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源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

合集下载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最新农业经济学论文题目1、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2、甘肃省耕地资源保护问题研究3、面源污染防治视角下农村土地经营方式选择的博弈分析4、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自主管理问题分析5、凌源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研究6、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政策实施情况及成效7、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8、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河南省方城县农户的调查9、城镇化率与农机化程度的关系研究10、贵州山区公路沿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11、我国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的监测方法分析12、中小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13、土地征用的农户收入效应14、大数据环境下云南农产品精准营销模式研究15、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逻辑及动力16、大力提升粮食产业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17、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创新18、对我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评述与建议19、我国肉鸡养殖户建立免疫档案行为及影响因素20、中国东西部地区蔬菜流通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21、农地流转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及约束研究--基于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的调查分析22、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出资意愿影响因素研究23、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24、外部价值链视角下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指标分析25、探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26、心理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27、周口市川汇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现状分析与评价28、范县现代林业建设总体布局及重点工程29、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效及后续发展探讨30、林业种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肥东县农业机械年检现状及对策32、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武功古镇为例33、交易费用理论视野下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创新34、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35、福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6、甘孜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37、建湖县高作镇大成家庭农场发展经验38、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宿迁市农村电商的调查分析39、航空摄影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探讨40、南陵县特色水果与中药材栽培现状及发展优势41、南郑县茶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做法及建议42、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43、黑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44、基于资源保护理论和生态类比的干旱灾害应对分析45、基于城市总规的基本农田空间优化调整研究46、农民农地转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47、农业机械化、非农就业与农民的承包地退出意愿48、农地产权变迁呈现出结构细分特征的原因分析49、农村产权抵押物变现的现实困境与解决对策50、我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51、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金融创新研究--福建屏南小额信贷促进会个案分析52、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3、对石台县现代生态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54、西藏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55、贺州市八步区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56、宁夏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开展确权的重要性分析57、临沂市蒙山区中幼林抚育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8、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建议59、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收入增长探析60、葫芦岛市设施创新农业发展成效探析农业生态学论文题目1、《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探讨2、基于问题导向和区域特色的农业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探索3、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4、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5、绿色发展视角下的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机制优化研究6、基于多中心治理与分类补偿的政府与市场机制协调——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新思路7、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及面板Tobit模型对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实证分析——以陕甘宁青四地区为例8、基于DEA-ESDA的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9、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0、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研究11、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省际差异和影响因素——基于1996~20XX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12、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的移动电子商务策略13、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的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水资源管理14、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与权衡分析15、教学效果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评价探索——以农业生态学教学为例16、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物理控制关键技术应用示范与探索17、中国现代农业生态化发展历程与政策导向18、产业扶贫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P 县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情况为例19、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创新20、城市化进程区农业生态系统正负服务测算——以长安区为例21、中国湿地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纪念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建所60周年22、气候变暖对西北雨养农业及农业生态影响研究进展23、基于DEA-SBM模型的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生态效率评价24、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25、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分位数回归26、退耕还林工程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研究——以安塞县为例27、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回顾与展望——献给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立60周年28、人文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庆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立60周年29、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30、基于DEA模型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以西安市蓝田县某村落整治项目为例31、湿地型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实践——以上海市奉贤区“态生活”农业生态园为例32、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33、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34、低碳视角下农业生态补偿的激励有效性35、基于MOLA方法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分区研究——以神农架林区为例36、河南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37、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时空特征及改善路径研究38、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综合评价与系统诊断39、《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40、数学在农业、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浅析41、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生态学导向型、营养敏感型农业保障粮食与营养安全42、农业生态学的开拓与大学使命的担当——骆世明教授访谈录43、蒲松龄《农桑经》中的农业生态学思想44、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发展态势分析45、农业院校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46、农业生态学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47、《农业生态学》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48、《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9、注重课堂互动和过程考核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探索50、试论高校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与《农作学》的关系农业信息化论文题目1、基于DEA的吉林省农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效率测度2、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研究探讨3、烟草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探究4、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台5、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6、基于多地实践的新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应用7、丽水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8、关于达州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考9、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一个综述10、我国农业信息化生产效率测算及其提升策略分析11、农民说:我是农业信息化的火种12、云南省农业信息化工作传佳音13、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应用文献综述14、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昭通市永丰镇为例15、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思考16、基于AHP-FCE的农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评价分析——以河南省为例17、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18、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探讨19、新形势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分析20、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我国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1、我国农业信息化贡献率测算方法实证研究22、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在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和有效途径23、关于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探析24、大数据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机制与价值创造25、浅谈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26、农业信息化“互联网+”交流应用平台27、基于“互联网+科技管理”的科研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实践——以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28、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29、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30、建设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之浅见31、数据挖掘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进展32、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视角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33、烟草农业信息化现状与拓展途径34、镇江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35、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36、网络环境下的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探讨37、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探讨38、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39、关于加快县域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40、基于农业信息化的农民增收路径的优化41、农业信息化的衍变过程与发展策略42、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化研究43、沈阳市苏家屯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分析与对策44、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对策45、浅析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46、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7、农业信息化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策略分析48、积极引进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化发展49、浅谈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50、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研究51、“互联网+”背景下滁州市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52、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53、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途径分析54、农用无人机为现代农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农业信息化·农用无人机特刊卷首语55、农业信息化管理应用及发展56、农业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与影响57、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构建分析58、徐州农业信息化建设探新路59、物联网视域下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0、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助力脱贫攻坚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中国农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农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农业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国农业论文选题参考1、南方农区草业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2、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基于LMDI模型3、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及其趋势4、基于多时相遥感信息的中国农业种植制度空间格局研究5、中国农业环境问题与对策6、中国农业贷款效率——基于双方程误差修正模型7、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绩效的实证分析8、公司农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未来选择?9、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10、中国农业结构的形成,演变与调整11、中国农业土壤N_2O排放量估算12、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13、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14、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拟(Ⅰ)——模型的建立与灵敏度分析15、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16、中国农业土地经营的规模研究——小块农地经营的案例分析17、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18、中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19、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推进抑或效率驱动——一项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行业比较研究20、中国农业新发展与食物安全新动态二、中国农业论文题目大全1、制度经济学的逻辑与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2、在WTO框架下加强中国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3、“入世”后的中国农业财政支持政策4、中国农业需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5、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相关制度研究6、中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背景与核心内容7、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测度8、中国农业信贷与农业GDP(1978~2001):一个协整分析9、“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10、创新平台: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策略研究——来自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千百十”调研工程的思考11、论中国农业税制改革12、中国农业资源现状与近期潜力评估13、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14、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15、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趋势:1978—200216、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向17、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经济解释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演进的研究19、中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20、中国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中的创新和存在的问题三、热门中国农业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下)2、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3、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与实证分析4、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拟(Ⅱ)——模型的验证与净初级生产力估算5、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之研究6、中国农业收益与生产成本变动的结构分析7、中国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8、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农业效率评价9、农村合作经济: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0、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基于省级层面的测度、发现与解释11、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测算及分解(1985~2005)12、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13、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14、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15、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16、中国农业的增长源泉分析17、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18、21世纪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与策略(下)19、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20、产权管制、制度行为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经济体制转轨的证据(1958~2005年)四、关于中国农业毕业论文题目1、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2、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3、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4、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5、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6、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7、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8、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9、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10、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中国农业应对WTO的宏观思考11、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12、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是挑战还是机遇13、合作社的异化与异化的合作社——兼论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定位14、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及其构成15、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16、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17、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18、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19、财政政策与中国农业的周期性波动20、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五、比较好写的中国农业论文题目1、中国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价2、中国农业雹灾灾情及其季节分区3、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挑战4、论中国农业的集约化与持续化5、中国农业气侯区划试论6、中国农业新发展与食物安全新动态7、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距与收敛性分析8、中国农业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9、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10、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11、六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三十年改革奇迹——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市场改革12、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13、中国农业气候生产力的一个模式14、中国农业环境质量状况与保护对策15、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保护16、中国农业信贷与农业GDP(1978~2001)——一个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17、加入WTO:中国农业如何参与国际贸易竞争18、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及展望——建所70周年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回顾与前瞻19、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壤固碳减排潜力的影响20、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水危机及其对策。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随着国家农村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基础设施的改善。

通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例如,大量的投资用于农村道路建设,使得农产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运往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仅为农村提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通过资金的投入,农村的规模化经营得到促进,农民能够更加专注于农产品的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同时,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也推动了农村的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农村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条件。

投资驱动下的农村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如农业专家、技术工人等。

通过投资,农村人力资源得到了培养和提升,为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投资带来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使得农民的劳动收入大幅增加。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也为农村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增加了农民的多元收入。

五、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消费的拉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带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了农村消费的增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生活和商业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农村消费市场得到了扩大。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农村消费拉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人口的就业改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了农民迁徙城市就业的压力,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就业率。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概述本文是关于中国农业增长进程中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实证研究。

农业TFP的提高既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又是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关键所在。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中国农业TFP 水平较低,但对农业TFP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国农业TFP的增长?研究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农业TFP增长的变动规律和演进趋势二是弄清农业TFP的增长源泉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农业TFP增长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和TFP理论的基础上,以农业TFP为研究对象,以其在中国农业增长中的重要地位为研究起点。

在确定农业TFP增长是中国农业增长的重要源泉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的实证方法,系统测度19782008年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和29个省区市的农业TFP增长,并深入分析农业TFP增长的变化规律和波动趋势。

采用改进的DEA经济增长分析框架考察农业TFP增长在全国、三大区域和29个省区市的农业增长中的贡献效应及其变化规律。

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揭示中国农业TFP增长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并提出提高农业TFP的政策建议。

1. 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显著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的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技术进步、管理改进等因素导致的产出增加。

它反映了经济增长中除去劳动、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的贡献之外的部分,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受到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TFP的增长呈现出波动性和区域性差异。

基于农业投资行为视角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测度与推进

基于农业投资行为视角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测度与推进

段 ” 中 国农 业现 代 化 进 程 还 要 大 力推 进 。 可 以通 过 改革 农 ,
业 投 资 体制 、 大 政 府 农 业 投 资 力 度 、 建 工 业反 哺 农 业 的 加 构
新 机 制 和 农 业 投 资 的 综 合 支持 与 激 励 机 制 等 有 效 途 径 。 不
断 推进 中国农 业 现 代 化 进 程
注 : 中价 值 按 照 可 变 价 格 计 算 。 表
本 文 利 用 杨 万 江 等 人 设 计 的 中 国 农 业 现 代 化 进 程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过 对 具 体 指 标 的 计算 整 理 , 别 计 算 出 2 0 通 分 0 4年 度 农 业 生 产 条 件 、 业投 入水 平 、 农 农业 生产 力 水 平 、 村 经 济 农 结 构 和 农 民 收 入及 生 活 水 平 等 一 级 子 系统 各 指 标 的 具 体 值 .
表 1
指 标 名 称

中国 农 业 现 代 化进 程评 价 指 标 实 现 程 度 ( 0 4年 ) 20
单 位
产从 业 人员 人 均 耕 地亩 千 瓦/ 人 千 瓦 时/ 亩 千 瓦 时/ 人 元/ 亩 公 斤扁 元/ 人 公 斤{ 人 公 斤{ 人 % %
4. 69
2 . 26
4 . 94 2 . 92 3. 48 l . 34 2. 57 4. 95 4 . 26 4 . 30 3. 07 3 , 24 8 , 77 l . 32
1. 07 6 . 96 2 . 26
耕 地有 效 灌溉 率 耕 地农 机 动力
具 有 比较 重 要 的 意 义 。
( ) 业现 代 化 指 标 评 价 体 系 一 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总目次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总目次

1 2“ 有足 够” 能“ 佳存 在” 0 拥 才 更
— —
1 7成 则王 , 0 败则 寇
— —
论《 幸运 的吉姆 》 中吉姆 性格 缺 陷及 其 社会成 因 …… ……… …… ……… …… …… …… … 程锦 绣 试论 杜 甫夔州诗 中的 自然 写作 …… …… …… ……… …… …… ……… …… …… …… …… 彭沁沁
9 1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与思考 ……………………………………………… 刘丽娜, 波 , 李 李海鹏
社 会 ・文化
9 6中产 阶级 、 主身 份 与集体 行动 业
— —
基于 C S 2 0 数据 的研 究 ………………………………………………………………… 魏万青 G S0 6
德 尼 ・古莱发 展伦 理 学研 究 …… …… …… ……… …… ……… …… …… …… …… ……… 周 涛
2 产 资源投 入 对农 业经 济增 长 的贡献 测度 6生
— —
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 李
鹏, 张俊飚
3 3中国水 产 品统计 数据 修 正规律 研究
— —
以水 产 品总 量和 海水 产 品产 量 为例 … …… …… …… …… …… …… ……… …… …… …… 岳 冬冬
华 中农 业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21 0 2年 总 目次
第 1期
特 约 专 稿
1 马铃 薯产 业 的现状 与发 展 …… …… … ……… … …… …… …… …… ……… …… …… …… ……… 谢 从 华
聚 焦 转基 因
5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健康风险与生态风险认知实证研究

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农业韧性的机理及效应测度

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农业韧性的机理及效应测度

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农业韧性的机理及效应测度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韧性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村产业融合如何赋能农业韧性,揭示其内在机理,并构建相应的效应测度体系。

我们将首先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阐述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韧性的促进作用,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增强农业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构建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农业韧性的机理模型,并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机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提升农业韧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农业韧性的机理分析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农业韧性。

这一赋能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产业融合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通过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增强农业的自我修复能力。

农村产业融合有助于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这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仅有助于农业应对外部冲击,还能够提高农业的整体韧性。

再次,农村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结构。

通过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可以拓宽农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农业的经济增长点。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能够使农业在面对市场风险时更具韧性,减少单一产业带来的风险。

农村产业融合还能够带动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提升农村社会的稳定性。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进入农村地区,推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有哪些

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有哪些

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有哪些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那么经济学专业的论文选题怎么选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有哪些_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经济学博士论文题目1、基于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架构研究2、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3、成长型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4、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编制与模型研究5、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6、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7、环境价值核算方法及应用研究8、经济核算原理在现代制造业定量研究中的应用9、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0、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11、经济福利核算的理论及其指标研究12、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研究13、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总体模式研究14、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15、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16、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17、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18、Markov算子的渐近行为与经济系统的几个问题19、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宏观经济优化模型20、效用、风险与纳什均衡选择21、粮食、农业制度供给中的博弈与实证22、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23、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研究24、区域环境价值核算的方法与应用研究25、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26、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统计研究27、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28、ICT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29、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核算研究30、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31、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3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33、消费型中间消耗的概念及测算34、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陕西省GDP预测中的应用35、物流配送选址优化模型的研究36、供应计划问题的遗传算法求解37、基于景气指数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研究38、企业管理创新数量分析中的线性优化逆问题39、技术能力成长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40、资产定价标准的讨论和模拟41、投资者认知收益度量模型及系统设计42、基于水环境的杭州市绿色GDP核算的GIS表征43、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44、湖南省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编制与应用研究45、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46、疏浚企业挖泥船生产统计系统优化分析47、过程神经网络在GDP预测中的应用研究48、四川调查总队系统职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49、基于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在国民经济数据中的应用5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微观经济学论文题目1、我国绿化工程监理微观环境分析2、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机理研究3、外生驱动互联网消费增长的微观空间计量研究4、房地产市场反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绩效的微观探析5、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企业财务层面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6、宏微观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7、经济责任审计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途径--基于“中国之谜”中政府官员的作用8、中级微观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9、基于半鞅过程的中国股市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统计特征研究10、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表象和微观基础11、货币政策、所有制差异与商业信用再配置--兼论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治理的微观路径12、微观权力、自我技术与组织公民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后现代分析13、增值税转型对我国微观经济的影响14、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市场定位微观制度因素分析--以某村镇银行和某小额贷款公司为例15、城乡关系重构下乡村人口城镇化微观进程研究--基于家庭流动人口的视角16、微观商业视角下的微信经济17、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18、微观开放性视角下创造力的多层次影响机制探究19、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微观决策20、微观经济与企业管理探讨21、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内就业的影响--基于温州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22、房产税、房价与住房供给结构--基于上海、重庆微观数据的分析23、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研究24、森林转型的微观机制--以重庆市山区为例25、我国纺织业企业创新与生产率关系的微观测度26、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资源配置的微观机制27、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杭州市区为例28、从微观管理视角浅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29、“双创”背景下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微观分析--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视角30、我国众筹融资的微观机理及宏观效应31、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综述32、利率调控对房地产营销市场波动的微观作用机制探究33、中国对外并购的绩效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微观分析34、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35、市场微观结构下高频交易流动性--基于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实证研究36、工商行政管理在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中的职能与作用37、典型平原农区土地非农化对乡村发展影响的微观机理38、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微观农户视角的分析39、中国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宏观与微观解构40、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视角--微观产品质量角度41、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微观运行障碍调研与政府责任分析--以吉木萨尔县为例42、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分析--基于价格机制与制度结构的视角43、微观视角下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44、优化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的策略研究45、低碳经济政策失灵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基于微观经济个体的视角46、税制改革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基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47、论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的辩证平衡48、基于微观动力视角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49、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50、以“供给管理”激发微观活力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型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1、“互联网+”重塑中国宏观经济2、20_年宏观经济形势讨究和政策的观点综述3、20_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讨究与展望4、20_年玩具市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论议与挑战5、20_年中国成品油市场讨究6、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7、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8、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9、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10、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的困难与措施研究11、当前社会人文效应与经济效应的互相影响12、当前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思考13、地方财政支出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14、电信业漫谈之供给与需求15、对欧洲宏观经济体制的批评16、房地产的宏观经济学说17、房地产动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8、房地产行业走势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19、复合式通胀压力下浅探宏观经济政策选择20、高校扩招的经济影响21、公共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或技术创新)22、供给学派的起源与美国实践23、关于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的一点思考24、关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对大萧条成因解释的分析25、贵州省城镇失业问题研究26、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与手段研究27、哈耶克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及其方法论特点28、宏观行为经济学的新发展及其应用29、宏观经济剖析和政策前瞻30、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数据解说31、宏观经济学的创新与调控方向的转变探讨32、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33、宏观经济学中的管理理念与措施应用分析34、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研究35、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分析36、宏观经济学中金融市场影响经济的分析37、宏观经济政策应稳步微调38、后危机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39、后危机时代安徽省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研究40、互联网改变就业的宏观经济学机理41、汇率理论的演变评述与人民币国际化借鉴42、货币国际化经验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43、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探究44、减税的思考与超越--简评蒙代尔税收思想45、金融冲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46、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联系47、金融危机下的浙江制造业面临的困境研究48、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幸福、价值等)关系的分析49、经济韧性问题研究进展。

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8 年第 3 期 第 20 卷(总第 109 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No. 3袁 2018 General No. 109, Vol.20
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朝林袁符田风袁王 利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大趋势遥 渊2冤从空间相关性来看袁31 个省市的 MML 指数尧MEC 指数和 MTC 指数大多数通过了显著性
检验袁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曰在 滓 收敛分析中可以看出 2004-2015 年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
波动上升的趋势袁且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绝对 茁 收敛以及条件 茁 收敛遥 并提出以下政策建
的矩阵袁
投入要素表示为
X
=[xt1袁xt2袁Λ袁xtn]
沂R
> N伊n
+
0袁期望产出 Y =[yt1袁yt2袁Λ袁ytn]沂R +N伊n>0袁非期望产出
为 B=[bt1袁bt2袁Λ袁btn]沂R+N伊n>0遥 假设生产可能集 P渊x冤
满足闭集和凸集尧非期望产出弱可处置性尧期望产
[收稿日期] 2018-02-01 [作者简介] 李朝林(1964-),女,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符田风(1995-),男,安徽财经大学硕士 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王利(1993-),男,安徽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议院渊1冤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协调发展曰渊2冤重视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曰渊3冤建立健全绿色监管体系曰渊4冤转变
农业补贴方式遥
[关键词] 非期望产出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曰收敛性

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文玩核桃的市场推广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研究 试论土地瓶颈制约下的工业发展思路 XXX企业薪酬制度研究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 XXX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政府引导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分析 某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某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某省的实证分析 某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某省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二元经济结构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某省的 实证分析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基于某省的实证分析与检验 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某省为例 某省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某省(市)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新劳动法对民营企业经营成本的实证研究 云南省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某地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 某地区林权抵押贷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某地区林业产业特色研究 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动态研究 草根银行的战略发展研究——以富滇银行为例 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 论巴塞尔协议的演进与监管成效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政策研究 昆明市非正规就业问题调查分析 云南农产品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科技进步对云南农业贡献率测度研究 云南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某某地区农民消费需求实证研究 某某地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我省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障碍因素分析 我省某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我省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调查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统计分析 云南省与东盟(农产品或其它)贸易的研究 中国林产品出口的问题与对策 云南省林产品出口的问题与对策 云南省开展森林碳汇贸易的实证研究 中国主要出口林产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林产品贸易流向分析 桥头堡战略下云南省与东盟国家贸易研究 云南与东南亚国家间(可以某国为例)的贸易分析 基于茶马古道的云南早期对外贸易模式研究

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贵州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贵州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贵州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杨巧摘要: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深入分析贵州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条件,从农业绿色生产的角度运用熵值法对贵州2010~2016年农业绿色生产水平进行测算,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四个完善贵州省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建议,使得贵州省绿色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熵值法一、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

农业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般而言,农业单指种植业,全面地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本文单指种植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各地都在积极寻求农业发展的出路,于是绿色农业就产生了。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工业发展欠发达,而农业也由于山区地势的阻碍得不到快速的发展,只有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才能实现经济和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找到出路。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贵州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条件和发展现状,以贵州省2010~2016年为研究时段,运用熵值法测算贵州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贵州省合理制定绿色农业发展相关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

二、可持續发展理论与绿色农业联系1987年的布伦特兰报告表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的是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绿色农业是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并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

绿色农业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绿色农业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三、贵州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一)贵州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条件分析1. 积极的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其举措之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在为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作者:肖宏伟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7年第10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与国际化的加快推进,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1978-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达9.65%。

2010年起,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并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我国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体现出投资拉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特征。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入世、人口等红利空间缩小,传统竞争优势减弱,技术、制度等因素尚未发挥足够的支撑作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如何科学测算生产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对于研判“十三五”及中长期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趋势,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扩大要素有效供给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提质增效的决定性作用,顺利实现经济增长动力从主要依靠“三驾马车”向主要依靠“三大发动机”转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产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持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1978-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5%,从2010年起,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从生产要素投入贡献的角度分析,1978至2015年,我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实际年均增长11.5%,实际资本存量年均增长11.7%;就业人数从46299万(调整后劳动力数据)增加到77451万人,年均增长1.4%,表现出生产要素投入快速增长特征。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绿色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并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明确了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的意义和目的。

随后,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农业绿色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法和测度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在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的过程中,本文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从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

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熵值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和综合评价,最终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指数。

在测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时,本文选取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相关数据,运用构建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对各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空间差异。

本文根据测度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素质和参与度等。

这些建议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构建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及其测度方法,为评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制定和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和优化指数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绿色发展需求,为推动全球农业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农业绿色发展指数的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的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过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全面反映农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和趋势。

这一指数的构建,不仅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依据,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发展导向。

《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考5篇》

《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考5篇》

《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考5篇》第一篇: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考随着经济和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面对全球可持续化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是否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业生态环境。

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农业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鉴于其主要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而土地资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发展程度,因此,保护土地资源的优良性成为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除了土地资源外,农业生态环境还包括水源、大气和生物链等生态资源与环境的综合。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工业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虽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仍未摆脱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环境与资源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现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被提上日程。

理论上而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即: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用自然资源、预防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平衡所采取的综合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不断增强了人们开发自然资源的技术和能力。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生态环境成为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之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后,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各国立法保护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其中强调了农业的发展应遵循自然规律,具备农业发展的合理性与有序性。

其宗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现代农业及其环境保护的要求。

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引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农业的潜力。

一、农业发展对就业的贡献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农业发展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农业从种植、养殖到农产品加工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业就业是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农业发展不仅能够减少农村劳动力的闲置,还能够吸纳城市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就业平衡,稳定社会。

二、农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提升农业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就业机会,还能够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有所提升。

这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农产品价格,从而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此外,农业发展还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产业,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农业发展对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农业是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农业发展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农业发展带动了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产量增加和农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增加了农村地区的总产值。

同时,农业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增长。

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还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城市的压力。

四、农业发展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越来越重要。

农业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优质农产品,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

同时,农业发展还能够推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管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五、农业发展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农业发展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农业发展需要良好的农田、灌溉、交通等基础设施支持,因此,农业发展推动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业生产效益分析指标的精细化测度

农业生产效益分析指标的精细化测度

农业生产效益分析指标的精细化测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

在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下,要求农业生产效益得到精细化测度,以便更好地评估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业生产效益分析指标的精细化测度。

1. 农业投入产出比例的测度农业投入产出比例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农业所需的投入(例如土地、劳动力、农药和化肥等)与产出(例如农作物和养殖产品等)之间的比例,可以评估农业的生产效益。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农业决策者确定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2. 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测度农业劳动生产力指农民单位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创造的产值。

通过测量农业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值,可以评估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益,指导农业劳动力的配置和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效率。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农业决策者调整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3. 农业土地生产力的测度农业土地生产力是指单位土地面积创造的农产品产量。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其生产力的测度对于评估农业的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通过测量土地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可以评估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的生产潜力。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农业决策者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

4.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测度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农业生产中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

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和肥料等。

通过测量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评估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使用情况,指导农业决策者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农业决策者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5. 农业科技进步的测度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

通过测量农业科技的进步水平,可以评估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的应用情况,指导农业决策者加强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的科技创新。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农业决策者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 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测度农业市场竞争力是评估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试论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试论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还促进 了城市化的建设 ,是 良好 的发展
外部条件对于主体事物 的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生产 趋势 ,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成本 ,笔者通过研究和调查对我 国农业生产条件做 出以下分析 :
3.农业生产条件影 响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1.技术应用水平低影响生产效率
1.农业生产条件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模上的限制,必定能够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者依靠人力、牲畜进行耕地 和劳作 ,
费时费力 ,需要农业生产者早出晚归参与劳作才能保证农业产量, 参考文献 :
在农业现代化机械没有大规模应用之前 ,耕地效率很低 ,农业生
…1 雷玲 ,苏夏 琼 ,王礼力 .陕西省农 业生产条件现 代化与农 业经
术对农业生产条 件进 行优 化升级 ,探讨农业生产条件 和农业经济 力 的需求数量 ,将农 业劳动力转移 到其他行业 中,通 过寻求更好
发 展 的 关 系 ,对 农业 发 展 具 有重 要 意 义 。
的工作和发展机会实现收入的上升 ,间接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劳
二 、 我 国农 业 生产 条 件 现状 分 析
应用 ,技术水平低仍是制约生产效率的重要方面。
的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建设蔬菜种植基地 ,初步
2.以家庭 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差
形成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特色产业发展链条。
受到传统家庭思想的影响 ,在我国农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家
四 、 结束 语
庭制是主流的农业生产的组织方法 。农业是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
寻找更抗虫害 、产量更高的育种方法 ,减少农业生产者的人力劳动 , 析 叽 农业与技 术 ,2016,06:151—154. .

劳动与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分析

劳动与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分析

劳动与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分析内容摘要: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测算国民收入在劳动和资本之间分配的最优方法,很多学者估计了中国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实践表明是不正确的,当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劳动者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其报酬仅占国民收入的%。

因此,应发挥政府在提高劳动者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变目前劳动力价格低的局面,让民众分享到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

关键词:经济增长贡献劳动报酬资本报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求得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

根据该函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目的是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国民收入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分配,或是归于生产产品的劳动者,或是归于资本所有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合测算国民收入在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分配。

很多学者对中国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估计,其结果表明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支撑要素是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劳动投入的贡献仅为%左右(邹至庄,;张军扩,)。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增长核算中产出增长多大程度上归因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以及多大程度上归因于投入的增长,依赖于构造投入度量的方法(e·赫尔普曼,)。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与实践自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诞生以来,许多研究都支持生产过程能被要素替代弹性的线性齐次函数很好描述的假设(paul h. doulas,)。

柯布及其合作者先后对美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函数进行了测量,其结果都表明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弹性值较好地拟合了劳动收入份额和资本收入份额。

道格拉斯首先描述了年美国制造业固定资本、劳动供给和产值以年为的增长情况,在此基础上,柯布拟合了产值、劳动和资本投入指数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生产函数。

道格拉斯以固定资本衡量美国制造业的资本投入、以雇员人数衡量劳动投入。

他认为,资本包括以机器和建筑形式存在的固定资本、以原材料和存货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以及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生 产资源 ; 农业产业 ; 际贡献 ;环境友好 ; 边 可持续 发展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3 5 (0 2 0 —0 60 10 —4 6 2 1 ) 10 2-7 中图分类号 : 0 F3 4 4
改革 开放 3 年来 , 国农村 经济社 会发 展取 而 发展 中 国家农业 面源 污染 形势更 为 严 峻 ; a is 0多 我 R wl n 3 ] 农 得 明显 成 效 。从 《 国农 村 统 计 年 鉴 17— 21 》 等 _则认 为水 土 流失 、 药 残 留及 农 村 工业 污 染 等 中 9 9 O0 Hoa 4 ] ah i e] 中得知 , 农林牧渔总产值 由 17 年的 168 99 9 亿元增 是 主 要 的农 业 污染 源 ; ls等_ 和 Hetwat[ 至 2 0 年 的 5 0 元 , 均 增 长 1. 9/ 农村 则 指 出氮肥 和磷肥 的不 合理 投放 是影 响 区域水 体 的 08 802亿 年 24 ; 9 6
华 中农业 大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9 期 )0 2 1 , 总 7 2 1 ()
J un lo ah n r ut r l iest ( o ilS in e iin o r a fHu z o gAg i lu a Unv ri S ca ce c sEdt ) c y o

要 在农业生产 与生 态环境协 调发展视域下 , 采用统计
技术 , 合分析了农业 生产资源投入与农 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 。实证分析结果证 实了生产资源投 入在农 综 业经济增长 中的重要作用 , 其中水资源投入 、 化肥使用量 、 用柴油使用量对农 业经济增长均呈较为显 著的正 向 农 影 响, 作用弹性系数依次为 0 7 9 0 5 3 0 30 而土地 、 药 、 . 1 、. 7 、. 0 , 农 塑料薄膜 、 电力、 农用机械 、 农业 劳动力、 农业科技 等生产 资源投入对农业经 济增 长的作用 不明显。建议通 过优化生产 资源投入结 构 、 循科 学适量原 则 、 快农 遵 加 业科技创新投入 与环境 友好 技术 的集成示 范推 广、 提升农业从业者科技文化素质及生态环保意识 以促进农业 产业竞 争力 提升, 进而实现我 国现代农业 的持续健康发展 。
居 民人均 纯 收入 由 1 9 9 0年 的 6 6 3 增 加 到 2 1 关 键 因素 。 国内相关 研 究 起 步 较 晚 , 也获 得 了诸 8. 元 00 但
年的 5 1 元 , 9 年均增长 1. 0/ 9 12 。但在取得这些可 多有 价 值 的结 论 , 究 观 点 较 为 一 致 。其 中 , 辉 9 6 研 唐 远 _通 过统计 数据 研究 显示 农 民传统 的农业 生 产方 6 ] 喜 成绩 的同 时 , 农业 生产 活 动 也 带来 了严 重 的 环境
生产 资 源投 入 对 农 业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测 度
— —
基 于农 业 可 持续 发展 视 角

鹏 , 张俊飚
( . 中农业 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1华 湖北 武汉 40 7 ; 3 0 0 2 华 中农业大 学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 中心 , . 湖北 武汉 4 0 7 ) 3 00
要 实践 意义 。
资 源退化 和污 染 、 业 生 产 投 入要 素 的滥 用 等 造 成 农
国 内外 学者 已就农 业生 产 资源投 入与 环境 的关 的农 业 、 村 环 境 污 染都 比较严 重 ; 荣 [¨ 调研 农 蔡 1对 0
系展开了深入 探讨。A r a_研究 发现 , ga l] w 2 传统 的 数据 的统计分析表 明, 农业化学品在农业生产 中的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方 式、 畜禽产业 的发展及多变 的 大量运用具有明显 的负外部性效应 , 尤其是农业的 降雨和径流形式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 , 面源污染问题随之不断加剧 ; 徐卫涛等l] l也表明 了 1
收稿 日期 :0 11一 l 2 1 O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经费资助项 目 食用菌产业技术体 系研 究” C R - 4 ; 中农业大学 自主科 技创新基 金项 目“ 于农 “ ( A S0 )华 2 基 户行为的农业废 弃物处理方式 的碳排放差异及减排路径安排研究 ”2 1S 4 ; 中农业大学农业 经济与社会发展 项 目“ (O 1C3 )华 资源节 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 系建设研究” X O O ) ( B 91。 作者简介 : 李 鹏( 9 7)男 , 1 8一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与环境经济 。E m i l e g 9 7 7 5 2. o 资源 - a :p n 1 8 0 1 @1 6 cm li
何 7 ] 污染 问题 , 如农用生产资料 的过量投入和不合理使 式 带来 了严 重 的环 境 问题 ; 雄 奎[ 也 认 为我 国落 用, 已成 为重要 的温 室 气 体排 放 源 。农 业 碳 排 放 问 后 的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技术与之不相适应 , 这带 题 引发 了学 界广 泛 关 注 , 董红 敏 等 【就 认 为 农 业 来 了诸 如农 药有 效 利 用率 低 、 产 品 中农 药残 留超 如 】 农 环境 污染 等 问题 ; 俊飚 等 ¨分 析 了资源 安 全 、 张 8 ] 活 动产 生 的 甲烷 和氧化 亚氮 分别 占全 国 甲烷 和 氧化 标 、 亚 氮排 放量 的 5. 5 和 9 .7 , 0 1 2 4 农业 源温 室气 体 环境安全与农业经济发展之 间互动机理, 探析农业 并 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的 1 . 0 。因此 , 7 ( ) 发展 资源 安全 与环境 安 全 的 基本 现 状 , 就 此 提 出 了 推 循 环农业 、 强低 碳 农业 的研 究 对 促 进 我 国农 业 产 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的若干政策建议 ; 加 唐丽霞等_ g ] 业 的可 持续 发展 、 护 人类 活 动 与 自然 的 和谐 有 重 则通 过对全 国 11个 村 的调 查 发 现 , 国农 村 的水 维 4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