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抵学分的方式是否有利于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
应该用折抵学分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 一辩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晚上好!随着教育部推动学分制向培养综合素质方向改革,部分高校用志愿服务来折抵创新实践学分,由此产生了今天的讨论。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虽然高校志愿服务有所发展,但是目前仍处于规模小、活动涉及面较窄,尤其局限难度较小的服务类的阶段。
调查显示,美国志愿者人数占总人数的56%,日本,则占到50%,中国志愿者人数仅占国民总数的5%,是国外的十分之一。
不同于中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局限,志愿服务体系较为成熟的国家,志愿活动非常广泛。
值得强调的是,一些国家已经将志愿服务作为实践性学分纳入教学计划。
韩国自1998年以后,规定志愿服务活动分数应该占学生高中成绩的8%,韩国也凭借这一政策实现了志愿服务质的变化。
那么,折抵学分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有没有积极作用呢?下面我方将从应然层面来分步论述:第一,此举有利于降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成本与风险。
毕业对大学生来说是头等大事,而与毕业紧密相关的学分是大学最重要的收益,由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势必会消耗学习时间,因而也就成为了志愿服务风险最大的潜在成本。
复旦大学超过80%的学生是志愿者,人均服务时长为20.4小时。
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获取学分上,按如今,12~13.5小时1学分来记,他们就相当于牺牲了获得1.5学分的机会,这几乎和一门选修课相当。
而采用折抵学分的方式即降低大学生因参加志愿服务而耽误学习时间的风险又不会因为过度加分而导致不公,志愿服务作为不强制的可选项,有效的缓解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有心无力的情况,可以有效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第二,此举从本质上实现了志愿活动和学分这个高校最重要考核制度的相互兼容,根据制度行为学,制度通过它所提供的刺激来影响人的选择,而中国的行政力量是较为强大的,志愿服务与学分的兼容,可以在思想上面致学生志愿活动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种认可才能不停留在口头上。
调查显示,在学生愿意参与的志愿活动中,有制度保障的参与人数是个人志愿参与人数的37倍,而学分制能非常有效的为志愿活动提供保障,也就是说将志愿活动纳入学分制,实现二者的制度化,也是给志愿活动兼容现有教学体系一个机会。
不应该用折抵学分的方式来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四辩总结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与我方进行精彩的辩论,但是在您方精彩纷呈的论述仍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我将指出您方存在的几处漏洞。
首先,您方说会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服务,促进他们的发展,但我国志愿者服务组织力度不均,缺乏平台和专业培训,使很多人无法进入真正的志愿服务行列,反而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您方提到这一方式可以让学校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管理,从而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适应社会。
我方并不否认学校的这一好的出发点,但是学生在实行过程中并未达到学校的目标。
虚假上报、走形式的学生大有人在,是否有点南辕北辙了呢?再者,您方还认为这一措施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倡导。
但是,用折抵学分的方式来鼓励大学生进行志愿者服务,未免有些制度化和功利性,给原本自由的活动增添无形的枷锁,肯定会使得这种活动改变了其原有的性质,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了呢?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能看到对方辩友存在的种种误区。
接下来,我将带大家再次回味我方的观点。
第一,从行为本身考虑,采用折抵学分方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这种想法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其实很不合理。
当志愿者去挣学分,会使新的志愿者过于看重学分这种物质性回报,而忽略了重在奉献的精神,让活动染上了功利性的色彩。
而且通过采用折抵学分的方式使志愿活动不再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样也不利于大学生公益心的培养。
为了获得这种学分,甚至导致虚假上报,消极应对走形式,走过场这种行为的出现。
对比这些,我们回归现实会发现,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志愿者数量的增多,而更重要的是提高志愿者的质量。
对方辩友只想到采用折抵学分这种方式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却没有考虑到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这种行为实际上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那么恶劣的影响。
所以采取折抵学分这种做法来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这种行为这无疑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
应该不应该用折抵学分的方式鼓励大学生进行志愿者活动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探讨一个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用抵折学分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
交大前校长唐文治先生曾经说过,欲成第一等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因此培养学生的品行是当今大学的要务之一,而志愿者精神中所包含的奉献,友爱,互助等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志愿者精神是一所大学的必修课,而将志愿者活动纳入学分体系成为了目前当仁不让的选择,理由如下。
首先,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也是大学用来督促学生发展的最有力的武器,学校对学分的多少以及修学分的成绩都做出了规定。
学分体系体现了大学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以及培养方针,以交大为例,在必修课中,不仅有我们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以及基础课程,也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金工实习,培养大家实践能力的暑期社会实践,而在选修课程中也有培养大家交流沟通能力的人际交流沟通艺术等课程,说明学分体系不仅仅是为了书本上的知识而设立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将志愿者活动纳入学分体系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体现学校对志愿者活动的重视,明确表示了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从官方层面上为志愿者活动提供了时间和规范的组织体系,让同学们更积极的投入到志愿者活动当中。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要使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同学真正能够磨砺品行,计入学分是必要的,校青志队的同学告诉我们,校青志队所组织的活动中,很多同学消极怠工,只是为了拿素拓而来参加志愿者活动,并没有从志愿者活动中学到什么。
因为志愿者活动现在是一项课外活动,在计入学分后,就成了一门课,跟对待课外活动比起来,同学们对待一门课的态度就要认真的多了,而且一门课的最后会有科学的考评体系,考评在志愿者活动同学们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所收获的能力,这样使整个志愿者活动进行的更有意义与效率,让同学们真正的磨砺品行,成就人才。
最后,将志愿者活动纳入学分体系会为志愿者活动带来新的活力,同时为同学们带来额外的奖励。
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教育文档资料
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是指国家、高校、志愿组织等各类主体,为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而形成一系列宏观的制度性政策规定与管理规范,及适当的策略技术来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力量的模式。
①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较多的侧重于动机的研究,动机复杂多样,因人而异,通过对动机的把握促进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
较多的文献聚焦于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和长效机制,对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建构志愿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研究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目前对于激励机制的建构和完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如何保留志愿者方面的研究较少。
虽然志愿活动是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不为报酬的公益活动,但适当的激励也是一种保障。
本文我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结合目前激励机制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激励机制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甚至其他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全。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的重要性尽管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和公益性,但志愿者自身有着被认可和肯定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来满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科学有效的激励有利于倡导和弘扬志愿者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体现着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的精神,大学生作为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弘扬者,对其进行科学的激励有利于提倡和弘扬志愿者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科学有效的激励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政府、高校、志愿组织等激励主体通过系统、完善的激励机制,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被激励者的潜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大学生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科学有效的激励不仅可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志愿服务长久良性发展。
学校加分减分制度
一、引言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特制定加分减分制度。
本制度旨在通过设立合理的加分和减分项目,激励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加分制度1. 学术成绩加分(1)期末考试或阶段测试成绩优异者,根据成绩排名给予相应加分。
(2)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奖者,根据奖项等级给予相应加分。
2. 社会实践加分(1)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社会实践,表现突出者给予加分。
(2)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者,根据奖项等级给予相应加分。
3. 德育表现加分(1)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者给予加分。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表现突出者给予加分。
4. 素质拓展加分(1)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如运动会、篮球赛等,表现突出者给予加分。
(2)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如合唱、舞蹈、绘画等,表现突出者给予加分。
三、减分制度1. 学术成绩减分(1)期末考试或阶段测试成绩不达标者,根据成绩排名给予相应减分。
(2)抄袭、作弊等学术不端行为者,视情节给予减分。
2. 德育表现减分(1)违反校规校纪,如迟到、早退、旷课等,给予减分。
(2)打架斗殴、损坏公物等不良行为者,视情节给予减分。
3. 素质拓展减分(1)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等,给予减分。
(2)在活动中表现不佳,如不遵守纪律、消极怠工等,给予减分。
四、实施与监督1. 学校成立加分减分制度实施小组,负责审核加分减分项目及结果。
2. 加分减分结果将在学校公告栏、班级群等渠道公布,接受全体师生监督。
3. 学生对加分减分结果有异议,可向实施小组提出申诉。
五、结语学校加分减分制度旨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全体师生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希望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不断努力,争取在各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参加志愿服务,一定要给学分吗
参加志愿服务,一定要给学分吗吉林大学近日决定自2010级本科生开始正式将志愿服务纳入本科生学分制。
(《中国青年报》5月10日)这是一件好事,同时也值得思考: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一定要给学分吗?按道理说,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如果讲求个人利益的话,根本的益处是能够促使大学生增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实践能力、全面深入体察社情民意和切身感受民间疾苦、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理想,而不是功利化地获得学分和考研加分优惠。
一件好事,一旦功利化,在人功利本能的强烈驱使下,必将变味走样。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不以分数和学分为功利导向,而是旨在通过这些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从而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社会组织、州政府都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实践工作,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社区服务,对大学生开放校内外工作岗位,鼓励大学生在校外参与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2008年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发人深省地对毕业生指出:“你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你们知道你们所受的教育,让你们不只是为自己的舒适和满足而活,而是要让周围的世界因此而改变。
现在,到了你们想办法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了。
”是的,若大学生是只顾个人的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国家和社会整体的人,这确实是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严重失败。
在美国这个追求个人价值至上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的终极价值尚且如此,那么我们这个追求集体价值至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的理想价值更应如此。
老实说,如今的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国情、社情和民意的直接了解,更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至于立志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奉献青春才智的可能更是匮乏。
每年,我们的大学都招录和毕业几百万名学生,但是不少学生,只全力追求自己的财富和个人利益的积累,无视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利益如何最大化,更无暇思考和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善好的。
志愿者激励嘉许实施办法
志愿者激励嘉许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增强广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发展,根据《志愿服务条例》《志愿者激励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在行政区域内开展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和响应有关部门、单位号召或由志愿服务组织派遣在市外开展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激励嘉许,适用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被激励嘉许的志愿者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遵守法律、法规;(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三)在志愿服务系统或其它民政部门指定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注册且具有志愿服务记录信息;(四)无不良志愿服务信用信息。
第四条志愿者的激励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适当的原则,鼓励关注激励对象的需求,切实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第五条市实施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市级志愿者星级评价标准和激励嘉许措施。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在组织(队伍)内部或围绕项目、活动,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激励嘉许措施。
第二章星级评价及表彰第六条志愿服务记录时长累计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1500小时的,可以分别评价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志愿者。
志愿者的星级评价由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根据前款规定自动生成。
第三章礼遇优待和激励回馈第七条邀请出(列)席重要活动(会议)。
举行全市性庆祝、庆典等活动或重要会议时,应当邀请特别优秀或有特殊贡献的志愿者代表出(列)席。
第八条开展评优评先活动。
慈善奖、“道德模范”“好人”“最美人”等评选活动,应当设立奖项或分配名额用以激励优秀志愿者。
市级、县区级实施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开展“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等评选活动。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可根据实际开展专项评优评先活动。
各地、各单位在开展各类评优评先活动时,要优先考虑星级志愿者,对本地、本单位被评为星级志愿者的人员以各种形式进行激励。
网辩赛程
8月4日
辩题:儒家思想能/不能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
第一场:B49B50 VS B51B52
第二场:B53B54 VS B55B56
8月5日
辩题:电影发展更应看重艺术价值/商业价值
第一场:B57B58 VS B59B60
7月14日
辩题: “弃婴岛”的设置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第一场:B1日日夜夜战队 VS B2 百步穿杨战队
第二场:B3北京理工大学贝塔战队 VS B4龙山脚下战队
7月15日
辩题: 媒体揭露明星的婚外情应当/不应当受法律禁止
第一场:B5西南政法大学毓秀书苑战队 VS B6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
B组初赛辩题:【大学是否应该对学生宿舍实行定时断网】
第一场 下午2:30
B1药太贵大礼包战队 (正)VS
B2我们就来看看(反)
第二场 下午3:30
B3北狮铁坟战队(正) VS B4U20战队
(反)
7月17日
C组初赛辩题:【是否应该支持北京大学设立燕京学堂】
第一场 下午2:30
C1同浙战队 (正)VS
C2马宏涛战队(反)
第二场 下午3:30
C3你们说的不队(正) VS
C4无悔的湖光战队(反)
7月18日
D组初赛辩题:【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发掘事实/倡导价值】
第一场 下午2:30
D1可辩资本战队(正)VS
D2霹雳侠皮卡丘战队(反)
第二场 下午3:30
第二场:B59 弱弱的风暴 VS B60 进击的兵马俑
第二轮比赛(注:B1B2为第一轮B1B2胜方)
7月29日
辩题: 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
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分析
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机会,还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
然而,激励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并保持持续性参与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分析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1. 奖励制度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可以建立奖励制度来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这些奖励可以是经济奖励,如发放一定金额的奖学金或提供兼职工作机会;也可以是荣誉奖励,如颁发证书、名誉称号或学术荣誉;还可以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如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推荐信的写作支持。
这些奖励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推动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2. 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能力高校可以设立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如项目管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等。
通过这些培训,学生可以提升技能水平,增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和贡献。
这种机制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快速的反馈和认可,并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支持。
3. 制定辅导计划,提供指导与支持高校可以建立辅导计划,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辅导员、指导教师或社会导师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指导关系,提供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方向和帮助。
他们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项目,规划活动的实施和评估,解决在参与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这种辅导计划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4. 创建合作机会,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互动高校可以积极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机会。
通过与社会合作伙伴共同开展项目,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同时,合作机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学生意识高校可以加强对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推广,提高学生的意识和参与度。
应该利用折抵学分来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活动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折抵学分就是换算学分的意思。
鼓励大学生就是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
在我方看来,判断应不应该用折抵学分的方式来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标准是折抵学分这种规范化的方式能不能够提高志愿活动的参与度,保证志愿活动的质量,保障志愿者的自身利益。
我方认为应该用折抵学分来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论证我方观点:1.从教育引导方面来说,教育学对学分的要求是要求学生达到三维目标,就是知识技能,目标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
知识技能层面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目标方法就是掌握应用理解,情感态度价值就是激发对知识的兴趣,设计学分制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多维观念,而用折抵学分的方式来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是符合设立学分制度的教学目的的。
而针对现今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存在的实效性不强,形式过于简单,缺乏教育内涵等现状,用折抵学分这种方式可以对大学生的志愿活动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让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得到更好地锻炼,能够保证志愿活动的质量。
2、从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而言,大学生志愿者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并且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动力机制。
折抵学分这一方式就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者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可以形成动力机制,激励大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参与志愿活动,从中获得更好地历练。
而且学分制还可以保障志愿活动的安全性不仅如此,当前一些社会群体打着志愿者的幌子,在庆典,会议等活动中廉价利用劳动力,忽悠大学生,大学生往往在活动结束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因此学校有权利也有义务合理划定志愿者服务范围,分散活动风险并利用学分制有效地进行引导;学分制可以引导大学生想参与力所能及,有规范,有保障的志愿活动,学生的内在素质得到了提升,社会经历得到丰富,有利于自身的成长。
综上所述,我方承认折抵学分这一方式具有功利性,但是采用这种合理的制度方式来设计引导学生在这种功利的考量下参与志愿活动是可取的,不仅能解决当下一些管理混乱问题,更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一些参与志愿活动的行为习惯。
志愿服务激励奖励机制
志愿服务激励奖励机制志愿服务激励奖励机制是为了鼓励和奖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设计的一种机制。
它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奖励和激励措施,来促进志愿者的参与和贡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志愿服务激励奖励机制:1.社会认可和荣誉感:表彰和认可志愿者的贡献以及他们对社区的帮助,包括授予证书、奖章、荣誉称号等。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志愿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励他们继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2.社会福利和福利待遇:为志愿者提供一些社会福利和福利待遇,例如保险、医疗补助、交通费用报销等。
这些福利可以提高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并确保他们在服务过程中的安全和福利。
3.技能和职业发展机会:提供志愿者参与培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可以为他们提供专业技能培训、领导力发展、项目管理经验等,以帮助志愿者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职业能力。
4.参与决策和影响力:为志愿者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让他们对志愿服务项目和政策产生影响。
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志愿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让他们感到更有动力和责任感。
5.社交活动和文化交流:组织各种志愿者社交活动、文化交流和分享会,创造良好的交流平台。
这有助于志愿者之间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提高服务的乐趣和满足感。
6.横向和纵向扩展机会:提供志愿者参与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的机会。
这样可以让志愿者拓宽视野、多元发展,丰富他们的志愿服务经验。
在设计志愿服务激励奖励机制时,需要考虑志愿者的需求和动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管理。
同时,也应与志愿者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反馈进行不断改进和调整。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教学的益处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教学的益处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参与志愿者教学活动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经历。
通过参与志愿者教学,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也能够为社区做出贡献。
下面我们将探讨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教学所带来的益处。
首先,参与志愿者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将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还需要用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这种复述和解释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和其他志愿者以及学生家长的交流互动,获得新的学习经验和知识。
其次,参与志愿者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作为志愿者教师,学生需要准备教学材料,组织课堂,管理学生等。
这些经历能够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并且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安排课堂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第三,参与志愿者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在志愿者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志愿者、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与不同年龄、背景的人交流,学生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
同时,学生还能够建立起与志愿者和学生家长的良好关系,为将来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最后,参与志愿者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作为志愿者教师,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
通过志愿者教学,学生能够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这种公益活动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且激发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教学活动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教学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展自身能力和为社会贡献的平台。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
的公益意识
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还能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志愿者活动的一些建议:
1. 提供多样化的志愿者机会:学校应提供多种志愿者机会,包括社区服务、环保活动、教育支持等。
这样可以吸引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2. 设置奖励制度:学校可以设立志愿者奖励制度,例如优秀志愿者奖、志愿者积分制等,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肯定他们的贡献。
3. 增加宣传力度:学校可以利用校报、校园电视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增加对志愿者活动的宣传。
通过发布成功案例、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和影响等信息,向学生传递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价值。
4. 提供培训机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志愿者活动,学校可以提供相关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知识、交流沟通技巧、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志愿者工作中的表现,也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5. 组织意义深远的志愿者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着深远意义的志愿者活动,例如支教活动、义务清洁环境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志愿者体验,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和需求,培养他们更广阔的公益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不仅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也能够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丰富的机会。
学生志愿者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
学生志愿者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近年来,志愿者服务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学生志愿者服务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同时也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学生志愿者服务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在志愿者服务中,学生们将自己的时间、精力奉献给他人,这种无私的行为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需要和他们所能给予的帮助,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奉献精神。
这种精神的培养对于他们日后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至关重要。
其次,学生志愿者服务可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作为志愿者,学生们需要与不同族群、不同年龄层的人们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志愿者服务也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管理时间和资源的机会。
他们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任务,确保能够同时兼顾学业和志愿者服务。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另外,学生志愿者服务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交圈子。
在志愿者服务中,学生们可以结识到各行各业的志同道合者,与他们一起分享和成长。
志愿者服务活动也经常与社区、学校等机构合作,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些机会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
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不仅在学业上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在将来的职业发展中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然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志愿者服务的机会和平台。
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志愿者服务的乐趣。
其次,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志愿者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还可以为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励和荣誉,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总之,学生志愿者服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能力、扩大社交圈子的有效途径。
学分减分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学分减分政策的实践与思考学分减分政策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学分减分政策是指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违规行为或者未达到一定标准而对其进行学分扣除的一种教育管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学分减分政策的实践与思考,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背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大学校园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如作弊、违反校规、缺勤等。
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校园秩序。
各高校纷纷引入学分减分政策来规范学生行为,提高教育质量。
三、实施范围1. 学分减分政策适用于所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2. 学分减分政策涵盖了违反课堂纪律、违反考试纪律、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等多个方面。
四、具体措施1. 违反课堂纪律:a. 迟到:每次迟到扣除0.5学分。
b. 旷课:每次旷课扣除1学分。
c. 未按时提交作业:每次扣除0.5学分。
2. 违反考试纪律:a. 作弊行为:第一次扣除2学分,第二次扣除4学分,第三次开除学籍。
b. 抄袭行为:每次扣除1学分。
3. 违反宿舍管理规定:a. 弄脏公共区域:每次扣除0.5学分。
b. 喧哗影响他人休息:每次扣除0.5学分。
五、实施效果1. 提高自律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学分减分政策的实施,可以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遵守校规校纪,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2. 维护教育质量和校园秩序:严格执行学分减分政策可以有效遏制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教育质量和校园秩序的稳定。
六、存在问题与思考1. 公平性问题:学分减分政策的执行是否公平是一个关键问题。
应该建立公正的评判标准,确保学分减分政策的实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2. 教育效果问题:学分减分政策是否能够真正起到教育作用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积极改正。
3. 激励机制问题:除了惩罚措施外,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和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七、结论学分减分政策是提高学生自律意识和责任感的有效手段之一。
青年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青年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青年志愿服务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青年个人发展。
为了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走深走实,需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青年参与其中。
首先,可以设立志愿服务奖励制度,通过对青年志愿者进行评选和表彰,给予荣誉证书、奖金、学分等奖励,激发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力。
这样的奖励制度对青年志愿者的成长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可以建立专门的青年志愿服务基金,用于支持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行。
青年志愿者可以通过申请项目资助来实现自己的志愿服务计划,在项目完成后,向基金汇报成果,并接受审查评估。
这样的基金可以为青年志愿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鼓励他们开展更有价值和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
另外,为了让青年志愿者的工作更有保障,可以建立志愿服务保险制度。
这样一来,志愿者在参与工作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可以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医疗救助,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安全。
最后,应该加强青年志愿服务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支持,激发更多青年参与其中的热情。
可以通过举办志愿服务主题的活动、发布志愿者故事、组织志愿者培训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和文化。
通过建立上述激励机制,可以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走深走实,为社会发展和青年成长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这也是对青年志愿
者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激励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2024年建筑工程学院志愿者积分管理制度试行(二篇)
2024年建筑工程学院志愿者积分管理制度试行一、总则第一条:意义志愿者积分制的实行,是对志愿者工作的肯定与鼓励,且作为一种对志愿者工作反馈和证明的办法,有利于学院内志愿者工作时数的记录,减缓学期末计算工作时数的混乱,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来。
第二条:目的1.完善学院内志愿者制度。
2.拓宽学院志愿者的活动范围,调动学院志愿者积极性,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活动。
3.为学院志愿者创造更好的志愿服务环境与反馈体系。
第三条:志愿者积分志愿者积分是由建工学院内部实行的志愿者工作时数记录方式,志愿者工作一小时即为____个志愿者积分。
二、权利与义务第四条:拥有的权利1.拥有记录校志协不承认但院志协承认的志愿者工作时数的权利,即无法到校志协在志愿者本上盖章但学院会定期公示积分作为证明。
2.工时与学院志愿者积分享有同等加分权利,即在德育分上报阶段工时和积分可直接累加,____个工时与____个积分无差别。
需同时出具证明材料。
3.志愿者积分可作为学生各类评优和党员发展的参考依据。
第五条:履行的义务志愿者必须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遵守各项服务要求完成自己参加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不得虚报服务时长与服务内容。
三、管理第六条:招募1.由志愿者协会通过志愿者通知群及励志建工微信平台发布招募信息,院内学生自行报名,报名人数达到预计人数则停止招募。
2.发布招募时会特别指出该志愿服务计入工时或计入积分,请各位志愿者仔细辨别。
3.并非所有学院活动的工作都可计入积分,明确发布招募的服务活动才会计入档案申请积分,学院学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相关应尽义务工作者通常情况不给予积分。
第七条:培训在活动需要的前提下,活动开始前会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志愿者培训,培训基本的礼仪以及活动内容中的注意事项等。
第八条:考核1.志愿者协会将在整个志愿服务期间严格把关,志愿者需要按时签到签退。
志愿者协会在记录中不允许出现错误,会对全院学生志愿者工作时数和志愿者积分的记录负责。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一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为他人奉献的行为,它不仅使学生在服务中感受到成就和满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以及如何有效地推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首先,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因为它有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志愿服务项目通常需要学生与不同背景和年龄的人合作,这使得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个体的需求,从而发展自己的同理心和互助精神。
此外,志愿服务还帮助学生发展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组织和管理一系列活动,调解冲突并找到解决方案。
这些技能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志愿服务项目通常是针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因此通过学生的参与,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学生可以为社区、学校或其他机构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帮助改善社会环境和提高社会福利。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推广垃圾分类和节约能源的意识,从而帮助减少环境污染。
他们还可以参与扶贫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重新融入社会。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社会可以实现更加公正和和谐的发展。
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也包括了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学生可以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思考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志愿服务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一个团结友爱的氛围中相互协作。
学校可以通过与社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为了有效推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包括宣传志愿服务的重要性、组织相关活动和提供必要的培训。
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
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首先,志愿者积分制度可以作为一种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和表现优异的志愿者进行激励。
志愿者的参与度和表现将决定所获得的积分数量,通过将积分以一定的比例转化成物质或非物质奖励,可以有效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比如,优秀志愿者可以获得荣誉证书、奖金以及志愿者大会参与资格等奖励,这样既可以让志愿者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认可,也能够增加志愿者服务的乐趣和动力。
其次,志愿者积分可以用于兑换志愿者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为社区和他人带来帮助,也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因此,将志愿者积分用于兑换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使志愿者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比如,可以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组织志愿者交流讨论会,共享经验和知识,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此外,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也可以推动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多样化。
通过设置特定的积分兑换规则,可以鼓励志愿者参与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比如,将一定数量的积分设定为参与大型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支教等)的门槛,通过积极参与小型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清洁日、街头义卖等)获取积分,进而兑换参与大型公益活动的机会。
这样既能够促进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也能够满足他们对不同类型志愿服务的需求和兴趣。
总之,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是一种激励机制,既能够激励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也能够提高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在制定和实施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制度的公正性、奖励的符合性以及制度的透明性等问题,保证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志愿服务 常态化 积分制
志愿服务常态化积分制一、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意义志愿服务是指自愿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并为此付出时间、精力、智慧和财力的行为。
志愿服务不仅对社会有益,对个人也有积极影响。
在志愿服务中,人们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将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公共服务的体系,使得志愿服务不再是一时的热情和闪光,而是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社会服务方式。
这不仅可以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还可以为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更为可靠的人力支持。
二、积分制在志愿服务常态化中的作用积分制是指通过记录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时长和内容等信息,对志愿者进行评分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积分制在志愿服务常态化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 激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通过积分制,可以给予志愿者一定的奖励和荣誉,从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这种奖励不仅可以是物质的,还可以是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 促进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通过积分制,可以对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进行记录和评估,从而促进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也可以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3. 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可度通过积分制,可以将志愿服务与社会公共服务相结合,从而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可度。
志愿者可以通过积分制获得一定的社会荣誉和信任,这也可以为志愿服务的长期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三、如何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和积分制的实施为了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和积分制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完善志愿服务的管理和组织机制需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管理和组织机制,明确志愿服务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从而保障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实施和评估进行规范和监督。
2. 加强宣传和教育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主席、大家好:
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再让我们认真审视一下这个辩题。
要明确的是我们赞同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但反对以折抵学分的方式进行鼓励。
理由如下。
一、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是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是影响着学生的毕业、评优、保研等一系列关乎未来发展的因素。
而用折抵学分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方式,可以让那些原本不热爱志愿活动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了解并热爱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指有志于并心甘情愿。
显然,这二者之间相违背。
其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为了利己而助人,为了有偿而志愿”的主张。
那么,这种方式难道不是给志愿蒙上了功利色彩吗?使志愿活动不再纯粹。
我们不反对做志愿活动服务可获得补偿,我们反对的是在志愿活动前设立一个奖励前提,用一个功利的方法驱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二、我们不否认折抵学分的这种方式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范围和阶段内增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或活动次数,但其效果暂时、表象、被动。
这能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健康发展?首先,对于那些为了学分而来的大学生,他们把志愿活动看作是一种任务,学校是规则制定者,他们完成任务即得学分,那么就无法保证服务不流于形式。
其次,操作工程中,由于志愿活动灵活性大,又缺少监督管理,所以无法对大学生的服务质量进行考核。
三、让我们分析一下今天讨论这个辩题的意义所在,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除了为了鼓励他们参加,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从而使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的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促进志愿活动长远稳定有效的发展。
只有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将志愿者精神内化,才能真正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成为一个能担当,有责任感,有人文关怀的人,最终造福社会。
综上,我方坚持认为,折抵学分的方式不适用于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