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平行推进_而不是_循序渐进_关于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_樊纲

合集下载

0206转轨经济学原理

0206转轨经济学原理
---- 公共选择的政治经济学:不能在利益结构上实现“一 致同意”
III-1 绝对受损与相对受损 • 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 • 社会阶层的相对变化 • 物质利益与非物质利益
III-2 “补尝”的作用及其局限 • 补尝原理 • 补尝与赎买 • 不可能全部补尝 • 相对损失无法补尝
III-3。 阵痛及时间因素 • 成本与收益在时间上的不对称
- 技术进步 (增长理论); - 信息约束 (信息理论) - 制度:历史形成的约束规则,成文与不成文(意识形 态); - 外部竞争条件:落后国家的追赶问题-发展经济学
0.3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一般,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制度的作用, 不同制度的不结果,好的制度与坏的制度,制度发展 的一般规律。 Y=F(A)
• 老年人的特点
• 改革贷款的作用
• 根本问题:新体制的形成与取得效果需要需要很长时 间
IV。反对改革的 阻力与如何减轻阻力
-- 体制转轨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克服改革的阻力,而不是 是否有动力
-- 既得利益与利益集团
-- 旧体制所能产生的利益与新体制所能带来的利益的预 期
IV-1。 相对阻力与绝对阻力 • 相对阻力
– 无法彻底消除的相对损失所引起的对改革的抵制。 – 与改革“阵痛”相关联的阻力。
--理论基础:制度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或新政治经济学;
I。 转轨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习惯”,“文化”(“陋规”) -“公共物品”--不排他,不可个别定价,利 益冲
突 -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
*体制转轨:改变规则 -动力:适应新的环境,捕捉新的机会 -所谓“强制的”与“透致的”
*转轨的“起始状态”与“目标模式”
-起始状态:问题的积累 -目标模式:一致选择与争论 -“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确定的目标 -目标的演变:目标的确定本身的转轨过程的一

_平行推进_而不是_循序渐进_关于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_樊纲

_平行推进_而不是_循序渐进_关于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_樊纲
理想化的(“完美的“)平行推进可以图示为:
图2:平行推进
体制 A: 10%A → 15%A → 25%A → ……






体制 B: 10%B → 20%B → 25%B → ……






体制 C: 10%C → 25%C → 30%C → ……
0
→t
图中横座标 t 代表时间,是指改革开始后的 一系列时点;竖的箭头表示体制之间的相互依存 与相互协调。图中的所有数字都是随机假设的,并 无真实意义,但它们要表示的是在改革开始后的 各个阶段上各种体制之间的改革相互协调,从而 使“不协调成本”最小。请注意,各种体制在改革过 程中的“相互适应的改革进度”可能是不同的,而 不一定都按照同样的比例进行。比如,15%的体制 A 的改革,可能与 20%的体制 B 的改革相互协调。
□ 31
2009/07 开 放 时 代
些东西要进行监管。 同时,就这个概念的解释力而言,它也无法对
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做出充分合理的说明。比如, 中国正在进行的渐进式改革,其实不是等 A 改好 了,再开始改 B,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循序”的 过程。举例而言,理论界曾有争论是“先放开价格” (A),还是“先改企业”(B),而现实是价格改革和 企业改革(包括发展非国有企业)是同时一步一步 “部分地”展开,在逐步放开价格(“双轨价格制”) 的同时,逐步展开企业的改革,并没有等到一个搞 完了再搞另一个。
“平行推进”而不是“循序渐进”: 关于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 *
[文 / 樊 纲 胡永泰 ]
最近一些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 危机的爆发,在分析各国体制改革、金融发展的问 题中,“循序渐进”(sequencing)这个概念开始频繁 出现在经济讨论中。这对于纠正过去转轨政策讨 论中的许多重大谬误,有积极的意义,因为那些在 过去长期一味鼓吹“越快开放就越好”的国际组织 的官员、跨国公司的经济学家以及许多西方学者, 现在不得不承认他们以前不谈任何前提条件地鼓 吹发展中国家或转轨经济要全面、迅速地开放市 场,是荒谬的。由此引起的理论讨论,引导了人们 去更多地关注体制转轨的路径问题或方式问题的 研究。但在事实上,“循序渐进”这个概念仍具有误 导性,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确切地描述制度变革的 现实与本质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有用的改革政策 的分析工具。

樊纲:未来五年的发展动力

樊纲:未来五年的发展动力

樊纲未来五年的发展动力本期客座总编辑:樊纲,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樊纲,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学术专长是理论经济学,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十三五”在即,关于未来五年中国发展动力以及应该注意防范的问题,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理性判断中国增长潜力《检察风云》: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趋缓,一个通常说法是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的高增长时代,进入一个比较低的增长时代。

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待?樊纲:这句话有两个问题。

第一,中国过去30多年,绝大多数时候不是两位数增长。

看看统计数据,过去10年中国有两次两位数增长,一次2004年到2007年,一次2009年到2010年。

第二,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9%一定通货膨胀,超过10%,一定既通货膨胀又资产价格膨胀。

两位数增长从来就是过热增长,从来是中国政府要防的。

什么是好的正常增长呢?经济学有个术语叫潜在增长率,是指充分利用了潜力而且没有通货紧缩的增长率。

如果实际的增长速度和潜在增长速度基本吻合,就没有产能过度利用和通货膨胀。

总说中国过去30多年是高增长,但是如果把价格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去掉,也就是7%到9%之间,潜在增长率从来不是10%以上。

所以,现在中国经济其实是回归正常,并不是到了低增长阶段。

《检察风云》: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有哪些?未来持续发展的潜力何在?樊纲:按照现在的发展经济学归纳,增长一般有四个大的要素:劳动、资本、知识、制度。

其中,知识、制度是软性的,不是硬件;资本很大程度上也属于软件,比如金融资本也是资本组成的一部分,但是它需要一部分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相配合,这样才能够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才能起到作用。

经济越往前发展,增长的要素越不是硬件,而是软件。

樊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警惕两种“盲目赶超”

樊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警惕两种“盲目赶超”

樊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警惕两种“盲目赶超”作者:来源:《支点》2013年第02期“这几十年以来,中等收入国家为什么容易掉入陷阱?原因就是,劳动者的工资上涨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步伐,损伤了竞争力。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

樊纲认为,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重点不是抑制收入,而是提高生产力。

“具体而言,就是要继续改革,从经济视角进一步提高效率,使生产效率的增长速度始终快于收入和福利的增长速度。

”在上述观点基础上,樊纲提出,需要警惕产业结构的盲目调整和福利水平的盲目接轨。

“要做正确的事情,发掘中国的发展潜力,避免增长风险,实现复兴愿望。

这是一个漫长、痛苦、充满风险的过程。

”樊纲说:“有人说我乐观,我乐观是因为我没指望今天不出问题。

”发达国家跨越“陷阱”的奥秘《支点》: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社会各界对此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呼声最高的包括进行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以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您对这个问题的药方是什么?樊纲: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用得很滥,有些时候用得不对。

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含义是: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的时候,一方面劳动成本提高了,竞争不过低端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高级的生产要素还没有相对优势,在企业创新、高新科技等方面竞争不过高端的竞争对手。

这样“不上不下、两头不沾”,于是你竞争力丧失,增长停滞了。

现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当年它们为什么没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个原因是它们崛起时没有高端的竞争对手。

即便在崛起之初被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德国,其人均GDP当年也仅落后英国50%,不像中国起步的时候落后500%;美国发展起来的时候,也是赶上了工业革命的高潮期,并在技术创新领域后来居上,因而没有陷入陷阱。

我们当前关注的是,这几十年以来的中等收入国家为什么容易掉入陷阱。

原因就是,劳动者的工资上涨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步伐,损伤了竞争力。

关于劳动力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举一个现实的例子:珠三角地区前几年不少人选择去越南开工厂,因为当地的劳动力工资只有珠三角地区的四分之一,他们觉得在那儿开工厂,生产成本上有竞争力。

樊纲同志学术成果回顾【范本模板】

樊纲同志学术成果回顾【范本模板】

樊纲同志学术成果回顾樊纲于1978年初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77界);大学毕业后,198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研究生,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又继续考取博士研究生,6年间从师朱绍文教授,学习西方经济学专业,1988年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于1985—1987年期间赴美国哈佛大学及国民经济研究局学习研究,系统地学习了哈佛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的专业课程。

1988年樊纲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90年任副研究员,1991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历任经济思想史研究室副主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副所长.1996年调到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并继续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樊纲被法国奥弗涅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这些年来,樊纲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理论的研究1990年,樊纲的两部主要著作同时出版,一本是与张曙光等人合作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另一本就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现代经济学三大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以下简称《比较与综合》).前一部《大纲》是中国经济学者在新时期第一部较为娴熟地利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经济的特殊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实证分析的著作,而《比较与综合》是中国学者第一部对“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对历史上的一些争论进行系统清理的专著。

它试图阐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它也象历史上的其他一些理论一样,是人类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或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它教条化,把它视为唯一的、已经发展到“顶峰”的理论,而排斥人类其他学者的贡献,特别是否定马克思之后经济学的发展和进步,排斥现代经济学理论,我们就会脱离人类思想发展和经济学发展的轨道,我们的研究就会陷入绝境。

樊纲的经济思想

樊纲的经济思想

樊纲的经济思想作者:张晓晶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02期摘要:樊纲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在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经济的全球化、全球的市场化、新技术革命的特殊环境下,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发展中国自己的现实竞争力。

中国应利用本国劳动力成本低和国内市场巨大的优势,既要发展高科技产业,又要尽可能发挥制造业大量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实现科技大国与世界工厂的融合。

而中国整体的发展,还应通过体制改革、资本流动、人口流动等来缩小地区间差距。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现实竞争力;比较优势战略;扩充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均等中图分类号:F0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1)02-0009-12中国的经济问题错综复杂,宏观问题、微观问题、改革问题、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

往往是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牵扯到其他问题。

因而容易导致对很多问题的讨论抓不住要害,显得似是而非。

樊纲在研究中国经济时,非常强调每一类问题的相对独立性,反对把很多问题混为一谈。

同时,也绝不囿于某一方面的问题,而对其他问题浑然不顾。

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带有很强的逻辑关联性与逻辑延续性。

他首先被认为是宏观经济方面的专家,在基础宏观经济理论方面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都颇有建树。

然后,他又讨论经济转轨,即所谓过渡经济学的问题。

从转轨经济学到“发展的道理”,反映出他对中国转型与发展这两大主题的思考,是一个自然的过渡,是思维链条的自然延伸。

这里着重谈他对于“发展的道理”的见解。

对于中国的发展问题,樊纲的论述散见各处,在“中国经济发展十论”(收入樊纲《发展的道理》)中,相对集中地体现了这些年来他对于发展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一、发展的故事与发展的道理发展的道理实际上讲的就是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属于发展经济学讨论的内容。

发展经济学是二战后才兴起的新兴学科。

二战后各国都面临着战后重建与发展问题,对于那些刚刚获得解放的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

关于转型理论的一个述评

关于转型理论的一个述评

关于转型理论的一个述评赵志峰内容提要:转型作为一种大规模制度变迁,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难题要求理论解释。

本文对转型的目标、转型的最优顺序及转型的动力机制等文献作了一个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转型理论进行扩展和深化。

关键词:转型转型目标最优顺序动力机制所谓转型是指大规模的制度变迁。

由此观之,历史上的转型不胜枚举,而这些转型的结果往往造成了强烈的路径依赖,所以每经历一次转型并非仅仅是相关于当时的兴衰,它常常是改变了之后的历史进程。

至于中国今天的转型,有其特定的含义,即指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一个运转良好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变迁过程。

转型过程的理想状态是:“在不产生过多经济混乱的前提下,让所有这些复杂的变化发生”1,但令人遗憾的是实现这一目标是有难度的,因为转型过程面临“目标确定性”与“过程稳定性”的两难选择。

“目标确定性”是指转型目标的明确及实现程度;“过程稳定性”是指转型过程中经济波动及社会动荡的程度。

激进的转型方式目标明确,并且以实现目标为前提,然而却面临严重的社会动荡甚至政权的更迭以至于国家解体;渐进的转型方式过程较为平稳,然而目标模糊,转型可能终止于任何阶段2。

或许转型没有平坦的大道,有的只是权衡取舍,两种转型方式孰优孰劣只能等待将来才能评判。

作为大规模制度变迁,转型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难题要求理论解答,概括起来有三个核心问题:第一,转型的目标。

在实践中不论转型目标是否被相关各行为主体具体明确,对转型目标的理论争论总是十分激烈,因为在逻辑层面转型目标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

道理在于,如果没有目标(包括隐含的或抽象的目标),亦无所谓的1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7页.。

2在这里,有人可能会用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原理为目标模糊的渐进转型进行辩解。

不过要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是建立在自由宪政体系下的,而转型恰恰是要实现这一宪政体系,当然这一点可能又会引起广泛的争论,但是无论怎样,在没有自由宪政的前提下,很难说渐进式转型和自发秩序有什么联系,从而也不一定保证社会有序发展。

“过渡经济学理论”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过渡经济学理论”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龙源期刊网
“过渡经济学理论”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5年第12期
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之一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11月16日在深圳揭晓。

以林毅夫研究组(林毅夫、蔡昉、李周组成,以下简称林毅夫研究组)、张军、樊纲为主要贡献人的“过渡经济学理论”获此殊荣。

“过渡经济学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囊括了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所有重大问题。

“过渡经济学理论”重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不同方式或路径对改革成本和绩效的影响,如何能够选择低成本的改革方式或路径,以及改革引发的利益矛盾和收益分配等问题,这也正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面对的重大问题。

以林毅夫研究组、张军、樊纲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过渡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以及促进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市场经济平稳过渡,减少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成本,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最优路径选择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最优路径选择
选择“ 平行 推进 ” … 的改革 路 径 。
制、 商业化或政策性之争上 ; 二是对农村金融制度的 研究, 主要有张杰 、 芳" 等人的研 究 , _ 下 他们 主
要以历史演进的视角探讨中 国农村金融制度( 主要
收稿 日期 :0 60 -9 20 -52
基金项 目: 西安交通人学 “8 I 期 资助项 口 95 程” 作者简 介 : 谷 慎 (94 ) 女 , 16 一 , 陕西西 安人 , 西安 变通 大学 经济 与金融学院副教授 , 博士研究生 , 从事金融 学研究 。
容 :・ 是对农村信用社产权 制度 和企业制度改革的 研究, 如谢 平… 、 温铁军 J曾康霖 、 良芳 等 、 J郑 人的研究 .: .述研究的焦点 集中在对信用社的合 作 I
进行的, 结果造成了农村金融体制内部发展不协调 , 受“ 不协调成本”1 的影响, 国农村金融 的功能非 l ‘ 我 但没有在改革中更趋完善 , 反而 现功能萎缩 所 以, 要实现我国农村金融功能 的不断完善 、 扩充 , 并 进而促进农村金融效率 的提高 和经济增长 , 就必须
进” 则是指 “ 各个领域内同时进行着部分的改革 , 在 尽可能 的相互协 涮、 相互促进 , 不是相互 阻碍 。 详细 内容可参 见 而 ”
参考 文献 [1 。 1 ] 4 7
维普资讯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 第二部分分析 了我国现 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的路径 ; 第三部分利用“ 、 樊 胡 福利指数模型 ” 分别对两种不 同路径下农村 金融 , 体制改革的成本收益进行了静态条件下的模拟分析 和检验; 第四部分给出了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行 了分析 、 验证.研 究表明: 国现行农村金 融体制所遵循 的“ . 我 循序渐进 ” 改革路径造成 了农村金 融体制 内部不协调发展 。受“ 不协调成本” 的影响, 国农村金 融的功能非但没有在 改革 中更趋 完 我

十八大以来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系列相关著作

十八大以来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系列相关著作

十八大以来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系列相关著作自十八大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有关这一领域的著作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治理体系改革、国际化发展等。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重要著作的简要介绍。

1. 《高等教育改革纲要》(2013年11月)这是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指导性文件,旨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纲要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人才培养、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等。

这项改革纲要为后续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导和基础。

2. 《大学之道: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作者:邱勇,2014年)该书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和思考,作者邱勇是中国教育界的知名学者。

书中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同时,书中还对国际高等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3.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蓝皮书》(2017年)该蓝皮书由教育部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写,综合评估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蓝皮书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探索、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变革、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横向比较和纵向研究,蓝皮书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建议。

4. 《中国高教问题与高教改革》(作者:陈晓燕,2018年)该书由陈晓燕教授撰写,是对中国高等教育问题与改革进行系统研究的代表作。

书中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改革建议。

其中涉及到的改革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改善大学治理结构等。

5.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作者:宋晓冬,2019年)该书由宋晓冬教授主编,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的重要著作。

书中系统地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点和国内外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出了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国考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答案及解析

国考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答案及解析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之一,这一部署充分说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极端重要和紧迫。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重点突破项目和整体推进任务,并对统筹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长期问题的研究探索、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

《纲要》强调我们要逐步形成一个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

参考答案(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20分)1.“给定资料2”中以隋志达等事件为例谈到了“不让老实人吃亏”的问题,请你结合资料内容,概括“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具体措施。

(10分)要求:准确、简明。

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第一,建立科学的干部评价机制。

通过建立机关干部业绩档案,量化干部评价指标,避免测评过程中人情关系和裙带关系,有效防止“有功不赏”的现象发生。

第二,建立科学的选聘制度。

通过“公开竞聘”等方法选能任能,使能力与职位相匹配,并且提高有能力的“老实人”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建立科学的民主推荐制度。

通过推选老实肯干的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使扎实工作的“老实人”得到重用。

2.“给定资料1”提到,“坚决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既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0分)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

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坚决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一方面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竭尽全力确保完成;另一方面,选人用人制度是对公职人员选贤任能的过程,事关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保证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坚决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保证任用官员勤政廉政。

樊纲:改革三十年——转轨经济学的思考

樊纲:改革三十年——转轨经济学的思考

樊纲:改革三十年——转轨经济学的思考主持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时间:6月12日(周四)上午9:00演讲人简介:樊纲教授是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

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8部。

樊纲教授1978年考入河北大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1982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主攻西方经济学专业。

1985年至1987年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

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同时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

1992年至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4年至19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995年至今任现职。

2004年被法国奥弗涅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5年9月,樊纲被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与《观点》杂志评选为"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学,离不开管理学。

今天我们还是稍微讲一点理论,几年年我跟废纺与教授在院的支持下成立一个管理经济学中心,我也有一点责任讲一下转轨经济学的问题。

今年年底,正式是改革三十年。

大家都在做各种各样的研究来回顾、纪念、分析这三十年的历程。

个人最近也写了一点东西,也许有些东西体现在我一会讲的过程当中。

力图用转轨经济学的方法、观点来分析、理解我们三十年。

也许对今后三十年进一步发展改革有点益处。

对于诸位也许不是直接做这方面的理论工作,政策工作,但是理解市场发展的进程,理解我们现在面临的各种问题都是有好处吧。

诸位可能现在关心现实的问题跟这些问题不太一样,但实际你仔细想想后面我们所讲的问题都是跟这个有关系的。

首先讲讲到底什么是转轨经济学?为什么我们分析这三十年,还要用这么一个方法来分析?有没有转轨经济学?存在不存在这样一个学科?有没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纯理论较真的问题,实际是对我们转轨过程的一个理解。

市场化同步性对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市场化同步性对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市场化同步性对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关于《市场化同步性对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引言中国历经30 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从其产生的增长效应和过程的稳定性来说,是渐进式转型的成功实践。

然而,这种增量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冲突和交替作用,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激励机制不能渗入所有经济领域,导致经济体制内部各种制度安排之间不配套的问题长期存在[1]。

不同领域的改革进程快慢不同,使改革内部形成错层,即市场体系的各元素短期内不能形成有效配合,从经济效率上讲,这种改革本质上不是最优选择。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采取“平行推进”(parallel partialprogression) ,即同时积极全面地推进各种体制改革的观点,对渐进式改革的概念框架加以修正[2,3]。

这些研究从理论层面阐释了转型和发展中国家全面协调的市场化改革对生产率驱动型的经济长期增长具有特殊根本性的制度效应,但缺乏充分的实证检验。

一个普遍共识是,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立足于微观企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那么,中国的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各个领域改革进展同步协调性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否有显着影响? 随着市场化体制由局部向整体经济渗透,企业生产率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对这些问题的严谨分析,不仅有助于对现有改革的路径与方式作出客观评价,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战略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鉴于此,本文运用微观数据,细致探讨了市场化改革进程协调同步性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影响作用,以期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实现如下推进: 一是创新性地构造一个市场化同步性指标,用以刻画各领域市场化改革在时间维度上的协调性,以此分析各领域市场化的相对进展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 二是通过三阶非线性模型,揭示出市场化改革同步性的不同水平,对企业生产率分阶段的影响特征,从而呈现出生产率随着制度环境改善的动态演化趋势; 三是比较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率变化对市场化同步性敏感程度的差异,以揭示市场化同步性对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截面特征。

1转轨经济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_樊纲

1转轨经济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_樊纲

收稿日期:2003-08-28*本文是根据樊纲教授在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与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改革与新制度经济学讲研班”期间提交的材料和讲话录音整理而成,题目为编者所加,未经作者审阅。

整理者: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潘小春。

转轨经济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樊 纲关键词:制度;改革;非国有经济、国有企业;转轨经济;经济结构摘 要:转轨经济特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

新制度经济学与福利经济的相关理论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思路。

国有企业的改革应采用渐进的改革方式,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以改变经济的体制结构,壮大非国有经济,为国有经济的改革缓解压力。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3)05-0064-06 在我国,过渡经济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怎么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本文首先阐述了转轨经济的相关理论,然后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动态分析。

一、过渡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体制与体制转轨 (一)制度的一般含义及其类别美国新制度学派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在其所著的《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明确指出:“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一些游戏规则;或者,更正式地说,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相互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

”诺斯的说法只是其中一种,其他的定义还有如:制度是“集体行动对个体行动的控制”;还有人把制度定义为通过传统、习惯或法律约束的作用力来创造出持久的、规范化行为的社会组织,等等。

这些定义,都是不同作者在研究不同的问题或问题的不同侧面时对制度的理解,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制度的内涵。

我所理解的制度,就是由当时在社会上通行或被社会所采纳的习惯、道德、戒律、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构成的一组约束个人的社会行为,从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规则。

具体说来,主要有这么几个特征:第一,制度总是社会性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说到底是为了调节人际关系,因而制度总是某种社会的行为规则。

【高中记叙文阅读】《樊纲:实践的梦想家》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樊纲:实践的梦想家》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樊纲:实践的梦想家》阅读答案樊纲:实践的梦想家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bmw中经智库专家樊纲侧记樊纲,一个中国经济领域的学术明星,一个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在中国经济体制改樊纲:实践的梦想家——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bmw中国经济智库专家樊刚侧记樊纲,一个中国经济领域的学术明星,一个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以及每一个关键时点,总是能帮国家廓清思路,看清未来的决策智囊。

不认识樊纲的人会觉得他在镁灯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精英,而认识他的人往往可以从他朴素但富有哲理的话语中理解经济学家的性格。

“不会干实事,只会做学术”8点以后下乡生活的樊纲,于19781982年从河北省威昌县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

1988毕业后,他加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为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家经济研究所所长,宝马中经智库经济学家。

经历颇丰的樊纲在接受记者采访伊始,便调侃式地告诉记者,“我这辈子没干过实事,不会办企业也不做官,只会做学术的事情。

”我们不应该“耸人听闻”和“似是而非”要融会贯通,要把问题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否则就是搅和。

樊纲表示,学者不应“哗众取宠”,学说不应“似是而非”。

一向温文尔雅的樊纲甚至会在此类问题上锱铢必较,这种治学原则也大多体现在他对学生的教育上:“基本的功底,直接决定你的上升空间。

”樊纲在教学方面特别强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他要求学生读博士期间不用发表太多文章,而是要把书读透,把体系理清,把基本功打牢。

“了解你自己,你就能了解这个世界”当然,除了这些看起来硬邦邦的治学原则之外,樊纲也有他的另外一面,他喜欢古典音乐,并进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获得对经济学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

“我写作的时候会放一些音乐。

我有500首张大唱片,还有上世纪80从美国带回的高级音响系统。

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

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

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樊纲
【期刊名称】《沿海经济(江苏)》
【年(卷),期】2001(000)011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樊纲
【作者单位】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1
【相关文献】
1.去杠杆与国企改革的内在关联:基于部门差异的理论分析 [J], 李俊峰;张居营
2.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转型的动态过程分析 [J], 廖萍萍
3.改革进程中的国有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分布演变——基于分位数回归与反事实分位数分解的微观实证 [J], 陈雪娟; 余向华
4.纵向分权与国有基础产业部门的市场化:以国家推动电信产业改革为例 [J], 张麟
5.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J], 钱颖一;许成钢;董彦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制与体制转轨问题的理论分析

体制与体制转轨问题的理论分析

体制与体制转轨问题的理论分析
樊纲
【期刊名称】《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0)005
【摘要】制度是约束个人的社会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准则.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制度的社会性,制度总是某一社会的行为规则;二是制度的约束性,制度是对个人或组织行为、权利、责任的一种界定;三是制度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对制度的选择是一种公共选择."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参照系,改革的一般情况在理论上都属于"非帕累托改变".任何一种体制改革,说到底都必然牵涉到利益关系的改变,改革并不是人人都能受益或同等程度地受益,总会有一些人的利益受损,理论上的任务是认识规律,从利益冲突中着眼来理解改革,打破僵局、减少阻力、推进改革.【总页数】4页(P9-12)
【作者】樊纲
【作者单位】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1
【相关文献】
1.应理性看待体制转轨期间的失业问题 [J], 王也
2.中国信息传输体制转轨问题探讨 [J], 王雪丽
3.体制转轨期间政府规制失灵的理论分析 [J], 李郁芳
4.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与对策 [J], 薛志清
5.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与对策 [J], 薛志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第二个假定是,体制改革,不仅是破坏 旧体制,还要建立新体制,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 一定的时间;而且,每一项具体的改革,都是需要 时间的。对于一些诸如私有产权、法治、金融监管 等最基本的制度的建立(事实上的,而不只是纸面 上的),更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爆炸”(big bang)式的一步到位的改革是不存在的,改革从客 观上来说,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从本质上说, 不是因为不能在一夜之间破坏旧体制,而是因为 不能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新体制。
“循序渐进”这个概念在一定意义也是“消极 的”政策建议,因为它要人们去推迟某些改革来 “等待”其他一些改革的完成。但是,根据制度和制 度变迁的性质,任何以建立新制度为目的的改革 都可能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如果你要等到这项改 革完成以后再去开始其他制度的改革,在这个漫 长的“等待”过程中,第一,那些没有改的旧体制, 还会继续损害经济效率,阻碍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现实中,各种体制其实都是在这种“部分改 革”的相互关系中逐步向前推进的。
(四)两类不协调“:瓶颈”与“早熟” 相对于改革的“最优路径”,我们可以定义两
类“不协调”的情况“,瓶颈”和“过火”。 1. 不协调之一“:瓶颈” “瓶颈”意味着在一个或更多的领域中出现了
改革滞后,导致这些改革过慢的体制,成为整个体 系有效运行和进一步改革的制约因素。这是因为 没能在所需的“正常时间”里足够快地在某一领域 中推进改革,以至这个领域成了限制其他改革的 “短线”。自然的,整个体制转轨过程的进展会因此 而放慢,导致效率损失,而且还可能出现因体制不 协调而产生的混乱。中国现在面临两个主要的改 革瓶颈:金融改革和政府改革。
我们的第三个假定是:一个经济体系 (Sys- tem),是由多种不同的体制(institutions)构成的,
□ 32
专题二
而不同的体制的“成长速度”可能发生差异。由此 便会产生各种体制之间的“不协调”问题。
“体制之间的相互协调(coherence)”问题的基 本点,就在于不同体制因素的改变速度或新体制 的“成长速度”之间会存在差异。这可以有两种原 因(或两者同时发生,组合在一起,对此本文不多 作研究)。一种是因为体制本身的成长过程不同。 有的体制改革从技术上说复杂性较小,需要的时 间较短,有的体制改革则更为复杂,新体制的成长 需要的条件较多,过程较长。第二种原因是“政策 失误”,也就是说由于改革政策制定上存在问题, 有些领域的改革没有及时展开,产生“滞后”,而在 另一些领域可能急于求成,导致“超前”。而这种不 协调情况的产生,又是可能由于两种原因,一种是 由于利益冲突导致有些领域的改革迟迟不能展开 或受某些利益的驱使而操之过急。这当中意识形 态方面的冲突或“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也是起 作用的因素之一。第二种是由于缺乏明确而正确 的改革目标,缺乏对问题的正确而系统的理解,因 此并不知道某些改革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问题 的根本出在哪里,哪些是真正需要改革的,结果就 容易出现混乱。总之,这些是改革决策者本身所造 成的不同体制“改革速度”的差异。
理想化的(“完美的“)平行推进可以图示为:
图2:平行推进
体制 A: 10%A → 15%A → 25%A → ……






体制 B: 10%B → 20%B → 25%B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制 C: 10%C → 25%C → 30%C → ……
0
→t
图中横座标 t 代表时间,是指改革开始后的 一系列时点;竖的箭头表示体制之间的相互依存 与相互协调。图中的所有数字都是随机假设的,并 无真实意义,但它们要表示的是在改革开始后的 各个阶段上各种体制之间的改革相互协调,从而 使“不协调成本”最小。请注意,各种体制在改革过 程中的“相互适应的改革进度”可能是不同的,而 不一定都按照同样的比例进行。比如,15%的体制 A 的改革,可能与 20%的体制 B 的改革相互协调。
而社会学家称其为“认知无序”(cognitive disso- nance)。
由于任何一种改革和新体制建设都是需要时 间的,因此,从一种协调的体系(计划经济)向另一 种协调的体系(市场经济)的“飞跃”,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理论上,我们排除整个体制一步到位或 “完美的大爆炸”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前面分 析的各种原因,不同体制改革的速度可能也是不 同,所以我们也排除体制转轨过程“完美地始终协 调一致”的现实性(尽管我们在后面会用这种情况 作为参照系,以便于理论分析)。也就是说,不协调 成本总会发生。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提出另一个概念框架, 即“平行推进”(Parallel Partial Progression,简写为 PPP),来分析制度变革的路径,以便能够:
第一,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体制转轨过程 的实践做更为准确的理解与分析,特别是对实际 发生的事情做出更科学的解释;
第二,为体制转轨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制度 变革提供更为有用的政策研究工具。
(三)“平行推进”的改革战略 以上对体制转轨过程中“不协调成本”分析, 表明各方面体制改革互为条件的性质和相互协调 的必要。这一问题,显然是“循序渐进”的概念所不 能涵盖的。为了更为全面的分析问题,并用更全面 的理论概念作为政策建议的工具,这里提出“平行 推进”概念。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 ——由于一个体系内的各种体制都是互为条 件的,因此应该尽可能早地开始改革经济体系的 各个方面,或改革体系中的各种制度,无须等待别 的体制改好了再改“这一个”,因为体制 A 的改革 可能是体制 B 改革成功的条件,而 B 的改革又同 时是 A 的改革成功的前提,等等。
(二)“不协调成本”(incoherence cost) 科尔奈最早在体制转轨的研究中提出了“体 制之间的相互协调(coherence)”的问题。①一个经 济体系中各种体制之间的相互兼容和相互协调, 是一个稳定的体系性的重要保证,也是这个体制 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各体制之间相互不协调,就 会出现混乱,从而破坏效率,使经济增长率下降。 我们称这种由“体制间不协调”所引起的无效率, 称为“混乱的效率损失”(efficiency loss of chaos), 或称为“不协调成本”(incoherence cost). 事实上, 这种“不协调”在社会科学中是一个普遍被讨论的 问题。政治学称其为“社会冲突”(social conflict),
一、 “循序渐进”概念的缺陷
“循序渐进”(Sequencing)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改革政策 B 应当在改革 A 完成以后才能实行,B 体制的实现以 A 体制的形成为前提条件。它可以 图示为:
图 1: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A → B → C → ……
这一理论相对于以前的“无条件改革”观点, 其优点主要是它对一种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的 重视,确认了一种体制的“有效性”往往是以其他 体制的存在为前提的。但“循序渐进”的概念,仍然 不能反映各种制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 系和制度变迁过程中各种制度必须相互“协调”或 相互“兼容”的基本要求。问题在于:如果 A 体制 没有形成,B 体制不能有效,但是,另一方面,如果 B 不能建立与发展起来,A 也不可能有效动作和 发展—— —体制之间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往往是互 为条件、相互依存,而不是单方向的依存关系!比 如,没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不可能充分改革;但 没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企业改革也难充分 展开。没有产权改革,使“所有权约束”发挥作用, 法律体系很难完善,但反过来说,没有法治的建 设,所有权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金融监管与 “金融开放”的关系而言,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与 完善,是重要的条件,但如果没有金融开放,没有 国际金融资本的进入,监管制度也不可能最终完 善起来,因为人们都无法知道在开放的条件下哪
(一)各种体制改革进程(“速度”)之间的差异 性:基于事实的三个假定
为此,我们首先假定存在一个以社会福利最 大化为自己行为目标的政府,在体制改革的问题 上,它需要进行的理性选择,就是制定一个能使社 会福利最大化的“改革战略”。在这一前提下,我们 还要做以下的假设:
第一,我们假定社会是为了福利的增进而进 行改革。这一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没有它我们甚 至无法做经济分析,而且在于,这是经济学者向政 府决策者建议“加紧改革步伐”的理论基础。
□ 33
2009/07 开 放 时 代
— ——由于许多体制改革不能在短时间内一跃 完成,人们在改革的过程中事实上能做的只是在 所有领域都做部分的改革,例如在第一个五年里 头改革 A 的 20%,改革 B 的 25%,改革 C 的 15%, 等等。
— ——在这个过程中,理想的状态就在于保持 各项不同改革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避免 出现因某一方面改革滞后而形成的“体制瓶颈”, 或因某一领域改革过于超前而产生导致混乱,产 生过大的“不协调成本”。
□ 31
2009/07 开 放 时 代
些东西要进行监管。 同时,就这个概念的解释力而言,它也无法对
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做出充分合理的说明。比如, 中国正在进行的渐进式改革,其实不是等 A 改好 了,再开始改 B,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循序”的 过程。举例而言,理论界曾有争论是“先放开价格” (A),还是“先改企业”(B),而现实是价格改革和 企业改革(包括发展非国有企业)是同时一步一步 “部分地”展开,在逐步放开价格(“双轨价格制”) 的同时,逐步展开企业的改革,并没有等到一个搞 完了再搞另一个。
因此,人们在面对体制转轨时所要权衡的一 个重要关系,是改革红利(payoff),即改革所带来 的效率改进,与改革过程中所发生的“不协调成 本”之间的关系。而对于一个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 目的的政府来说,它要解决的,其实就是以下的基 本问题:怎样以最小的“混乱”(从一般的“不协 调”,到经济衰退、危机或是发生革命、政府倒台, 或是全都发生),最快地实现体制转轨的目的(假 定这个目的是明确的和正确的),以实现效率的最 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