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高职专业资源整合模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螺旋五链”融合共生模式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螺旋五链”融合共生模式构建研究作者:***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17期摘要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形成由微观到宏观层次的“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教融合”的多元融合创新驱动发展态势。
在参照多元融合中涉及的价值链、人才链、创新链以及教育链“四链”衔接逻辑机理的基础上,借鉴协同共生及“三螺旋”理论,通过引进政府作为参与主体以及政策链为保障机制,提出以高职院校为核心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三螺旋五链”融合共生模式。
分别从组织模式的共生理论视角、耦合理论视角、系统要素视角对该模式的内涵进行诠释,并总结出该模式的五种运行形态:单螺旋组织内连续共生模式、双螺旋组织内外点共生模式、双螺旋组织内外间歇共生模式、双螺旋组织内外连续共生模式与三螺旋组织内外一体化共生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螺旋”;“五链”融合;协同共生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17-0064-06我国一直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以下或简称“双创”)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
在“思创融合”及“专创融合”方面,国家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2];在“科创融合”方面,国家要求“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与创业深度融合”[3];在“产教融合”方面,国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4]。
总之,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双创教育逐渐呈现由微观到宏观、多元融合创新驱动发展态势。
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区域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①
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区域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专业群的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探讨区域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的构建与实施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产业链视角下专业群构建的理论基础产业链是指一种市场经济中,相关企业在某一产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中所构成的一个由上游的稀土、下游的零售商等所有与该产品有关的企业所组成的一个紧密的经济关系网络。
产业链非常重要,它连接了企业在生产、技术、销售等过程中的能力和资源。
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专业群构建就是要将教育与产业的要求相结合,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区域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构建的路径选择1. 产业对接:区域高职院校应该充分了解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关专业群。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
2. 跨学科融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专业技能,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区域高职院校应该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构建综合性的专业群,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 实践教学:专业群的构建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
区域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提高就业竞争力。
4. 课程体系:专业群的构建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讲授相关课程,引入企业的需求和经验,使课程更贴近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制度保障:为了保障专业群的建设和实施能够长期有效,需要有科学的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专业群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专业群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三、实施路径研究中需重视的问题1. 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建立专业群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共同发展的利益联盟。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摘要专业群建设是学校提升内涵、获得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将学校松散孤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
专业群内各个专业可借助集群发展优势,形成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
专业群主要分双核心型、单核心引领型、单核心辐射型、专业协同发展型四类,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针对不同类型专业群的建设实践。
但专业群建设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与专业发展状况。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教学资源一、概念界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工种的从业人员所能完成的工作范围越来越狭窄,工作内容越来越具体,因此协作变得更为重要。
这种协作,不是简单的工种之间的组合,而是专业与专业的对接和整合。
如何进行整合,不仅企业要不断进行探索,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机构也要努力尝试,不断探索,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在教学领域,专业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工作岗位的素质、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而划分的学业门类,也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
中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
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二)专业群专业群的概念源于经济学领域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而带来的集聚效应、效率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提高绝对竞争力,其目的是追求成本最经济、效益最大化。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由其本质属性决定的。
职业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其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模式由“规模式”走向“内涵式”,“集群”的概念也逐步由经济领域走进了教育领域[1]。
关于专业群的认识,目前存在不同观点,有的认为专业群是具有相似性和相近关系的专业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的组合;有的认为是围绕核心专业,将相近或相似关系的专业进行整合。
价值链整合管理的背景
价值链整合管理的背景价值链(Value chain)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是供应链向客户关系的延伸,基本思想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运作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价值链中物流、资金流、商流、工作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控制,实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对价值链整合管理的目的,是把管理者的决策重点放在价值的驱动因素上,从而使企业各个层面都能作出有利于增加价值的决策,树立创造价值的观念,以实现股东投资价值最大化。
企业应努力提升价值链运作管理,一是对由客户、企业以及供应商组成的价值链上每项业务环节进行优化、重组,消除非增值活动,使企业资源能得到合理高效地利用。
二是优化价值链整体结构,使得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
这对于用传统经营方式来运作的企业来讲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借助ERP手段来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通过对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革,建立与上下游企业整个价值链的良好竞争优势来实现。
[编辑]价值链整合管理的内涵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活动过程是以价值链为载体进行的。
企业管理的重点要放在价值的驱动上,努力使价值链上每项活动都能增值,基于ERP的价值链整合管理正是贯彻了这一核心思想。
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价值链上核心业务的流程重组、资产重组和管理重组,使其流程科学,组织优化,信息共享,企业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赢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股东价值最大化得到保证,从而实现进入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石化企业的战略目标。
基于ERP的价值链整合管理对企业是一场重大的变革,其内涵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ERP系统建设为契机,按照高效、精简、专业的原则,面向流程整合组织结构,建立高效决策的组织体系,消除资源浪费,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
二是结合ERP的管理模式和行业价值链的特点,面向市场供应商和客户资源,对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方案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方案1. 引言为了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我们提出了一套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2. 资源共享目标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资源共享时,应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具体来说,资源共享目标包括:- 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
- 共享优质师资,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 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 资源共享内容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课程资源共享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教学需求,共享课程资源。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统一规划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连贯性。
- 共享优质课程教材,提高教材质量。
- 开展课程建设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3.2 师资资源共享通过共享优质师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 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 互派教师交流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共享教师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水平。
3.3 教学资源资源共享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具体措施如下:- 共建共享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
- 共享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 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3.4 产学研合作共享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措施如下:- 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共建产学研基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 共享产学研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资源共享机制为保证教学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包括:- 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资源共享会议,解决资源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基于资源整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革 的指导
意 见
一 费 专 学 缎 实 一 I = l t 基 学 实 理 娄 一 = 一 【 I I _ 黝 作 缸 践 帙 教 一 一 = I l I 】 l 瓣 错 践 镞 一 理 活 社 = 一 牡 作 践 帙 教 一
图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框架
二、 构 建 与 专 业 实 习 实训 相 结 合 的 “ 一体化” 思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 内 容体 系 ( 一) “ 一 体 化 ” 设 计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三 门课 程 的 实践 教 学 内
体 环节进 行规范 。通过科学 完善 的教学 管理制 度建设 , 建 立思
墨堂 墨垦 墨 叁圭 堡堕垦
亚遁德 积 ——一
l 国情 、区情体验及实践 就业创业形势体验及实践
想 政治理论 课实践 教学 的管理和运 行长效 机制 , 克 服实践 教学 无 章 可循 的问题 , 并 形成 了多 方齐抓 共管 “ 大思 政 ” 工 作局 面 ,
基 于资源 整合 的高职 思想政 治理论 课
‘‘
一
体 化 , , 践教 学模 式探 析
以广 西机 电职业技术 学院为例
口广西机 电职 业技 术学院 唐爱琼 黄振宣
【 摘
要】 以广 西机 电职业技 术学院为例 , 从 多方面探 析基于
资源整合 的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体化” 实践教 学模 式。
形 势 与政 策课 实践教 学 方案
学期 教 学 计 划 及 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 册
践 教 学 改
《 中宣部 教育部关 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高等学校思 想政治 理论课 的意 见》 明确要求 通过 加强实践 教学来 提高 思想政治 教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案例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案例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下面列举了十个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案例,以展示不同领域的成功实践。
1. 案例一:某职业院校与当地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共同开设汽车维修与保养专业。
学校提供理论教学和实验设备,企业提供实践培训和实际工作机会。
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习和实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后顺利就业。
2. 案例二:一所酒店管理职业院校与知名酒店集团合作,共同开展酒店管理课程。
学校邀请集团高级管理人员来校授课,学生还有机会在集团旗下的酒店进行实习。
这种合作模式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酒店运营环境,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案例三:某职业院校与IT企业合作,共同开设软件开发专业。
学校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引入最新的技术和工具。
企业提供实践项目和导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开发技能。
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行业需求,成为有竞争力的软件开发人才。
4. 案例四:一所美术职业院校与当地艺术工作室合作,共同开展艺术设计课程。
学校提供专业的艺术教育和基础知识培训,工作室提供实践机会和艺术创作指导。
学生通过与专业艺术家的合作,提升了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创作能力。
5. 案例五:某职业院校与制造业企业合作,共同开设机械制造专业。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参与实际生产工作,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和工艺流程。
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成为优秀的机械制造人才。
6. 案例六:一所护理职业院校与医疗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护理专业。
学校与医院合作开设临床实习课程,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接触真实的医疗环境,学习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
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临床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7. 案例七:某职业院校与旅游企业合作,共同开设旅游管理专业。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习旅游管理知识和技能。
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价值链整合机制及实施路径
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价值链整合机制及实施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学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构建教育价值链整合机制,并制定实施路径,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教育价值链整合机制的构建和实施路径的制定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教育价值链整合机制的构建1. 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资源是构建教育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源整合是实现价值链协同发展的关键。
大学应充分整合资源,包括师资力量、研究成果、实践基地等,形成统一的教育资源体系。
与地方政府、企业等进行深入合作,共享优质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
2. 课程体系整合教育的本质是课程的传授和学习,因此构建统一的课程体系是整合教育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大学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3. 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学教育应该与产业和科研深度融合,将产学研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良好的互补与协同发展的关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出路。
4. 人才培养机制整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教育价值链整合的重要环节。
大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多元、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机会。
二、实施路径的制定1. 深化改革,建立全面贯彻教育价值链理念的体制机制大学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建立以教育价值链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教育资源整合、课程体系整合、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人才培养机制整合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为教育价值链整合提供有力保障。
2. 加强教育价值链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多方资源共享大学应积极构建教育价值链合作平台,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推动教育价值链整合的深入发展。
3. 强化教育价值链整合机制的评估和监管制定相关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建立教育价值链整合机制的监管体系,加强对教育价值链整合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为不断完善和提升教育价值链整合机制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探索
的职业 院校为 核 心 ,以契 约或 资产 为联 结 纽带 ,由若 干 个 具 有独 立法 人 资格 的职 业学 校 和相关 企 事业 单位 组 成
的 职 业 教 育 办 学 联 合 体 。本 文 提 及 的 对 象 是 以 公 办 职 业
中图分 类号 :G 2 文 献标识 码 :A d i 03 6 /. s.0 2 6 7 . 1 . .7 40 o: .9 9j sn10 — 6 32 2 40 3 1 i 0 0
0 引 言
《 国家 中 长期教 育改 革 和发展 规 划纲 要 (0 0 2 2 2 1— 00 年 ) 提 出 “ 持 一 批 示 范 性 职 业 教 育集 团 学校 建 设 , 》 支 促 进优 质 资源 开 放共 享 。 ”人 才 培养 模 式 与企 业 生 产技 术 的 创新 需求 都 呼唤 和 催 生 着 职 业 教 育 集 团 化 发展 理
2 国 内外 职 业教 育集 团发 展 概 况
21 国 外 职 业 教 育 集 团 发 展 概 况 .
论 ,新 的 理 论 可 以通 过 切 实 有 效 的 政 策 和 策 略 来 进 一 步
包 括 进 货 后 勤 、生 产 经 营 、出 货 后 勤 、 市 场 营 销 、售 后
服 务 ;后者 包括 采 购 、技术 开发 、人 力 资源 管 理 、企业 基 础设 施 。价 值链 上 的每 一项 价值 活动 都会 对 企业 最终
第 2 5卷 第 4期 21 0 2年 7月 文 章 编 号 :1 0 — 6 3 ( 0 2 4 1 7 0 0 2 6 7 2 1 )0 — 7 — 2
基于价值链重构的传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价值创造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传统制造企业通过引入智能 制造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 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
商业模式创新。
案例二
某零售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 现线上订单与线下体验的有机结合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实现商 业模式创新。
案例二
某互联网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研究,对产品和服 务进行精准定位和优化,实现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满 足,创造了新的价值。
CHAPTER 04
价值创造:理论及实践
理论
价值链重构
对传统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分解、 优化和重新组合,以实现商业模
式创新和价值创造。
创新模式
通过价值链重构,传统企业可以 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包括平台模
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对价值链的优化和重 构,企业可以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提升自身的竞 争力。
创造新的价值
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企 业可以发掘新的市场需求 和商业机会,创造新的价 值。
增强企业灵活性
重构价值链可以使企业更 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和 不确定性因素,提高企业 的适应能力。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服装企业通过重新设计和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了对原材 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环节的优化,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效率,实现了商业模式创新和价值创造。
案例一:某制造企业
总结词
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链重构,实现从传 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的转型。
VS
详细描述
该制造企业意识到传统制造模式的局限性 ,开始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型。他们通过 技术创新,开发出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并 重新构建价值链,将生产过程和售后服务 整合在一起。这种转型使他们能够提供更 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并提高了客户满 意度和忠诚度。
价值链整合项目方案与实施
价值链整合项目方案与实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寻求创新和改进,以保持竞争优势。
而价值链整合项目方案和实施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一、价值链整合的概念和意义价值链是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组成的一系列活动,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每个环节都有机会创造价值。
而价值链整合项目方案和实施就是将这些活动进行优化和整合,以提高整体效能。
价值链整合的意义在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整合各个环节,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整合还可以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之间的合作,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价值链整合项目方案的制定1. 分析现状: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价值链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每个环节的优势和不足。
同时,还需要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和改进的空间。
2. 设定目标:在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例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质量等。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3. 制定策略:根据目标,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例如,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市场营销等。
策略应该与目标相一致,并考虑到企业的资源和能力。
4. 实施方案:制定好策略后,企业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方案应该包括详细的行动计划、责任分工和时间表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三、价值链整合项目的实施1. 资源配置:企业需要根据实施方案,合理配置资源。
这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估体系,以监控实施的进展和效果。
2. 沟通与合作: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沟通和外部合作。
内部沟通可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外部合作可以加强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合作关系。
这些都有助于实现整合的目标。
3. 监控与调整: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监控和评估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企业如何实施行业整合
企业如何实施行业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打破了一系列行业布局,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及民营企业脱颖而出,一批垄断行业逐渐被整合到市场之中。
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行业价值链被打碎,形成了研发、加工、营销、资本运作等细分的新格局。
一些企业凭借产业资本或商业资本运作的实力,借助于金融资本的配合,从产业价值链的某个环节入手整合行业资源,俨然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提高了行业的集中度;而某些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更是进行全方位的购并,致力于打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形成了研发—加工—销售—服务等一体化的企业集团。
事实上,国内企业进行行业整合的步伐并不慢,有些行业的整合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如饲料行业、啤酒行业等。
一、行业整合空间与手段什么样的行业有整合的空间和可能?企业在进行行业整合时,必须重视行业选择问题,因为不是任何一个行业都适宜推行产业整合战略的。
企业进行行业整合应该综合考虑整合阶段、产业选择、价值链比较分析、企业战略目的等几个要素,慎重选择,只有这样整合成功的可能性才会较高。
总体来讲,适于进行整合的行业,一般具有市场容量大,规模经济效应或者范围经济效应明显,具备行业共性技术,并且商业运作模式同质化程度高的特点。
当然,在整合之前,行业集中度越小,通过整合带来的效益就可能越大。
相对来说,国内产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面临整合需求。
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包括:家电、钢铁、机械、化工、冶金等。
由于这些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存在整合的内在动力。
而且上述行业均属一般竞争或完全竞争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和国际市场最早接轨的领域,也是国有资本拟退出的行业,因此急需通过行业整合来提高行业集中度。
有色金属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源较为分散,同样存在整合的要求。
对于外资介入尚有一定限制的行业,目前整合的速度可能会慢些。
如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金融业和电信业。
但是随着开放领域的扩大,这些领域今后将成为国际产业资本整合的集中区域。
浅谈第三次产业革命背景下产业链与高职专业对接与融合
浅谈第三次产业革命背景下产业链与高职专业对接与融合作者:敖凌航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方兴未艾,高职教育与现代产业链要素具有内在关联性,深入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产业链与专业内在关联性,探讨产业链与专业对接的策略和途径,提出双链融合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实现产业链与专业的紧密对接和深度融合可以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机制。
高职教育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对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而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产业链专业目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方兴未艾,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
职业教育与经济存在着天然的特别密切的联系,具有直接制约或有效提高劳动者素质,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独特功能,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
产业链与专业虽然分属不同研究范畴,但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天然联系,使产业链与专业群以及产业链之间基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形成了一种逻辑关系,使职业教育的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进行对接和融合既有理论支撑又有现实需求,也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宽了视野,即根据产业链的类型、特点构建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对高职教育的影响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与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质就是数字化制造、3D打印、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彼此之间的深度融合而导致的社会变革,彼此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发展将使人类社会步入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教育模式是为适应前两次工业革命集中化、规模化企业模式的需要而设置的。
课程安排脱离了当前的经济和环境危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冲击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冲击与影响是挑战旧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制度和教师传统的思维习惯与教学行为,这势必引发教育的深刻变革,教育的变革会以新的方式影响人的发展。
基于价值链优势环节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模式探讨
基 金项 目 :教 育部 人 文 社 助项 目 ( 7A 3 0 6 0 J6 0 8 )
李 作战 :基于价值链 优势环节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模式探讨 心资产为出发基点 。在 中小 型企业或者经 营初 期的企业 一般 表现为核心技术 ,该种核心技术存 在于价 值链 的优势环 节当 中 ,随着企业 的发展和市 场的变化 ,核心技术 呈现动态 变化 的特征 ,在价值链 的不 同优势 环节 之 间产生 、转 移、消亡 。 这一种传导具有不 稳定 性 ,其 所 形成的 能力称 为企业 能力 , 将制造和 服务外包给一些亚洲 的供应商 。
链理论。
12 价 值 链理 论 的 内涵 特征 剖 析 .
( )价值链上的价值活 动可以进行再 分解 ,并 且可以找 3 到价值增值环节。
( )价值链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 、相互影 响的 ,如技 4 术创新 和采用与顾客偏 好之间就联系 密切 ,所 以也就会出现 价值链 的优化重组 、分解整合 ,从而通过 协同效应 ,实现价 值增值 。
20 年第 1 08 2期
S in e a d T c n lg n g me tRe e r h ce c n e科技管理研究 n s ac h oo y Ma a e
2 o . 2 0 8 No 1
文章编号 :10 7 9 (0 8 2— 2 2— 3 00— 65 20 )1 0 9 0
三
图 1 价值链理论的 内涵特征
竞争力才转化为竞争优势。核心竞争 力的外在表现形式集 中 反映在企业的竞争优势 上 ,而竞争优势 的取得是 以企业 的可
见 活 动 直 观 反 映 出 来。 哈 里 森 和 约 翰 ( aro ,Jh , H rsn on i 19 )概括提 出了5 98 5种开 发核心竞争力的活动 ,包括 吸弓 和 I 保持接受过 良好培训 的、有能力 的高层者的能力 ,开发有效 战略计划系统 的能力 ,提高生产 过程 自动化 的能力 ,不断提
基于产业链对接的高水平专业群构建研究与实践
基于产业链对接的高水平专业群构建研究与实践一、概括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产业链对接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高水平专业群作为产业链对接的核心要素,对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产业链对接的高水平专业群构建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产业链对接的内在机制,探讨如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群,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本研究首先从产业链对接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产业链对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对国内外高水平专业群构建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成功案例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基于产业链对接的高水平专业群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A.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产业链对接已经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这个背景下,高水平专业群的构建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基于产业链对接的高水平专业群构建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研究背景中的产业链对接是指不同产业之间通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的过程。
在全球产业链中,各国都在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对接,以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这为我国产业与国际接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对我国高校的专业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水平专业群是指在某一领域内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群体。
构建高水平专业群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群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等。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国际比较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国际比较一、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概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产教融合模式是高职教育与产业界紧密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它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这种模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国情和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教融合模式。
1.1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核心理念产教融合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同步发展。
这种模式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路径实施产教融合模式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 工学结合: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 实践基地建设: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平台。
-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国际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上有着不同的策略和特点。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各国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2.1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产教融合的典型代表,它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相结合,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际工作,同时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这种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2.2 的社区学院模式的社区学院模式注重与地方产业的合作,通过提供灵活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转换机制,满足不同学生和企业的需求。
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2.3 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著称。
TAFE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提供各种职业培训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实习、项目等方式获得实践经验。
价值链视角下产业链整合实例分析
价值链视角下产业链整合实例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以全球知名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为例,分析其产业链结构,提出在进行海外市场拓展时面临供给和需求脱节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时,应采取怎样的战略来应对,又该如何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卡特彼勒可以优化其产业链,通过整合产业链,以扁平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来贴近市场,对下游的经销商采取合理的纵向约束,将分销业务转移出去,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优势业务,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及定价决策能力,最终赢得稳步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链战略联盟纵向约束文献综述国内外对产业链优化的研究不多,对将战略联盟与纵向约束相结合的决策更是少见。
单独研究供应链或价值链的较多。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张小蒂和赵榄在“基于渠道控制的市场势力构建模式特征分析—以沃尔玛为例”一文中提出,通过构建与供应链内关联企业的战略联盟,形成激励相容,可以获取“链”内外部经济和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使得市场份额扩大与先进信息技术引致的成本下降和利益增进可持续。
(一)产业链理论概述所谓产业链是指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的、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构成的整个纵向的链条。
(二)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 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 Nigel)提出。
他们认为,战略联盟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卡特彼勒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分析(一)卡特彼勒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卡特彼勒现在是建筑机械、矿用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工业用燃气轮机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同时也是一家领先的服务供应商。
商业模式创新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商业模式创新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并取得持续的成功,商业模式创新至关重要。
商业模式创新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开辟新的市场空间,还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那么,商业模式创新常见的类型有哪些呢?一、基于价值主张的创新这一类型的创新侧重于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价值主张。
例如,传统的出租车服务可能只注重将乘客从 A 点送到 B 点,而像优步(Uber)和滴滴出行这样的公司,则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连接乘客和司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出行体验。
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叫车的方式,还在服务质量、价格透明度等方面创造了新的价值。
另一个例子是苹果公司。
苹果不仅仅是销售电子产品,而是通过整合硬件、软件和服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无缝的、高品质的数字化生活体验。
从 iPhone 的简洁设计到 iOS 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再到 App Store 丰富的应用生态,苹果始终以创新的价值主张吸引着消费者。
二、基于价值链的创新价值链是指企业为了创造和交付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基于价值链的创新可以发生在价值链的任何环节。
比如,戴尔公司通过直销模式改变了个人电脑行业的价值链。
传统的电脑制造商通常通过分销商和零售商销售产品,而戴尔直接与客户建立联系,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电脑,并实现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再看 Zara 这个时尚品牌,它通过对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和灵活调整,实现了从设计到上架的极短周期。
这种价值链创新使得 Zara 能够迅速跟上时尚潮流,为消费者提供最新的款式。
三、基于收入模式的创新收入模式的创新意味着企业寻找新的方式来获取收入。
订阅模式就是一种常见的创新收入模式。
例如,网飞(Netflix)从传统的按次租赁或购买影片的模式转变为订阅服务,用户每月支付一定费用即可无限观看平台上的内容。
这种模式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和更多选择,同时也为网飞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流。
另外,免费增值模式也越来越受欢迎。
职业高中专业课程建设与资源布局方案
职业高中专业课程建设与资源布局方案一、背景介绍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而职业高中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课程建设和资源布局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合理规划职业高中专业课程的建设与资源布局,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二、专业课程的需求分析专业课程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
在课程设置上,重点关注行业前沿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1)适应产业发展:专业课程的建设要紧密结合所在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提供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
(2)注重实践能力:专业课程的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使他们学以致用,能够立即适应工作环境。
(3)灵活多样:专业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差异,提供不同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发展。
四、专业课程建设的方法(1)与企业合作:建立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共同制定课程设置和实践项目,确保课程与实际需求相符。
(2)引进外教资源:通过引进外教资源,提供国际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增加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3)鼓励创新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项目和比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五、专业课程资源的布局(1)优化人力资源:通过招聘高水平的教师和行业专家,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优化教学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3)优化数字资源:加强与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企业的合作,利用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在线教学资源。
六、专业课程质量保障(1)建立评估机制:建立专业课程的评估机制,定期对课程教材、师资力量和实践环境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
(2)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专业课程建设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价值链的高职专业资源整合模式【摘要】文章通过链理论对高职院校专业资源进行分析,探索了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的培育模式,有助于丰富高职院校的基础能力理论,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并为高职院校不同大类专业资源的整合路径及产学资源的整合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关键词】高职院校;价值链;资源整合
(本文系2011年唐山市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基于现代服务业唐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11402007b)阶段性研究成果)
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
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产业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
一、基于价值链的专业资源整合的主要思想
基于价值链的专业资源整合是高职院校针对服务区域经济的主要职能,在分析区域经济集群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的专业与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对接,设计出与之对应的专
业集群;将高职院校的专业资源群与企业价值链对接,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一种以学促产、以产促学、产学交替、产学融合的高技能人才教育资源整合模式。
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专业集群并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专业群,而是运用企业集群的概念,将学校具有不同职业技能内容的专业群集聚在一起,进行资源和课程的整合,形成分工服务于同一个产业链或企业价值链而形成专业集合。
从价值链理论出发,实现高职专业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做好以下两个对接。
对产业集群的产业价值链整体分析,实现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中的具体产业对接
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一般情况下,机电、自动化等专业组成的工科类专业群进入制造产业的产业链上游的设计和
中游的制造等环节。
而财经、管理类专业群组成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可进入整个产业链,重点的渠道与营销等产业链的下游。
以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入手,实现专业资源与制造企业价值链上的活动(岗位群的工作)相结合。
企业价值链上的基础活动包括进料后勤、生产、发货后勤、销售与售后服务,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财务、计划等)、人力资源管理、研发与采购。
高职的专业资源要以这些活动相整合,形成课程与企业价值链上活动的整合。
二、基于价值链的专业资源整合的主要做法
首先需要识别和构建学校的优势专业资源,并以优势专业为基础,建立优势专业群。
其次以实践性教学为手段,实践基地为平台,实现优势专业(专业群)资源与企业的岗位群(处于企业价值链上的不同活动)的资源的融合,即专业群与企业集群的融合。
在产学资源的整合过程中,采取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模式。
首先通过龙头优势专业带动相关专业群的专业资源与产业链或者
企业价值链的资源融合;其次通过专业群带动专业集群内的处于不同位置的专业群的进入产业链和企业价值链,实现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结合。
1. 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对专业资源进行整合
(1)当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个具体活动并不是同时需要掌握跨专业实践技能时,依据企业不同活动对不同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专业分别进入不同的活动中。
这种模式,不形成跨专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但可以形成专业群资源与产业(企业)资源的融合。
(2)当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个具体活动需要同时掌握经济管理类技能与工科实践技能时,经济管理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可以一起进入,从而实现专业资源和产学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加强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
以制造企业的价值链上的生产活动为例,同时需要掌握工科类的制造技能又需要掌握管理技能,那么,机电专业可以与企业管理专业进行专业资源的整合,共同培养既懂得模具制造又懂得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2.进行以实践基地为平台的产学资源整合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方式,应当参与区域性企业集群内分工协作,利用智力资源高地的优势、研发优势和理论教学的优势,为处于不同产业链位置的企业提供相应的人力、智力及设施等资源。
同时,高职院院校也将从合作企业集群中获得专业建设资源,课程资源,学生资源,教学场所、设施等资源,产学合作的实践性教学促进产学资源融合,它包括学校的学生资源与企业员工的融合,教师和企业技师的融合,教学设施与企业的经营设施相融合,从而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为了能够积极为区域性的产业集聚区经济的发展服务和有效地利用企业集群内的产业资源,在产业集聚区周边或在产业集聚区内,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学校内部的实践性教学基地,或者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实践基地,或者与产业(协会)合作在产业集聚区内共同建立实践基地等,可以缩短学校与产业及企业之间的距离,增强学校实践教学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结合。
四、资源融合中的注意事项
实现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专业资源与产学资源融合,特别要注重以下几点:
(1)合作产业和企业的选择。
在选择合作产业及企业时,要寻求与优势专业(专业群)相同或相关的行业与企业,因为,在相关技术领域内具有经验的伙伴之间的联盟会使知识(技能)在组织间转移更有效。
如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知识(技能)的关联性大,那么高职院校更可能从合作企业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这将提高高
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吸收能力。
(2)以优势专业进入企业价值链中的核心业务活动,这样有利于增强企业对学校的资源依赖,发挥学校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3)在专业资源融合中,需要注重专业的柔性,即专业特色与多技能的协调,这样有利于在当前世界性的金融经济危机下,增强学生的一专多能,提高就业能力。
(4)建立产学合作中的企业进入与退出机制。
高职院校需要依据自身专业资源和地方块状经济的产业特色,有选择地与企业进行合作,同时,为了确保产业资源获取的动态性,对于不适合合作的企业,还要建立相关的退出机制。
结语:
当前,职业教育的竞争日益激烈,对高职院校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已经成为各个院校生存的关键。
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强调的是一种获取、累积、整合和传授职业技能的能力。
核心能力的培育,需要高职院校以产学合作的实践性教学为手段,并通过实践基地的平台,在为区域经济服务中,实现学校专业集群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有效融合。
校企资源整合既包括整体专业群与产业群整合,又包括专业内资源与企业价值链上的业务整合,目的是使高职院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获取产业价值链上的各种资源。
同时,还要注意整合过程中的合作企业、优势介入、专业柔性、退出机制等问题。
参考文献:
[1]prahalad c.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56-60
[2]蔡泽伟,姚奇富.高职教育要为现代制造业培训技能型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7(1):64-67
[3]林明,徐盈群浙江块状经济下产学结合的“双链双群”战略模式职教论坛,2009(9):23-25
[4]徐盈群,林明浙江块状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中的产学结合研究[j].职教论坛,2009(8):42-45
作者简介:
王春航,男,(1977.4~),汉族,河北丰润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