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初中地理知识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引言人文地理学与气候研究相互关联,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是初中人文地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探讨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中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气候类型受经纬度影响不同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的分布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主要是经纬度的因素导致了气候变化。
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地方受到的阳光照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以南和以北的地带,受到阳光直射,气温高,降水充沛。
这些地区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气候位于赤道以北和南的地带,受到阳光的较少直射,气温相对较低,降水量适中。
这些地区的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位于地球的两极附近,阳光角度很小,气温极低,降水量有限。
这些地区的气候类型包括北极气候和南极气候。
地形影响气候类型除了经纬度的影响,地形也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之一。
地形的高低、山脉的存在以及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都会对气候类型产生影响。
山地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高度对气候类型有显著影响。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也变得更多。
这导致了不同海拔地区的气候类型的变化,如高山气候和平原气候。
海洋和陆地的影响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也对气候类型产生影响。
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导致了沿海地区相对较稳定的气候类型,而内陆地区的气候变化更为剧烈。
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气候类型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气候类型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不同的气候类型适合不同类型的植被生长。
热带雨林气候适合热带雨林的生长,而温带季风气候适合草原和针叶林的生长。
植被的分布和类型又进一步影响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的结构。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热带气候适合种植热带水果和作物,而温带气候适合种植谷物和蔬菜。
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居住选择、衣食住行以及经济发展方向。
2023年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
202X年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今天你又学习了多少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中考地理知识点中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势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冬、夏季气温散布特点: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识记: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各温度带的积温顺作物熟制温度带≥10℃积温作物熟制主要作物寒温带<16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土豆等中温带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亚热带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冬小麦等热带>8000℃一年三熟水稻、热带作物等⑷、降水:①、年降水量地区散布的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从时间分配来看:夏秋多,冬春少。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洪涝地区、洪涝地区。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限:秦岭——淮河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干湿地区散布地区天然植被湿润地区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森林、草原半洪涝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天山山地等草原洪涝地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荒漠草原、荒漠⑸、气候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球有大范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初中地理知识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知识点的认识】世界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气候类型没有特定的纬度区域限制。
全球气候可大致划分为 11 个类型,如图。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 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 2000 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 400﹣1500 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 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 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气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 250 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 月平均温普遍在 0℃以上,夏季较热,7 月平均温一般为 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 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 月平均温在 0℃以上),夏季不热(7 月平均温在 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 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 2000 毫米以上或更多。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初中地理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初中地理一、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是一种独特的气候类型,其特征是常年高温、高湿和大量降水。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如亚马逊雨林和刚果雨林。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每年的气温都在26摄氏度以上,而且气温变化很小。
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常年处于高温状态,人们在这里往往感到闷热。
热带雨林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湿度。
由于常年降水充沛,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很高,导致湿度较大。
人们在这里往往感到潮湿,甚至有时会出现大雾。
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量非常丰富,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大量的降水使得这些地区的植被茂密,形成了世界上最为繁茂的雨林。
这些雨林不仅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还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二、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一种四季分明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地区,如中国的长江流域和印度的恒河流域。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受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这些地区的气温较高,降水量也较大。
冬季,受到欧亚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降水量减少。
温带季风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很明显,人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炎热湿润,秋天金黄如火,冬天寒冷干燥。
这种气候类型对于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因此这些地区往往是农业发达的地方。
三、寒带气候寒带气候是一种极寒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地球的极地地区,如北极和南极。
寒带气候的特点是极端低温和干燥。
由于地处高纬度,阳光照射角度较低,导致气温极低。
在北极和南极,气温常年低于零摄氏度,且极端寒冷的天气经常出现。
由于寒带地区的降水量较少,加上极低的温度,导致这些地区极为干燥。
人们在这里往往感到干燥,且很少有降水。
寒带气候的极端条件使得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
只有适应极端环境的植物和动物才能在这里生存。
例如,北极地区的极地熊和企鹅是寒带地区独特的动物物种。
总结起来,不同的气候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高湿和大量降水,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寒带气候极端寒冷干燥。
初中地理气候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气候知识点归纳地理气候知识点归纳地理气候是地球上大气现象与气候变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等相关概念。
初中地理课程中关于气候的学习内容较多,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的气候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在相当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力等因素。
而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一段时间内的气象状况。
气候和天气的变化都受到经纬度、地形、海洋、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2. 气候带与气候类型气候带是指根据不同纬度位置各自特点所划分出来的不同气候区域。
根据国际主要气候类型的划分,可以将气候带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寒带气候主要特点是寒冷并且降水较少;温带气候较为温和,四季分明;热带气候则炎热且降水充沛。
3. 气温与季节变化气温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地点空气中的热量水平。
地球上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气温变化差异很大。
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温较高,而靠近两极的寒带地区气温较低。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造成了温带和寒带气候地区的季节变化。
4. 降水与水循环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后从大气中下降到地面的过程。
地球上降水的分布不均匀,高山地区降水较多,沙漠地区降水则非常稀少。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交换和迁移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蓄水、蒸发等。
5. 风力与气候风力是空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所带来的运动力量,是地球受到太阳辐射而产生的气候现象之一。
风对气温和降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气候带中的风向和风力也存在差异。
6.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影响包括降水量、温度和风速等方面。
近年来,全球变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进而引起温室效应。
7.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农业、渔业和能源等方面。
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宜的作物种植以及温暖海洋生态系统的发展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经济。
七年级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由于气候严寒,冰原气候区几乎无植被覆盖,地表多被冰雪覆盖。
05
高原山地气候类型
高原气候特点
气压低
由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大气 压力相对较低,导致空气稀薄
,氧气含量减少。
太阳辐射强
高原地区大气层薄,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得太阳辐 射强烈。
气温低
高原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 低,一般比同纬度低海拔地区 低。
成威胁。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 ,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和政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推广清洁能源
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 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 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制定国际协议和政策
适应气候变化
各国共同制定国际协议和政策,如《巴黎 协定》等,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关注环保政策
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了解环保法规和相关标准 ,积极支持和参与环保工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主要气候类型简介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燥,降水稀少,蒸 发量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夏季,气 温和降水年际变化大。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分配较均 匀,无明显干湿季变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分配较均 匀,气温和降水年际变化小。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气候受纬度、地形、海洋、大气 环流等多种因素影响。
全球气候区域划分
01
02
03
热带气候区
位于赤道两侧,全年高温 多雨,包括热带雨林气候 和热带沙漠气候等。
初中地理12种气候类型表解
初中地理12种气候类型表解以下是初中地理12种气候类型表解,其中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及其图示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和景观名称。
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如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
景观名称为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草原两侧以非洲最广。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如非洲的热带雨林。
景观名称为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景观名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如地中海沿岸和罗马。
景观名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气候类型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除了温带大陆西岸南北纬欧洲西部,如英国伦敦外,最冷月份气温都在0℃以下。
我国南方地区(广州、武汉)属于这种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景观名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东部,如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山东等地。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如温带落叶阔叶林。
景观名称为温带森林、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
寒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内,如新疆、内蒙古等地。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如苔原景观。
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属于冰原气候,终年酷寒,降水稀少。
初中地理中 国气候类型知识点
初中地理中国气候类型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中国气候类型的主要分类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2、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等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和东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地区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等地区3、各气候类型的特点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4、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11 中国气候类型概述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
气候类型的划分主要依据气温和降水的特征。
了解中国的气候类型对于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11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等地。
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分旱雨两季。
雨季时,降水丰沛,湿度大;旱季时,降水稀少,气候较为干燥。
112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如水稻、油菜等。
113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降雪较多。
12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较为典型。
该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由于降水不足,这一地区的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
121 高原山地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地区。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在同一座山上,不同高度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差异显著。
13 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
初中地理气候类型总结
初中地理气候类型总结
一、热带气候
热带气候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两种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
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地区,气候特点是冬季干燥,夏季多雨,气温较高;热带雨林气候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雨量充沛。
二、温带气候
温带气候分为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靠近海洋的地区,冬暖夏凉,降水均匀;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三、寒带气候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气温极低,全年严寒,降水少。
四、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五、高山气候
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气压减小,降水量增加。
六、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地区,特点是冬暖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总的来说,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每种气候类型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地貌等。
了解各种气候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气候环境,从而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
2023中考地理复习重点归纳
2023中考地理复习重点归纳2023中考地理复习重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
温度带(自南向北):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降水(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2)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
4、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
5、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初)沙尘暴,台风,洪涝,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中国的自然资源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②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兴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库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地。
4、有色金属:湖南娄底冷水江锡矿山-----锑矿,衡阳常宁水口山-----铅锌矿。
初中地理12种气候类型分布图
初中地理12种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5.地中海气候;6.季风性湿润气候;7.温带海洋气候;8.温带大陆性气候;9.温带季风气候;10.寒带气候;11.高原山地气候;12.热带海洋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
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
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显著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全年高温,且分明显干季和湿季。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
自然景观为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并向内陆地区延伸,如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就是典型代表。
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其特点为年平均气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该气候带在沙漠广泛分布,生物较少,只有零星的耐旱植物,如仙人掌。
在沙漠边缘地带会有灌木丛分布。
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是气候类型的一种。
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如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云南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背气候类型
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一、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成因:热带季雨林中国主要分布地区: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回归线以南)、广州一小部分、台湾(回归线以南)世界主要地区:1、主要分布于北纬10°至23°26的亚洲大陆南岸地区,是亚洲独有气候。
2、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中部以北)、菲律宾群岛北部、南亚等地区,即南亚季风区。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中国主要地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丘陵世界主要地区:1、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
2、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3、是亚洲的一个专有气候。
三、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也混交林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中国主要地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东北三省)世界主要地区:1、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
3、包括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
4、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具体在中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5、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四、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
植被类型:1、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2、温带半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典型土壤为黑钙土3、温带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土壤是荒漠土。
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中国主要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世界主要地区:1、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
亚洲的气候-初中地理知识
亚洲的气候【知识点的认识】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
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
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甚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 2/3.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 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 10.5℃之间。
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 1/2,伊拉克巴士拉极端最高气温曾达 58.8℃,为世界最热的地方。
【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亚洲的气候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选择、解答形式出题。
例:(2014•白银)读亚洲略图,完成下列要求(1)A 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其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
(2)B 所在的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从风向(图中箭头)判断,图示区域处在雨季,降水多。
(3)C 所在的半岛气候高温多雨,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该地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基地之一,请你列举 1﹣2 种天然橡胶、油棕。
分析:读图可得,A 是阿拉伯半岛,B 是印度半岛,C 是中南半岛。
解答:(1)A 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其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少雨。
(2)B 所在的半岛是印度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图中所示的是西南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印度半岛处于雨季,降水多。
(3)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该地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基地之一,如: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
故答案为:(1)阿拉伯;热带沙漠;(2)雨;多;(3)水稻;天然橡胶、油棕。
点评:本题考查亚洲三大半岛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解题思路点拔】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初中地理12种气候类型
十二种气候类型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特点: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5.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8.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9.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因:纬度高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11.极地气候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成因:纬度高特点:全年皆冬,严寒少雨12.高原山地气候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成因:海拔高特点:气温要低于通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初中地理日本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日本气候知识点总结日本位于北半球的东亚地区,环境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丰富多样。
整体上来说,日本的气候可以分为四个季节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季风气候和寒冷气候。
1.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南部地区,包括琉球群岛以及爱媛和高知地区。
这个区域的特点是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多雨。
夏季的平均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梅雨季节从6月到7月,降雨量丰富。
冬季气温很少下降到冰点以下。
台风经常袭击这个地区,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灾害。
2.亚寒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日本的中部地区,包括东京、京都和大阪等地。
这个区域的特点是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的平均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梅雨季节从6月到7月,降雨量较多。
冬季气温很低,时常下降到冰点以下,且降水量较少。
3.温暖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日本的西部地区,包括广岛和福冈等地。
这个区域的特点是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比较温暖。
夏季的平均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梅雨季节从6月到7月,降雨量也较多。
冬季气温较为温暖,很少下降到冰点以下。
4.寒冷气候: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北部地区,包括北海道和东北地区。
这个区域的特点是夏季短暂凉爽,冬季严寒漫长。
夏季的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但冬季气温非常低,常常下降到冰点以下,甚至低于零下十几度。
降雨量较少,大部分降水以雪为主。
此外,日本的地形也对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有着长达2万公里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山脉,使得气候变化多样复杂。
在冬季,日本周围的海洋会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形成丰富的降雪。
而夏季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则会给日本带来梅雨和台风。
此外,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近海暖流的影响,还使得日本的气温相对较高。
总结起来,日本可以被划分为四个气候带,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季风气候、温暖季风气候和寒冷气候。
这些气候的形成受到地理因素、海洋环流和降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了解日本的气候特点和变化,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季节来分析。
初中地理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
初中地理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地理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地球的一门重要学科。
而气候则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是地理学中关于气候分布的基本概念。
本文将从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入手,探讨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
一、低纬度气候带低纬度气候带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带和热带草原气候带。
1. 热带雨林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降雨充沛。
气温较为稳定,多在摄氏25度左右。
降雨通常分布均匀,全年湿润。
热带雨林气候带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2. 热带草原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年温差较大,日温差较小,降雨量明显少于热带雨林气候带。
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气温适宜,气候干燥。
热带草原气候带适合发展农牧业。
二、中纬度气候带中纬度气候带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包括地中海型气候带、温带季风气候带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带。
1. 地中海型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潮湿、冷凉。
年降水量较为充沛,冬季降水量较大。
地中海型气候带适合种植柑橘类水果、葡萄和橄榄等作物。
2. 温带季风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较大,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带适合发展农业,如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3. 温带大陆性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较小,日照时间较长。
温带大陆性气候带适合发展作物和畜牧业。
三、高纬度气候带高纬度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包括亚寒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1. 亚寒带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寒冷、干燥,年温差大。
降水量较少,多为积雪。
亚寒带气候带适合发展矿产资源。
2. 寒带气候带:该气候带的特点是极寒、干燥,全年气温极低。
降水量很少,多为冰雹或雪。
寒带气候带的植被稀疏,适合发展林木资源。
以上是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的基本介绍。
地理学家通过对气候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还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初中地理气候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气候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气候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地球表面大气环境的研究,可以了解和阐明气候的形成、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气候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初中地理气候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气候的概念和要素1.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地球一些地区长期(至少30年)的大气变化状况的集合。
2.气候的要素: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速等是构成气候的主要要素。
其中,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核心要素。
二、气候分类1.气候区划: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不同,将地球划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三个气候区。
2.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的特点和表现形态,将气候分类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寒带冰雪气候等多种类型。
三、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包括地球自身因素、人类活动和太阳辐射等因素。
2.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农业、水资源、能源、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
四、气候与自然环境1.气候与植被:气候是植被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被类型也不同。
2.气候与土壤:气候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有重要影响,气候条件对土壤的类型和质地具有决定性作用。
五、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合不同作物的生长。
2.气候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气候条件对水资源的蓄水和分布有重要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需要考虑气候条件。
3.气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气候条件会影响城市的规划建设,比如解决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城市防汛防灾等问题。
总的来说,气候地理是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了解气候的概念、要素、分类和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同时,气候地理知识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指导我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
初中地理气候区划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气候区划知识点汇总气候区划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地球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区分和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气候分布规律。
初中地理课程中,常常涉及到气候区划的学习,以下是对初中地理气候区划知识点的汇总。
一、什么是气候区划气候区划是根据地球上各地气候类型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域。
气候区划的划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如温度、降水、季风等。
二、主要的气候区划类型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温暖湿润,常年高温,降水丰富。
其代表性地区有亚马逊热带雨林和刚果热带雨林。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分为温暖温带和寒冷温带两种类型。
温暖温带气候夏季温暖而冬季较冷,降水分布均匀。
代表性地区有中部和东部地中海沿岸地区。
寒冷温带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较短而凉爽,降水分布不均匀。
代表性地区有中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
3.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极地区域,气温极低,降水少。
代表性地区有南极洲和北冰洋附近的地区。
4. 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沿海和印度半岛地区,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凉爽干燥。
代表性地区有印度和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
5.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上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代表性地区有西藏高原和南美的安第斯山脉。
三、气候带和气候要素1. 气候带:气候带是指地球表面上按一定纬度范围划分的气候区域。
根据不同经纬度范围,可以划分为北寒带、北温带、副热带、热带、副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2. 气候要素:气候要素是指衡量和描述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主要指标,主要包括温度、降水和气压等。
温度是表示地区冷热程度的要素,降水是指降水量和降水形式的要素,气压则是指地区大气压强的要素。
四、气候区划的意义1. 研究气候的变化和演变规律:通过气候区划可以研究不同气候类型的变化和演变规律,进一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情况,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知识点的认识】
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主要气候类型: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的认识,常考知识点,需重点掌握记忆。
例:读“我国气候类型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于地势(海拔)高,青藏高原形成了 E高原山地气候。
(2)B 和 C 的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解答:(1)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 A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 E 高原气候,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2)秦岭与淮河是我国 B 南方地区和 C 北方地区地理界线。
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3)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故答案为:(1)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地势(海拔)高;高原山地;
(2)秦岭;淮河;
(3)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点评: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我国的气候特征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