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富兰博文短论(58)宝庆竹刻
竹刻艺术漫谈
竹刻艺术漫谈竹刻也称竹雕,是在竹制器物或竹根上雕刻各种装饰图案、文字的一种工艺品。
竹刻技法主要有深浮雕、浅浮雕、透雕、阴阳纹浅刻和圆雕等。
竹刻主要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以浙江、江苏、上海、湖南、四川和广东等地为主。
竹子的特点是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竹材的收缩量小,割裂性、弹性和韧性都非常好,顺纹理耐抗拉强度约为杉木的2~3倍,且竹子面部光滑、纹理通直,所以成为制作乐器、家具及工艺美术品的重要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子和最善于用竹子的民族之一。
《礼记·玉藻》中有:“士大夫饰竹以为笏,是用竹于典仪,且有文饰之施焉。
”[1]湖北战国墓葬曾出土一件有刻花工艺的竹盒[2],证实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使用竹制品。
长沙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一件雕龙纹髹漆竹勺[3]。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家有斑竹笔筒,取名“裘钟”。
六朝齐高帝(479~482年)曾赐给名僧一件竹根如意。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唐代,德州刺史王倚家藏笔管,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
每一事刻《从军行》诗两句,……其画迹若精描,问明方可辨之。
”[4]元陶宗仪《辍耕录》记述,宋代竹刻家詹成造鸟笼,“四方皆花版,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5]。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西夏八号陵出土的竹雕残片,上有浮雕人物及阴刻图案,制作工艺极为精细[6]。
清嘉定人金元钰的《竹人录》是一部竹刻艺术专著,详实地阐述了我国竹刻艺术的源流及各派的艺术特征[7]。
明中期以后,我国竹刻艺术发展成熟,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艺术门类,当时在江苏地区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以朱松邻为代表的嘉定派,也称“朱派”;二是以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称为“濮派”。
朱松邻,又名松龄、鹤,字小鸣,江苏嘉定(今上海)人。
据《嘉定县志》记载:“世本新安,宋建炎(1127~1130年)移居华亭。
又六世而东徙,遂为嘉定人。
”[8]生卒不详,艺术活动主要在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年)。
浅谈宝庆竹刻的传承与发展
区委xx副部长xxxx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把文化建设提高到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必将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前,作为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宝庆竹刻,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把“国字号”的文化品牌做成全国闻名的竹刻产业,将邵阳打造成“全国竹刻艺术之乡”。
一、xx竹刻的历史追溯与现实状况邵阳市旧称宝庆府,地处湘西南,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我国竹刻艺术发展到明朝中叶时,已形成了以嘉定、金陵、宝庆为中心的竹刻派别,宝庆竹刻已名震全国,全盛于清朝乾隆时期。
宝庆竹刻兼备嘉定派竹刻“深浮雕”与金陵派竹刻“浅浮雕”二者之美,不仅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且其特有的竹簧工艺与竹簧雕刻,色如象牙,格调高雅,一经问世,即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艺术珍品,并定为清皇宫的贡品和外交礼品。
宝庆竹刻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出自宝庆竹刻艺人之手的“竹簧天地同春寿字盒”、“芭蕉山石贴簧盒”两件旷世稀珍。
追溯宝庆竹刻的历史,无疑是悠久厚重,蜚声中外。
然而,宝庆竹刻的发展现状却让人十分揪心。
虽然历经战乱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浩劫,宝庆竹刻仍顽强生存了下来。
宝庆竹刻在原邵阳市竹艺厂的支撑下,采用机械制作竹簧器型、手工雕刻书画的方式,批量生产以实用为主的竹簧茶叶盒、烟盒、桌屏、首饰盒、针线盒、钢笔盒、水果盒等与以观赏为主的花瓶、挂瓶、桌瓶等两大类工艺品,产品全部外销,最多时拥有150余名工人,走过了近40年的峥嵘岁月。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邵阳原有的9家竹艺厂相继破产倒闭,技师流散全国各地,如今为数不多的老艺人亦年事已高,仅几个老艺人还在坚守竹刻,但雕刻作品相当有限,宝庆竹刻一度青黄不接,濒临消亡。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宝庆竹刻绝处逢生。
中国历代竹刻大师
中国历代竹刻大师朱鹤字子鸣,号松邻,明隆庆、万历年间嘉定(今属上海)人,为明代竹雕著名流派嘉定派创始人。
能诗善画,艺术修养极高,他能在很小一的竹面上刻出美妙传神的山水人物、花鸟楼阁,由于雕刻精巧,世人极为珍爱,朱鹤本人文学艺术造诣很深,且有创造精神。
他性情孤僻,与俗寡合,但却时常与书画名家、文学家交往,因其善书画,通古篆,早年又得缪篆不传之密,所以在他的竹雕设计和制作中,经常以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其所制作的笔筒、香筒、臂搁,佛像等,虽然有的朴茂质拙。
有的精妙绝伦,但又大多是以“洼隆浅深”,刻五六层的镂空深刻透雕进行制作的。
朱鹤认为:如果不进行透雕和深刻就不算雕刻。
因此,他将南宗画派揉合在北宗的雕刻之中,创造出深刻法,为唐代以来发展的竹刻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
其作品深受当时士人的器重,人们争相求购,得到他器皿的人,不呼器名,而是直接以“朱松邻”称之。
甚至到了清代中期,乾隆帝看了他刻制的竹器,也题有“高枝必应托高土,传神莫若善传神”的诗句加以赞扬北京故官博物院藏有他的浮雕“海棠花”笔筒一只。
特别是南京江苏省博物馆所藏竹刻“松鹤”笔筒,是用竹筒表现一段松干,上面曲折生出小枝,校间站立一只仙鹤,构图和谐,西面雅静,刀法极熟炼'充分体现出朱氏竹刻的杰出技艺。
朱缨明代工艺家,字清父,号小松,嘉定(今属上海市)人。
朱松邻之子。
他能制作古朴而秀美的盆景。
因此,嘉定的盆景和竹刻一同名扬天下。
小松继承家法,工小篆、行草,擅画长卷小幅,精书善画。
不轻易出刀刻竹,所以其作品极为难得,甚为珍贵。
所刻竹木古仙佛像,鉴者谓“胜于吴道子所画”。
又有雕琢犀、象、香料、紫檀之图匣、香盒、扇坠、簪钮一类,奇巧夺人。
与父朱鹤、其子合称“嘉定三朱”。
1966年,上海宝山县明墓中出土一件朱缨阳刻镂雕“刘阮人天台图抒香筒一件,极为难得,现藏上海博物馆。
朱稚征号三松,小松的次子。
继承家法,并发扬光大。
朱氏竹刻,传到三松,己有三代,技艺也达到了高峰。
邵阳非遗宝庆竹刻特点介绍
邵阳非遗宝庆竹刻特点介绍
邵阳非遗宝庆竹刻,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宝庆竹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细绝伦:宝庆竹刻以精美、细致而著称。
工艺师们用精湛的技艺在竹片上雕刻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图案。
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雕刻,形成了细致而精美的作品。
2. 色彩丰富:宝庆竹刻的色彩非常丰富,常常采用鲜艳的植物染料进行着色。
在雕刻的过程中,工艺师充分利用竹片的不同颜色和纹理,将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色彩丰富、生动的作品。
3. 富有民间特色:宝庆竹刻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作品中融入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元素,如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
这些元素不仅使作品更具有文化内涵,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4. 线条流畅:宝庆竹刻的线条流畅,刻画出的形态自然、优美。
工艺师们常常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深浅等变化,创造出多种层次感和动态效果,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宝庆竹刻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邵阳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 1 -。
仲富兰博文短论(57)嘉定竹刻
非遗图说(56)嘉定竹刻图104—109国家级非遗项目345号立项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美术地区:上海编号:ⅤⅡ—46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嘉定竹刻工艺流传于上海市嘉定地区,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部,北依浏河,盛产竹子。
嘉定竹刻技艺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朱鹤所创,主要在嘉定县(区)内传承。
朱鹤将书画艺术融入竹刻,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使竹刻成为一门独立的观赏艺术。
其子朱缨、其孙朱稚征均继承上辈竹刻技艺,并推陈出新。
朱缨的刀法比朱鹤更为丰富,而朱稚征的成就更进一步超过了父祖辈,刀法神妙,风格简洁精雅,古朴淳厚。
祖孙三代奠定了嘉定竹刻艺术的基本品格,在历史上被人称为“三朱”。
“三朱”之后,李流芳、娄坚等“嘉定四先生”在书画之余,亦承朱氏“深刻法”刻竹消遣。
清代康熙年间,吴之创薄地阳文刻法,秀媚遒劲,层次多变,被时人称之“鬼斧神工”。
另有封锡禄、封锡爵、封锡璋三兄弟,精于圆雕,擅作人物,作品生动传神,将嘉定竹刻推入全盛时期。
至乾隆年间,嘉定竹刻流派纷呈,而以周颢为领军人物。
周颢集嘉定竹刻之大成,用刀如笔,作品生动浑成,被世人称为“绝顶佳品”。
与周颢齐名的还有周笠、施天章,时称“嘉定三艺人”。
嘉定竹刻早在清初即被当作贡品送入宫廷,康熙及雍正两帝不仅收藏,还将艺人封锡禄、封锡璋、施天章等召入内廷供奉;乾隆皇帝则将自己的诗题写在笔筒上,让嘉定竹刻艺人刻录。
晚清时,嘉定竹刻集中在嘉定城内,作坊林立,店铺繁多,时大经的“文秀斋”、韩玉的“云霞室”、叶端甫的“翠晴斋”、张学海的“文玉斋”、朱厚甫的“酉阳俎”、范雅堂的“文元斋”、申竹芗的“瑞芝斋”及“潘松云斋”、“谢荫轩”等均有一定影响,但此时整个竹刻行业已开始陷入停滞并渐次衰落。
1949年后,嘉定竹刻有了专业的行会组织和研究机构。
嘉定竹刻传统上主要以家族、师徒授受方式承传,朱氏浮雕透雕刻派、封氏圆雕派、吴氏薄地阳文派、周氏南宗画派等众多流派均有传人。
竹刻工艺
宋代竹刻家詹成所造鸟笼“四面花板,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 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其雕艺之高、做工之细、构思之妙,堪为后人楷模,影响深远。
历史悠久的竹刻艺术,发展至明代中期成为专门的艺术。
明清时期,中国竹刻工艺日益繁荣。竹刻在盛产竹子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上海嘉定与江苏金陵两 派。两派竹刻艺术家既从竹根刻圆雕人物,又在竹制笔筒、扇骨上镌刻,有的还善于利用株皮与 肤里的不同质感创造“留青”的特殊艺术效果。金陵派以濮仲谦为首,此派竹刻风格开始简朴, 后渐工细。嘉定派竹刻影响更大,作者大都擅长书画,用刀如笔,雅俗共赏。
。吴之墦创“薄地阳文” 浅浮雕,封锡禄及其…门的圆雕,周颢用刀如 运笔阴刻山水、竹石,潘西凤随意刮磨而得自然之趣。他们在当时即颇有影响,技艺皆达到了极 致,后人效法,无人企及。乾隆时期仿古之风盛行,在竹刻中亦出现了仿青铜器的竹雕,多见巧 思,已毕肖古铜器为能事,鼎、卣、尊、壶,无所不备,从清竹雕提梁卣(图 3)可窥见一斑。贴 黄器,穷工殚巧,突破了竹材固有的圆筒形状,使器物形状丰富多姿,质地有了象牙的感觉。因 此可以说清前期是竹刻的鼎盛期。
留青 所谓“留青”,也称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把图案之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 肌。竹材干后始能奏刀,此时表皮已由青转白。所谓“迹若粉描”,与留青之花纹正合。刻后不 须一两载,表皮即呈淡黄色,但此后变化不大。竹肌则由淡黄而深黄,由深黄而红紫,故皮、肌 色泽之差异会越来越明显。这种雕刻方法不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泽莹润,经常抚摩掌玩,年 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 突出。这种技法始于唐代,当时虽是留青竹雕的初期阶段,所刻纹饰还比较浑朴简单,但这种技 法的出现,显示出了竹刻艺术的提高与进步。 阴刻 是指所雕的物象低于雕面的水平面 的雕刻技法。线刻,在平面的雕面上以阴刻线条造型,与绘画中白描相似。
邵阳非遗宝庆竹刻特点介绍
邵阳非遗宝庆竹刻特点介绍
邵阳非遗宝庆竹刻是湖南省邵阳市宝庆镇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技艺历史悠久,在当地有着广泛的流传和传承。
这种竹刻作品以细腻、精巧、生动为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宝庆竹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细细腻:宝庆竹刻的制作过程需要进行多次精细的雕刻和打磨,使得作品具有非常高的细腻度和精巧度。
细节处处理得非常到位,线条和图案的转换流畅自然,给人以全面、和谐、美好的艺术体验。
2. 造型生动:宝庆竹刻的主题多以传统文化、民俗传说、古典故事为主,形式多样,其中有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等多种造型。
这些造型的塑造非常生动,富有韵味,充分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传统的审美特点。
3. 纹饰繁复:宝庆竹刻的纹饰繁复多样,其中包括了各种漩涡、花纹、图案等,运用了多种不同的刻线技法,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学感受。
总之,宝庆竹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 1 -。
留青竹刻竹刻留情
留青竹刻竹刻留情发布时间:2021-01-21T02:55:24.873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35期作者:蒋云[导读] 作为中国竹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留青竹刻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技艺精湛,是竹刻与书画相结合的产物。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徐州市 221116摘要:作为中国竹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留青竹刻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技艺精湛,是竹刻与书画相结合的产物。
留青竹刻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不断转型,常州留青竹刻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对于其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留青竹刻;传承;保护一、留青竹刻在常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先生著文称誉:“当今中国竹刻的中心在常州”。
而被誉为国内留青竹刻五杰中的白士风和范遥青即为来自常州雕刻之乡雕庄的两代竹刻大师。
常州东南的雕庄,民间历来素有竹刻的传统,村民大多以竹为原料,刻制扇骨、鸟笼、麻将牌而谋生。
民国时期,因市场需求量增大,雕庄刻竹人在上海、苏州一带开了多家扇庄。
白士风先生生于雕庄,年轻时在上海跟着同乡王根甫刻扇骨,接触了留青竹刻技艺,20世纪40年代,白士风先生从上海回到雕庄,愈加痴迷留青竹刻,此后,他又与本土的钱小山等书画家结交,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得到熏染和点拨,有效的提升了他的艺术涵养,促进了他的艺术风格的形成。
十几年里完成了从工匠到工艺家的转变,创建了雕庄白派留青竹刻。
常州留青竹刻2007年进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列,2008年进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行列的名录中。
常州留青竹刻分为两派,一派为写意派的徐派,为徐素白先生创立;另一派就是白士风先生创立的写实派的白派。
以往留青竹刻的题材多为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或景物这些传统题材。
而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反映新时代的风貌,留青竹刻的题材有了相当的创新。
二、留青竹刻选材中国竹子品种繁多,有红香妃竹、棕竹、云妃竹、金镶玉竹、紫竹、楠竹、箭竹等,只有毛竹最适合做留青竹刻。
竹刻情湖湘韵——宝庆竹刻的审美特征
WENHUAXINLV 文化心旅竹刻情 湖湘韵——宝庆竹刻的审美特征■ 朱腾芳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 要〕宝庆竹刻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民艺,充分体现湘西南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百姓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文章从儒学特征、民俗文化和艺术神韵等方面剖析宝庆竹刻的质朴之美,旨在研究宝庆竹刻的美学韵律和价值,展现湖湘文化魅力,以及探讨一般传统民艺的美学共性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宝庆竹刻;审美气韵;传统民艺;湖湘文化目前,学术界对宝庆竹刻的研究甚少,且大多集中在宝庆竹刻史的理论研究以及工艺传承方面,对于宝庆竹刻的艺术美学少有研究。
宝庆竹刻是一种以竹子为载体、以雕刻为技法进行雕刻创作文字和图案、具有一定视觉构成规律和民俗文化特征的传统民艺,它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的宝贵造物经验,蕴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宝庆竹刻儒雅质朴,其造型生动,艺术表达丰富,创作方式别致,具有明显的湘西南地域特色,是湖湘文化之宝、中华竹刻艺术之魂。
一、宝庆竹刻概述宝庆,湖南邵阳地区的古称,地处湘西南,历史悠久,垅川俊秀;竹资源富甲三湘,竹制手工艺兴盛,是中华竹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
宝庆竹刻与嘉定竹刻、金陵竹刻并称为明清竹刻三大流派,特色鲜明,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宝庆竹刻起源于明代初期,由武冈逐渐迁徙发展到中心宝庆府内,形成具有实际代表意义的竹刻艺术,并在清代成为宝庆府衙选为进贡朝廷的贡品。
历经明清两代的发展,宝庆竹刻逐渐形成竹根雕刻、竹青雕刻和竹簧雕刻三种雕刻类型,其中竹簧雕刻技艺是宝庆竹刻艺人创造的,它集竹根雕刻与竹青雕刻特点于一身,是宝庆竹刻类型中最主要的部分。
竹簧雕刻技艺的产生,使竹刻艺术不再局限于以往单一的原(圆)竹雕刻,推动了竹刻材质和雕刻技艺的变革以及中华竹刻艺术的发展。
宝庆竹刻在中国竹刻艺术鼎盛时期的明清之际不断发展创新,将精湛的表现技巧与传统的美学智慧相结合;其雕刻技艺种类丰富、手法精致,艺术创作上体现文人审美情怀,融合嘉定、金陵两地的竹艺风格,应用独具特色的竹刻技法,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竹刻艺术。
宝庆竹刻试析
宝庆竹刻试析作者:李中美来源:《卷宗》2020年第23期摘要:中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表现手法多样。
人们喜欢把竹制作成文具、楹联、瓶盒、扇骨等等,然后在上面雕刻各种纹饰,雕刻成自己想要的精美竹艺品。
竹刻艺术的产生,使得中国文化艺术增光添彩,本文以宝庆竹刻为例,探究邵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宝庆竹刻艺术的制作与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馆藏;竹刻;器物制作竹刻也称竹雕,古玩收藏家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竹刻雕竹也”。
其手法与书画相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
言简意赅,却颇为精妙,为近年文人雅士及收藏者的青睐。
1 宝庆竹刻文化渊源及制作程序宝庆气候温和温润,盛产楠竹,是中国竹文化发源地之一。
宝庆竹刻所使用的竹材大部分取自楠竹,宝庆竹刻艺人善于利用竹子的每一个部位,并遵循它们的特性,将其制作成竹艺品,宝庆竹刻可以分为竹青雕刻、竹根雕刻、竹簧雕刻三大部分。
宝庆竹刻约始于明朝中期,清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宝庆竹刻发展的顶峰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及高科技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传统工艺因其制作复杂,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低下,传统工艺逐渐面临被淘汰的境况。
20世纪90年代,宝庆竹刻陷入困境,邵阳几家竹艺厂全部破产倒闭,宝庆竹刻处于濒临绝境的状况。
著名文博专家胡彬彬教授撰写宝庆竹刻第一部专著《宝庆竹刻》一书,奠定了宝庆竹刻理论知识基础,引起广大竹艺爱好者的关注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宝庆竹刻艺人不断摸索创新,引进喷漆工艺克服竹簧产品易脏的缺点,利用药物处理增强产品防虫防霉的性能,雕刻技法不断创新,计有穿雕、浮雕、皮雕、电绘、压烫、腐蚀、镂空、着色等类,特别是电绘的发明,解决了竹雕难以表现油画、素描、写意国画的问题。
宝庆竹刻特点是阴纹素刻,其刀法主要有双刀、排刀、划刀、和颤刀。
随着高科技的发达,著名竹刻艺人把版画的表现手法同竹刻的传统技艺相结合起来,雕刻大型艺术竹刻,使竹艺技法有新的突破。
论宝庆竹刻的承传与创新
论宝庆竹刻的承传与创新聂世忠(邵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摘要:宝庆竹刻在我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源流,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长期的传承 和发展中,宝庆竹刻在技法上不断创新,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向多元化发展,成为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艺 术品;在题材与形式上融入现代元素,走进现代生活,并形成多种门派风格。
然而,宝庆竹刻的持续发展也 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体现在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
为此,文章提出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竹刻作坊间学术交流、建立宝庆竹刻创意产业链等建议。
关键词:宝庆竹刻;承传;创新DOI: 10.1364〇/ki.wbr.2017.06.0013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Baoqing Bamboo EngravingNie Shizhong(Shaoyang University,Shaoyang422000,Hunan,China)Abstract:Baoqing bamboo engraving,included as the first batch in the national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list,boasts a long and enriched history in China.In the long-term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the bamboo engraving has progressed in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integrated multiple art forms,which have contributed the engraving to an art combining the ornamental and practical values.With diverse themes and forms featuring the modern elements,this engraving h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different styles.However,Baoqing bamboo engraving also faces some restraints whil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cluding small in scale,low in productivity,high cost in labor and short of market competitiveness.With an eye to these restraints,the paper came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basic research,promot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building the creative industry chain.Key words:Baoqing bamboo engraving,inheritance,innovation在明清时期我国的竹刻已形成嘉定派、金陵派、宝庆派等不同地域、手法和风格特征。
宝庆竹刻的作文
宝庆竹刻的作文
哇塞,你们知道宝庆竹刻吗?那可真是超级厉害的东西呢!
我第一次听说宝庆竹刻是在一次课外活动上。
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关于它的故事,我当时就被吸引住了。
宝庆竹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呀,它就像一个经历了无数岁月洗礼的智慧老人。
宝庆竹刻的工艺简直太神奇了!那些工匠们能在小小的竹子上刻出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有花呀,鸟呀,人物呀,就好像把整个世界都搬到了竹子上。
这难道不是很了不起吗?我就常常在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得需要多么厉害的手艺和耐心啊!
我还去参观过宝庆竹刻的展览呢,那里面的作品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有一个竹刻的花瓶,上面的花纹细腻得让人惊叹,我都不敢相信那是用竹子刻出来的。
我忍不住问旁边的工作人员:“这真的是手工刻出来的吗?”工作人员笑着点头,我当时就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而且呀,宝庆竹刻可不仅仅是好看,它还蕴含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每一个图案都有着特别的寓意,就像一个一个的小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这就像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有趣的书,不是吗?
我真的希望宝庆竹刻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
它是我们的宝贝呀,我们可不能让它消失!我以后也要努力学习,说不定我也能为宝庆竹刻的传承出一份力呢!。
宝庆竹刻心得体会范文
宝庆竹刻心得体会范文宝庆竹刻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佼佼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我参观宝庆竹刻工坊的时候,深深被它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在学习和了解宝庆竹刻的过程中,我不仅对竹艺刻的技术娴熟度略知一二,还通过观摩和学习,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宝庆竹刻让我感受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
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品质和品格。
而在宝庆竹刻中,竹子被艺术家们巧妙地利用,通过精细的雕刻工艺,将它们变幻成各种形态的艺术品。
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竹子的韧性和可塑性,也对竹子的美感产生了更深的体会。
其次,宝庆竹刻让我认识到了技艺与创新的平衡之道。
在宝庆竹刻的制作过程中,技艺和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技艺是宝庆竹刻的基础,只有掌握了雕刻的技术和方法,才能够将想法变成现实。
然而,单纯的技艺并不足以成就杰出的竹刻作品,艺术家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将技艺与个人的艺术风格相结合,创作出富有个性和独特韵味的作品。
只有技艺与创新相互协调,艺术家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再次,宝庆竹刻让我体验到了细致和耐心的重要性。
竹刻是一项细腻而精密的工艺,需要艺术家们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制作过程中,艺术家们需要一针一线地将竹子雕刻成他们想要的形状,必须保持高度的耐心和专注。
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刻画的细节得以准确表达,作品的整体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宝庆竹刻教会了我在工作中保持专注和耐心的重要性,这不仅在竹刻技艺上有所帮助,也对我的学习和努力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最后,宝庆竹刻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宝庆竹刻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竹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了解宝庆竹刻,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总而言之,通过对宝庆竹刻的学习和体验,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和体会。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2025届高考语文必刷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2025届高考语文必刷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研究,正是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启发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应用于世界特别是非洲地区,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有着“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受启发于《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祖冲之领先世界千年之久的圆周率π值源于刘徽《九章算术注》“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并有现代意义的。
中国传统科技基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是开创“私学”的大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方针和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六艺”教育。
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
儒家的“六艺”教育具体付诸教材,即古代经典,这其中遍布古代科学的因子,如《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力;《诗经》中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考工记》则是有关手工业技术的专门著作。
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宝庆竹刻
宝庆竹刻初冬的一个下午,在邵阳水府庙的茶馆里,几位老人正在讨论着什么问题,这几位老人是从事宝庆竹刻工艺几十年的老艺人,他们此刻的讨论正与宝庆竹刻的发展有关。
宝庆竹刻又称邵阳竹刻,因产于湖南邵阳而得其名。
邵阳,旧称宝庆府。
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地,是湖南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资江和邵水在这里交汇,形成了邵阳独特的风土人情。
同时这里也盛产楠竹,自古以来,竹制工艺十分发达,宝庆竹刻,就是从实用竹器制作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艺术品,是古邵阳民间工艺的瑰宝。
据明朝《宝庆府志》记载:明嘉靖年间举人潘应斗曾将其叔潘一龙和众高手们的竹刻技法、刀法一一记录下来,汇篡成《大来堂制艺》,因此,《大来堂制艺》成为后人研究宝庆竹刻历史和传统技法的重要资料,也是关于宝庆竹刻历史最早的记录。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宝庆竹刻逐渐形成了竹根雕刻、竹青雕刻和竹簧雕刻三种雕刻类型,其中竹簧雕刻是宝庆竹刻所独有的,它集竹根雕刻与竹青雕刻特点于一身,是宝庆竹刻类型中最主要的部分。
它的发明使竹刻艺术的大件化创作和工业化成为一种可能,并对中国竹刻工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宝庆竹刻发展到现代,随着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曾取得过如此辉煌成绩的宝庆竹刻如今已面临将近失传的困惑,宝庆竹刻制作工艺难以为继的焦虑正笼罩着这个行业,街头茶馆几位老人的讨论和思考也正为此。
竹根雕刻一把槌子,一根凿子,一段历史,孤独的槌声穿越千年,记载着宝庆竹根雕刻悠久的历史。
竹根雕刻在邵阳本地称竹兜雕刻,竹兜也叫竹根,宝庆的竹根雕刻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竹根雕刻是以竹根为材料、利用竹根的天然形状和节疤,经巧妙构思雕刻而成的工艺品。
宝庆竹根雕刻主要特点是粗旷、大气、古朴,富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在雕刻上大胆运用留节雕刻法,使作品造型古朴,生动传神。
留节雕刻法是利用竹势竹态,充分利用竹根的自然形态,大胆留节,采用凿、削、雕、刻的手法,塑造人物和物件。
一篇文章告诉你什么是宝庆竹刻
一篇文章告诉你什么是宝庆竹刻湖湘地望竹制工艺源远流长,早在湖南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竹编织物印痕,如2010年在湖南澧县优周岗H78屈家岭新石器遗址出土了距今天5000年左右的芦席。
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地望属楚,西汉时期属长沙国。
湖南楚墓和汉墓出土了大量竹制品,不仅品种繁,用途广,制作工艺也相当讲究,如长沙楚墓出了精美的竹弓、竹笥盖等。
其尤以马王堆汉墓所出竹制品最为精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雕龙纹髹彩漆竹勺,勺柄浮雕、透雕龙纹,可谓那个时代的精品。
后经过唐宋以降的积淀,至的水平。
源远流长的湖湘竹制工艺是宝庆竹制工艺发展的源头竹制工艺源远流长,早在湖南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竹编织物印痕,如2010年在湖南澧县优周岗H78屈家岭新石器遗址出土了距今天5000年左右的芦席。
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地望属楚,西汉时期属长沙国。
湖南楚墓和汉墓出土了大量竹制品,不仅品种繁,用途广,制作工艺也相当讲究,如长沙楚墓出了精美的竹弓、竹笥盖等。
其尤以马王堆汉墓所出竹制品最为精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雕龙纹髹彩漆竹勺,勺柄浮雕、透雕龙纹,可谓那个时代的精品。
后经过唐宋以降的积淀,至的水平。
源远流长的湖湘竹制工艺是宝庆竹制工艺发展的源头宝庆踞资江之上游,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城。
春秋战国时,始有建制,汉置昭陵郡,晋改邵阳县,唐设邵州。
南宋宝庆元年 ( 1 2 2 5 年) 理宗赵昀登基,以其年号命名他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
此地处湘中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湿润,自古以来竹资源丰富,盛产南竹,为湘南四大林区之一,竹制工艺十分发达。
明代晚期,宝庆竹簧开始出现,工艺流程复杂:制竹刻时,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等工序后,压平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
竹簧制品做工精致,呈黄橙色,晶莹润泽,如象牙般光洁,被誉为“竹象牙”。
宝庆竹刻的作文
宝庆竹刻的作文
《宝庆竹刻,一门了不起的艺术》
嘿,宝庆竹刻呀,那可真是厉害得很哩!咱就说我上次去参观宝庆竹刻展览的事儿吧。
一走进那个展览厅啊,我就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神奇的竹刻世界。
那一件件精美的竹刻作品摆在那儿,真的是让我眼睛都看直了。
我看到有一个竹刻的小盒子,哇塞,那上面的图案简直太细致啦!就好像是一个缩小版的真实世界被刻在了竹子上。
那线条,那纹路,真的是太清晰了。
我就凑过去,仔细地看呀看呀,感觉每一个细节都不想放过。
我看到那上面刻着的一朵小花,花瓣的边缘还有那种毛茸茸的感觉,真像是真花一样哩。
还有那小盒子的边缘,居然还有特别特别细小的装饰花纹,我都不知道工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得花费多少心血呀!
我在那儿看了好久好久,心里不停地感叹,这宝庆竹刻真的是太神奇啦。
我就想啊,这得需要多高的技艺和耐心才能刻出这样的作品来呀。
这些竹刻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工匠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呀。
从那次参观后,我对宝庆竹刻就更加着迷了。
每次一想到那些精美的竹刻,我就觉得特别佩服那些工匠们。
宝庆竹刻呀,真的是咱的宝贝,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厉害哩!咱可不能让这么棒的艺术给弄丢咯!。
“宝庆竹刻”传承人张宗凡的竹刻艺术探析
“宝庆竹刻”传承人张宗凡的竹刻艺术探析张宗登;张红颖【摘要】“宝庆竹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本文以宝庆竹刻传承人张宗凡竹刻作品为切入点,介绍了张宗凡竹刻的制簧工艺与雕刻技法,并从艺术题材、表现技巧、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张宗凡竹刻作品的艺术特征.【期刊名称】《世界竹藤通讯》【年(卷),期】2015(013)001【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张宗凡;宝庆竹刻;工艺;艺术特征【作者】张宗登;张红颖【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8;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8【正文语种】中文宝庆是一个历史的地域名称,是湖南邵阳地区的旧称,这里盛产楠竹,治竹历史悠久,竹制手工业相当繁荣,在我国竹文化史上留下重要一笔。
宝庆竹刻起源于当地竹器工艺厂的实用器具,造型优美,色泽淡雅,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与金陵竹刻、嘉定竹刻并称为明清竹刻3大流派,是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竹刻艺术,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美学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宝庆竹刻起源于明代中后期,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据1849年(清道光29年)邓显鹤编纂(1777—1851年)的《宝庆府志》记载,万历年间宝庆竹雕大师潘一龙(1563—1645年)擅长竹雕,其竹雕技艺主要是浮雕、圆雕和透雕,这是宝庆竹雕技艺的最早记载。
清代是宝庆竹刻的重要发展时期,清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翻簧工艺和翻簧竹刻,这种治竹方法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宝庆竹刻的主要艺术门类。
2.1 张宗凡其人张宗凡,1968年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市,从小学习美术,具有深厚的美术功底,1990年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而后一直在湖南邵阳从事美术工作。
20世纪90年代前期,对宝庆竹刻具有浓厚兴趣的张宗凡自筹资金成立了一家小型竹器厂,正好赶上经济大发展,沿海地区的廉价日用百货涌向农村,使得很多传统受到冲击,张宗凡的竹器厂也因产品滞销而关停。
宝庆竹雕
摘要:宝庆竹雕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竹雕工艺,它造型优美,色泽淡雅,题材丰富,手法别致。
本文拟在考察宝庆竹雕兴起的缘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把握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使我们对宝庆竹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正文文字大小:大中小竹雕也称竹刻,即在竹片、竹筒或竹根上雕刻各种文字和图案,或将竹材雕刻成各种造型的艺术品,是我国特有的工艺美术品种之一。
由于竹雕艺术的格调淡雅清秀,它常被人们誉之为“雕刻艺苑中的幽兰”。
竹雕艺术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竹雕在六朝时期就成为艺术品,到了唐宋,竹雕工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明清时期。
竹雕艺术的发展使大量艺术家涌现出来,并形成了史上有名的嘉定派和金陵派。
人们对嘉定派、金陵派竹雕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相当的研究。
其实在竹雕艺术形成嘉定派和金陵派的同时,湖南宝庆竹雕亦脱颖而出,尤其是其开创的翻簧竹刻,使其独具一格。
它造型优美,色泽淡雅,题材丰富,手法别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但是我们对宝庆竹雕知之甚少。
本文拟在考察宝庆竹雕兴起的缘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把握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使我们对宝庆竹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宝庆竹雕兴起的缘由如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一样,宝庆竹雕的兴起,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明代编辑的《宝庆府志》详细记载了万历年间宝庆竹雕大师潘一龙的情况,说他工诗善画,尤其擅长竹雕,由此可见明中后期宝庆已经出现了竹雕。
考究宝庆竹雕的兴起,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宝庆属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
自古以来,宝庆的竹器制作就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乡村从事竹、木制品的艺人众多,这为宝庆竹雕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
二是湖南有着悠久的竹雕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湖南的竹工艺就相当发达。
1971年,在湖南江陵拍马山第19号战国墓就出土了一件古代盛酒的竹卮,雕刻有三只兽蹄足,造型精美奇诡。
而迄今所见的最早的刻有浮雕图文的竹艺,亦是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浮雕龙纹漆竹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遗图说(57)宝庆竹刻
图104—109
国家级非遗项目345号
立项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美术
地区:湖南编号:ⅤⅡ—46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邵阳市
湖南省邵阳市旧称宝庆府,地处湘西南,是湖南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宝庆属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
明代编修的《宝庆府志》,曾记载过万历年间宝庆竹刻名师潘一龙及其竹艺作品的情况。
清代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翻簧工艺和翻簧竹刻。
以此法制作竹刻时,艺人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等工序后,压平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
竹簧雕刻色泽犹如象牙,格调高雅,一经问世,即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并被宫廷定为贡品和外交礼品。
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50年,政务院特定8件宝庆翻簧竹刻工艺品,作为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向斯大林祝寿的礼物。
宝庆竹刻的雕刻技艺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仅刀法就多达二十余种。
宝庆竹刻的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会贯通,创造了无数精美的竹刻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宝庆竹刻这朵民间艺术奇葩虽然在历代战乱和20世纪60年代屡受严重摧折,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但在20世纪90年代邵阳原有的9家竹艺厂全部破产倒闭,技师流散全国各地,现仅存的二十多名老艺人亦年事渐高。
宝庆竹刻正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相关传承人:
曾剑潭
相关链接
一、简介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
黄道婆元代棉纺织革新家。
又称黄婆。
生卒年不详。
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人。
元贞年间,她把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带回故乡并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
据传说,黄道婆小时候给人家当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门,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今海口市)。
从此,她在海南岛居住了30多年。
她在崖州期间,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不仅全部掌握了先进技术,还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家乡,并以她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革新,使家乡以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有所提高。
原来"民食不给"的乌泥泾,从黄道婆传授了新工具、新技术后,棉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乌泥泾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国的棉织业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声誉。
二、溯源
我国汉民族最早采用的纺织材料是葛、麻纤维,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曾出土有葛、麻织物,《韩非子o五蠹》关于远古尧时代的记载也曾提到"冬日裘,夏日葛衣",西周时,葛、麻纤维仍是主要的纺织原料。
秦汉以后,葛因生长期长,加工困难,逐渐被麻所取代,而麻一年三季收割,故得以在全国快速推广。
南宋以后,由于棉花逐渐在全国广为种植,葛麻开始退出主要纺织衣料的行列,成为专门的盛夏轻薄型织物和丧服的主要面料。
虽然棉花种植在我国大范围普及和棉布生产已是相当晚近的事情,但据记载,我国境内的棉花种植早在夏之前即已出现于南部和西南地区。
古代海南岛一带,生长着一种开花吐絮的灌木,为落叶大乔木,当地人们用它纺线、织布,再利用天然的矿物、植物染料染绘出来,制成服装。
这种灌木就是棉花,与今天织布的草棉不同,俗称"木棉"。
据古书记载夏禹时代,西南边疆和海南少数民族曾将织就的棉布作为礼品赠送给当时内地汉族的头领。
西南一带也生长着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木棉,用现代植物分类的观点来看是一种海岛棉。
秦汉时期,海南岛黎族以生产"广幅布"而闻名,这就是棉布。
唐代,海南和西南各地的棉织工艺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制作工艺上和印染、刺绣相结合,在纺织原料上与丝相搭配,走出了各民族不同的发展方向。
海南黎族的棉织发展主要体现在纬织工艺上,把棉纱和丝线组成经纺彩纱,运用五色纱线织成色彩鲜艳的立体图案。
方勺在《泊宅编》卷三中说:"今所货木棉,特其细紧者尔。
当以花多为胜,横数之得一百二十花,此最上品。
海南蛮人织为布,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
即古所谓白叠布。
"
2010年4月19日
原载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网站“民俗传播网”,地址:http://www.folk.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