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二

合集下载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关节疼痛、肌肉拉伤等症状。

膏药有许多种类,各种膏药的配方也各不相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其中包括中药膏药和化学膏药。

中药膏药配方:1. 温经散寒型膏药配方:- 熟附子粉:10克- 细辛粉:10克- 川芎粉:10克- 红花粉:10克- 辣椒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寒邪入侵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 活血化瘀型膏药配方:- 当归粉:20克- 三七粉:10克- 桃仁粉:10克- 红花粉:10克- 白芷粉:10克- 乳香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皮肤疾病、瘀血等问题。

化学膏药配方:1. 抗菌消炎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抗菌药物:适量- 消炎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抗菌药物、消炎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皮肤创伤、感染等情况。

2. 缓解肌肉疼痛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镇痛药物:适量- 消肿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镇痛药物、消肿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肌肉拉伤、炎症等症状。

以上仅为部分常见膏药配方,具体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还需遵循医师的指导。

在使用膏药前,请确保清洁患处,并避免过敏成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膏药只适用于外用,切勿内服。

结语:膏药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有各种各样的配方和用途。

中药膏药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特点,适用于中医理论所述的病理类型。

化学膏药则以化学合成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消肿等作用,常用于现代医学所治疗的症状。

无论是中药膏药还是化学膏药,正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在使用膏药前,务必阅读说明,并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1.红花膏药
红花膏药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材料包括:红花、川芎、川穹、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红花、川芎、川穹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1: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2.白芷膏药
白芷膏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材料包括:白芷、苦参、透骨草、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白芷、苦参、透骨草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3.当归膏药
当归膏药主要用于补血养血、活血化瘀。

材料包括:当归、红花、山楂、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当归、红花、山楂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制作中医特效膏药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材料选择:选择新鲜药材,无杂质,品质良好的药材;
2.配方比例:根据药效需要和临床疗效,合理搭配药材比例;
3.辅料添加:辅料的添加可以提高膏药的粘性和服用体验;
4.搅拌均匀:在混合药材和辅料时,需要充分搅拌均匀,确保药物成分充分混合;
5.保存方式:膏药制作后,可以将其保存在干燥,阴凉处,但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膏药制作常见接骨膏药、风湿膏药、疼痛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大全一、驱风止痛膏1.药物组成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乌粉各30克,薄荷脑,樟脑,胡椒粉各10克,松香1000克,蜂蜡90克,花生油210毫升。

2.制作方法先将松香、蜂蜡、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种药粉至不粘手为度,入冷水一周后加后三种药粉即成。

每贴用3-5天。

3.主治范围风湿腰腿痛及跌打损伤。

二、新型黑膏药1.药物组成A.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15 白附子30 乳香20 没药20 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 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星40 生半夏40 牙皂50 云南一枝篙50B公丁香血竭各12 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蚣全虫五倍子水牛角粉各20 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2.制作方法将处方A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熬成流浸膏. 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继续搅拌,然后摊膏.3.主治范围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4.注意事项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三、自制痹痛膏1.药物组成川乌80g 草乌80g 川芎80g 威灵仙80g全蝎80g 土元80g 乳香80g透骨草8g 没药80g 大黄80g 杜仲80g 川断80g 僵蚕80g 白芷80g丹参80g 骨碎补80g 远志80g 冰片80g 黄芩80g 黄柏80g姜黄80g 地龙80g 山奈80g 苦参80g 干姜80g 防己80g 甘草80g2.制作方法共研极细沫,加入2%的72-6透皮剂,采用水凝胶技术制成水凝胶痹痛药贴,贴患处,1贴/48小时,20天/1疗程。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如下:
1. 准备材料:白芷、川芎、桂枝、熊胆、冰片、白蜡、蜜蜡、甘油、聚乙烯醇等。

2. 将白芷、川芎、桂枝等草药研磨成细粉。

3. 将熊胆研磨成细末状。

4. 准备一个容器,将白蜡和蜜蜡以3:1的比例加入容器中,加热溶化。

5. 将研磨好的草药粉末加入融化的蜡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6. 将熊胆末和冰片加入混合好的草药膏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7. 最后逐渐加入甘油和聚乙烯醇,直至达到所需的膏药质地。

8. 将制作好的草药膏倒入膏药模具中,待其凝固定型。

9. 膏药制作完成后,将其取出并存放在干燥阴凉处保存。

注意: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搅拌均匀,以确保膏药的质地和药效。

另外,制作膏药时要遵循药物浓度、比例和用量等临床要求,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一)(本方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使用)五虎痹症膏1.药物组成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30 g,五加皮30 g,透骨草30 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30 g,吲哚美辛片25 mg 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 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 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 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 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 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颈肩腰腿痛4.治疗效果颈椎病20人,治愈12人,好转6人,无效2人。

肩周炎19人,治愈12人,好转5人,无效2人。

腰椎病23人,治愈7人,好转14人,无效2人。

骨性关节炎28人,治愈18人,好转8人,无效2人。

跟骨骨质增生38人,治愈34人,好转3人,无效1人。

网球肘20人,治愈14人,好转3人,无效3人。

软组织损伤40人,治愈32人,好转7人,无效1人。

5.注意事项①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

②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③孕妇禁用。

6. 方剂来源河南省滑县焦虎乡小马村红飞卫生所杨红飞速效黑膏药(止痛用)1.药物组成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2.制作方法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1.红花膏:材料包括红花、白花油、蜂蜜等,将红花粉末加入白花油中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成膏剂。

2.步摇膏:材料包括黄连、广木香、白花油等,将黄连和广木香粉末加入白花油中搅拌,熬制成膏剂。

3.逍遥丸:材料包括川芎、丹参、红花、冰片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黄芪、丹皮等材料混合,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成膏剂。

4.熊胆膏:材料包括熊胆、雄黄、赤石脂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朴硝、黄芩煎煮浓缩后加入蜂蜜制成膏剂。

5.四绝膏:材料包括红花、麝香、防风、冰片等,将以上材料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再加入乳香、没药等材料制成膏剂。

6.红霉素膏:将红霉素加入适量的凡士林中,充分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7.金银花膏:材料包括金银花、红花油等,将金银花研磨成粉末,与红花油混合,熬制成膏剂。

8.鱼腥草膏:将鱼腥草研磨成粉末,与甘油、凡士林混合搅拌,制成膏剂。

9.灵芝膏:将连翘、野菊花、灵芝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制成膏剂。

10.黄连追风膏:材料包括黄连、追风草、红花油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红花油混合炼制,制成膏剂。

11.艾叶膏:将新鲜艾叶研磨成粉末,与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制成膏剂。

12.皂角米膏:将皂角米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制成膏剂。

13.八卦膏:材料包括细辛、白花油、石膏等,将细辛和石膏研磨成粉末,与白花油混合均匀,制成膏剂。

14.樟脑膏:将樟脑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15.龙脑膏:将龙脑研磨成细末,与植物油混合搅拌,熬制成膏剂。

16.牛黄膏:材料包括牛黄、蜂蜜等,将牛黄研磨成细末,与蜂蜜混合加热熬制,制成膏剂。

17.狗皮膏:将狗皮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18.防风祛湿膏:材料包括防风、红花油、黄柏、肉桂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细末,混合加热熬制,制成膏剂。

19.馬應龍膏:将馬應龙散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各种草药的自制配方大全-涂抹药膏

各种草药的自制配方大全-涂抹药膏

各种草药的自制配方大全-涂抹药膏本文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草药自制涂抹药膏的配方,供大家参考。

1. 马齿苋草药膏
配方:
- 马齿苋草 100 克
- 蜂蜜 50 克
- 橄榄油 50 克
制作方法:
1. 将马齿苋草冲洗干净后晾干,细细磨碎成粉末。

2. 将马齿苋草粉末与蜂蜜混合均匀,再加入橄榄油搅拌至成膏状。

3. 将药膏存放在干净的中密封保存。

2. 秦艽草药膏
配方:
- 秦艽根 50 克
- 人参片 30 克
- 大黄粉 20 克
- 黄栌叶 20 克
- 黄连粉 10 克
制作方法:
1. 将以上草药按比例混合后研磨成粉末。

2. 将药粉与适量凡士林或植物油混合搅拌至成膏状。

3. 将药膏放入干净的中储存使用。

3. 白芷草药膏
配方:
- 白芷粉末 50 克
- 甘油 20 克
- 蜂蜜 20 克
- 雪花膏 10 克
制作方法:
1. 将白芷粉末与甘油混合搅拌至均匀。

2. 加入蜂蜜和雪花膏继续搅拌,使药膏达到糊状。

3. 存放于干燥、阴凉的地方,封存好药膏。

以上就是涂抹药膏的几种自制配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记住,在使用任何草药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或草药师的建议。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黑膏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通常被用于缓解疼痛和恢复受损的肌肉或关节。

它是由多种中药材制成的,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和渗透效果。

下面是黑膏药的制作方法:主要材料:- 紫草皮(200克)- 防风(100克)- 川芎(100克)- 红花(200克)- 巴豆(100克)- 白芷(50克)- 三七(50克)- 山茱萸(50克)- 当归(50克)- 生地黄(50克)- 黄芪(50克)- 红参(50克)- 蜡烛(适量)步骤:1. 把所有中药材放入碾磨器中,研磨成细粉。

2. 把细粉倒入不粘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煮沸。

3. 在另一个锅中熔化蜡烛。

4. 将水煮沸的中药汁倒入熔化的蜡烛中,搅拌均匀,直到形成类似于面糊的混合物。

5. 把混合物倒入干净的布袋中,扭紧口袋,将其放入水中煮沸60分钟,直到混合物变成黑色膏状。

6. 取出布袋,将里面的黑膏药挤出来,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好。

7. 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注意事项:1. 制作黑膏药涉及到大量的中药材,应注意保持清洁和卫生。

2. 熔化蜡烛时,要小心不要烧过头,否则就会熔化太多,并且可能会让黑膏药变得更硬。

3. 选择干净、吸水性好的织物来制作布袋,以确保产生的黑膏药不会受到外界污染。

4. 制作黑膏药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火候和水位,避免煮干或煮过头。

总的来说,黑膏药的制作方法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其疗效显著,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肌肉骨骼的损伤和疼痛。

如果你需要使用黑膏药来缓解身体不适,建议到正规的中药店购买,以保证其质量和效果。

11种膏药秘方

11种膏药秘方

11种膏药秘方在中医药中,膏药是一种常用的外敷方法,用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等。

本文将介绍11种常见的膏药秘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作和使用膏药。

以下是这些秘方的详细讲解:秘方一:桂枝膏药材料:桂枝粉、生姜粉、制何首乌粉、香附粉、五灵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生姜汁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二:牛黄膏药材料:牛黄粉、桃仁粉、甘草粉、苏子粉、丁香粉、水蜜梨蜜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蜜梨蜜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涂抹在疼痛部位,并轻轻按摩,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三:当归膏药材料:当归粉、白芍粉、香附粉、白芷粉、熟地粉、蜂蜜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蜂蜜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四:龙骨膏药材料:龙骨粉、牛膝粉、制何首乌粉、木瓜粉、紫河车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清水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轻轻按摩,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五:乳香膏药材料:乳香粉、没药粉、龙脑粉、丁香粉、五灵脂、花椒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橄榄油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六:玉屏风膏药材料:玉屏风粉、当归粉、白芍粉、防风粉、独活粉、丁香粉、佛手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橄榄油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七:青黛膏药材料:青黛粉、马齿苋粉、制何首乌粉、苏子粉、白芷粉、牛膝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鸡蛋清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八:白虎膏药材料:白芷粉、薄荷粉、石膏粉、知母粉、人参粉、龙脑粉、五灵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凉开水调制成膏状。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是一种以草药为原料熬制而成的外用贴剂,具有温通经络、舒筋活血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病、肌肉酸痛、扭伤等症状。

下面介绍
一下老中医膏药的熬制方法。

材料准备:
1.草药:老中医膏药的主要成分为中药材,如蒲地蓝、秦艽、山楂等。

需要充分洗净并晒干。

2.植物油:选择橄榄油、花生油等,要保证品质优良。

3.蜜糖:纯蜜糖具有黏性,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起到粘结作用。

4.蜡:调节膏药硬度和密度的重要原材料,可用大黄蜡、蜂蜡等。

制作步骤:
1.将洗净并晒干的草药磨成粉末,保证颗粒细致。

2.将粉末用干净的纱布包起来,按搓法用钵或墨水瓶搓出精华,过筛
留下细粉末备用。

3.将植物油加热至温度达到150℃,加入细粉末,并不断搅拌,使其充分植入油中,保持温度不断。

一般需要熬制4-6个小时。

4.加入蜜糖和蜡,继续搅拌至溶解,并保持温度不断。

5.晾凉后将膏药放进容器中,可自行调节硬度和粘度。

注意事项:
1.草药的选材非常重要,应选择功效适合的中草药材。

2.熬制时需要不断搅拌,防止熬糊。

3.温度的掌握非常关键,要避免过高过低影响膏药的质量。

4.晾凉后一定要及时装入容器中,防止受潮污染。

总结:
老中医膏药的制作虽然较为繁琐,但是具有很好的疗效,同时也是中
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制作时要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进行,保证膏药的质量和有效性。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通常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肌肉疼痛、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等症状。

下面是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材料:良好的药材、净水、白蜡、橄榄油、桂皮、苏木、冰片、乳香、没药、麝香、蜈蚣、蝎子、蜜糖等。

步骤:
1.药材的准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将其洗净并晾干备用。

2.药材的熬制: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小火慢慢熬煮,直到药液变浓稠。

3.添加蜈蚣、蝎子:熬制出来的药液中加入蜈蚣、蝎子,煮沸后继续慢慢熬煮,直到药液变成黑色。

4.添加桂皮、苏木、冰片、乳香、没药、麝香等:煮沸后,将桂皮、苏木、冰片、乳香、没药、麝香等加入药液中继续慢慢熬煮。

5.白蜡的添加:将白蜡熔化,加入药液中搅拌均匀。

6.橄榄油的添加:最后加入橄榄油,继续熬煮至药液变稠糊状。

7.制成膏药:将熬制好的膏药倒入铝制或瓷制的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注意事项:
1.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药液煮沸过程中烧焦或沸腾过度。

2. 药材的选择要注意质量,确保药效。

3. 熬制好的膏药可以保存一段时间,但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4. 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各种膏药的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的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的配方范文膏药是一种贴敷在身体表面的药物制剂,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起到治疗作用。

膏药的配方根据不同的病症和药物要求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1.温通膏药:温通膏药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症状。

常用的配方包括:-蒲黄、肉桂、川芎、细辛、桂皮:具有温通经络、祛寒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桂枝、牛膝、乌恭、丁香:具有活血止痛、散寒温经的作用。

2.止痛膏药:止痛膏药主要用于减轻肌肉和关节疼痛。

常用的配方包括:-辣椒素、樟脑、松柏油、冰片:可以通过刺激皮肤局部产生麻木和冷、热感,减轻疼痛。

-痛风宁、秦艽、檀香、白芷: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作用。

3.消肿膏药:消肿膏药主要用于减轻肿胀、肌肉炎症等症状。

常用的配方包括:-硼砂、飞石、乌梢蛇、当归:具有消肿、活血化瘀的作用。

-龙胆草、槐花、薄荷脑、蛇脂、土人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疮毒的作用。

4.清热解毒膏药:清热解毒膏药主要用于治疗肤疮疖、烫伤、溃烂等症状。

常用的配方包括:-水蛭、地黄、蒲黄、黄芩、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羚羊角、雄黄、苦参、大黄: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5.滋养膏药:滋养膏药主要用于滋养皮肤,促进创伤愈合等。

常用的配方包括:-狗皮膏、牛黄、鲨胆:具有壮阳补肾、滋养肌肤的作用。

-冬虫夏草、白参、鹿茸、人参: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膏药的配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应该谨慎使用膏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它通过皮肤渗透,将药物成分输送到病灶,发挥治疗作用。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一、伤湿止痛膏伤湿止痛膏主要用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其配方通常包括:生川乌、生草乌、没药、乳香、丁香、肉桂、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等。

生川乌和生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

没药和乳香则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丁香和肉桂可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薄荷脑能带来清凉感,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水杨酸甲酯则有抗炎、止痛的作用。

二、狗皮膏狗皮膏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常见的配方包含: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青风藤、香加皮、防风、威灵仙、苍术、蛇床子、麻黄等。

羌活、独活善于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青风藤和威灵仙能祛风湿、通经络。

防风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苍术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的功效。

麻黄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三、活血止痛膏活血止痛膏主要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配方一般有: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乳香、没药、白芷、薄荷脑等。

当归和川芎为常用的活血调经药,能活血行气、止痛。

红花和桃仁能活血化瘀。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白芷可祛风止痛、消肿排脓。

四、追风膏追风膏常用于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其成分通常有:麻黄、独活、羌活、海风藤、桂枝、牛膝、木瓜、杜仲、防风等。

海风藤能祛风湿、通经络。

桂枝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牛膝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

木瓜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

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

五、黑膏药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膏药类型,其配方较为复杂。

常见的原料包括:麻油、黄丹、药材(如穿山甲、全蝎、蜈蚣、地龙等)。

麻油在熬制过程中起载体作用,黄丹则用于与麻油反应,形成膏体。

穿山甲能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全蝎和蜈蚣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的作用。

地龙能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膏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不同的病症和个体差异可能需要对配方进行调整。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民间特效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制剂,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它们可以用于缓解痛楚、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在急救或紧急情况下,膏药是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的药物,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制作自己的民间特效膏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和收藏。

1. 排毒消肿膏药配方:黄柏、五倍子、苦参、凌霄花、大黄、草果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2. 止渴解毒膏药配方:栀子、连翘、金银花、霜降石、黄芩、大青叶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舌根、咽喉处,每天使用2-3次。

3. 舒筋活络膏药配方:虎骨、何首乌、秦艽、当归、川芎、白芍、三七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4. 解热消炎膏药配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芩、桑白皮、竹叶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5. 支气管舒缓膏药配方:川贝母、百部、黄芩、苦杏仁、青皮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胸前、背部等部位,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6. 消食化痰膏药配方:陈皮、枳实、山楂、蒲公英、白芥子、苏子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脐部、胃脘等部位,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7. 止痛祛湿膏药配方:紫草、苦参、白鲜皮、秦艽、地龙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膏药配方制作大全(建议收藏)冰片当归甘草白芷黄柏

膏药配方制作大全(建议收藏)冰片当归甘草白芷黄柏

膏药配方制作大全(建议收藏)冰片当归甘草白芷黄柏【一】五虎痹症膏1.药物组成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 30 g,五加皮30 g,透骨草30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 30 g,吲哚美辛片25 mg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 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 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颈肩腰腿痛4.治疗效果颈椎病20人,治愈12人,好转6人,无效2人。

肩周炎19人,治愈12人,好转5人,无效2人。

腰椎病23人,治愈7人,好转14人,无效2人。

骨性关节炎28人,治愈18人,好转8人,无效2人。

跟骨骨质增生38人,治愈34人,好转3人,无效1人。

网球肘20人,治愈14人,好转3人,无效3人。

软组织损伤40人,治愈32人,好转7人,无效1人。

5.注意事项①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

② 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③孕妇禁用。

【二】速效黑膏药(止痛用)1.药物组成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2.制作方法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

膏药配方(参考)

膏药配方(参考)

膏药配方(参考)展开全文一、膏药处方生川乌25克、生草乌25克、生南星25克、生半夏25克、马钱子25克、当归18克、川芎18克、红花12克、骨碎补18克、续断18克、麻黄25克、桂枝18克、地鳖虫20克、自然铜25克、生大黄25克、生栀子25克、硼砂20克、轻粉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麝香壳2克、梅片12克、桐油或香油3.5公斤、黄丹1.5公斤。

二、功效主治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伤筋折骨、风湿骨痛、腰背酸痛、四肢麻木、经脉拘挛、肌肉僵硬、骨质增生等症。

三、用法用量洗干净患处皮肤,擦干水份后烤热膏药贴于患处,每贴膏药可连用3—5天。

四、制膏步骤1.首先将血竭、乳香、没药、麝香壳、梅片、轻粉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2.把黄丹置于锅内炒去水份,冷却后装瓶密封备用。

3.将处方中前17味药材置于桐油或香油中浸泡3—10天后,先用文火熬炸1小时,再改用武火熬炸1小时,最后以文火熬炸1小时,用钢丝或铜丝滤网除去杂质,静置7天后取净油炼至滴水成珠(即油烟从浓墨色转为青色再转为白色)时,即可离火下丹,每500克药油下黄丹210克,边下丹边用铁勺捞油,以免黄丹沉淀,影响氧化反应。

待药油与黄丹反应冷却后成为膏药时,将其分成小陀置于冷水中浸泡10天,每天换清水2次,以去火毒。

最后,将小陀膏药加温熔化,加入麝香壳,血竭、乳香、没药等细末,乘热用竹片将膏药摊于15×15厘米的优质牛皮纸或红布上,然后将膏药对折即可。

五、方解膏药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马钱子、当归、川芎、红花、骨碎补、续断、麻黄、桂枝、地鳖虫、自然铜、乳香、没药有活血化瘀生新、祛风燥湿除痰、逐寒通络止痛之功效;硼砂、轻粉则有祛痰利水除湿、消肿拔毒生肌的作用;甘松、白芷、麝香壳、梅片芳香开窍,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促进病理产物和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并使病态组织(如结疤、粘连等)软化和分解,缓和骨骼、肌肉经脉痉挛性疼痛;生大黄、生栀子消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在中医药领域,膏药是一种以多种草药为主要成分,通过外用贴敷的方式治疗疾病的药物形式。

不同的膏药配方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1.云南白药膏药配方:-当归:120g-丁香:60g-干姜:60g-大戟:60g-红牛膝:60g-当归后:60g-膨大榕:60g-苦参:30g-茯苓:30g-石膏:30g-大黄:30g-硼砂:30g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酒精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2.肥皂草膏药配方:-发财草:100g-白芷:100g-苍术:100g-丁香:100g-厚朴:100g-生姜:100g-辣椒粉:100g-当归:100g-白鲜皮:100g-麝香:10g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蜡和植物油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3.洋葱膏药配方:-洋葱:500g-大蒜:500g-辣椒粉:100g-盐:适量-生姜:适量将洋葱和大蒜榨汁,加入盐、生姜和辣椒粉,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4.薰衣草膏药配方:-干薰衣草花:50g-芦荟胶:适量将干薰衣草花研磨成粉末,加入芦荟胶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5.龙胆石膏膏药配方:-龙胆草:50g-石膏粉:适量将龙胆草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石膏粉调和成膏药。

这些膏药配方都是通过将草药或草药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制成,其中的草药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通过外用贴敷的方式使药物成分渗透到患处,以达到治疗作用。

应用膏药时,要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在患处,然后覆盖上纱布或胶带固定,根据需要可以每天更换一次或两次药膏。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自制膏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家里制作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膏药自制配方,供参考:
1.防湿膏药配方:
-醋:100毫升
-麻油:100毫升
-白芷:20克
-当归:20克
-羌活:20克
-干姜:20克
将以上材料煎煮30分钟,过滤后将液体放入容器中,加入麻油和醋搅拌均匀。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蒸汽敷盖上。

2.止痛膏药配方:
-小米辣椒粉:5克
-咖啡豆粉:5克
-辣椒油:20毫升
-绿豆面粉:适量
将小米辣椒粉和咖啡豆粉混合,加入辣椒油搅拌均匀。

慢慢加入绿豆面粉,直到形成糊状。

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3.消肿膏药配方:
-鸡蛋清:1个
-阿胶:10克
-冰片:适量
将鸡蛋清、阿胶和冰片混合搅拌均匀,形成糊状。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4.清热解毒膏药配方:
-雷公藤:30克
-五加皮:30克
-野菊花:30克
-竹叶:30克
-青蒿叶:30克
-槐花:30克
-大黄:15克
-生姜:适量
将以上材料煎煮30分钟,过滤后将液体放入容器中。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5.补肾膏药配方:
-熟地黄:30克
-当归:30克
-巴戟天:30克
-金樱子:30克
-枸杞子:30克
-菟丝子:30克
-淫羊藿:30克
-黄精:30克
将以上材料煎煮30分钟,过滤后将液体放入容器中。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膏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作方法也十分的特别,歌诀曰:“一丹二油,膏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离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热则软,凉则硬,贴之即粘,拔之即起。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1、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

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

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

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

(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3、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

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

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

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

(细粉要过120目筛)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

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

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

(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

外敷药膏配方技术专题,活血膏药,伤膏药,中医膏药类技术资料

外敷药膏配方技术专题,活血膏药,伤膏药,中医膏药类技术资料

治疗颈肩腰腿瘫的膏药,是由如下中药原料制成:乌梢蛇20-30g、生川乌15-25g、生草乌15-20g、白芷30-40g、细辛20-30g、生附子20-25 g、生南星25-35g、蜈蚣5-10条(13-18cm 长)、水蛭10-18g、薄荷脑25-35 g、地龙30-38 g、红花20-30g、透骨草30-35g、蟾酥8-15g。

本发明膏药没有毒副作用,并且见效快,有的患者外敷1-2个疗程即可治愈,不易复发,总有效率可达98%,使患者免除了做电动牵引,手术等方面的痛苦。

[A11307-0020-0004] 速效消瘤膏1号、2号的配制方法[摘要] 本发明属肿瘤治疗药物的配制方法,涉及肿瘤治疗。

$本发明药物主要用中药配制而成。

以巴豆霜、樟脑为主,以冰片等为辅,且以外敷为给药方式。

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和寻常疣等细胞增生病有速效。

[A11307-0157-0005] 一种外敷接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敷接骨膏药,成分为血竭、乳香、没药、海马、荞麦片、狗头、银珠、精面粉,米醋,制备方法包括将各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称量配齐,将配齐的原料用火焙干,分别将焙干后的各成分研成细末,将研成细末后的各成分置于容器内搅拌均匀,备用,将米醋煮沸,将搅拌均匀的各成分放置在煮沸的米醋内,熬成糊状,制成外敷膏药,本发明具有消炎祛痛、生肌祛瘀效果好、顺筋活血性能强,无毒副作用,治疗期短,治愈率高,轻度骨伤一贴就可治愈,重度患者骨折4-5贴即可治愈。

[A11307-0044-0006] 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太极神膏[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组治疗骨质增生用太极神膏的制备方法,属于外敷膏药。

本发明的膏药组分为龟板、杜仲、巴戟天、生南星、生半夏、胆星、大黄、马前子等,增效剂为麝香、冰片、血竭等。

收膏固定剂为炉甘石,制备方法为:将中药组分按药性不同分为5组,依次放入热油中浸提,捞净药渣,炼油成珠,待油温340℃时,加入经800℃锻烧处理的炉甘石粉,收膏固定,在流动水中浸泡7日待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注意:
大黄峻烈、攻下破瘀力强,易伤正气,故表证未解、气血虚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瘀结者及孕妇胎前、产后均应慎用或忌服。
中成药:
大承气汤、温脾汤、大黄牡丹皮汤、八正散
柴胡
其他名称:软柴胡 硬柴胡 酒柴胡 醋柴胡 北柴胡 南柴胡 炒柴胡 竹叶柴胡
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如大黄牡丹皮汤。
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闭止、产后瘀阻、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热淋、石淋如八正散。
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大黄,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
大黄
别名:西大黄、将军、锦军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能主治:1,和解退热:主治邪犯少阳,寒热往来;感冒发热及疟疾寒热。2,疏肝解郁: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胀满,妇女月经不调。3,升举阳气:适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常配补气药。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醋炒减低升发之性,鳖血炒可防其劫肝阴之弊。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甙等。
性状: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枝,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cm,直径0.6-1.5cm,外皮灰褐或紫棕色,有皱纹和支根痕、皮孔,顶部有残留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有少数不明显环纹及芽痕;质硬而韧,不易折断,平整的切面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原植物形态: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肥厚。茎直立。瘦果3棱形。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
不良反应和注意:1.用量过大 柴胡毒性很小,柴胡粗皂甙有较强的溶血作用,过量服用有致呕作用,并可导致少尿、水肿、大汗而虚脱。2.品种有误有用大叶柴胡代替柴胡而入丸药发生中毒死亡事故。3.过敏反应 服柴胡煎剂偶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身热、烦躁。柴胡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临床报道较多。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
用法用量:煎服:3-12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水后醋调敷。
大黄生用泻下力猛,蒸熟泻下力缓和,酒制善清上部火热,炒炭可化瘀止血。用于泻下时不宜久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