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课之美

合集下载

美学欣赏与审美素养课程

美学欣赏与审美素养课程

美学欣赏与审美素养课程美学欣赏与审美素养课程的重要性美学欣赏与审美素养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升艺术修养的课程。

在当今社会,审美素养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一项综合素质的体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美学欣赏与审美素养课程的重要性。

一、拓展审美视野美学欣赏与审美素养课程能够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加他们对不同艺术形式的了解和欣赏。

通过学习不同艺术门类的经典作品和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培养对于艺术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例如,在课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代表作品,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

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的内涵与特点,提升自身的感知能力。

二、培养审美能力美学欣赏与审美素养课程不仅仅是提供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审美标准、审美心理等内容,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今天的社会中,艺术作品和设计无处不在。

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使个体在面对各种艺术形式时做出正确的评价和欣赏。

无论是在生活中选择家居装饰品,还是在工作中进行广告设计,审美能力都显得尤为重要。

三、提升表达能力美学欣赏与审美素养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对艺术形式的欣赏,更是对自身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艺术表达的方式和特点,学生可以借鉴艺术的表现手法,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艺术作品往往通过特定的符号和符号系统传递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艺术表现的原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演讲、设计等方面。

例如,在学习舞台美术时,学生可以学习到布景、服装、灯光等元素的组织与呈现方式,这样经过学习的学生在自己的表达过程中就会更加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

四、培养人文关怀美学欣赏与审美素养课程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情操。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与价值观。

艺术作品往往能够鼓舞人们的精神,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学生通过欣赏与分析艺术作品,也可以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与人交往时更具人文关怀与情操。

回归本色教学打造“素色课堂”——谈“素课”之理念

回归本色教学打造“素色课堂”——谈“素课”之理念

崇尚“素课”提升效益本真的课堂拒绝人为的刻意雕琢,拒绝课堂的富丽堂皇,拒绝作秀演绎,更拒绝虚情假义,对此,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汪潮教授从素描、素食、素颜等观念中引申、梳理出“素课”的基本理念,力图从实践和理论层面对本色课堂作出梳理。

“素课“理念能对现下浮躁、形式、低效教学的返璞归真有所启迪,本刊特约请汪教授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章,供大家学习讨论,“素”字,《汉语大字典》有这样的解释:①白色,又指颜色单纯;②本质,本性,事物的根本:③质朴,不加装饰;④清淡无为……其含义丰富。

素课是对现下浮躁、形式、低效教学的返璞归真:素课拒绝人为的刻意雕琢,拒绝课堂的富丽堂皇,拒绝作秀演绎,更拒绝虚情假意:“素课”体现的是一种素色、素面、素读、素本的“素文化”。

一、素色:追求自然朴素的课感人有精神之气色,课有理念之课感。

一堂好的课,首先要有一种好的课感。

清淡的素色和浓艳的彩色是课感的两极。

尽管课堂上的“彩色”不能少,但它只是起点缀作用。

从本质上说,语文课堂应当追寻更多的朴素无华的素色。

大教育家老子曾说过“万物莫与朴素争美”,意思是说朴素在世间万物中具有第一重要的位置。

素课要告别“造作”,不留”做课”的痕迹,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入手采用素色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真正学会和培养学生会学为最终目标。

素课上,一切以学生的基础、学情的变化而运动:学生们时而静思默想,时而动情诵读,时而互动交流,时而奋笔疾书。

素课追求的是:教学方式是素色淡雅的,教学思想却是深沉丰富的。

想起一句世界教育名言:“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

”“做”(语言实践)就是一种朴素而有效的教学方式。

从使用课外教学资源的方式看,“素课”的要求是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可少用的不多用;在关键处反反复复用。

二、素面:直接与文本素面相见“素面”者,陌生也。

语文学习之始,对学习内容应该是陌生而有趣的:语文学习之中,对学习内容也应该是直面而深入的。

天然雕饰 本色课堂——论“素课”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天然雕饰 本色课堂——论“素课”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 素” , 《 汉语 大字典》 有这样的解释 : ①素 , 指 白 色, 又指颜 色单纯 ; ②素, 是指本 质 , 本性 , 事物的根 本 ; ③素 , 是 质朴 , 不 加 装饰 ; ④素, 是 淡雅 无为 。由此 , 目 前 国内理论界 普遍认 为 , 素课 是 对现 下浮躁 、 形 式、 低 效教 学 的返 璞 归真 ; 素课是 不 需 要 刻意雕琢 。 不 需要 奢华的课 堂 , 不 需要作 秀、 不 需要虚假 、 不 需要 轰 轰烈 烈的表演 的课 堂 :素课就是 需要 我们在对教 材深 入 理解 的基础 上“ 浅 出” 教 学设计 的 简洁 美、 需要 让 学生在课 堂的本 色体验 、 合作 和探 究 中达成 有效对话 , 在天然雕饰 中完
【 中图分类号】 G 6 3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8 — 0 0 7 3 — 0 1
在“ 总统就职 演讲” 环节进一步深入 两党制 的利弊 实质 。 通过这 个模拟的 活动 , 把 本框 全部 内容都揉合 了进去 。 课 的结构 能通过 某一个活动贯 穿始终 , 简约而不 简单 , 上课 的感 觉和 学生听课 的感觉似行云又如流水般 的水到渠成、瓜熟 蒂 落, 自然纯朴 、 酣畅淋 漓而不矫揉 造作 、 逻辑 结构 清晰 简洁便 于掌握。 二、 本 色体 验一 “ 无法预约的精彩” 本 色体验是 “ 素课 ” 的本初 。体验式教 学是指根 据 学生的 认知特点和规律 , 通过创造 实际的或 重复经历 的情境和 机会, 呈现或再现 、 还 原教 学 内容 , 体验式 学习的流程使 学生在 亲历 的过程 中理解并建构知识、 发展能 力、 产生情感 、 生成意义。 三、 天 然雕 饰—— 知、 情、 意、 行的和谐 统一 高 中思想政 治课 的灵魂就在 于要 做到知 、 情、 意、 行 的和 谐统一 , 如 无此四 者统一 。 则 高中思想政 治课 犹如行 尸走 肉。 新《 思想政 治课 程标准》 指 出: 思想政 治课要 “ 立足 于学生现 实 的生活 经验 , 着眼 于学生的发展 需求 , 把理论观 点的阐述寓 于 社会生 活的主题之 中。 构建 学科知 识与生活现 象、 理论 逻辑与 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 程模 块” 。 所 以我们绝不可 以把素课等 同于“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 张张嘴 就算完成教 学任务” 的旧

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其一随着翘首以盼的新课标的颁布,陆陆续续聆听学习了专家、教授、老师们的演讲。

疫情当下,线上的学习形式让我们和专家近距离接触,其中张三教授的《美术课程标准的节点》,张三教授开篇用一段文字让我印象深刻。

“不应该仅仅拥有‘河段思维’,还应该拥有‘全流域思维'。

”这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着眼未来、面向未来培养人才,不仅有现阶段育人的能力更要有长远的眼光,为未来培养有担当、有能力、具有健康审美的人才,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都具有“全流域思维”的育人观念和智慧。

一、艺术课程,提升人文素养此次新课改将以往的美术、音乐等课程统归为艺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优化课程设置,强调了艺术课程的重要性,提升了课时的比重,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国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育人导向,弘扬文化强自信课程内容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讲好中国故事,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相统一,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美术活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会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增强中国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视野。

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倡综合,重创新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刻地感受到对一个孩子的影响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艺术的学习过程是多元的、立体的、全方位,有体验有感受的课堂才是有温度的课堂。

回归本色教学 打造“素色课堂”——谈“素课”之理念

回归本色教学 打造“素色课堂”——谈“素课”之理念
用 : 关 键 处 反 反 复 复 用。 在
在语言的立场 , 用语言 的头脑思考 语文教学 问题 , 挖
掘文 本 中的各种语 言现 象 ,进行 对语言 的感 受 、 理 解 、 固、 用等一系列深入 活动。 巩 应 例如 , 五彩 池》 上《

课 时 ,一位 学生面对 五彩池的美景脱 口而 出:老 “
谈 , 节有余 , 细 整体不 足 。 例如 , 《 长》 读 船 一文 , 出 读
了“ 舍己为人 ”依据 的是 其 中的一些局 部情节。 , 而如 果读 “ 森林 ”基于整个故事 文本来把握 , 出的就是 , 读 船长 的“ 尽职守 ”作为一个 文本的主导倾 向 , 恪 。 是通 过“ 森林 ” 反映 出来 的 , 还是通过 “ 树木 ” 反映 出来 的 ,
于很 多因素的 , 比如 水池 的位 置 、 小、 大 深浅 、 水温 、
安全 等 , 家再读 读课文 , 大 然后讨论一 下。课 堂里热 ” 闹非凡 。 尽管最终讨论 出 “ 能游泳 ” 不 的结论 , 大家 但
都全 力地 去课 文 中寻找 答案。这 个调节 的技巧 在于
把解决问题与学 习课 文有机地 结合 起来 了。
师, 五彩池可 以游泳吗? 这是课 堂的不和谐音 符 , ” 该
1 兰 垦 ! 苎 至璺 曼 1 一 教学月- J 学版2 1 6语 文 0 TJ I、 】 01

如何处 置? 方法 有五种 : 是不 予理睬 , 是简单 批 一 二 评, 三是 留作课外 查资料 , 四是正确 引导 , 五是 回到 课文。 一位教 师采用 了第五种方 法 , 得 了良好的教 取 学效果。 教师说 :是啊 , 么美的五彩 池如果真的可 “ 这 以游泳就好 了, 那我也很想去游 泳。 不能游泳取决 能 此外 , 师要特别 重视 引导学 生“ 通式 ” 教 读 整体 地读。 只有 “ 通式 ” 读 整体 地读 , 才能 整体 观 照 , 前 “ 提” 引导 , 高临 下 , 局在 胸 , 居 全 真正读 透文本 。 的 有 学生经 常有意 无意地把读 “ 森林 ” 读 “ 木” 为一 和 树 混

言语实践,“素课”的主旋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设计及点评

言语实践,“素课”的主旋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设计及点评
的方法 , 以提高识 字效率 ;3 汉字 的词义复杂 , 可 () 有 同义 词 、 多义词 、 义词之 分 , 反 如果 采 用“ 文解字 ” 依
就 能 快 速 而 正 确 地 理 解 字 义 4 汉 语 言 文 字 还 具 有 ()
形象 性、 会性 、 息冗余 性等 特点 , 意 信 因而语文教 育 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 , 更要重视整体感悟。 最后要说 的是 , 正如 “ 菜为主、 菜为辅 ” 素 荤 的素 食观 念 , 提倡 “ 素课 ”并 不意味 着一素 到底 , 斥其 , 排 余。 如果认为素课就是要 抛弃 多媒体 , 一支粉笔一 本 书, 这是 一个误 区。 语文课 堂应 以 “ ” 素 为主 , 兼顾 其 余, 体现 的是~种 境界 :素 ” “ 中的百花 齐放 , 素 ” “ 中 的“ 百家争 鸣” “ ” ,素 中的“ 千姿百态 ” 。
自然地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 教学流程 】
课 前预热 : 唱响歌颂春 天的歌 曲, 积累描 写春天 的词语和古诗词。


谈话导人 , 揭示课题
师 啊 J 天是 温暖 的 , 美 好 的 , 满 着生 是 春 是 充 机, 充满 着希 望 , 明媚 的春光 中 , 在 我们 幸福地 享受
那 一 声 声 撕 心 裂 肺 的 哭 喊 , 大 滴 大滴 的 眼 泪 , 鲜 那 那
红鲜 红的血迹 ……所有 的这一切 ,都化作 了这样 一 个疑 问——( 生接读 : 究竟是为什 么? 这 )
() 3 给短语找朋友 , 串连成诗句。 ( 点评 : 个环 节的设计很 精彩 。 不仅是 一种 这 这 语 言形 式的分解和组合练 习,而且有 利于降低学 生
( 点评 : 学生对战 争没有 多少真切 的 了解 , 以 所

一堂生动的自然美育课

一堂生动的自然美育课

一堂生动的自然美育课今天,我经历了一堂生动的自然美育课。

这节课不是一般的美术课,而是让我们用心感受自然,在其中寻找美的课程。

这是一堂关于自然美的课程,引导我们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了解到自然中充满美丽和诗意。

下面我将描述这堂课的内容和感悟。

首先,老师带着我们到校园内的花园探寻自然之美。

我们看到许多花儿在阳光下开放,色彩斑斓,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如同一幅大自然的画卷。

老师让我们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纹路,并带我们使用画笔和调色盘,将它们绘制在白纸上。

通过这项练习,我们深刻地体验到艺术是如何通过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创造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接下来,老师带我们到河边,让我们近距离观察水流、石头和河边的植物。

我们发现河水的颜色和流向都有随季节的变化,岩石充满了质感和形态的美,河边的植物则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生机。

老师鼓励我们观察并绘制这些景象,用画笔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忘记了时间,在生态环境中倾听自己的内心,在这种真实的美中,我们找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意。

最后,老师带我们到公园里,在树林中沿着小路散步。

我们看到许多蝴蝶舞动翅膀,鸟儿鸣叫欢快,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美丽。

我们走着走着,看到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跑到我们的脚边,蹦蹦跳跳地走开,似乎它也在享受生命和自然的美好。

我们被这种无言的美所感染,让我们在大自然间深呼吸,感受到生命和美的共呼之间。

到了下午,我们回到了教室,老师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和颜料,将我们在校园、河边和公园看到的景色,描绘到画布上。

我发现,在画这些作品过程中,我们可以沉浸在自然美的感受中,聆听内心的声音,表现出我们对自然美的理解与感悟。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自然美育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敬畏,它赋予我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在我们从纷繁嘈杂的文明世界里走进寂静自然,触摸和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时,我们可以在内心寻找到自己的平和与满足,仿佛自己和一切之间都产生了一种生命、情感和美的共振。

总之,这堂生动的自然美育课开启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探索之旅。

美术素养课程简介

美术素养课程简介

美术素养课程简介
美术素养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掌握基本的绘画、雕塑、设计等技能,培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创作水平。

在课程内容方面,美术素养课程涵盖了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包括素描、色彩、构图、造型等基础知识,以及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的介绍。

通过理论讲解、作品欣赏、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美术的丰富内涵和多样表现形式。

此外,美术素养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同时,课程还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和了解艺术家的生平经历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和人文情怀。

总之,美术素养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 1 —。

让学生从语文素质课学习中发现美

让学生从语文素质课学习中发现美

让学生从语文素质课学习中发现美《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善于发现美、体验美。

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标签: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审美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学也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下面简单谈谈我对初中语文课中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语文教科书是美育的好教材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师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和语文理解、表达能力培养的主要教材。

教材中编选了许多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名文佳作,有的文章为历代人们所传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全日制初中语文课本,每册三十课,十册共三百课,其中记叙文一百七十五课,诗歌、戏剧约三十课,两者合起来约占全部课文的百分之六十八。

这类文章形象、生动,学生爱看,又能寓教于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篇数较少,约占全部课文的百分之三十二,但其中也有不少审美因素。

议论文中巧妙的比喻、生动的寓言、整齐的句式、变化的句型、机智的辩论等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说明文中奇妙的联想、绘声绘色的描写、钻石般闪光的语句等也会使人赏心悦目、心飞神驰。

如《看云识天气》,把变幻莫测、千姿百态的云的形状描写得淋漓尽致,好像一幅幅彩云照片。

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中对“长虹卧波”式的中国石拱桥的刻画,使文章生色不少。

这些课文多数是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语言艺术珍品,是施行美育的好教材。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数学、物理、生物、政治等课程无法相比的。

二、美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语文能力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形成规范化的语言,发展一般智力,培养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和今后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大学生美学素养课教案设计

大学生美学素养课教案设计

课程目标:1. 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3. 培养学生传承和创新美学文化的意识。

4.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对象:大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视频、图片等)。

2. 美学理论书籍和文献。

3. 艺术作品(绘画、音乐、雕塑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展示一些自然景观、艺术作品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美的存在。

2. 提问:什么是美?为什么美?二、美学基本概念(20分钟)1. 介绍美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 讲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如美、美感、审美、审美活动等。

3. 通过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三、美的感知与鉴赏(20分钟)1. 分组讨论:如何感知和鉴赏美?2. 每组选取一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分析其美的特点。

3.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审美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10分钟)1. 讲解审美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引用相关理论和案例,增强学生的认识。

二、美学与艺术素养(20分钟)1. 介绍美学与艺术素养的关系。

2. 讲解艺术素养的培养方法,如欣赏艺术作品、参与艺术活动等。

三、传承与创新美学文化(20分钟)1. 讲解大学生在传承和创新美学文化中的作用。

2. 分组讨论:如何为保护和推广美学文化作出贡献?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审美作品,如创意、表现手法等。

3. 反馈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课后作业:1. 阅读一本美学理论书籍或文献。

2. 参观一次美术馆或艺术展览。

3. 撰写一篇关于美学与艺术素养的短文。

大学生美学素养课教案范文

大学生美学素养课教案范文

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美的感知与鉴赏。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美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审美活动。

2.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雕塑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美的存在。

2. 提问:什么是美?美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40分钟)1. 美学的定义:介绍美学的基本概念,如美的本质、美的特征等。

2. 美学理论:简要介绍几种重要的美学理论,如形式主义、内容主义、实用主义等。

3. 美的感知与鉴赏:讲解如何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来感知美,以及如何鉴赏艺术作品。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艺术作品是否具有美感?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个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进行解读。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二、课堂实践(30分钟)1. 创作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自然风景、人物肖像等,进行艺术创作。

2. 教师指导,强调创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美学原则。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2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美学素养方面的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

3. 反思总结: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美学概论》2. 多媒体课件3. 艺术作品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初步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并在实践中尝试创作艺术作品。

大学生美学素养课教案模板

大学生美学素养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美学素养授课对象:大学生授课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一、美学概述1. 美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2. 美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3. 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二、审美能力培养1. 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2. 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3. 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三、美学素养实践1. 分析优秀艺术作品2. 创作个人艺术作品3. 参与美学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美的本质是什么。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美学素养。

二、美学概述1. 讲解美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2. 介绍美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如:形式主义、表现主义、实用主义等。

3. 分析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审美能力培养1. 讲解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如:观察、分析、比较等。

2. 讲解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方法,如: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历史、风格等。

3. 讲解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如:模仿、创新、实践等。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 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美学素养实践。

二、美学素养实践1. 分析优秀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2. 学生分组,每人创作一件个人艺术作品。

3. 作品展示与交流,教师点评。

三、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美学素养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美学素养的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学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参与美学实践活动的情况。

教学资源:1. 美学相关教材、书籍、网络资源。

2. 艺术作品图片、视频等。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美学素养。

培养学生美学素养,展现写意蔬果的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美学素养,展现写意蔬果的艺术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不仅在艺术领域,美学素养也逐渐成为了我们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培养学生美学素养的过程中,展现写意蔬果的艺术魅力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要想培养学生美学素养,要让他们深入了解美学的概念和内涵。

美学不仅仅是对美的欣赏和追求,更是一种关于美的思考、认知和表达。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美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了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特点和审美方法等等,才能够真正理解美学的内涵和价值。

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

单纯的理论学习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艺术实践中。

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表现方法,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

展现写意蔬果的艺术魅力,恰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机会。

写意蔬果是一种绘画表现形式,通过笔墨表现出蔬菜和水果的形态和色彩,凸显出它们的生命力和艺术美。

展现写意蔬果的艺术魅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画画技能,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深入观察、认真思考和灵活表现,把握蔬果的色彩、形态、质感和气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通过展现写意蔬果的艺术魅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还能够促进他们多元化的发展。

艺术创作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同时,展现蔬果的艺术魅力也可以和其他学科融合,如语文、科学、社会等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

展现写意蔬果的艺术魅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美学素养,提升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希望我们的教育体系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在各个领域中探索更多创新和实践的可能,让我们的世界更为美好!。

展现“美”的元素 激活语文课堂

展现“美”的元素  激活语文课堂


“ ” “ ” 冲 击 ,感 知 语 言 美 视 听
“ ”是 推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动 力 , “ 趣 ” 就 是 带 有 情 趣 兴 感 意味 的注 意 。多媒 体计 算 机将 无声 的语 言 和有 声 的 口
头语 言 及形 象 的直 观 画面结 合 在一 起 ,为 语 文教 学 提 供
语 文教 学与 美 育 结 合 的 可行 性 和 实 效 性 ,结 合 一 些 实 践 ,努 力探 索在 中 学 语 文教 学 中进 行 美 育 渗 透 的 切 实 有 效 的 新 途 径 .践 行 展 现 “ ” 的 元 素 激 活 语 文 课 堂 的 主 张 。 美
关 键 词 :课 件 ; 美的 元 素 ;语 文 教 学 中 图 分 类 号 :G6 3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 5 8 2 1 )3 0 4 - 2 3. 6 1 0 6 (0 10 - 1 7 0 德 国 哲 学 家 康 德 曾 说 过 , “ 们 要 经 常 怀 着 无 限 的 我
美 的情 趣 ,这 就 是 美 育 追 求 的 境 界 : “ 以美 造 美 ” 而 多 。

媒 体 计 算 机 的 集 成 性 和 控 制 性 ,信 息 媒 体 的 多 元 化 、 多 样 化 , 为 美 元 素 的 呈 现 与 组 合 提 供 了 承 载 的 平 台 。 学 生
能 够 在 语 文 积 累 和 运 用 中养 成 审 美 趣 味 , 陶 冶 审 美 情 操 ,
培 养 审 美 意 识 , 发 展 审 美 创 造 ,取 得 最 优 化 的 教 学 效 益 。 那 么 ,在 语 文 教 学 过 程 中 如 何 运 用 课 件 平 台 ,挖 掘 美 的 元 素 ,进 行 美 育 渗 透 呢 ? 笔 者 认 为 应 该 从 以 下 几 个

用美串起课程的音符

用美串起课程的音符

FAXIAN 课程观
合作、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展开,以培养学生 的 实 践 能力 和 创 新 精 神 为主 要目标。 在课 程 实 施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 验、合作等 方式实现培养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 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 学生参与研究兴趣和促进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采用形成性、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的 变化 和发 展, 促 进 学 生 健 康 人格 的 养 成和能力的不断发展。
要对学校课程设置和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定 位。诊断应建立在学校的历史和现实、文化特色 和办学特色等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获得学校需要重点培 养 的美育内涵, 评 估学 校 现有 的 课 程 或 者 课 程 体系的 设 置和实 施 是 否符 合 学 校 的实 际、 具 有 自身特点,每一门课程是否指向美育内涵,课程 是 否符 合 学 生 的 需 求、 兴 趣, 课 程与课 程 之 间 是否与美育有实质性的联系,从而形成基于学校 特点、 符 合 学 生 需 求, 在 美育 和 学 校 课 程 之 间
美育与学校的课程密不可分,可以说,课程的建构是师生按照美的 规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通过劳动创造美的记录。作为有着近60年 历史的美育传统校,我校遵循“ 要给孩子们最美的教育”宗旨,着眼于 全体学生健积淀,坚持美育教育品牌,以美育为载体,践行大 美育观的理念,美育与学校课程相融合,将美育融入学校各个角落,打 造出了具有美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50
EDUCATOR
吴田荣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东城
区和平里第四小学校长、和四小优质教育资源 带三校区校长,北京市教育学会教师发展研 究分会校长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先后荣获北 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 “ 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骨干教师、东城区 教育系统优秀校长、东城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 誉称号。有多篇论文获市级以上一、二等奖。

裸课·素课·家常课

裸课·素课·家常课

观摩教学,我喜欢看裸课、素课、家常课。

何谓裸课?裸课就是没有经过一次次试讲,是教师和学生第一次完成教学任务的课。

何谓素课?素课就是不用多媒体,一位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群学生的课。

何谓家常课?家常课就是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每天给学生上的质朴自然常规性的课。

这样的课,真实,平实,朴实,扎实。

请看《乌鸦喝水》的教学片断———师:小朋友,我们怎么记住“喝”字呢?生:喝水要用嘴,所以这个字是口字旁。

师:如果把口字旁换成三点水旁,这个字又读什么呢?(出示“渴”及其拼音,指名学生读。

)生:我知道了,我们渴了就想喝水,所以“渴”是三点水旁。

师:(出示)一只乌鸦口()了,到处找水()。

(学生跃跃欲试)以上教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漂亮的课件,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在读一读、认一认、比一比、填一填中,实实在在地识字。

整个过程,简简单单,朴朴实实。

下面看于永正老师教学《爱如茉莉》的片断———师:再请一位同学读第7自然段,其他人思考:母亲说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一个女生大声地、有感情地读母亲说的话。

)师:你呀,可以出院了。

(众笑)我为什么说她可以出院了?谁知道?生:她的声音大,不像住院的病人。

语气没有读好。

师:对呀!母亲是用什么样的声音说的?书上怎么交代的?生:她是用虚弱的声音说的。

师:对呀!读书要细心,不要放过每一个字。

大家都练习一下,都读读母亲说的话。

再想想刚才我是怎样读的。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师:谁来试一试?(一个女生有感情地有气无力地朗读)师:你现在像重病在身的人了,的确需要住院治疗了。

(学生会心地笑了)大道至简,这是在教朗读,也是在教阅读。

于老师带领学生把书读好,把书读到心里去,学生踏踏实实地学语文。

虽是公开课,却如家常课一样,朴实无华,但又处处透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我不喜欢“假、闹、华”的课。

我认为,形式主义的课不是好课,刻意雕琢的课不是好课,天衣无缝的课不是好课,因为这样的课对教学指导意义不大,它掩盖了课堂教学的真实面目。

借几何直观之感 乘提升素养之美——从两个习题课教学片段说起

借几何直观之感 乘提升素养之美——从两个习题课教学片段说起

借几何直观之感㊀乘提升素养之美从两个习题课教学片段说起杨宪伟(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㊀719000)摘㊀要:在数学教学中ꎬ几何直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ꎬ借助几何直观ꎬ可以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ꎬ抽象问题形象化ꎬ隐藏问题直观化.利用图形的几何直观的特征ꎬ可以充分培养学生数学抽象ꎬ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ꎬ有效落实 四基四能 .关键词:核心素养ꎻ几何直观ꎻ直观想象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9-0052-03收稿日期:2021-12-25作者简介:杨宪伟(1986.9-)ꎬ男ꎬ陕西省榆林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㊀㊀笔者在两节高三习题课的教学中ꎬ经历了学生利用几何直观理解数学知识并迁移应用ꎬ几何直观的作用使得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ꎬ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ꎬ参与知识发生㊁发展的全过程ꎬ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ꎬ令人印象深刻.1«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习题课教学片断例1㊀(2015年ꎬ全国2卷)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22ꎬ点(2ꎬ2)在C上.(1)求C的方程ꎻ(2)直线l不经过原点Oꎬ且不平行于坐标轴ꎬl与C有两个交点AꎬBꎬ线段AB中点为Mꎬ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乘积为定值.教师提出问题ꎬ由学生小组讨论ꎬ然后汇报展示.学生第(1)问的解法相对固定ꎬ结果正确ꎬ得到C的方程为:x28+y24=1ꎬ主要在第(2)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生1:我们组采用的是联立方程的方法ꎬ过程如下: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kʂ0)ꎬA(x1ꎬy1)ꎬB(x2ꎬy2)ꎬM(x0ꎬy0)ꎬ联立y=kx+mx28+y24=1{可得:(2k2+1)x2+4kmx+2(m2-4)=0ꎬx0=x1+x22=-2km2k2+1ꎬy0=kx0+m=m2k2+1ꎬ所以kOM k=-12k k=-12.师:这个小组的同学采用的就是最常见的求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的方法ꎬ一般就是设点设线联立解决问题.生2:我们组采用的是点差法ꎬ过程如下:设A(x1ꎬy1)ꎬB(x2ꎬy2)ꎬM(x0ꎬy0)ꎬ则x21+2y21=8x22+2y22=8{ꎬ两25式相减可得:kAB=-y1-y2x1-x2=-x02y0ꎬkOM kAB=y0x0(-x02y0)=-12.师:在涉及到弦的中点时可以采用此方法生3:我们组采用的化椭为圆的方法ꎬ过程如下:横坐标不变ꎬ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ꎬ则椭圆x28+y24=1变为圆x2+y2=8ꎬ在新坐标系中ꎬ直线的斜率变为原来的2倍ꎬ此时直线lᶄ与OᶄMᶄ垂直ꎬkOᶄMᶄkAᶄBᶄ=2kOM 2kAB=-1ꎬ故kOM kAB=-12.师:大家觉得这个小组这种方法怎么样?此时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好在什么地方?生4:化椭为圆ꎬ利用圆的几何性质解决问题.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ꎬ但是注意使用的时候要重点关注不同坐标系下同一量之间的关系ꎬ还有就是并不是所有的椭圆的题目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解决.老师现将此题改编一下ꎬ大家继续思考.变式1㊀此题的条件不变ꎬ问题改为:求әAOB的面积S的最大值以及取最大值时点M的轨迹方程.师:请同学们思考此题还能用化椭为圆的办法吗?如果能使用的过程应该注意什么?生5:我觉得可以ꎬ应该注意不同坐标系下面积之间的关系.师:好的ꎬ那大家试着按照你们的思路完成本题.㊀生6:我们完成了ꎬ结果如下:横坐标不变ꎬ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ꎬ则椭圆x28+y24=1变为圆x2+y2=8ꎬ在新坐标系中ꎬ三角形的面积为原来的2倍ꎬ此时әAᶄOᶄBᶄ的面积Sᶄ=12|OᶄAᶄ||OᶄBᶄ|sinøAᶄOᶄBᶄ=4sinøAᶄOᶄBᶄɤ4ꎬ当且仅当øAᶄOᶄBᶄ=90ʎ时取等号ꎬ此时|OᶄMᶄ|=2ꎬMᶄ的轨迹方程为x2+y2=4ꎬ所以S的最大值为22ꎬM的轨迹方程为x24+y22=1.师:太棒了ꎬ老师突然想到了四川省的一道高考压轴题ꎬ老师按那个题的背景和难度再改编一下此题ꎬ同学们再试一试.变式2㊀此题的条件不变ꎬ问题改为:直线l:y=-x+t(t>0)与椭圆C只有一个公共点Tꎬ直线m平行于OTꎬ与椭圆C交于不同两点AꎬBꎬ且与直线l交于点Pꎬ证明:存在常数λꎬ使得|PT|2=λ|PA| |PB|ꎬ并求λ的值.学生探究片刻后ꎬ教师提问.师:请同学们思考此题还能用化椭为圆的办法吗?㊀生:好像不能.师:这个题目你们取得了哪些突破?遇到了哪些困难?生7:椭圆x28+y24=1变为圆x2+y2=8后ꎬ我得到在椭圆中直线m的斜率为12ꎬ在圆中|PᶄTᶄ|2=|PᶄAᶄ| |PᶄBᶄ|ꎬ但我们的困难是不同坐标系下线段长度之间的关系.师:很好ꎬ那我们先探究一下不同坐标系下线段长度之间的关系ꎬ其实也就是弦长的关系.同学们思考如何用坐标表示弦长?生8:我明白了ꎬ弦长|AB|=1+k2|x1-x2|ꎬ在刚刚的变换中ꎬ横坐标没变ꎬ斜率的变化已知ꎬ所以弦长的变化也可以知道.师:同学们尝试按生8的思路解决问题.最后生8最先得到结果ꎬ具体如下:|PᶄTᶄ|2|PT|2=1+(-2)21+(-1)2=32ꎬ|PᶄAᶄ| |PᶄBᶄ||PA| |PB|=1+22)21+22)2=65ꎬ在圆中由相交弦定理可得:|PᶄTᶄ|2=|PᶄAᶄ| |PᶄBᶄ|ꎬ所以|PT|2=45|PA| |PB|.师生共同总结ꎬ通过伸缩变换化椭为圆可以解35决的问题ꎬ解题的思路ꎬ使用时的注意事项.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习题课教学片断例2㊀在әABC中ꎬ已知øC=90ʎꎬAC=8ꎬBC=6ꎬD是AB的中点ꎬEꎬF分别是BCꎬAC上的动点ꎬ且EF=4ꎬ求DEң ACң的值.教师提出问题ꎬ由学生小组讨论ꎬ然后汇报展示.㊀生1:我们组采用的是坐标法ꎬ过程如下:以C为坐标原点ꎬ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ꎬ设E(0ꎬa)ꎬ则D(4ꎬ3)ꎬDEң=(-4ꎬa-3)ꎬACң=(-8ꎬ0)ꎬDEң ACң=32.师:这个小组的同学采用的就是最常见的求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方法ꎬ一般就是建系解决问题.生2:我们组采用的是几何法: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ꎬDEң在ACң上的投影为4ꎬ|ACң|=8ꎬ故DEң ACң=32.师:大家觉得这个小组这种方法怎么样?此时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好在什么地方?生3:利用几何性质解决问题ꎬ直观简洁.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ꎬ老师现将此题改编一下ꎬ大家继续思考.变式1㊀此题的条件不变ꎬ问题改为:求DEңDFң的最小值.生4:我们觉得这个题目使用坐标法更好ꎬ但是我们遇到了困难.师:说说你们的过程和遇到的困难.生4:还是刚刚的建系方式ꎬ设E(0ꎬa)ꎬF(bꎬ0)ꎬ则D(4ꎬ3)ꎬDEң=(-4ꎬa-3)ꎬDFң=(b-4ꎬ-3)ꎬDEң DFң=25-(3a+4b)ꎬ因为EF=4ꎬ所以a2+b2=16ꎬ做到这里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了.师:很好ꎬ大家一起思考我们该如何继续.生5:可以采用换元法ꎬ令a=4sinθꎬb=4cosθꎬ则DEң DFң=25-20sin(θ+φ)ȡ5ꎬ故DEң DFң的最小值为5.师:非常棒ꎬ但是对于最值问题我们还要验证等号是否能够成立ꎬ本题中θ+φ=π2时取等号ꎬ容易验证等号可以成立ꎬ但必须严谨说明.事实上ꎬ本题还可以使用判别式法㊁柯西不等式等方法求解ꎬ大家可以课后尝试ꎬ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ꎬ对大家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要求都很高ꎬ同学们思考我们能否使用几何法解决问题?师生共同探究用几何法解决问题.取EF的中点Gꎬ则|CG|=2ꎬ|CG|+|DG|ȡ|CD|=5ꎬ故|DG|ȡ3ꎬ当且仅当GɪCD时取等号.DEң DFң=(DGң+GEң) (DGң+GFң)=(DGң+EGң) (DGң-EGң)=|DGң|2-|EGң|2ȡ5.师:我们得到的这个等式称为 极化恒等式 ꎬ它可以将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用两个几何长度来表示ꎬ请同学们仔细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师生共同总结几何法的特点和优点.3教学启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直观想象的数学核心素养ꎬ从概念层面看ꎬ借助几何直观可以丰富事物表征ꎬ完善问题结构ꎬ理解抽象概念.从思想层面看ꎬ借助几何直观可以以形助数ꎬ数形结合.从心理学角度看ꎬ借助几何直观可以用图形思考ꎬ为学习者建立学习的信心.高中数学中集合㊁函数㊁立体几何㊁解析几何㊁平面向量与解三角形等模块的知识都需要教师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ꎬ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ꎬ学生能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ꎬ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ꎻ增强运用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ꎻ形成数学直观ꎬ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事物的本质.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ꎬ2018.[责任编辑:李㊀璟]45。

八大心态【素质课】之欧阳美创编

八大心态【素质课】之欧阳美创编

•八大心态【素质课】•八大心态的感想感悟 {扭转}一;成就心态 {成就心态是成功人士的心理支柱} 行业内幕交流华少 2844810391•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必须树立成就心态,也就是说敢于立志;敢于梦想的积极心态,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本心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是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渴望,是一种强烈的欲望,它能激发我们潜意识中所有的潜能,去寻找梦想;确定梦想。

为了梦想努力向前,最终要让自己梦想成真。

做事业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刚刚开始就已成为一名独立老板,我们是在做事业;我们都是自己的老板,那么当老板就必须要有一个当老板的心态,要给自己定位;要从内心认定自己我是一个老板,然后从仪表;气质;言谈举止;交际礼仪,能力以及学问见识等方面去提高自己,塑造自己最终成就自己。

我们要有进取心;成就感和向上的力量,并不断的修正自己;改变自己;造就自己,提高自信与勇气,树立自己的目标,按照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的前进直到成功。

二;学习心态 {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行业内幕交流扣扣:华少284481039活到老学到老,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但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隔行如隔山,如果我们没有一个空杯的心态,不能接受人家的建议,不能从零开始学的话,将会走很多弯路。

每个行业的学习都包括五个方面的知识:1:行业专业知识2:演讲学3:公关交际学4:心理学5:管理学我们会认识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朋友,在他们真诚的交流中得到提升,也在这短短的时间中得到四大财富:知识财富;健康财富;朋友财富;物质财富的大丰收。

我们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以及锻炼了我们的口才,而心理学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察言观色。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管理学,我们懂得了怎样去理财,如何去回避风险。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大家都知道在传统行业里,只要有钱就可以开个店铺,小饭店之类的没有什么难的,而这些都是守株待兔式的,守株待兔的故事的大家都应该知道的,而今天我们的这个行业就与传统行业不一样,它让我们纺织一张商业网,让自己投入到人的海洋里,去和千千万万个陌生的面孔打交道,首先你得让人接受你,欣赏你,相信你,把自己实实在在的销售出去,让别人认可你,要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美育课素养课教案

美育课素养课教案

美育课素养课教案教案标题:美育课素养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美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欣赏、创造和表达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1. 美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艺术欣赏和创作。

3. 表达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艺术作品图片、艺术创作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纸、铅笔、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 (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艺术作品或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对这幅作品或音乐的感受和想法,引导学生思考美的概念和重要性。

Step 2: 美育概念介绍 (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美育的概念和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或讲述相关故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美育的概念。

Step 3: 艺术欣赏和分析 (1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Step 4: 艺术创作和表达 (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音乐演奏等形式。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材料,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Step 5: 展示和分享 (10分钟)学生完成艺术创作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和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促进交流和学习。

Step 6: 总结和反思 (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美育的认识是否有所改变,以及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参与艺术活动,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艺术作品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和评价学生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 , 见热烈 , 见冷静 。 只 不
宣告结 束。 在这样 的课 堂上 , 师可 有可无 , 教 小组合作 学 习处于一种 缺乏监 控的 自由放任
素课之 美美在教学高效 。 语文课 可以用课 的状态 。 () 3 少数人 学 习, 多数 人休 闲。 其表 现形式 有二 : 是少数 人学 习, 一 多数人 游离。小组 件, 但要用得适 当。 明类文章 宜用课件 , 说 文学 作品的解读不 宜用之 。如有 一位教 师将柳永 的
和发展 的主体 。语 文课 程必须根 据学 生身心发 展和语 文学 习的特点 , 关注学 生的个体 差
异和不 同的学 习要 求, 提倡 自主 、 合作 、 究 的学习方 式” 这是 新课标 的精髓 。自主学 习 探 。 的能力是 适应未 来学 习化 社会 的必要 条件 。如何 认识 并付诸于 实践 , 我们语 文教 师的 是 重要使命 。下面 , 本人对 合作教 学的认 识和实施 谈谈粗 略的想 法。 就
。这时 。 有的学 生按照 教师的要 求发表 自己的看法 , 往 但 素课之 美美在教 师板 书 。教师适时适量地 人讨论 讨论怎 么回答这 个 问题 ” 往 是你说 你的 , 说我 的 ; 我 有的学 生则利 用这个机 会说 闲话。这样 的小组 讨论 , 是在 明确 用粉笔将师 生的共 同成果誊 写在 黑板上 , 黑底
知识 美, 独抒性 灵 的情感 美, 岂不是 世 上最动
听的 音 乐。 曼妙 的唯 美 , 趣 的魅 力 , 慧 的 情 智
仁爱 。
( ) 小组合 作理解 为小组讨 论。 1将 我们经 常可 以看到这样 的教学 场景 : 当教学进 行到
某一环 节时( 常是教 师的提 问无人应 答 , 学进行不 下去 时 )教师便会 要 求学生 “ 通 教 , 几个
【 新】 I 课程 刨 新 研究l
素 课 之 美
●成 兆 亮
何谓素课 ?这 里指的是 传统课 堂教 学。 素课之 美美在课 堂环境 。明亮 的窗 , 白 洁
合作 教学
倡 导 语 文 教 学 新 篇 章
● 姜 玉 娟
《 文课 程标 准》 语 在谈 到学生 学 习方式 时 , 积极 提倡 自主 、 合作 、 探究 。 学生是 学 习 即“

的墙 , 干净 的课 桌 , 滑 的黑板 , 明的光 线 , 光 透
构 成 课 堂 物 理 环 境 ; 生 手 捧 一 本 教 材 , 师 学 教 手 拿 一 支粉 笔 , 一 根 教 鞭 , 生 时 而 凝 神 沉 执 师 思 。 而 热 烈 讨 论 , 而 书 声 朗 朗 , 而 奋 笔 时 时 时

什 么 叫合 作学 习
疾书 ……这是 一幅 多么惬意 而和谐 的 青春 读
书图。
合作是 人类相 互作用 的基本形 式之一 。 是人类社 会赖 以生存 和发展 的重要动 力 。社
会 主义市场 经济制 度的建 立及知识 经济 的即将到 来 , 需要 人的主 动性 、 造性 , 但要有 创 不
教师要 想吸 引学生 的 目光 , 须有更广 阔的知识 面 、 高 的 必 较 是 要 用 直 觉 感 悟 的 , 想 .酒 入 愁 肠 化 作 相 思 事情 。现代 的学生知 识面广 。 试 “ 文 化素质 , 富 多样 的教学手 段和 方法 , 丰 以生动 、 活泼 的授课 感染学 生 、 引学生 . 吸 引导他 泪”恰 似一 江春 水 向东流” “ ,世界 上又有什 么 们 自觉 主动地 学 习语 文。 样 的图能 比得上 直感呢 !文学还是要 用文本 来 说话的 , 文嚼字 、 咬 涵泳体味 才能得他 滋味 ; 奇 特联想 、 大胆想 象才能生成 意境 。 饰。” 盛赞 了朴素 美。
合作学 习时 , 习好或者 性格外 向的学 生频频发 言 , 学 其他 人则成 为 “ 多余 人” 坐 在那里 静 。
小组 汇报时 , 正发言 的仍是 那一两 个学生 。在这样 的课堂 上 。 真 参与 合作学 习的只 是 抒情诗 词《 雨霖铃 》 用 多媒 体将 清秋 景 、 听 ; , 离别 大 多数人搭车 。 态 渲染得淋 漓尽 致 , 寒蝉 鸣 、 将 情人 咽烘托 得 少数几 名学生 , 多数学 生则游 离于学 习过程之 外。二 是少数人 学 习,
扣人心 弦, 别后虚景 “ 把 杨柳岸 晓风残 月” 表现
得 惟妙 惟 肖。一 堂好 课 就 这 样 被 糟 蹋 了 。“ ” 愁 三 、 师 在 合 作 教 学 中 的 作 用 教
要让学 生真正成 为学 习的主人 . 自主地 学 习、 造性地 学习 , 不是一件轻 而 易举 的 创 这
素课 之 美美在 师 生心境 。“ 庭无 尘杂 , 户 上的小组 合作学 习。
虚 室有 余 闲。” 素课 陶 台性 情 , 人心 灵 淡泊 使
() 2 自由放 任 , 乏监 控 。 缺 有些教 师上课伊 始便 布置合作 学 习任 务。在学生进 行合作
有的教 师退 至教 师的一侧 耐心 等待 , 的教师 如蜻蜓 点水般 在各 学 习小组 问游 有 空灵 , 纯净 自然。放飞 想象 , 限联 想 , 通万 学 习时 。 无 视 走 。小组合作 学 习结束后 。 师开始 依次 听取 各小 组的汇报 , 教 汇报完 毕 , 课堂 教学 活动便 里 。 而课 堂 多 动 症 、 躁 症 , 见 热 闹 。 见 沉 浮 只 不
其 白字 , 方方 正正 的汉 字 , 涓涓 秀笔或 粗犷 的行 的团体 目标指 引下的群体 学 பைடு நூலகம்行为 。教 师使用 它只是 为了使教 学能顺利 地进行 下去 。 出发点和 归宿是 完成教 师对教学 的设计 ( 以教 师为 中心 ) 。这种小 组讨论 , 不是真 正意 义 草, 既醒 目又醒脑 , 岂不是世 间最 美妙 的图。
上这样 的课 , 以享受到 一种素课之 美。 可
竞争 的意识 , 更要有 合作 的精神 , 要有合 作生存 、 需 合作发展 的意识 。合作学 习就 是遵循
创设 良好的学 习环境 。 构建 民主和 谐的教学 氛围 , 分发挥学 生的主 体作 充 素课之 美美在教师语 言。返 璞归真 , 意 学生 学 习规 律 。 诗 激 诱发思维 , 时让学生进 行动手 实践 、 同 自主探 索与合作 交流 。 而最 大限度 从 语 文 。 师 语 言是 语 文 课 的 第 一 要 素 。抑 扬 顿 用 , 发兴趣 , 教 挫 的节 奏美 , 声情 并茂 的文本 美, 启人 心智 的 地发 挥学生 的学 习潜能的学 习方式 。 二 、合作 教学 中存 在的 误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