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改善建议

合集下载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武陵山片区位于中国山西、陕西、湖北、湖南四省交界处,是中国最古老的山脉之一,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

武陵山片区自古以来就因其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一方面,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和交通等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显著。

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污染了当地的水、土壤和空气,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大规模的森林开发和矿产资源开采更是对原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制约了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

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旅游业的衰退,风景名胜的减少和环境质量的下降,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面对这一矛盾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制定对策,既保障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要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遏制过度开发的行为。

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而资源的过度开发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要通过加大对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方面,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治理的技术水平,加强监管,严格惩罚违法行为,同时提倡绿色生产,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降低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建设绿色企业、绿色农业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为武陵山片区的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共同努力。

以上就是关于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在当今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兼顾和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希望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让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葆生机,让人们共享自然的美好。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武陵山片区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和农业生产区。

长期以来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资源过度开采、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等。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有必要进行问题研究并制定对策。

资源过度开采是影响片区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一些企业和个人常常滥用资源,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损耗。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建立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资源的合理规划、开采和利用,防止过度开采。

鼓励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节约资源的技术,减少资源浪费。

加强对资源开采行为的监管,对不合规的开采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形成有效的法律约束。

土地退化是另一个影响片区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由于大量的农业生产和人为破坏,片区的土地质量逐渐下降。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农业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对土地的损耗。

建立土地保护机制,严格控制土地利用的规划,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土地。

加大土地修复力度,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施,提高土地质量。

水源污染也是影响片区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

由于工业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片区的水质逐渐恶化。

为了解决水源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建立健全的排污管理制度,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推动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方式的发展,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

加大水源保护力度,严禁违法占用和破坏水资源,加强对水源的监管和保护力度。

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问题研究

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问题研究

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问题研究【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对策建议武陵山片区是指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

其中湖南37个县市区、湖北11个县市、贵州16个县市、重庆市7个县区。

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市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

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0多万,农村人口约2800万。

1.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面临的困难一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保护压力大。

片区平均海拔高,地理条件恶劣,泥石流、冰冻、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农村人口中相当部分散居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高山高寒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耕地面积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土壤瘠薄,农作物产量低,几千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农耕状态和生活状态依然存在,“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钱”的传统农业仍然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按照功能区划分,武陵山片区作为生态保护区,生产建设活动受到限制,各区市县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又受到生态环境制约,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实力偏弱。

武陵山片区地处边远,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素质、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受行政区划的制约,经济、人力和社会等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边缘化危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经济实力偏弱,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

2011年,武陵山片区内人均国内生产值为1185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城市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

片区内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特色的产业或产业群,缺乏核心市场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小、占有率低。

同时,四省市之间、片区内各区市县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差距较明显。

三是贫困人口多,脱贫致富难度大。

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原野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理论基础1.农村金融理论综述信贷补贴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金融的主导理论。

八十年代以后,农村信贷补贴论逐渐被农村金融市场论替代。

农村金融市场论特别强调市场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指出农村资金机会成本较大,认为政策性的金融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农村的金融中介结构可以通过利率的市场化补偿其发生的金融成本。

金融抑制是分析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状况时最为常用的一个概念,农村信贷补贴论和农村金融市场论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金融抑制可能是供给型或需求型中的任一种。

2.金融生态环境的解读所谓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或生物本身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环境是指人类生存自然现象的总体,环境和生态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名词。

金融组织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与其自身生存环境之间长期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过程金融生态,金融生态就是通过分工与合作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动态平衡系统。

3.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直接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极为必要的。

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信用体系、金融机构及信贷资金、支付清算服务体系及政府的政策及执行等。

二、现阶段我们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为了能够更清晰的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我们以辽宁省丹东市为例从信贷资金支持状况、农村支付环境状况、金融机构设置情况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1.金融机构网点在农村地区的设置情况辽宁省丹东市截止二零一三年年末共有银行机构十三家,营业网点共有二百四十个,其中城市营业网点数占总营业网点数的46%,农村地区网点则占据54%。

对当地的客户情况较为了解,能随时做出调整,从而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同时,民营经济信贷担保体系也应该尽快建立,在众多民营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适当地增加担保资金投入。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武陵山片区地处中国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功能区之一。

武陵山片区地势险要,植被茂密,山川纵横,水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增长现状武陵山片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旅游胜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武陵山片区的区域经济迅速发展。

以张家界、武陵源、凤凰古城等景区为代表的武陵山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也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生态破坏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导致了植被的减少,土壤的侵蚀,水源的污染等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 自然灾害频发:武陵山地处高原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尤其是近年来,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导致自然灾害的频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3. 生态保护意识不足: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的疏于保护,导致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现象严重。

三、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1. 实行生态产业发展:应该鼓励和引导当地的产业发展走生态化道路,重视生态保护,逐步实现生态产业的转型升级。

鼓励和支持当地的生态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生态农业。

2.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武陵山片区建立更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切实保障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 加强生态教育宣传: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态环境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和意识,构筑起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

武陵山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武陵山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武陵山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谷臣保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8年第10期摘要院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总面积11 万多km2,总人口为2300 多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 多个少数民族1100 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8%。

本区域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穷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水岭和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交汇地带,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也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

关键词院武陵山区;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武陵山民族地区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总量获得较大提升,工业企业产值增长较快,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但由于起点低、底子薄,与全国及本省市其他地区相比,人均生产总值仍然偏低,起支撑作用的企业不多,地区发展存在较大的失衡。

在有效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呈现以下区域特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城镇空间结构分散,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公共服务能力弱,市场发育程度低。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促进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农民精准脱贫,现在各类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率先实现了现代化,逐步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城乡,但部分山区乡镇产业发展缓慢,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农民收入增长困难,与发达地区的乡镇差距越来越大。

为加快增加武陵山区农民收入,稳定小康水平政府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以此增加农民的收入,可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 存在问题1.1 科技发展滞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产业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虽然诸多,但科技落后是重要原因,科技匮乏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山区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实施科技扶贫战略,才能破解山区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武陵山片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这片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生态区域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如何促进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增长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片区内的水资源污染、土地荒漠化、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许多珍稀生物也受到了威胁。

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限制了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

水资源的短缺、土壤的贫瘠、生态景观的破坏等问题,不仅制约了当地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问题分析1.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当前,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现状十分不容乐观。

一方面,片区的经济增长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水源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日益严峻;片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使得当地的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受到了限制。

2. 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当前,武陵山片区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的协调和平衡。

一方面,经济增长的盲目追求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累赘,片区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对策建议为了促进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建议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这包括对片区内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的规划,确保经济的发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2. 加强政府管理政府在片区的发展中应该加强管理,保障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这包括对片区内的企业和农户进行环保意识的普及,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等,确保经济的发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

3. 推动绿色发展在片区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绿色发展。

武陵山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改善建议

武陵山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改善建议
手 , 干 部 队 伍 建 设 入 手 。 因 为 领 导 干 部 从
的越 轨行 为“ 买单” 以达 到令 行禁 止。 只 , 有 在教 化 上 触及 心 灵 ,在 惩处 上 敢 下 重
手 , 到教 育本 人 , 能警 示大 家 , 做 又 良好 的 合规 文化才 能蔚成风 气。 而 制 度 执 行 得 怎 样 , 须 落 实 监 督 检 必
念 。此 外 , 要 关 心 员 工 的 工 作 和 生 活 , 还 帮 助 解 决 实 际 困难 , 其 对 合 规 文 化 有 认 同 使
核及 重要性 有充分 的认 知, 主观 情感 上 在
接 受 并 认 可 , 成 坚 定 意 志 进 而 付 诸 强 有 形 力 的 行 动 。 “ 规 创 造 价 值 、合 规 人 人 有 合
的 问题 认 真 查 找 原 因 , 落 实 整 改 措 施 , 加 强 后 续 督 办 。 合 规 管 理 人 员 既 要 坚 持 原 则 , 要 注 重 方 式 方 法 , 活 对 待 , 而 实 又 灵 从 现合规 管理 的效果 。 ( 打 造 核 心 价 值 观 , 化 以 人 为 本 四) 浓
健 全 的农 发 行合 规 管 理 机 制 可 实现 流程 控制 、 外部 检 查 、 员工 自律 三者 有机 的结合 , 尽量 减少各 类不 应 有 的合规 风 险 和 操作风 险。我们不 难发现 , 近年来 , 一些 金 融机构 许 多案件 的形 成 , 多是 制 约机 大
制 失控和 监管不严 所致 。
难度 较大 。 二是 国家公职 人员和行 政事业单 位逾期 贷款清 收难度
大, 特别 是行 政事 业单位 拖欠 银行 贷 款大部 分年 代久 远 、 情况 复
杂 , 收效果 不明显 , 清 清收任务 艰巨 。 三是 失信惩戒 机制 尚末 完全

武陵山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改善建议

武陵山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改善建议

武陵山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改善建议摘要:当前,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已经列入“十二五”规划,武陵山属于革命老区,同时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设施落后,区位缺乏优势,长期来经济发展滞后,当地老百姓生活艰苦。

为使武陵山区走出困难,作者身为在基层央行工作10多年,以一个金融工作者的角度,从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身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武陵山区的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建议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又包括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

良好的金融生态包括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司法环境、和谐的信用环境,优质的行政环境以及优良的金融服务环境等多个方面。

在武陵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金融外在环境不佳,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金融能量的释放,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武陵山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六不”问题(一)经济基础“不硬”。

实体经济是金融主体存在的基础、服务的对象和生存的空间,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区金融生态发挥着重要影响。

武陵山区的经济基础普遍较差,经济总量偏小,企业散、小、差问题比较突出,“两高一资”企业较多,构成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内伤”。

如湘西州,人均gdp不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经济发展尚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整治整合初步阶段,导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优质龙头企业少,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经济与金融发展内生动力不强。

(二)创建意识“不高”。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当地人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在金融生态环境认识方面也落后于发达地区。

主要表现在:个别部门仍然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主管部门的事,政府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在为金融主管部门做事,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均不高。

(三)创建机制“不全”。

据了解,武陵山区多数县(市)级政府尚没有筹建金融工作办公室,部分县市虽然成立了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但工作基本上是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不断发展,经济增长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目标。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环境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武陵山片区在西南地区,是中国自然生态环境最完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迅速,但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需要采取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1、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武陵山片区是中国著名的山水峡谷之地,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在不断增长的游客数量和旅游业规模下,片区内的生态环境、资源等问题也存在不小的压力。

游客形成的塑料垃圾、食品包装等垃圾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此外,大量的游客车辆也对当地的道路和交通带来了压力,增加了环境和交通安全的风险。

2、大规模旅游项目对区域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旅游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大规模旅游项目开始在片区内展开。

例如道路的拓宽、新建酒店等等,都会对区域原有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此类项目投资巨大,若发生环境问题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进行修复。

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推行可持续的旅游业要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就需要推行可持续的旅游业。

针对旅游带来的垃圾和交通压力,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游客对环保的认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少包装等措施。

此外,控制私家车辆进入山区,开发环保型旅游车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性,为游客提供真正舒适和环保的旅游体验。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始终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相关的环保法规、政策和制度,对违法行为加强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同时,也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教育,提高居民对环保的认识,共同保护好当地自然环境。

3、建立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基金针对旅游业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可以建立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基金。

武陵山区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路径选择

武陵山区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路径选择
是国家实施 西部大开发 战略和 中部 崛起的交汇 地带 。随着我 留下农村信用合 作社 和近年延伸下 来的邮政储蓄所 。农村信
国金融 改革 的进一步 深化 , 城 乡金融不协调 发展的 问题在 用合作社在村级 设立的农村信用站 ,已被取消殆尽 ,其 工作 武陵 山区表现得特别 明显 ,农村金 融严重边缘 化 ,金融 已成 重点 由乡镇 级缩 至县级 。金融机构 远 ,农村经济发展难 。一 为制约武 陵山区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 因素 ,武陵 山区农 些金融机构 随着金融机构在不断 “ 上缩” ,其服务 “ 三农”功
建农村金融服务体 系、建 立农业保 险制度” 四种路径 来解 决存在 的问题 。 关键词 :表 象 成因 路径选择
武 陵 山区位 于 湘鄂 渝黔 四省市 毗邻 地 区 ,包 括湖 南湘
以前武陵 山区农 村金融机构主 要有 农业银行 、农村 信用
西 、张 家界 、怀 化 、湖北恩施 、重庆黔江 、贵州铜 仁等 6 个 合作社 2 家 ,其 网点 几乎遍布所有 乡镇和重 点村 ,服务 重点 地州市 ,总面积 l 7 . 1 8 万平 方公 里 ,涉及 人口 3 6 4 5 万 。该 区域 在 “ 三农” 。应该说 ,这是建国以来农村金融发展的成果 。但 是少数 民族 集聚 区 、生态保护功能 区 、集 中连 片特 困区 ,也 近年来大量 的乡镇 级农业银行 的营业网点被缩减 ,乡镇 级只
( 一 )金融业 务宣传推广不够 ,农村金融服 务品种单 一 据武陵 山区农村金融 部门的相 关会计人员反 映基层行考 虑到 客户 对 中 间业务 需 求少 ,一 年没 有几 笔 相 关的 中 间业 务 ,所 以也 就不开展 业务产品宣传 ,长时 间下 去 自身也不会
是寻找生产资金难 ,二是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更难 。 ( 四)农业保险严重滞后 ,保 险公 司和农民 “ 两难” 当前武陵 山区农 业保险发展主要存 在三个问题 。一 是只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基于甘肃省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基于甘肃省农村金融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中旬金融生态是指金融的生态特征和规律的系统性抽象,本质反映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价值关系。

本文基于金融生态的概念,着重从甘肃省农村金融主体、法律制度、信用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来评价甘肃省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分析1.金融主体层面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甘肃省农村初步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以民间借贷为重要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1)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有效供给不足。

一是政策性金融供给缺失。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虽然一直在改革,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其作为粮棉油收购银行的现状,支农力度不足。

国家开发银行的职能定位及商业化改革方向,决定了其贷款投向主要是电力、公路等部门,政策性支农力度有限。

二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明显减弱。

三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甘肃省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其存贷款的市场份额严重不对称,资金来源有限,难以独自承担服务“三农”的重任。

四是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业务集中于特定领域,业务面狭窄,在金融服务“三农”中的作用有限。

(2)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没有得到合理的对待。

根据在甘肃定西的调研,农户借款主要有两条途径,即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借款和进行民间借贷。

虽然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覆盖面比较广,但是只有小部分农户获得了信用评级,且获得贷款的大部分农户的授信额度不高,因此民间借贷也是重要的借贷方式。

目前,民间借贷仍然没有获得合法身份,也缺乏有效监管,借款方式不规范。

2.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法律制度问题。

(1)有关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

一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行缺乏法律依据,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定位、经营范围、运行规则等缺乏明确规定,导致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抢业务,不仅使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无法发挥,而且积聚了不小的金融风险。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创建金融安全区的延续及历史沿革,我市自2002年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已经经历了6年创建历程,一是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组织体系,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组织,完善了工作责任制,细化了工作目标;二是开展了创建宣传,通过发表电视讲话、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条幅、开辟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并组织了送100场电影下乡活动,强化了宣传效果,提高了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三是化解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实现了不良贷款的“双降”,2002年全辖不良贷款下降4639万元,下降12%;建立了金融机构间的联动机制,强化了银行债权管理,遏制了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认定逃废银行债务7笔,523万元,均得到了落实。

四是优化了经济金融环境,疏通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积极开展创建金融示范一条街和信用村创建活动,11家金融网点(机构)被评定优秀称号,82个行政村被评定为信用村,占比30%;10632个农户被评定为信用户,占比8.6%。

创建工作的开展有效引导了金融机构有效信贷投入,商业银行不断加大了对沙河酒厂、天安集团重点企业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得到了健康发展。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金融领域,提出了金融生态这一名词。

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2007年我市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创建工作,出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办法,制定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及创建规划和总体工作目标,金融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金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增强,金融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但由于县域经济基础条件差、金融发展起点低,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整体状况,还仅仅处于创建工作的初级发展阶段,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未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1、非法集资现象时有发生,涉及人员多,金额巨大,成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严重障碍。

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

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

管理辩学Sl L I C o NL L E Y鬟霾{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王琳琳(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00)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10170—01一、信贷环境不理想.信贷投放总量不足近几年来由于信贷环境不理想,造成信贷投放总量不足,信贷余额持续下降,信贷环境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贷款需求企业资信度低,银行寻找优质客户已成现实困难据调查,截止2006年末,按各国有商业银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信用等级A级及以上企业仅占发生过信贷业务的企业的3.996。

贷款企业资信状况低下,其资金需求无法让银行机构认可接受。

同时电信公司、石油公司、农垦总局等一些中直或省属大企业将信贷权限上收,使银行机构本来狭窄的信贷选择空间又丢失了一块。

(二)缺少有效信贷载体,贷款投向过于集中经济基础薄弱,信用环境不够理想,缺少有效的信贷载体,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主要投向短期票据融资、农业种植业及工业、教育、医药等少数优势行业,而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需求却很少得到满足。

(三)企业诚信意识淡漠,形成银行有款不敢放的被动局面一些贷款企业借企业破产和改制之机,悬空和逃废银行债务;有的具备还本付息能力,但恶意拖欠贷款利息和不归还到期贷款;有的担保单位不履行约定的担保责任,使担保不能起到法律约束作用,形成了银行有钱不敢放的被动局面。

据农村信用社反映,由于企业恶意逃废债务,导致金融机构出现不良贷款,形成了资金的沉淀,减少了可用资金的投放,进而导致金融机构审慎放贷,造成当地经济建设的资金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

(四)办理抵押的中介机构操作不规范,制约银行信贷投放目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抵押贷款已经成为各银行机构的主要贷款方式。

但办理抵押给借款人带来很大负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办理抵押贷款环节多、手续杂、收费高、时间长。

企业以房产、土地、车辆、设备等抵押物办理抵押贷款时,需要到产权处、土地局、车管所、工商局等中介部门办理登记、评估等手续,需支付贷款总额3%的费用:二是对抵押登记、评估有效期的规定不尽合理。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的分析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的分析

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加大对农业 的扶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 农民增收。

工业是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 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工业的发展还对武陵山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 推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
武陵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地方经 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文化 建设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武陵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会和商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该地区的民 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也可以通过经济发展得到更好的传承 和发展。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够优化,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现代 服务业发展不足。
服务业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
促进武陵山地区服务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服务业快速发 展。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引入外部优质资 源,促进武陵山地区服务业经济的快速 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市与农村 地区的服务业发展差距。
落实情况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政策落实,加强了对政策 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政策效果得以 发挥。
地方政策对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评估
地方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武陵山地区的 经济发展政策,包括招商引资、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支持等。
推动作用评估
通过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发现这些政策 对武陵山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人才流失
由于地理和经济发展等原因,人才流失现象 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创新和发展。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整个金融生态环境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金融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确保经济金融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由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并没有列入地方政府业绩考核范围,因此,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重视、不落实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中并不少见,有的地方政府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只有安排,没有落实,有的只是造造声势,走走过场,有的甚至对破坏金融生态环境的行为提供保护和支持。

目前,基层人民银行承担着事实上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主体之责,负责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考核与评价,制定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协调处理有关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

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条例明确基层人民银行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也没有赋予基层人民银行相应的管理和协调手段,从而使基层人民银行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处于“说话无人听、规定无人执行”的尴尬境地,最终形成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人人有责,无人主事”的局面。

由于基层金融监管部门人员少,监管力量薄弱,再加上受“地情”“人情”关系的影响,使得基层的金融监管难以完全到位,从而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金融机构的深化改革加重了一些地方的区域金融生态的不平衡程度。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大力收缩机构设置,使不少区域出现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局面,而且,部分农村信用社也正在依照商业银行的模式开始撤站并社,缩减农村金融机构,县域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幅减少,导致区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在部分乡镇甚至出现了金融服务的“真空区”;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上收,加大了地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剧了基层地区贷款难的矛盾;三是随着金融机构资金管理权的集中,造成大量地方资金外流,金融信贷投放当地的总量减少,制约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机构所处层面的外部运行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而且还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分析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信用环境建设、金融债权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金融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平稳增长,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

二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积极支持商业银行股改和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三是狠抓信用环境专项治理,通过开展信用工程创建,评定企业信用等级,清收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四是担保、评估、会计等中介机构初成规模,充实了金融生态链。

五是金融机构健康发展,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六是密切了政银企三方关系,增加了金融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

在看到金融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同时,我们还应重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一)经济基础较差,金融生存空间狭窄。

县域经济总量较小,支柱产业少,产业结构不合理,致使金融生存空间狭窄。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长期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城乡差别逐渐拉大;县域工业化程度低于中心城市,企业普遍规模小且分散,经营管理不规范,比较效益偏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因此金融机构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成本高、风险大,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影响县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二)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供求失衡。

县域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融资结构单一,间接融资占有绝对高的比例。

大部分企业自有资本金严重不足,资金来源大量依靠银行贷款,形成对信贷资金的大量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陵山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改善建议作者:谢成强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1年第11期
摘要:当前,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已经列入“十二五”规划,武陵山属于革命老区,同时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设施落后,区位缺乏优势,长期来经济发展滞后,当地老百姓生活艰苦。

为使武陵山区走出困难,作者身为在基层央行工作10多年,以一个金融工作者的角度,从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身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武陵山区的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建议
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又包括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

良好的金融生态包括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司法环境、和谐的信用环境,优质的行政环境以及优良的金融服务环境等多个方面。

在武陵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金融外在环境不佳,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金融能量的释放,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武陵山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六不”问题
(一)经济基础“不硬”。

实体经济是金融主体存在的基础、服务的对象和生存的空间,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区金融生态发挥着重要影响。

武陵山区的经济基础普遍较差,经济总量偏小,企业散、小、差问题比较突出,“两高一资”企业较多,构成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内伤”。

如湘西州,人均GDP不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经济发展尚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整治整合初步阶段,导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优质龙头企业少,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经济与金融发展内生动力不强。

(二)创建意识“不高”。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当地人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在金融生态环境认识方面也落后于发达地区。

主要表现在:个别部门仍然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主管部门的事,政府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在为金融主管部门做事,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均不高。

(三)创建机制“不全”。

据了解,武陵山区多数县(市)级政府尚没有筹建金融工作办公室,部分县市虽然成立了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但工作基本上是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

由于不是专人负责,他们疲于应付其他事务,金融生态创建的工作推动进展不太理想。

大部分地区没有把金融生态创建工作纳入到政府综合目标管理进行硬性考核,个别地区虽然将金融部门
纳入了考核范围,但还没有将金融生态创建纳入进去,政策约束力不强,金融生态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上来。

(四)创建进度“不前”。

表现在:一是武陵山区由于经济总量较小,财政收入能力有限,财政补贴力度小,该地区主管部门费用很大程度依赖于收费收益,导致融资综合费率过高,行政环境优化难度较大。

二是国家公职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逾期贷款清收难度大,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拖欠银行贷款大部分年代久远、情况复杂,清收效果不明显,清收任务艰巨。

三是失信惩戒机制尚末完全发挥震慑作用,失信成本低,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收效甚微。

四是金融机构对企业评级没有建立统一标准,存在各自为政的现状。

以上四方面的不足导致武陵山区信用体系创建进展缓慢。

目前,在湘西州各县(市)中,信用乡镇创建率最高的为30%,最低的仅11.10%,信用农户评级率最低的只有27.21%,全州仅泸溪县达到市(州)级金融安全区标准。

全州没有一家省级以上信用评级公司。

在上一轮的清收行动中,行政事业单位逾期贷款收回12.08万元,只占应收总额的0.1%;已建立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仅在州直17家单位中推行。

(五)中介服务功能“不强”。

首先,武陵山区的中介服务水平普遍不高。

如湘西州,全州正常营业的投资担保公司仅3家,会计师事务所4家,房地产评估公司2家,土地评估机构1家,机动车鉴定评估公司1家,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其次,中介收费不规范。

调查显示,湘西州评估费用占贷款总额的2‰,产权过户登记费用占贷款金额的5‰,登记费用0.3‰,登记机关收费是评估收费的2.67倍。

再次,信用担保功能不强。

在湘西州正常开展业务的担保公司仅3家,且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渠道不畅,没有真正撬动银行资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仍然没有改观。

最后,金融生态建设与金融支持两者之间缺乏有效对接机制和措施,存在“两张皮”现象,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依然较低。

(六)农村金融环境“不佳”。

一是武陵山区农业保险覆盖面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二是农村金融服务相对缺失,个别乡镇还存在金融服务盲点,个别地区甚至一度出现暴力逼贷现象。

三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较弱。

截至2010年12月末,湘西州8家信用联社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为13.67%,流动性比率最低的为14.94%,单一客户信贷集中度最高的为35.48%,资本充足率最低的为3.72%。

二、改善建议
(一)切实提高认识,明确工作思路。

武陵山区各市县政府要牢固树立“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支持金融发展就是支持经济发展,抓金融就是抓招商引资,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四种理念,切实按照“政府主导推动,央行极力促动,金融机构给力驱动,职能部门协作联动,社会各界积极互动”“五轮驱动”的金融生态创建模式和思路,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进金融生态创建。

(二) 积极抢抓机遇,实现科学发展。

武陵山区要积极抢抓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优化
金融生态的基础性环境。

各金融部门牢固树立“发展立行”的思想,抢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大对重点企业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反过来带动金融业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考核。

建议各市(州)要建立以市(州)长为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金融工作,解决金融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每年要定期召开金融工作会议和金融生态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安排部署全年工作任务。

在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建立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特别是县市级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生态建设的领导,确定专人负责,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推进金融生态建设。

建立专门考评机制,把金融生态建设纳入到政府“四个文明”建设考评中去,作重点考核,推进工作进展。

(四)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资金洼地。

一是建立金融生态建设与金融支持对接机制,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金融支持有效对接。

二是创新政银联动机制。

通过银企合作会等多种形式,引导信贷投入,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拓展农业保险、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发展弱势产业,扶持弱势群体。

三是创建银保合作机制。

加快培育、扶持和引进有规模、有实力的信用担保机构,加强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五)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生态创建。

一是全面推进金融创安工程,打造省级金融安全区和金融生态良好城市。

二是全面启动国家公职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逾期贷款清收工作,力争完成70%的清收任务。

三是引进外部评级公司,对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外部评级。

四是不断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扩大信用报告查询使用范围。

五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鼓励金融机构优先在武陵山区新设或增设分支机构,或通过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点等方式延伸服务半径,确保这些地区金融服务无空白乡镇。

优先考虑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优先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进程,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