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903《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期末试卷A。。
15春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 答案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
1. 张载把人性视为(),既与“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学的片面性。
A. 伦理与道德的统一
B. 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
C.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 静止与运动的统一
正确答案:B
2. 在先秦诸子中,()对生死的态度,是最为达观的。
A. 老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庄子
正确答案:D
3. 古代人性学说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 人性善恶问题
B. 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
C. 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
D.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正确答案:A
4. 儒家学派认为人道、天道的本质是()。
A. 仁
B. 义
C. 礼
D. 诚
正确答案:D
5.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正确答案:A
6. ()认为,以欲利之心和聪明睿智为内涵的天性,集中地表现为人心。
A. 荀子。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0001.C447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0001
苦了不入于心是()学派的人生态度。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B
秦汉之际,()成书,标志着作为日后中国伦理精神生长的元典和本体的《四书》伦理体系事实上已经形成。
A:《论语》
B:《礼记》
C:《大学》
D:《孟子》
答案:B
在先秦诸子中,()对生死的态度,是最为达观的。
A:老子
B:韩非子
C:孔子
D:庄子
答案:D
儒学的独尊,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和抽象性的统一。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孔子
答案:B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的著名观点。
A:管仲
B:韩非子
C:孔子
D:王安石
答案:A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语。
A:子贡。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0003.7959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0003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A:圣人
B:真人
C:仙人
D:至人
答案:A
古代人性学说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人性善恶问题
B: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
C: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
D: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答案:A
行是知功的思想是从()开始的。
A:孔子
C:朱熹
D:王夫之
答案:C
张载强调人当克服气质之偏,道德修养的关键就是要()。
A:注重学习
B:变化气质
C:维持平衡
D:人性本善
答案:B
传统道德认为,()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之所在。
A:仁
B:义
C:礼
D:智
答案:C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体现了()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00059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0005
儒家的创始人是()。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答案:C
儒家学派认为人道、天道的本质是()。
A:仁
B:义
C:礼
D:诚
答案:D
在先秦诸子中,()对生死的态度,是最为达观的。
A:老子
B:韩非子
C:孔子
D:庄子
答案:D
孔子认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在于他的( ). A:智商
B:年龄
C:才能
D:品德
答案:D
()是最早提出天命气质人性论的理学家。
A:张载
B:王安石
C:老子
D:荀子
答案:A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A:圣人
B:真人
C:仙人
D:至人
答案:A
早在先秦时期,()学派就已经开创了崇义养利思想传统的先河。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答案:C
儒学的独尊,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和抽象性的统一。
A:孟子
B:董仲舒。
福建师范19年8月课程考试《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
1.人性本善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 D )
A.孟子 B.荀子 C. 墨子 D.孔子
2.下列规范侧重指个体德行的是(A)
A.力行 B.公忠 C.正义 D.仁爱
3.庄子提出只有才是最大的快乐(D)
A.太和 B.大乐 C.安时 D.无为
4.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以下提法不属于二程看法的是(A)
三、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 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得分)
A.入世和济世 B.人世 C. 隐世 D.济世
8.自强不息的精神在 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 )
A.汉代儒家 B.先秦儒家 C.宋明儒家 D.近代儒家
9.在政治上,道家学派主张 ( )
A.有所为有所不为 B.无为而治 C. 处下不争 D;顺时安命
10.从行为修养方面看,讷言敏行的实质是 ( )
A.少说多做 B.多说少做 C.言行一致 D.谨言慎行
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E.王者之乐
5.道家学派的人格理想是宗( )
A.圣人 B.真人 C.仙人 D.善人 E. 至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中民之性
只有在地位最高的人和地位最低的
2.廉洁
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A.入世和济世 B.人世 C. 隐世 D.济世
8.自强不息的精神在 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
A.汉代儒家 B.先秦儒家 C.宋明儒家 D.近代儒家
9.在政治上,道家学派主张 (B)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00028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0002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A:圣人
B:真人
C:仙人
D:至人
答案:A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是第一个对荣辱这一道德问题进行理论论述的人。
A:老子
B:荀子
C:孔子
D:庄子
答案:B
性有善有恶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
A:世硕
B:老子
C:孔子
D:韩非子
答案:A
孝”产生于处理家庭人伦关系的需要,()是孝道的奠基者。
A:孟子
B:韩非子
C:孔子
D:王安石
答案:C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的著名观点。
A:管仲
B:韩非子
C:孔子
D:王安石
答案:A
古代人性学说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人性善恶问题
B: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
C: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
D: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答案:A
传统道德认为,()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之所在。
A:仁
B:义
C:礼
D:智
答案:C
秦汉之际,()成书,标志着作为日后中国伦理精神生长的元典和本体的《四书》伦理体系事实上已经形成。
A:《论语》
B:《礼记》。
16春季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性有善有恶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
. 世硕. 老子. 孔子. 韩非子正确答案:2. 古代人性学说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 人性善恶问题. 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 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正确答案:3. 张载把人性视为(),既与“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学的片面性。
. 伦理与道德的统一. 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静止与运动的统一正确答案:4. “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这句话中的“教”指的是()。
. 道德修养. 道德法规. 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正确答案:5. ()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
. 苏轼. 顾炎武. 王夫之. 颜元正确答案:6.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的著名观点。
. 管仲. 韩非子. 孔子. 王安石正确答案:7. 儒学的独尊,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和抽象性的统一。
. 孟子. 董仲舒. 朱熹. 孔子正确答案:8. 早在先秦时期,()学派就已经开创了崇义养利思想传统的先河。
. 道家. 法家. 墨家. 儒家正确答案:9. 行是知功的思想是从()开始的。
. 孔子. 老子. 朱熹. 王夫之正确答案:10. ()把老子的道德说引向脱离人类社会生活的非伦理主义。
. 孟子. 老子. 孔子. 庄子正确答案:11.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 圣人. 真人. 仙人. 至人正确答案:12.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语。
. 子贡. 子夏. 司马牛. 子思正确答案:13. 传统道德认为,()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之所在。
. 仁. 义. 礼. 智正确答案:14. 从时间上看,传统道德应从先秦至()为止。
.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抗日战争爆发正确答案:15. 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B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B卷)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2页,三个大题,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分值40 40 20 100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方框内。
)1.“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2.人类能够按照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这表明()。
①有些自然物的存在和变化不具有客观实在性②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创造性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④自然力量是有限的,人的创造能力是无所不及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倒退性趋势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前进和倒退都是事物发展的趋势D.前进性就是曲折性,曲折性就是前进性4.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
该同学()。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B.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C.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D.客观总结了教训5.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说明()。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独立于实践之外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6.“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心慢者,有外谦谨而内无至诚者。
”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
A.凡温良恭谦者为假仁假义之徒B.真相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事物的本质的表现C.真相和假象混为一谈,无法辨认D.真相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7.“志存当高远”是三国时诸葛亮的一句名言,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人应当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B.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D.崇高的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8.理想信念是一种()。
福建师范大学20年8月离线《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期末考试A卷参考答案
▆■■■■■■■■■■■■
《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荀子认为,人的天性除了利欲之心,还有天生的辨有知之能。
2.性本自然论始于庄子而成于魏晋玄学。
3.义利关系即指道德和利益或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关系,又是公利与私利的关系。
4.董仲舒的名言“正共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概括了孔盂的义利思想。
.
5.仁爱思想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
6.韩非虽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却也提出了道德应与法制协调一致的问题。
7.儒家“以德去刑”的主张,作为一种指导现实政治的理论显得过于幼稚。
8.安仁乐道的看法到了荀子那里,出现了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9.中国传统道德主要从人性本善和伦理学角度来讲生命的意义和不朽。
▆《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试卷共2页(第1 页)答案务必写在对应的作答区域内,否则不得分,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
(10分)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0分)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答案: 1.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2.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
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事物质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0003A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0003
孔子认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在于他的( ). A:智商
B:年龄
C:才能
D:品德
答案:D
孝”产生于处理家庭人伦关系的需要,()是孝道的奠基者。
A:孟子
B:韩非子
C:孔子
D:王安石
答案:C
()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
A:苏轼
B:顾炎武
C:王夫之
D:颜元
答案:B
早在先秦时期,()学派就已经开创了崇义养利思想传统的先河。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答案:C
在知行关系问题上,孙中山提出了()思想。
A:知行相资以为用
B:知难行易
C:知易行难
D:知行合一
答案:B
传统道德认为,()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之所在。
A:仁
B:义
C:礼
D:智
答案:C
韩愈对性三品的贡献在于()。
A:提出了性三品的划分标准
B:提出了性三品说
C:否定了性三品说
D:提出了性三品的前提条件
答案:A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的著名观点。
A:管仲
B:韩非子
C:孔子
D:王安石。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
(2分)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
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分)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
(2分)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
(2分)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
(2分)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
(2分)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
(2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
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2分)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相互联系,而后者则孤立地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后者则以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甚至把它看成是万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后者则看不到事物的内在矛盾性,以致把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外部推动力的作用。
14秋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 早在先秦时期,()学派就已经开创了崇义养利思想传统的先河。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
正确答案:C
2. 秦汉之际,()成书,标志着作为日后中国伦理精神生长的元典和本体的《四书》伦理体系事实上已经形成。
A. 《论语》
B. 《礼记》
C. 《大学》
D. 《孟子》
?
正确答案:B
3. ()是最早提出天命气质人性论的理学家。
A. 张载
B. 王安石
C. 老子
D. 荀子
?
正确答案:A
4. 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
正确答案:C
5.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的著名观点。
A. 管仲
B. 韩非子
C. 孔子
D. 王安石
?
正确答案:A。
福师1903《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期末试卷A。。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性本善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 A )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2.下列规范侧重指个体德行的是( D )
A.力行B.公忠C.正义D.仁爱
3.庄子提出只有才是最大的快乐( C )
A.太和B.大乐C.安时D.无为
寓意:作者是在点醒体道的君子,对于这伟大的天道,即使在众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儆戒,而不可以有一时的疏忽大意。即便在众人听不见的地方,也是一样。这样,无论是在人前,还是在人后,存向善之心而努力自修的君子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德性的修养,而不可以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否则,是不会在德性的修养上有真正的进步的。
3.在儒家看来,君子有何特征?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七、论述题本题20分
试述传统生死观
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
2.谈谈王夫之的知行观主要内容。
行观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每一位中国古代哲学家都对其论述一二,王夫之在继承先儒特别是荀子等先秦思想家的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的知行学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用自发辩证法和朴素唯物思想去批判了传统知行观中的心性思想,在破旧思想的前提下,树立了自己的比较全面的唯物主义思想知行观,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思想政治教育”《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全文为Word 可编辑,若为PDF 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思想政治教育”《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0题) 1.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是第一个对荣辱这一道德问题进行理论论述的人。
A.老子B.荀子C.孔子D.庄子2.中国古代儒家圣贤素来以力行为重,以空言虚浮为耻。
() A.正确B.错误3.“未知生,焉知死”表明了孔子不愿单纯、抽象地谈论生死,而是关注现实人生的态度。
() A.错误B.正确4.荀子第一次提出“无为”或“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准则,也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 A.错误B.正确5.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其根本精神和出发点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爱之道。
() A.正确B.错误6.儒家的忧患意识主要是源于儒家学者个人的人生坎坷不得志。
() A.正确B.错误7.苏轼把风俗比作国家的元气。
() A.正确B.错误8.公忠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
()A.正确B.错误9.据《孝经》记载,对于社会风气,孔子已经提出“移风易俗”这一命题,只是未作具体论述。
()A.正确B.错误10.诚信中包含着的唯心和封建成分有()。
A.至诚如神B.一言九鼎C.一诺千金D.君臣有信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D。
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一
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综合试卷1一、填空题(参考答案)1.人生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化的人生观。
2.中国哲学思想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人生哲学思想史。
3.伦理学是人生哲学的姐妹学科。
4.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两大重要流派是自然主义人生哲学和道德人生哲学。
5.韩非子认为,从君王到庶民,利成为人们思想行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6.老子“谦而善下”的观点表达的是执政者必备的品德。
7.孔子认为选择义还是选择利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
8.公忠是传统道德的最重要规范。
9.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上溯到孔子。
10.在传统道德中,认为要做到孝,最难的就是和颜悦色(或色难)。
11.《中庸》把智仁勇并称为三达德。
12.“苦乐不入于心”,这是道家学派的人生态度。
13.儒家认为,人道与天道的本质是诚。
二、单选题(参考答案)本次练习你的成绩为:100 分恭喜你1.把风俗比做国家“元气”的思想家是()。
A.苏轼B.顾炎武C.朱熹D.王充你的选项为:A 正确!2.“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的名言出自()。
A.荀子B.孟子C.韩非子D.孔子你的选项为: C 正确!3.()实质上是反映善恶价值的一种形式。
A.生死观B.荣辱观C.苦乐观D.义利观你的选项为: B 正确!4.在()时期,崇德贬智倾向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A.宋明理学B.西汉儒家C.魏晋玄学D.唐宋时期你的选项为:A 正确!5.中国传统道德中所提倡的“志于道”的“道”主要是指()。
A.天道B.人道C.天理D.道理你的选项为: B 正确!6.志存高远,心系天下的人生价值取向,究其思想根源,乃在于儒家的()意识。
A.入世意识B.出世意识C.济世意识D.入世与济世意识你的选项为: D 正确!7.“知行相资以为用”的思想是由()阐发的。
A.王阳明B.朱熹C.王夫之D.颜元你的选项为: C 正确!8.在传统知行论中,知先行后的思想始于()。
A.先秦时期B.唐宋时期C.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你的选项为:A 正确!9.古语云“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这里的“教”指的是()。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 期末考试A卷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 期末考试A卷 开卷贴条形码区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号、姓名及所在学习中心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姓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学习中心: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A CB A B DC A C B1、把风俗比做国家“元气”的思想家是( A )A、苏轼B、顾炎武C、朱熹D、王充2、“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的名言出自( C )A、荀子B、孟子C、韩非子D、孔子3、( B )实质上是反映善恶价值的一种形式。
A、生死观B、荣辱观C、苦乐观D、义利观4、在( A )时期,崇德贬智倾向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A、宋明理学B、西汉儒家C、魏晋学D、唐宋时期5、中国传统道德中所提倡的“志于道”的“道”主要是指( B )A、天道B、人道C、天理D、道理6、志存高远,心系天下的人生价值取向,究其思想根源,乃在于儒家的( D )意识。
A、入世意识B、出世意识C、济世意识D、入世与济世意识7、“知行相资以为用”的思想是由( C )阐发的。
A、王阳明B、朱熹C、王夫之D、颜元8、在传统知行论中,知先行后的思想始于( A )A、先秦时期B、唐宋时期C、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9、古语云“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这里的“教”指的是( C )A、学校教育B、文化教育C、道德教育D、法制教育10、“礼”作为人的行为规范,最早是由( B )提出的A、孔子B、子产C、孟子D、荀子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2345ABCDE BCD ABCD ABCDE AC1.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观点主要有( )A、指出性者本始材朴B、指出人性主要为人的利欲之心C、指出人性还包括人的有辨有知之能D、指出人性本恶E、指出人性可化2.公忠这一规范应包含下列哪些内容( )A、修己爱人B、以公胜私C、尽已为人D、报效国家E、和而不同3.以下规范着重指主体内在方面的有( )A、自强B、持节C、明智D、知耻E、勇敢4.孟子把( )作为人道的基本内容A、仁B、义C、礼D、智E、信5.在知的来源问题上,二程把知分为( )A、见闻之知B、道德理论C、德性之知D、良知良能E、先知先觉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中和答:中和: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和谐状态,它要求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思和欲望应保持适当的限度,行为应合乎礼仪,中正不偏,和而不同。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任课老师: 学号: 姓名:题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总分 得分得分得分得分 评卷人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D C D A D B C C D A A D B D A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2.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 具体方法B. 经验材料经验材料C. 理论结论理论结论 D . 一般方法一般方法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
A.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C .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指( )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物质运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性C.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物质运动的永恒性 D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物质运动的持续性5.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 .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D.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6.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的焦点表现为( )。
A.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B.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C. 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D .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7. “万物皆备于我”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韩非虽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却也提出了道德应与法制协调一致的问题。
7.儒家“克己复礼”的主张,作为一种指导现实政治的理论显得过于幼稚。
8.安仁乐道的看法到了荀子那里,出现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9.中国传统道德主要从社会角度和伦理学角度来讲生命的意义和不朽。
3.在儒家看来,君子有何特征?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4.静则清明心平静的对待事物则看得清楚明白,心里清明则会感到安宁(不会惊慌),心里安宁之后便会更加归于沉静
五、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简要分析下列观点)
1.知与行,功夫须著并列。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
认识和实践两者的功夫要一起用,知道的越明白,理解的越透彻那么行动起来就越坚定不移,行动的越是坚定不移,那么对事情的理解和认识就会更深更透彻。两者不可以偏向其中一个放弃另一个,就像人两只脚前后行走,就会渐渐学会走路。
B.认为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C.合于礼者为义
D.尧舜尚不能去掉人的利欲追求
E.以义胜利,以义制利
3.诚信中包含着的唯心和封建成份有.(AB)
A.至诚如神B.君臣有信C.一言九鼎D.一诺千金E.诚实无欺
4.孟子提出的“君子有三乐”是指(ABD)
A.天伦之乐B.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C.南面而乐
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E.王者之乐
寓意:作者是在点醒体道的君子,对于这伟大的天道,即使在众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儆戒,而不可以有一时的疏忽大意。即便在众人听不见的地方,也是一样。这样,无论是在人前,还是在人后,存向善之心而努力自修的君子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德性的修养,而不可以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否则,是不会在德性的修养上有真正的进步的。
5.道家学派的人格理想是宗(BE)
A.圣人B.真人C.仙人D.善人E.至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中民之性只有在地位最高的人和地位最低的人之间的那些人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2.廉洁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
3.道德修养是指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识和行为方面进行的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道德境界。
这里是朱熹阐述了说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只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会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接近真理,进步更快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候要格外戒惧,因为不正当的情欲容易在隐晦之处表现出来,不好的意念在细微之时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克制住。其要求人戒慎自守,对不正当的情欲加以节制,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
2.谈谈王夫之的知行观主要内容。
行观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每一位中国古代哲学家都对其论述一二,王夫之在继承先儒特别是荀子等先秦思想家的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的知行学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用自发辩证法和朴素唯物思想去批判了传统知行观中的心性思想,在破旧思想的前提下,树立了自己的比较全面的唯物主义思想知行观,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10.庄子的义命论中透露出的即不苟全性命,也不求长生不老是不足取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性本善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 A )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2.下列规范侧重指个体德行的是( D )
A.力行B.公忠C.正义D.仁爱
3.庄子提出只有才是最大的快乐( C )
A.太和B.大乐C.安时D.无为
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介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语,奏响着儒家入世精神的最强音。这一价值理念,不是择善固执的口号标榜,亦非“死马当做活马医”的自我安慰,而是由经史人文传统而来的应世智慧与终极关怀。人能弘道的经验理性,参赞天地的责任伦理,忧患恻隐的不容已之情,事上磨练的生命试炼,分别从认识论、价值论、生存论和修养论四重意义上共同构筑起这一精神理念的思想基石。
4.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以下提法不属于二程看法的是( C )
A.知先行后B.能知必能行C.知难D.行是知功
5.C知行统一的认识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知行统一关系认识的高峰()
A.朱熹B.王夫之C.王阳明D.颜元
6.荀子把D作为人道的基本内容( )
A.仁义礼智信B.自然无为C.自强不息D.仁义礼法
7.志存高远,心系天与继续教育学院
《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荀子认为,人的天性除了利欲之心,还有天生的辨知之能。
2.性本自然论始于庄子而成于魏晋玄学。
3.义利关系即指道德和利益或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关系,又是社会生活的关系。
4.董仲舒的名言“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概括了孔盂的义利思想。.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得分)
1.以下学者属于性有善有恶论代表的是( ABDE )
A.世硕B.杨雄C.王安石D.王充E.告子
2.关于荀子的义利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E)
A.荀子崇尚礼义但不排斥功利
A.入世和济世B.人世C.隐世D.济世
8.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 )
A.汉代儒家B.先秦儒家C.宋明儒家D.近代儒家
9.在政治上,道家学派主张( B )
A.有所为有所不为B.无为而治C.处下不争D;顺时安命
10.从行为修养方面看,讷言敏行的实质是( D )
A.少说多做B.多说少做C.言行一致D.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