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风筝》2

合集下载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1狐假虎威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1狐假虎威
解决
重难
点的
措施
方法
1、通过拼音和朗读,学习和记忆生字,反复朗读,理解词语,了解文章大意。
2、朗读感悟寓言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 学
方 法
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感情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把语言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文结合,读准、读通词语,读出感情。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3、体会寓言故事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表演,以学生为主体,体会寓言的寓意。
2、多表达,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寓言的学习,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本单元选择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这四篇故事作为课文内容。从内容上看,《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为我们描绘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形象,《纸船和风筝》讲述了松鼠与小熊间难能可贵的友谊,《风娃娃》意在让学生明白做好事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否有用。
1、自由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个动物之间的故事?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1狐假虎威》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1狐假虎威》精品教案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和《风娃娃》这4篇童话故事。

通过童话,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这些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

《狐假虎威》一文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的故事,启示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

《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民间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因无法平均分配而发生争吵,结果整块奶酪被前来“帮忙”分的狐狸吃了个精光的故事,塑造了狐狸狡猾、贪吃的形象。

《纸船和风筝》一文讲述了住在山顶的松鼠和住在山脚的小熊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可他们却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最后还是靠纸船和风筝帮助他们维护了友谊。

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交往需要建立友谊,而友谊需要用真情去维护。

《风娃娃》一文讲述了风娃娃帮助人们做好事时受到了称赞,好心办了坏事时受到了人们的责怪的事情,告诉我们做事情不但要有好的愿望,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帮助的道理。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几个内容,通过对字音、字形、词句、文章等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知识与能力1.会认52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

2.掌握“转”“闷”等多音字,能区分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在造句、写作中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朗读,复述课文。

3.抓住精彩的关键的词句进行理解、赏析,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在造句、写作中学会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朗读,复述课文。

2.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友好相处。

1.入题法。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风筝》上课课件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风筝》上课课件

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我”童年的时候 和小伙 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 情景。
写一写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
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我们童年最大 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做风筝。 第三部分(第 3-4 自然段):放风筝。 第四部分(第 5-8 自然段):找风筝。
• 他们看了这篇报道后,顿时大惊失色。
词语解释
倏地: 指极快地; 迅速地。
凌空飞起: 一下子飞 得很高。
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风筝”讲述了一 个怎样的故事,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内容。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找一找: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做风筝的? 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放风筝的?
第二自然段写做风筝;三、四自然段写放风筝。
16.风筝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
1.会认“依、歇”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等6个生字,理解“憧 憬、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重点)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重点) 3.体会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难 点)
“又是一年的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满天的风筝, 带着孩子们的憧憬和希望在高空自由飞翔。今天我们一起学 习课文《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文中的孩子们中间, 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部编版】语文四级上册《风筝》上 课实用 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级上册《风筝》上 课实用 课件
我要放风筝
识字游戏
风筝 垂头丧气 幸福
蝴蝶
呼唤
【部编版】语文四级上册《风筝》上 课实用 课件
词语解释

《风筝》的教案2

《风筝》的教案2

《风筝》的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风筝》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课文写作特点,以及探讨风筝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体会风筝的传统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风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详细过程:学生自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写作特点,讲解生字词。

详细过程: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写作技巧。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放风筝的经历,分享快乐。

详细过程: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体会风筝带来的快乐。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详细过程:选取课文片段,讲解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

详细过程:教师出题,学生作答,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风筝》2. 重点生字词:翩翩起舞、轻盈、翱翔、遥望3. 课文写作特点:拟人、排比、设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描写。

(3)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下周课堂分享。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风筝》

《风筝》

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 地奔跑。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 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 跑。
读“找风筝”的段落,填空:
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 了。我们 。 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 们 。
我们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 还是没有踪影。我们 。
大惊失色:—— 大吃一惊、惊恐万分、惊慌失措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 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 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 过树梢了。
风筝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 着。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 上。 快活
你还知道哪些形容 快活 的词语?
兴奋、喜悦、愉快、畅快、欢畅、 欢快、欣喜、狂喜 乐滋滋、乐陶陶、喜滋滋、美滋滋 手舞足蹈、心花怒放、乐不可支、 欢呼雀跃、欣喜若狂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 我们的“幸福鸟”……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知道我国著名的风筝之都在哪里吗 风筝有多久的历史?
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都。
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年多的历史。 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 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
风筝—— 风鸢、纸鸢、木鸢、
鹞子、风鹞、纸鹞……
精心 踪影 大惊失色
憧憬 似乎
பைடு நூலகம்
依然 凌空飞起 垂头丧气
千呼万唤
半沉半浮
翩翩飞舞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 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 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默读思考: 你认为做、放、找哪一部分 最有趣?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 憧憬和希望。
练习说话:我们精心做着风筝, 希望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解读与建议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解读与建议

第八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一、单元整体解读关于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与风筝》《风娃娃》。

从体裁上看,《纸船和风筝》和《风娃娃》是童话,《狐假虎威》是寓言,《狐狸分奶酪》是民间故事。

多样的体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内容上看,4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狐假虎威》里神气活现的狐狸与半信半疑的老虎,《狐狸分奶酪》中斤斤计较的熊哥俩儿与别有用心的狐狸,《纸船和风筝》中相互谅解的松鼠和小熊,《风娃娃》中调皮善良的风娃娃。

通过阅读不同故事中主人公的相处方式,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

关于阅读训练要素四篇课文的编排在服务于人文主题落实的同时,也要落实“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复述课文”和“学习默读”的阅读训练要素。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语文《课标》提出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并且学习独立识字。

课标的要求传递给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该理念也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得以体现。

一年级编排连环画课文,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图画、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猜字阅读。

二年级编排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汉字。

一下和二上的语文园地中,教授学生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在学习了多种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在二下的最后一单元,安排了《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两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把之前学习的识字方法综合运用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二年级下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的学习作铺垫。

基于此分析,可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目标细化为:1.阅读不同角色之间相处的故事,初步感受成长过程中与人相处所带来的乐趣和烦恼,引发对正确相处方式的思考。

2.尝试独立阅读课文,借助图片、与熟字比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多种学过的识字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并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验证。

人教七年级21《风筝》导学案2

人教七年级21《风筝》导学案2

第21课《风筝》导学案课时:第二课时(共二课时)课型:预习+展示+反馈练习一、学习目标:1、深入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

2、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学习鲁迅的精神。

二、课堂环节和内容:独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对学和群学时提出来别人帮你解决,群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堂大展示时别人帮你解决,不懂的一定要多多请教、虚心倾听,并在书上做好相应的笔记补充。

独学(8)对学和群学(15)课堂大展示(8)1、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文中运用了﹙﹚描写、﹙﹚描写、﹙﹚描写。

并在文中找出例子证明。

2、《风筝》一文能让我们体会到下面几层意思:(1)____________之情。

(2)_______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

(3)鲁迅的____________精神。

(4)鲁迅对__________________的深深感慨。

3、亲情是和煦的春风;亲情是血脉相连的思念;亲情是父母温暖的怀抱。

我也来写亲情是:1、小组内展示独学内容。

2、阅读第2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说春天“久经失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3、阅读第7—11自然段,讨论:“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4、阅读第12段,讨论:为什么作者认为“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指什么?1、记叙的顺序主要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并谈谈你所知道的关于记叙文的知识。

2、对待早年的过错,“我”的心情如此沉重,总想补过,你从“我”身上学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3、“我”爱弟弟吗?4、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或启发、收获)?随堂检测(9)1、如果把“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改为“又将风轮扔在地下,踩扁了”行不行?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并说说“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3、作者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阻止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后来又称之为“精神虐杀”?4、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析关于亲情的好句:亲情是风,她吹面不寒;亲情是雨,她沾衣欲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
上册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识字一》
1、《秋天的图画》
2、《黄山奇石》
3、《植物妈妈有办法》
4、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识字二》
5、《一株紫丁香》
6、《我选我》
7、《一分钟》
8、《难忘的一天》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识字三》
9、《欢庆》
10、《北京》
11、《我们成功了》
12、《看雪》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识字四》
13、《坐井观天》
14、《我要的是葫芦》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16、《风娃娃》
17、《酸的和甜的》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识字五》
18、《称赞》
19、《蓝色的树叶》
20、《纸船和风筝》
21、《从现在开始》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识字六》
22、《窗前的气球》
23、《假如》
24、《日记两则》
25、古诗两首
《回乡偶书》
《赠汪伦》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识字七》
26、《“红领巾”真好》
27、《清澈的湖水》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29、《父亲和鸟》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识字八》
30、《我是什么》
31、《回声》
32、《太空生活趣事多》
33、《活化石》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语文园地八》。

《风筝》教案2

《风筝》教案2

《风筝》教案2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

回忆儿时游戏的情景。

教师准备:制作有放风筝欢乐场面的课件,8张白纸。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掌握生字难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重点、难点:自主质疑,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过程设计:一、听歌激趣: (2分钟)请大家听一段音乐《风筝飞吧》,回忆儿时放风筝的情形。

导入:放风筝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我们可以上观白云朵朵,下览绿草如茵,尽情地感受春的气息,这是何等惬意之事。

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文章就叫——《风筝》(放幻灯)它,是我国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作品。

二、检查预习:(5分钟)1、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

学生回答: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教师补充:请同学们课外阅读他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伶仃..:(l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憔悴..:(qiáo cuì;瘦弱,不好看)嫌恶.:(wù;厌恶)惊惶.:(huáng;惊慌)瑟.缩:(sè;身体因寒冷、受惊吓等而蜷缩或兼有抖动)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三、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下列各题。

(放幻灯)1、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听了有哪些感受?2、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怎样划分更合理?学生默读全文后,四人小组讨论2分钟,学生回答:看到北京天空风筝浮动,“我”想到了故乡的风筝时节;回忆起自己幼年时的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中年时我明白了我的过错,想要补过,但小兄弟已经完全忘却了这件事;我无法补过,心里只有着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总分总的结构, 1-2段为第一部分,是总写;3-4段为第二部分,5-11为第三部分,是分写;12段为第四部分,是总写。

朱自清的《春》阅读题(含答案)

朱自清的《春》阅读题(含答案)

朱自清的《春》阅读题之南宫帮珍创作盼春部分:1.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答:反复、拟人,盼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喜悦之情。

2.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答:统领全文。

春草图部分:3.“偷偷地”与“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答:这两个次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的感觉,使草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4.第三段为什么要写人的活动?这与中心内容有关系么?为什么?答:揭示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有,这是对春草的正面描写,用来衬托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表示春草的可爱。

5.春草图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草的?答:草的质地、色泽、生命力、长势等方面。

春花图部分:6.第四段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的想象?答: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7.结合文章,说说“赶趟儿”的意思?答:争先恐后的开花。

8.春花图按怎样的顺序来描绘春花的?能体现这种写景顺序的词语是哪些?答: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树上--花下--遍地。

9.作者在描绘春花时,还写了蜜蜂、蝴蝶,其作用是什么?答:化静为动,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小蝴蝶的飞舞衬托春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

10.比较“春草图”、“春花图”两段写法上的异同?答: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而“春花图”除此之外还运用了联想手法,虚实结合。

11.文中“闹”字换成“叫”字可不成以?为什么?答:不成以,“叫”只写除了声音内,而“闹”字不单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一派喧嚣沸腾的景象。

12.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拟人,回环。

形象得写出了春天百花竞相开放的景象。

13.选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答:形象地写出了野花在春风吹动下迎风摇摆的样子。

春风图部分:14.第一句话体现了春风什么特点?答:温暖、轻柔、亲切。

15.作者描写春风时,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分别突出了春风什么特点?答:触觉--柔和,嗅觉--芳香,视觉和听觉--和悦。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ppt完美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ppt完美版
但愿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筝 扎 愿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鼠折 漂
抓 幸 但开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资料袋
风筝的样式很多,有人物造型、动物造型等,色彩也多种多样。我国把 放风筝作为一项锻炼身体的活动。通过在郊外放风筝,人们呼吸了新鲜 空气,锻炼了身体,增添了情趣。山东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第1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 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 熊家门口流过。
松鼠住山顶 小熊住山脚写松鼠和小熊 Nhomakorabea住的位置。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互不相干的他们是如何成 为好朋友的呢?我们继续 来学习第2—6自然段。
妙解课文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听课文 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听 边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 么事?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风筝 》ppt完 美版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松鼠和小熊通过纸船和风筝 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因为小时闹矛盾了,最后 又通过纸船和风筝和好如初的故事。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

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

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3)鼓励动手做风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二、教学重点学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四、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1、学习第4自然段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第5.6.7.8自然段a、师问: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b、师引: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c、生读:在读中让学生逐渐表现出孩子们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心情来。

d、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来的?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2、学生交流。

语文:第4课《风筝》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第4课《风筝》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4、风筝节次 第2课时 备课人 赵群友 授课时间总课时数教 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过程与方法 掌握人物描写的语言和方法,了解主旨及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教 学 重、难 点重点:1、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2、学习作者的精神3、了解主旨 难点:首尾写对北京现实的感受的用意。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试将课文第二部分分成三层,并概括层意。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

第一层(3---4段):“我”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

第二层(5---6段):“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第三层(7—11段):“我”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二、内容探究(一)研讨第二部分第一层(3---4)1、指名一同学朗读第3段(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其他同学划出描写小兄弟看风筝时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并作好表演的准备。

(1)对风筝的态度我和弟弟有什么不同?点拨: 弟弟 ---- 喜欢“我”-----嫌恶,认为那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 。

(2)弟弟是个怎样的孩子,作者用了哪些语言和方法描写他的?明确:“多病”“瘦得不堪”,形象地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多病的小兄弟的外貌体态;“张着小嘴”“呆看着”“出神”,以一连串的动词传神地显现小兄弟凝精会神、仰头长时间看放风筝的神态;或“惊呼”、或“跳跃”的动作描写,更是形象逼真地写出小兄弟喜欢风筝到了极点——即使自己不能放,也如痴如醉的动作。

本段文字综合运用肖像、神态、动作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瘦弱的小兄弟形象。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作者当时认为怎样才算有出息,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作者认为放风筝等游戏是浪费时间,有出息的人应该循规蹈矩、终日伏案读书…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影响和毒害的人,“我”不是封建压迫者,而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教案《风筝》(2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教案《风筝》(2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教案《风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3分钟)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

(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5分钟)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

(15-20分钟)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教师引导语:(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

《风筝》片断赏析_2免费范文

《风筝》片断赏析_2免费范文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淡淡的桂花香充满了整个教室。

今天我正在上第10课《风筝》这篇课文。

师:读了这篇课文,大家有什么体会呀?一生:我觉得这课文写出了作者童年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快乐的情景。

师:是吗?一生:是的,课文中就是有许多词语来表示“我”这一心情的。

师:好,大家能找出来并划出来吗?生(齐声):能!孩子们情绪高涨,不多时就纷纷划出了不少描写“我们”心情快乐的词句,并迫不及待地要求站起来朗读。

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吧,我就让他们一一站起来大声地读了起来。

师:大家都找得很好,还有别的没找出来吗?(一时的静场)突然间,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女孩子站了起来,说:“我还有补充,我认为他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我觉得也应该是他们快乐的表现。

”是呀,这也应该是呀,这也是我开始并没有料到的。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呢?生:因为这风筝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与开心,所以才个取这个名字的。

师:说得太好了,大家赞同吗?生(齐):同意!…………快下课了,一个学生又站了起来:老师,课文最后面的标点为什么是省略号呀?师:是呀,这里作者为什么不用句号而用上省略号呢?孩子们一时是议论纷纷。

一生:这是说明文章还没有写完,还可以继续写下去。

一生:这说明风筝找不到了。

一生:不,也有可能找到的。

孩子们争着发言各抒己见。

师:是呀,文章是可以继续写下去,但我们怎么样去写呢?我们又不是作者。

生: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来当一次作者。

生:我以前也找过飞丢了的风箏,后来终于被我们找到了,当时大家高兴得大声呼喊,还跳了起来,好开心!生:我也丢过风箏,可是当时我没有找到。

,直到第二天才发现,可那风箏已经破了。

师:好呀!大家都有过放风箏和找风箏的经历,那我们就来当一回作者,从课文最后一节接着往下写。

至于怎么样写才好,全凭大家自己的本事了,但有一点是要注意的,一定要把他们的心情写出来。

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得很好,行吗?生(大声):行!孩子们动手写了,写得是那么专注,又是那么的神往。

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孩子们如此爱好写作,因为我知道这是融合了孩子们的感情,让他们也深深地走进了课文中。

老舍:1899年2月3日,“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

老舍:1899年2月3日,“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

老舍:1899年2月3日,“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

”120年前的今天,1899年2月3日,是那年的腊月廿三,小年儿。

在全北京城都在恭请灶王爷上天呈好事的时候,一户普通的旗人家庭迎来一个孩子的降生。

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可能就是有“庆祝新春”之意。

似乎从出生起,老舍就与北京、与春节结下了缘分。

62年后,当他提笔创作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的时候,便笑言:自己出生时,“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

”在老舍一生创作的21部中长篇小说、62篇短篇小说、318篇散文,75篇相声、快板、鼓书等曲艺作品、228篇新体、旧体诗中,我们能看到很多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今天是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以一篇《北京的春节》来纪念这位京味儿十足的人民艺术家,纪念他与春节的缘分。

《北京的春节》作者 | 老舍朗诵 | 寒白声惑北京的春节老舍来自正阳书局The Gateway 00:0007:35(点击音频,静静聆听)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于大武/绘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于大武/绘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仃:
孤独,没有依靠。
整体感知
1、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 艺品的吗?
不是
2、“风筝”在课文中起什么 作用?
线索
3、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 你知道那时的中国还处在什 么社会吗?
1925年1月24日(春节)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4.全文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 用文中的一个词 概 括
(悲哀)
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联想的运用
联想作为一种写作方法,指在写某事物时又想到了与此有关的其 他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按一定方式写进文章。如:《风筝》由看 到冬季北京的风筝,展开联想,引起如何扼抑童年弟弟放风筝的 往事的回忆。
研讨与练习答案
一、
1、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 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见到 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 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
革 命 的 急 先 锋
反 封 建 的 斗 士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 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 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 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 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 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 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 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江泽民
• 第三部分(12):由故乡的春天再回到北京现实的冬天, 照应开头。
合作探究
——质疑、讨论、答疑
一、1—2段问题,思考: 1、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此段有何作用?
• 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严冬肃杀的气氛,烘托“我” 悲哀的心情。
开篇点题,引出回忆,为全文定下沉重悲 哀感情基调。
作者看到风筝时, 心情如何?
2、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 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 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 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 才能摆脱悲哀。 “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 而且指心头的悲哀。
3、结尾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 环境描写,照应了开头——“我”的心情 依然沉重。
横 眉 冷 对 千 夫 指 ,
——
鲁迅名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自 嘲)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 了工作上了。
(1)……………表示要着重理解的字、词、句;
(2)?表示有疑问或暂时不理解之处; (3)??表示有疑惑需作认真思考之处; (4)!!表示精辟、赞赏; (5)________表示作者的观点、看法;
(6)=======表示文章的要点或中心思想;
悲 苦 无 奈 的 神 态 惊 恐 不 安 的 内 心
愤怒 即刻伸手

抓断、掷、塌扁 傲然走出
绝望地站 在小屋里
专 制 、 盛 怒

认为管是正当,自认 该罚。麻木
认为管的对,受封建家长专制 传统的影响。
4、弟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的形象 5、对小兄弟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 “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 儿童的天使。” • “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 地堕下去了。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情沉重,感到愧
疚。
2、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 为什么说沉重起来, 受到了惩罚,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 幸”。 3、从第五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
读准字音
shí huá ng sè shù
什物
丫杈
掷 憔悴
惊惶
伶仃
瑟缩
嫌恶
宽恕

chà lí dīng xiá wù ng n zhì nü è duò
可鄙

虐杀 模样

苦心孤诣 蜈蚣 惩罚
qiá cuì mú o
wúgōng ché ng
词语解释
丫杈: 即桠杈,形容树枝岐出。 瑟缩: 身体因寒冷、受惊吓等而蜷缩或兼有 抖动。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苦心孤诣:
4、“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 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 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前后是否矛盾?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 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 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 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 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 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这一幕,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 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 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3、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时候, 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 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 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 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 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 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 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 具是儿童的天使
4、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 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 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 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 筝抓断踏扁了。
五、阅读7——11段: 待到小兄弟惊异的笑着说:“有过这 样的事吗?”而“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 沉重”,(“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 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对比阅读
《风筝》与《满天的风筝》
思想感情全然不同。 《风筝》笼罩着深沉的悲哀,小时候不 许小兄弟放风筝,后来懂了新道理,觉悟 到这是精神的虐杀而心情沉重,想求补过 而又不得,心情异常沉重。 《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是小时候跟二哥 一起放风筝的快乐,写自己糊的风筝放起 来又满足又骄傲。
对课文做圈点勾画评注的学习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疏通性的圈点 勾画,目标是读通课文;二是思考性的圈点评注,目的在于提出质 疑,引发思索;三是评论性的圈点评注,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启思维 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并参照平时通用的读书符号形成自己的圈点 勾画的符号系统,作为圈点勾画的符号,应简洁醒目,意义明确, 使用时不应随意变动,以便于对文章的重读与复习。下面的符号系 统是不少人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仅供参考。
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 《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 《三闲集》《而已集》等。
牛 吃 的 是 草 , 挤 出 来 的 是 奶
《 自 嘲 》
俯 首 甘 为 孺 子 牛 。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 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 —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 文学的一面旗帜。
21岁的鲁迅
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 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 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 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 《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 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 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 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杰作。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二、阅读3—4段,回答问题
1、文章第三段写“我”和弟弟对风筝的态度。
弟: 最喜欢
张着小嘴 呆看出神 小半日 惊呼 高兴得跳跃
天 对 真 活 泼 比
向来不爱 我: 嫌恶
没出息 笑柄可鄙
(为下文写我 毁坏弟弟的风 筝埋下伏笔。)
2、读第4段:划出发现弟弟偷做风筝后我和弟弟的神 态和动作。 3、我为什么那样做,弟为何不反抗? 很惊惶地站 失了色瑟缩
理解文意(多角度)
多角度理解文章
• • • • 兄弟情深,误会冲突中有亲情。 儿童教育(游戏正当行为) 敢于反省、知错必改的精神。 批判封建教育 (被虐杀无怨恨)
艺术特色
1.意蕴丰富 深刻 2.构思精巧
本文以“风筝”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 显得亲切、真实。
3.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这首尾的照应是由实而虚由北京的风筝而想起故乡的春天; 又由虚而实,由回忆中的春天进入现实的严冬。
童年的回忆五彩缤纷,春天放风筝是 童年记忆中的快乐之一,风筝曾经带给童 年无限的温情和回忆。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要 表达的含义。 2、把握课文脉络,体会作者当时的 心情。 3、理解鲁迅的自省精神 4、 正确看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多角度理 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理解文章的主旨。
这篇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了“我”毁掉了弟 弟的( 风筝 错了 知道自己( ),后来“我”
),准备向
不记得了 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
文章脉络:
• 第一部分(1—2):由北京的冬天景象引出对故乡春 天的描写。 • 第二部分(3—11):叙述故乡“风筝事件”的经过。
(3-4):“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5-6):“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书籍后感到无限 懊悔。 (7-11): “我”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不幸偶尔看到 心变铅块堕下去 想补过、讨宽恕 深深自责、严于自我解剖, 抛弃旧我、追求新我

惊讶 什么也不记得
A. 毫不抗争,麻木 B. 幼稚纯真,健忘
揭示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 天使”这一科学道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 自由、活泼的天性的扼杀。——主题
六、阅读12段 1、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 他精神上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 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 知,“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一直 沉重,这是一种悲哀,而这种悲哀 是意想不到的,想摆脱也不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