氮循环与输入输出的一般模型,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农业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特点与问题 A 输入:
多种人工输入,主要是化肥和有机肥 及种苗 三条自然输入,和闪电固N 和风化。

B 输出:
畜禽亚库
人亚库
土壤有机亚库 微生物亚库
土壤速效亚库
氨 挥 发
饲料及垫草
厩肥
产品 食品
有机肥 生物固
淋 溶 矿 化 径流 固N
氨 挥 发
反 硝 化
风 化
化肥
产品


大气 吸收
燃 烧。

14植物本科《农业气象学》试题答案B

14植物本科《农业气象学》试题答案B

14植物本科《农业气象学》试题答案B2015 —2016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B卷考试科目农业气象学考试方式闭命题人审核人 2015 年 10 月 22日系植物科学专业植物科学年级 14级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1.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2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太阳辐射光谱成分。

3.大气质量数: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通过的路径长度与大气铅直厚度的比值。

4. 海陆风:在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白天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这样一种昼夜风向转变的现象。

5. 气团:大范围内水平方向上各种物理属性比较均匀,铅直方向上变化比较一致的大块6. 干旱:是指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作物需水量与土壤供水量在相当长时间内失去平衡,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危害,造成产量下降的灾害性天气。

7 气候异常:是指某些气候要素偏离气候常年平均而出现的极端值。

如某年的某时段内降水量超出多年同期内平均降水量,出现降水量异常,而发生水涝灾害8. 农田小气候:是以农作物为下垫面的小气候。

它是农田贴地气层、土壤耕作层同作物群体之间物理与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9. 反气旋:又称高压,是一个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空气涡旋。

在北半球,反气旋内气流顺时针自内向外辐散。

10. 降水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

二、填空(共20分,每题2分)1. (水汽)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2. 冬半年,在北半球随纬度的升高,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减小) 。

3. 白天,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是(谷) 风,夜晚,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是(陆) 风。

4. 某地某月1~6日的日均温分别是10.2,10.1,9.9,10.5,10.0,10.2℃,若某一生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则其活动积温为(51) ℃,有效积温为(1) ℃。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放射和传送能量的方式。

2 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当日地间处于平均距离时,垂直于太3 阳光线平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

4 太阳高度角: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5 太阳方位角:太阳光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交角。

6 太阳赤纬δ:即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的地理纬度。

7 可照时数: 指日出到日没的时间间隔,亦称昼长。

8 光照时数:指日出和日没后的一段时间内地面得到的高层大气的散射光。

9 日照百分率:任一地点的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

10 大气质量数:表示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的厚度。

11 大气透明系数:指透过一个大气质量数后的辐照度与透过前的辐照度的比值。

12 散射:指太阳辐射被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分子、尘埃、云滴等微粒改变传播方向而投向四面八方的现象。

13 太阳直接辐射: 指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

14 散射辐射: 直接辐射通过大气时被空气和其他悬浮颗粒所散射的部分。

15 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大约在0.15-4微米之间。

在这段波长范围内,又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即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区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可见光区。

16 辐射通量密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单位W ?m -2。

对某一物体表面而言有辐照度和辐出度的分别。

17 总辐射:指直接辐射辐照度(S′ )和散射辐射辐照度(D)总和18 大气逆辐射:指大气辐射投向地面的部分(弱于地面辐射)。

19 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e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δ ? Ea之差。

20 净辐射:指地球表面在任何时刻的辐射能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差值(或称辐射平衡或地面辐射差额)。

21 光合有效辐射(PAR):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

22 植物的感光性:植物的发育速度对光照长短反应的特性。

23 光能利用率:植物光合产物中贮存的能量占所得的能量的百分率。

农气复习思考题B

农气复习思考题B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 农作学》思考题:

《 农作学》思考题:

《农作学》思考题:第一章农作学概述1、什么是农作学?农作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2 、农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的概念。

3、农作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4、了解我国农作学的发展阶段。

5、简述农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

6、如何认识农作学在农学学科中的地位?第二章农作制度理论1、什么是植物生活因素,分为那两类?2、了解植物生活要素基本学说的内涵3、什么是作物生产潜力?分为那四个层次?其内涵是什么?4、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开发途径有哪些?5、了解三大车间的涵义6、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有哪些?7、掌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8、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与农作制度的发展有何关系?第三章作物布局1、什么是作物布局?其在农业生产中有何意义?2、掌握作物布局的步骤与内容?3、作物布局的依据是什么?4、什么是作物生态适应性?了解作物对光、热、水、土壤的生态适应性5、根据作物对热、水、肥的适应性,作物具体分为哪些类型?代表作物有哪些?6、根据作物对地势、地形的适应性,作物布局有何规律?7、南疆作物布局与北疆相比有什么特点?8、农业生产结构有哪些层次?其含义是什么?9、结构调整的原则和规律有哪些?10、什么是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11、农牧结合有何意义?我国农牧结合有何特点?第四章种植模式1、种植模式的内涵是什么?其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2、什么是间作、混作、套作?3、种植指数和土地当量比的含义是什么?4、什么是熟制?多熟制?多熟种植?5、了解复种、休闲、撂荒的含义。

6、复种在农业生产中有何作用?7、复种增产的原因是什么?8、复种的条件是什么?9、掌握复种的基本技术,其技术核心是什么?10、间混套作在农业生产中有何意义?11、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12、复合群体产生密植效应的要原因是什么?13、影响复合群体光资源互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4、复合群体矿质营养互补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5、弱化复合群体不同组分矿质营养竞争的主要途径?16、影响边际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7、间混套作具有补偿效应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8、间混套作增产的技术要点有哪几方面?19、掌握间混套作田间结构配置的内容和内涵。

农业气象复习思考题

农业气象复习思考题

农业气象复习思考题选择题:1.()是气象学的研究范围a.风b.雨c.冷却d.台风e.雪f.龙卷g.蒸发 2.()是天气学的研究范围 a.霜 b.台风 c.凝结 d.龙卷 e.温度 3.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关系是()a.气候学包含气象学b.气象学是气候学的基础c.气象学和气候学是独立的填空题:1.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中的一切()和()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

用()表示。

2.天气学是研究()不同的区域内所发生的()的()及()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

3.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内大气中的()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4.气候学是研究地球上的()、()、()规律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

5.气候是指在()、()、()和()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的综合。

6.气象学是气候学的()基础,天气学是气候学的()基础,气候学是()和()的综合。

问答题: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2.本学科在实际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3.根据以前学过的专业课和日常生活讲述一、二个有关气象或气候应用的小例子。

填空题:1.大气中物质的存在有三种形态,即()、()、()2.地面―90km的范围中大气的组成是()、()、()。

3.大气是()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此外还有含量不定的()、()微粒。

4.干空气是指不包含()、()、()的大气。

其含量占整个大气的()%,主要成分是(、、),占干空气的()%;次要成分是(、、、、),占干空气的()%。

5.90km以下大气的分子量是(),90km以上大气主要成分是(、)。

6.氧来源于水的离解,其方程式是();光合作用的方程式是()臭氧分解的方程式是()。

7.大气中的氧参与有机物的()、()、()过程。

8.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比为()%,主要集中于()km以下,具有()分布特点。

参与植物的()作用,能吸收()和()的长波辐射。

9.O3的作用是(),使大气增暖,另一个作用就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1.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2) 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五、复习思考题:1.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答:整个大气层在吹着方向上可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大气分层的依据:(1)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2)电离程度、垂直运动等其他物理特点。

具体为:1)对流层(0-12km)①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②温度随高度而迅速降低,平均垂直递减率=0.65 ℃、100m;③具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乱流运动;④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极不均匀。

2)平流层(对流顶层-55km):①气温虽高度而升高(平流层顶温度可达-3—-17 ℃,因吸收紫外线);②气流运行平稳,没有强烈的对流;③水汽和尘埃很少,透明度好。

为O33)中间层(55-85km):气温虽高度而迅速降低。

4)热层(85-850km):①气温虽高度而升高(顶部的气温可达2000K);②空气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也称为电离层,对无线电波具有很强的反射能力)。

5)散逸层(800km以上):大气圈与星际之间的过渡带。

由于受到的地球引力小,高速分子可挣脱重力场前往太空。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具体见上,已经很具体啦,归纳紧凑,可采照书本学习)第二章辐射一、名词解释题:1. 辐射强度(S):单位时间内投射于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亦称为辐射通量密度,其单位为W/m2。

2. 太阳高度角(h):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是决定地面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的重要因素。

在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在日出日落时为0,正午时达最大值。

3 .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即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

二、填空题:1. 常用的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是 (1) 。

2. 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与反射率之和为 (2) 。

3. 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是1的物体称为 (3) 。

4. 当绝对温度升高一倍时,绝对黑体的总辐射能力将增大 (4) 倍。

5. 如果把太阳和地面都视为黑体,太阳表面绝对温度为6000K,地面温度为300K,则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是地表面的 (5) 倍。

6. 绝对黑体温度升高一倍时,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就变为原来的 (6) 。

7. 太阳赤纬在春秋分时为 (7) ,冬至时为 (8) 。

8. 上午8时的时角为 (9) ,下午15时的时角为 (10) 。

9. 武汉(30°N)在夏至、冬至和春秋分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分别为 (11) , (12) 和 (13) 。

10. 冬半年,在北半球随纬度的升高,正午的太阳高度角 (14) 。

11. 湖北省在立夏日太阳升起的方位是 (15) 。

12. 在六月份,北京的可照时间比武汉的 (16) 。

13. 在太阳直射北纬10°时,北半球纬度高于 (17) 的北极地区就出现极昼。

14. 由冬至到夏至,北半球可照时间逐渐 (18) 。

15. 光照时间延长,短日照植物的发育速度就会 (19) 。

16. 在干洁大气中,波长较短的辐射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辐射传播距离(20) 。

17. 随着太阳高度的降低,太阳直接辐射中长波光的比 (21) 。

18.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向外辐射的能量越 (22) 。

19. 地面有效辐射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 (23) ,随地面与空气温度之差的增大而(24) ,随风速的增大而 (25) 。

20. 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称为 (26) 。

答案: (1)瓦.米-2; (2)1; (3)绝对黑体; (4)15; (5)160000; (6)二分之一;(7)0°;(8)-23°27'; (9)-60°;(10)45°;(11)83°27';(12)36°33';(13)60°; (14)减小; (15)东偏北; (16)长;(17)80°; (18)延长; (19)减慢; (20)短;(21)增加;(22)多; (23)减小; (24)增大; (25)减小; (26)地面辐射差额。

三、选择题:(说明:在四个答案中,只能选一个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

)1. 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________。

A. 延长;B.缩短;C. 不变;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2. 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________较多的结果。

A. 吸收;B. 散射;C. 反射;D.透射。

3. 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含在________中。

A. 红外线;B. 紫外线;C. 可见光;D. 长波辐射。

4. 在大气中放射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A. 氧;B. 臭氧;C. 氮;D. 水汽、水滴和二氧化碳。

5. 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____。

A. 加快;B. 减慢;C. 不变;D. 取决于气温。

答案: 1. A; 2. B; 3. C; 4. D; 5. A。

四、判断题:1. 对绝对黑体,当温度升高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

2.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地理纬度等于太阳赤纬。

3. 时角表示太阳的方位,太阳在正西方时,时角为90°。

4. 北半球某一纬度出现极昼时,南半球同样的纬度上必然出现极夜。

5. 白天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空气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

6. 光合有效辐射只是生理辐射的一部分。

7. 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8.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9. 对太阳辐射吸收得很少的气体,对地面辐射也必然很少吸收。

10. 北半球热带地区辐射差额昼夜均为正值,所以气温较高。

答案: 1. 错; 2. 对; 3. 错; 4. 对; 5. 错; 6. 对; 7. 错; 8. 对;9.错; 10. 错。

五、计算题: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根据公式:h=90°-φ+δ进行计算;特别应注意当计算结果h>90°时,应取补角(即用180°-h作为太阳高度角)。

也可根据h=90°-|φ-δ| 进行计算,就不需考虑取补角的问题(建议用后一公式计算)。

还应注意对南半球任何地区,φ应取负值;在北半球为冬半年(秋分至春分)时,δ也取负值。

例:计算当太阳直射20°S时(约11月25日)在40°S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解:已知φ= -40°(在南半球) δ=-20°∴h=90°-(-40°)+(-20°)=110°计算结果大于90°,故取补角,太阳高度角为:h=180°-110°=70°也可用上述后一公式直接得:h=90°-|φ-δ| = 90°-|-40°-(-20°)|=70°六、问答题:1、试述正午太北半球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答:由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φ-δ|可知在太阳直射点处正午时h最大,为90°;越远离直射点,正午h越小。

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为:1)随纬度的变化:在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φ>δ),随着纬度φ的增大,正午h逐渐减小;在直射点以南的地区,随φ的增大,正午h逐渐增大。

2)随季节(δ)的变化:对任何一定的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接近,正午h逐渐增大;随直射点的远离,正午h逐渐减小。

例如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从冬至到夏至,正午h逐渐增大;从夏至到冬至,正午h逐渐减小。

在|φ-δ|>90°的地区(极圈内),为极夜区,全天太阳在地平线以下。

2、可照时间长短随纬度和季节是如何变化的?答:随纬度的变化:在北半球为夏半年时,全球随纬度φ值的增大(在南半球由南极向赤道φ增大),可照时间延长;在北半球为冬半年时,全球随纬度φ值的增大可照时间缩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