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六、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七、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本章学科知识排序与课本略有不同)第一节、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汇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发散作用2、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圆周CC’叫主光轴,主轴上有光心,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维持不变3、焦点焦距(画图记忆)4、常见光路图:(焦点光和平行光之间的转换体现了光路的可逆性)5、虚像和实像第二节、凸透镜成像规律(u为物距,f为焦距)u;2f倒立缩小实像u=2f倒立等大实像f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实例(讲的都是凸透镜)1、照相机:缩小的倒立的实像(物体离镜头较远,相当于u;2f)2、投影仪:射向天花板时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近,相当于f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这样它可以汇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第六感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第二章第三节)第十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圆周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抛物线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话题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细,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凸透镜都各有导火线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问题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棱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并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话题;经凹透镜后才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交叠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为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到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用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上之《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提纲3.1 光世界巡行1、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1)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使周围变得明亮,使胶卷感光。

(2)光具有能量,光具有的能量叫做光能。

光能可转化为电能、化学能(光合作用)、热能、机械能。

拓展: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家族包括哪些成员?——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2、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源: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如:太阳光的传播路径)(3)如何描述光线?(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4)影是怎样形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沿直线传播而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

)影是不透明体的一个轮廓日常的光现象——影子、日食、月食等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3、光的传播有多快(1)光速:在物理学中,常用字母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0×108m/s(相当于每秒能够绕地球赤道七圈半;爱因斯坦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会发生一些奇特的效应。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在空气中稍慢一点,在水中时真空的3/4,在玻璃中是真空的2/3。

)(3)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km,这一长度叫做1光年,光年的符号是l.y.,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

4、光的色散现象(1)光的色散: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

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3)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单色光:在物理学里,单色光是指波长(或频率)为单一值的光。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本章知识点排序与课本略有不同)第一节、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汇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发散作用2、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轴上有光心,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3、焦点焦距(画图记忆)4、常见光路图(焦点光和平行光之间的转换体现了光路的可逆性)5、虚像和实像第二节、凸透镜成像规律(u为物距,f为焦距)u>2f倒立缩小实像u=2f倒立等大实像f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实例(讲的都是凸透镜)1、照相机缩小的倒立的实像(物体离镜头较远,相当于u>2f)2、投影仪射向天花板时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近,相当于f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这样它可以汇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第二章第三节)扩展阅读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一、透镜、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区别: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2、典型光路FFFF3、填表: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二、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原理凸透镜成像u>2ff<u<2fu<f像的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光路图透镜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箱拉长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箱缩短像偏小:物体靠近镜头,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物体远离镜头,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物体稍微远离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物体稍微靠近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物体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箱拉长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箱缩短像偏小:镜头靠近物体(位置降低),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镜头远离物体(位置提高),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透镜稍靠近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其他内容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投影片要上下左右颠倒放置。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够在屏幕上成像。

实像和虚像(见下图):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

这种像叫做实像。

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版一、基本知识1、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2、关于透镜的几个概念:(1)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与主轴的光线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凹透镜能使平行与主轴的光线向外发散,发散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

焦点用字母F表示。

(2)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3)眼镜的度数与镜片的焦距的关系是焦距倒数的100倍(焦距的单位必须用m)。

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自己补充完整)4、用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研究凸透镜成像,应把凸透镜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光屏的中央成完整清晰的像。

5、实验过程:(1)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这时物距u与焦距f及2 f的关系是u>2 f,像距v 与焦距f及2f的关系是2f>v>f,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2)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这时物距u与焦距f及2 f的关系是u=2 f,像距v与焦距f及2f的关系是v=2 f,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3)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时,这时物距u与焦距f及2 f的关系是2f>u>f,像距v与焦距f及2f的关系是v>2 f,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4)当物距u<f时,光屏上没有像,通过凸透镜向蜡烛一侧看,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7、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8、照相机原理: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9、眼睛:原理: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视觉暂留:眼睛有暂时的记忆力,在外界景物忽然消失之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左右,眼睛的这种特性叫做视觉暂留。

初二上册物理透镜及应用复习提纲

初二上册物理透镜及应用复习提纲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两角不等)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⑷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垂直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二、透镜1、 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3、 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1:(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2:(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3:4、分类:5、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图1 图2图3(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③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平均球心的直线电主光轴。

简称主轴。

④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光线折射后向主光轴靠拢。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光线折射后偏离主光轴。

3、焦点和焦距①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焦点到光心有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同一凸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注意:根据凸透镜能够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这的性质,我们可以粗测凸透镜的焦距,方法是: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当折纸上的亮点最小、最清晰时,测出光点到光心的距离,即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焦距的长短表示出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的强弱。

焦距越短,镜面越凸,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

光线通过后折射得越厉害。

②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

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焦距的长短表示它对光线发散作用的强弱。

焦距越短,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越强。

光线通过后偏折得越厉害。

4、三条特殊光线①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②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

B、正对着凹透镜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C、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试题

透镜及其应用?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分为和。

远视镜片中间、边缘,叫做凸透镜;近视镜片中间,边缘,叫做凹透镜。

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练习:以下是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光通过凸透镜会变成平行光B 对平行于主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C 对任何一束光都有会聚作用D 对成像的光才有会聚作用注意:正确理解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①、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会聚〔发散〕作用是指从透镜射出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加大了会聚程度或者减小了发散程度,即光线经过凸透镜〔凹透镜〕并不一定会聚到一点〔发散〕,只不过比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更远离主光轴〕。

②会聚作用与会聚光线是不同的,发散作用与发散光线也是不同的,要区别开,即会聚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会聚光线,发散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发散光线。

3、焦点和焦距①凸透镜能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F〕,过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光心到的间隔叫做凸透镜的焦距〔f〕。

②凹透镜能使跟其与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后变得,但发散的光线反向延长后都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

4、区别凸透镜与凹透镜(1)形状区分:用手摸,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时凸透镜。

(2)对光的作用不同: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3)成像区分:用透镜靠近字,能看到正立放大虚像的是凸透镜。

用透镜看远处的物体,能看到物体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凸透镜5、粗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1〕找焦法:拿一个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到它的下面,改变透镜与纸的间隔,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

测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间隔d即可。

f =d。

〔2〕成像法: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到光具座上,调节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同时挪动蜡烛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的实像,记下蜡烛到凸透镜的间隔u(或者是光屏到凸透镜的间隔 )。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2)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2)

物理讲学稿〔二十一〕年级:八内容:?五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课型:复习应用一【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

焦距〔f〕:到凸透镜的距离。

2、典型光路3、填表:4 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

假设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②③5 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的性质;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成的性质,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的性质。

6实像是由而成,用光屏承接,也能用眼睛直接看到;虚像是由而成,用光屏承接,能用眼睛直接看到。

7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分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f<u<2fu<f |v|>u8、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实〔物近像远像变大〕9 和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视网膜相当于来接受物体的像。

人的眼睛是靠调节晶状体的程度,改变而获得清晰的像。

10 近视眼的产生是由于晶状体,它的折光能力,或者眼球在前前方向上,而造成的。

这样的眼睛应配戴透镜的眼镜。

11 远视眼的产生是由于晶状体,它的折光能力,或者眼球在前前方向上,而造成的。

这样的眼睛应配戴透镜的眼镜。

12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物体经物镜成像,这个像在经过目镜成像。

13 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附近成的像,这个像在经过目镜成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总结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本章知识点排序与课本略有不同〕第一节.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发散作用2.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轴上有光心,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3.焦点焦距〔画图记忆〕4.常见光路图:〔焦点光和平行光之间的转换表达了光路的可逆性〕5.虚像和实像第二节.凸透镜成像规律〔u为物距,f为焦距〕u>2f倒立缩小实像u=2f倒立等大实像f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实例〔讲的都是凸透镜〕1.照相机:缩小的倒立的实像〔物体离镜头较远,相当于u>2f〕2.投影仪:射向天花板时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拟近,相当于f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第二章第三节〕扩展阅读: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局部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识别〕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二.根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列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列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列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列图: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五.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那么为凹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六.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七.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八.放大镜:1.放大镜是凸透镜;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九.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十.考前须知:〞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十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不成像0uf正立.放大的虚像Vf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十二.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十三.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凹透镜调节;十四.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凸透镜调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十五.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十六.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分为和。

远视镜片中间、边缘,叫做凸透镜;近视镜片中间,边缘,叫做凹透镜。

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练习:下列是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光通过凸透镜会变成平行光
B 对平行于主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C 对任何一束光都有会聚作用
D 对成像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注意:正确理解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
①、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会聚(发散)作用是指从透镜射出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加大了会聚程度或减小了发散程度,即光线经过凸透镜(凹透镜)并不一定会聚到一点(发散),只不过比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更远离主光轴)。

②会聚作用与会聚光线是不同的,发散作用与发散光线也是不同的,要区别开,即会聚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会聚光线,发散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发散光线。

3、焦点和焦距
①凸透镜能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F),过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光心到的距离叫做凸透镜的焦距(f)。

②凹透镜能使跟其与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后变得,但发散的光线反向延长后都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

4、区别凸透镜与凹透镜
(1)形状区分:用手摸,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时凸透镜。

(2)对光的作用不同: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3)成像区分:用透镜靠近字,能看到正立放大虚像的是凸透镜。

用透镜看远处的物体,能看到物体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凸透镜
5、粗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1)找焦法:拿一个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到它的下面,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

测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d即可。

f=d。

(2)成像法: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到光具座上,调节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同时移动蜡烛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的实像,记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或是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f=u/2 。

注意:焦距的长短表示出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的强弱。

焦距越,镜面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

6、三条特殊光线
①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凹透镜)其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②入射光线或其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器材:兴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等
②步骤:
A、依次将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安放在光具座上,调整火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这样做的目的是。

B、调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使u>2f,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能够看到烛焰的清晰的像,记下此时的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这时我们会看到光屏上出现相对蜡烛的的像,此时像位于之间。

C、把蜡烛移向凸透镜,仍保持它们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再移动光屏。

可以观察到还是的的实像。

像的位置仍在之间。

但与步骤B相比像了透镜,即像距了。

蜡烛移动到距透镜
2 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在距离透镜2 倍焦距处观察到的的像。

像的位置在。

D、调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使f<u<2f,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能够看到烛焰的清晰的像,记下此时的物距的像距的大小。

这时我们会看到在光屏上出现与蜡烛相比倒立、、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

E、继续减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当u<f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不到蜡烛的像。

透过透镜,会看到在和蜡烛同侧,有一个的的像。

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是一个像。

重点提示: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可统一成:近焦像大像变远
③如果凸透镜被遮挡住一部分,只有一部分进光,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不变,仍是完整的像,只是像变暗了。

④“倒立的实像”是相对于物来说的,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⑤凡是实像总是倒立的;凡是虚像总是正立的。

三、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它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利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离照相机的镜头越远,在底片上所成的是像越,像距越。

2、投影仪
投影仪的原理是。

平面镜的作用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3、放大镜:原理是。

盛水的透明小瓶、小水珠都可以看作而具有放大作用。

调节规律: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使用时对于像大小的调节,均可用“近焦像大像变远”来调。

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实像是会聚成的,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
会聚成的;
(2)实像呈在光屏上,虚像呈在光屏上;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
(3)实像是立的,而虚像是立的.
练习: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所成的,叫做,实像和物体分别位于凸透镜的;放大镜成虚像时,通过凸透镜的光不能,人眼逆着折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置物体那一侧发出的,所以物体和虚像位于透镜的。

四、眼睛和眼镜
1、眼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把来自物体的光线会聚在,形成物体的像。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晶状体的;当睫状时,晶状体比较薄,处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能力变大,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了。

(课本P95)
2、近视眼及其矫正
①产生的现象及原因: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它的成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在前。

②矫正的方法是在眼睛前配戴一个透镜眼镜。

解题规律:近视更凸,矫正需凹(近视眼晶状体相比较正常眼睛来说更凸,因此应用凹透镜来是光线发散一些,才能让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


3远视眼及其矫正.
①产生的现象及原因: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它的成因是晶状体
太,折光能力太,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在视网膜。

②矫正: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可在眼睛前配戴一个透镜眼镜来矫正。

记忆规律:晶厚近视薄远视,凹透矫近凸矫远。

4、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大约25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