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中考复习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中考复习探讨
作者:唐建伟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23期
摘要:元素化合物知识具有知识点数量多、分布广,中考中相关试题类型多、分值高、灵活性强等特点。因此,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头戏。而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又注重考查元素知识与理论、概念实验、计算的结合,无形中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和思维的深度。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元素化合物的复习对于搞好中考化学总复习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中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140
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骨架”和“基石”,它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主干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实验的基础与素材。许多化学用语、实验探究、定量计算等都是围绕元素化合物知识展开的,90%以上的中考考点涉及它。所以,化学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同时这部分知识具有易懂、好学、难记、难用等特点,因此,复习这部分知识采取什么样的复习策略才能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是笔者近几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来谈谈自己在中考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做法。
一、以纲扣本,抓好基础
化学教师在中考复习中应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教材和课程标准,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资源。尽管它不是唯一的资源,但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资料不能代替的。例如,考试说明上要求C、B级的知识点,在安排课时时要充分考虑到其重要性而予以重视。不能抛开考试说明、教材,凭空想象、主观臆造。同时,在《化学课程标准》中都把元素化合物知识归入“身边的化学物质”,大体包括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和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五部分内容,对每部分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作了详细的达标要求。因此,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谓大处着眼:例如考试难易程度、题型、考试能力要求;小处着手:例如每个知识点、每个要求等级的含义:例如A、B、C、级的要求各有多少个?分布在那些章节?学生的认知程度如何?对于A级要求,课时就要少、讲和练都要少,可以安排一定的问题或者提纲让学生自习教师加以检查即可,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
另外,化学学科与其他的学科不同,义务教育阶段只有九年级一年的学习时间,新课完成后复习的时间很短,若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提高复习效率,就要用科学的复习方法,而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和采用合理的复习方法是关键。笔者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和中考化学考试说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化学学科的特点制定的复习计划是:第一轮主要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教材为依据,复习将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课本内容分为五个内容,分别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和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第二轮以专题复习为主,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主要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应用,适当提高深度和广度,但不宜过深;第三轮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模拟考试练习,先考后分析,分析时一定要重视总结,找出错误原因和丢分原因,讨论怎样避免和减少失误。
二、构建网络,形成能力
复习课毕竟不同于新授课。笔者认为,没有构建知识网络,没有新旧知识的联系、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综合、提高,没有进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称之为复习课。元素化合物知识比较多,主要包括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中的水、碳和碳的化合物、金属和金属材料、常见的酸和碱、盐和化肥、常见的有机物等部分内容,内容繁乱,而且很多知识点需要识记。因此,我们自己复习时,必须要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
在构建知识网络时,不必拘泥于形式,可因材施教、因内容而定。如可以采用树状图法、框图法、列表法、口诀法等等。例如,对于教材下册第7章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就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归纳比较:
而对于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可以通过网络形式构建知识网络结构。例如:
通过以上形式的归纳、总结,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当然,也可以先由学生自己归纳,之后再由教师对此加以总结、点评、完善。这样,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积极鼓励和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三、精选习题,强化训练
复习效果怎样,目标有没有达到,教师必须用习题进行检测。习题对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考复习时,教师要精心选编例题、习题,通过典型例题的教学、典型习题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时,有学生就针对教材中的氢氧化钠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做干燥剂吗?”其实对于这个知识点,不少学生都存在认识误区,笔者及时纠正,指出氢氧化钠固体存在潮解现象,故氢氧化钠固体才能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而溶液是不能的,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又巩固了知识。笔者认为,在复习时精选习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手:从历年中考原题中选取、或者对原题进行改编,或者从各地的综合试卷中加以挑选,或者从学生做过的试卷中选取错题或者是对错题加以改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提倡多对错题所代表的知识点进行变式训练,而不仅仅是一味地用原题——因为,用原来的错题,有时学生会感到厌烦,有时学生又会死记住答案,不利于了解学生真实情况,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也可以从各种专业报刊杂志上挑选—这样的选题往往比较新颖,还可以对教材后面的典型习题加以改编等。当然,在精心选题、编制练习时,笔者认为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进行必要的模拟考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能得到一个发现弱点,及时查缺补漏的机会。必要的模拟考试也可以让学生早一点适应考试的氛围,更好把握考试节奏。通过模拟训练,要让学生注意审题时怎样抓住问题的关键,怎样用精练、简洁正确的语言答题。
四、强化实验,科学探究
国家课程标准和徐州市中考考试说明都明确要求:“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努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是培养科学探究勇于创新的最佳手段也是我们化学学科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应该比新课教学时还要更加重视实验教学而不是淡化或者避开实验教学。这时候,不仅可以对教材上重点的实验重新做一遍,也完全可以对在考试或者习题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设计成实验来验证。对于元素化合物的一些问题怎么讲解学生可能都不容易理解,但是通过实验,现象、结论一目了然。这样做的优点是: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可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知识。例如对于2010年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第10 题,就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加以验证。这样,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问题并有利于教师的讲解,而且还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实验技能,可谓一举数得!
如【2010徐州市中考题】
10. 把铝箔放入CuCl2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 小宇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 小琪同学猜想CuC12溶液呈酸性并测定
C. 小寒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 小梁同学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
当然,就应试技巧而言,解答这道题用排除法最好,因为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迅速判断C是错误的。但是,对于CuCl2溶液,其性质是否具有以